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之九十四

《文钞》“自佛教东来,大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人民之冥受其益者,何可胜数”。

佛教传入中国,其独有的特点,以心法为主,注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平等法门,世间法不平等,佛法平等。

世间法不平等就是平等。何以故?比如人们有穷富差别,这能平等吗?可是佛法确说平等,挺难相信。众生看事物,只看眼前,没有看到前因后果。所以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今天不平等,是过去的因不平等,过去种发财的因,今天得发财的果。你种因得果,他不种因不得果。种因得果,就是平等。不种因不得果,仍是平等。

这就叫平等法。他过去世种了发财的因,今天他得发财的果,平等吧。反之也平等。因果是对个人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不种因不得果,这就叫平等。

人民公社的平等,那不叫平等。为什么?过去世的因不同,你把果活生生搞平等了,那叫不懂因果,也叫不平等。因与果对应,这叫平等。他因地花功夫了,他就会在果上得好处,这合情合理。合情合理,就是平等。
过去没有经过努力,今天要和那些努力过的人一起得平等的好处,不合情合理,这叫不平等。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说什么平等呢?这个看不出来,相貌上不平等,地位上不平等,智慧上不平等,太多了,几乎没有平等的地方。为什么佛法说平等?心在这里指的是自性,佛是觉悟的众生,觉悟了什么?觉悟了自心。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见到了自心,自心就是自性。众生是没有觉悟的佛,其心也是自性。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说的都是自性,在自性上平等。

佛觉悟了,心里没有贪瞋痴;众生没有觉悟,心里仍有贪瞋痴。无贪瞋痴,他不在六道中轮回,有贪瞋痴,他出不了六道,生生世世在轮回中,苦不堪言。尤其是过去有杀业,冤亲债主,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更是痛苦。堕胎也是杀业,更残酷。

佛法中常听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几乎是老生常谈了,我们都见怪不怪了。可是细想,贪瞋痴又叫三毒,一切不善都从这里生出来,有三毒就不是善人。学佛的第一步,断恶修善我们没有成功。
若是我们真正修戒定慧,真的修成功了,贪瞋痴就被伏住了,再不断用功,终有一天断掉了贪瞋痴。断掉不容易,伏住就得到断恶修善的目标了。

没有贪瞋痴,即不贪不瞋不痴,是三善根,一切善都从这里生出来,这时你才叫善人。成为善人,人见人爱,你给佛法做脸。修不到善人程度,人见人恨,你给佛法丢脸。
再进一步说,学佛很多年了,你还有贪瞋痴,还不是一个善人,你走错了路子。学佛是学觉悟,知道什么是对的,知道什么是错的。佛说贪瞋痴是错的,佛说戒定慧是正确的。你重视这些了吗?

我学佛近三十年了,对人还有没有贪瞋痴呢?我自己看,没有了,老师看,我还有。没有事的时候,确实没有了,有事的时候,也没有看到有。应该是没有了,这是伏住了,并没有断掉。所以平时没有了,遇事时好像还有,很轻了。他容易发现,愿意改过,虽然很轻,也常见到他作忏悔。

这些说着容易,做着真不容易。这是功夫境界,虽然说功夫不深,但物以稀为贵,还是不错了。照说三十年的功夫,也应该克服了贪瞋痴,但我的很多朋友,还是贪瞋痴用事。实在失败。

有贪瞋痴,叫三毒,身心都因此有病,周围或自己都因此有灾难。这还是花报,说到果报,那是要等到来世,现在看不到。果报离不开三途,三途是地狱饿鬼畜生,连三善道都去不了。做多少好事,没有用,还要到三涂去享受。做了坏事,就更不必提了。只有熄灭贪瞋痴,修出戒定慧,才与三善道相应。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这个路子,这是佛门基础。太难了,伏都很不容易,何况是断了。不断你证不到果位。唯有净土宗,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外,唯靠佛加持,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通过信愿念佛,就可以出轮回,往生极乐世界。

蕅益大师讲:“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对应大经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信愿与菩提心是相等的。菩提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对什么事都真诚,在念佛堂用真诚心念佛,在家做事也要用真诚,什么时候不用真诚了,这时就开始不求生极乐世界了。

在家做事,我能用真诚。可老人不用真诚。那么我就不愿意再做下去了。自从我不再用真诚时,求生极乐世界的心就断掉了,那时就开始堕落了。佛法学了就要用,学而不用,就不是佛法了,是什么?是学知识。嘴上是一套,行为上又是一套。假的,真诚心没有了,菩提心没有了,往生很难。无论什么原因,一定要用真诚心,这才说得过去,你像个求往生的人。

“------”

“自佛教阐明三世因果之事理,而此风方得永息。否则人之得寿终而死者,盖亦鲜矣。此之利益,若不深思,谁其知之”。

喜欢看的,请您转发。

不喜欢,请您多批评。

#传统文化##因果教育##传统文化传播大使#

(高三)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1篇

1、石钟山记
苏轼 〔宋代〕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注释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鼓:振动。
搏:击,拍。
洪钟:大钟。
是说:这个说法。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磔(zhé)磔:鸟鸣声。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舟人:船夫。
罅(xià):裂缝。
涵淡澎湃:波浪激荡。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殆:大概。
终:终究。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陋者:浅陋的人。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
实:指事情的真相。▲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2.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三、一词多义
1.鼓  
①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名词)
②微风鼓浪(振动,掀起,动词)   

