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出海误入仙山,再回世间已过百年
有个叫元藏几的处士,自称是后魏清河孝王的孙子。隋炀帝时,他官任奉信郎;大业九年,升为过海使判官,奉命出海。
此行走了没多远,海面突然涌起巨浪,大雨如注,浓密的雾在四面八方弥漫开来。一时间,同船的人都掉进水里不知所踪,只有元藏几侥幸捞着一块破木版,半死不活地漂了半个月,不知不觉来到一座小岛,心想:终于有救了。

岸边的人了解到他海上遇难的遭遇,告诉他:“这里是北海的沧洲仙岛,离你说的地方有数万里远呢,你如今先留在这里养好身体吧。”
当地居民待他很友善,拿了菖蒲花和桃花酿的酒让他喝,一杯下肚顿觉神清气爽,疲惫感消失殆尽。

看着眼前的这座小岛,真是个世外桃源。花草树木繁茂如春天;土地肥沃,枣和栗子都长得像梨那么大;产分蒂瓜,一颗两蒂,如桑椹般的紫红色;凤凰、孔雀、灵牛、神马等珍奇异兽,数不胜数。
这里的人更是过着神仙日子,他们或住在金阙银台,或栖于玉楼紫阁;喝着露水酿的美酒,演奏着从未耳闻的仙乐。虽然相隔几万里,但一聊起中国的事,他们甚至比元藏几都清楚。
岛上有座山叫久视山,山下泉湧成河,被称为“流渠”。把金属或石头扔进去,可以漂在水面不沉,所以当地人用瓦铁造船行于其上。还有一座绵延数十里的金池,水石泥沙都是金色的,里面有很多四脚鱼。

池中开着朵朵金莲花,当地人会将这种花研磨成泥用来作画,颜色光辉灿烂,跟真的金子一样;另有金茎花,花朵似彩蝶,微风一起就像蝴蝶飞舞,女子都采来作首饰戴在头上,正应了当地“不戴金茎花,不得在仙家”的俗语。

他们还会用一种强木造船,并饰以珠玉,游玩时用。这种木头入水不沉,一尺重达八百斤,就算以巨石缒于其下,也不会沉没。

元藏几不知在这住了多久,忽有一天思念家乡,当地人就帮他造了一艘名叫“凌风”的大船,送他回家。

这艘船入水疾驰,一日千里,没过几天就回到了东莱郡。这儿比以前大不相同了,一经询问,竟已是唐贞元年,从自己出海遇难至今,已过去两百余年。去了曾经生活的地方,早已物是人非;想看看自己的子孙,奈何只寻到几位远亲。

二百多岁的元藏几也算个老神仙了,虽许久未在这世俗生活过,但很快就适应了。他的身边总是跟着两只像黄鹂一样的鸟,能听懂人语,平时会替他传话,据说这是沧州独有的“转言鸟”。数十年间,他游历江南,过往的神奇经历也广为流传。

一日,唐著名道士赵归真与九华道士叶通微相遇,便问起元藏几的事,证明所传属实,于是立即将此异人异事上奏给了唐武宗。好修神仙之术的唐武宗听说了这事,命他立即带着元藏几入宫觐见,可谁知一行人走到半路,元藏几忽然凭空消失,没了踪影。使者慌了,赶忙上奏说明了缘由,唐武宗叹道:“我不如玄宗皇帝啊,没有机缘得遇神人!”
此后元藏几的事迹一直在江南一带的道人中流传。听说曾有人看见他乘小舟泛于海上,大概又是去仙岛了吧。

古书中记载了很多这样的故事,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世界、以及另外一个空间的向往。天上的仙宫非世人所能到,而地界的海岛仙乡则拉近了人与仙境的距离,为凡人提供了能到达的可能性。

早在战国时期,一些方士就说海中有神山,如《史记》所载,渤海中有三神山,分别为蓬莱、方丈和瀛洲,那里的鸟兽都是白色的,仙人们住在黄金造的宫阙之中。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都曾派人去找过仙山和不死药,秦始皇更是为此多次派人出海。《十洲记》也提到:“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
后来,“十洲三岛”就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不过这种世外桃源往往只能“误入”,而不可找寻。

