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转眼,江南又到“上蒸下煮”的闷热炎夏。我家乡有一首乡土气息十足的小儿民谣:“一记耳光,拷到里床,里床有只缸,缸里有只蛋,蛋里有只黄,黄里有个小和尚,恩那恩那要吃绿豆汤。”此中的绿豆汤是旧时吴地百姓“独一份儿”存在的消暑饮品。老苏州的夏天,是一杯带着丝丝清甜的冰镇绿豆汤唤醒的。

明代养生家高濂在其著《遵生八笺》中提到“绿豆淘净,下锅加水,大火一滚,取汤停冷色碧,食之。”然而,这种“一把绿豆一瓢水煮开”的做法是绝难入老苏州法眼的。

据我的父亲回忆,他小时候,每个夏夜的饭后,祖母就会端出冰镇的刚刚好的绿豆汤,变戏法似的摆上桌,一人一碗。白净的瓷碗底,有绿豆、糯米、红绿丝、冬瓜糖、蜜枣、葡萄干、芸豆……十来样配料济济一堂,绿豆清净Q弹、糯米香甜有嚼劲、其他配料均是软软、甜甜、凉凉,就着入口爽透的薄荷水,一口下肚,可谓“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一家人围在一块儿喝绿豆汤,父亲对红绿丝颇感兴趣,专门挑出来嚼,眼睛笑成一条缝,比过大年还开心。喝完后,祖父躺在凉席上,轻摇蒲扇,不知不觉酣酣沉沉睡去。可以这么说,在没有空调、电扇的旧时,一碗绿豆汤,成了消暑降温的必备神器。

到了我的童年,母亲不再是家庭妇女,平日忙完工作,还要忙家务,哪里来闲工夫做如此繁复的绿豆汤,简单抓一把绿豆、放一些百合、加一勺绵白糖,混合着煮一锅简易版绿豆汤。要吃冰镇绿豆汤,把煮好的绿豆汤灌入大瓶,拧紧盖子,吊放井里,几个小时后,拿上来喝,也是冰凉爽透的,连薄荷水也省下了。

好在同一大杂院的吴婶是个巧手煮妇,每个暑假,到了周末,她会做一大锅传统的“五彩”绿豆汤,大院里的孩子见者有份,每人都能分上一杯羹。父亲尝过吴婶的绿豆汤说,这味道和当年祖母做的相差无几了,是地道的苏式绿豆汤。

我一得闲,就围着吴婶,饶有兴致地看她按部就班做绿豆汤。首先,选料堪比选美,要选大小均匀、表皮有光、色泽青绿的绿豆,糯米要挑闻起来有米香的圆糯米。绿豆和糯米都要隔夜浸泡,然后上锅蒸制,这样的绿豆不会过度开花导致汤色犯浑,苏式绿豆汤的品相很重要,汤色清澈,才是成品的标准,汤色浑浊,绿豆汤就败了。

糯米不宜蒸得过烂,保留一点嚼头,这样口感更佳。传统的薄荷水是用新鲜薄荷叶加冰糖熬好后冰镇出来的。将蒸熟的绿豆、糯米、冬瓜糖、葡萄干、红绿丝、蜜枣……一股脑儿加入碗中,最后缓缓倒入冰镇薄荷水,糯米、豆子一白一绿打底,青丝红丝在水中跳跃,一碗清清凉凉、五颜六色的苏式绿豆汤“问世”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永远是苏州人骨子里对美食的执着和追求。冰凉透爽的汤水入喉,Q弹的绿豆一嚼,散落碗里的冬瓜糖、葡萄干、蜜枣,偶尔被勺起入口,甜中透酸,层次感极为丰富,足以慰藉江南炎热的夏天。

