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乐乐娱乐法日历 # 玩个游戏还得被处罚,游戏公司有这么大权力吗?
“如需登录,请您先勾选以下协议”,“若我们认定您违反本协议,我们有权中止、冻结以及删除您的账号以及相关资料,您无权要求我们返还此类虚拟财产或者账号中剩余资料对应的真实货币价值”。在用户登录游戏时,往往会弹出一个包含上述内容的用户协议。用户进行勾选,勾选即表示同意,如果不勾选则不能进入游戏,这是一般游戏都会设置的。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账号安全,以下问题值得玩家和游戏运营商共同注意。

1、网络服务合同中,网络游戏运营商对玩家的虚拟财产是否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首先,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记录备份应当保存60天。也就是说,游戏服务商应当对游戏中的设备、昵称、好友等资料进行备份,如果遇到丢失、盗号的情况,应当及时回应玩家的要求,协助玩家找回账号。

其次,作为游戏经营者,其与玩家在游戏中的地位并不对等。游戏经营者掌握服务器的控制权,可以自由设定、维护服务器数据,玩家仅能在游戏设定的环境下进行活动,且类似皮肤、随身物品、特效等游戏虚拟商品,其定价、数量、稀有程度也均由游戏商控制。玩家由于登录时间不定,不能清晰的知道游戏环境发生的变化,在此情况下,游戏经营者应当承担更严格的保障义务。

2、游戏数据丢失,谁来举证?

如上所述,玩家由于自己地位并不能完全保存其虚拟财产,相比于玩家而言,游戏公司具有更加优越的举证条件,更加方便的举证方式。网络服务合同中,网络游戏运营者应对玩家丢失虚拟装备、财产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在《传奇世界》一案中,江苏省江阴市法院就认为举证责任在盛大公司(案件的游戏运营商)。此外,如果玩家拿出了游戏设备丢失不是因为自己的证据,那么游戏公司就应该承担因玩家原因导致游戏数据丢失的证据责任,否则,就不是玩家的原因使得游戏数据丢失。

3、封号、扣币、禁言?游戏公司的处罚有依据吗?

玩家下载游戏后,会与游戏公司签订类似《服务条款》《玩家守则》等网络服务合同,一般游戏条款中都会出现类似约定,“如果玩家未妥善保管并且没有及时通知公司,将由玩家负全责;如果通知了游戏公司,因为公司自身过错而没有采取必要措施,则由游戏公司承担责任”,此类条款并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对签订双方都有约束力。

对于一些账号非法外挂,导致系统出错,游戏公司为了维护运营秩序,封号也是一种举措。目前有四类被封号的原因:一类是钻游戏漏洞、bug刷取游戏积分;一类是倒卖游戏商品获得现实价值;一类是进入私服、购买外挂、安装非官方插件导致数据丢失、毁损甚至个人信息泄露;最后一类则是诸如诈骗、侮辱他人、宣传反社会言论被人举报后封号。游戏商总会规定以下禁止条款:“不得攻击、入侵或使用其他非法手段登入我们的游戏服务器”,“不得进行金钱交易”“不得发布煽动性言论”……如果违规,轻则禁言重则封号,有些游戏公司还会做出“倒扣钱”的处罚。不过,游戏公司也不能借这些名头乱封号。著名的“红月案”中,玩家遭遇了无理由限制账号、莫名被删除装备、账号资料被盗取而运营商不提供窃取者信息等情况,游戏公司以玩家使用不良程序、购买“复制物品”为抗辩理由,认为其损失完全是由自身安全意识薄弱、贪图便宜所致。显然,游戏公司的说法是得不到一般公众以及法院认可的。首先,玩家在交易过程中并不知晓自己所交易的物品是否为正版。其次,有不良程序接入应该由游戏公司审查,而不是放任其诱骗玩家充钱购物,使得玩家钱财两空。最后,如果玩家进行了申诉,游戏公司应当积极处理并予以回复。如果以上措施游戏公司都做到了,才能成为脱罪的理由。

4、游戏公司乱处罚,玩家如何维权?玩家的虚拟财产如何得到保护?