2.莫  
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
②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   

3.自  
①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4.焉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
④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   

5.余  
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
②余尤疑之(我,代词)   

6.得  
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
②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7.搏  
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②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② 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三)使动用法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此鹳鹤也  
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二)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②磔磔(于)云霄间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三)宾语前置
① 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
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四)定语后置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五)介词结构后置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六、一词多义 

扣而聆之(表顺接) 
徐而察之(表修饰) 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此)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 
因笑谓迈曰(于是)  

七、重点词义
1、 水石相搏(击、拍)
2、桴止响腾(传播)
3、余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这样)
5、适临汝(往) 
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
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
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
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
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赏析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

  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钟山简介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

  3.山形如钟。

九年级上册课文古诗2首

1、行路难·其一
李白 〔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同:馐;直 同: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
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注释
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
歧:一作“岐”,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终将。
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创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通宵痛饮直至天明,大醉,趁兴写下这篇文章,同时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注释
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
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但:只。
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一起欣赏。
婵娟:指月亮。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并说:“现在全是德云女孩,照此下去,怕大家以为同仁堂是郭德纲发明的,(还有一个节目因为在找录屏忘记了)是于谦发明的”。今天给我问诊的医生是副主任医师,教授,我把
  • 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能让你喘息的空间就越有限;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永远都是不要去评价别人是否幸福,即使
  • 和一些人的聊天记录。(好久之前)P1:被拼多多画大饼的两个人P2:吐槽暑假拼车去车站有一个男的一直用腿靠着我(我还穿的短裤)[苦涩][苦涩][苦涩]P3:期末摆
  • 因为这里是旅行团路线,所以经常满房,不是很好定~我们自助游,我们坐高铁转黑车来的,耗时四个半小时!酒店是飞猪定的,同样也是搜西海花源谷。
  • 10年前,谁如果说要创业,我肯定百分之百的支持。现在,谁如果说要创业,我肯定是百分一万的反对。
  • #裴珍映[超话]# [NME专访 珍映的部分]对于珍映来说,他在舞台上的迷人光环与他平时轻松性格截然不同,他踏着以前的足迹巩固着他的成长。凭借着与生俱来的艺术才
  • #共创云盒##几亩田##彩红盒子##甄品优选#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烦恼,并非由外因导致。 [绿丝带]#我的心动好物# #星推官计划# 如果在对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
  • 会上,州民政局结合全州养老工作实际,重点围绕全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组织机构保障、机构设施建设及提质改造、养老项目资金争取、养老人才队伍建设、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
  • 所以那些说风凉话的男生们,你们聪明,你们认怂,你们觉得这个女孩做的不对不好,不给那群男人面子,等你们哪天遇到一群和这些男流氓们一样的人,但这次情况相反,他们对男
  • 其实我本质是讲故事,重点就在于讲,讲得引人入胜是有技巧的,将主角的逻辑动机以及整个电影的走向埋在故事里不经意间带出来,而不是单独拎出来讲,这比“解说”更难,因为
  • 正值中国国庆节,很多中国人都趁着这个宝贵的小长假外出旅游了,在选择旅游景点的时候,因为个人情况的不同,会选择国内的和国外的旅游地,前些年,因为韩剧和韩国偶像文化
  • fighting请以后的每一天都参考今天温度刚刚好 早上下完雨出门 舒服极了又是和丹丹姐的一天每次我刚走到一楼 她就能知道是我然后给我准备水果 做好吃的聊天看剧
  • 【2017-限量紀念T到貨了✨✨✨】原價$1290特價$599❤️LM001526-天使的顏色紀念T:❤️LLM001527-天使的顏色紀念T:❤️LM0015
  • 此‌姐‌姐‌ 可‌以‌操‌控‌人‌的‌思‌维‌、意‌念‌ 、心‌智‌,让‌对‌方‌对‌你‌言‌听‌计‌从‌,无‌所‌不‌能‌的‌圣‌物‌,非‌常‌珍‌贵‌稀‌有
  • 监控是为了监督与提醒,大家出行一定要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哦~#濮阳身边事# 【注意!】为进一步规范开远市城区通行秩序,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
  • 作为最早的一批敬业人,他在集团创业初期资金极为短缺的艰难时期,本着“有钱办事、无钱也能办事、小钱能办大事”的原则,保证了原料的供给。一些网友认为:身为亲姐,帮弟
  • 助教的家长还从一日活动各项环节去体验了老师的工作,深深的感受到老师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良好的家长资源、社会资源走进校园,既丰富了幼儿
  • 有朝一日,他们如果想明白了“外国的月亮并不圆”的道理后,那么还是欢迎他们回来的。有朝一日,他们如果想明白了“外国的月亮并不圆”的道理后,那么还是欢迎他们回来的。
  • 【其他补充】1:有专业老师指导完成,并非一对一;2:可以免费代替上单色釉;3:釉的厚薄,均匀度都会经过窑高温烧制产生差别;4:制作过程往陶土加入的水量会影响作品
  • 人的味蕾有一万个啊,猫咪只有五百个,wowo专注于猫咪味蕾。 人的味蕾有一万个啊,猫咪只有五百个,wowo专注于猫咪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