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脫離地球”更精確地測量宇宙時間?】據國外媒體報導,出於某些原因,當我們談及恒星、星系和宇宙的年齡時,通常使用“年”進行測量和描述,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測量宇宙時間?

現今,我們可以追溯138億年前發生的大爆炸事件,觀測到宇宙體積延伸至461光年,但是像“年”和“光年”這樣的時間計算單位不僅是完全隨意、以地球為中心,並且從地球歷史上講,這些時間計算單位甚至沒有一致的定義。也許有更好的方法來測量時間,尤其是對宇宙而言,但每種方法都存在著缺點。

關於宇宙,我們可以提出許多宏觀的問題,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令人費解的謎團之一,例如:“宇宙是什麼?宇宙有多大?它是永恒不變的,還是突然形成的,如果是的話,是什麼時候誕生的?”這些問題曾是哲學謎團之一,但過去100年提供了堅定的科學答案。現今基於先進的天文勘測設備,我們知道宇宙是什麼,但迄今我們所觀測的僅是直徑922億光年宇宙的一小部分;我們知道大爆炸事件,這是宇宙開始的標誌性事件,大約發生在138億年前,但準確的發生時間仍有1%的不確定性。

然而,為什麼我們測量宇宙時間和距離的所有方法都使用以地球為中心的單位呢?例如:“年”和“光年”,難道沒有一種更好、更客觀、更普遍的方法來實現嗎?答案是肯定有的,至少科學家傑瑞·貝爾(Jerry Bear)是這樣認為的。

貝爾指出,為什麼宇宙學計算,例如:宇宙年齡和大小,要廣泛地使用狹隘的、與 “年”相關的參數呢?客觀地講,將地球一年的時間概唸作為一種宇宙衡量標準是較狹隘的,光年這個概念僅與宇宙區域測量有關。

以上測量標準都是很好的觀點,但我們需要進一步擴展和思考,尋找一些替代性標準,讓我們來看一下測量宇宙時間背後的科學吧!

在地球上,只有兩種方法來理解時間流逝的概念,這兩種方法都是利用定期重現的現象,這些現象不僅對人類活動至關重要,而且對所有生物活動都至關重要,在較短的時間尺度上,我們有“天”的概念,這是很重要的,原因如下:

一天標誌著日出和日落,大致與地球繞地軸一個完整自轉週期相對應,同時,一天的時間與大多數植物和動物經曆晝夜活動和休眠的時間相對應,所有這些現象都在接下來的一天時間內重復出現,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或許會出現實質性差異,如果我們等待的時間足夠長,這些差異就會重復出現,在一年時間里,日子會以各種方式發生變化,其中包括:日出和日落的時間提前和延遲,白天時間的增加和減少,太陽在地平線之上的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以及季節變化週期、植物和動物生活週期等。但從一年的時間角度來講,幾乎沒有變化,幾年內重複循環出現。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人們會提出一些基於“日”和“年”等概念的計時系統,因為我們在這顆星球上的活動與這些週期性循環密切相關。但通過仔細觀察,出於各種原因,我們在地球上所經曆的日和年的概念並不能很好地轉化為一組標記時間流逝的通用公式。

首先,在地球歷史上,一天的持續時間已經生了巨大變化,當月球、地球和太陽相互作用時,潮汐摩擦現象會導致一天的時間變長,月球會以螺旋方式逐漸遠離地球,大約40億年前,地球的“一天”時間僅持續6-8個小時,一年有1000多天。

然而,一年的變化,或者說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縱觀太陽系歷史僅存在少許變化。變化的最大因素是太陽質量改變,迄今為止,太陽已損失了相當於土星的質量,該變化將促使地球被推向距離太陽更遠的區域,並導致它的軌道運行速度隨著時間推移略慢一些,這將導致一年的時間變長,但僅是略微延長——大約延長萬分之二,這相當於從太陽系誕生至今,一年的時間延長了大約2個小時。

但是為什麼我們要將地球的計時概念延伸應用於整個宇宙,以及將其他星系中行星環繞主恒星的任意運動聯繫起來呢?這是不客觀的,也不是絕對的,而且除了以地球為中心的計時標準之外,再也沒什麼用。天和年都不是普遍適用宇宙的時間度量單位,光年和秒差距(或者相關單位,例如:千秒差距、百萬秒差距或者兆秒差距)都不是普遍適用的距離度量單位。

