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慧明法师开示录》慧老讲述

假修与真修

诸同学!禅密兼修,有假修真修之分。而真修中,又有决心与有恒之不易。须知学佛容易修行难,假修容易真修难。真修容易决心难,决心容易有恒难。学佛人凡修到中途退悔者,皆因不是决心真修,或决心而无恒。若立愿真修,又具决心,且能有恒,决不会退。今方便分此四种意义,略说明之:

云何假修?我等色身,本来是假,为求真故,于是有修,故云以假修真。能舍假,方能得真。若处处在假我上著相,不在真我上用功,是名假修。一切法门,皆起源于心,心即真我,离心外求,即不相应,亦名假修。心地法门,教人打坐,便是修心;教人持咒,即是摄心。如上座时,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时,口持而心不持,亦名假修。禅密兼修,以心地无非为戒本,以利他无我为正行,真修此法者,即是行菩萨道。若仅知打坐,专图自了,甚至憍诳妒嫉,动生烦恼,即与本法不相应,亦是假修。

云何真修?一切时中,一切处所,对一切事物,不著相,亦不离相。在上座时,身心俱坐;持咒时,心口同持,身心打成一片。且本利他无我之旨,发大慈大悲之心,起宏法利生之行,苦口婆心,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己更须心行不二,始终如一,乃为真修。如此真修,并非难事,所以不能实行者,只缘未下决心,易被外境所转耳。

云何决心?即放下一切,一门深入,勇猛精进之意。佛法根本,是为了脱生死,普度众生,何等重大,何等艰难!若不立下决心,岂能幸致?释迦佛以皇太子之尊荣,正当青年有为之时,因见生老病死苦,便能悟假趣真,敝屣王位,遍访名师五载,雪山苦行六年,其决心为何如乎?二祖慧可,趋谒达摩初祖时,终宵立雪,而初祖面壁不顾,反呵斥日:“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尚不得至,岂微劳小效,而辄求大法!”二祖闻诲,以刀断臂,其决心又何如乎?大家思量思量。初祖原为授法二祖而来东土,泛海三载,面壁九年。迨二祖千里来谒,何以始则不顾,更加呵斥,及见断臂示志,方许入门?此即验其有无决心耳。大家修此法门,即应以我佛我祖之决心为决心。况我等今生学佛,以有因缘故,得闻无上心地法门,既不必出家为僧,又无雪山断臂之苦,若再不下决心,岂非自甘暴弃?

云何有恒?即始终如一,百折不回之意。学佛人已经决心,立愿精进,或为时不久,而精神涣散,或遭遇逆境,而疑虑丛生,遂生差别。此何以故?病在无恒,无恒则百事无成,何况学佛!虽有一时之决心,仍与未决心等。当知学佛成道,非九苦九难,不得究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偶一松放,前功尽弃。所以决心真修之后,必须全无间断,一往直前,虚空可坏,愿力不移,自然垢净光明,水清月现。然则有恒无恒,究从何起?是在发心之至诚与否耳。凡决心而无恒者,乃由一念冲动,非出至诚。若发心出自至诚,则确有定见,断不至半途而废。所谓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即有恒,有恒自能见性。若不能决心有恒者,皆因无始以来业力所障,故应虔诚加诵金刚经心经以作加行。此两部经均是实相般若,感应特殊,不仅能消无始夙业,且能增长福慧。若持之有恒,即可明心见性。

禅是诸佛心传,密是诸佛心印,禅密兼修,确是无上法门,难逢难遇,要具无上之决心,至诚之行愿,方可深入。有倾财尽命的勇气,坚苦卓绝之精神,才有明心见性的希望。盖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故也。现在末法时候,菩萨虽乘愿而来,亦有隔阴之迷,如不速急觉悟,恐与众生一同堕落,岂不危险!大家发心精进者,固然甚多,间断无恒者,亦所不免,旋进旋退,终归自误。昔时佛恐比丘懈怠无恒,有一警示之法。即教比丘,若生厌怠时,自摩其头。摩头即感觉到落发为僧,为的是了生死。既想到了生死,虽千辛万苦,粉身碎骨,亦所不辞。自然精进心起,厌怠心退。

大家在家修行,虽不能摩头自警,但忆亲长故旧,或者或少,死去很多,并默想其临死痛苦情状,同时警觉我身不久亦当如是,自然能下决心,自然有恒了。所以云:“佛者觉也,觉了即佛。”觉于何等?觉一切世法如幻,觉生老病死可怕,觉自身种种烦恼痛苦,毕竟难免,乃至世法上一切成败兴亡,皆如梦幻泡影,都是促我等觉悟的对象。苟能时时借镜,到处都可觉悟,何患不能有恒?

