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第三册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第一章 坐镇山头

>>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任何自己觉得不好的事情,就干脆不要有第一次,一小步也不能走出去,要不然回头来看,吃亏吃苦的还是自己

◆ 第二章 无不散的筵席

>> 蠹鱼

>> 四年一轮的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 “剑来!”

>> 佶屈聱牙

>> 盲风涩雨

>> 少年从不惮以最大恶意揣测这个世道的人和事。

>> “感谢仙长好意。生在什么门户,姓什么,全由不得我。可该走什么路,我心里有数。”

>> 窠臼

◆ 第三章 强者阿良

>>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每一个强者的自由都应该以弱者的自由作为边界!真正的强者,他的对手,是天地间无形的规矩,是世俗力量的强大惯性,是人皆有生老病死的铁律,是这些看不见的存在。从来没有一个强者因为践踏弱者而强大,必然是遇强则强,愈挫愈勇。”

>> 与有荣焉

>> 一味扶持弱小,缝缝补补,无济于事。百年乱世,群雄逐鹿,扶持弱国对抗霸主之姿的强大王朝,最终死的人,要远远多于强势王朝一统江山的伤亡。

>> ?人自欺则天欺之,人自强则天予之。

>> 但是少年时候,有这样的脾气个性是好事,锐意进取,锋芒毕露。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欺我一时,我欺人一世。大丈夫当如此!”

◆ 第四章 天地有气

>> 小人之交甘若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有何奇怪?

>> 怀璧其罪

>> 形销骨立

>> 神祇

>> 井底之蛙,偶见圆月,便欣然忘忧。”

>> 折戟沉沙

>> 附骨之疽

>> 。只要你没错,就别认错,跟谁都是这样。

◆ 第五章 狭路相逢

>> 我山中一甲子,任由世上已千年

>> 枯冢

>> 我怕有一天我跟人讲的道理,事后发现其实是没有道理的。

>> 不用事事讲道理,毕竟天底下所有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我们坚守本心即可,否则只会深陷泥泞,过犹不及的。”

>> ,就是每当我与人对敌的时候,不管说不说出口,只要觉得我是对的,那么我心底就像有人在不断告诉我,你陈平安可以出这一拳,不管是对谁!”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开宗明义,提纲挈领

>> “君子贤人,读书多了之后,懂了更多道理,但是要切记一点,就像我大哥所说的,道德一物,太高太虚了,终究是不能律人的,只能律己!又故而立身需正,身正则名正,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除此之外,一旦独善其身了,若想兼济天下、教化百姓,大可以将自己的道德学问,像我们先生那样在学塾收弟子、传道授业。

>> “一般的市井百姓,只需遵守乡俗规矩即可。而王朝律法,就是用来约束坏人的一条准绳,而且是最低的那根,也是我们儒家礼仪里最低的‘规矩’。”

>> 陈平安觉得这些话虽然都听得懂,只是其中的道理始终没有成为自己的道理。难怪阿良说要多读书啊。

>> “各有各的规矩,相安无事,世道清明,天下太平!君王垂拱而治,从而圣人死大盗止!”

>> ,确实需要自己找到那个‘一’,阿良说的‘求精深而弃驳杂’

>> “背后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 第六章 陆地剑仙

>> 杨花即柳絮

>> 杨,柳之扬起者也。

>> 罄竹难书

>> 相逢是缘,这不假,只是缘分有善恶之分,因果有好坏之别

>> 天底下有资格带‘宗’字的宗门,一般都分为祖宗、正宗和下宗三宗,其中祖宗往往又称为祖庭。下宗则会有众多附属门派,这些门派的取名就没那么讲究了,只要不擅自带一个‘宗’字,同时不与别家开山立派的门派重名,那么诸如道家宫观、佛家寺院等等,都可以随便取名,定期交给下宗一些贡奉,再跟山下朝廷搞好关系,寻一块风水宝地,在山上安心修行,尽量招徕有修行资质的弟子,就可以百年千年薪火相传下去。

