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超脱 先记录一下 不知道怎么说 可能以我现在的思想和经历做不到完全共情 但中间确实有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 或许说是没压抑到极点的程度 但是下面的话真的有戳到狠狠戳到内心 我的想法就是这样 或许一部电影能看到共情的地方也在治愈自己吧 看下来觉得 好像应该戴上耳机一个人听听心跳 有时间写个影评 现在去睡觉

第二十四章
物或恶之
【原文】
企者不立①;跨者不行②;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③;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④。其
在道也,日:余食赘形⑤。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
①企:就是翘起足,用脚尖站立。②跨:加大步伐,想要快速行走。③彰:明显,显著。④长:长久。⑤赘:多余的。
【译文】
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脚步跨得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的,反而不可能长久。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解析】
这一章主要讲“自然”的道理。自然是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自己妄为不仅多余,而且会
起反效果。这里所具体阐述的问题,仍然是有关社会政治及其得失的内容,同时还包含着辩证法的观点,即“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等。篇中所揭示的表现及
其结果往往是对立的,这正是老
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在本章中,老子列举出了几
种不懂道的突出表现。实际上,这种列举还可以无限延伸,因为不站在道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事物都是不懂道的表现。这里,老子用了拟人的手法,他说,对于不懂道的行为,“物”是不会喜欢的。这是因为物一直都是遵循着道的规律运行,因此根本不会出现不依循道的规律运行的物。如果要让物违反道的规律运行,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就是篇中“物或恶之”的意思。凡是明白、理解道的,绝对不会去做违反道的事情。

老子还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而举出自己的看法:人们只有遵循自然大道,依照客观规律行事,才能取得好的收益,才能避免自己的行为
和结果过于对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用脚尖是难以站立起来的,这是由人的身体结构决定的。人类直立时,身体的全部重力都落到了两只脚上,所以脚长得厚实宽阔,以支撑沉重的身躯。这
种平衡一且被打破了,那么全身的重力都会落到脚尖上,而脚尖窄小、瘦弱,无承担全身的重力。如果人们用脚尖直立身躯,必然会违背自然规律,这就属于不合道德”的行为。在“企”的行为中,包含着种凭着个人努力以抗拒自身本来限制的意图。这里的“企”和“跨”,都是指那些违背自然、自高自大、拼命炫耀显示
自己的人的举止行为,其结果却适得其反
却适得其反

同理,“跨”是三步并作两步走的意思,也就是一条腿拾起来还没等落下就要走第二步,这种走法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怎么可能实现呢?跨是为了加快速度,但是,跨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这么一跨就走不了路了。

人为什么要跨着行走呢?这是情绪焦躁的表现。从这里可以知道,急于求成、焦急烦躁办不成事情。跨这一动作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人们的动作和行为是否能达到目的,如果不能达到目的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就属于不合道德的行为,所以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了。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几句在前面的章节曾经出现过,老子为什么重复出现这几句话呢?正是为了强调不合道德的害处。这里面也隐含着老子以退为进、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曲则全”,也就是不故意去表现、张扬自己是比较明智的行为,自以为是的人是无法彰显自己的能力和优势的,自我炫耀是没有什么功劳可言的,自高自大是不能长久的。

“自伐”一般包含四层含义:一种是只把自我看作是生活的主宰,而不把整个世界看作是生活的主宰;一个是只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不按整个世界的意志行事;一个是只看到自己所成就的切,而看不到整个世界为自已所成就的一切;一个是在以上错误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只看到自我活动之于自己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而看不到整个世界的活动之于自己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这样一来,
自我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也就变得非常渺小和微不足道了。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都是人类的通病。老子在这里再三说明
一个人有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心病,一定要及时反省,反省后要自我改正。但是,从道理法则上讲,这些心理支配下的行为,却是“余食赘行”。“余食”指的是多余的。“赘”就是瘤子。我们的身体在任何部位长出一个瘤子,那都是多余的。“物或恶之”,任何一样东西,都有自然的定形,变体都是不正常的,即使是植物,长出来一个多余的附件,不但给自己增加负担,而且还令人讨厌。植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类呢?所以,有道之士自处的时候绝不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样才算合乎道行。

由上可知,做人不可过于虚荣、张扬和安自尊大。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怎样才能做到身处闹市而抛却浮华,做一个合于道德的人呢?这就要求我们不仅看到自我存在和自我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还要看到整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做到这点,人们才可以避免产生自高自大和自我炫耀的心理。一个能够认清整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的人,一定能够在自己的心中激发起一种对整个世界的感激和敬畏之情。

网络评论方法论⑨:守护好评论写作的初心

编者按: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已于4月28日正式启动,现面向全国征集参赛作品(大赛官网:https://t.cn/A6636tMx)。现在作品征集期内,策划“网络评论方法论”专题,将通过对判断选题价值、确定文章立意、形成有效论证、找到关键论据等基本写作环节的常识性探讨,为广大网络评论写作者拓展思路而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本文关键词:评论初心

