【企业管理】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01电器的幸福指数

京东发布了一份特别有意思的报告《京东电器消费指数报告》,把家用电器作为衡量幸福感的维度,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先让用户为自己所买的电器打分,范围从0到100,如果你认为购买该电器的目的是纯粹为了提高生活工作的效率,没有任何娱乐等提升幸福感的目的,那就是0分。

相反,如果你认为购买该电器的目的纯粹是为了提升幸福感,没有任何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的目的,那就是100分,以此类推50分就是幸福感和提升效率的目的各半,25分就是提升效率为主,提升幸福感为辅,75分就是提升幸福感为主,提升效率为辅。

最终的结果,最能提升幸福感的电器数码产品依次是游戏机、电视、音响、无人机、投影仪、相机、耳机和按摩椅,最能提升工作生活效率的电器数码产品是打印机、电脑、洗衣机、集成灶、剃须刀。

29个品类有16个低于50,更侧重于效率,总体上而言,电器数码产品提升的是效率,其次才是幸福感。

跟这个结论相吻合的是报告中各城市的“电器幸福感”,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平均指数41.93,低于36城市的平均数43.04。

这个报告还引用了哲学家康德的一句名言:“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引用这句话的原因在于,报告认为,有一些数码电器,为了让人们效率更高,从而产生更多的休闲时间;但休闲时间多了之后,又需要更多的电器去消耗这些闲暇时间,于是就有了游戏机、电视和音响。

这就是这份报告所主张的“从电器为人类提供劳动力,到电器与人类共生”,但我听着怎么像一个典型的“消费主义阴谋论”:一部分商家负责卖给你节约时间的商品,一部分商家卖给你消耗时间的商品?

逻辑是不错,可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嘛。

游戏机是幸福感最强的商品,那怎么理解幸福感不怎么高的上海人和北京人,对游戏机的爱好却是全国第一和第二?

我的理解,正是因为上海北京太讲效率,生活节奏太快了,人都被逼疯了,才需要游戏机去放松一下,在这种需求下,游戏机恰恰让自己变成了“工具”而不是“目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牵强的解读,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康德的这句“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很容易让人误解,分清目的和工具(或“手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让我们来读康德。

02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手段?

“手段”最不容易产生误解。

你每天早上被刺耳的闹钟吵醒,胡乱在脸上折腾几下,叼着山东煎饼挤地铁上班,背着老板励志语录,跟HR争论报销比例,想着再赚1000万就财务自由了,不用受这鸟气了。

明明不喜欢工作,但看在钱的份上,你还是忍受着痛苦而工作,这种工作,很明显只能算是“手段”。

所以说,人的大部分痛苦,都是来自于手段与目的的背离。

但“目的”又是什么呢?这就不容易定义了。

有人说,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我愿意加班,我愿意忍受低工资、苛刻的老板和无理的客户,这是不是目的呢?

在康德看来,是不是目的,要看你到底为什么喜欢?

有人喜欢这份工作,是因为这份工作的职业光环,光荣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教师、万众瞩目的明星——这就还是“手段”,职业成了让你生产自我荣誉感的“工具”,你还是免不了为了工作而痛苦。

有人喜欢这份工作,是因为一个崇尚的理想,比如要当医生,拯救苍生,当政治家,造福百姓——这仍然是“手段”,职业成了你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

照这么说,好像职业问题上,所有人都是“工具人”?也不一定。

有人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但我就喜欢搞钱,凡是能搞钱的工作我都喜欢,不搞钱的工作——我根本不会做的好吧?

这就不是工具人,而是“目的人”了。

有人会说,这跟前面说的“为了钱而忍受工作”不是一样的吗?