①协商。由于人员操作失误,游戏公司也存在误封、错封的情况,此时,可以向有关客服反应,要求解封。如果客服繁忙,沟通不上,可以向公安局计算机安全监察科请求帮助,向游戏运营商提出协查函。

②行政程序。根据有关要求,12318不再接收网络文化运营商封停账号、充值消费、奖励发放等举报。如果发生“游戏官方不正当封停玩家游戏账号;帐号不存在;游戏玩家帐号内的装备、道具、游戏币等被盗,游戏官方未配合找回;已买的账号卖家找回;数据暗改”等情况,可以向中国网络游戏投诉平台(12315)进行投诉维权,该平台旨在严厉打击游戏盗号、封号、诱导消费的问题,促进网络游戏行业健康发展。

③调解、仲裁、诉讼程序。

如果投诉平台处理结果并不满意,可将投诉案件进行升级,选择调解、仲裁、执法处理方式。中国网络游戏投诉平台将会为此提供帮助,比如,帮助用户将材料转移给用户选择的调解中心或仲裁委。如果仲裁调解均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每日一道#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修行是如何“得道成仙”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得道成仙为最终旨归,无论外丹术还是内丹术都只为了修道成仙。只有长生久视、成仙成真,才能标志着得道。道教因其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而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故又被称为神仙道教。

“仙”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中认为是靠修炼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人,或是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说文》:“仙,人在山上貌,从人山。”《释名•释长幼》中有:“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林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说文》解释“僊”时又说:“僊,长生僊去,从人僊。”僊,本意用作动词,表示“轻舞飞升”之意。如《诗经•宾之初道》中有:“屡舞僊僊”。“仙”字,早期都写作“僊”。神仙的概念,最早追溯到《山海经》、《列仙传》等中的神话故事。

道家道教经典中也有对于神仙的描述。例如,《庄子》书中有很多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描述。《齐物论》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后来道教的有关仙的思想可以说最早是继承于这些观念。例如,葛洪说:“列仙主人,盈乎竹素矣。”(《论仙》),“若谓世无仙人乎,然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非虚言也。”(《对俗》)

“成仙”的追求自古有之,只不过道教将神仙之说理论化、宗教化并且实践化了。悬置道教“得道成仙”之现实是否可行不论,事实上道教的神仙观念和“得道成仙”的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的意蕴。这种美学意蕴体现在“逍遥”二字之上。体现在道得仙成的精神境界之逍遥、生死观念上的逍遥、追求成仙路径之逍遥。如此“逍遥”的美学意蕴对于现代社会中,异化、物化的个人来说,无疑具有着纯净心灵的作用。

一、 得道:精神之逍遥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有对自由自在境界追求的“逸”、“游”的性格。在飘逸、游弋、逃逸、出游的同时,也具有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归”、“返”的性格。道家道教所提倡的“道”正满足了人们“出离”与“回归”二争力的融合。

老子所述的“无形大象”之道,“先天地生”而孕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具有着“弱”、“柔”、“虚”、“静”、“冲”、“朴”等特点。道“惟恍惟惚”,无法用逻辑语言来形容,故在老庄那里“运用了大量的形而上下混然不分的‘大象’来投射出、引发出至道的意境。像‘冲’、‘虚’、‘谷’、‘水’、‘婴孩’、‘风’、‘山木’、‘解牛之刃’等等。”

而一旦把握了道、体道之后,便可以逍遥而无待。“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而“道”不是一个高高悬起的神秘之物,道可以体现在任何人、事、物之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知北游》)

正因为“道”是周遍咸的,所以体道的“逍遥”不是厌世的或者是形而上的。也没有人能够在实在的意义上离世独立。如此体道的精神样态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人生的境域,无论悲苦喜乐,就是道的境域。没有什么形而上的终极,世间就是终极。如此之体道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这种周遍咸的道的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道教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观念。例如,葛洪说:“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抱朴子内篇•对俗》再如,杜光庭曾说:“老君垂教,以清静为用,无为为宗,清静则国泰身安,无为则道成人化。”

二、 成仙:生死观念之逍遥

道教重视“生”,重“人”,重“肉体”。如:《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无上秘要》卷五说:“天地万物,人为最贵也”、“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说:“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说:“有生最灵,莫过乎人。” 道教注重对人体生命的保养、“保精爱气啬神”。

《太平经》说:“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太平经合校》卷一三七~一五三《太平经钞》壬部一九上) 追求肉体不死、羽化升仙,表现出道教企图达到对于生命的自主自控,即身成仙的逍遥自在。

