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歌会汇总‼️
对照发布时间查缺补漏,一共三条

1⃣️夏日歌会 (10:07发 目标:1w+)
https://t.cn/A6XWQi4v

2⃣️夏日歌会❷(12:17发 目标:4000+)
https://t.cn/A6XW3Ghr

3⃣️rs置顶(11:47发 目标:4000+)
https://t.cn/A6XWmQzz
(一定要先关注原博再点)

4⃣️rs投https://t.cn/A6XWucwa

随手与原博互动
目标【800+】@时代少年团-丁程鑫
#丁程鑫[超话]# dcx#丁程鑫 花儿与少年#

【阜阳 绿能涌动 助力高质量发展】阜阳市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十大特色产业之首,提前布局新能源产业,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积极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构建新能源装备制造、清洁发电、储能、场景应用等一体联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七位一体”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阜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去年以来,阜阳通过开展一体化、产业链、基金群招商,在新一轮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按下了“快进键”,相继引进了三峡能源、金风科技、东方电气、国家电投、赛拉弗等一批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着力打造风电、光电、火电和热能、储能、氢能、生物质能“七位一体”新能源产业集群,构建新能源装备制造、清洁发电、储能、场景应用等一体联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中原地区新兴制造业和新能源基地。

“十四五”时期,阜阳市将积极抢抓“双碳”发展机遇,全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可再生能源产业,提升能源保障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聚焦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好风、光、火、热、储、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发展“七位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构建新能源装备制造、清洁发电、储能、场景应用等一体联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目前,阜阳市围绕发展新能源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正在加快推进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阜兴新能源国内首个年产20GW N+超高效太阳能单晶硅片、中科海钠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线、安徽赛拉弗光伏组件及电池片生产和三峡·金风科技新能源产业园、东方电气氢能产业科技园、国电投铁-铬液流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全国风光储一体化示范基地。

阜阳市以构建新能源产业链为切入点,坚持系统性开发,建立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和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全力打造“七位一体”产业集群——

构建风电高端装备全产业链,打造“双百亿”装备制造产业园。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带动上下游协调发展,从电机、叶片、塔筒到整机制造、风电开发,风电高端装备全产业链雏形初现。风电装备智能制造创新示范项目已开工建设,主要生产整机大部件,一期将实现年出货量50万千瓦,全部投产后实现年出货量100万千瓦、产值25亿元。近期,中车风力发电机、天杉高科、江苏保龙等风电设备企业纷纷来阜洽谈合作。谋划建设阜阳市三峡·金风现代能源创新示范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总规划占地2400亩,主要承载现代能源(风、光、氢、储能)生产、研发、检测等全产业链及配套设施项目。

打造完整光伏产业链,以阜兴晶体、三峡能源、燕龙基、赛拉弗等光伏上下游企业为核心,推进N plus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光伏玻璃、电池片、光伏组件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电项目和一批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建设华润电厂二期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推进电厂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

加快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据勘测,阜阳市浅层地热能总储量65.573×1013千焦/年,合2241万吨标准煤/年,开发利用后可减排有害物质5416.67万吨/年。

瞄准新型储能技术,打造储能示范项目。落地全国首条GWh级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加快建设三峡能源阜南储能30万千瓦/6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引进国家电投铁-铬液流电池示范项目,签约国家电投集团科研院阜阳研究中心。

加快发展氢能产业,重点建设东方电气(安徽)氢能产业科技园、中科昊海超纯液氢项目等,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车示范推广应用。

深入推进农村能源革命,重点发展生物质产业,率先发展生物天然气,打造生物天然气样板示范,与皖能集团合作成立省级生物天然气开发平台,在全市大力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生物天然气阜南“三全”模式。2021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65%,其中秸秆产业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的70%以上,较去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秸秆综合利用质量明显提升。2021年秸秆综合利用签约项目奖补、标准收储中心奖补及产业化利用奖补共计7132.55万元。