有趣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更客觀、理物理地定義時間,而且它們不會像以地球為中心的定義那樣存在缺陷,但是我們也有一些很好的理由不使用這些時間度量,因為每一個度量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如果你要對某種方法使用進行論證的話,以下有一些可以考慮的選擇,人們可以從太陽系歷史角度進行分析,判斷這些方法是否比現在以年為基礎(實際上是以地球為中心的計時標準)的計時系統更好或者更差。

即使太陽系發生了複雜的天體物理變化,地球一年的持續時間仍可能是一種有效且穩定的衡量標準,我們可以使用該計時標準確定與地球相關的時間計數。由於光速是一個已知且可測量的常數,因此“光年”就作為一個推導出來的距離單位出現了,而且隨時間變化光年的計時標準僅發生很小變化,在過去數十億年的時間里,準確率一直保持在99.98%左右。

有時,我們會使用另一個重要計時定義,雖然它是間接的,但也是基於地球環繞太陽運行一年的定義——秒差距,它不是僅基於時間,而是基於天文角度和三角學原理。當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相對一顆“未移動恒星”的視位置,就出現了位置變化,人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只睜開左眼,然後交替睜開右眼,就會發現較近的物體相對於較遠的背景物體會出現“位移”。

在天文學領域,我們稱該現象為“視差”,我們使用地球相對於太陽位置的最大距離來代替人類左右眼之間的距離,地日軌道直徑大約3億公里,一個天體相對於遙遠背景移動1弧秒(1/3600度),將被定義為一個秒差距:大約3.26光年。以下是“脫離地球”的幾種宇宙計時系統:

1、普朗克時間

你是在尋找一個除宇宙基本常數之外不依賴任何規律的時間定義嗎?如果取三個最基本、可測量的自然常數,你可能會考慮到普朗克時間。

萬有引力常數G,光速c,以及量子常數(即簡化的普朗克常數)h,將它們結合起來,就可能得出一個基本的時間單位。雖然這對應於一個有趣的宇宙範圍,因為該等級的量子起伏不會形成粒子/反粒子成對化,但對於黑洞則不同,目前沒有相關的物理過程對應於黑洞的時間變化。普朗克時間非常小,這意味著我們甚至需要天文數字等級的普朗克時間來描述亞原子過程,例如:頂夸克,這是目前已知壽命最短的亞原子粒子,其衰變時間大約10^18普朗克時間,一年的時間相當於10^51普朗克時間,這一時間標準並沒有什麼“錯”,但它確實不符合直覺。

2、原子鐘

這是一個有趣、但令人不易接受的事實:所有關於時間、質量和距離的定義都是“非常隨意”的,1秒、1克、1公斤或者1米,都沒有實質意義,我們只是選擇這些價值標準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規範常數。然而,我們確實有一些方法可以將這些選擇的量聯繫起來——通過三個基本常數萬有引力常數G,光速c,以及量子常數h,我們用它來定義普朗克時間,如果你對時間或者距離進行定義,例如:光速可以作為另一種衡量單位。

那麼,為什麼不選擇一個特定的原子躍遷來定義時間和距離呢?在原子躍遷過程中,電子從一個能級降至另一個能級,並釋放特定頻率和波長的光線,以此來確定時間和距離範圍。頻率僅是一個反比延時概念,所以人們能通過測量一個波長光線經過的時間來獲得一個“時間”單位,同時,可以通過波長定義“距離”,這就是原子鐘的工作原理,它也可以用於定義秒和米。

但這是一個任意定義,許多時間變轉太快,其時間間隔太小,不適用於日常的計時標準。例如:現代科學界對秒的定義是:一個銫-133原子超精細結構釋放的光子在真空中9192631770個波長週期。

3、哈勃時間

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出發,而不是使用基於量子特性的更小常數,上升至宇宙尺度等級,將會怎樣呢?宇宙以特定的速率膨脹——宇宙膨脹率,該指數經常被稱為哈勃參數或者哈勃常數。雖然我們通常將它描述為一種速度-距離單位,例如:哈勃常數描述為“71 km/s/Mpc”,它也可以簡單地描述為一種逆比時間:2.3 × 10^-18逆秒,如果我們將其轉換為時間,就會得到一個計時單位——“哈勃時間”,相當於4.3 × 10^17秒,大約是宇宙自大爆炸以來的年齡。