当然不一样,前面,你不是“为了钱而忍受工作”,你是为了“有钱可以不工作”而“忍受工作”,对于你而言,钱也是工具,是“不工作”的工具。一旦赚到了可以不工作的钱了,你就不爱“搞钱”了。

而真正“爱搞钱”的人,根本没有钱赚够的那一天,一生都将为了钱而工作。

钱=工作=人生目的

为了“不工作”而工作,这听上去拧巴,做了更拧巴,“工具”和“目的”的冲突,这才是你痛苦的根源。

康德哲学中的“做某事的目的”,实际上跟我们平时说的“做某事的目的”不是一回事。真正的目的是这样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我以后要干这个,这个信念,越长大越坚定,高中以后就没起过要干别的事情的想法,从来没有想过……”

或者是这样的“毕业后换了几份工作,本来以为这一份也做不长,但从进公司的第一天,我就明白了,这里就是我换了那么多工作的原因,这就是冥冥中的天意。”

为什么康德对人生目的的看法这么古怪呢?
因为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

甲:为什么要工作呢?
乙:因为要赚钱啊。
甲:为什么要赚钱呢?
乙:因为有了钱就可以不工作了,想做自己喜欢的XX事了?
甲:为什么喜欢做XX事呢?
乙:……

认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找到答案的人,就太天真了。

有一部电影叫《盗梦空间》,筑梦师可以潜入你的梦中,人为植入一个信念。这么一来,就有一个问题:假如你一直有一个信念,你喜欢XXX,没有理由没有原因,那么你能判断这个信念是筑梦师植入的,还是你与生俱来的吗?

不能,因为梦的世界里,你并不真实存在,所以你不可能理解。

康德也有一个经典的比喻,某一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戴着一副拿不下来的有色眼镜,每一个人的眼镜的颜色都不一样,他们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可以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眼镜吗?

不知道,因为每一个人都戴眼镜,就没有人知道真实世界的颜色。

有色眼镜就像《盗梦空间》里被植入的信念,被康德称为“先验道德”,这就是每一个发自内心的、与生俱来的道德观——这里的“道德”是中性词。

康德提出“先验道德”的意义在于,既然你永远不知道“有色眼镜”是什么颜色的,那就不要去浪费时间发现世界的真实颜色了,而是把“有色世界”当成真正的世界,一切遵守你内心的“先验道德”。

因为康德这里的道德是先验的,因此它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而不受外界的影响。

康德的“先验道德”类似中国人最熟悉的王阳明的“心学”:确定了内心真实的想法,跟随内心去做事情,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无论是康德的“先验道德”,还是王阳明的“心学”,最难的都是要找到你真正发自内心相信的东西,好比——“你为什么要工作”?

03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作为一枚70后,记得当年高考的时候,还背过“大庆精神”。什么是“大庆精神”呢?

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分份内份外、不分前线后方,一心要甩掉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

很明显,“大庆精神”时代的“工作”,是一种目的而非手段,工作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应尽的义务,所以要求大家“不为名、不为利”,要求大家“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

这话听上说有点不切实际,但这才符合“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的观点。

大家都学过,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各尽所能”,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所以,在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中,人人爱工作,与金钱无关,人人需要工作,与地位无关,工作是人类精神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不是很像康德的“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虽然马克思的方法论源自黑格尔的辩证法,唯物主义源于费尔巴哈,但其认识的内核却更接近康德。

为什么大庆精神要求劳动者“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呢?如果一件事是目的,那么这件事的本身就应该包含了全部意义,工作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工作的意义就是“先验道德”,我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而工作吗?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但是,以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为转折点,劳动的本质就变了,劳动法的第三条规定: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到了这里,“劳动”不再是义务,而是国家应该保障的权利。什么是“应该保障的权利”呢?就是当我们完成劳动任务时,法律应该保障我们获得合理报酬等等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权利”与“义务”最大的区别在于,如果我们不想工作或不需要工作,完全可以放弃劳动的权利——可放弃的是手段,不可放弃的才是目的。

“劳动”从义务变成权利后,工作就变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

不过,社会主义的《劳动法》与资本主义的《劳动法》还是有区别的,《劳动法》特意留了两个口子,一个是让公务员不受劳动法的保护,所以公务员的工作不是手段,而是“为人民服务”的崇尚目的,所以不存在996的问题;

另一个口子是第六条“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就是说,国家需要你无偿劳动时,你不能讲价,一讲价就变成“工具人”了。

让工作成为“人的目的”的门,仍然开了一条缝。

红色百城丨从“石头榨油”到“油城”崛起

近日,记者来到广东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平静的湖面像一块绿色的翡翠,四周镶嵌着红花绿树,衬托着湖的宁静与深邃。