吴婶是一位单亲妈妈,带着独生子小亮过活。小亮结婚后,也在邻省的镇子开了一家饮食店,专心专意做起拿手的冰镇绿豆汤,绿豆汤又好看又好喝,大人小孩皆喜欢,销量好得出奇,他的铺子也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近几年,如两面黄、烫面饺等销声匿迹的苏式传统小吃开始“重现江湖”。夜间,我闲逛街市区,在一家网红小吃店看到了久违的苏式绿豆汤,欣喜之下点了一杯堂食。那腰圆膀阔的超大透明玻璃杯,有点像扎啤杯子,忒为豪迈,或许是配料太多,小容器不够盛放,或许是老板有意让大家喝到饱、喝个爽。

一杯绿豆汤里,青绿色的是绿豆、蜜色的是冬瓜糖、雪白的是糯米、琥珀色是蜜枣、红绿丝上下跳跃,偶有一两颗金橘蜜饯,看起来像是神仙打架。餐具有吸管和勺子,勺子用来勺绿豆、糯米、冬瓜糖等实料,吸管用来吸冰凉的薄荷水,又解暑又管饱。外带打包也讲究得分两杯装,一杯单独装糯米、绿豆等,一杯单独灌满薄荷水。这种“干湿分离”法,看似麻烦,实则是为确保和堂食一样的新鲜口感。

我喝得很慢,好像在进行一桩入夏仪式,外地人管苏州人的慢生活叫“苏式慢生活”,其实这个慢并不仅仅是节奏上的慢,更是苏州人懂得享受生活,追求生活品质的一种诗意。我喝着绿豆汤,脑海里浮现出小时候喝过的绿豆汤,和那些与绿豆汤有关的老故事。

《苏州人的夏日念想,是一碗清甜的冰镇绿豆汤》文 | 申功晶

【美食带你游安徽 | 老蚌埠红烧蚂虾:余香不绝、回味无穷】https://t.cn/A6XlZKP7

“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联合推出“听故事、游安徽”系列之三“美食带你游安徽”,邀您共品“皖美好味道 百县名小吃”。

华灯初上,夜色阑珊,夏季的微风轻抚,蚌埠的大街小巷人潮涌动。好友三五,啤酒几扎,三杯两盏下肚,白日的忙碌与紧凑,已被晚间的惬意与松弛替代。小龙虾在最经典的蚌埠红烧烹制手法的打理下,张牙舞爪的姿态停了,慢慢披上了红袍,与姜葱蒜和八角、辣椒一起,成了一盘盘的美味。蚌埠阿财老铺就是当地一家开了十几年的龙虾老店,创始人、总经理朱海停说:

我们蚌埠本地的头道招牌菜就是小龙虾。尤其是到了夏天,可以说大街小巷、各大饭店,大小饭店都是必须要把龙虾当成招牌菜的,我们这边吃龙虾的氛围是很强烈的。

蚌埠人称呼的小龙虾,又叫蚂虾。他们烹制小龙虾有着独门秘籍,烧制的时候,不去头不抽线,直接将一只只鲜活的龙虾放入锅内,大火红烧,最大程度保留了虾的弹嫩活性,活虾现烧让汤汁的麻、辣、酱、香、甜五种口感能够最短时间内迅速入味,朱海停继续介绍说:

我们蚌埠的红烧大虾它跟主流的几个流派,比如说潜江油焖大虾,比如说盱眙十三香,跟它们相比的情况下,我们是有徽菜的烧法,技法上面还是有不同的,因为我们的小龙虾属于软烧,你像十三香的特点它是要先卤,像潜江油焖大虾要开背,我们蚌埠的红烧大虾有个特点就是叫活虾现烧,它就是纯活虾现烧的,它不需要卤,不需要什么的。

活虾大火红烧,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肉质的细腻和弹性,而老蚌埠红烧蚂虾能够在诸多龙虾做法中一枝独秀的第二个秘籍就是在于其香料的独特性,加入了八角、桂皮,草果,香叶,白芷等十几种中草药,华夏总店店长王东介绍说:

我们自己熬制的那种香料油,大概有36种香料,然后机成碎末,然后用菜籽油和色拉油烧热锅以后,然后用葱姜炸油,香料放里边,用文火炒15分钟。香料油它是有点秘诀,因为我们放的全部是中草药,吃我们这边虾它不会腹泻,因为中草药很多里面都含有一些止泻的、健脾的、养胃的一种中草药,吃起来特别香,而且还不容易闹肚子,这是我们最有特色的一个地方。

大火旺烧,20分钟后,小龙虾出锅了:油光锃亮,虾壳清亮,色泽艳丽,热气腾腾里夹杂着扑鼻的香气,让人不自觉地吞咽起口水。轻轻剥开红彤彤的虾壳,去虾头,抽虾肠,然后尝上一口虾黄,甜丝丝的,趁着热乎劲把剥出来的龙虾尾迅速放到汤汁里,轻轻地唆上一口,再嚼上一口虾肉,麻、辣、酱、香、鲜层层口味在舌尖味蕾交织,再就上一口清爽可口的冰镇啤酒,这就是蚌埠人最享受的舌尖美味,也是他们最爱的城市夜生活。朱海停说:

因为龙虾它是一个夜宵属性的东西,它代表着市井,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烟火气、人情味。吃龙虾就跟烧烤一样,它更多的时候不是一个正餐里面、西装革履的这种氛围去吃这个东西。像现在提倡的夜间经济,夜间经济你吃喝玩乐购,所以在这个时候,龙虾、烧烤,包括一些什么小吃、什么火锅、大排档,它就成了城市独特的风景线,龙虾就是在这个消费场景下才火起来的。

早在1979年蚌埠就开始流行吃“大蚂虾”,距今已有43年,是当之无愧的安徽龙虾发源地,中国龙虾鼻祖。1997年,蚌埠市南山路上,20多家商家齐聚,做的生意也是出奇的一致:油爆大虾。在烟火和油香的缭绕中,南山路有了一个更接地气也更为响亮的名字——蚂虾街。1998年,这条街就迅速成为整个安徽最大的蚂虾集散地和消费市场,也是全国最火的小龙虾街,每年的4-9月份,进入吃龙虾的高峰,每天都有2万人到这里品尝美味。到蚌埠,没有不去蚂虾街挑几斤大龙虾,整几桶啤酒的。

一条街,一桶扎啤,一盆蚂虾,白天辛苦工作的蚌埠人,晚上就开始享受这惬意生活,他们的每一个夏天必定有红烧大蚂虾的陪伴。现如今在蚌埠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小龙虾的饭店。蚌埠人对于小龙虾的制作方法和口味也十分挑剔。这些年,老蚌埠红烧蚂虾口味不断演变和丰富,朱海停说:

龙虾这个东西本身没有味,你赋予它什么味它就什么味,龙虾肉是没味的,它就是肉质好,Q弹好吃,你说蒜蓉的它就是蒜蓉的,你说黑椒的它就是黑椒的,你说榴莲的它就是榴莲味,所以现在有很多种味型。

我们蚌埠这个地方(龙虾)的味型它跟我们这个城市是有关系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我们蚌埠它是一个南北交汇地,它的味型是麻辣酱香甜,它经过一代一代的发展,他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综合味型,就南来的北往的,到我们这里吃我们蚌埠红烧大虾,他都是能适应、能喜欢的。

素有“淮上明珠”之称的蚌埠,地处南北气候交汇点,蚌埠人的饮食口味,综合了北方的咸鲜,同时兼具南方饮食的清甜,更有四川,湖南的麻辣。多种口味的融合,造就了蚌埠红烧蚂虾这一美食的独特风格。正是由于老蚌埠红烧蚂虾的口感杂糅,可以适应各地人的口感,在交通发达的当下,也是吸引了无数外地食客的光顾。朱海停说,现如今蚌埠已经进入吃龙虾的旺季,单单一个阿财老铺华夏总店,每天的客流量就达到了3000-5000人,每天至少要销售龙虾2000斤。