如果我們使用光速來計算哈勃時間,就會得出“哈勃距離”為1.3 × 10^26米,或者說是137億光年。這是一種宇宙宏觀參數,我們可以使用距離單位和時間單位來研究真正意義上的宇宙尺度。

不幸的是,這樣存在一個大問題:哈勃常數並不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常數,而是隨著宇宙年齡的增長,以一種複雜的方式不斷下降,具體取決於宇宙中所有不同成分的相對能量密度。

4、氫原子自旋翻轉躍遷

長期以來,我們試圖尋找一個更好的宇宙時間定義,有一種方法值得考慮:整個宇宙中最常見的量子躍遷。無論任何時候形成的中性氫,它的形成都是一個電子結合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幾乎總是一個單獨、裸露的質子,當電子到達基態時,相對於質子的構型將出現兩種可能性。

電子或者質子要麼反方向量子自旋,即其中一個自旋+ 1 / 2,另一個就是自旋-1 / 2;要麼就是同方向量子自旋,即電子和質子都是自旋+ 1 / 2或者自旋-1 / 2。如果自旋是反向排列,那麼就處於最低能態;如果自旋是正向排列,那麼電子旋轉就有一定概率是自發翻轉,釋放一個特定頻率的獨特光子,該頻率為1420405751.77赫茲。

有趣的是,氫原子自旋躍遷速率較慢,相當於2.9× 10^-15逆秒,如果我們將它轉換成宇宙時間和宇宙長度標準,就相當於1090萬年和1090萬光年,相當於大約330萬秒差距。 #媒体手记#

【如何“脫離地球”更精確地測量宇宙時間?】據國外媒體報導,出於某些原因,當我們談及恒星、星系和宇宙的年齡時,通常使用“年”進行測量和描述,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測量宇宙時間?

現今,我們可以追溯138億年前發生的大爆炸事件,觀測到宇宙體積延伸至461光年,但是像“年”和“光年”這樣的時間計算單位不僅是完全隨意、以地球為中心,並且從地球歷史上講,這些時間計算單位甚至沒有一致的定義。也許有更好的方法來測量時間,尤其是對宇宙而言,但每種方法都存在著缺點。

關於宇宙,我們可以提出許多宏觀的問題,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令人費解的謎團之一,例如:“宇宙是什麼?宇宙有多大?它是永恒不變的,還是突然形成的,如果是的話,是什麼時候誕生的?”這些問題曾是哲學謎團之一,但過去100年提供了堅定的科學答案。現今基於先進的天文勘測設備,我們知道宇宙是什麼,但迄今我們所觀測的僅是直徑922億光年宇宙的一小部分;我們知道大爆炸事件,這是宇宙開始的標誌性事件,大約發生在138億年前,但準確的發生時間仍有1%的不確定性。

然而,為什麼我們測量宇宙時間和距離的所有方法都使用以地球為中心的單位呢?例如:“年”和“光年”,難道沒有一種更好、更客觀、更普遍的方法來實現嗎?答案是肯定有的,至少科學家傑瑞·貝爾(Jerry Bear)是這樣認為的。

貝爾指出,為什麼宇宙學計算,例如:宇宙年齡和大小,要廣泛地使用狹隘的、與 “年”相關的參數呢?客觀地講,將地球一年的時間概唸作為一種宇宙衡量標準是較狹隘的,光年這個概念僅與宇宙區域測量有關。

以上測量標準都是很好的觀點,但我們需要進一步擴展和思考,尋找一些替代性標準,讓我們來看一下測量宇宙時間背後的科學吧!