这个曾点亮新中国缺油年代希望之光的大矿坑,见证了茂名人艰苦创业的历史,更为缓解国家石油困难作出过特殊贡献。1959年建市的茂名正是以这里为原点,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南方油城”。

油页岩矿山的起源
1954年,时任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局长康世恩来到广东,当地干部和他聊到茂名时说,“那地方神奇,孩子烤红薯,用石头就可以当柴烧。”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在当时全国原油紧缺、年产量不足50万吨的背景下,这一句闲聊引起了康世恩的注意。

当年,国家便派出130钻井队进驻茂名,展开大规模勘探,20多台钻机、1000多名员工昼夜不停钻探。

经过三年对500多平方公里矿层的精细勘探,发现一个储量达51亿吨,矿层平均厚度15米,适宜大型露天开采的油页岩矿,可年产100万吨原油,开发100年。

改造前的茂名露天矿。茂名日报记者 丘立贺 摄
茂名发现油页岩矿的消息,引起中央高度重视。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主席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时提到:“我们现在准备在广东茂名(那个地方有油页岩)搞人造油,那也是重工业。”1956年4月28日,周恩来总理批示:“经中央同意,在茂名建设规模为年产100万吨原油的油母页岩炼油厂。”并纳入新中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茂名露天矿大规模开发的大幕由此拉开。
万人上演“愚公移山”
1958年8月,在这“地上不长草,地下藏着宝”的地方,来自抚顺矿务局的技术人员280名、技术工人473名和在当地招募的民工9000多人,组成了万人建设大军,在没有城镇依托的困难条件下,住大草棚,吃咸菜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展开了开矿大会战。

茂名油页岩开采,犹如给大地动“剖腹产”手术:沿着矿脉中储量最丰富的部位剖开一条缝,把表土剥离,露出原矿,直接在矿脉上掘取矿石运出。

在国家石油紧缺的年代,茂名人民以“为国为民甘愿无私奉献”的情怀,不畏艰难,展开开采油页岩矿和提升页岩油产量的多种试验和探索。从1961年正式投产至1992年中止转为国家能源储备,累计开采油页岩1.02亿吨,生产页岩油292万吨,相当于1949年全国原油产量的24倍,为国家甩掉“贫油国”帽子和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

让“黄金”永埋地下
2013年迎来露天矿涅槃重生。这一年,茂名市决定,放弃巨大采矿收益(据统计,截至1992年底停产时,累计矿山采掘量仅占总储量2%),关停矿区所有污染企业,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按照“引水、种树、建馆、修路”的矿区治理修复思路,建设生态公园,“让那些所谓的‘黄金’永远埋在地下!”把绿水青山还给人民。

矿坑湖中的水呈酸性,不能饮用,不能灌溉,没有进水和泄水设施。茂名通过高州水库灌渠引水1.6亿立方米注入矿坑湖,并与小东江连通,形成一套活水系统,彻底改变了矿坑湖水质,改善了周边8800多亩农田灌溉条件,增加了一个6.8平方公里的美丽湖泊。如今,露天矿区完成了约8000亩、40余万株的复绿工程。

露天矿好心茂名碧道。茂名日报记者 丘立贺 摄
而今,周边的村民们正在加快打造特色小镇、生态农庄,谋划发展农业、旅游业、餐饮业等,建设田园综合体。
续写“南方油城”辉煌
岁月峥嵘,山河为证。历久弥新的矿山文化和创业传统,成为茂名大发展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代建设者薪火相传,在茂名这片热土上演绎着精彩蝶变。

——2020年茂名地区生产总值达3279.31亿元,是2015年1.3倍,是1957年1266.1倍。2020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2015年1.2倍,是1957年533.1倍。

——茂名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能源基地。目前,石油化工产业年度总产值已超过千亿元,石化炼油能力达2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110万吨/年。

——在露天矿生态公园的周边,建起了茂名市茂南区“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是广东省首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推动乡村振兴。

