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第二次飞跃系列(之二)
宗教与科学的二度重合
序 言
我不是什么伟大的科学家,我只是世俗社会中一个基本细胞,以我的俗目与陋见,依托人类天生的灵感,有积累,似乎又有些顿悟的得到了些许人类进步的故事,并忠实于自己,把它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这部书成书的背景。
宗教与科学的二度重合
第二次飞跃不是一个瞬忽即成的变化,它是一个渐近的过程,由发生、发展、最后生成几个阶段构成。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它正在发生的历史阶段,在这历史阶段中,人类从物质生产到精神生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文化到宗教进程,在自然与科学之间,在逻辑与道德之间,在哲学与神学之上都出现了许许多多概念上的转化与实质性的变革。
第二次飞跃开始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呼唤宗教与科学的再度重合,这是第二次飞跃发展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没有宗教精神指导的科学是盲目的,最终将呈现泛滥之势而不可收拾,事实上,这种泛滥之势已初现端倪(爱因斯坦等科学人物在思想上已呈现回归上帝的趋势)。
宗教是人类精神的皈依,是人类精神的家园,无可替代,也不可替代。宗教同时也是历史,是人类历史的精神侧面,是人类的精血,维系着人类物质躯壳的存续。历史的看,这精血中既产生了神灵,又产生了科学。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哥白尼太阳中心说之前,宗教与科学是重合的,两者的发展始终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实质精神上都在同一个框架下存在、发展。历史上虽然不断的出现唯心与唯物的哲学纷争,但那终究是纯理性范围的争论,没有使自然科学与宗教对立起来。似乎唯物更倾向于科学,唯心更倾向于宗教,但只是倾向而已。
在人类宗教的发展史上,宗教精神一直是种学发展的引路灯与助推器。人类对于宗教历史与宗教现象的思考,不断的引领人类向着科学探索。宗教的发展最初借助的是自然力,由于人类认知水平的浅陋而对自然现象的无法解析,为宗教提供了神秘力量的来源,但是这种“神秘”的维系是有一定的限度的。随着各种“神秘”现象的不断重复,人为的“神秘”难免会出现纰漏,自然的“神秘”越来越引发人类的思考,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与人类认知水平提高的交互作用,许多自然的神秘现象被解析了。这种解析事实上是对宗教的一种批判和揭发,可是为什么那时的批判与揭发没有引出科学与宗教的根本对立与分道扬镳呢?
首先,当时的认知水平虽然解析了一些神秘现象,但并不能解析宇宙生成,天地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宏观领域的大问题,而这些大问题恰恰是宗教的核心问题与起源的基础,所以宗教的基础没有动摇,宗教的“愤怒”也就没有达到十分强烈的程度。
另一方面,从历史的记载与宗教的传承文献中,让我们做一个浪漫的想象与推理,远古那些伟大的先知确实有足够的睿智,他们对于自己创造的神秘和自己借助的自然神力地被揭穿、被认知,并不是采取一味消极愤怒的态度,而是由此得到了警醒,意识到自身所维护的宗教体系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完整、不缜密的地方。这种不完整或不缜密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和补充修订,而是一味地遮盖,自己的精神地盘与宗教的传承将面临崩溃的危险。因此,他们在一个个科学新发现的警醒中,以伟大的、睿智的胸襟与气魄,不断的完善发展了人类的宗教,以至于祂可以延续至今。由此,我们也深刻地看到,人类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这种变化发展的规律,从确立到认知到修正调整后再确立、再被认知,这其中调整与修正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最伟大的态度。如果失去了或放弃了这种不断调整、修正、自我完善的态度与作风,人类将面临死亡。
