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阳光”: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新路径】以太阳能为动力,水和二氧化碳作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出甲醇,用以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甘肃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灿及其团队,历时20年载攻克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而随着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在兰州新区成功完成工业化验证,人类为早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有了一条全新路径。

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车辆离开兰州新区繁华的核心区,沿着笔直开阔的道路向西北方向行驶20余公里,便到了兰州新区倾力打造的化工园区。道路一侧的一座小山丘上,漫山遍野铺满了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壮观。
“这是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的光伏发电部分,占地259亩,用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兰州新区石投集团高级技术主管李春新介绍说。
距离山丘不远,就是项目的主厂区,里面矗立着项目的核心设备——各种各样的装置、在空中穿梭交织的管道、高耸的反应塔,显示出十足的科技范儿。
“用山丘上光伏板发的电,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再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就生产出了甲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液态阳光’。”李春新尽量用最简要的语言道明了项目的原理。
甲醇,可作为燃料替代石油,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在化工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电解水制氢,氢再与二氧化碳反应制甲醇,在实验室早就在研究,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有何特别之处?
“关键在于合成过程中使用了李灿院士团队所研发的高效催化剂。”李春新说,这一项目由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等3个重要生产环节组成,其中,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催化剂在后面两个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加入的一种特殊物质,其本身不会参与反应,却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全面提升效率。
实验室里,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再让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的过程复杂漫长,且条件也相对苛刻,而没有实现大规模化工业过程。而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高效催化剂,则极大加快了电解水和二氧化碳加氢的进程,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使工业化生产“液态阳光”变为了现实。
“通俗地讲,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就是利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生产出甲醇的过程,它将无形的太阳能量转移到了液态的甲醇当中,因此,以这种方式得到的甲醇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李春新进一步解释说。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总顾问、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有贤认为,“液态阳光”合成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将二氧化碳变为重要的生产原料,划时代地解决了工业二氧化碳尾气的利用问题。
“工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之所以被大量排放,是因为它无法被大量利用,产生不了价值。而在‘液态阳光’的生产中,二氧化碳变成了重要原料,有了利用的价值。”张有贤说,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不仅将太阳的能量转移到了液态的甲醇中,也使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封存”到了甲醇中,这是人类利用二氧化碳的一次重大创举。

催化技术重大创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不远处就是大连著名的星海广场和星海公园,依山而建、环境优美。
大连化物所是一座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见长的综合性研究所,催化化学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自1983年到大连化物所读研究生以来,李灿院士不断向着一座又一座催化领域高峰努力攀登。“液态阳光”则是李灿和他的团队在催化剂研究上又一次重大突破。
“‘液态阳光’合成成功,实际上就是催化技术的成功。”近期,记者专程前往大连化物所,对李灿院士进行了专访。李灿介绍说,“液态阳光”的合成过程中,通过加入催化剂,大幅提升了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两个生产环节效率。
也就是说,李灿团队分别攻克了两大催化技术。
以电解水制氢为例:传统电解水制氢能耗大,生产出同样体积的氢气不仅成本高,而且速度慢。但使用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先进电催化剂后,单位时间内电解的氢气量大幅增加。
“以前,一小时能够出几百方氢气就已经了不起了,现在我们可以出1000方以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李灿说。
制氢速度提升的同时,还有成本的下降。
传统制氢,每产生一立方米氢气大概需要耗5度以上的电能,但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把生产一立方米氢气的耗电量降至4.3度。
“别小看这0.7度,一方省下0.7度,1亿方、10亿方又要省下多少电,这个量大得不得了。”李灿说,工业生产必须要考虑效率和成本,否则没有企业愿意干。

前沿技术的探索之路往往充满着艰辛。
“液态阳光”的成功,研制出具有很强靶向性的催化剂是关键。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李灿院士团队没有放弃。
“加入催化剂后,要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甲醇,而不是甲烷之类的其他物质。”李灿院士说。
与实验室环境不同,工业合成“液态阳光”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杂质、水、温度等对催化剂的影响。
比如:要确保催化剂耐高温,温度升高不会被烧死、烧结。同时,工业二氧化碳含有大量杂质,有毒化作用,这又需要催化剂要特别“皮实”,既要在温度高的时候不怕烧结,又要同时在各种各样的“粗粮杂粮”原料过来能够被消纳。
“一般的催化剂很怕水,温度高的时候,水对催化剂的破坏很严重,而二氧化碳加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又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李灿说。
通过许多次攻关,一系列问题最终逐一得到解决。
李灿院士团队成员在大连化物所实验室进行催化剂性能测试。
2020年10月15日,兰州新区“液态阳光”示范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一致认为:这一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而“液态阳光”项目运行数据也显示,项目运行1000小时的时候,催化剂依然没有明显失活,抗中毒和抗烧结良好,达到了推广条件。这意味着“液态阳光”这一科技成果已经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
兰州新区“液态阳光”示范项目为下一步建设10万吨级、百万吨级的“液态阳光”生产线打下了基础。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用风能、水能等绿色能源发电,与水和二氧化碳合成出清洁的甲醇。”李灿说。