——2017年,露天矿生态公园被评为“国家矿山公园”,绿色发展让其成为城市的“颜值担当”,目前正瞄准下一个建设目标—— “国家5A级风景区”。

短评
绿色转型向未来
这是一段化腐朽为神奇的历史,无论是当初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在荒芜的土地上开采油页岩炼油,还是后来者创造的工矿遗址生态修复的国家范例,既是茂名人民埋头苦干、众志成城的见证史,也是坚持绿色发展、创造美好未来的奋斗史。

这种情怀和初心,是心怀苍生的天下情怀,是不负人民的担当精神,是我将无我的奉献本色,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也保障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福祉。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些历久弥新的矿山文化和创业传统,把它变为精神动力,激励一代代建设者薪火相传,敢于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和挑战,敢于大刀阔斧革除沉疴流弊,敢于刀口向内自我革命,不断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续写我们新的辉煌篇章。(邓义深) https://t.cn/RxgxuTT

【郑国渠:一项“间谍工程”的两千年惠民路】伟大的水利工程留给后世的不单单是鬼斧神工的奇景,还有泽被后世的“大智慧”,郑国渠便是最好的证明。这是一条有历史、有故事、有功绩的大渠,它起始于“疲秦之计”的“间谍阴谋”,最终却成了中国最早的大型无坝引水灌溉工程而惠及苍生;从号称“天下第一渠”到被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两千年来,它默默流淌,浇灌着关中平原的农耕文明。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郑国渠”那鲜为人知的传奇过往。

凿泾引水 万世之功

在泾阳县城东部,高高矗立着一座人物雕像:先秦装束,面部棱角分明,脚踩巨石,左手捧着一册书简,侧首眺望着远方。这个人就是郑国渠的灵魂人物——郑国。

说起郑国渠,必须提到郑国。史书里关于他的记载少得可怜。在战国末年国与国的博弈中,他只是韩桓惠王手中的一枚棋子。郑国的原本使命是说服秦国修这条工程量巨大的渠道,妄图利用浩大的工程来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从而达到“疲秦”的目的,这实则是一项“间谍工程”。郑国渠这项庞大的工程从公元前246年动工,直到公元前238年还未建好。在施工过程中,郑国的身份和阴谋被识破,秦王嬴政要杀了他。郑国据理力争对秦王说:“此渠成,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终于说服秦王继续修建渠道。

郑国巧妙利用了北仲山南麓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沟通了泾水与洛水,注泾水入洛河,全长150多公里,后又回水于泾河,开创了引泾灌溉的先河。泾河水自陇东高原而来,裹挟着大量有机质泥沙,不仅可以用来抗旱,还有改造盐碱地之效。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渠就,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双怀认为,郑国渠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工程浩大。特别是主干渠一直沿用至今,造益当地,其地位和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的2260余年的灌溉效益,还在于首开引泾灌溉先河,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无心插柳柳成荫,修建郑国渠未能达到“疲秦”的初衷,反而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八百里秦川物产丰饶,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大粮仓。郑国渠与四川的都江堰、广西的灵渠并称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也与阿房宫、秦始皇陵并列为秦始皇兴建的关中三大工程。

郑国渠修好后,史书上再看不到关于郑国的任何记载。但他的名字还有他的故事,从此一直镌刻在关中大地上,他开凿的郑国渠成为关中大地上的众渠之祖,后世一代代人追随在他的身后,让这条渠的传奇从未间断……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在于它初建时发挥灌溉作用的100余年,它像一位老祖宗,其子孙后代从它的脚下溯泾河而上,沿着泾河左岸,汉代白渠、唐代郑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清代龙洞渠、新中国成立前的泾惠渠相继出世,在关中土地上,被郑国渠润泽过的地方,惠及百姓,造福人民。
著名作家白描在其长篇纪实文学《天下第一渠》中这样描述郑国渠对一方土地的滋养:这条大渠犹如大地之乳,它源自久远的中华农业文明的最初曙光,催生出璀璨的农耕文化之花,哺育了一方土地上丰硕的物质果实和精神果实,塑造了一种特别的耕稼人生……

引泾灌溉 润泽后世

时间追溯到1922年的夏天,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著名水利学家李仪祉被邀请回陕西,担任省水利局局长,兼任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师。当时,经过连年战火洗劫的渭北高原,又显大旱之兆。于是,于右任、郭希仁等有识之士和渭北各县人士磋商,动用赈灾余款,在三原县设立了渭北水利工程局,筹划开启引泾工程。