我们主要的客户主要还是来自于周边,比如说徐州,南京,还有一些外地的,特别是合肥的人来我们这边特别多。

现如今的老蚌埠红烧蚂虾已经成为蚌埠市夏季最拿得出手的一道美食,不仅为蚌埠夜市赋予了“夜经济”的新内涵,而且为蚌埠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激活“龙虾+旅游”“龙虾+文创”等新业态。

有一批吃货,有一批人是专门为了吃,他愿意打“高的”,打“飞的”,坐高铁,坐飞机,目的性很强,到一个城市,通过吃去领略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现在做文旅,它更重要的就是要什么?把味道先要传播出去,用好的一个城市好的味道,好的土特产,好的菜品,然后去吸引大江南北的人到这个城市来。他不仅要看景,还要吃美食,所以说美食美景它是一个相辅相成相结合的东西。

缤纷夏季,缤纷美食。若论谁是夏季餐桌上的主角,非龙虾莫属。如果您有闲情逸致,不妨约上三五好友,来到蚌埠,来一次探味蚌埠美食之旅。夜幕降临,就找一家特色美食体验店,围桌而坐,在淮上的微风里,品尝一下余香不绝、回味无穷的老蚌埠红烧蚂虾,微醺一场,不负美食,不负时光。(转载安徽文旅)

#三联美食# 豆腐以及各种豆制食品可能是中国人对世界饮食最大的贡献了。就像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擅长将最原始的奶制作成各类奶制品,农耕几千年的中国人也在这个过程中想尽办法将黄豆这种农作物的价值挖掘出来。

在成都郊外的新津,我在那里喝到了这些年来最香醇的豆浆,它不像都市里早餐店的豆浆那般轻薄寡淡,口感异常醇厚,带着点黄色的乳白色液体流向口中的速度好像都变慢了。喝完后,我忍不住用舌头舔了舔嘴唇,竟发现有黏稠的感觉。

而这般口感其实只是当地人李萍在制作四川小吃豆花的过程中顺手在煮沸的大锅里舀出来的,只在里面加了一点白砂糖。每天早上,李萍和年逾八旬的母亲都会雷打不动地将十四五斤黄豆制作成豆花,因为他们一家在成都绕城高速旁的自家农田边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从父亲传至李萍的手中,已有31年了。而店名里就有他们的拿手绝活——李豆花。

李萍家豆花制作的工艺并无特殊之处,按她的话说,当地很多家庭都会做豆花,只是他们家这些年一直坚持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这需要耐心”。

豆子选用自家和附近村民们种的当地黄豆,前一天晚上泡在水里,第二天早上,用磨浆机将泡发的豆子加水打碎(最近三五年才开始用磨浆机,因为“量越来越大,搞不过来咯,之前一直用的是石磨”),然后放到柴火灶台上的大铁锅里慢慢熬。“不是说烧开就行了,”李萍在这里对我强调说,“要控制火候,慢慢熬到豆子的浓香味出来了才行。”半个小时后,整个屋子里已弥漫着豆子的香味,他们开始将熬好的豆浆舀到纱布中包起来,把它放在一口大锅上方的木架子上,李萍和儿子站在两端用几根小腿粗的竹棒反复按压,这下就得到了过滤后的豆浆。

过滤后的豆浆还不能立刻倒回刚才的大锅中烧开,李萍说,这个过程中最麻烦的一步其实是刷锅。原来就在她和儿子挤压纱布里的豆浆时,李萍的母亲在旁边一直在用竹刷子反复清洗刚才煮豆浆的大锅。“因为刚才煮豆浆的时候温度很高,它肯定会有一点点扒锅,如果刷不干净,到时候煮出来的豆花贴着锅的那面就变坏了,所以必须要把锅刷得非常干净。”刷了十几分钟,终于把黑水彻底刷没了。他们再将滤好的豆浆返回锅中再次烧开,用石膏水点制而成。

那天上午,李萍他们一共做了8斤豆子,花了将近两个小时。这样做出来的豆花自然豆香味十足,不过李萍让我一定要尝尝他们家的豆花蘸料。在四川吃豆花不存在甜咸之争,大家既不放糖也不像北方吃豆腐脑用香菇、黄花菜做卤子,四川人仍然钟爱他们的红油蘸料。