阜阳市在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实施安全降碳,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稳步推进煤炭有序替代转型。2021年全市新能源发电量30.29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加3.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1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截至2021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202.7万千瓦,同比增长25.6%。其中:生物质发电25.04万千瓦,同比增长17%;风力发电3.8万千瓦,同比增长1420%;光伏发电约174万千瓦,同比增长24.5%。截至2022年4月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22.3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7.4万千瓦,光伏发电19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25.335万千瓦。全市2022年在建和计划开工的新能源发电项目总规模达200.75万千瓦,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建项目1个,装机规模1.5万千瓦;风电在建和计划开工项目11个,装机规模122.25万千瓦;光伏发电在建和计划开工项目7个,装机规模137万千瓦。

“延伸链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阜阳市节能环保产业起步较早、基础较好,发展势头十分强劲。铅蓄电池和锂电池再生利用、再生塑料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再生铅生产基地和中原地区最大的再生塑料基地,华铂科技、天能集团已成长为产值超百亿元的节能环保企业,2021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766亿元。

近期,为加快界首田营科技园和太和肖口工业园一体化发展,阜阳组建并挂牌成立了阜阳首太新能源产业园,进一步推动阜阳节能环保产业做大做强。当前,阜阳正在依托南都、天能、骆驼、超威、五矿集团长沙矿冶院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再生铅精炼及深加工产业,不断完善锂电池再生产业链,加快发展再生塑料产业,持续壮大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

阜阳市不断延伸节能环保产业链条,大力引进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发展高效节能通用设备制造、高效节能电气机械器材制造,发展源头减量、资源化、再制造等新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争创省级资源循环利用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实现减碳、节能、降耗的目标。

优化发展目标 科学谋划未来

进一步优化发展目标。科学谋划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产业发展重点,明确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产业。充分发挥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首太园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主战场作用,提高产业链发展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2022年,新能源产业力争新增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增亿元以上项目14个;节能环保产业力争实现产业规模9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7%左右,新增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全力抓好已签约项目投资进度。“十四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重点以阜阳首太新能源产业园发展为主战场,初步形成以新能源(电池)回收再制造为核心,以太和县先进环保装备制造、界首市再生铝循环利用、阜南县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界首市再生塑料综合利用为主攻方向的“一核多翼”发展格局。

进一步健全工作格局。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强化专班组织赋能,充分发挥县区及工业园区主战场、主阵地作用,做实定期外出招商、分层级调度、重点企业培育等各项工作,合力服务保障项目招引落地,推动解决项目招引和落地中的要素制约问题,形成各方协调、扁平高效的工作格局。阜阳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双招双引优惠政策指导意见,在项目落地奖励、经济贡献奖励、运营成本补贴、经济扶持、产业项目扶持、招才引智奖励、引荐奖励、“一事一议”政策共10个方面,对直接投资或合资新上项目给予政策奖励或者扶持。专班将加大宣传,全程服务,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充分发挥专班协调调度、全程跟踪、精准服务等职能,各项工作推进上下贯通、左右融通、全盘畅通。进一步收集长三角和沪苏浙先发地区加强节能环保产业的配套政策,尤其是各项土地、规划、能耗、金融、环保、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及时吸纳采用,完善该市节能环保产业链政策体系。

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对于新能源产业,结合“三个百亿”项目和2022年重点项目,提高谋划质量。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节能环保产业,既要持续关注天能集团、南都集团等龙头企业新投资计划,又要围绕补链延链,多渠道收集招商信息,切实做好项目招引工作。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落实“专班专责”推进机制。对已经开工的项目要抓紧投资进度,已经签约的项目加强保障尽快开工,在谈的项目加快跟踪尽快签约。专项协调解决首太产业园项目能耗容量指标、基本农田调出指标、成片开发编制方案与产城融合规划冲突问题。

进一步强化对接招引。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紧盯沪苏浙地区产业转移和资本外溢关键期,尤其是与苏州结对帮扶的战略机遇,主动融入长三角节能环保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主动与沪苏浙地区涉及节能环保产业的科研单位、重点园区、领军企业,加强对接交流,寻求合作机遇,开展技术研发,构建合作联盟。积极搭建招引平台,激活行业商协会作用。创新招引方式,采取面对面、点对点、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以企招商、以商招商,推动全市联动错位发展。(安徽日报)