正是由于这些伟大的先知的睿智与“容耐”,再加上人类对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强烈渴求,使得人类的科学得以在宗教的体系中萌芽、发展与传承。科学“孕育”于宗教之中,并非真正的脱胎于宗教,而只是一种重合的关系。之所以给人以“孕育”的假象,其中微妙的原因是因为先知们是最早归纳、掌握、传承人类知识的人,这就使得人类文化的发展成形最早起源于宗教,以及宗教人士。在古代社会,大部分生产劳动者对文化是默然的,他们不重视、不渴望文化。古代的农业生产把占社会绝大部分的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思想局限在土地中,这样就使得他们在生产劳动中发现总结出的一些科学知识或经验难以形成系统或做理论上的归纳,所以理论归纳与形成系统的责任就落在了先知们的肩上。他们发现劳动者中被反复印证的规律,有些规律虽然与宗教原则相悖,但由于它合理的存在力量,逐渐被先知们接受了,并对宗教进行调整,与之调合。这样,宗教与科学的一度重合就诞生、发展起来了。
一度重合后的真正发展阶段是在奴隶社会与中世纪农业社会时期(原始社会中晚期是开始重合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宗教与科学平和发展的时期,它们之间绝少拼死的冲突,但同时也没有突破性、飞跃性的进展。这也是中世纪使我们感到沉闷的原因之一,即使在人类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异常活跃的奴隶社会,我们看到更多的也只是君王政权与宗教势力争夺权柄的斗争,无论是政权的分合与宗教教派的分立,都是形式上的交替与转换,在理论与精神实质上都未出现飞跃性的变革发展。
十六世纪,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以大量科学事实与合理推证重重撞击着当时宗教的基础理论“地心说”。这一伟大的学说开阔了人类的视野,使人类对于宇宙空间有了崭新的认识,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同时由于它的确立将打碎几千年来宗教理论的基础,所以也就走上了和宗教根本对立的道路。这种根本对立的形成,枯竭了伟大先知们对科学性、物质性认知的想象力,也剥夺了他们在一度重合中享受的“科学权威”的权利。从此,人类的物质发展走上了逐步摆脱精神控制独立发展的五百年,而宗教也越来越向纯粹精神领域攀升。
事实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结果,曾经有一度,宗教离开了与科学性、物质性的合作发展,在纯粹形而上的层面上发展,就像一枝无土之花,虽然不失水性之润,但终难结果,几尽枯萎。而科学在摆脱了宗教桎梏之后,使得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出现了较之以往的跨越性进步,这一进步持续了五百年,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进步虽进步,但这种物质性的进步虽以它社会基础的优势地位取得了一段时间的发展成功,但空前发展中孕育的疯狂已彰显无疑。
我们看到二战以后,美国社会这个物质发展的领头羊,从政府到人民在追求物质、享受物质的时候,开始重新寻找宗教的归属感,宗教的社会地位在被冷落了几百年后,又显得日益重要起来。人们发现,随物质发展而来的许多社会问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其难以控制、难以驾驭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人类缺乏了宗教的归属感,失去了自己精神家园的缘故。人类本身就是一种在物质条件支持下的精神动物,祂的精神性是使祂区别于所有其他物种的根本基础,失去了精神的人类成为真正的行尸走兽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所以说,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呼唤宗教与科学的二度重合,宗教需要科学的支持使自己日臻完善,科学需要宗教的指引才能从日趋纷乱、几尽疯狂的发展状态中整合出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类科学的科学整合是人类自身避免物质发展产生出的负面效应的恶性膨胀爆发而摧毁人类的唯一有效途径,更是人类向一个崭新的飞跃性发展时代飞升的唯一方法。
补充资料:《人类的破坏性剖析》P331可补充入文。
2002年12月

