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祛湿方,祛湿鼻祖方,祛湿基础方,祛湿万能方,它是——

原创 文泉杰 文小叔说
 
中国人的湿气只有医圣张仲景才懂,张仲景深谙湿气的本质,于是开出一个方子,成为祛湿的鼻祖方,后世所有祛湿的方子都是在这个祛湿方基础上加减而来。

千古第一祛湿方苓桂术甘汤送给你们。

茯苓20克  桂枝15克  白术10克  炙甘草10克

(以上四味药放入两瓶矿泉水,大火烧开,小火煎煮半个小时,差不多剩一半的水就可以了。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服用的时候加热。)

张仲景说这个方子治疗什么病呢?

第一个治疗“心下逆满”。心下就是脾胃这个部位,逆满就是脾胃水湿太多了,有一种上逆的感觉,比如喝点水就想打嗝或者呕吐。

第二个治疗“气上冲胸”。意思就是说湿气太多了,不能气化成津液,到胸部这个位置受到了阻挡,于是就有一种气冲到胸部,很膈应的感觉。

第三个治疗“起则头眩”。意思是说,蹲下去马上站起来头晕。蹲久了站起来头晕正常,很多人都有,但是如果刚蹲下就站起还头晕的话就是湿气太重的原因。当然也有单纯血虚的原因。但如果一个人湿气太重的话,他的脑部气血就相对不足,因为有一部分被湿气占据了,所以起身的时候会导致脑缺血从而头晕。

第四个治疗“身为振振摇”。走路的时候身体摇晃,需要扶着墙走。为什么会摇晃呢?可以想象一下,只有小舟在江河里才会摇晃,身体里面的水湿多了,身体就好比小舟,摇摇晃晃的。

以上四个症状是苓桂术甘汤主攻方向,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放到今天来说,只要你身体有湿气,尤其是中焦脾胃有湿气都可以用这个方子。中焦脾胃有湿气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呢?有一条水汪汪的大舌头,舌头又胖又大,口水多,一天到晚没有喝水的欲望,喝点水胃胀,都可以听到水在胃里晃荡发出的声音,至于脸皮浮肿,眼袋大,四肢浮肿那就更不用说了,说明你的湿气已经泛滥成灾了。

张仲景真是无上高明,这个方子妙就妙在它符合养生的最高境界“一阴一阳谓之道”。方中的配伍非常精妙,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补有泄,可谓天衣无缝也。

下面文小叔细细唠叨唠叨方子中的四味药。

茯苓。

茯苓可是个好东西,它有多好?据考证,从古至今所有的药方中用的最多的就是茯苓。茯苓,九大仙草之一,不温不燥,不寒不热,它的性子很平和,所以慈禧太后天天吃它,还让人发明了一种美味又养生的食品叫茯苓饼。

茯苓祛湿是比较缓慢的,用的是它的甘淡之性,茯苓不像薏米那么猛烈,茯苓是往下走的,能够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去。茯苓需要重用才有效果,这个方子用的最多,用到了20克。著名老中医岳美中特别擅长当用茯苓来治疗脂溢性脱发,茯苓用到50克。

桂枝。

桂枝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所在,如果缺了桂枝,这个方子就平淡无奇。如果说茯苓是所有药方中用的最多的一味药,那么桂枝就是所有经方里用的最多的一味药,张仲景如此钟情于桂枝,以至于无论寒症热症虚证实证,还是表征里症还是半表半里症,都有桂枝的身影。

并不是说桂枝无所不能,但足见桂枝的神通广大。

小伙伴们问,啥是桂枝?

桂枝就是桂树的枝头,最上面的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可见它的生发之力是很强的。桂枝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先问小伙伴们一个问题,脾胃为啥子有湿气?