【“液态阳光”: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新路径】以太阳能为动力,水和二氧化碳作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出甲醇,用以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甘肃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灿及其团队,历时20年载攻克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而随着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在兰州新区成功完成工业化验证,人类为早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有了一条全新路径。

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车辆离开兰州新区繁华的核心区,沿着笔直开阔的道路向西北方向行驶20余公里,便到了兰州新区倾力打造的化工园区。道路一侧的一座小山丘上,漫山遍野铺满了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壮观。

“这是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的光伏发电部分,占地259亩,用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兰州新区石投集团高级技术主管李春新介绍说。

距离山丘不远,就是项目的主厂区,里面矗立着项目的核心设备——各种各样的装置、在空中穿梭交织的管道、高耸的反应塔,显示出十足的科技范儿。

“用山丘上光伏板发的电,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再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就生产出了甲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液态阳光’。”李春新尽量用最简要的语言道明了项目的原理。

甲醇,可作为燃料替代石油,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在化工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电解水制氢,氢再与二氧化碳反应制甲醇,在实验室早就在研究,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有何特别之处?

“关键在于合成过程中使用了李灿院士团队所研发的高效催化剂。”李春新说,这一项目由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等3个重要生产环节组成,其中,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催化剂在后面两个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加入的一种特殊物质,其本身不会参与反应,却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全面提升效率。

实验室里,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再让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的过程复杂漫长,且条件也相对苛刻,而没有实现大规模化工业过程。而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高效催化剂,则极大加快了电解水和二氧化碳加氢的进程,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使工业化生产“液态阳光”变为了现实。

“通俗地讲,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就是利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生产出甲醇的过程,它将无形的太阳能量转移到了液态的甲醇当中,因此,以这种方式得到的甲醇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李春新进一步解释说。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总顾问、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有贤认为,“液态阳光”合成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将二氧化碳变为重要的生产原料,划时代地解决了工业二氧化碳尾气的利用问题。

“工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之所以被大量排放,是因为它无法被大量利用,产生不了价值。而在‘液态阳光’的生产中,二氧化碳变成了重要原料,有了利用的价值。”张有贤说,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不仅将太阳的能量转移到了液态的甲醇中,也使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封存”到了甲醇中,这是人类利用二氧化碳的一次重大创举。

催化技术重大创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不远处就是大连著名的星海广场和星海公园,依山而建、环境优美。

大连化物所是一座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见长的综合性研究所,催化化学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自1983年到大连化物所读研究生以来,李灿院士不断向着一座又一座催化领域高峰努力攀登。“液态阳光”则是李灿和他的团队在催化剂研究上又一次重大突破。

“‘液态阳光’合成成功,实际上就是催化技术的成功。”近期,记者专程前往大连化物所,对李灿院士进行了专访。李灿介绍说,“液态阳光”的合成过程中,通过加入催化剂,大幅提升了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两个生产环节效率。

也就是说,李灿团队分别攻克了两大催化技术。

以电解水制氢为例:传统电解水制氢能耗大,生产出同样体积的氢气不仅成本高,而且速度慢。但使用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先进电催化剂后,单位时间内电解的氢气量大幅增加。

“以前,一小时能够出几百方氢气就已经了不起了,现在我们可以出1000方以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李灿说。

制氢速度提升的同时,还有成本的下降。

传统制氢,每产生一立方米氢气大概需要耗5度以上的电能,但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把生产一立方米氢气的耗电量降至4.3度。

“别小看这0.7度,一方省下0.7度,1亿方、10亿方又要省下多少电,这个量大得不得了。”李灿说,工业生产必须要考虑效率和成本,否则没有企业愿意干。

前沿技术的探索之路往往充满着艰辛。

“液态阳光”的成功,研制出具有很强靶向性的催化剂是关键。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李灿院士团队没有放弃。

“加入催化剂后,要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甲醇,而不是甲烷之类的其他物质。”李灿院士说。

与实验室环境不同,工业合成“液态阳光”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杂质、水、温度等对催化剂的影响。

比如:要确保催化剂耐高温,温度升高不会被烧死、烧结。同时,工业二氧化碳含有大量杂质,有毒化作用,这又需要催化剂要特别“皮实”,既要在温度高的时候不怕烧结,又要同时在各种各样的“粗粮杂粮”原料过来能够被消纳。