在地球上,只有兩種方法來理解時間流逝的概念,這兩種方法都是利用定期重現的現象,這些現象不僅對人類活動至關重要,而且對所有生物活動都至關重要,在較短的時間尺度上,我們有“天”的概念,這是很重要的,原因如下:

一天標誌著日出和日落,大致與地球繞地軸一個完整自轉週期相對應,同時,一天的時間與大多數植物和動物經曆晝夜活動和休眠的時間相對應,所有這些現象都在接下來的一天時間內重復出現,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或許會出現實質性差異,如果我們等待的時間足夠長,這些差異就會重復出現,在一年時間里,日子會以各種方式發生變化,其中包括:日出和日落的時間提前和延遲,白天時間的增加和減少,太陽在地平線之上的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以及季節變化週期、植物和動物生活週期等。但從一年的時間角度來講,幾乎沒有變化,幾年內重複循環出現。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人們會提出一些基於“日”和“年”等概念的計時系統,因為我們在這顆星球上的活動與這些週期性循環密切相關。但通過仔細觀察,出於各種原因,我們在地球上所經曆的日和年的概念並不能很好地轉化為一組標記時間流逝的通用公式。

首先,在地球歷史上,一天的持續時間已經生了巨大變化,當月球、地球和太陽相互作用時,潮汐摩擦現象會導致一天的時間變長,月球會以螺旋方式逐漸遠離地球,大約40億年前,地球的“一天”時間僅持續6-8個小時,一年有1000多天。

然而,一年的變化,或者說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縱觀太陽系歷史僅存在少許變化。變化的最大因素是太陽質量改變,迄今為止,太陽已損失了相當於土星的質量,該變化將促使地球被推向距離太陽更遠的區域,並導致它的軌道運行速度隨著時間推移略慢一些,這將導致一年的時間變長,但僅是略微延長——大約延長萬分之二,這相當於從太陽系誕生至今,一年的時間延長了大約2個小時。

但是為什麼我們要將地球的計時概念延伸應用於整個宇宙,以及將其他星系中行星環繞主恒星的任意運動聯繫起來呢?這是不客觀的,也不是絕對的,而且除了以地球為中心的計時標準之外,再也沒什麼用。天和年都不是普遍適用宇宙的時間度量單位,光年和秒差距(或者相關單位,例如:千秒差距、百萬秒差距或者兆秒差距)都不是普遍適用的距離度量單位。

有趣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更客觀、理物理地定義時間,而且它們不會像以地球為中心的定義那樣存在缺陷,但是我們也有一些很好的理由不使用這些時間度量,因為每一個度量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如果你要對某種方法使用進行論證的話,以下有一些可以考慮的選擇,人們可以從太陽系歷史角度進行分析,判斷這些方法是否比現在以年為基礎(實際上是以地球為中心的計時標準)的計時系統更好或者更差。

即使太陽系發生了複雜的天體物理變化,地球一年的持續時間仍可能是一種有效且穩定的衡量標準,我們可以使用該計時標準確定與地球相關的時間計數。由於光速是一個已知且可測量的常數,因此“光年”就作為一個推導出來的距離單位出現了,而且隨時間變化光年的計時標準僅發生很小變化,在過去數十億年的時間里,準確率一直保持在99.98%左右。

有時,我們會使用另一個重要計時定義,雖然它是間接的,但也是基於地球環繞太陽運行一年的定義——秒差距,它不是僅基於時間,而是基於天文角度和三角學原理。當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相對一顆“未移動恒星”的視位置,就出現了位置變化,人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只睜開左眼,然後交替睜開右眼,就會發現較近的物體相對於較遠的背景物體會出現“位移”。

在天文學領域,我們稱該現象為“視差”,我們使用地球相對於太陽位置的最大距離來代替人類左右眼之間的距離,地日軌道直徑大約3億公里,一個天體相對於遙遠背景移動1弧秒(1/3600度),將被定義為一個秒差距:大約3.26光年。以下是“脫離地球”的幾種宇宙計時系統:

1、普朗克時間

你是在尋找一個除宇宙基本常數之外不依賴任何規律的時間定義嗎?如果取三個最基本、可測量的自然常數,你可能會考慮到普朗克時間。

萬有引力常數G,光速c,以及量子常數(即簡化的普朗克常數)h,將它們結合起來,就可能得出一個基本的時間單位。雖然這對應於一個有趣的宇宙範圍,因為該等級的量子起伏不會形成粒子/反粒子成對化,但對於黑洞則不同,目前沒有相關的物理過程對應於黑洞的時間變化。普朗克時間非常小,這意味著我們甚至需要天文數字等級的普朗克時間來描述亞原子過程,例如:頂夸克,這是目前已知壽命最短的亞原子粒子,其衰變時間大約10^18普朗克時間,一年的時間相當於10^51普朗克時間,這一時間標準並沒有什麼“錯”,但它確實不符合直覺。