李萍说,她家的蘸料用的是自家种的二荆条辣椒,蘸干后捣成面做成红油,再和同样是自家做的豆瓣和花椒面调在一起,撒上葱花,就成了一份香气四溢的豆花搭档。学当地人用筷子颤颤巍巍地从碗里夹起一块豆花,放到蘸碟里打个滚,然后再颤颤巍巍地夹起来送入口中,果然是麻辣鲜香嫩滑,不配米饭也让我吃掉了一碗。倒不是说她家豆花的味道有多么出神入化,只是入口能清晰察觉到豆花有豆花的香味,蘸料有辣油的香气,这样就足够好吃了。

可能是因为外形洁白如玉,有关豆腐烹饪方法的记载在善于托物言志的中国文人间就极为常见,恐怕甚于其他任何一种食材。比如宋代的林洪就在《山家清供》中记载了豆腐的一种做法:“豆腐、葱油煎,用研榧子一二十枚,和酱料同煮。又方:纯以酒煮,俱有益也。”这种看上去类似红烧的做法已十分符合今人的口味。

到了近现代,梁实秋和汪曾祺这样的资深饕客都曾在文章中介绍了许多豆腐的做法,常见的有小葱或香椿拌豆腐、烧豆腐(放不放猪肉均可)、锅塌豆腐、麻婆豆腐等等。不过无论是梁先生还是汪先生,在他们妙笔下涉及的若干豆腐做法中,反而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做法最令我向往。仅以梁先生在《雅舍谈吃》中的描述为例:“沿街担贩有卖‘老豆腐’者。担子一边是锅灶,煮着一锅豆腐,久煮成蜂窝状,另一边是碗匙佐料如酱油、醋、韭菜末、芝麻酱、辣椒油之类。”梁先生没有描写他吃到这种豆腐时的感受,不过每读至此,我似乎都能想象到那种豆香与酱油的香气、韭菜花的咸鲜调和出来的复合香味充斥口腔,忍不住咽一下口水。

这种在旧社会极为常见却成为富裕生活下难得一见的粗犷吃法,好像特别能让被精致生活浸润太久的城市人有所感。当然,这种越简单的做法对食材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果豆腐本身选用的豆子不好,或是点豆腐时没点好,或者搭配的酱油质量不佳,则不仅吃不到食材的香味,反而连被调味料遮掩一下的资格都没有了。

在中国,自称“豆腐之乡”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贵州大方、湖北石牌,以及安徽淮南。相比其余几地,淮南的名气相对更大一些,因而被称为“淮南王”的刘安其封地就在淮南寿县,我选择到安徽来探访也是因为听说这里的豆制品很出名,豆腐宴更是令人期待。不过就像清汤豆腐饺和炸豆腐排不如老豆腐和豆花动人一样,很多豆腐宴上的名菜形式更甚于内容。

事实上,除了淮南,整个安徽地区都是吃豆大省,从南至北几乎每个地方都能说出一两个豆类名吃。但到底该去哪里,安徽画家同时也是美食爱好者的高军向我推荐了一个地方,即九华山脚下的陵阳镇。他说,安徽当地以前有“风流谢家村,富贵陵阳镇”之说,这是因为以前徽商行走各地做生意时,位于山下江边的陵阳镇是一个很重要的落脚点,而这里也因此流传下来了两种很有名的食物,即陵阳豆腐干和陵阳一品锅。

因为还保留着不少徽派老建筑,陵阳镇现在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聚集的地方。随意打听一下,美食的目标都指向了陵阳老街。老街仍然保留着大部分原貌,石板路和粉壁黛瓦的老房子让人的脚步不自觉慢了下来。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走了不多久,就看到了一间门头上写着“老街豆腐店”的小作坊,走近一看,里面正有一对夫妻在忙碌着。只见男主人将一整块刚刚做好的豆腐放到台面上,然后一手拿起一根半圆半方的木棍,一手拿着铁尺,分横竖两个方向将整块豆腐划成一个个小方块,然后把每一小块豆腐放入旁边模具中的一个个小格子里,再把整个模具用纱布包起来放到千斤顶下压上。

