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间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陕西黄金集团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侧记】


五月秦岭,青山着墨、苍翠欲滴。
  
  七彩凤县,锦绣金山、风正时济。
  
  初夏的一场小雨过后,镶嵌在连绵逶迤群山之中的陕西黄金集团四方金矿矿区,薄雾缥缈,宛若一幅水墨丹青徐徐展开。5月16日,在四方金矿成立25周年之际,关心支持公司发展的老领导、各界嘉宾、兄弟单位、合作方代表及公司干部职工齐聚矿部,参加陕西黄金集团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聚共识——高朋自远方来
  
  山路蜿蜒,挡不住大家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的热情。
  
  以天为幕、以山为景。上午9时许,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正式开始。陕西黄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四方金矿董事长秦西社代表公司致辞。
 
  他说:“高朋自远方来,汇聚四方金矿,共同回溯四方金矿奋斗历程,共同谋划四方金矿未来发展蓝图,共同按下了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秦西社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四方金矿25年来建设发展的历程。他说,四方金矿的丰硕成果来源于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来源于陕西有色金属集团、陕西黄金集团的正确领导,来源于各位股东的精心呵护和鼎力支持,更来源于四方金矿历届班子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和全体职工的同心协力,才蹚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金光大道,跻身我国黄金行业翘楚之列。 

  秦西社号召广大干部职工继续秉承“志在四方”的执着和勇气,坚定信心、矢志不渝,只争朝夕、阔步向前,为推动四方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会上,与会人员深入交流,各抒己见,就胶结充填采矿方法、选矿工艺改造、绿色矿山和“四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四方金矿原工会主席崔巍在参观公司25年成就图片展时,触摸着一张张熟悉的照片感慨道:“这里是我曾经奋斗过的地方。看到公司越来越好,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公司,发挥余热,会常回来看看。”
  
  四方金矿职工代表罗才严说:“这次推进会使我们的任务愈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力量更加凝聚。我将在企业愿景的引领下,履职尽责、苦干实干,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会场上,每一句发言中,都承载着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的深意,每一阵掌声中,都凝聚起发展的广泛共识,汇聚起发展的强大合力。
  

  话发展——绿色不语“馨”自远
  
  漫步在四方金矿,草木吐绿,花海飘香。一幅由办公楼、智创中心、先进的重选+浮选工艺生产线以及干净整洁的厂房组成的美丽风景跃入眼帘。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走进厂区车间,不时停下脚步,向工作人员了解重点项目生产运营情况,频频点头,为四方金矿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点赞,并勉励公司上下锚定任务目标,发扬担当精神,激发创新能力,全力打造一流黄金矿山。
  
  细读四方金矿25年来的“成绩单”,既可映照当下,又可远观未来……
  
  25年来,四方金矿从刚刚组建时的总资产7755万元,生产规模300吨/天,年处理矿石量18万吨,年产合质金339.6公斤的中小型黄金生产企业,发展到总资产5.25亿元,生产规模3000吨/天,年处理矿石量约100万吨,年生产合质金超1000公斤,黄金产量在省内名列前茅。
  
  25年来,四方金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工艺转型、绿色矿山和“四化”建设,累计为国家生产合质金22.13吨,完成工业总产值86.67亿元,实现利税19.97亿元,上缴国家和地方税费13.61亿元,为股东创利6.82亿元,有力支持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25年来,四方金矿以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力打造“绿色智慧矿山”,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广运行良好,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生产调度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更加成熟;选矿自动化控制中心、浮选自动化控制系统、充填控制系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以及“智能升级”后的副井提升电控系统等已全面投用,逐步实现了“智能+绿色”生产。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幅幅广阔的前景,终究要体现在职工“稳稳的幸福”上来。多年来,四方金矿坚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逐步解决了职工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对困难职工进行救助,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精神风貌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进一步增强。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多年来,四方金矿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和高质量发展成色,连续多年被国家、省、市授予先进企业、平安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扶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推进会上,陕西黄金集团党委副书记、四方金矿党委书记田金鹏在主持讲话中指出:“25年来,四方金矿创新创效、勤奋奉献,攻坚克难、努力拼搏,生产和生活条件大有改观,企业已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有力推进了可持续高质量转型发展。”
  