【做一个简单、平常、真实的念佛人】

-——念佛人以“安心、老实、守愚、无诤”的心态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学净土法门,知道专修的道理之后,就做一个简单、平常、真实的念佛人,不需要复杂,不需要追求玄妙高深,更不需要去虚假地装点自己。

一、简单

简单,就是不需要把修行搞得很复杂,包括日常生活乃至世俗的很多事情都简单化,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方法就是念佛。

很多事情能省則省,一切从简:信仰简单化,思想简单化,修学简单化,世俗生活简单化。这样就会节省很多时间、精力,用来做正当的事——闻法、念佛,乃至弘法、利生等。

佛法本来是让我们减压的,让我们过轻松. 自在. 解脱的生活, 但不会学佛的人,就会越学越累,越学越辛苦。 这就是方法有问题,思想观念有问题。

这个世间很复杂,学佛的人要简单,以简单面对复杂,会少很多烦恼。如果人家复杂我们也跟着复杂,那就跟着人家转,这样学佛很难得到利益。

* 从修学讲,简单就是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能专修念佛,就能够得到真实利益,今生决定往生西方。

二、平常

平常,就是做一个平常的人。

有些人想做一个伟人、高人、与众不同的人,学净土法门的人,其实要恢复平常。

简单之后,一定要归于平常,归于平淡。 我们都是凡夫众生,本来就很平常,有些人不甘平常,希望把自己装点得像高僧,像大德,甚至还有人自称是什么菩萨再来。

(1)所谓平常,就是过普通人的生活。

是凡夫,那就按凡夫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有家庭把家庭照顾好,有工作把工作做好。如果有道场、有念佛堂,就把道场维护好。

(2)“平常”就是把正常的事、该做的事做好。

我们不需要去追求高深、追求玄妙、追求做不到的事情。印光大师讲:“凡夫不可盲目地去效仿菩萨。”有很多人希望自己像菩萨一样,去学菩萨行,行菩萨道。但是我们学菩萨又不像菩萨,表面看或许很像,但事实上做的事又不像。

我们没有菩萨的千手千眼,没有菩萨的大智慧,所以做不了那些艰难的事。既然做不了艰难的事,我们就做简单、平常的事。

(3)做一个平常的人,反而能够满足,安于现状。

安于现状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在现状当中来安心念佛,安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安心做好分内的事。

很多人往往会离开平常去追求佛法,其实佛法就在平常生活当中。把每天该做的事情做好,少烦恼,少挂碍,当你念佛时也自然少牵挂,少受影响。

(4)妄念、牵挂来自不安于平常

有些人念佛有很多妄念,很多牵挂,这些牵挂从哪里来的呢?除了业力、贪瞋痴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不安于平常,没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该做的事情不做好,人家就要找你麻烦了。比如上班,工作不做好,同事、领导就会找你;在家里面,家务事没做好,儿女、父母、丈夫就找你麻烦来了。别人找我们麻烦,要反省是我们没做好呢,还是对方无理取闹。

很多人认为是别人的错,其实学佛法的人要反省,很多时候可能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自己做好了,别人就无话可说了。

(5)不需要在生活之外寻求高深玄妙

做一个平常的人,就是在平常生活当中,把世俗的事情、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好了之后再安心念佛,自然就会少干扰,少这些负面的影响。念佛也安心,事情也做好了,这就是两不妨碍。

很多人,往往是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面学佛,脱离了现实世间,脱离了家庭、工作,脱离了每天应该做的事情。佛法修学其实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你把佛法运用到生活当中来,把每天该做的事做好,过好每一天,安心念佛就可以。这样,每天都过得很踏实,很快乐,很轻松。无忧无虑地做事,无牵无挂地念佛,这样学佛就很实在,很真实,不需要在生活之外去寻求高深玄妙。

古人讲过一句话,这是开悟的人讲的。人家问他怎么修行,他说:“饥来食,困来眠。”饥饿了就吃饭,疲倦了就睡觉。佛法就在简单的生活当中,你累了就休息,你饿了就吃饭,有工作就工作,要上班就上班,该念佛就念佛。把我们的心安住在现实生活的层面,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这就是随顺因缘。比如世俗的工作、家庭,这是我们现世的因缘,这个因缘逃避不了,那就去了缘,把这个缘了了就可以了。

三、真实

做一个平常的人,才会做一个真实的念佛人。所谓真实,就是我们是什么身份,就显示什么身份:我有烦恼,就显现有烦恼的模样;你心清净,就呈现清净的状况。有福报的人,可以做有福报的人能做的事;没有福报的人,就过一种简朴的生活。

我们过一种与自身相符的真实的生活,不需要虚假,不需要伪装,很简单,很朴实。学佛法的人能够真实地面对自我,比你在外面做一些虚假的、不实际的事情更好。

善导大师讲:“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就是要让我们回到真实状态。不是要我们去做一个凡夫,好像我要去贪瞋痴,我要去造罪,才能证明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不是这样的,是要我们回到一个真实状态,本身有贪瞋痴,有烦恼,有业障,那就回到这一真实的状况,就以贪瞋痴的心,以凡夫的身份来念“南无阿弥陀佛”。接受我是一个凡夫的身份,不需要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大修行人乃至菩萨的样子。

善导大师有句话讲到我们很多人的修行是:“外现贤善,内怀虚假。”有些人表面看很善良,很认真,很用功,但是内心很虚假,那就是不真实。常听说有人平常修行很好,也很用功,念佛也好。结果该往生的时候他不念佛了,也不愿意听到人家念佛。一辈子想往生西方的人,居然临终听到佛号会反感,说明什么?有些人说这是业障现前。

其实不是业障现前,说明他平常的修行知见有问题,对往生没有了解清楚,平常所谓的想往生,都是虚假不真实的。真正想往生的人,临终来了应该是很高兴的事,怎么会反感佛号呢?一辈子都在念佛,临终居然不愿意听到佛号声,那就说明平常用心有问题,平常对佛法的需要、了解并不是真实的。

学净土法门的人要反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真实想往生的人?我念佛是做给别人看的呢,或是求世间利益的呢,还是要往生了生死的呢?