因为脾胃睡着了,不干活了,为啥不干活了,因为脾胃太冷了太寒了冻着了。中医有一个术语叫“纳呆”,说的就是脾胃像木头一样,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所以,我们要把脾胃叫醒。怎么叫醒?绝对不能用寒凉去叫醒,要用温度热度去叫醒。让太阳照进我们的脾胃,让脾胃不再阴霾。这个桂枝就好比太阳,它能够气化中焦脾胃的水湿,让水湿变成人体可以利用的水蒸气,让这些水蒸气滋润我们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

白术。

白术也是健脾祛湿的高手,它的味道很香,它既能够像桂枝一样叫醒我们的脾胃,也能够像茯苓一样祛湿,只不过它的药性是往上走的。白术气化的是中焦脾胃可以利用的水湿,把它变成身体需要的津液。

炙甘草。

甘草,小伙伴们都知道,主要功效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炙甘草在甘草的基础上烤制或者蜜制,去掉了甘草清热解毒之效,增加了补中益气的效果。炙甘草在这个方子起到什么作用呢?第一调和诸药,第二救津液,因为桂枝白术都比较温燥,又加之大量的茯苓利水,为了防止大量的津液流失,所以加入炙甘草反佐一下。

苓桂术甘汤的妙处远不止这些,这个方子还包含了祛湿的三个方法。

中医祛湿的第一个方法——利湿。

利湿或者叫利水或者叫利尿,通俗地说,就是借助利湿的药材让我们身体的湿浊直接从下面从小便排出去。这些年我们疯狂追逐的祛湿食材红豆薏米不就是这样的吗?红豆薏米都是利水利湿的食材,刚开始时还有点效果,慢慢地就没有效果了。而且利水利湿的药材多数是寒凉的,长期食用会伤害脾胃,反而会加重湿气。

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也是利湿的,茯苓的好处是它是平和的,不伤脾胃。这就是文小叔为何不向小伙伴们推荐红豆薏米,却一直推荐茯苓的原因。

中医祛湿的第二个方法——渗湿。

这个渗湿又怎么理解呢?渗就是慢慢渗出来的意思。比如我们经常说这个人脸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样说小伙伴们应该明白了吧?这个渗湿就是发汗的意思。借助解表发汗的药材让我们的湿气从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慢慢渗出来。

渗湿需要强壮我们的心阳。有的小伙伴心气不足,心阳衰微,怎么也不出汗,就算到了酷暑,人家都汗流浃背了,他就是不出汗。这时候要调理心脏了。出汗是我们身体排毒的一个重要通道,老不出汗湿气怎么去掉呢?

苓桂术甘汤中的桂枝就可以强壮心阳,解表渗湿。而且桂枝还可以通过升阳来祛湿。湿气本质上是一种阴邪。桂枝就好比天空中的太阳,太阳一出来,地上的湿气很快就会去无踪。

中医祛湿的第三个方法——燥湿。

燥湿,一看这个燥字就与火有关,所以我们借助温补的药材来燥湿。小伙伴们慢慢体会一下这个燥湿的概念,把毛巾放在炉火上烤的时候,毛巾的湿气是不是被蒸发了?然后我们把干燥的毛巾往桌子上一放,桌子上的水就被毛巾吸走了,这就是燥湿。

谁来燥湿呢?苓桂术甘汤中的白术是燥湿的一把手,白术大哥苍术更是厉害,一般不用。

不过话说回来,见湿祛湿都是治标,怎么才是治本呢?那就是断绝湿气的来源。不然你一边祛湿,另外一边湿气源源不断地产生,你不是白浪费功夫了吗?

怎么治本?中医五行当中谁克水来着?对喽,就是土。这土是什么呢?就是脾嘛,脾属土。所以要从根本上祛湿就要好好健脾。

还有,《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湿气的来源就是脾,要想断绝湿气的来源,必须要把脾胃调理好。

用什么来健脾呢?白术是最佳选择,炙甘草可以来帮忙。

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苓桂术甘汤:你看,这个茯苓就相当于利湿,把我们的湿气从小便排出去。 这个桂枝呢就相当于渗湿,可以强壮我们的心阳,可以解表发汗,让我们的湿气从体表毛孔渗出去。这个白术呢就相当于燥湿,把我们身体可以利用的水气化成水蒸气,就像火炉烘烤毛巾一样。这个炙甘草呢就相当于健脾,牢牢守住我们的脾胃,白术同样也可以健脾。