2、原子鐘

這是一個有趣、但令人不易接受的事實:所有關於時間、質量和距離的定義都是“非常隨意”的,1秒、1克、1公斤或者1米,都沒有實質意義,我們只是選擇這些價值標準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規範常數。然而,我們確實有一些方法可以將這些選擇的量聯繫起來——通過三個基本常數萬有引力常數G,光速c,以及量子常數h,我們用它來定義普朗克時間,如果你對時間或者距離進行定義,例如:光速可以作為另一種衡量單位。

那麼,為什麼不選擇一個特定的原子躍遷來定義時間和距離呢?在原子躍遷過程中,電子從一個能級降至另一個能級,並釋放特定頻率和波長的光線,以此來確定時間和距離範圍。頻率僅是一個反比延時概念,所以人們能通過測量一個波長光線經過的時間來獲得一個“時間”單位,同時,可以通過波長定義“距離”,這就是原子鐘的工作原理,它也可以用於定義秒和米。

但這是一個任意定義,許多時間變轉太快,其時間間隔太小,不適用於日常的計時標準。例如:現代科學界對秒的定義是:一個銫-133原子超精細結構釋放的光子在真空中9192631770個波長週期。

3、哈勃時間

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出發,而不是使用基於量子特性的更小常數,上升至宇宙尺度等級,將會怎樣呢?宇宙以特定的速率膨脹——宇宙膨脹率,該指數經常被稱為哈勃參數或者哈勃常數。雖然我們通常將它描述為一種速度-距離單位,例如:哈勃常數描述為“71 km/s/Mpc”,它也可以簡單地描述為一種逆比時間:2.3 × 10^-18逆秒,如果我們將其轉換為時間,就會得到一個計時單位——“哈勃時間”,相當於4.3 × 10^17秒,大約是宇宙自大爆炸以來的年齡。

如果我們使用光速來計算哈勃時間,就會得出“哈勃距離”為1.3 × 10^26米,或者說是137億光年。這是一種宇宙宏觀參數,我們可以使用距離單位和時間單位來研究真正意義上的宇宙尺度。

不幸的是,這樣存在一個大問題:哈勃常數並不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常數,而是隨著宇宙年齡的增長,以一種複雜的方式不斷下降,具體取決於宇宙中所有不同成分的相對能量密度。

4、氫原子自旋翻轉躍遷

長期以來,我們試圖尋找一個更好的宇宙時間定義,有一種方法值得考慮:整個宇宙中最常見的量子躍遷。無論任何時候形成的中性氫,它的形成都是一個電子結合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幾乎總是一個單獨、裸露的質子,當電子到達基態時,相對於質子的構型將出現兩種可能性。

電子或者質子要麼反方向量子自旋,即其中一個自旋+ 1 / 2,另一個就是自旋-1 / 2;要麼就是同方向量子自旋,即電子和質子都是自旋+ 1 / 2或者自旋-1 / 2。如果自旋是反向排列,那麼就處於最低能態;如果自旋是正向排列,那麼電子旋轉就有一定概率是自發翻轉,釋放一個特定頻率的獨特光子,該頻率為1420405751.77赫茲。

有趣的是,氫原子自旋躍遷速率較慢,相當於2.9× 10^-15逆秒,如果我們將它轉換成宇宙時間和宇宙長度標準,就相當於1090萬年和1090萬光年,相當於大約330萬秒差距。 #媒体手记#

