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闻法】
《妙法莲华经》经中云:“…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譬如长者, 有一大宅, 其宅久故, 
而复顿弊, 堂舍高危, 柱根摧朽, 
梁栋倾斜, 基陛隤毁, 墙壁圮坼, 
泥涂褫落, 覆苫乱坠, 椽梠差脱, 
周障屈曲, 杂秽充遍。 有五百人, 
止住其中。 鸱枭雕鹫、 乌鹊鸠鸽、 
蚖蛇蝮蝎、 蜈蚣蚰蜒、 守宫百足、 
狖狸鼷鼠, 诸恶虫辈, 交横驰走。 
屎尿臭处, 不净流溢, 蜣螂诸虫, 
而集其上。 狐狼野干, 咀嚼践蹋, 
䶩啮死尸、 骨肉狼藉。 由是群狗, 
竞来搏撮, 饥羸慞惶, 处处求食。 
斗诤掣, 嘊喍㘁吠, 其舍恐怖, 
变状如是。 处处皆有, 魑魅魍魉、 
夜叉恶鬼, 食啖人肉。 毒虫之属, 
诸恶禽兽, 孚乳产生, 各自藏护。 
夜叉竞来, 争取食之, 食之既饱, 
恶心转炽, 斗诤之声, 甚可怖畏。 
鸠槃荼鬼, 蹲踞土埵, 或时离地, 
一尺二尺, 往返游行, 纵逸嬉戏, 
捉狗两足, 扑令失声, 以脚加颈, 
怖狗自乐。 复有诸鬼, 其身长大, 
裸形黑瘦, 常住其中, 发大恶声, 
叫呼求食。 复有诸鬼, 其咽如针。 
复有诸鬼, 首如牛头, 或食人肉, 
或复啖狗, 头发蓬乱, 残害凶险, 
饥渴所逼, 叫唤驰走。 夜叉饿鬼, 
诸恶鸟兽, 饥急四向, 窥看窗牖。 
如是诸难, 恐畏无量。 是朽故宅, 
属于一人。 其人近出, 未久之间, 
于后舍宅, 忽然火起, 四面一时, 
其炎俱炽。 栋梁椽柱, 爆声震裂, 
摧折堕落, 墙壁崩倒。 诸鬼神等, 
扬声大叫。 雕鹫诸鸟、 鸠槃荼等, 
周章惶怖, 不能自出。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毗舍阇鬼, 亦住其中, 
薄福德故, 为火所逼, 共相残害, 
饮血啖肉。 野干之属, 并已前死, 
诸大恶兽, 竞来食啖, 臭烟熢㶿 
四面充塞。 蜈蚣蚰蜒、 毒蛇之类, 
为火所烧, 争走出穴, 鸠槃荼鬼、 
随取而食。 又诸饿鬼, 头上火燃, 
饥渴热恼, 周章闷走。 其宅如是, 
甚可怖畏, 毒害火灾, 众难非一。 
是时宅主, 在门外立, 闻有人言: 
汝诸子等, 先因游戏, 来入此宅, 
稚小无知, 欢娱乐着。 长者闻已, 
惊入火宅, 方宜救济, 令无烧害。 
告喻诸子, 说众患难, 恶鬼毒虫, 
灾火蔓延, 众苦次第, 相续不绝。 
毒蛇蚖蝮, 及诸夜叉、 鸠槃茶鬼, 
野干狐狗、 雕鹫鸱枭, 百足之属, 
饥渴恼急, 甚可怖畏。 此苦难处, 
况复大火。 诸子无知, 虽闻父诲, 
犹故乐着, 嬉戏不已。 是时长者, 
而作是念: 诸子如此, 益我愁恼。 
今此舍宅, 无一可乐, 而诸子等, 
耽湎嬉戏, 不受我教, 将为火害。 
即便思惟, 设诸方便, 告诸子等: 
我有种种, 珍玩之具, 妙宝好车, 
羊车鹿车、 大牛之车, 今在门外。 
汝等出来, 吾为汝等, 造作此车, 
随意所乐, 可以游戏。 诸子闻说, 
如此诸车, 即时奔竞, 驰走而出, 
到于空地, 离诸苦难。 长者见子, 
得出火宅, 住于四衢。 坐师子座, 
而自庆言: 我今快乐! 此诸子等, 
生育甚难, 愚小无知, 而入险宅。 
多诸毒虫, 魑魅可畏, 大火猛炎, 
四面俱起。 而此诸子, 贪乐嬉戏。 
我已救之, 令得脱难。 是故诸人, 
我今快乐。 尔时诸子, 知父安坐, 
皆诣父所, 而白父言: 愿赐我等, 
三种宝车。 如前所许: 诸子出来, 
当以三车, 随汝所欲。 今正是时, 
唯垂给与。 长者大富, 库藏众多, 
金银琉璃、 车马脑, 以众宝物, 
造诸大车。 庄校严饰, 周匝栏楯, 
四面悬铃, 金绳交络。 真珠罗网, 
张施其上, 金华诸璎, 处处垂下, 
众彩杂饰, 周匝围绕, 柔软缯纩, 
以为茵蓐。 上妙细㲲, 价直千亿, 
鲜白净洁, 以覆其上。 有大白牛, 
肥壮多力, 形体姝好, 以驾宝车。 
多诸傧从, 而侍卫之。 以是妙车, 
等赐诸子。 诸子是时, 欢喜踊跃, 