这个方子紧紧扣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个思想:桂枝从脾胃走到肌肉皮肤;白术从脾胃往上走,升发清阳;茯苓从脾胃往下走,降掉湿浊;炙甘草稳固脾胃。

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汗多了,这正是祛湿的效果出来了。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排便次数多了,排便之后感觉非常舒服,当然了,把身体里的垃圾排出去了当然舒服喽。无毒一身轻嘛。还有的人用这个方子治好了长达数年的慢性湿疹。还有的人用这个方子治好了膝关节积液、胸腔积液、脑积水、胃胀、水肿等等。

真不愧是千古祛湿第一方啊。张仲景真是高明啊!写到这文小叔对张仲景的敬佩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最后说一下这个方子偏温,适合脾胃寒湿的人。

千古第一祛湿方,祛湿鼻祖方,祛湿基础方,祛湿万能方,它是——

原创 文泉杰 文小叔说
 
中国人的湿气只有医圣张仲景才懂,张仲景深谙湿气的本质,于是开出一个方子,成为祛湿的鼻祖方,后世所有祛湿的方子都是在这个祛湿方基础上加减而来。

千古第一祛湿方苓桂术甘汤送给你们。

茯苓20克  桂枝15克  白术10克  炙甘草10克

(以上四味药放入两瓶矿泉水,大火烧开,小火煎煮半个小时,差不多剩一半的水就可以了。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服用的时候加热。)

张仲景说这个方子治疗什么病呢?

第一个治疗“心下逆满”。心下就是脾胃这个部位,逆满就是脾胃水湿太多了,有一种上逆的感觉,比如喝点水就想打嗝或者呕吐。

第二个治疗“气上冲胸”。意思就是说湿气太多了,不能气化成津液,到胸部这个位置受到了阻挡,于是就有一种气冲到胸部,很膈应的感觉。

第三个治疗“起则头眩”。意思是说,蹲下去马上站起来头晕。蹲久了站起来头晕正常,很多人都有,但是如果刚蹲下就站起还头晕的话就是湿气太重的原因。当然也有单纯血虚的原因。但如果一个人湿气太重的话,他的脑部气血就相对不足,因为有一部分被湿气占据了,所以起身的时候会导致脑缺血从而头晕。

第四个治疗“身为振振摇”。走路的时候身体摇晃,需要扶着墙走。为什么会摇晃呢?可以想象一下,只有小舟在江河里才会摇晃,身体里面的水湿多了,身体就好比小舟,摇摇晃晃的。

以上四个症状是苓桂术甘汤主攻方向,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放到今天来说,只要你身体有湿气,尤其是中焦脾胃有湿气都可以用这个方子。中焦脾胃有湿气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呢?有一条水汪汪的大舌头,舌头又胖又大,口水多,一天到晚没有喝水的欲望,喝点水胃胀,都可以听到水在胃里晃荡发出的声音,至于脸皮浮肿,眼袋大,四肢浮肿那就更不用说了,说明你的湿气已经泛滥成灾了。

张仲景真是无上高明,这个方子妙就妙在它符合养生的最高境界“一阴一阳谓之道”。方中的配伍非常精妙,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补有泄,可谓天衣无缝也。

下面文小叔细细唠叨唠叨方子中的四味药。

茯苓。

茯苓可是个好东西,它有多好?据考证,从古至今所有的药方中用的最多的就是茯苓。茯苓,九大仙草之一,不温不燥,不寒不热,它的性子很平和,所以慈禧太后天天吃它,还让人发明了一种美味又养生的食品叫茯苓饼。

茯苓祛湿是比较缓慢的,用的是它的甘淡之性,茯苓不像薏米那么猛烈,茯苓是往下走的,能够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去。茯苓需要重用才有效果,这个方子用的最多,用到了20克。著名老中医岳美中特别擅长当用茯苓来治疗脂溢性脱发,茯苓用到50克。

桂枝。

桂枝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所在,如果缺了桂枝,这个方子就平淡无奇。如果说茯苓是所有药方中用的最多的一味药,那么桂枝就是所有经方里用的最多的一味药,张仲景如此钟情于桂枝,以至于无论寒症热症虚证实证,还是表征里症还是半表半里症,都有桂枝的身影。

并不是说桂枝无所不能,但足见桂枝的神通广大。

小伙伴们问,啥是桂枝?