有些人做早晚功课,当任务一样地来做。常听到有很多居士讲:“哎呀,三点钟起来念经,念了两个小时,阿弥陀佛,终于把经给你念完了。”以为念经是给佛念的,每天做功课,佛需要听一听,我去给他念经念佛。这样做就显示我们修行都是为佛在做,不是自己需要,这就是虚假的。

学佛念佛应是自己需要,我是一个凡夫众生,要生死轮回,我今生今世要往生西方净土,那我做一个真实的念佛人,老老实实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世间皆虚假,念佛最真实。所以念佛的人,要把世间的东西看淡一点。你认为世间的名利很真实,但是一口气不来的时候,没有一样东西能够带走,世间的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以我们个人的因果讲,如果不依靠佛力,那只有业力会随我们而去,“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念佛的人结局就不一样了,“万般带不去,唯有随佛走”!我们就随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名号随身!

学净土法门的人懂得这个道理,就做一个真实的念佛人,把世间的虚假看淡一点,也不需要伪装自己多善良,多努力,多用功,凡夫众生是什么模样,就按自己的模样去念佛就行了。

——《佛法与人生》

边界即真理

如果确定了所有的边界和条件,
那么真理就会自动显现。

所以,
真理并不值钱,真理与边界条件是一个抽象等式。

所以,只有在边界和条件不确定,观察不全面的情况下,所谓的真理才具有人类的所谓的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却是以不确定性为代价,也就是说越是不确定的猜想,越是具有价值,也就是大胆的猜想,阶段性的真理,才具有价值。

曾经有价值的猜想真理,一旦成为确定性的常识后,虽依然发挥作用,但居然已不具备价值,这真是匪夷所思的现象。

也就是说不确定性才具价值,确定性的毫无价值,这个价值是指在人类社会的世俗体系内的价值,主观价值。

而这个所谓的价值,恰恰是因为存在着失败的概率存在着不确定性才有价值,也就是说这是因为风险才具有价值,没有风险的事情基本上没有价值。

但是在一种情况下,没有风险的事情也有价值,那就是信息不对等,也就是价值扭曲的时候,换句话说也就是转嫁风险的时候,也就是说在能力圈范围之内,你比别人拥有了更多的资源,知晓了更多的条件边界之时所产生的相对应的信息不对等,由此会产生无风险的价值,这种价值恰恰是以转嫁风险,也就是所谓的不对称的优势,而获取了跟风险不对应的确定性价值。

但上面这种情况显然是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信息会扩散,由此会产生系统的坍塌,这就是所谓的不对称的风险,国家经济体公司莫不如此。

再回到刚才文头所讲。

真理之所以不值钱,原因就是确定性的真理,要产生的确定性的边界条件之内,也就是说一旦是我确定了某一个事件的边界条件,我观察到完备的数据,那么这个事的因果关系,相关关系等等一切的关系都会自动显现,它不存在需要寻找。

所以在这层意义上面,观察是更重要的事。

所以你看这个世界上不管是逻辑也好,真理也好,道理也好,甚至人生的格言也好,如果没有潜在的或明说的边界条件,那么它一定不会成立。

也就是说所有的道理,真理办法都是因为前提条件确定了,他才对应出现的,换句话说前提条件和边界在先,所谓的道理真理也就是关系在后。

所以,为什么真理道理不值钱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我们到这里,才发现原来所谓的真理和道理,只是因为前提条件确定了,他才呈现出有效性,而一旦是前提条件,边际条件发生变化,那么道理自然而会失效。