乘是宝车, 游于四方, 嬉戏快乐, 
自在无碍。 告舍利弗: 我亦如是, 
众圣中尊, 世间之父。 一切众生, 
皆是吾子, 深着世乐, 无有慧心。 
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 
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 病死忧患, 
如是等火, 炽然不息。 如来已离, 
三界火宅, 寂然闲居, 安处林野。 
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 其中众生, 
悉是吾子。 而今此处, 多诸患难, 
唯我一人, 能为救护。 虽复教诏, 
而不信受, 于诸欲染, 贪着深故。 
以是方便, 为说三乘, 令诸众生, 
知三界苦, 开示演说, 出世间道。 
是诸子等, 若心决定, 具足三明, 
及六神通, 有得缘觉、 不退菩萨。 
汝舍利弗! 我为众生, 以此譬喻, 
说一佛乘。 汝等若能, 信受是语, 
一切皆当, 成得佛道。 是乘微妙、 
清净第一, 于诸世间, 为无有上, 
佛所悦可。 一切众生, 所应称赞、 
供养礼拜。 无量亿千, 诸力解脱、 
禅定智慧, 及佛余法, 得如是乘。 
令诸子等, 日夜劫数, 常得游戏, 
与诸菩萨, 及声闻众, 乘此宝乘, 
直至道场。 以是因缘, 十方谛求, 
更无余乘, 除佛方便。 告舍利弗: 
汝诸人等, 皆是吾子, 我则是父。 
汝等累劫, 众苦所烧, 我皆济拔, 
令出三界。 我虽先说: 汝等灭度。 
但尽生死, 而实不灭; 今所应作, 
唯佛智慧。 若有菩萨, 于是众中, 
能一心听, 诸佛实法。 诸佛世尊, 
虽以方便; 所化众生, 皆是菩萨。 
若人小智, 深着爱欲, 为此等故, 
说于苦谛。 众生心喜, 得未曾有, 
佛说苦谛, 真实无异。 若有众生, 
不知苦本, 深着苦因, 不能暂舍。 
为是等故, 方便说道。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 无所依止, 
灭尽诸苦, 名第三谛。 为灭谛故, 
修行于道, 离诸苦缚, 名得解脱。 
是人于何, 而得解脱? 但离虚妄, 
名为解脱; 其实未得, 一切解脱。 
佛说是人, 未实灭度。 斯人未得, 
无上道故, 我意不欲, 令至灭度。 
我为法王, 于法自在, 安隐众生, 
故现于世。 汝舍利弗! 我此法印, 
为欲利益, 世间故说, 在所游方, 
勿妄宣传。 若有闻者, 随喜顶受, 
当知是人, 阿鞞跋致。 若有信受, 
此经法者, 是人已曾, 见过去佛, 
恭敬供养, 亦闻是法。 若人有能, 
信汝所说, 则为见我, 亦见于汝, 
及比丘僧, 并诸菩萨。 斯法华经, 
为深智说, 浅识闻之, 迷惑不解。 
一切声闻, 及辟支佛, 于此经中, 
力所不及。 汝舍利弗! 尚于此经, 
以信得入; 况余声闻。 其余声闻, 
信佛语故, 随顺此经, 非己智分。 
又舍利弗! 憍慢懈怠、 计我见者, 
莫说此经。 凡夫浅识, 深着五欲, 
闻不能解, 亦勿为说。 若人不信, 
毁谤此经, 则断一切, 世间佛种。 
或复颦蹙, 而怀疑惑, 汝当听说, 
此人罪报。 若佛在世, 若灭度后, 
其有诽谤, 如斯经典, 见有读诵、 
书持经者, 轻贱憎嫉, 而怀结恨。 
此人罪报, 汝今复听。 其人命终, 
入阿鼻狱, 具足一劫, 劫尽更生。 
如是展转, 至无数劫, 从地狱出, 
当堕畜生。 若狗野干, 其影瘦, 
黧黮疥癞, 人所触娆。 又复为人, 
之所恶贱, 常困饥渴, 骨肉枯竭, 
生受楚毒, 死被瓦石。 断佛种故, 
受斯罪报。 若作馲驼, 或生中驴, 
身常负重, 加诸杖捶, 但念水草, 
余无所知。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有作野干, 来入聚落, 身体疥癞, 
又无一目。 为诸童子, 之所打掷, 
受诸苦痛, 或时致死。 于此死已, 
更受蟒身。 其形长大, 五百由旬, 
聋騃无足, 宛转腹行, 为诸小虫, 