一方面,道教非常重视肉体;另一方面,道教亦表现出在境界上对生死问题超越的“逍遥”。一般观点认为道教和道家的生死观是矛盾的。例如认为葛洪重肉体长生,而庄子就是对死置之度外。其实,葛洪是从修仙的迫切实践角度来谈生死、成仙。他怕人们不重视“生”,错过了即身成仙的机会,人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生命。葛洪说:“天之大德曰生。生者,好物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抱朴子•勤求》)而庄子讲的是一种“亦可……亦可……”的境界。拥有一种“无待”、“无累”的境界,便亦可接受生,亦可接受死。“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齐物论》)在对待形神问题上,陶弘景也有“亦离亦合”的观点。陶弘景说:“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 简单地说,佛教生死观的思维方式是“非……非……”的双遣方式,从缘起入手,让人体悟“空”,从而破我执、法执。道教的生死观讲究形神亦离亦合,亦可离亦可合。思维方式是“亦可……亦可……”、“方……方……”。讲究一种对肉体生命的自控自主,讲究修炼之方法,同时又对肉体生命并不执着,对得道成仙、长生不死的目标不存在“机心”,天然自然,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其实,在道教修炼成仙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着对“生”执着的“机心”,就会存在着羁绊和束缚。“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当“生”成为一种束缚心灵的追求目标,人就“有累”、“有待”,心灵的世界就会背遮蔽。“富贵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庚桑楚》)这样就达不到体道的逍遥自在,就一定不会“得道成仙”。只有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物我两忘的“撄宁”之逍遥境界,才能成就最终的“得道成仙”。

三、 以何得道成仙:方法之逍遥

道教是一个非常重实践的宗教。要达到“得道成仙”,有许多的方法,如符箓、咒语、服食、房中、存神等等。然而只有到达方法上的超越与逍遥,从依技成仙转化为依艺成仙,才能真正得道成仙。

实践证明,存有机心的外丹服食等技术方法,不能解决得道成仙的问题。故道教非常重视内丹术,强调性命双修,重视内在精神涵养与外在炼形体和服食的结合。

在精神内养的方法上,《庄子》重视心斋、坐忘。“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道教修炼中也重视这种“忘”、“斋”、“化”的内在精神涵养方式,如谭峭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化书》)

“技”,只是纯粹的方法;忘掉“技”之后的“艺”,是融合了“道”的出神入化的“逍遥”。在《庄子•达生》中讲的“削木为鐻”的巧匠梓庆的故事,《庄子•田子方》中宋元君将画图的故事,以及《庄子•养神主》中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讲的都是在如此心斋、坐忘、体道工夫之下,使得无论是雕刻、绘画甚或是解牛,都成为鬼斧神工的“艺”而非仅仅是“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

道教“得道成仙”正是在此多重“逍遥”的美学意蕴下,才真正具有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气魄。

文章来源:网络资料

读书学典:《论语.颜渊》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前520年-前456年,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通达事理,有杰出的“言语”才能,善经商,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
▲政:为政之道。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仓廪实、武备修,然后教化行,则民信其上。兵,兵器,引申为士兵、武备。《说文》:“兵,械也,从双手持斤并力之貌。”
▲必不得已而去:假设遇到不得已的时候,兵、食、信三者不能兼顾,必去其一。陆氏:“上节言其常,此不得已,言其变也。”

■现代翻译:子贡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先求充足粮食,次乃讲究武备,民间自然信之了。”子贡又问:“倘遇不得已,于此三者间,必去其一,则孰可先去呢?”孔子说:“减去武备吧!”子贡又问:“倘遇不得已,于此二者间,再必去其一,则孰当先去呢?”孔子说:“减去食粮吧!自古以来,人谁不死?若苟无信,则G都不存在了。”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死者,古今常道,人皆有之。治邦不可失信。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问为政之法也。食为民本,故先须足食也。時浇复须防卫,故次足兵也。虽有食有兵,若君无信,则民众离背,故必使民信之也。兵比二者为劣,若事不获已,则先可去兵也。人若不食,乃必致死。虽然自古迄今,虽复食,亦未有一人不死者。是食与不食,俱是有死也。而自古迄今,未有一国无信而国安立者。今推其二事,有死,自古而有。无信国立,自古而无。今宁从其有者,故云去食也。故李充云:“‘朝闻道夕死’,孔子之所贵;‘舍生取义’,孟轲之所尚。自古有不亡之道,而无有不死之人。故有杀身非丧己,苟存非不亡己也。”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贵信也。足食则人知礼节,足兵则不轨畏威,民信之则服命从化。以兵者凶器,民之残也,财用之蠹(dù ,指蛀蚀器物的虫子)也,故先去之。夫食者,人命所须,去之则人死。而去食不去信者,言死者古今常道,人皆有之,治国不可失信,失信则国不立也。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兵之于徳为末,于器为凶。故古者制字之意,戈欲偃、弓欲弛、武欲止。则兵岂先王之所尚哉?此所以宁有信而去兵也。食之所养者小体也,信之所养者大体也。故无信而生,不若有信而死,此其所以宁去食而信断不可少也。然非兵则无以有其食,非食则无以存其信,三者固不可偏废,惟其轻重缓急之不同。