#时代少年团[超话]#❶.你是我平淡岁月里的温柔和星辰
❷.你只管大步向前走我永远在你身后
❸.这次换我走向你.㊗你生日快乐
❹.舞台上的你耀眼如星,台下的我是追随光奔跑的探险者。晚安,小丁,在哪些荒芜杂草丛生的路上,你就是那闪耀的星星。
❺.20岁的丁程鑫也要成绝版啦
❻.一起做过大人物吧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
❼.对于20岁的你的祝福是经历世事而不失少年意趣是保持坚定与热爱是依然能够为世间那些真心实意而心动
❽.喜欢的歌,静静地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
❾.夏日大声嬉笑穿街过巷的少年那些让人操心又开心的过去是千金不换的稚气
❶⓿.璀璨星河都在各自发光但你拼尽全力只为成为人群中最亮的一颗我的少年会发光
❶❶.要快乐长大呦一起迎向闪闪发光的20岁吧
❶❷.希望20岁的你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都要在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亮✨
❶❸.你的存在本身就名为照耀我的男孩生日快乐
❶❹.你好20岁的丁程鑫
❶❺.星星是银河递给月亮的情书你是世界赠与我的恩赐生日快乐
❶❻.陪你狂野陪你歌唱陪你去远方肆意生长❶❼.陪你俯瞰大地看遍爱和失去我陪你走出黑暗迎接黎明
❶❽.要做个大人物踏平那不太平的路天生勇敢不惧险阻去做个大人物陪你探索未知的迷途
❶❾.即使生生不见,也愿你岁岁平安
❷⓿.愿你在闪闪发光的同时也要健健康康
❷❶.20岁的丁程鑫请你一直勇敢地往前冲去往繁花深处见证世间最美好的风景
❷❷.希望20岁的丁程鑫能被幸运围绕被温柔以待
❷❸.20岁的丁程鑫会继续发光我也会继续陪着你
❷❹.没有什么立场你开心成长最重要
❷❺.我会毫不犹豫的奔向你这次下次次次.生日快乐我的男孩
❷❻.丁程鑫
❷❼.祝我的小乖崽20岁生日快乐呀♡그리구내별이돼줘서넘고마웡♡
❷❽.新一岁的你也在闪闪发光✨
❷❾.你在舞台上发光我在人海中点灯愿你岁岁平安我的少年生日快乐
❸⓿.我陪你俯瞰大地看遍爱和失去终于迎来十月你的成长日也想让所有人见证你的横空出世丁程鑫的名字里有三个金,所以丁程鑫一定是块金子一岁一礼一寸欢喜但愿他漫长岁月里一身长久磊落知世故而天真风日洒然扶摇直上岁岁年年,深情未减。以梦为马,期待人间“生日快乐,我的星星,虽然可能夸张了点,但我想说你能来到这个世界我真是感激不尽。”我会在每个有意义的时辰,远隔山海与你共存你热爱舞台,我热爱你有趣有盼不负心中热爱生日快乐!希望你平安健康自由快乐希望你每年都能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愿你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我爱你至于未来怎么样要用力走下去才知道记住要变成自己喜欢的人生日快乐但愿你漫长岁月里,一身长久磊落,知世故而天真,风日洒然扶摇直上岁岁年年,深情未减。以梦为马,期待人间。生日快乐,我的星星❤️但愿你漫长岁月里,一身长久磊落,知世故而天真,风日洒然扶摇直上-"这个人真好,好到我觉得这一生忽然就有了寄托与希冀,想看他长命百岁,娶妻生子,万事顺遂。”-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存在-这一天你带着光一起降临-这个世界乱糟糟,而你在干干净净,悬在我的心上,做我的月亮-他生来耀眼注定是这黑暗认识的光-不要害怕我永远爱你-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望我的少年前途坦荡,愿有所偿。我历山河而来,你的眉目仍惊鸿如初。你是始料不及的心动,是我唯恐不及的惊鸿。你是我绕过人间山河,才遇到的人间烟火。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这温吞世俗人间烟火,只有你是我的江河湖泊。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是人间散客,亦是人间清乐。卿是人间绝色,亦是人间难得。你是人间烟火不自知,我在俗世仰望应如是。我跨过山,涉过水,见过万物复苏,周而复始,如今山是你,水也是你。世不遇你,生无可喜。偶像的意义是什么他像天边挂着的星遥远却照亮你的整个世界他的优秀会激励你变得美好看见许多不一样的风景这就够了不要指望去靠近不然不是灼烧就是失望不干涉不打扰不紧盯你的世界不强求不扭转不揣测你的思想不窥探不指划不评判你的生活你如同季风洋流,有逆有顺地走过阿拉伯海的四季,却不改温暖的本质我对你的爱是特殊是例外是有且仅有所以距离不能阻止我对你的喜欢镜头也不能模糊我眼底的全部爱意在你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时候还有我爱你你曾指引着我奔去更好的方向而我也会一直在你身后看你闪闪发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在大拇指的关节处存在佛眼,那么这个人是非常幸运的,佛眼往往能够给人带来很好的运气以及很大的财运,男人如果拥有,事业上会飞速发展,财运不断。从这个人的手相上可