  创未来——击鼓催征稳驭舟
  
  今年年初,在西北有色地矿集团、陕西黄金集团召开的2022年工作会议上,秦西社对两集团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他提出,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要建立系统思维,树立“缺什么补什么”的思想认识,查短板、找弱项,解症结、定规划,才能确保企业行稳致远。
  
  首先,我们有什么?
  
  我们有追梦圆梦的豪气。四方金矿从筚路蓝缕的初建时期,到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的成长时期,再到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新发展时期,从一个“万两矿”的中小型黄金生产企业,到全国“吨金矿”,再到省内龙头黄金矿山企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每一段艰苦奋斗的征程,都在为追梦蓄力,为圆梦赋能。
  
  我们有笃行不怠的勇气。机器轰鸣、吊车耸立、奋臂挥汗,是四方人最鲜活的记忆,一批批四方人传承“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凝聚起了“志在四方、建设四方、平安四方、幸福四方”的强大力量,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不啻为企业发展的一张王牌。
  
  我们有自信自强的底气。资源禀赋好、采选工艺优、安全环保水平高,为公司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勇于自我革新,成为四方金矿经受考验、化解危机、赢得主动的强大动力,孕育了向高质量发展提质快跑的壮志雄心。
  
  其次,我们缺什么?
  
  因受制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影响,建设智慧化矿山面临的压力较大;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环保压力增加,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难度较大;矿山管理需要统筹兼顾,需要合理布置井下工程,充分发挥充填法的优势,力争解决生产与环境治理中的双重压力,确保持续稳定发展。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加快推进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力以赴,稳住生产经营基本盘。陕西黄金集团副总经理、四方金矿总经理龚甦文在2022年工作会议上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关键靠项目、核心是创新……以确保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年1-4月,四方金矿实现黄金产量363.11公斤,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36.31%;主营业务收入1903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38.08%;实现利润总额1651.1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43.45%;智创中心建设、浮选工艺指标优化、采矿充填系统新旧功能接续转换应用和优化、磨矿车间封闭和二级安全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有序推进中,重点项目密集开工,为稳增长、目标任务“双过半”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西社指出,四方金矿要在“开局稳”“开门红”的基础上,保持战略定力,咬定目标不松劲,为陕西黄金集团矿业板块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释放潜能,全力打造智慧矿山。2022年一季度,四方金矿已完成矿山井下分级自动化排水系统,有效提高了排水效率,节约了能耗,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目标。此外,选矿自动化改造项目已完成部分设备设施改造,矿山地压监测监控系统项目完成了建议书编制,井下环网千兆升级项目完成了方案评审,现已进入设备选型和询价阶段。下一步,四方金矿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着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陕西黄金集团“绿色矿山示范中心”。

  知向何处,不惑于方向;明所从来,不竭于动力。建设“平安四方、幸福四方”一直在路上,新一代的四方人将握紧“接力棒”、跑好新征程,勇毅前行、埋头苦干,上下一心共同绘就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杨哲 秦雨顺)

