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六祖坛经原文 顿渐品 第八卷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勿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坐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

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jìn)。

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lì)。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qiān),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huì)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宏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楞严经》意识虚妄

(第六十五段)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今汝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相状?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解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篇讲的是“意识”:“眼、耳、鼻、舌、身”这五识即生即灭,第六为“意”、“意”之识名意识。此意识续生于五识,五识是功能、意识是作用。
意识生时,即识法尘。若五识能生意识,即以前五识为根,后第六之意为意识,此意识灭次识续生,如以眼识见“男、女”,意识灭眼识而分别“男、女”,此即灭次识而续生,是为前意识生后意识,皆以能生为根、所生为识,故说所生之识,为意识界。
佛说:阿难!又如你所明白的,意根与法尘相互为缘而产生了意识。这意识是因意根所生呢?还是以意根为界别?是因法尘所生呢?还是以法尘为界别?
佛说:阿难!如果意识是因意根所生,而意根是没有思想的,那么你的意根就因此而有思想了,就可以表达你的意思了,这时的意根已变成了意识,也就没有意识的单独存在了。但如果没有现前存在的法尘,作为法尘的代名词是记忆,也就是说没有记忆作为意识的所缘,这意识就无处生出。
如果意识离开“眼、耳、鼻、舌、声”这五根和“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外缘尘境,就没有可缘的形象了,没有可缘形象的意识,又将作何用呢?实为什么作用都没有了。又如你的意识心,和所有思想的分别性,是相同呢?还是不相同?如果相同,有思想的是意识心、能产生分别影事的是法尘。如二者相同,则意识即是法尘,二者合一了,都合成一个了,怎么能说成是意识因法尘所生呢?
如相异,即不相同,那么意识是意识、法尘是法尘、意根是意根,互不相关,这意识离开意根,离开法尘后就应该没有意识了,没有意识了,为什么要说意识是意根所生呢?如果有意识,意识是法尘所生,那么法尘就是意识了,二者和合了,又怎么去认知意识和法尘呢?所以,意识和法尘不论是同还是异,都没有意识了,都没意识了这同、异二性就不能成立,二性不成,这界别又从何而立?
如果意识是因法尘所生,那么世间的种种法都离不开五种色尘,你再观察“色法”及所有的“声法、香法、味法、触法”,这些都是相状分明的,都是可以指认的,这五尘对“眼、耳、鼻、舌、身”五根,都不是意根所能摄受和统领的,因意根和前五根的地位是一样的,都只有各自的功能而不能相互统摄,不能互相统摄,是因为都没有分别物象的作用,只有意识心才有分别物象的作用,是你有分别性的意识心决定了依于这些根、尘诸法所生。
佛对阿难说:你现在仔细观察,每一种法是何相状,这些法如果离开色尘、离开虚空、离开动、静、通、塞;离开合、离、生、灭,或是你已越过了这所有的现象,最终是一无所得的,一无所得的道理是因为这所有的一切都在生灭中。
“生”:如果有意识的生起,就是色空诸法的生起。“灭”:如果意识心灭了,色空诸法也灭了。诸法都灭了,哪里还有一个可得呢?其实意识心并不是有什么原因而产生的,因为它是本来就没有的,是因有种种法的生起才有了意识心的作用。那么意识心有什么形象吗?没有!什么相状都没有,相状都没有,这界别又从何而立呢?