  • 】日前教育部公示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名单,全国共认定优质校200所,广东省14所高职入选,其中就包含了位于深圳南山
  • 四川新闻网:主流媒体、官方喉舌、门户网站、权威声音★线索爆料、专题宣传、活动策划、品牌推广、新闻报道、法律咨询★ 备注:凡本博未注明来源四川新闻网站的作品,均转
  • 2022年9月22日哈哈哈 这就是我是不是有点好看我还笑了呢 快看看我像谁呀‍⚕️说我的头大了一周脐带绕颈两周 不好意思啦我在妈妈肚子里没啥玩的只能玩脐带我会
  • 这个核酸我硬是等了一个小时 陈1⃣️和en希还贴心找了小板凳来坐着等哈哈哈哈哈哈/ 今天的古典舞技巧真的把我累个半死啊 难以形容的痛苦 大腿都在发抖…..痛
  • 其实还是有很多诚实之人,无名有小小感动[爱你] 昨晚充话费不小心输错了电话号码充到了陌生人的手机号上,其实没想的会让他还给我,所以我并没有打电话,只有发个短信
  • 塑料漆的刀片刺网是片状刀型带刺铁丝绳制造之后,经过生锈的防护加工而形成的,刀片刺网的外围应该有很好的防锈作用,外围加工应该好看,并且能很好的实用价值,安装起来更
  • 报名热线:0738-8213118WEY,中国豪华SUV开创者从WEY开始,安全成为一切豪华的前提从WEY开始,更多人把豪华握在手里首款车型VV7 16.78-
  • ” 可不要被他捉住了话头 小牛犊一丁点大的时候已经倔得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你要是骗他一回 他一定用他的碎贝壳乳牙啊呜一口咬在你身上 怎么哄都不带松口的这事儿龚家的
  • 《负债》时间定格在那难忘的一瞬间说完最后一句话你就消失在眼前我在努力逞强想遗忘不在看你远去的方向其实我想告诉你最后一句话让我负债感膨胀我不想在投降 不投降这次我
  • ▶我们把2022年上榜四大排名的学校也列出来,发现和今年大差不差,只有去年上榜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今年“落榜”了。▶图1⃣的28所大学,都在四大榜单Top
  • 本报融媒体记者 黄业波 摄 图③新春佳节,永城市批发市场、商超红红火火。刘 艳 摄 图④2月6日,睢阳区闫集镇夏庄村万联生态农业园,种植户吴豫皖正在田里忙着
  • #凝聚v力量#rjl#说给任嘉伦的晚安心语#总觉得夜晚的思念偏浓或许是一切归于平静四下无人,糟心事都腾空了心里就只用装满你书里的念白恍惚是在说你的故事我在即将要
  • 红酒不像白酒,追求倒满敬客,需要倒酒不超过酒杯的1/3,才能给红酒留下足够的空间来让酒进行呼吸和释放更加饱满的香气,以及进行优雅地摇杯。突然想起之前有人感叹东
  • #任嘉伦[超话]##任嘉伦不说再见# #任嘉伦穆青# 黑与白,生与死;友与敌,爱与恨。 ❗6月22日起每周二至周五晚八点 ❗腾讯视频&爱奇艺 ❗一起来看
  • 净公婆婆语这也是佛经,每部经文一开端「如是我闻」那个如是的意思,如是就是不二,二就不如是了。当时赵抃为蜀地太守,他施政简约沉静而不繁苛,每次退堂后即回自己的住处
  • 现在看起来记录的却是最快乐的日子这学期第一次接到100度的水,还有上营销实训课,自己玩不明白但好像还可以,有大哥拯救我!茶百道的豆乳米麻薯好好吃 真的是一杯粥
  • 以前的研究也报道了宏观量子纠缠,但新的研究更进一步:所有必要的测量都是记录而不是推断的,纠缠是以确定的、非随机的方式产生的。​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物理学家
  • 有追求,就会有坎坷;有希望,就会有失望;风有风的方向,云有云的心情,别奢望人人都懂你,别要求事事都如意。让笑容多一些,让泪水少一些,我们的生命不长,希望感情别一
  • (详见第8版)2.中国模式终结了“历史终结论”西班牙《起义报》网站说,尽管西方在苏联解体后鼓吹“历史的终结”但正如一部法国喜剧里的台词所说的,中国向全世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