除了海岛仙山,人类世界还有另一神仙的居所——洞天福地。
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谴群仙统治之所。”洞者,通也,可通仙灵之界。如王屋山,小有清虚洞天,西城王君治之;委羽山,大有空明洞天,青童君治之。

这些神仙洞府隐在名山大川间,不仅风景优美,亦是修炼的最佳场所,所以古之修道之士,多入名山,如祖天师就在龙虎山炼就大丹,“丹成而龙虎现”。

龙虎山在七十二福地中被列为三十二福地,并有名为“贵玄司真天”的第十五洞天鬼谷洞,以丹霞绝美,道宗绝圣,古越绝唱,阴阳绝妙享誉海内外。

此时虽是盛夏时节,酷热难耐,但每日的美景恍若仙境,让人忍不住要出去逛逛。如果有缘分能“误入洞天”,那真是大大的造化了。

谁说道教没有劝善书?原来我们曾耳闻目染的那些人与事都源于此!

人心不古,其不但不趋善,反更推崇害人利己的事情。圣人之教不得延续,文明之命脉也必将受到压制。基于此,以倡导人们从善抑恶为母题的劝善书才需流传于世,希望世人读后可以真正迷途觉醒。

大道初始,阴阳首判,人世间的善恶本是相互依存。先圣老子曾经给我们描述过一个有道之世界,但随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紧接着以是非、荣辱为典型代表的贪念和欲望开始侵占人们的思想。

一旦缺失了道与德的约束,人类社会不复三代之清明,整个社会状况开始急转直下,以致于社会难以清明,人心不再澄静。

 

劝善书:倡导人们从善抑恶

人心不古,其不但不趋善,反更推崇害人利己的事情。圣人之教不得延续,文明之命脉也必将受到压制。基于此,以倡导人们从善抑恶为母题的劝善书才需流传于世,希望世人读后可以真正迷途觉醒。

劝善,顾名思义是要教人行善,首先要明辨究竟什么是善。以《关圣帝君觉世宝训》为例,文中共提到了38善、46恶事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参考对照。经中曰:“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心是善之源、恶之根,人们为善为恶都源于一个心字。不论有没有行善恶之事,但凡起心动念便

道教早期的劝善书《赤松子中诫经》的序言中曾记录了一则故事,说的是当初宋国大夫薛瑷曾有十子,其中六人瘸跛,一人狱死,三人盲聋生疮毒。有一人名曰子皋与薛瑷相熟,见其家境如此,便问薛瑷,究竟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才招致了今日的罪状。薛瑷痛心疾首,如实回答说,自己贵为一国宰相,在位之时不曾为国家举荐贤才,这是不尽责;路上见人遗失财物自己却心中暗喜,这是不为德。人生天地之间,唯德是立身之本,唯善是处事之道,薛瑷在这两点上都没有尽到为人的根本,所以才招致如此人祸。

子皋闻言不禁大惊,对薛瑷说,按照天道之法,他这样的作为必定是要背诛灭全族的,甚至还要殃及子孙。但“天虽高而察其下”,只要懂得“改往修来,转败为成,不患晚矣”。于是子皋把自己当初所得一卷劝人行善之书传给薛瑷,叮嘱其日日行之。薛瑷跪捧而受。

数年后,子皋又见薛瑷,发现他的几个儿子的病全好了。子皋惊问缘由,薛瑷回答说,并未曾请过医生看病,只因日日按照善书上的训诫行事,见人危难便与之方便,奉行如同己处,没想竟得此大果报。子皋叹曰:“天之报善也,过于响应声、影应形。”并大呼两遍“速哉”。

经文所记载的事例恰恰说明了“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圣言。为善,必有善果;为恶,必有恶报。倘若能放下昔日之恶而从今行善,更是无上功德。

《无上玉皇心印妙经》中又言:“诵持万遍,妙理自明。”劝善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人要明辨善恶,更要让每一个人能亲身去行善事,要把经文上的文字变成生活中具体的事,把涤恶扬善之心用行动表达出来,最终才能达到圣人对世人的期许。

日常生活中怎么做?