诸同学!禅宗现在正是回光返照的时候,而禅密兼修,也是有时间性的,花只一开,月难再圆,切勿错过此生机会。六字大明,功德无量,已详载大乘庄严宝王经中,大家若能决心真修,恒久不变,自有不可思议之受用。同学中,曾得不可思议之感应者甚多。须知此等感应,即是诸佛加被。譬如者年父母,仅一独子,忽然逃失,久无音信,一旦从外归家,如何不欢跃爱护?然此父母所以爱护逃归之子者,非仅为其一身有所依怙,盖喜有人继承家业,传嗣接代。诸佛菩萨,对真修人慈悲爱护,亦复如是。但真修人,应当负荷如来家业,宏扬正法,化度众生。然化度众生,首在功德,自己功德不够,眷属尚不能化度,何能化度其他?故儒家云:“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何谓功德?心地无非是功,利他无我是德。心正是功,行正是德。六度万行,是大功德。达摩初祖所谓净智圆妙,体自空寂,是真功德。此等功德,本非容易。然吾人果能真修,既具决心,而又有恒,大雄无畏,慈悲无我,视一切众生,皆未来诸佛,现在活佛,或往劫父母,则我欲仁,斯仁至矣,又何难哉?

南无阿弥陀佛

#什么样的人生是美好的人生#

Steve.Jobs:“stay hungry,stay foolish”。乔布斯的这句话,我理解为“保持对求知的饥渴感,保持对奇思妙想的荒谬感”。但是,中文翻译中,大多是“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每次看到乔布斯这一名句,总是能想到我们这代人的幼年时代,那些年的我们是真饿。饿到头大身瘦,饿到被保姆带到金淘乡下。城里大人靠“瓜菜代”,与一日4两杂粮。那么苦的日子有三年,其中有一年,是战备疏散,其实是逃荒到江南鱼米之乡的外婆家避难。那些年,能活下来都不容易,父母可也就那么挺过来了。兄姐们比我好很多,他们跟着父亲在苍山省军区三招。军队的供给还是有保障,大人省着,饿肚子也要保障下一代不饿着。

五年后,我们到了童年。供应依旧很匮乏。粮站供应的大米少,杂米多,比较普遍的是“地瓜签”或者“地瓜干”,偶尔也会有鲜地瓜。那些年,油水少,饥饿感特别强。有一次,大姐刚刚蒸好了馒头,我趁她不注意,踮着脚从灶台蒸笼里摸了一个就啃。大姐一怒,给了我一巴掌。顿时大哭声起,嘴里都囔着:每天要干那么多活,还不让吃饱……。父亲闻声过来,黑着脸未说话。

那是我一生唯一一次见过的父亲的温情。沉默良久父亲才温和地开口,给他吃吧,想吃多少吃多少。

我们这代人,经历过饥饿。所以,才会知道珍惜粮食,从来不敢将剩饭倒掉。老一辈常说,浪费粮食,会天打五雷轰。童年时不知道啥意思,反正就是信了,并且一直在记忆中……。

人跟人的命运不同,什么是好的人生?少年时会总是有无限美妙的遐想。然而,现实很残酷,每个人的个生都不一样。哪怕是出生在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家庭,兄弟姐妹间的人生也是不一样。其中的差别,应该与自身的修行有关。“保持对求知的饥渴感,保持对奇思妙想的荒谬感”,不一样能让你改变命运,但能让你显得与众不同。追求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以及对既成定论的挑战。这在别人看起来很荒谬,甚至是虚无可笑。然而,却能让思维层次升华,让你乐此不疲。

高中后学了数学,只知道它有用,却不知它与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关系。真正理解数学才是最精确的哲学这句话,已经是成年经历过千万辛酸,学过易经之后。