●宋朱熹《论语集注》:言仓廪实而武备修,然后教化行,而民信于我,不离叛也。食足而信孚,则无兵而守固矣。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程子曰:“孔门弟子善问,直穷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贡不能问,非圣人不能答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宋张栻《癸巳论语解》:生则有死,人之常理。至于无信,则欺诈倾夺,无复人理,是重于死也。夫食与兵,固为急务,然信为之本。无信,则虽有粟,而谁与食?虽有兵,而谁与用哉?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为政者有经有权而总以信为立国之要也。昔子贡问政于孔子。孔子曰:为政者凡以为此民也,民以食为天,必制其田里,薄其税敛,则食足而民生以遂矣。民以兵为卫,必为充其行伍,时其训练则兵足,而民生以安矣。然兵食既足,而民心未孚,则民岂可恃乎?必勤施教化,彰明礼义,使民皆尊君亲上,而无诈无虞,则民信之矣。此乃政之大经,缺一不可也。子贡又问曰:三者兼全诚美矣,倘不得已于三者之中姑去其一,将以何者为先乎?孔子曰:去兵。盖民既足食,而且有信以固结之,则家自为卫,人自为守,虽无兵而国可保也。子贡又问曰:去兵已属权宜,设不得已于二者之中又去其一,将以何者为先乎?孔子曰:去食。夫民无食则死,原不可去,但自古以来人皆有死,必不能免。若信者,乃本心之徳,而人之所以立于天地之间者也。使民而无信,则形虽存而心已死,无以自立。民不立,而国谁与立邪?可见为政者不可徒求之富强,而要必以信为本。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去兵去食,极其祸难,不过人君国灭身死。然自古人皆有死,死而君德无所可讥,民心终未能忘。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况民戴其上,如手足之卫身,子弟之卫父兄。虽值危难,其犹可以济。是故,信者,上所以治民之准也。苟无信,虽足兵足食,犹不能守;况更值不得已,而兵食皆将去之乎?兵革不动而威,用利不施而亲,此之谓明王之守也。折冲乎千里之外,此之谓也。又《晋语》箕郑对晋文公曰:“信于君心,信于民,信于令,信于事。信于君心,则美恶不逾;信于民,则上下不干;信于令,则时无废功;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咸以信为政要。故夫子言道千乘之国,亦云“敬事而信”也。

●钱穆《论语新解》:本章因子贡善问,推理至极,遂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之说。然子适卫,告冉有:“既庶矣,当富之。既富矣,当教之。”与本章足食在前,而兵与信次之同意,可见为政者首以使民得食能保其生为先。惟遇不得已,则教民轻食重信,一处常,一临变,读者须于此善体,不可徒认自古皆有死之单辞,遂谓为政者可以不顾民命,而高悬一目标以强民之必从。此亦一义命之辨。为政者首重民食是义,宁去食是命。立身立群同是一理,立身有舍生取义,导群亦有去食存信,此与“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各申一面,不相害。