那么,凡是有心悔过向善之人,以及愿意恭敬诵持之徒,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1诵经礼忏

首要一点,欲有修持,先要诵经礼忏,以明圣人之意。以圣人的言行教训为指路明灯,才可以使人生之舟稳渡迷津

诵经必当虔诚,不可起怀疑诽谤之心。以清净身心读诵经文,不但是在求得神灵护佑,更是通过此方式来涤除自己心中的恶念。时时以经文之中的善意做导引,才更可以明辨自我之迷津。凡是向善之人,必定先要对自己的恶进行忏悔。对外,需要静室明堂;对内,则要内观清净。这是道教自古以来便有的传统。陆修静先师便曾要求道民家中设立靖室、清静别居,不与杂物混淆,只用作礼拜神明或因病因事做忏悔。

道教修行本讲求清净,早晚功课经的第一篇经文便是《清静经》。内心清静,是却恶为善的第一法则。要达到内心清静的途径有很多,除了以静坐内参等修行方式外,最便易行持的方式是诵经礼忏。欲求善果之人,平时可多读诵如《觉世宝训》、《赤松子中诫经》、《太上感应篇》等具有导引作用的善书真经,亦可《清静经》、《救苦经》、《三官经》等太上经典作为修持法门。凡是经文密语,悟一字便可得一字之功,尚需日日持诵,寒暑不殆,时缘即到必证其妙果。

2行持

其二,读诵之后,行持才是把善心转化为善事的最直接方式。把为善之念行持于日常生活,才是圣人教训的本意。

圣人有垂训,世人依所行。把圣人书于经书自上的训诫依条奉行于日常生活之中,先莫起求功求德之念。为善应出于每个人的本心,而不是以行善的方式为自己求得福禄果报。如果以这样的心念去行善,从源头上便已经是错了。如果水在源头已经被污染,下游的江河也必定不会清澈如许。

圣人朱熹曾作诗曰:“问君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善应该是出于自我的随手功德,是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和私利的,是属于率真而为的。经云:日行一善,三年得其果。每日按照圣人训诫去做事,不苛求,也不强求,善缘到时自然有天曹记录功德果报。

又有人说,虽然圣人教训鲜明,自己也有心为善,无奈总是被俗事缠身,或者在善恶之辨上会产生迷惘。如有此疑问,不妨用“功过格”来作为自己日行善恶的记录。每日记录自己所行善恶之事,然后再三省己身,由此才能得以日日精进,不负祖师宏愿。

据传,“功过格”乃许真君为了解除信徒苦难,托梦传万寿宫又玄子这一纪录善恶之行的方式,并由此传世。仙经《太微仙君功过格》中详细记载了功过格的作用和使用方式,其要求人们把《功过格》放置在床头,每天睡前记录自己当天积功累行的过程,并且一定要保持记录的真实有效。凡是对功德进行夸大、对罪恶进行隐瞒的行为不但不会获得上天的福报,还会因为这种行为而获得罪过。经中倡导人们要有“旦夕朝礼,为国为众焚修”、“为国为民,或尊亲先亡,或无主孤魂,诵大经”等弘扬大善的行为,一人为善,便要利益十类众生。足可见行善本身便是一件大功德事。

又有人自我约束的能力欠缺,此时更彰显出道德、风俗甚至于法律的重要性。人能为善,不仅可以证得自己功德,更可以福荫子孙后代和亲戚朋友。若是为恶,在自我遭殃的同时,还会祸及旁人。由此来讲,劝善的意义已经超脱了单纯监督万民成为一个好人、善人的概念,而是以道德来约束民众,反之又以民众的言行为他人和后人树立起更高的道德标杆。

在人生历程中,后来者总是需要前人的榜样力量做指引的。正如生前以自己的亲身行为验证着忠孝节义的关圣帝君已成为世人效法的楷模一般,每个人在自我为善的同时,其实更能够激励亲朋子孙,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有成为善之榜样。当世人都知善、行善,于自己可得内心澄净,于社会可得政治清明。人人如此,便可证得道祖所谓无为而治的大道之景。这岂不才是民心所归?