之所唼食, 昼夜受苦, 无有休息。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 
诸根闇钝, 矬陋挛躄, 盲聋背伛。 
有所言说, 人不信受, 口气常臭, 
鬼魅所著。 贫穷下贱, 为人所使, 
多病痟瘦, 无所依怙。 虽亲附人, 
人不在意, 若有所得, 寻复忘失。 
若修医道, 顺方治病, 更增他疾, 
或复致死。 若自有病, 无人救疗, 
设服良药, 而复增剧。 若他反逆、 
抄劫窃盗, 如是等罪, 横罗其殃。 
如斯罪人, 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 
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难处, 
狂聋心乱, 永不闻法。 于无数劫、 
如恒河沙, 生辄聋哑, 诸根不具。 
常处地狱, 如游园观, 在余恶道, 
如己舍宅, 驼驴猪狗, 是其行处。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 
聋盲喑哑、 贫穷诸衰, 以自庄严。 
水肿干痟、 疥癞痈疽、 如是等病, 
以为衣服。 身常臭处, 垢秽不净, 
深着我见, 增益嗔恚, 淫欲炽盛, 
不择禽兽。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告舍利弗: 谤斯经者, 若说其罪, 
穷劫不尽。 以是因缘, 我故语汝: 
无智人中, 莫说此经。 若有利根, 
智慧明了, 多闻强识, 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曾见, 
亿百千佛, 殖诸善本, 深心坚固,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精进,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为说。 
若人恭敬, 无有异心, 离诸凡愚, 
独处山泽,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又舍利弗! 若见有人, 舍恶知识, 
亲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见佛子, 持戒清洁, 如净明珠, 
求大乘经,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无嗔, 质直柔软, 常愍一切, 
恭敬诸佛,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复有佛子, 于大众中, 以清净心, 
种种因缘、 譬喻言辞, 说法无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有比丘, 
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顶受, 
但乐受持, 大乘经典, 乃至不受, 
余经一偈,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经, 
得已顶受, 其人不复, 志求余经,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告舍利弗: 我说是相, 
求佛道者, 穷劫不尽。 如是等人, 
则能信解, 汝当为说, 妙法华经⋯⋯”阿弥陀佛;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今闻法我等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阿弥陀佛祈愿三世诸佛菩萨摩诃萨 宽恕原谅消我业障我等发愿积善修福弘佛传法阿弥陀佛伏祈三世诸佛菩萨保佑世间万物生灵离苦得乐回向世间法界有情众生吉祥安康阿弥陀佛我佛慈悲随喜赞叹!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蜡烛][鲜花][鲜花][蜡烛] 