#市县工作# 【打造品牌 开创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新局面— —《汉中文史丛书》出版背后的政协力量】《汉中文史丛书》
  3月26日,由汉中市政协组织编写的《汉中文史丛书》首发式举行,填补了汉中文化发展史上文史资料集成出版的空白,为汉中两汉三国文化传播又添力作。同时,这部大型文献丛书出版的背后凝聚着编纂团队的汗水和辛劳。
  汉中历史文化悠久,人文积淀深厚,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汉中郡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汉中市政协为充分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在2020年文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适逢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政协文史资料不能缺位,要围绕汉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遗存,挖掘历史文化精髓,编写一套《汉中文史丛书》,全面展示新时代汉中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弘扬汉中历史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汉中高质量发展。
  为做好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市政协民宗文史委把编辑出版《汉中文史丛书》确定为2021年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推进时间表,迅速召集有关方面商议论证、调研座谈。同时,为编纂好《汉中文史丛书》,市政协聘请王蓬、梁中效等资深研究人员,多次研究,反复论证,从汉中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众多的领域中筛选出《汉中三堰史话》《回望西北联大》《张骞与丝绸之路》《汉江航运与工商往事》《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汉中历代廉吏》《汉中人文山川》《汉中文史采撷》《秦巴深处的记忆》《天汉纪事》十个选题,邀请了在各自领域学有专精的16位作者共同参与创作。
  曾任省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的王蓬在担任《汉中文史丛书》特邀主编的同时,还创作了《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虽然创作出版古道著作已有多种,但接到这个任务后,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不敢马虎。”王蓬说。
  《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无过多引用典籍古文,读起来流畅达意,与以往古道著作相比,增加了很多新材料、新发现。“创作中,除了在选题上力求编旧述新、尽量增写新篇外,对整部作品在框架、单元、篇章、乃至文字上都通盘考虑,仔细修润完善。”王蓬说,创作中既尊重历史典籍,又照顾读者阅读兴趣。
  《汉中文史丛书》写作涉及题材广泛、时间跨度长、资料分布广,写作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汉台区作协顾问李振峰是《汉中历代廉吏》的作者之一,近年潜心文史研究及地域文化传播,致力弘扬先贤精神。“编写《汉中历代廉吏》,我至少翻阅了两千万字的史料。”李振峰说,其中清嘉庆严如熤的《汉中府志》就认真系统看过三遍以上,同时为了印证史料,请教专家学者、朋友都是常事。
  编写史料是一项脑力活,更是一项体力活,李振峰的足迹遍布汉中各县区及宝鸡、四川等地。“创作的日子里,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为编好《天汉纪事》,仅结构就商讨了六七次。”李振峰说。
  从去年4月下旬开始,陆续完成初稿撰写,成熟一册,即刻对篇目、文字、图片进行初审,初审后及时交付印务公司排版设计,7月底基本完成了十册书籍的排版设计并印制样书。同时,安排专人专程赴印务公司就丛书整体风格、内容构成、封面设计等进行沟通交流,按照书稿内容,梳理脉络。
  “总共350万字的丛书,两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半年多就完成了,这得益于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以及整个团队的齐心协力。”李振峰深有感触地说。
  《汉中文史丛书》编纂工作,是汉中政协史上一次最具规模、最富层次的编纂活动,也是文史资料工作不断走向系列化、专题化、高端化的一次有益尝试。不仅为进一步挖掘“汉风古韵”文化内涵提供了助力,也为多角度解读汉中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研究汉中历史发展提供了翔实生动的史料。
  《汉中文史丛书》内容简介