1928年到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受灾面积覆盖全省80多个县。引泾灌溉,急若燃眉。李仪祉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重任。在他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经过5年努力,泾惠渠终于在1935年冬全部完工,渠道全长270公里,能够灌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和富平6个县(区)的146.5万亩农田。泾惠渠所产生的效益十分显著,灌区粮食产量由以前的亩产60斤左右增加到450斤左右,棉花由原来的亩产20斤增加到80斤,关中成为全国农业灌溉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1949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泾惠渠灌区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工程设施更加完善,有力地保障了灌区粮食稳产、高产。据省泾惠渠灌溉管理局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至今的71年间,灌区生产粮食200亿公斤以上,粮食商品率达到30%以上。今天的泾惠渠灌区以占全省2.4%的耕地面积,生产出占全省5.8%的商品粮,粮食平均亩产已达780公斤,是全省平均亩产的2倍多,每年还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2亿公斤以上,成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泾惠渠是引泾灌溉的第六代工程。引泾灌溉工程,体现了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融共生的生态价值理念,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初夏时节,行走在泾惠渠岸边,长长的树荫望不到边,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廊,让人顿觉心旷神怡。“泾惠渠建成之初,大量栽植柳树、白杨等树木,1947年,渠道岸边树木达到520万株,1972年达到582万株。近年来灌区每年都要开展植树绿化工作,数千公里渠岸栽植的树木成为灌区环境的守卫者。”省泾惠渠灌溉管理局工作人员陈景云告诉记者。

“泾惠渠灌区境内河流众多,水库星罗棋布,灌区引、提、蓄水利工程设施齐全,各级灌排渠系密布城乡村落,在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陈景云说。

“千年郑国,百年仪祉。”有了引泾工程和泾惠渠水的润泽,才有了以“泾(泾阳)、三(三原)、高(高陵)”为代表的富庶关中。

守望时代 永葆生机

抚摸着早已被岁月抚平的遗迹,历经千年泾水的冲刷,谁又能分得出哪里是千年前抑或百年前的凿痕呢?在历史的长河中千年只不过是一瞬而已!泾水似练,青山如黛,轻薄的云烟氤氲在山水之间。郑国渠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更向人们展现着如今水利“活化石”不尽的生命力。

这条历经2000多年的大渠,不断集众多荣誉于一身。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郑国渠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郑国渠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2008年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6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郑国离世2000多年后,一位被誉为“当代愚公、今日郑国”的人,倾10余年之力,依托郑国渠及历代引泾遗址、泾河峡谷、张家山自然风景区、仲山生态森林公园、李仪祉纪念馆等功能区,打造了郑国渠旅游风景区,让古老的渠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个人,就是赵良妙。

2003年,泾阳县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泾河独特的自然资源吸引了温州人赵良妙,经过跋涉上万公里实地勘查和分析,他开始开发建设郑国渠旅游风景区。景区建设必须尽可能做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把泾河峡谷的秀、奇、幽、险最大限度地展现给游人。景区建设需要大量建材,这些建材要运到谷底、河道,或者半山腰,为了不破坏植被,赵良妙拒绝采用机械化运输,而是用畜力驮运。为此,他不惜成本,驴驮人扛,一凿一凿在群山中钻打隧道,连续人工开凿出9条巨型隧道。“旅游开发没有回头路,一旦哪里做不好,就没有办法再恢复,要做就做到最好。”赵良妙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9月15日,郑国渠旅游风景区一期项目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景区试运营后,知名度不断攀升,游客纷至沓来。2017年国庆长假期间,郑国渠旅游风景区接待游客8.75万人次,当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36万元,最大日接待游客达 1.7万人次。郑国渠旅游风景区作为泾阳发展全域旅游的重大产业项目,为“全景泾阳、全域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据初步掌握,景区共解决周边群众就业100余人,并极大地带动了农家乐、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