这个不仅仅适用于社会存在,也适用于自然存在,至于精神存在适不适用,我目前还没有做更多的思考。

所以由此引申,那些探索性的行为,那些勇气的行为,那些去积累原始数据的行为,那些观察的行为,比所谓的道理,真理要更重要,因为他们在先确定的边界确定的条件,真理和道理才会显现。

所以由此引申开来,
信念在先,真理在后,勇气在先,结果在后,

这是对人生的忠告,不要过分的去夸大知识和道理的作用,不要过分的去追求确定性的知识和道理因果关系。

但是与此同时,信念和勇气虽然重要,但对于个体而言它会带来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会带来失败,也就是说会带来个人的得失,甚至生命的失去,换句话说,这个重要的属性其实是以群体的涌现为特征,也就是说群体的方向,虽然确定,但是却是以个体的消忘也就是个体的不确定性为代价。

也就是,信念和勇气却有可能带来个人的失败。

这就是对称性的,这就是天道了,这就是整体性的公平所在,虽然对于个体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整体是公平的,个体会有概率失败,但是整体一定会找到方向。

就像一群蚂蚁出去找食物,一些蜜蜂出去找花粉,一百个里面可能有九十八个,会无功而返,但是一定有两个会找到,如果说把蚂蚁或者蜜蜂置换成人,那么九十八个人在他的一生当中会失败会平凡,但是有两个人呢会获得成功,为将来为人类整体的新的效率增加找到方向。

以上呢,都是从宏观的层面,从边界和真理的关系以及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对应,来讲述信念与知识的优劣取舍。

但是只有个体才是自我能把握的,宏观的更多的只是知识,它不能落实到行动层面,只有当下和自我的行动才是个人最重要的。

那么以上的种种知识对于个体来讲,如何转换成为行为准则的这一点,早有历史上的牛人给出了方向。

巴菲特是最早参透这一点的,巴菲特很明白知识的对于个人的局限性,所以他非常明确的提出了能力圈的战略。

能力圈内是自己熟悉的领域,自己已经完整地掌握了,那些显性的教科书上的知识和不被他人明了的跟自己的能力环境条件相匹配的隐性知识,这样在能力圈内,比别人知道了更多的信息边界条件和前提,所以他知道了更多的因果相关的关系,所以在能力圈内他获得比别人更高的确定性,也就是成功的概率,这样子他就可以下重注,对他来说能力圈内就是一手好牌。

能力圈内的事情他完全可以理性地分析,他之所以能够理性地分析,之所以可以明确地了解过去未来,可以明确的看得到结果,之所以这么有信心的根本原因就是能力圈内,他明白了数据,了解了前提知道了边界。

所以能力圈之内可以理性,但是能力圈之外,他绝对不敢理性,因为那种理性是假的,理性理性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边界前提成立,而能力圈外的边界还是模糊的,所以他才拥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高的失败率,所以能力圈外一定要感性。

所以能力圈外更多的是不熟不做,不要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能力圈外尽量的去敬畏,所谓感性,很重要的一种情绪,就是要敬畏有了敬畏之心才能够去接受信息,感性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要接收信息,因为在能力圈外信息不完善边界不确定,条件不充分,所以更多的去感知才是王道,而不是着急的去下判断,能力圈外的判断大概率的是假判断,是错误的判断,能力圈外的理性大概率的是残缺的理性,不完备的因果。

这当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分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实际上也就回到了三千年前的祖师爷,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上面,被千百年来明志者奉为经典的那句话,认识你自己。

这句话,同样用在现代的成功学当中。也能找到对应的原则,那就是明白自己的定位你认识自己的定位了吗?了解自己的身份了吗?什么身份什么样的信息的范围,就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