读书学典:《论语.泰伯》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卿大夫之下一层。后世引申为学者、读书人。白虎通爵篇:“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言士虽先未仕,后或有爵位,当任事也。祭义郑注:“任,所担持也。”《论语稽》:“士之义,推十而任事者也(每十个青年中,推选一人出来为公家服务的,就是士)。由士而大夫,由大夫而卿相而君,皆由士推而上之。《礼·表记》篇:子曰:‘仁之为器重,其为道远。举者莫能胜也,行者莫能致也。’在常人视天下事无与于己,而士则任天下事如己,倘非弘毅,何以胜之?”
弘:宽广、弘大。
毅:刚毅、强而能断也。毅,胜也。说文:“毅,有决也。”
重、远:弘则所存者大,故能任重;毅则所守者固,故能致远(郑汝谐)。《集说》:“所谓任重者,以仁为己任也。所谓道远者,当用力以终吾身焉耳。”
仁:人道。钱穆:“仁以为己任,即以人道自任。”张栻:“仁者,人之道。为士者,求所以尽人之道,其任重矣。”朱子:“仁者,人心之全德。”《后汉书》:“仁者,性之德,己所自有,故当为己任。”后汉书荀爽传论:“诚仁为己任,期纾民于仓卒也。”是德被群生为仁。又:仁者,天德。易传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德即仁也。中庸云:“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不贰者,诚也。天地之道,皆是至诚,故有不已之德。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当则天而行,故于仁亦当无一息之闲,故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已:停止。朱子:“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

现代翻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包曰:弘,大也。毅,强而能断也。士弘毅,然后能负重任,致远路。孔曰:以仁为己任,重莫重焉;死而后已,远莫远焉。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士通谓丈夫也。弘大也。毅謂能强果断也。言丈夫居世,必使
德行弘大而能果断也。土既以仁为平生之任,此任岂得不谓为重乎?知行仁不可少时而止,必至死乃后而止耳。至死乃止,此道岂不远乎?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明士行也。曾子言士能弘毅,然後能负重任,致远路也。仁以为己任,人鲜克举之,是他物之重,莫重於此焉。他人行仁,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士则死而後已,是远莫远焉。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士不可以不尚志,不可以不弘毅。弘则张大而有容,毅则致果而有济。孟子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盖人生莫不有刚大之气,患乎不能尚志以帅之。尚志以帅之,则弘可以致至大,毅可以致至刚,故能任重而道远。《坤》言“厚德载物”,《乾》言“自强不息”,则任重者地道,远者天道。充弘毅至此,则大人之事备。礼曰:仁之为器重,其为道远,举者莫能至此,所以不可不弘毅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以身体而力行之,可谓重矣。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程子曰:“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又曰“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到。”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书人知识分子必须要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果敢的决断、深远的眼光,以及正确的见解。要挑起国家社会的责任,道路是遥远的、漫长的。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仁”就是他的责任。以救世救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担子是非常重,一直到死为止,所以这个路途是非常遥远的。