这世上有两种绝然不同的命运,如果一定要以数学的方式来解释,它可以用两个函数来解析:
Y=X(1-X);Y=-X(1-X)。
这两个函数,后者是前者旋转180度的镜象。它的图形就是下面的两个图

如果混沌是1,那么,X为阳、1-X为阳。X=1-X,谓之中和、中庸、中道。所谓和谐,即是阴分与阳分相等。如果在人生,前者中年时Y值最大;后者中年时历经千辛Y值最小,人生才刚刚起步。不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如果将图形看作是一个碗,是前者碗里装的东西多,还是后者碗里装的东西多?当然,是后者。如果财富不仅用金钱衡量,所有的经历也是财富。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的一生总要去努力,假如努力成功了,你将获得人生的财富;假如努力不成功,你还有财富的人生。努力或许是你改变人生的唯一可能,不努力,你只能顺其自然,承受命运给你的一切。所以,古人才会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多数人的人生,是前一种;只有少数人的人生,是后一种。至少从那么些年看八字数万例的实证,我可以很确定地这么说。

人的一生,无非就是生、旺、休、囚、死五种状态。正常的人生如果寿命是90岁,0-15岁之前的阶段,懵懂初开,知规距,懂礼仪;15-30岁在求知的阶段,心智形成,知方向、明是非;30-45岁在立业的阶段,目标明确,知艰辛,有意志;45-60岁内敛阶段,事业与人格皆重要,更重要的是学会守成,知何可为,何不可为;60-75岁立言阶段,养性、养心、养生;75-90岁还童阶段,怎么快乐怎么来,任性已经不是坏事。

上面的是别人的人生,我的人生是后一种,大多数大运逆行的人生也是后一种。这应了古人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实,现在看来,也不用美化大运逆行能走出来着。并不是什么天降大任,而是秉性中的叛逆,带来的不一样的人生。性格决定命运,并不是随意说说的,是无数人用一生实践出来的经验。

我的人生,是后一种。除了经历饥饿的三年,出身的家庭是我所在的城市里收入最高的家庭之一,我记得当年父母的收入,要比地区行署专员家收入高了近一倍。当年,更普遍的是普通家庭月收入38元。7岁后,家里每周都有级别不低的官人来与父亲聊天,每逢周末两天,蹭吃蹭喝的人总不少。父亲待朋友们特别好,在社会上口碑极好,除了当父亲不太称职外,一直是很多人称道的榜样。

所有的孩子都有叛逆期,我的叛逆期可能比很多人来得要早很多。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更优秀,无形中总会给孩子施加很多压力。父母总会将自己未能实现的事实,寄望在孩子身上。这可能是我10岁之后,走向悲惨人生的根源。所以,我在45岁时,是一生最穷的时候。

我能从谷底爬起来,并不是我有多大的能耐,而是赶上了国家的运势。一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契合,才是最最重要的。我承认,我们这代人,虽然生于忧患,但成长时期与国家的命运契合度是最高的。1978年考上军队院校,留在体制内的无一不是功成名就。我脾气不好、叛逆,从不循规蹈矩,思维方式总是跟别人反着来。这是我最大的缺点,也是优点。事物皆有正反两面,二者亦为一阴一阳的关系。有些事物你顺着看是一回事,逆着看可能会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惊喜。当然,很多时候你这么尝试,可能发现的是惊悚。所以,你注定吃的苦头要比别人多得多。

不过,经历后才知道。两各不同的人生,各有各的好。前者一生顺遂,严格按照生、旺、休、囚、死过程走完一生,也不能说不好,即使有点小波折,也可以忍受。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遂顺一生,命运给你什么,你就接纳什么。

但是,总是有人不甘命运,会与之抗争。有没用呢?其实以我的实证看,是没有用的。这话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绝望。觉得你与命运抗争没用,不等于你不能跟自己抗争。树立自我信心,给自己予希望,是你能做的最本分的事。如果一个人放弃自我修养与提高,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未来。你的未来如果没有任何希望,那你的一生都不会是好的。

希望,不是别人给予你的馈赠;而是你自强不息,不懈努力的馈赠。

我个人以为,人生的三大悲哀是:少年得志、德不配位、贫穷乍富。所以,不用羡慕别人好运走得早。好运走太早的人,未必会有好的晚年。好运走得晚的人,往往会有比较好的晚年。

好的人生,就是少年辛苦,40岁以后立业、立身、立言。有些人越老越值钱,比如老中医、书法家、大画家、大学者、大科学家。如果没有足够的积淀,积攒大量的人生财富,怎么可能名声四播,功高至伟。我看过国士袁老先生的八字,他即是如此。

最不好的人生,就是少壮得志。比如当年国科大的中国第一神童宁铂,不现在还有几个能记得他的名字,他又于国家作出哪些贡献?