>> “五脏为心肝脾肺肾,

◆ 第七章 山水少年

>> 人生河流里的一场萍水相逢,往往各自打个旋儿,就会分别。

>> 尽力就好

>>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 有关我自己的事情,我觉得是对的,当然可以自己做决定。

>> 要想让人看得起,得靠自己。庄稼活做得好,烧瓷拉坯拉得好,进山砍柴烧炭你力气最大,巷子与巷子之间为了争水打架,不怕挨揍,敢冲在前边,自然而然就会让人看得起。”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你的初衷,在于做点让自己觉得特别自豪的事情,至于做了之后,老百姓领不领情,朝廷认不认可,你现在不用想这些,想多了,只会自寻烦恼。

>> 三教之中,道教讲究清净,是一个人的事情,天崩地裂,我得长生,就够了,不重视前生来世,反而在意今生的这副皮囊,因为需要靠这副皮囊去证道,走完长生桥

>> 如今还好,立德立功立言,儒家三不朽,圣贤君子尚且都在追求‘德’字,可一旦先生的学问逐渐成为天下道德准绳,岂不是硬生生拉低到了‘立功’这一层?长此以往,反而是读书人最看不起读书养德这件事,读了几个字、翻了几页书都像是可以换取多少钱似的,这该是多可怕的场景啊。”

>> 纵横捭阖

>> 一是极其年幼就能够找到那股气息;二是它选中的气府窍穴不是什么生僻位置,而是一些关键穴位,先天就占据优势,就像有人占据了荒郊野岭的小土包,或是无人问津的乱葬岗,有人则占据了水陆要冲的红烛镇,还有人直接占据了大骊京城,三者景象自然是不一样的;三是这一口气本身的粗细、浓淡、长短皆有高下之分,否则任你气府位于大骊京城,却没有本事挖掘潜力

>> “该是你的,就拿好别丢。不该是你的,想都别想。”

◆ 第八章 秋芦客栈

>> 狗尾续貂

>> 当然,人都死了,死后有没有墓碑,有没有人记住他生前做过的善举,又有什么区别呢?”

>> 符纸,是符箓派这一支道家大脉的根本之一,世间普通符纸是黄表纸,再往上一层,就是被称为“黄玺”的硬黄纸,为天下道门所常用。其中还有一些特例,类似有“雨过天晴”美誉的青色符纸,以及一些色彩缤纷的彩色符纸

fú lù pài
· 道教中以符箓禁咒、驱邪禳灾为主的各派的统称。源于古代的巫祝之术。东汉末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均属符箓派。元大德八年(1304年)后,道教的符箓各派统称正一道,其中又以龙虎山正一道、閤皂山灵宝派、茅山茅山派同为三大符箓派。
>符箓派

· 八方的和风。
· 即八正道。佛家语。
>八正

◆ 第九章 千奇百怪

dù yú
· 即“衣鱼”。古称“蟫”。蛀蚀书籍衣服等物的小虫。
>蠹鱼

dān dǐnɡ pài
· 道教中以炼丹求长生久视为主的各派的统称。源于古代神仙家的方仙之术。汉末魏伯阳《参同契》及东晋葛洪《抱朴子·金丹》篇专论炼丹方术,后道教中内、外丹道系统即由此发展形成。也有将吐纳、导引以及主张清静修持者归为“丹鼎派”。
>丹鼎派

>> 修行路上,逆流而上,应当勇猛精进不假,遇强敌则愈挫愈勇更是正理,但绝不是要修行之人死脑筋,冥顽不化,半点不知变通。

>> 君不密则失臣,事不密则失身。

◆ 第十章 请破阵

>>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剑气攻伐如铁骑凿阵,镜面抵御如步卒死守

>> 君子可欺之以方

>> 以后遇事不决,可问春风

>> 切记,我辈拳法可以弱,争胜之势可以输,唯独一身拳意绝不可退

开启新篇

读书学典:《论语.子路》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中行:行为能够得其中。行为合乎中庸。《集说》:“中行者,由中道而行也。”赵岐:“中道,中正之大道也。”包咸:“中行,行能得其中者。言不得中行,则欲得狂狷者。”钱穆:“退能不为,进能行道,兼有二者之长。”
▲与之:与他。唐文治:“与之进于道也。”
▲狂狷:狂:志向高远,而行为不掩,进取于善道;狷:性情耿介,不肯同流合污,不为不善之事。包咸:“欲得此二人者,以时多进退,取其恒一。”