李零《丧家狗》:士不可以不坚强,任重而道远。任重是因为追求仁,这个任务很重;道远是因为要一辈子追求,到死方止,路很长。“弘毅”,“弘”,也可能是强字之误,“强毅”即“刚毅”。“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前文连记曾子数章,合而观之,曾子一生力行夫子之道,日三省其身,但可以仁来修明。以孝道为仁的根本,终身皆主戒惧,行孝悌,恪守“不敢毁伤”为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以显父母”为孝之终,其根本则在战战兢兢以存心,以临深履薄为基,守之至于临殁;以仁为己任,孟敬子问疾,不及病势云何,径告以君子修身为政之道,而用力于“容貌颜色辞气”之际,所当操存省察,而不可有造次颠沛之违者也;又扬颜子由克己以至于无我之德,咨问寻求于不能者,每问于寡识者,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见贤思齐;又托寄而不可夺于大节,敦厚刚毅,气象宏大。盖心弥小则德弥宏,乃仁者,弘人道也;行弥谨则守弥固,乃贤者,诚天道也!所以能于颜子殁后,传夫子之道者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自己生病痛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跟自己一样缠绵于病苦,甚至遭遇更重更苦的痛苦,以己推人,“同病相怜”生起同情心、慈悲心,希望他们都尽快康复,乃至发愿让天
  • 但是你现在看你改版之后的样子,我虽然说能看到的多个快递,但是它的最新状态我看不到,也不是说看不到,而是显示不全,你们自己看一下他的字根本就放不下,还给你缩略,我
  • 投票链接请戳:#MG惠购# 白昼渐短、寒风凛冽,但你不再局限于羽绒服、厚棉裤的包裹中,敞开的外套、衣领与下摆,处处展现层层叠叠的惊喜……叠穿能让造型整体富有层次
  • 开车的话医院门口肯定堵,电瓶车又太慢还不认识路,脑子像浆糊一样完全没有头绪,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然后接到了虞老师第二个电话,“李惠利看不了,我要到第六医院来,
  • ”【译】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向前奔流而去,不再回返。【感悟】常说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时间过去了,就不可能再回来。
  • ✅专业出售中韩8000多家一手厂家货源 ❥免费代理一件代发‼️拒绝做二三手代理 ❥加盟货源➕客源引流方法#韩国女装# ❥男女装、童装、亲子装、鞋子、饰品、包包
  • 张小娴说: 小时候,假如记性不好,是会挨骂的,然而,当你长大和变老,你才发现,有些人有些事,能够忘记,是幸福的。明明是自己委屈,为了这段关系委曲求全,拼命找
  • 更主要的是,这款面煮起来真的很方便,一包刚好是一个人的量,随便加点佐料进去煮,都挺美味。 夏天来了,不想做饭的朋友也可以试试这款方便面。
  • !!
  • 超级开心的两天 第一次自己开车上街 和几个好友一起吃火锅唱歌喝酒还有凌晨12点的生日蛋糕早上五点多走在下雪结冰的马路上嘻嘻哈哈的开着各种玩笑80岁的姥姥说想给
  • 自恋肯定就是要看颜值,年轻的小姐姐们肯定都喜欢眉清目秀的小哥哥,肯定不会有人喜欢看油腻的大叔啊… 可说起清爽我满脑子都是方逸伦,因为是方逸伦自己对着镜头强
  •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齿笑,或背面非,或劝人共非,或一人非
  • ▌旺夫相特征四:口小齿齐樱桃小嘴加上嘴唇色泽偏红,齿列整齐不尖不龅,齿色偏白的女子,和丈夫关系甜蜜,感情生活美满,能够享受美好活。▌旺夫相特征八:声音柔和声音柔
  • 最新已完结小说合集[心][心][心]hdjd2184 《宋行知姜弦思》宋行知姜弦思 《宋行知姜弦思》宋行知姜弦思 《差池》江词付云娇 《差池》江词付云娇 《我最
  • ​——《云边有个小卖部》已经有太多人来问过,想去艺术留学,作品集怎么准备,怎么才能选到合适的作品集机构了回忆了我当时一家一家对比的过程,为大家整理了21条经验&
  • 「這首歌跟同當初比賽的聲線是有所不同,唱法成熟了和穩定了,現在正準備自己第一首正式的派台歌,目前正在寫詞階段,是我自己寫,其實沒信心,但很多人說我的中文不錯,寫
  • 5⃣️大场景:在这里的主拍摄区,在沙发上进行拍摄,尽量把桌子挪开(不影响其他客人和店里营业前提下)因为会遮挡你的长腿。 #大连探店##大连约拍##大连##网红打
  • 人生,没有什么不可以放下,不要着急要个结果,顺其自然,你有你的渡口,他有他的归舟,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没有什么不可以放下,不要着急要个结
  • TT 0:1 RNG 第二局BP符文本局RNG继续选择上局发挥出色的中野,下路是非常具有RNG特色的厄斐琉斯和诺提勒斯组合,整体阵容前期的进攻性加强了不少。#T
  • 观赏地点:鱼水路3.樱花介绍:樱花(学名:Cerasus sp.):是蔷薇科樱属几种植物的统称,樱花是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色。观赏地点:松岭路3.白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