  《汉中三堰史话》:本书对荣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汉中“三堰”的创修扩建、整治维护、灌溉系统、灌溉效益等作了梳理和论析,并对汉中境内其他水利设施及奉祀水利先贤的纪念性遗存,以及近现代汉中水利建设的主要成就作了介绍。
  《回望西北联大》:本书从西北联大艰辛抵达汉中,在此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培养大批人才,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为主要线索;以历史沿革、人物、事件为论述重点;以助益当地水利地质及多项文化事业建设为依据,对西北联大长达八年的活动情况,以及由该校分拆出多所院校等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
  《张骞与丝绸之路》:本书从中华文明盛衰的角度解读张骞地位的变化;将“一带一路”、西部开发与张骞出使西域联系起来,破解张骞成才成功的奥秘;以史学确定张骞文化地位,以文学观察张骞形象变迁,以神话传说溯源“张骞泛槎”。
  《汉江航运与工商往事》:汉江有着三千里黄金水道、数千年的航运历史。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珍贵的图片,系统全面地辑录了汉江航运与汉中工商业发展的历史往事,补史之阙、继史之无,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存史价值。
  《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本书通过对多条秦蜀古道的起始、方位、形制、变迁与所起作用,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尤其是褒斜道石门石刻诞生、传播、保护、凿迁等重要史实详尽钩沉梳理,展现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深厚久远、内涵宏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汉中历代廉吏》:本书收录了几十位廉洁勤政官员的事迹,介绍其人品和才学、政绩和情怀、官德和气节,弘扬其当官为民、清廉自守、勤于政事、鞠躬尽瘁的精神,给今天的我们以启迪和借鉴。
  《汉中人文山川》:本书由远古遗响、先贤留痕、古城老街、诗韵山水、画境家园5辑共58篇文章构成,介绍了汉中古老的人文遗迹、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汉中古城老街风貌、诗人笔下的壮丽山水和秦巴汉水等自然风光。
  《汉中文史采撷》:本书主要采撷与汉中考古发现相关的、古代先贤在汉中留存的、民国时期在汉中发生过且有重大影响的、汉中在教育和文化方面有重大影响的和新中国成立后汉中在环境保护方面有重大影响的文史资料。
  《秦巴深处的记忆》:本书从秦巴民居、婚丧嫁娶、秦巴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方面对秦巴民俗文化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详细的论述。深刻解读了陕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历史沿革、特色亮点及保护现状,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秦巴地区民俗文化的整体风貌。
  《天汉纪事》:书中精选县区文史资料,从各个方面寻觅、钩沉、补史、辨谬、纠误,展现本地旧貌,讲述历史故事,弘扬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使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历史、山川的壮美、前人的不易和往日的辉煌。
  序
  □ 严维佳
  两年前,我从汉高祖刘邦定鼎之地——咸阳出发,经铜川来到刘邦汉业筑基之地——汉中。今年适逢建党百年,又遇汉中市政协成立二十五周年,也是市五届政协即将届满之年。处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身处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回望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放眼未来的美好蓝图,在新起点上展现新作为,正当其时、适得其势、势在必行。
  新时代赋予政协新使命。发掘文史资料、弘扬人文精神,以史资政、以文化人、凝聚共识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两年来,市委批准设立了政协文史馆,增加市、县政协文史馆事业编制,充实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专业人员,市政府拨出专门出版经费,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市政协文史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新机遇当有新作为。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和努力,一套十本的《汉中文史丛书》应运而生。