 




中华天下四大奇文,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

《寒窑赋》

吕蒙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 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 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 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 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 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钱本草》

张说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亏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 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 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 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驭人经》

张居正

驭人经 - 驭吏卷一

吏不治,上无德也。吏不驭,上无术也。

吏骄则斥之。吏狂则抑之。吏怠则警之。吏罪则罚之。

明规当守。暗规勿废焉。

君子无为。小人或成焉。

驭人经 - 驭才卷二

上驭才焉。下驭庸焉。

才不侍昏主。庸不从贤者。

驭才自明。驭庸自谦。

举之勿遗。用之勿苛也。

待之勿薄。罚之勿轻也。

驭人经 - 驭士卷三

驭人必驭士也。驭士必驭情也。

敬士则和。礼士则友。蔑士则乱。辱士则敌。

以文驭士,其术莫掩。

以武驭士,其武莫扬。

士贵己贵。士贱己贱矣。

驭人经 - 驭忠卷四

忠者直也,不驭则窘焉。

忠者烈也,不驭则困焉。

乱不责之。安不弃之。孤则援之。谤则宠之。

私不驭忠。公堪改志也。

赏不驭忠。旌堪励众也。

驭人经 - 驭奸卷五

奸不绝,惟驭少害也。

奸不止,惟驭可制也。

以利使奸。以智防奸。以力除奸。以忍容奸。

君子不计恶。小人不虑果。

罪隐不发。罪昭必惩矣。

驭人经 - 驭智卷六

智不服愚也。智不拒诚也。

智者驭智,不以智取。

尊者驭智,不以势迫。

强者驭智,不以力较。

智不及则纳谏。事不兴则恃智。

不忌其失。惟记其功。

智不负德者焉。

驭人经 - 驭愚卷七

愚者不悟,诈之。

愚者不智,谋之。

愚者不慎,误之。

君子驭愚,施以惠也。

小人驭愚,施以诺也。

驭者勿愚也。

大任不予。小诺勿许。

蹇则近之。达则远之矣。

驭人经 - 驭心卷八

不知其心,不驭其人也。

不知其变,不驭其时也。

君子拒恶。小人拒善。

明主识人。庸主进私。

不惜名。勿吝财。莫嫌仇。

人皆堪驭焉。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转载——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和大怨”,就是去化解所结下的大怨,化干戈为玉帛,使矛盾趋于和解,岂非善事。

为什么又说“必有馀怨”呢?这是因为,人们虽有这种善心去帮助人调解怨仇,但都是一种有为的周旋撮和,往往只能就事论事,不能深知其内因、本因上的根源,不能从根本上去解析。也不能以大德深化其心,故只能使双方的仇怨气势暂时平息,其怨心未必尽除,余怨仍扎根在心。待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成熟时,因缘重新际遇,故技仍会重演,矛盾还会发作。由于因果规律的制约,这种恶性循环,世世代代,怨怨相报,无有终了。既然恶缘未了,余怨未消,这种善德也不彻底。由此可见,以有为解决怨仇之难。