□章丽鋆(光明网网评中心主任)

评论是一个人、一个媒体价值观的第一载体,它是思想的风暴呼啸之后沉淀下来的价值立场。评论的初心是什么?就是以理服人,以文化人。

在全媒体时代,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的不断变化,各家媒体都不断通过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推出一批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评论作品。从长期的传播实践来看,在众声喧哗中,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评论作品,终归还是那些坚持以理服人,善于讲理的文章。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有稳定的价值立场,能在舆论风暴中缕清思路,讲清道理是一个好评论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事评论编辑工作十余年,对评论始终心怀敬畏之心。从一开始做评论,前辈就告诉我,你一定要清楚评论的作用是什么?一是把握历史大势,推改革,促开放,倡法治、惜民生;二是守护人文精神,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权利,呵护人的情感,表达人的态度。每一篇热腾腾的评论捧至手中时都会仔细衡量,它是否符合我们评论的初心。

以理服人,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亦要与普通人命运相惜。评论不能缺席重大时间节点,这是时代与人民的“互动”方式,也是阐释历史发展脉络的良好契机。

比如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时间节点,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始终“在场”》,就是一篇颇具特色的评论。马克思是谁?家喻户晓;但马克思主义为何在当代依旧闪耀着魅力?这个人们未必都能理解。而这篇文章正是要向人们或者说是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展现的:马克思的辩证法和历史观如何穿越地域,影响世界、改变中国;他的学术枝叶又如何穿越时代,延伸出今天众多的马哲研究路径,从而始终保持着长久的哲学魅力,保持着对时代的“在场性”。文章找准了今天传播语境下马克思形象的新塑造方式,让“不一般”的马克思瞬间在人们脑海里具象化了;也是让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动态地、深层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所在。

再如,曾经喧嚣一时的“私营经济要逐渐离场”的论调,提出民营经济不宜继续盲目扩大等观点,在网上引起舆论哗然。经济日报当即推出评论《对“私营经济离场论”这类蛊惑人心的奇谈怪论应高度警惕》,直指要害,毫不妥协。文章称,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人民生活已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无从得出要对非公有制经济“卸磨杀驴”、以公有制取代非公有制的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荒谬结论。

光明网评论员紧随其后推出《改革开放40年:更要坚定市场导向》。文章指出,无论从市场形成的全部历史看,还是从中国市场体制构建的历程看,多种所有制的存在及其发育程度,是决定市场导向确立及其成长路径的前置性因素。从来就不存在没有多种所有制的市场,因而私营经济的离场,铁定意味着市场导向的反转,也一定导致市场体制的坍塌,必然地,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是无从谈起。“改革开放40年,只是历史一瞬。中国要继续发展进步,要更加富裕、更加具有活力,前提就是坚持市场导向,坚定市场导向。只要这个导向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也必定在。反之亦然。”

人民日报新媒体紧接着推出评论《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文章直接指出,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

舆论战前后近两个月时间,随后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重申了必须坚定“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批驳了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给广大民企送上了“定心丸”,也激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

社会的发展与普通人的命运休戚相关,看似一篇网文掀起的风浪,若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讲不通这个道理,那市场的信心崩塌,普通人的未来又何去何从,所以此刻的好评论就是风雨摇摆纷纷扰扰中的“定心丸”,绝不允许缺席。

以文化人,守护人文精神,引导向善向好是评论不可或缺的情怀。

新冠疫情的突袭,让评论的视线也始终关注疫情相关的新闻。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应对,也看到了人的努力。在抗疫前期,因为对未知病毒的恐惧,各地形势艰难,“硬核”封堵措施纷纷出台,“带病回乡,不肖子孙”“建设祖国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等口号频频出现,舆论场进入高度失焦状态。光明日报当即推出评论文章《湖北人,是同胞也是同袍》《回国的他们,也曾包机送口罩》,只读标题便明白所要阐述的观点,同时将人文情怀蕴含其中,评论没有站在舞台上指点江山,只是站在人群中喊出了“同胞也是同袍”的概念,瞬间将舆论场疯狂对立情绪拉回到抗疫的统一战线。

再以中国新闻奖获奖的评论作品《疫情当前,怎么火了一句唐诗?》为例,当舆论场上关于日本援助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等话语人声鼎沸时,该文没有去加剧舆论场中对立的情绪,而是讲述一种文明感,而“这种文明感,又恰是疫情发展到当下,急需强调之事”,将大众情绪带回依法文明防控的基本面上。共识共情同理,打动人心的同时凝聚起力量,得到各方点赞。即便是在疫情防控的第三年,“语言的体面、情感的深刻、行为的得体”依然被很多业内人士反复提及。