当我手捧这沉甸甸的书稿,并应邀为其作序时,我的压力是巨大的,因为对于一个到汉中市政协工作时间并不算长的人来说,要读懂汉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前世今生尚需时日,要概括出汉中历史的特点和文化精神,真是件难事。好在,有广大政协委员和市、县政协干部,以及像王蓬、梁中效、刘清河、贾连友、李锐、杨建民、苟保平、王亚萍、余成新、吴全民、李振峰、黄建中、李青石、王景元、石秀全、王继胜等我市文化名人、专家教授、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终于使这300多万字的书稿即将结集出版,作为编委会主任和主编,我在兴奋与感动之余,便欣然应允为本书作序。
  小汉中有大历史。汉中是中华山川地脉的聚焦点,是华夏历史文脉的兴奋点。巍峨的秦岭,脉起昆仑,尾衔大别,像苍龙一样横卧在神州大地的中央,北佑黄河,南护长江,合和南北,泽被天下;处在这“一山两河”中央的汉中,正是联系南北的纽带,沟通东西的走廊,是国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聚焦点。汉江上游的汉中盆地,联袂雍梁,北接关陇,南连巴蜀,像摇篮一样培育了古老壮美的文明,周秦汉唐,天府之国,背靠莽原,虎视东方,啸傲寰宇,引领世界;宋代之后,国都东移,乾坤扭转,西部衰落,东南崛起,天汉大地,稍逊风骚;但北宋建国,三泉直辖,元朝一统,汉中归陕,明清时期,开发秦巴,连云栈道,辐射西南,皆因汉中是南方的门户和战略屏障。无论前台,还是后方,汉中始终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征程上一块凤翥龙翔的热土。书汉中,写汉中,一草一木总关情,一砖一瓦皆为史,一山一水有灵性,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方“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
  这里是汉水之源
  《诗经》云:“维天有汉,鉴亦有光。”地上的汉水与天上的银河交相辉映,“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汉水源于秦巴山脉,“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宁强嶓冢山是闻名华夏的汉水源头,千溪之水汇成汉江,“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润泽天汉大地,惠及陕鄂百姓。汉水浩浩,泥沙沉积,富饶美丽的汉中盆地滋养了一代代汉中儿女在此生息繁衍、安居乐业。汉水滔滔,发达的水运系统带动了工商贸易往来,汉中买茶、熙河易马,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粮、铁、药、茶、马、丝绸流通天下,汉江航运成为货物贸易的重要通道。汉水潺潺浇灌出了年代久远、灿若星河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龙岗篝火点燃了秦巴文明之光,湑水青铜铸就了三代褒国的辉煌。远古先民逐水而居、因水而作、顺水而行,他们开山凿石、修堤筑坝,引流排灌、疏通江河,利用简陋的工具创下了惊世之举,开凿的褒斜栈道连通秦蜀、沟通南北,是商贾经贸、行军用兵、融通文化的重要通道,栈道南谷口的“石门”系我国古代第一条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隧道内保留了国宝级的摩崖石刻群,《石门》《石虎》《衮雪》等汉魏“十三品”享誉古今、蜚声中外,世人珍为“国之瑰宝”。
  秦巴山地、汉江流域并非风调雨顺之地,先民们与自然抗争的治水传奇亦蔚然史册。嶓冢山石牛洞旁留下了大禹治水成功,勒石记功的“禹书”。萧何、曹参筑堰引褒水建山河堰,成就汉业,造福一方。五门堰因势利导,灌溉稻畦千顷,滋养烟火万家。杨从义修浚旧时八堰成杨填堰,民赖其利,福祉城洋。“汉中三堰”皆因历史悠久,惠泽百代,至今沿用,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为汉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又增添了一张世界名片。抗战烽火中创建的“汉中三惠”(褒惠渠、汉惠渠、湑惠渠),不仅发展了汉中水利文化,更确保了鱼米之乡汉中在抗战时期的战略地位。
  汉水如同历史坐标轴,连缀起千百年来汉中人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奋斗历程,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汉中人民全力守护生态环境,不断巩固“绿色”这个天汉大地最美的底色,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今,草木植成,林绿荫深,碧波荡漾,森林覆盖率高达63.8%,绿色循环已成为汉中标签。汉江清流带着380多万汉中儿女的深情厚谊,经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源源不断地流向京津、华北,更流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详情https://t.cn/A6XVcS4D