如今,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已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不断为这片土地上的泾河儿女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希望。(记者 张丹 杨小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要争创十大乡村旅游示范村,下洲、黑水2个3A级村要向景区迈进,南东、景尚2个村要启动3A级创建,南河、西草庄、尹灵芝等6个村要做好创3A级前期工作。要争创A级景
  • 。。
  • 《贝时璋与当代中国生物物理》本书以中国生物物理学之父——贝时璋的学术与工作经历为线索,着眼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建立并扩展了一个在科学史中的良好
  • 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一般也就敷半小时[污],有兴趣的小仙女可以实测一下,是不是真的可以敷4小时都不干[哈哈][哈哈]~最后种草的是有珍珠纹的洗脸巾,一面是平
  • 可惜4种人不能吃它核心提示:生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调味品,主要用来去腥味,此外,还可以达到别的好处,不过虽然有这些好处,也有很多饮食禁忌要清楚。生姜,相信大家
  • 可是这样“完美的人”就生活在我的身边。可是她在办公室里高声喧哗就碍着我的事了,这是强迫我参与进来啊,不做一番评价,似乎对不起人家的这一份热情。
  • 并且不能再聊了,再聊恐怕有可能要耽误直播了……哈哈哈哈~包胡尔查:我上台了,我就……绿泡泡:要这么邀请……资深媒体人张春蔚老师:假如说我给和刚一个建议是什么?管
  • KuMa和他极度不专业的垃圾食品评测,今天可是星期四啊,当然是去吃麦当劳啦,新出了一个三重芝士厚牛包安格斯MAX,听清楚是三重芝士厚牛安格斯MAX,名字好蠢,
  • #FoxAkuma[超话]#我说,我没走错吧?这是爹和狐狸狗的cp超话吧?这是磕他俩糖的地方吧?就是说,为什么老是看到第三人啊?诶我就奇怪了,磕不到其他人就磕不
  • 原¥【¥56 】 卷后¥【¥36】硕丰牌 珍藏版 北京二锅头清香型白酒 酒精42% 净含量500ml 纯粮酿造 2瓶装 42% 满39元减20元,传承传统酿造技
  • 【暖通家+为必信空调倾情打造的创新企业专题,新鲜上线】“必信空调作为暖通空调市场的后来者,在开发产品应用于市场的时候,不会以市场或产品的惯性思维来考虑,也不会在
  • 就是在这里的几孔窑洞中,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写就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影响历史走向的“曙光就在前面”的号召声从这里传向全国。走进
  • #淼淼的碎碎叨叨# 救命救命[单身狗],看了舞蹈生二公repo之后,今天英语课上,想一些画面想出神了,然后就在那里傻笑[太开心]直到被英语老师点名:“这位同学看
  • #写实技术##写实的力量# 据著名记者罗马诺的消息,曼城已将续约瓜迪奥拉提上日程,另外,瓜迪奥拉方面似乎也没有离开曼城的打算。 菲内利是著名雕塑家贝尔尼尼Gia
  • 今天在这里我有一个更重磅的消息宣布接下来《至此青山》全国巡演,将会有一个大师级舞者的加入,那就是章若老师!听到这个名字,沈嫣原本还算柔和的表情立刻僵硬了下来。”
  • “就是那几天,我第一次知道,还有工程潜水员这项工作,而且,他们挣的还挺多。“原本是想靠自己在天津站稳脚跟,没想到遇到了改变我一生的人。
  •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Microsoft #Ada Workshop# 今日圆满结束,撒花~“Ada”的命名源自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
  • 2、上唇痣这样的人精力旺盛,性欲望强烈,思想前卫,不在乎传统观念,只注重自己内心的想法,但从不想拥有长久的温馨,感情中情伤多。3、下唇痣感情当中不善于表达,遇到
  • 很感谢国家话剧院在张真源19岁生日这天发布的专访[鲜花]在此次话剧演出机会之前,他也不是没有被那些抱着看好戏心态的有心人诋毁质疑过,不过我是一直坚信能拿出好的作
  • 这些树木的花粉,体积较小,依靠“风媒”传播,容易被人吸入鼻咽,等到4-5月柳絮纷飞时,它们还会被柳絮包裹着,一路飘飞到你跟前。比如,如果你生活在广州地区,要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