桂枝就是桂树的枝头,最上面的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可见它的生发之力是很强的。桂枝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先问小伙伴们一个问题,脾胃为啥子有湿气?

因为脾胃睡着了,不干活了,为啥不干活了,因为脾胃太冷了太寒了冻着了。中医有一个术语叫“纳呆”,说的就是脾胃像木头一样,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所以,我们要把脾胃叫醒。怎么叫醒?绝对不能用寒凉去叫醒,要用温度热度去叫醒。让太阳照进我们的脾胃,让脾胃不再阴霾。这个桂枝就好比太阳,它能够气化中焦脾胃的水湿,让水湿变成人体可以利用的水蒸气,让这些水蒸气滋润我们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

白术。

白术也是健脾祛湿的高手,它的味道很香,它既能够像桂枝一样叫醒我们的脾胃,也能够像茯苓一样祛湿,只不过它的药性是往上走的。白术气化的是中焦脾胃可以利用的水湿,把它变成身体需要的津液。

炙甘草。

甘草,小伙伴们都知道,主要功效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炙甘草在甘草的基础上烤制或者蜜制,去掉了甘草清热解毒之效,增加了补中益气的效果。炙甘草在这个方子起到什么作用呢?第一调和诸药,第二救津液,因为桂枝白术都比较温燥,又加之大量的茯苓利水,为了防止大量的津液流失,所以加入炙甘草反佐一下。

苓桂术甘汤的妙处远不止这些,这个方子还包含了祛湿的三个方法。

中医祛湿的第一个方法——利湿。

利湿或者叫利水或者叫利尿,通俗地说,就是借助利湿的药材让我们身体的湿浊直接从下面从小便排出去。这些年我们疯狂追逐的祛湿食材红豆薏米不就是这样的吗?红豆薏米都是利水利湿的食材,刚开始时还有点效果,慢慢地就没有效果了。而且利水利湿的药材多数是寒凉的,长期食用会伤害脾胃,反而会加重湿气。

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也是利湿的,茯苓的好处是它是平和的,不伤脾胃。这就是文小叔为何不向小伙伴们推荐红豆薏米,却一直推荐茯苓的原因。

中医祛湿的第二个方法——渗湿。

这个渗湿又怎么理解呢?渗就是慢慢渗出来的意思。比如我们经常说这个人脸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样说小伙伴们应该明白了吧?这个渗湿就是发汗的意思。借助解表发汗的药材让我们的湿气从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慢慢渗出来。

渗湿需要强壮我们的心阳。有的小伙伴心气不足,心阳衰微,怎么也不出汗,就算到了酷暑,人家都汗流浃背了,他就是不出汗。这时候要调理心脏了。出汗是我们身体排毒的一个重要通道,老不出汗湿气怎么去掉呢?

苓桂术甘汤中的桂枝就可以强壮心阳,解表渗湿。而且桂枝还可以通过升阳来祛湿。湿气本质上是一种阴邪。桂枝就好比天空中的太阳,太阳一出来,地上的湿气很快就会去无踪。

中医祛湿的第三个方法——燥湿。

燥湿,一看这个燥字就与火有关,所以我们借助温补的药材来燥湿。小伙伴们慢慢体会一下这个燥湿的概念,把毛巾放在炉火上烤的时候,毛巾的湿气是不是被蒸发了?然后我们把干燥的毛巾往桌子上一放,桌子上的水就被毛巾吸走了,这就是燥湿。

谁来燥湿呢?苓桂术甘汤中的白术是燥湿的一把手,白术大哥苍术更是厉害,一般不用。

不过话说回来,见湿祛湿都是治标,怎么才是治本呢?那就是断绝湿气的来源。不然你一边祛湿,另外一边湿气源源不断地产生,你不是白浪费功夫了吗?