看着这一套流程下来,我心想原来豆腐干就是这样做成的。男主人甘卫红见我们对豆腐干很好奇,手里一边忙活着一边和我们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们,陵阳镇以前有非常多做豆腐和豆腐干的师傅,30多年前,他跟着一位师傅学会了这门手艺,就在老街上开了一间自己的店,一直干到了现在。现在镇上做豆腐干的人家相比过去少了许多,因为太费工夫。甘卫红说,他们夫妻俩每天凌晨3点多就要起床,从磨豆子开始,一路再到煮豆浆、点豆腐、切块压出豆干,最后再用自己做的黄豆酱煮成酱干子,晾干后5点多就要送上第一批前往县城的货车。

而这种酱香味就是陵阳豆腐干有别于其他地区豆腐干的最主要区别。这里的豆腐干都呈酱红色,薄薄两三毫米一片看上去味道很重,但我尝了后发现其实并不太咸,扎实的口感下酱香味浓郁。若说有什么秘诀,可能就是一直沿用着老手艺,除了磨豆子变成了磨豆机,其余的基本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连压豆腐用的都是他自己找人切出来的大石头。而上面提到的他用来划分豆腐的“半圆半方”的木棍其实本来是一根四四方方的方形木棍,甘卫红说那根木棍的年龄比我都大,每天都要在豆腐块上滚来滚去,就磨成了半圆半方。

至于味道,甘卫红说,这是因为他们家的黄豆酱都是自己做的,“我们把黄豆煮烂后就放面粉进去拌在一起,然后放在房间里让它发霉,霉过之后再放盐,然后就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到一定程度就好了。”因为这些手艺都是自己的,甘卫红对自己做的酱干子非常自信,他告诉我说,他们做的这种是酱干子,直接吃或者切片炒着吃都可以;但如果是黄山地区那种茶干子,因为里面放了比较多的调味料,只有当零食吃比较好,但是炒菜吃就不好吃,“因为它改变了菜的那种香味”。

那桌菜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道陵阳一品锅,尤其是其中的豆腐干、干豆角和粉丝。所谓一品锅其实就是猪肉炒香后烹入酱油等调味料,加入豆腐、黄花菜、陵阳豆腐干、山芋粉丝、干豆角、干竹笋、米粉丸子等当地特色食材炖在一锅中,上桌时还要继续加热,一桌人围在一起热热乎乎吃个痛快,颇有些东北人的豪爽劲儿。

和东北的酸菜白肉一样,别看里面放了猪肉,但香味的精华大多被那些素的食材都吸走了。这桌菜里用的豆腐干就是甘卫红做的,刚刚还很扎实的酱干子在肉汤里炖过后已软嫩了不少,双重酱香堆叠在一起,嚼起来味道不逊于猪肉。而旁边的干豆角和粉丝等干货在泡开后也很适合在这种炖制的环境中吸收汤汁的香气,我边吃边想,怪不得这里既产豆腐干又出现了这道菜,原来这样的搭配才能实现食材口味的最大化。