傅雷先生曾说,“哪一种主义也好,倘没有深刻的人生观,真实的生活体验,迅速而犀利的观察,熟练的文字技能,活泼丰富的想象,决不能产生一件像样的作品”。每次下笔之前,都先问一问自己,写这篇评论的初心是什么?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守护好这份写作的初心,让每一次落笔的文字都如流水一般,清澈澄明,刚柔相济。

近期,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青年”为主题的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已在湖南长沙正式启动,大赛面向全国征集优秀评论作品。期待“好评中国”让一批优秀的评论作品脱颖而出,推出更多讲道理、体民情,聚人心的评论,真正实现“以一言而立骨”,更加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四月plog和志琴他们一起去了海,那天的感受是真的很不错[羞嗒嗒]打卡网红奶茶店,点的奶茶没有室友那杯好喝[照相机]念了好久的火锅终于吃到了嘴里[干杯]近期买的
  • 老奶奶当然也明白,只是她的淳朴让她不知道要说啥了,好在,最终反应过来的她还是简单的对小伙说了句:“谢谢你小伙子”。可能真的时代变了吧,我真的长记性,我再告诉他我
  • 211年,刘璋在涪城宴请刘备,结果喝得酩酊大醉,庞统赶忙劝刘备:“此时不诛杀刘璋,更待何时?”刘备置若罔闻,谈笑如常继续与刘璋推杯换盏。庞统连连叹气:“一劳永逸
  • 即刻睡在花丛中的郁金香四件套、让衣物保持香香的立白除菌内衣洗、Mario Badescu果酸沐浴露、贝德美洗发水…今晚18点,把心仪好物带回家,一起开启精致生活
  • 好看,皮尔斯·布鲁斯南(Pierce Brosnan)主演;一家人,面对失丧的四种反应,都真实都合理,也印证了我一些想法。好看,皮尔斯·布鲁斯南(Pierce
  • 你要进入人生的新篇章了,要开始吃东西了,你哥哥一定会来和你抢的你是我们的宝贝,保持这个笑容和现在的快乐慢慢长大吧#家有萌娃##宝宝成长记录##我的宝贝长大了##
  • 麻雀选走了“飞”字,她抱着这个字开开心心离开了小刺猬的家。兔子看中了“月”字,一到晚上,她就把“月”横放着,做成一张弯弯的小床……动物们离开后,小刺猬和奶奶从书
  • #bossnoeul[超话]# ❣️#bossnoeul# ️221009 BossNoeul 动态️️:看了火锅game 想去吃火锅了️:今天真无聊 一天都在
  • [悲伤]#人到三十不如狗,幸好还有茶一口# 中午,茶语网总编老吴坐在办公室,喝着车顺号,感觉自己终于还魂了。”正在网上K歌的老妈又瞪了我一眼:“看嘛,要重录了。
  • 27、想和你看着日落,只谈微风和晚霞。如果要用一句话描述思念的程度,我觉得既似湛蓝的天空,又如黄昏的日落。
  • #献礼党的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 首都广电在行动#在麦家理想谷消磨一整个下午~with ljy读了一会儿艾略特的诗,然后几乎要睡着了,猛然醒过来,去换了一本
  • 月饼也算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之前一直很期待中秋节,因为不管怎样都能收到各种甜甜的月饼,就会觉得很幸福。我的童年没有CG的影子,谈不上什么情怀,到这款车也算是见
  • 另外,合作的孩子后磨牙也可以做,萌出以后3-4岁可以到医院里。但每个孩子萌出的时间不一样,家长看第6个牙,就是口内本来有20颗乳牙,待萌出到第6个牙的时候,这是
  • 不断地自省,并静下心来,终有一日,我们也会如同被河流清洗过一般,焕然一新。不断地自省,并静下心来,终有一日,我们也会如同被河流清洗过一般,焕然一新。
  • 感性的男人在不断失望的过程中,爱意被磨灭得差不多了,感情再也无法支撑你们的关系,也没有理由再继续,于是分手;而理性的男人就算还爱,但他心里清楚爱你也没用,反正最
  • 我们发现tt在 Demo微博下跟我妹互动 真的是笑死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一直对好朋友的概念都是 对方是否见过或是认识我的家人 因为我社交关系所有的一切就只有一个
  • 是个男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一瞬间我气愤的想把她手机摔了,她怎么可以背着我做这样的事,我那点满足不了她。和老婆认识在一个朋友组织的酒局上,当时真没看出来她比我4
  • # 腾讯新闻 # 娱乐小婕扒: 17日,天猫总裁夫人发文并艾特网红张大奕称“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警告你,再来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气了,老娘也不是好惹的。 来自
  • 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现在坐进一辆车时已经没有愉悦感了,至少不像以前那么兴奋。今天来到了洱海看日落不拍的快一些太阳公公差点跑到山底下啦上午做了三个多小
  • 文 / 赵朴初头头是道“ 头头是道 ”原是禅语,指得是开悟以后的境界 :心境融合,内外打成一片,乃至吃饭穿衣、挑水打柴、一举一动,开口闭口,无一事不与“ 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