同样的在孔子那里也有相对应的说教,就是在其位谋其职,实际上也是能力圈的另外一个角度的讲述。

你看从哲学科学,讲到成功学再到现代的心理学再到儒学,这里都能够一以贯之。

在你的
能力圈外感知敬畏,
能力圈内理性坚定,

并且分辨这二者的界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的小区里有一种久违的、儿时的院子里该有的生活气息:孩子们跳绳打口袋做游戏,大人和孩子一起拍球、打羽毛球,老人在晒太阳…这一切都是我记忆中最美的生活样子,所以
  • 2022.03.25我结婚了有点手足无措有点不知所云也有更多的无所适从从小到大不是公主但妈妈一直宠我如宝宝从小到大没心没肺因为亲友们的呵护备至从小到大我行我素皆
  • ❤️这就是皮肤越来越好的㊙️密❤️麦吉丽空瓶记❤️以前扔了好多.现在就剩这一点点啦、以前从来没有说会把护肤品用完的瓶子留着.只有麦吉丽.因为是麦吉丽改善好我的皮
  • 挤出来的时候会有凝珠一样的东西,含有胶原蛋白还有夏威夷果精油等,通过凝珠一样的技术将成分直接供应到皮肤层,瞬间化水,滋养力强,可以做精华使用,还有3大专利加持,
  • 快速精准获客系统聚点客洪哥认为知识营销也是推广的不错选择,可以将品牌信息高效融入知识内容生态,达到内容分发和营销的效果,这并不仅仅是内容的输送,更是品牌与用户需
  • 对我来说这个动画的存启发了我,让我思考如何去演好这个角色。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感觉能领会其表达的意境,同时动画中的女性的身姿也让我几乎要落下眼泪。
  • 这时他的师父黑仙人刚好路过此处,惊讶地看到了这件事情,于是向已经奄奄一息的乔答摩问道:“啊呀!我亲爱的儿子啊!你到底犯了什么样的罪名,要受这样可怕、严厉的酷刑呀
  • 《时光红颜,何要浮名》邹紫楠时光冲沸晨曦目光对视忽略相聚说是春天里请不要提前落地微笑迷失笔触的世界洛阳纸贵风云际会刀戳的青田不知有汉平地一声雷倏地千台莲云惊艳黄
  • 能在喧嚣中保持静默,能在纷扰中从容自若,世间的万千事,若纷尘,若烟云,夫唯不争,天下莫与之争,浊亦自清,夫唯不辩,纷扰皆随清风去,惑自能明。愿你余生无烦恼,笑口
  • 上海正在关键时刻,志愿者很辛苦,维持秩序、教授用码、分发菜包……诚然这个志愿者年轻气盛打人是不对的不戴口罩更不对,但是看过完整视频的都知道,首先动手的是这个爷叔
  • 但由于她出价真的很好我很想要,所以即使我有点困惑还是问她要了对光,(这个时候她给我发了透光24卡就已经发暖调但奈何我当时经验不足后来看鉴定贴才知道)看到卡能透图
  • #鞋子##鞋子[超话]##在男朋友的鞋子上绣花##鞋子控##鞋子代理##鞋子货源##学生##学生党##手机兼职学生党[超话]##兼职##大学生兼职##鞋子微商鞋
  • 来自朱一龙活粉ℒℴѵℯ@朱一龙 的数的据小尾巴ℒℴѵℯ@朱一龙 30号G2-75#往下跳别名吴邪遗书# #朱一龙重启之极海听雷# #朱一龙听雷# #朱一龙吴邪#
  • 天父天兄开基日,人得见太平天日”的诗句,罗尔纲先生认为,这是太平天国起义日即洪秀全诞生日的铁证。一天的时间很短暂短暂到未拥抱清晨就已经要握别黑夜一天天组成一年年
  • 12️碎碎念图1⃣️终于吃到了大头梨,太软乎了图2⃣️12月是超级爱吃水果的一个月,凤梨封神图3⃣️小猫咪日常可爱,希望他快快长大挣钱给爸爸妈妈花[思考]图4
  • 在抗战胶着时期,《亡明讲史》与郭沫若、阿英等作家的历史剧一起,汇成一股书写晚明的文学洪流,以其对明末清初历史的想象和再创造,生动展示了一代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
  • 】背后这个德/云/社的标,真的让我觉得贺峻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美好的意义,他从一开始的喜欢看相声,到后来和烧/饼老师一起上节目说了一段相声,再到现在用把兴趣爱好
  • 为解决群众买菜难问题,省委省政府统筹启... 当前,提级管控仍在持续,下一步,吉林省将如何保障市场供应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为此,3月29日,在吉林省政府新闻办
  • #区块链[超话]# 投资不是多就是空,两个方向,却透漏着不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对趋势,还是短线,但有些人是固执的,在投资市场懂得认错及时调整的人,
  • 人生,就活这一回,是苦是甜,都不能重来,认真生活就好!#Hello四月# 一直在努力,从没有想过放弃因为只要坚持,登上最高那座山峰说苍天之下群山尽收眼底一直在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