佛说:是这些缘故,所以应当知道,意根和法尘相互为缘,生意识界,这三处都是本来就没有的,都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之幻有,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就有,这意根与法尘,及意识界,都是虚妄的,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几年没有这么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过,当下想明白了,未来的人生,想要活一回自己想要活的样子。只要心❤️ 打开了,一切你想要的都将来临,你只需要打开双手接着就好
  • 我真希望你是我的,可你若不喜欢,那就算了吧。我可喜欢你了,你这样,你那样,都深得我心。
  • 人们常说,生命是个神奇的事物,今天我也莫名再次肯定,要一直向心而活,也愿惦念的人,亲爱的你,我们的三坚,能多一点被天地眷顾,被岁月垂青。小时候怕热的我很怕夏天,
  • 合约.到期、承诺未兑,巨额资金不翼而飞一年以后,收租金的日子到了,可是我们却突然被物管公司告知无法支.付租金,理由是招.商不理想,没有钱款可以支.付。尽管如此,
  • 只是很想回到什么都不用说 什么都不用做仅仅是坐在一起 站在一起 走在一起就好像可以在瞬间里看到永久的2021春而不是现在这样被困在无止境的封控里溺死在走马灯一样
  • 你说你伪装的好累,到底是谁一开始要伪装着面对我,最后你欺骗了我竟然还是我不对。外面阳光依旧,我总会遇到那个属于我的,视我如命的人。
  • 加上耳高过眼,情商高智商高,加上眉毛修长干净,能够得贵人相助,容易早年就有好的机遇,需要自己抓住,但是额头有恶痣,运势会有所衰减,易招小人。小腿有肉,晚年运气会
  • 杏儿在节目中透露,生母现在得了认知障碍症,对她来说可能也是一种解脱,“她也是一个命挺苦的人,现在有了脑退化,不怎么认得人。坦言道:““说实话因为现在我是个母亲,
  • 基材:亚克力 颜色:灰色3M? VHB? 胶带5604A为全丙烯酸材料,厚度为0.4mm,在条件苛刻的应用中能够提供所需的强度和耐候性,而且其优异的粘弹性,可吸
  • 今天天气很好 有光 有花 还有你 我总觉得我是一个嘴笨的人 不知该如何跟你表达 我内心深藏已久的爱意 这样 跟我一起去海边 橙红的太阳正慢慢滑
  • 美 少年×HiHi Jetsのタッグで「トモダチゲームR4」がドラマ化! 裏切りが横行するどす黒い心理ゲームに挑むテレビ朝日系では7月23日から連続ドラマ「トモ
  • 为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提升市民安全防范意识和化解风险的能力,6月16日,高新区举行2022年度“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详情参见 [冲刺]【高新区20
  • 在1994年发现我们的卫星星系,人马座矮椭球星系(SagDEG),正在被银河系逐渐的撕裂和吞噬之后,这种事件被认为在大星系的演化中是十分普遍的。比如扭曲的螺旋星
  • 」  此时,佛陀早已了然他的委屈,来到精舍门前,说了一首偈子:  「一切种智身,大悲以为体,佛于三界中,  觅诸受化子,犹如牛求犊,爱念无休息。」  佛陀安慰老
  • 平时一支单买都要小一百了这盘眼影买它不会出错哦~有多个色系可选,哑光和细闪都有它家粉质细腻好晕染,OVERTAK这个配色很日常,酒神盘超显气质,芋泥盘奶茶盘直接
  • ​​​【有一种高情商,叫将心比心的善良[心]】人与人交往,换位思考最是难得。【有一种高情商,叫将心比心的善良[心]】人与人交往,换位思考最是难得。
  • #凤练[超话]#《流沙秘史》太好看了吧文字的力量呜呜呜熬了个大夜看完了目前为止更的最新篇章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像天上的雁,春去秋来,北飞又还,而他只是落单的候鸟
  • 主东方,火成木火相生之象,亦属吉利,主家人常得贵人的照护。主东方,火成木火相生之象,亦属吉利,主家人常得贵人的照护。
  • 全球免邮欧洲美妆站Perfume's Club现在全场最高60%off+满100欧额外减去10欧,香奈儿、dior、YSL、兰蔻、娇韵诗、lamer、统统难买的
  • 同年4月参与电视剧《你是我的眼》的拍摄,在剧中饰演男主角张三斤。但是这个名字,数字和名字单字的组合,瞬间让我回到初中时代在姥姥家住的岁月,一群邻居在一起聊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