■现代翻译:孔子说:“如果找不到依中道而行的士和他一起的话,就一定要找狂者和狷者了!狂者能够进取向上,狷者能够有所不为。”

●何晏等《论语集解》:包咸曰:“中行,行能得其中者。言不得中行,则欲得狂、狷者。狂者进取于善道,狷者守节无为,欲得此二人者,以时多进退,取其恒一。”

●皇侃《论语义疏》:中行,行能得其中者。当时伪多实少,无复所行得中之人,故孔子叹曰。狂谓应直进而不退也,狷谓应退而不进者也。二人虽不得中道,而能各任天然而不为欺诈,而得与此二人亦好。江熙曰:“狂者知进而不知退,知取而不知与;狷者急侠能有所不为。皆不中道也。然率其天真不为伪也。季世浇薄,言与实违背,心以恶时饰诈以夸物,是以録狂狷之一法也。”狂者不为恶,唯直进取善;狷者应进而不迁,故云有所不为也。

●刑昺《论语注疏》:此章孔子疾时人不纯一也。狂者进取于善道,知进而不知退;狷者守节无为,应进而退也,二者俱不得中而性恒一。欲得此二人者,以时多进退,取其恒一也。

●陈祥道《论语全解》:狂者近智,狷者近义。近智而非所以智,则过;近义而非所以义,则不及。狂譬则阳,狷譬则阴,中行譬则冲气也。孟子言中道,体也;孔子言中行,用也;孟子言狂简,言也;孔子言狂简,行也。易之中爻,或言中道,或言中行,亦体用不同故也。

●朱熹《论语集注》:行,道也。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盖圣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而徒得谨厚之人,则未必能自振拔而有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犹可因其志节,而激厉裁抑之以进于道,非与其终于此而已也。

●张栻《癸巳论语解》:中行谓中道上行者,狂者所见高明而行有未及乎其见,狷者所守坚确而见有未得乎其理,不得中行则斯二者亦可以与之,进而裁之于中也。盖狂者力行以践之,则其见不差;狷者致知以明之,则其守不失;而中可得矣。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圣人传道之深心也。维皇降锡,厥有一中。不偏不倚,纯粹以精,人所受以生者。凡人气拘物蔽,不能修复此中。若中行之士,率其资质之近,无过不及,中道而行,乃传道之器也。今既不得,求其下此,必也狂与狷乎?惟夫狂者进而取法于上,动以远大自期,虽其行有所不逮,而迈往之志则有骎骎(qīn,马行疾也,喻事业进行迅速)乎,不可以限量者。狷者自爱其身,非理之事断然不为,虽其知有所未及,而能守之节则有皎皎(jiǎo,洁白;明亮)乎,不可以少污者。吾于是因其志节,而激励裁抑之,狂者使之践履笃实以充其进取之志,狷者使之恢弘通达以扩其不为之节,则今日之狂狷固他日之中行也,传道庶几,其有望乎?以是知同流合污之乡愿最足以害道,有志有守之狂狷可进于中行。圣贤之教人,帝王之用人,其道一而已,有君师治教之责者,宜留意焉!

●刘宝楠《论语正义》:《论语解义》云:“中行者,依中庸而行者。在易复四、益三、四称‘中行’,谓孚(“孚”字含有“中”的意思,《周易》中有《中孚》一卦,便是以“孚”为五行之中居于正中的德行。周人注重以“德”治国,这个“德”就是“孚”。这个“孚”字,便是文王临终前郑重其事地向武王所传授的德。)中以行,可与之自治治人也。孚化万邦(《诗经.大雅》的第一篇《文王》中,有“仪刑文王,万邦作孚”一句。朱子曰:“周人追述文王之德,明国家所以受命而代殷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一代代周王,都是以“孚”作为统治者的最高德行来要求自己的。),中庸鲜能,故不得隐怪(鬼物奇怪之事。),乡原(指乡里中言行不一、伪善欺世的人。)又不可与,故必也狂狷乎。”《后汉书》:“孔子曰:‘与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此盖失于周全之道,而取诸偏至之端者也。然则有所不为,亦将有所必为者矣。既云进取,亦将有所不取者矣。”《左传》:“曹子臧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狷者慎守一节,虽不能进取,亦自不为不善,故云“无为”。狂狷虽未得中道,然其性情恒一,使人知其所失,易反之于中道,故愿与之也。《礼》云:“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狂近知,狷近愚。彼言“道不行”,即谓中庸之道。知愚虽未得中,然皆可与之,此夫子所以思有恒也。