“一般的催化剂很怕水,温度高的时候,水对催化剂的破坏很严重,而二氧化碳加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又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李灿说。

通过许多次攻关,一系列问题最终逐一得到解决。
李灿院士团队成员在大连化物所实验室进行催化剂性能测试。

2020年10月15日,兰州新区“液态阳光”示范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一致认为:这一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而“液态阳光”项目运行数据也显示,项目运行1000小时的时候,催化剂依然没有明显失活,抗中毒和抗烧结良好,达到了推广条件。这意味着“液态阳光”这一科技成果已经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

兰州新区“液态阳光”示范项目为下一步建设10万吨级、百万吨级的“液态阳光”生产线打下了基础。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用风能、水能等绿色能源发电,与水和二氧化碳合成出清洁的甲醇。”李灿说。

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2020年1月17日,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总占地面积289亩,投资约1.4亿元的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成功投运,呈液体状的粗甲醇第一次从设备终端的管道中流出。

“电是通过光伏发电得到的,水是普通的工业用水,二氧化碳是从合成氨工厂尾气中捕获的,整个甲醇的生产过程完全实现了绿色生产。”李灿院士团队的王集杰博士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化学品的工业化生产存在着放大效应,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利用小型设备在实验室得出的研究结果,往往与大型生产装置得出的结果有很大差别。
“在实验室里,最初放入反应管的催化剂只有1克,成功后,我们把量放大100倍以上,也就是加入100克催化剂再看结果,成功了,才有了进行工业试验的基础。”王集杰说。

从试验室中的瓶瓶罐罐,到完成工业中试,是“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的一次大跨越。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可年产甲醇1000吨,反应器中投入的催化剂达到了1.6吨,是原始试验的160万倍,达到了项目的工业化示范作用。

“现在的任务是进行推广应用,建设10万吨级甚至规模更大的项目。”王集杰说。

新技术能否被推广,还要算经济账。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有关负责人、兰州新区石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锦算过一笔账,在这一项目中,每吨甲醇的生产成本为3000元。而以传统的煤化工方式生产,每吨甲醇的成本约为2000元。

3000元与2000元,貌似“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缺乏竞争力。

“项目的二氧化碳是购买的,因此增加了500元的成本,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传统二氧化碳排放企业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我们项目很有可能‘零成本’甚至负成本获得二氧化碳,从而使‘液态阳光’成本大幅降低。”姜锦说。

在合成“液态阳光”过程中,除了二氧化碳,电价也对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个好消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3000元的成本是按每度电0.20元的价格计算的,现在有些地方光伏发电成本已降到了几分钱。”对“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的推广前景,姜锦充满信心。

在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中,之所以将甲醇称为“液态阳光”,是因为太阳的能量被一步步转移到了甲醇中。项目落户兰州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海拔高,太阳能资源丰富。

“当然,这也同兰州新区对高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视密不可分,从2018年考察对接到2019年开工,再到2020年建成试运行,仅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兰州新区从土地、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姜锦说。

在王集杰看来,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

我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0亿吨,其中近一半集中在电力、化工、冶金等八大行业。如果能将这些二氧化碳捕集用于制造甲醇,按1.4:1的二氧化碳投入和甲醇产出比例,就等于全国每年在减排50亿吨二氧化碳的同时,能够生产出35亿吨甲醇,社会效应无法估量。

王集杰说,目前工业捕集二氧化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未来,人们还可以对轮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利用。

“液态阳光”合成技术在兰州新区完成工业化验证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中,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荣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已经有多家企业来对接合作,有的已经进入合同起草阶段,很快就有10万吨级以上的液态阳光甲醇合成项目启动建设。”王集杰说。