人若失去天良本心,很难和怨为善。“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从本因上,通过自心的真诚忏悔,痛改历史上曾经犯下的过错,在太极弦的另一侧寻找结怨的根源,偿还账债,解开怨结,方可彻底了结大怨。常言道:“浇树要浇根,帮人要帮心。”仅靠显态有为的言语去说和,不能从心的根源上去深挖,就很难从根本上化解大怨。故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所谓“契”,犹如今之“契约”、“合同”。古时的契约分为左右两栏,主人持左契作为存根,客方执右契以为凭据,主客各执其一,合之为信。自古以左为主,为先天;以右为次,为后天。左契为本,故存于为主者一方;右契为末,故执于客方之手。结账之时,以此为凭,两契相合,以验其信。
“执左契”之意,是说我处于先天无为之位,寂静不动,不责求于人,待人来责求于我。当持右契者来合契时,以契为信,见契付物。不计较来人相貌的美丑,不分辨持契者的善恶,也不论其人的高贵与贫贱,唯以契约为凭而已。

太上以执左契为喻,在于启示人们要复归先天,以无驭有,以先天主宰后天。左契为主宰,犹如真心,常处静定之中;右契犹如后天,处世应俗,随遇而动,应过即静,又复归于左。左右相辅相承,主次有序,相合相应,处世应物,浑然为一。

人的心身虽终日处在繁纷的红尘事务中,但不为物转,以静处俗,无心待物,以物付物。执契之喻,其事虽小,其理却大。来者处有为,我则处无为。一方处动,一方处静。有为者是外来以物动求,我以无为静而应之,虽有执契之举,但也只是遵循办事程序应之而已,一切都是自然。客者持右契付物,以合我之左契,此即是“我不求合而人自合”。执左契者,应于外而合于内,是一种人合于我的先天自然状态。

圣人不动心、不动念,其德心无为而民自化,这与执左契其意相同。故曰“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由圣人推其义而知,人最贵于有德,厚德在身,犹如人之执左契,我不求于人,而人却来合我。这就是“司契”的真义。故言“有德司契”。“司”者,主也。

德的本质为“中和”、“柔弱”,有德之人能主合于无德者。有德之人,能包容一切,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心身透发着祥和的气息,故人皆喜欢主动接近,愿受其德场之益。圣人在处世待物中,皆是随缘而遇,随遇而安,行不得已之事,不动主观识心,一切感而遂通,这就是执左契之义。

“无德司辙”,凡是以有心有为去行德,受人回报,其德不广,其善不真。若是以私心去行德,那就是无德。世人不修道德,不知德之真意,不能以德感恪于人,只能以有心有为去行事,以得到外物的满足为目的。凡是有为,必带有后天痕迹,故曰“司辙”。

“彻”与“辙”同。“辙”,即车行过后所留下的车轮痕迹。造车者打车时,其车轮的间距必须合于道路之辙,这是以我之有为,求合于彼之所需。无德者,不能以无为待人应物,只能用有为去应世,犹如车轮求合于路辙一样。以此物求合于彼物,皆是有为之为。故曰“无德司辙”。前辈云:“执德者无德”。此乃至理真言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天道至公至平,无亲无疏,对万物众生皆一视同仁,没有偏私。天道规律的特性就是“常与善人”,“唯以德辅”。“与”者,即赞许、援助、给与、佑助等意。

“常与善人”,是说天道常在人们不知不覚中,默默地帮助、护佑有善德之人。天道富有同类相亲的自然属性,故有奖善罚恶、助弱抑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诸多特点。天道与一切德善类的人与事,具有极强的亲合力,唯有善德之人,才能得到天道的助佑。故古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说。

天之道以无为运化万物,毫无后天有为的辙迹。天道至善至公,善者得佑,恶者惩罚。天道自然,既不无故加福于人,也不会无故加罪于人。人既不能在无德的情况下去求福于天,有德之人也无须担心天会无辜降罪。无德之人与天道不亲,故不能得天道之助。有德之人,虽不求于天,却可以常常获助,庇(bì)尔不足,降尔遐福,护之佑之,历历可验。

文中曰“天道无亲”,看起来人好象与天相隔遥远,很难亲善,但实际上天道就在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常与”善人相亲相合。实际上天与人极易相合,其合是在自然无为中,我有善德,天道必悄然来亲合;我有罪过,也必遭天道责罚。毫无亲情可讲,毫无面子可留。世人常对天道采取实用主义,平日里不修善德,昧着良心做人行事。当灾祸临头时,想发大财时,才临时抱佛脚,才想起来烧香求菩萨保佑。此时求之亦枉然也。

世人以有心有为去“和大怨”,以有为之力强解其怨,虽也费心费力,但终难达到心合的目的。圣人能识透这其中的原故,所以执左。“左”者,先天无为也。惟求之于己,以先天德性去合人,何须在后天中乱动心、大费劳作呢?