●钱穆《论语新解》:《孟子.尽心篇》: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狂者,其志嘐嘐(xiāo,虚夸)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又其次也。”今按:中行,行得其中。孟子所謂中道,即中行。退能不为,进能行道,兼有二者之长。后人舍狂狷而别求所谓中道,则误矣。又按:伊尹圣之任,狂者也。伯夷圣之清,狷者也。狂狷皆得为圣人,惟不如孔子仕止久速之时中。时中,即时时不失于中行,即时而狂、时而狷,能不失于中道。故狂狷非过与不及,中行非在狂狷之间。《中庸》“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不能移说此章之中行。

●南怀瑾《论语别裁》:行中庸之道的人,自己有中心的思想,而能调和、中和矛盾的思想或感情。

★此章记孔子论中行之道也。君子之学,中行而已矣。中行者,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无过不及,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循道顺理。狂者,进取善道,直进不退,志愿太高,行为不掩,实践或疏,近智则过;狷者,有所不为,慎守一节,自爱其身,执守太固,一隅自足,近义不及。二者虽皆有偏,然有其志,若其守不失,而中可得矣。 https://t.cn/RxRVHIh

读书学典:《论语.先进》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琴操》:“匡人告匡君曰:‘往者阳虎今复来至。’乃率众围孔子,数日不解。子路悲感,悖然大怒,张目奋剑,声如钟鼓。孔子曰:‘由,来!今汝欲斗名,为戮我于天下。为汝悲歌而感之,汝皆和我。’孔子乃引琴而歌,音曲甚哀。有暴风击拒,军士僵仆,于是匡人乃知孔子圣人,瓦解而去。”“弹琴所以解匡人,微服所以脱桓魋,圣人劫难之妙用。”
▲子畏于匡:畏:被围困。或受到威胁。《群经平议》:“‘畏于匡’者,拘于匡也。‘畏’为拘囚之名。”《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厌(压)、溺。”畏,乃民间私斗,所以“死而不吊”,因为“轻身忘死”。钱穆:“孔子为匡人所围,亦如一种私斗。”
▲匡:匡地。一说在今河南省睢县匡城乡。一说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后:颜渊与孔子离散而后到。
▲以:以为,认为。
▲女:同“汝”。
▲何敢死:不敢轻身打斗而致死。《正义》:“颜子,必不轻身赴斗如子路之愠怒奋戟。”

■现代翻译:昔孔子为匡人所围,仓卒遇难,解围后,与颜渊相失,夫子心焉望之,望之而不至,则疑其为匡人所杀。及颜渊后回,夫子喜出望外,而谓之曰:“我以为你被围而死,不得相见了,今幸在邪。”颜渊说:“匡人自不得害夫子,夫子在,回何敢妄死?(既死,非义也,亦非为义死)”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言与孔子相失,故在後也。苞氏曰:言夫子在,己无所敢死也。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颜渊与孔子俱为匡围,孔子先得出还至家,而颜渊后乃得出还至也。孔子云:汝不还,我言汝当死于匡难中。颜渊之答,其有以也。夫圣贤影响,如天降时雨,山泽必先为出云。孔子既在世,则颜回理不得死,死则孔道便绝,故渊死而孔云天丧予也。(庾翼云:顔子未能尽穷理之妙,妙有不尽,则不可以涉险津;理有未穷,则不可以冒屯路。故贤不遭圣,运否则必隐;圣不值贤,微言不显。是以夫子因畏匡而发问,颜子体其旨而仰酬。称入室为指南,启门徒以出处,岂非圣贤之诚言互相与为起予者也?)(李充云:圣无虚虑之悔,贤无失理之患,而斯言何兴乎?将以世道交丧,利义相蒙,或殉名以轻死,或昧利以苟生。苟生非存理,轻死非明节,故发颜子之死,对以定死生之命也。)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言仁者必有勇也。孔子畏於匡时,与颜回相失。既免,而回在后,方至也。孔子谓颜渊曰:“吾以女为致死与匡人斗也。”(颜渊)言夫子若陷於危难,则回必致死。今夫子在,已则无所敢死。言不敢致死也。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弟之于师,犹臣之于君。臣之于君,君在与在,君亡与亡。君子之善死,义也;或不免焉,命也。义固可知,而不可必命,则难谌(chén,的确,诚然,相信)而不可知。