《一颗黄豆,中国人把滋味发掘得淋漓尽致》文 | 王梓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真的尽力了家人们)其实在进《闪亮》之前 我对这个节目是非常抗拒的「因为它不光离谱还费命并且非常穷」「离谱到什么程度呢?”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离谱生活总是会激发
  • 关于肖战这是一篇追星女孩的自我记录,如果很荣幸的能被大家看到,我很荣幸,如果你没有耐心看完那也没关系。 如果更更更加荣幸的被一名小飞侠你看到,那我会更开心,很荣
  • 这赛季三分都成铁匠了,令人匪夷所思,难道是为了照顾同城兄弟湖人的感受?#洛杉矶湖人[超话]# 终于赢球了,三巨头发威湖人主场大胜掘金拿到赛季首胜!再者说湖人这只
  • 就如,李宇春在《五脏六腑》的创作阐述中写下的一段话: “如果不幸,哪一天我的躯体僵硬了,我还有五脏六腑啊,它们一定会从我的体内奔涌而出,爱着你。当你听着这首歌的
  • 让自己的心始终保持一种平和、宁静,人的一生庸常的日子属于大多数,所以要在这平平常常的生活里活出一种滋味,并且透射出一种光芒,就需要静下心来,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好!
  • 翻了翻以前的记录截图,一路翻下来,倒是挺能看出变化的,从以前的试探和端着,到现在的安心,我像是在搞一个攻略游戏一样。洗完澡后肌肤不紧绷不假滑,还有淡淡的香氛香调
  • 别不甘心,也别埋怨,生活就是这样,快乐容易被他人所感受,而难过只有自己最清楚。 19,人微言轻,当你拥有碾压实力时,你的话才会有份量。
  • 毕竟大兄弟就没有多棒,他只是从来不给画饼,但永远给买饼[心]#易烊千玺1128生日快乐##易烊千玺# 哪有那么多一夜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就着前两周我发的微博
  • 啊啊啊好想哭[悲伤][悲伤][悲伤]#全员任务# 每次说到需要感谢的人脑海里第一想到的就是爸妈虽然说有些平常但往往最平常的才是我们最应该感恩的越长大,越明白爸妈
  • 因为成膜剂抗油污不强,所以洁面基本上卸除也无压力,可以放心用~#小一生成长记##烦恼即菩提# 睡前薇薇要我讲故事,要自己说的那种,要很长很长的那种。好洗,好冲,
  • #腾讯微‮团信‬队##腾‮客讯‬服##腾‮公讯‬司##腾‮人讯‬工客服超话##微信永‮封久‬号##腾讯人‮服工‬务# 2022年8月17日,我的朋‮圈友‬,群聊
  • 后来的岁月中,作为同龄人,我们虽然在不同的轨道跌跌撞撞,但并不妨碍一代人一起长大,所以当他们最终扛起了国乒的大旗,成了新一代的国乒“三剑客”还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
  • 若想挽回一个主动提分手,对你态度冷淡的男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其他,就是刺激对方的情绪,引导对方回到过去,先想起你的特殊性!是因为在这段关系里女人的反应,让男人开始
  • 猫车群这些天好多豪车啊,好像在过年[怒骂]猫砂:福丸铂钻pidan,好命天生喵洁客!#新手养猫##猫砂#还没进猫车群还在原价买猫粮的大冤种姐妹快来,双十一马上就
  • ggad只喜欢死亡圣器里的不喜欢fb也不喜欢现在的同人,不想看到老叔卖腐aph:法公我说在这里了,不喜欢看他当0,法攻相关cp基本上都能磕,主要磕海峡。#pie
  • 你的认知会决定你说出来的内容,这2种底层思维你需要知道。接下来,介绍一下让我印象深刻的演讲高手需要具备的2种底层思维。
  • 佐伊出现5周年了说好5年后给田野酸奶的日子还有不到两个月就到了这该死的转会期天天让人烦躁又希望我的98一起打到1000场又害怕edg摆了耽误你们俩的职业时光求求
  • 做春素小皙一年了,去年这个时候拿着1️⃣箱货开始的,现在到了专卖店经销商级别50箱货的老板,我当初就是为了赚点钱而加入的,并没想到做大,一步一步走过来知道了这个
  • 4、与姓不搭的名字不管多好的名字,如果跟自身的姓氏搭配起来颠覆本意,那么就会成反效果。4、与姓不搭的名字不管多好的名字,如果跟自身的姓氏搭配起来颠覆本意,那么就
  • 每一颗的含量能够达到100 mg,一天给宝宝吃一颗就可以了,小小的胶囊造型,剪开胶囊头喂给宝宝吃就可以了~图文cr:小红书-系西西吖#宋茜[超话]#宝宝们,我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