以我之识心去求合人与物,就好比“司彻”之无德,损精耗神,劳而无益。执“左契”者,不求人而人自来合,这好比天道常与有德之人相亲相合一样,自然而然,不求自得。此二者验之于自然规律,即可知天道尽是无为,而毫无有为之弊端。

学道之人,千日修炼,在于一日大彻大悟。到此境界,则世间万事万物都透透彻彻,简洁明了。宇宙万物皆是道所生所化,道包容一切,得道即可掌握万物之实质,阴阳之分合,万物之变迁,皆在眼底。天之道即人之道,万事万物皆是道之体现。得道则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何须去有心有为呢?众生所以不能得道,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执着于物,即生贪求,即是烦恼,忧苦身心,即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身心即处于无为先天之中,万事皆合于自然。德化其中,不德而德,无需执德,这才是真德上德,才能与天合其德。

【本章说解】

本章的主要精神,全在于末尾二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在无为,道法自然。由此可见圣人眼明手快之妙用。用人心有为去求合于人者,人之道也;我不以有为去求合于人,而人与物自来合者,天道之自然也。以我之有心去合于人,虽大费心思,大费气力,以有为强合人事物,终难得其合。故太上以“和大怨”来比喻,以明示“有为”处处难之理。
物自来合我者,我自顺其自然,无心无欲,若无其物,自修在己,不求合而无不合,这就是天道自然与德善无为的微妙。知此理者,则可知圣人“执左契”之义,以圣人为楷模,安于无为,常处于自然之妙。

本章是承上章“受垢”、“受不祥”,而重申要做到“无我”、“不争”之难。“柔弱”在平时无事时容易做到,但要临事时真能做到却不易。每当受到些微小怨还容易把握,但当遇到横逆大怨时,能做到心平如水,无惊无忧,一心不动,应对自如,不生怨心,则确实比较难了。学道者若遇大怨,虽能勉强自和之,而心中却藏怒宿怨,即使暂不发作,而纤芥之怨未除,终有暴发之时,岂可言“上善若水”之道。

所谓德善,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便是圣人“执左契“的真意。契约有二,我执其左,只待执右契者来应,两契相合,验证无误时,以物付物,并不责求于人。圣人对于万物,顺逆皆无心,既来即受,受而无心;既去不留,不求不怨。来者不见其有怨,给者不自以为有德,德怨两忘,物我浑化,这才是真正体现了“物我不争”之德。若修德未达至备至纯,心中仍有物的痕迹,物我之情不化,吃了亏便生怨心,这无疑是再结新怨,再造新业。