●宋朱熹《论语集注》:后,谓相失在后。何敢死,谓不赴斗而必死也。胡氏曰:“先王之制,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况颜渊之于孔子,恩义兼尽,又非他人之为师弟子者而已。即夫子不幸而遇难,回必捐生以赴之矣。捐生以赴之,幸而不死,则必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请讨以复雠(chóu,同仇),不但已也。夫子而在,则回何为而不爱其死,以犯匡人之锋乎?”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圣贤遇变而惟以道自信也。昔孔子为匡人所围,仓卒遇难,顔渊偶失在后,其时匡人肆恶,在孔子自不能无虑焉。及其遇也,乃不胜其喜,而谓之曰:“吾与汝相失,以汝被围而死矣,今幸在邪。”顔渊对曰:“回于夫子,身虽二而道则一,今也道未坠地,文既在兹,匡人自不得害夫子,是夫子在也,夫子既在,则回亦以道为重,岂敢轻于赴鬭(dòu,斗)以死乎?”可见圣贤以道义自重,虽死生在前,审处不苟,而况区区进退得失之故邪。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曲礼云:“父母在,不许友以死。”颜子事夫子犹父,故云“子在,回何敢死”?此周、秦人解谊之最古者。盖颜子随夫子行,忽遇匡人之难,相失在后,夫子必心焉望之,望之而不至,则疑其为匡人所杀。虽在颜子必不轻身赴斗,如子路之愠怒奋戟,然乱离之时,或不幸而死于非命,此亦人事所恒有。及后颜子来见,夫子喜出望外,故直道心之所疑,初不料颜子之未死也。至颜子之对夫子曰:“子在,回何敢死?”夫夫子遇难而曰“子在”,何也?盖以夫子状类阳虎,匡人疑为阳虎而误围之,非真欲杀夫子。此直俟其缅询踪跡,审其动静,自足知之。书传言“夫子弦歌不辍,曲三终,而匡人解甲,忠信笃敬,蛮貊可行”。此岂阳虎之所能为者?盖不待夫子自辨,而圣德光箸,匡人已知决非阳虎矣。夫子之不轻于一死,颜子盖真知之,故曰“子在”。而因子在不敢就死,自必潜身远害,或从他道迂行,此其所以相失在后也。惟知子在,故颜子独后;惟颜子独后,而夫子又疑为死。圣贤往迹及其心事,可按文而得之。

●钱穆《论语新解》:孔子尚在,明道传道之责任大,不敢轻死,一也(仁);弟子事师如事父,父母在,子不敢轻死,二也(孝);颜子虽失在后,然明知孔子之不轻死,故己亦不敢轻身赴斗,三也(义)。曾子曰:‘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重其任,故亦重其死。