人的一生,总得留点什么。你若不能立业,那就立身。世界那么大,总该留点你该留的东西。

莫大仙岳居 2022/06/04 11:02

#丹道修行点窍#:如何把握“回光调息”的火候,进入先天状态?
1、宗旨只要纯心行去,不求验而验自至。大约初机病痛,昏沉散乱,两种尽之。却此有机窍,无过寄心于息。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心一动,而即有气,气本心之所化也。吾人动念至速,霎顷起一妄念,即一呼吸应之。故内呼吸与外呼吸,如声响之相随。一日有几万息,即有几万妄念。神明漏尽,如木槁灰死矣。然则欲无念乎?不能无念也。欲无息乎?不能无息也。莫若即其病而为药,则心息相依是已。
故回光必兼之调息,此法全用耳光。一是目光,一是耳光。目光者,外日月交光也;耳光者,内日月交精也。然精即光之凝定处,同出而异名也,故聪明总一灵光而已。

坐时用目垂帘后,定个准则,便放下。然竟放下,又恐不能,即存心于听息。息之出入,不可使耳闻,听惟听其无声。一有声,便粗浮而不入细,即耐心轻轻微微些,愈放愈微,愈微愈静,久之,忽然微者遽断,此则真息现前,而心体可识矣。盖心细则息细,心一则动气也。息细则心细,气一则动心也。定心必先之养气者,亦以心无处入手,故缘气为之端倪,所谓纯气之守也。
子辈不明动字,动者,以线索牵动言,即掣之别名也。既可以奔驰使之动,独不可以纯静使之宁乎?此大圣人,视心气之交,而善立方便,以惠后人也。

丹书云:“鸡能抱卵心常听”,此要妙诀也。盖鸡之所以能生卵者,以暖气也。暖气止能暖其壳,不能入其中,则以心引气入。其听也,一心注焉,心入则气入,得暖气而生矣。故母鸡虽有时出外,而常作侧耳势,其神之所注,未尝少见也。神之所注,未尝少见,即暖气亦昼夜无间,而神活矣。神活者,由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即活。死心非枯槁之谓,乃专一不二之谓也。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心易走,即以气纯之;气易粗,即以心细之。如此而心焉有不定者乎?

2、大约昏沉、散乱二病,只要静功,日日无间,自有大休息处。若不静坐时,虽有散乱,亦不自知。既知散乱,即是却散乱之机也。昏沉而不知,与昏沉而知,相去奚啻千里!不知之昏沉,真昏沉也。知之昏沉,非全昏沉也,清明在是矣。

散乱者,神驰也;昏沉者,神未清也。散乱易治,而昏沉难医。譬之病焉,有痛有痒者,药之可也,昏沉则麻木不仁之症也。散者可以收之,乱者可以整之。若昏沉,则蠢蠢焉,冥冥焉。散乱尚有方所,至昏沉,全是魄用事也。散乱尚有魂在,至昏沉,则纯阴为主矣。
静坐时欲睡去,便是昏沉。却昏沉,只在调息。息即口鼻出入之息,虽非真息,而真息之出入,亦于此寄焉。凡坐须要静心纯气,心何以静?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闻。不闻则细,细则清;闻则粗,粗则浊。浊则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虽然,心用在息上,又要善会用,亦是不用之用,只要微微照听可耳。

此句有微义。何谓照 ? 即眼光自照。目惟内视而不外视,不外视而惺然者,即内视也,非实有内视。何谓听 ? 即耳光自听,耳惟内听而不外听,不外听而惺然者,即内听也,非实有内听。听者,听其无声;视者,视其无形。目不外视,耳不外听,则闭而欲内驰。惟内视内听,则既不外走,又不内驰,而中不昏沉矣。此即日月交精交光者也。