#陕西旅游种草# 【生态楼观,初冬休闲好去处——延生观】#西安旅行# 初冬时节来楼观,除了欣赏宗圣宫的那棵千年古银杏树,延生观也是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尤其有阳光的午后,登高望远,惬意无比。

延生观景区倚靠着秦岭,自然环境十分优美,青山近在眼前,天空明净,鸟声清脆,游人置身于此,心旷神怡。

在这里,人们能享登山之乐,从门口一路爬到半山腰,呼吸着新鲜空气,晒着暖暖的太阳,在不同的高度,欣赏不同的风景,方能游完整个景区,当然,在探寻历史的瞬间,还能看到曲径通幽处里藏着意外惊喜。@新浪旅游 @陕西旅游 @微博旅游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生太短,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值得全心全意去做,适当的留白可以腾空心灵,以吸引更光明的东西入住。也就是说,天德贵人是一个非常具有福德的神煞,如果我们的命中逢之
  • 这时,他才知道,原来自己担惊受怕一整晚的东西,根本不是青蛙,而是茄子。 如今则很少再去盯着树叶、盯着花朵、看着白云发呆走神,因为有更有用的事情在等着,于是“有用
  • [来]金点婚庆期待你的加入![来]金点婚庆期待你的加入!
  • 【♥️♥️小琴7⃣️月月底总结‼️‼️】时间一直流,一直流,一不小心2⃣️0⃣️1⃣️7⃣️已经流走了一半❗️上个月我跟老公跟表妹借了点钱拿下了欧束的官方,格局
  • 购买方式:提起颈椎按摩仪SKG大家都很熟悉以往的SKG K系列是通过电极片释放按摩波低频脉冲按摩这次最新的G7是采用物理震动推揉按摩,重新定义颈椎按摩仪这和他们
  • (什么沙雕梦[允悲][允悲])趁还有记忆赶紧把它记下来,妈呀,太好笑了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图盗[doge])早上在公司[噢耶]:老板,我想染粉色
  • 对此,孙女士则质疑是保险公司“拒赔的套路”孙女士表示,投保前一个月体检报告显示,其右侧乳腺检测到实性结节,但此次患病的左侧乳腺则一切正常,“就是说,手出问题了,
  • #盖蒂博物馆[超话]# Credit: anthonyespanet、laveras.lens、jpeg.xvii、dianaricowriter、cartm
  • 东莞房价现在是太高了,尤其是新房房价,平均下来一平是27100元,在东莞,除了那些富有的本地土著,还有外来的投资客,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东莞的房子。东莞楼市2021
  • #今日看盘[超话]##基金##微博vc计划##财经知识分享官# 大家早~(ઇ〃•ω‹〃)♡美股周三低开高走,最终小幅收涨,标普、纳指涨近0.4%。大型中概股中,
  • 女孩慢慢的走近,他似乎是听到了有人走近,慢慢的转过了头,时光模糊了她的面容,他已不再像当年那样血气方刚,他的脸上写满了沧桑与无奈,他向女孩露出了苦涩的微笑,他相
  • 이 말이 너무 마음에 들어,가장 좋은 관계는 지극히 진실하고 간명한 것이고 거짓된 똑똑함보다 평탄한 정성이 더 중요하고 인정과 의리를 중히 여기
  • ”保安咋啦,保安也是一种职业,能有这份工作就不错了,幸福还是保洁呢,还干得乐呵呵的,我就喜欢幸福这种乐观的态度!”保安咋啦,保安也是一种职业,能有这份工作就不错
  • 有的赤身裸体,身边却叠放了一堆衣物,路经的战士一一脱帽致哀, 他们理解这位死者的夙愿:人僵了,衣服不好脱,先脱下来,路尚远,风大,雪大,不能给战友留下粮食,那就
  • #服装生意#之前在蕾特恩做的一系列项目,包括中胚,因为中胚买的冻干粉,买多了,现在已不用,很少在闲鱼上放东西,没有经验,如果有需要了解的,可以问我,这个冻干粉是
  • 明天继续瞎逛 忘记了在王府井的时候看到了韩东君,真人真的跟电视一样很好看,是个很有魅力的男孩子了在家人眼里,我是那个需要被他们呵护的人,总是舍不得我受一点委屈,
  • 7、我还是得不动声色地走下去,说这天气真好,风又轻柔,还能在斜阳里疲倦的微笑,说人生极平凡也没有什么波折和忧愁。——《飘》32、“你看那天上的云聚了又散,散了又
  • 她的择偶标准如下:-不抽烟不酗酒-身高>=173cm-体型不要瘦-喜欢运动,旅行,厨房-本科以上学历-有独居经历或住宿生活/*不是温室的花朵,不是妈宝,会
  • #我原本的生活##新年旅行#日本旅行:遇见宫古蓝 因为没有河川,宫古岛周围海域海水透明度极高,充沛的日光折射海底珊瑚礁,构成了七彩斑斓的大海,独特的颜色被称之为
  • 大家鸡年吉祥一声问候猴年已然过去,鸡年会来临,巅峰国际开春活动劲爆来袭焕我生活天丝面膜面向全国招商现购1箱焕面膜560元,就可以成为代理商,团队为庆祝新春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