★此章记善为政者必以信为本。民无信不立,若无民信,则号令日轻,纪纲日弛,赏不足以劝,罚不足以惩,委靡颓堕,每事不立矣,纵无外患,也有内乱,虽足兵足食,则国不能安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2.ᴹᵃʸ ʸᵒᵘ ˡᵒˢᵉ / ʳᵉᵍʳᵉᵗ ⁿᵒᵗ ᶜʰᵉʳⁱˢʰⁱⁿᵍ ᵐᵉ ᵃᵗ ⁿⁱᵍʰᵗ.愿你一到夜里就失落/后悔未曾珍惜我。 ​​​​
  • 显nun神器是chanel的双头唇釉40!!!隔离期间闲来无事撸的淡妆用到的彩妆为底妆彩棠雾瓷持妆粉底液色号200芙玉白(这真的是我继兰蔻持妆后又一大爱粉底液了
  • 雪乐山独家引进欧洲Maxxtraks先进滑雪器材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联合清投智能(公司证券代码836334)研发了全套国产化设备,连锁运营,全力开拓青少年暨成人滑
  • 15号线一期工程已有2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西安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西起细柳站,东止于韩家湾站,是横贯西安主城区南部的一条骨干线,该线路串联了主城区南部高新区、
  • #白鹿[超话]##向全世界安利白鹿# Day 1:对白鹿的初印象和现印象刚刚接触到白鹿是看了烈火军校,就觉得她是自信开朗的女孩,然后就关注了她的所有作品;现在我
  • 】“我是考生,我想了解下参展的院校有哪些”“我们是外省高校,想来西安参加高招会”……随着“2022年全国高校在陕招生暨第三届志愿填报咨询会”信息不断发布,许多陕
  • #壁纸[超话]##手机壁纸#可爱温暖而励志的朋友圈文案 1、所有运气都藏在善良里 2、我是可爱又浪漫的麻烦,想成为你甜蜜的负担 3、最近圆了许多,我的可爱
  • 就被某姜直接指出“你就是个大颜控[鄙视]”“这张脸一看就是你会喜欢的脸[吃瓜]”“果然是你会喜欢的声音[吃瓜]”“你现在就是王栎鑫的狗[拜拜]”“好了好了,以后
  • 据日本总务省消防厅统计,截止到7月31日的一周时间里,日本全国救护车“搬送困难事例”达到了6307件,超过了第6波疫情的爆发期,创下疫情以来最多。【逆行的力量,
  •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A plant immune protein enables broad antitumor response by r
  • 《坏蛋联盟》好像这样的故事设计的电影还是挺多的,只不过这次用了动物界中的几种凶恶动物作为代表演绎而已,其中不乏朋友的真正友谊、正邪的问题、人生价值等等,都是挺有
  • 推送收到布达拉宫建筑修缮和展陈提升所以只开珍宝馆的消息,想到八月去只参观了没几个殿(因为疫情),又想到在客栈和一位驴友姐姐聊天,她说十年前来布宫听讲解说只会越开
  • 2021年新春文化旅游月共推出10个文旅大礼包,鼓励福州人、邀请新福州人在防疫要求下,一起畅游福州,发现福州“N+1”的美好。本次活动共推出10个文旅大礼包,鼓
  • 我一个人徜徉在秋日中,伸出手臂拥抱秋天,在浓浓的秋色中品味生活,我想,应该是最美的光阴吧! 2022.8.23日#军营里那一抹绿[超话]#满服役期的战友,您
  • 最后10分钟,哭了三张纸巾,早上睡醒眼睛还有点肿[失望]八月观影记录-5 豆瓣四星#Hot Toys出货预告# 企图改变人生的时间旅行者#机堡#动作类喜剧片《死
  • 大晚上的他们家给我打电话我还以为要我好评了,结果是问我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笑cry]太认真了,我是一边说她还让员工一边记录[允悲]串太咸了,但我买了春饼卷着吃还
  • 倘若,一场戏,终究要以感伤谢幕,也不必去刻意抹煞什么,留有昔日的余温,便是岁月赐予的恩慈,已然很欣慰。   然而,无论是刻骨铭记的事,还是深爱的人,都是回
  • 在这里,你的思想信念与你的生命感受、生活经验,你的知识结构、理性认识,你在社会中担当的角色,不会在逻辑上、生活经验与理性认识中产生冲突与分裂,你所做的事不会
  • 隔离半个多月以来一直不敢相信这真的是上海现状好希望这只是一场梦想赶紧醒来不愿意看新闻 又忍不住去看在那些人心惶惶的日子里还能抢到一些物资维持基本生活已经很开心了
  • 1月2日开始,临安柯方线、岗圆线因抗冰整治需要同停,这是自2017年以来,临安输电网首次迎来五级电网风险保供电工作。公司自成立以来,已与中国人保、平安、太平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