昏沉欲睡,即起散步,神清再坐。清晨有暇,坐一炷香为妙。过午人事多扰,易落昏沉,然亦不必限定一炷香,只要诸缘放下,静坐片时,久久便有入头,不落昏睡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朋友说可能是zuo的时候滴蜡,估计是玩SM的……但是我每次看到他的脸,笑起来那么可爱,我根本无法想象他是这样的人。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他走过来说“还疼吗”也不
  • 此事为突发状况,也得报告老板大概情况,最后有了第三篇小作文…[苦涩]睡醒一觉接着看,原本有点困,没想到真睡着了,但是……发现好康的瞬间清醒jojo最后两人一前一
  • 颜色超级自然,完全不用担心调色问题,按压就能使用,简直比洗头发还方便。首迷泡泡染绝对是我用过的染发产品中最满意的,强烈推荐!
  • 【#男孩骑车摔伤加油员暖心帮忙# [心]】5月29日中午12时,一名身着校服的男生一瘸一拐地走进中国石化福建泉州石油惠安霞光站便利店,正在打扫卫生的加油员看到后
  • 带回家我给它擦干净以后,又喂了一点奶给它,因为实在没有养猫经验,也不知道应该喂它什么[泪],我爸也想养,热心的把他刚换下来的车垫给它用了,还贡献了一条废弃裤子,
  • 我们总是想要找到能为自己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可大多数时候,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成年的人世界,孤独其实是人生常态,每一个人所
  • #李旻浩[超话]# #兔咪国日报##李旻浩五代第一主舞# ✖️Gucci Cruise 2025 Fashion Show宣传活动 特别注意事项——————MI
  • ——顾城10.春天没有花,人生没有爱,那还成个什么世界。我们也能从这部作品里感受到,神是跟人一样,有生即有死,都是平等的,在“诸神之黄昏”里就能看到诸神命运里的
  • 而在伊维萨岛,这群人遇到了不少在此度假的球员,吉莱斯比在ins上分享了一张他们晚上外出的照片,并遇到了托纳利。德布劳内:我正考虑 去沙特踢球..本赛季曼城创造了
  • Green Earth Action我在行动!Green Earth Action,我在行动!
  • #清明小长#日行一善# #阳光信用#假第1天#【狮子座的缺点】1、喜欢吃,顶级吃货;2、霸道,有很强占有欲;3、懒,超级怕麻烦;4、爱捉弄人,事后还经常自鸣得意
  • (我需要反复问自己)4、我非常在乎、愿意为之付出的事情是什么?好与坏相信是有利于我成长和突破局限的也给我提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 !!
  • 二轮开学第17天,晴心内一位大娘的胳膊因为长期输液出现了一个超大的水泡今天潘老师给所有在她的组里轮科的学生发了补助,这让才来这个组两天的我有点受宠若惊,实在是有
  • 事涉逾百家上市公司、高管等,好好对照自己手上的持股,请远离也是为什么现在市场资金不敢伸手,搞不好就容易被按ST,大雷$锦州港 sh600190$ ,4年虚增营收
  • 兔头妈妈儿童牙膏奥拉氟防龋齿防蛀牙膏含氟牙膏宝宝学生专用牙膏 [赢牛奶] 58.6 [互粉] [钱]    昨夜,一场碎梦,打破了原本的平静,我的心又一
  • plog10长沙篇2吃吃吃篇 和gtx、cy一起吃的倒数第二顿饭就是在石锅鱼 于是然后我又回来了 石锅鱼好吃 干锅土豆好吃 拔丝红薯还是当年那个拔丝红薯 吃完在
  • 日常生活碎片文案: 1.祝大家今年剩下的日子里不被封控 ☻ 2. ·͜· ‘’更新 3.咖啡是下午喝的 人是半夜疯的 4.今天不太好ᵕ᷄≀ ̠˘᷅ 5.自
  • ༼དཔེ་དེབ་འོས་སྦྱོར།༽<<མེ་མདའ། མེ་སྒྱོགས། ནད་དུག་དང་ངར་ལྕགས།_མིའི་རིགས་སྤྱི
  • 每个梦境世界都有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谜题设计,让玩家在解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惊喜。结语:感受游戏的多样性与深度这三款游戏各有特色,无论是对战斗的激情,对艺术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