怎么治本?中医五行当中谁克水来着?对喽,就是土。这土是什么呢?就是脾嘛,脾属土。所以要从根本上祛湿就要好好健脾。

还有,《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湿气的来源就是脾,要想断绝湿气的来源,必须要把脾胃调理好。

用什么来健脾呢?白术是最佳选择,炙甘草可以来帮忙。

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苓桂术甘汤:你看,这个茯苓就相当于利湿,把我们的湿气从小便排出去。 这个桂枝呢就相当于渗湿,可以强壮我们的心阳,可以解表发汗,让我们的湿气从体表毛孔渗出去。这个白术呢就相当于燥湿,把我们身体可以利用的水气化成水蒸气,就像火炉烘烤毛巾一样。这个炙甘草呢就相当于健脾,牢牢守住我们的脾胃,白术同样也可以健脾。

这个方子紧紧扣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个思想:桂枝从脾胃走到肌肉皮肤;白术从脾胃往上走,升发清阳;茯苓从脾胃往下走,降掉湿浊;炙甘草稳固脾胃。

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汗多了,这正是祛湿的效果出来了。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排便次数多了,排便之后感觉非常舒服,当然了,把身体里的垃圾排出去了当然舒服喽。无毒一身轻嘛。还有的人用这个方子治好了长达数年的慢性湿疹。还有的人用这个方子治好了膝关节积液、胸腔积液、脑积水、胃胀、水肿等等。

真不愧是千古祛湿第一方啊。张仲景真是高明啊!写到这文小叔对张仲景的敬佩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最后说一下这个方子偏温,适合脾胃寒湿的人。#中医养生##陈易玄#

食指有一奇穴,鼻炎、肝火旺、迎风流泪都能调理

木穴,穴如其名

本穴取名木穴,功能及主治皆与肝或风有关,肝及风皆属于木,且本穴处于后天八卦巽卦之处,巽卦五行属木。

【木穴】“木”通肝、通目,善于调治感冒、鼻塞、流涕、手掌皮肤病,主治一切眼疾。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去风;泻肝胆热、开郁通窍的作用特性。

木穴在掌面食指内侧(偏向小指侧),共计三穴:
木一穴: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木二穴: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木三穴: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木穴主治 :
1、肝气郁结、脾气暴躁、止汗、发寒热、皮肤病、鹅掌风、肝火旺、胁肋痛(特效)。
2、近视、视物模糊、目赤肿痛、麦粒肿、眼干、迎风流泪(特效) 、皮肤瘙痒。
3、过敏性鼻炎、鼻塞、流涕、流鼻血。

木穴——调治鼻病的特效穴

木穴调治鼻病甚效,治鼻涕多,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

本穴位在食指上,为大肠经区域,一则大肠经循鼻而过,二则大肠与肝脏腑别通,肝经走鼻之内部(颃颡),故本穴调治鼻病甚佳,能通鼻塞,止鼻涕。

因穴位属巽卦属风,“木”主风之故,本穴治感冒流涕可止于顷刻。最适宜于鼻塞、流涕的患者。对流清涕不止,鼻塞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亦可起缓解作用。

有一患者,从不信针灸,因感冒之后流涕不断,因巧合遇到一医者,以半信半疑的心态试之:

针木穴配迎香,5分钟之后鼻涕症状立缓解,留针15分钟,症状明显缓解。

木穴多采取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针刺时,通过艾灸或指压揉按木穴,也可见效。

【按的时候由轻到重的按,一边按一边吸鼻子,效果又快又好。有些人按这个穴位特别疼,痛则不通,要多按一下,最好按到不痛了。】

另外过敏性鼻炎也可艾灸:迎香、鼻梁、印堂、太阳、大椎、肺俞、曲池 合谷、关元、足三里。

木穴——疏肝解郁疗效迅速

肝属木,应于春季,肝气在此时最活跃,最旺盛,如同自然界的树木一样自由升发。

这时候如果肝气不能顺利升发,而是郁结在一起就会闹脾气。肝经不顺的人还会经常生闷气,心情郁闷。

而肝经不通,气血瘀滞,脸色会变黄,还会长痘长色斑,这种斑中医叫做“肝斑”,因为长出斑的原因在于肝气郁结。

如果肝火过于旺盛,也会出现心情烦躁、急躁、易怒,入睡困难容易醒等。

而木穴对肝火旺、脾气急有调治作用。

此穴在食指上,食指为大肠经所经,透过大肠与肝经通,穴在食指第一节约当荥穴水平,故能清肝火、治脾气躁。

本穴调治用途极广,凡肝火旺及肝郁之症皆能处理,有太冲、行间两穴之效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疗效更为迅速。

时下,因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社会节奏也快,所以肝郁或肝火旺盛的人特别多,是当前致病之首要因素,所以需要疏肝解郁的人特别多,本穴大有用处。