太阳能为动力,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实现碳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新甘肃客户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9、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誓不成佛」。  9、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
  • 在进入某一个阶段之前,你必须衡量一下是否有鸡皮疙瘩的感觉,你喜欢独自工作,你会和有心理或情绪问题的人或任何需要咨询的人一起工作,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时间,可以依靠你
  • 一句心语触动你的心灵,一句情话让你痛彻心扉,抚慰你心灵的创伤给予灵魂的良药,让心吹吹风,伤了让梦苏醒,痛了停止脚步休息,不怨,不恨淡然一切,多少残酷多少坚强,
  •   2  此次事件,在海叔看来,显示出一个问题——宗教场合不是法外之地。  纪勤微信群说明截屏  而当时还有自媒体称,“吴啊萍”未必是一个真人,做了许多所谓的关
  • 事实证明我做到啦,正如兄弟团一样圆满完成了任务,讲座很成功,现场反响很好~开心自己能把传统文化和各国的同学们分享!我来发几张我拍的汉服照,2018年要期末要放假
  • 女权为什么会发展为极端女权 难道不是因为女性的恐慌吗 想象一下 如果你被拐卖到大山里,一辈子只能被困在那里,你所读的书学的道理在这里 一点都用不上,就这样 你要
  • 陈晓的杨光演的真好[赞]大概去年这个时候断了联系的朋友,今天又加了我的好友,还记得那会我发了个朋友圈,说周雨彤的新剧,《我在他乡挺好的》应该改名叫我在他乡好个球
  • 伽利略的观测,破除了月球是完美的球体这一传统的认识,证明月球和地球是非常像的,地球并不特殊。其实在伽利略观察到环形山后不久,也有一批科学家注意到了月球其实和地球
  • 最后可能理发也两极分化了,富的人有富的地方,但是更多的人想要好的服务,但钱没那么多!像我这样头发茂盛的80后男人也越来越不喜欢理发,因为一,理发的人也老了,中老
  • 最近种草了les néréides的花园主题首饰,还添了好几瓶白花和玫瑰调香水,春夏就是要过得色彩缤纷呀~最近下巴常常冒痘好烦恼[白眼]一定是昨天的desser
  • 没办法,5月一共出摊了6次[允悲]说说体会:疫情当下,大家都很难,挣不了钱,以前觉得出摊不好意思,豁不出去。现在真的是全身肌肉酸痛一次全新的体验最最感谢的真的是
  • 〖盲师八字刑合秘诀〗 四柱刑合生来差,五十岁前要失家。正好弹琴弦断了,孤雁失群走天涯。 劫财重重印绶旺,八字注定苦命郎。劳碌辛苦千般计,那见银钱奉爷娘。 四柱无
  • #周柯宇# [憧憬]#周柯宇无限心动# “我身边有世界上最善良的人们在,当好的人遇上好的人,就一定能一起做最好的事”——周柯宇“不太会搞浪漫,但是我爱你们” —
  • #柳州人柳州事# 【今年柳州普通高中继续招收特长生!详情:#柳州人柳州事#【今年柳州普通高中继续招收特长生!
  • (我相信也请各位都相信她们会一直都在,今后依旧来日方长) 下面想说说对大家的话:真的很感谢大家,对我来说,有一批共同追求美好的朋友是一种极大的幸福,不论多久,
  • 当年没看快男,快女也没看,唯独对陈楚生印象深刻是因为在海南上学,那时候海口解放西大街小巷都在放他的歌,我上学从广州坐轮船到海口,在甲板上吹着风听着的是《有没有人
  • 【转】现在不努力,不拼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虚渡光阴,光想着打游戏,夜熬二三点,大睡太阳照,总是长立志,就不想立长志,总以为今日复明日,明日比牛毛还多,谁知一转眼
  • 先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东京和巴黎,嗯我愿意但RMB不同意[酸]所以吃东西是最便宜且最容易获得的快乐了[哪吒开心]哈哈哈哈哈哈哈爱吃不是我的错而是我勤俭节约的美德
  •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里说到,如果你去追星,你喜欢的那个人之所以你会坚定地喜欢她粉上她,是因为那个人也许就是你想要成为的人,或者她是你的榜样你的动力甚至是你的信念
  • 龙凤橙祥卷卷也不错✅外面是香橙米蛋糕里面有凤梨奶霜和酸奶冻大贝吃起来太扎实了黑芝麻味道超浓郁中间还加了一点麻薯吃起来口感更好呀#不可辜负的美食##美食治愈系#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