善人虽常受亏于人,而天不会亏他。《图书·蔡仲之命》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俗话常言:“苍天不负有心人。”自然之道从来都是扶弱抑强,全力佑助有善德之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其理易知易明,但非有定慧不能知,非有定力不能守,故曰“无以易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初和静姐聊天,我们也只是聊聊,我会说说我的烦恼,说说我的痛处我的斑,她建议我吃点胶原蛋白粉,在我的概念里,这些就像是玩笑,国内的保健品在国人眼里就是花钱,效果
  • #金瀚遇见璀璨的你# jh#金瀚雷霆令#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之一 莫過於經過一番努力後 所有東西正慢慢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有努力就有遠方。 金先生,未來一定要越
  • 弥陀救度如同太阳,太阳没有分别心。 太阳一出,阳光普照、照高山,同时也照平地;照大树,同时也照小草;照善人,同时也照恶人。 普遍照满大地上的所有动物、植物、矿物
  • [微风]出自用宾利黑色尊爵分装[微风] [奥特曼]调香师Michel Almairac代表作:阿蒂仙-小偷玫瑰、博柏利-老伦敦、阿玛尼高定私藏-木质焚香[奥特曼
  • 刚有同学打电话借钱。我不太理解现在到处借钱的人。长这么大,除了应急得几百元。我没找人借过钱。我挣的很少,花的也不多。自己能办多大事办多大事。至于借钱,说的天花乱
  • #女生头像[超话]##句子控[超话]#✅ “待我君临天下 许你四海为家 待我了无牵挂 许你浪迹天涯 待我半生戎马 许你共话桑麻 待我功成名达 许你花前月下 待我
  • [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长津湖定档国庆##易烊千玺电影长津湖# 带着我的好大儿去见他爸❤️ 然后…… 把给搞湿身了(。•́__ก̀。)
  • #mpacc[超话]#山西景程教育主营项目: ①博士:‭‮核审‬‬制根据所需专业匹配院校 ②硕士:MBA,‭‮计会‬‬专硕等‭‮理管‬‬类联考项目
  • 沈阳隆鼻修复/鼻综合医生测评: 【袁继龙】 从业以来主要做的就是鼻综合和眼综合,修复也在做。网上案例也是隆鼻比较多,主打自然和韩式小翘鼻,效果还挺惊艳的,近两
  • 一刀断金银  一刀断金银 刚刚 走势必完美,我记得#叶之程#说过一句有意思的话,说你自己都觉得这幅走势图画得难看,那么一定是错的,我是赞同这句话的,上
  • 昆明和其他城市有着是来与回的不同,见证了四年稚嫩而又青涩时光的地方在我心中最宝贵又珍惜。那里的人与景就像承载过去的盒子,看起来蒙着尘,只消一触摸,所有感情就迸发
  • 说真的我真的蛮喜欢看这种类似小元心路历程的,比如很久之前他描述广州的那一篇,再比如前几次一些杂志里的一些,还有这次的尼龙。 可能是能让我觉得他更鲜活了吧,隔着屏
  • 电商维权干货,行业四年经验、维权控价打假的问题总结分析、解决方案、优势,即淘宝控价解决方案 标签: 淘宝控价 维权控价 淘宝打假 打假 京东维权 根据本公司
  • #肖战30岁生日快乐# ' ! 00:00 —— ' . 你好呀!战战。 走过了二十九个春秋的你,像一束映入世界的光,给大家带来了的是不尽的惊喜
  • 近期一些杂乱零星的感悟: •不安的情绪是叠加出来的,是平日点点滴滴的投射 •昨今连续哭了两天,希望明天能笑出来 •周年特地发了微博,没有任何表示包括言语上
  • 【 通过日支简单看其人的性格特点 】 (日支代表自己的内心世界) 日支为子: 风趣幽默,为人圆滑,生性多疑,乐观、多智、重情调、任性、懒散。 日支为丑:宽宏
  • 人到中年必须要懂的五条人性铁律: 1.你想给人讲道理,你就要活的比他好, 让他闭嘴的往往不是道理而是身份。 2.你早晚都会被取代,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铁饭碗,
  • 男人要是对你不耐烦了,就会常说这几句话, 1.差不多得了,潜台词就是我不会道歉也不会哄你,你现在的行为是在激怒我,你要是再不停止我就要发火了。 2.你爱怎么想就
  • #李兰陵[超话]#嘿嘿嘿,兰陵18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来一波抽奖庆祝兰陵的生日,先祝艾特李兰陵,生日快乐,早日暴富,住进四合院 评论中扌由两个宝子,一个送19
  • #商丘师范学院[超话]##动物志# 【狗狗篇】贵宾犬 贵宾犬 贵宾犬(Poodle),也称“贵妇犬”,又称“卷毛狗”,在德语中,Pudel是“水花飞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