有ー女性患者,因脸面肝斑、脾气特别暴躁而来诊以木穴配指驷马、木炎穴、足三里调治;
肝斑消失,脾气变得温顺,其老公玩笑曰“无意中给换了一个新媳妇,甚是感谢”。

木穴——还可调治眼疾、手皮肤病

透过肝开窍于目的理论,本穴常用于眼疾的调治作用具有特效。

常用于迎风流泪、眼睛干涩、眼痒、目赤肿痛、视物模糊、近视等具有确实的疗效。

临床常配用二角明、光明穴、肾关穴、中白穴运用。

本穴属大肠经,与肺表里,肺主皮肤,大肠阳明多气多血,治皮肤亦佳。

对手皮肤病作用很好,可调治手出汗、手干燥、手发痒、手皮发硬、手掌裂纹等。

常配用指驷马并用,以取患侧用穴,这是本穴的一个较为理想的作用,在临床对此多有发挥。

木穴配伍其他穴位效果更好

1

风寒感冒

证型:风寒袭表,鼻塞、鼻涕清者。
配穴:选木穴为主穴,配灵骨大白。
木穴对应于肝,脏腑别通论提到,肝与大肠通;灵骨大白亦是取肺与大肠通。

2

迎风流泪

眼易流泪、遇风吹甚者;证型:肝火上逆。
配穴:选木穴为主穴,配火硬。
肝开窍于木,以木穴为主以柔肝,火硬位于厥阴肝经上,用以抑肝。

3

眼干涩

木穴配上光明穴和攒竹穴,调理眼干涩有立竿见影的功效,还能缓解飞蚊症。

4

富贵手

手掌皱裂、脱皮者,证型:风邪束表。
配穴:选木穴为主穴,配驷马穴。
皮肤病者,多为风所致,风邪袭表,抑厥阴风木,辅驷马穴驱风解表,归于肺。

5

皮肤瘙痒

治外感风邪不宣皮肤瘙痒,木穴倒马配指三黄。

6

更年期易怒

本穴与胆穴相配(均左右单取)调治更年期妇女烦躁、易怒效佳。

所以你们可以随手用这个木穴,按压木穴对烦躁易怒、迎风流泪、眼涩眼痛、手脱皮干裂、鼻塞流清涕,过敏性鼻炎等有卓效。用棉签或火柴棍等钝头物品,稍用力,按压此处50~100次。无需针刺,指压揉按也可见效!#中医养生##陈易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是反复循环,而我只是偶尔,我心中不禁会想,会感慨万分,也会因此而自责,如若让我长期坚持坐车从一个地方去另外一个地方,长期坚持下去,我中途会放弃,坐车太累了,我
  • #甘望星[超话]##三十天安利甘望星# #甘望星统一青梅绿茶新品推荐官#✨30天安利甘望星·Day23✨星星忙碌地飞过各地✈️没有时间停下来看一看却成为了我们
  • 赞子最戳我的不是双人场看小啵的痴缠眼神,反而是单人场那些我感觉他在想小啵的时刻,一贯四平八稳的他情绪闻声而动,平静的一池春水终于被风吹起涟漪,连带水下的一切都鲜
  • 可以问我或评论自助查9月5日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应与其他国际社会成员一样,防止阿富汗领土成为恐怖组织利用的地方,必须努力防止阿富汗成为
  • 期待未来有美好的合作呀#希望广州有越来越多的空间给年轻设计师和独立手艺人显示的空间。两次带了不同的朋友闺蜜,我每个人都收获了自己喜欢的物件我们小王子的美颂之光也
  • 《苏生龙王传说》是以纽约曼哈顿为舞台展开的,讲述了传奇与他的伙伴撒加之间的战斗的故事。商品情報はこちら#动漫[超话]##番剧推荐# 《#苏生龙王传说# 》在T
  • 被惦记着也很好,那些一起分享过的斑斓的天,偶尔的生活琐碎,都是重复在说你足够珍贵 。所以我不要了就都不要了”手上的疤没有变淡.眼泪还是一直在流.还是对任何喜欢的
  •   16、 冬风吹,雪花飞,凝望窗前谁;孤一人,影成双,夜里难寐又为谁;只为此时读信人,冬至到来多注意,多加衣衫添营养,身体康健解心慰!  17、 冬至时节,我
  • ”这一下张春华气坏了,我为你们司马家鞠躬尽瘁是可以的,我为你里里外外操持也是应该的,但我也是有骨气的,我应该得到最起码的尊重!这一次司马懿做事更全套了,已经60
  • 这就算了,还出轨搞女人,但二乔最重视的就是家人,为了家人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四乔虽然可爱,但并不妨碍我喷一句荒木老贼就是个屑[哼]哪怕四乔是乔瑟夫的另一个孙子
  • 图9的铛铛车 (Cable Car) 也是旧金山特色,但博主嫌贵没有坐。【图11-15】旧金山市政厅 (City Hall),中间有一个很大的中厅,开放参观,还
  • 经过这几天案主来找我预约的各种问题~想说一句忠告 大家在无论是感情中还是事业生活中~有任何感觉到问题都要提前来打预防针~无论你是看牌~还是做仪式去提升~都可以~
  • 展讯|“肖恩·斯库里:思想的形状”(Sean Scully: The Shape of Ideas)⏰:2021.6.20-2021.10.10:美国沃思堡现代
  • #四川路网##公路气象# 【暴雨蓝色预警​】 预计:3日20时到4日20时,广元、绵阳、德阳、成都、眉山、雅安、遂宁7市和巴中、南充、资阳、内江4市西部以及乐山
  • 贵的吹风机真的好!yoooo~头发吹起来好快哟~也很顺!
  • 除了7号,C罗之前还穿过9号、11号、17号,但这3个号码目前也都有曼联球员穿了,28号是C罗职业生涯第一个赛季的号码,2003年加盟曼联的时候,C罗一开始想穿
  • 艾坦Divider 500 TG强化玻璃中直立式机箱兼具散热及美观,且搭配上弹性,让玩家「四种造型、一机拥有」!挂几张诡异言论的图,恨国的人不是没了,只是收敛了
  • #中本悠太[超话]# #中本悠太大阪奇迹# 【201223 图片】NCT日推更新悠太相关图片1p是你吗, 中本悟空?[资源: 卜芥]cr. bung_gae21
  • 【京东】1️⃣小天鹅(LittleSwan) 滚筒洗衣机全自动10KG变频TG100VT616WIADY-T1B:【0点】变价,叠加满减页面显示有赠200元京豆
  • 价格数据的收集定于每月的中旬,通过决定和比较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保持不便的消费者商品的物价来量度物价实际变化。价格数据的收集定于每月的中旬,通过决定和比较在数量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