★此章记孔子师生之间道义的真挚感情。一者见师之爱徒心切,夫子与颜子相失。颜子在后,及至,夫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此惊喜之辞也。一者见徒之敬师情深,颜子事夫子犹父,《国语·晋语一》:“成闻之:‘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又《礼记·曲礼》:“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子在,轻死非明节,故颜子 曰“子在,回何敢死”,则为“孝”也,此依归之情亦至矣。 https://t.cn/RxRVHI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果然,会说话的人,安慰起人来就那么轻而易举,四两拨千斤就达到了效果[羞嗒嗒]#id-整容小知识# 各个整形机构都会把削骨轮廓手术视为高难度的手术(据小d了解,在
  • 4.他日故里定逢春,你我山巅自相逢。10.天上星辰应作伴,人间可爱不知年。
  • 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 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
  • 专注以专业倾注、用心将美味冲煮,把一切美好的全注入这杯中☕️一啜在口腔缭绕回香 ─ 蜜薑、香桃茶、奶油苏打、洛神花来自#哥伦比亚#的#瑰夏##咖啡#Puttin
  • MOXA Nport 5410 4口 RS-232 串口设备联网服务器MOXA MGate MB3180 1口Modbus网关RS232/RS422/RS4
  • 或许我应该放宽心 宽容一点或许对她好一点 可能对大家会好一点吧我要自省虽然我没有这样对爸妈 但我也不要当让爸妈伤心难过的小孩好久没回家了 好想回家 好想回去吃家
  • 】为防失联,请进L&H Meta官方电报群(会有福利):(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L&H Meta 热闻–2022.3.6–星期天#元宇宙[超话]
  • #西川怜[超话]# 2022.2.26 22.14 twi今日は4.5年振りの僕の太陽公演でした!关于新CM一些资讯原文:Snow Man岩本照、初のテレビC
  • 昨天晚上有点喝迷糊了[跪了][跪了]起来发现自己昨晚又做了好多沙雕事,主要就是笑的停不下来,笑的太猖狂了,嗓子疼。#被林更新醉酒戏笑死#好家伙,原来霸道总裁醉酒
  • “浙江消保在线”(“消费宝”)聚焦消费维权、消费环境建设重点领域,通过数据集成、流程再造、业务优化,在实现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一件事”全程质控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一
  • 不要打着为我们的旗帜 搞自己的官老爷架势行不行[抓狂][抓狂][抓狂][抓狂]#安徽农业大学制度不合理#记住这个人,这个人出马了,哪里的疫情就有了控制的希望。怎
  • #美好家居分享[超话]#奔跑哥;家庭地面木地板和瓷砖的优缺点        2021年家庭虽然说地板比较好看,但是在呵护保养上就需要更加用心。         
  • 出了校门只顾着低头回家长的消息,雪花纷纷扬扬,忽然一把大伞缓缓移动到头顶,抬头一看是老公,原来他早已在门口等我☔吃完饭你刷碗,我捣乱,然后一起追个剧,享受子末不
  • 记录日常*奥利奥配热牛奶真是超级好吃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没有了以前小时候和哥哥一起吃的那种味道 可能是没人和我争了吧晚上的红海大桥 在那里散步是真的挺舒服的每晚
  • 【女王节红包 ,打开支付宝搜索:7761980,每天可领1次】 番茄是高营养蔬菜,可增加人体抵抗力、延缓人的衰老、减少皱纹的产生,是美容良品。午餐是最重要的一
  • 谷雨看了蛮久了,一直有想买他们家产品的打算,然后看到有活动就买了,这个价格算下来很划算,奶皮面膜质感不得不说太舒服了,面膜纸大小完全符合我的预期,而且还很服帖,
  • 她更喜欢的是现在的眼妆特别好画,每天不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不论是拍照还是生活中都挺好看,挺奈斯的~上睑下垂修复术后10月:女士今年32岁,双眼曾做过3次重睑及重
  • 5 双精选鞋款将不定时通过 NIKE APP 消息推送惊喜登场,请及时开启 NIKE APP 和手机的通知功能,秒杀商品数量有限,第一时间抢购福利!喜欢逛实体店
  • 从国家对香港的态度到宜宾号对英舰的态度就是那一句“ 寸土不让,秒秒必争”地注释。无论英舰是真撞还是假撞,都不能让,这下仅仅关乎到宜宾号,宜宾号的后面是香港的回归
  • #张小斐滑雪提前感受冬奥氛围#同事在内地呆了几个月,最近才会香港,刚好在办公室碰到,那就去楼下试试新店“當文歷餅店”的趣味蛋糕,做成了菠萝包和柠檬茶的模样,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