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2020年1月17日,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总占地面积289亩,投资约1.4亿元的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成功投运,呈液体状的粗甲醇第一次从设备终端的管道中流出。
“电是通过光伏发电得到的,水是普通的工业用水,二氧化碳是从合成氨工厂尾气中捕获的,整个甲醇的生产过程完全实现了绿色生产。”李灿院士团队的王集杰博士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化学品的工业化生产存在着放大效应,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利用小型设备在实验室得出的研究结果,往往与大型生产装置得出的结果有很大差别。
“在实验室里,最初放入反应管的催化剂只有1克,成功后,我们把量放大100倍以上,也就是加入100克催化剂再看结果,成功了,才有了进行工业试验的基础。”王集杰说。
从试验室中的瓶瓶罐罐,到完成工业中试,是“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的一次大跨越。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可年产甲醇1000吨,反应器中投入的催化剂达到了1.6吨,是原始试验的160万倍,达到了项目的工业化示范作用。
“现在的任务是进行推广应用,建设10万吨级甚至规模更大的项目。”王集杰说。
新技术能否被推广,还要算经济账。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有关负责人、兰州新区石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锦算过一笔账,在这一项目中,每吨甲醇的生产成本为3000元。而以传统的煤化工方式生产,每吨甲醇的成本约为2000元。
3000元与2000元,貌似“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缺乏竞争力。
“项目的二氧化碳是购买的,因此增加了500元的成本,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传统二氧化碳排放企业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我们项目很有可能‘零成本’甚至负成本获得二氧化碳,从而使‘液态阳光’成本大幅降低。”姜锦说。

在合成“液态阳光”过程中,除了二氧化碳,电价也对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个好消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3000元的成本是按每度电0.20元的价格计算的,现在有些地方光伏发电成本已降到了几分钱。”对“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的推广前景,姜锦充满信心。
在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中,之所以将甲醇称为“液态阳光”,是因为太阳的能量被一步步转移到了甲醇中。项目落户兰州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海拔高,太阳能资源丰富。
“当然,这也同兰州新区对高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视密不可分,从2018年考察对接到2019年开工,再到2020年建成试运行,仅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兰州新区从土地、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姜锦说。
在王集杰看来,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
我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0亿吨,其中近一半集中在电力、化工、冶金等八大行业。如果能将这些二氧化碳捕集用于制造甲醇,按1.4:1的二氧化碳投入和甲醇产出比例,就等于全国每年在减排50亿吨二氧化碳的同时,能够生产出35亿吨甲醇,社会效应无法估量。
王集杰说,目前工业捕集二氧化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未来,人们还可以对轮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利用。
“液态阳光”合成技术在兰州新区完成工业化验证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中,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荣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已经有多家企业来对接合作,有的已经进入合同起草阶段,很快就有10万吨级以上的液态阳光甲醇合成项目启动建设。”王集杰说。
太阳能为动力,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实现碳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新甘肃.甘肃日报)
https://t.cn/A6X3ceX4

#聚焦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这就是山东# #奋进吧山东# 【望岳谈|从“绿色工厂”,看山东让绿水青山底色更靓】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动人色彩。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这五年,山东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双碳”之下,越来越多鲁企向“绿”而行。

提到化工产业,人们似乎很难跟绿色联系起来。但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循环经济区的海湾化学,却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化工产业的“固有印象”。蓝天白云下,园区内绿树红花,流水潺潺。

今年1月,工信部公布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海湾化学夺得全国“绿色工厂”称号。

“废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海湾化学对这一理念深信不疑。在海湾化学,达标排放并不是目的,将废物转化为资源才是追求。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和循环利用设备,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能源消耗及“三废”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热并入管网利用,以及应用循环水气化低温乙烯工艺,降低蒸汽消耗,每年可节约用热量20多万吨,降低生产成本2500多万元,水资源回收再利用每年可节约资金逾720万元。

生产区域,一条条管道盘根错节,装置正在高效作业,偌大的厂区,几乎看不到工人。数字化、智能化也为公司打造绿色化工、高端化工插上了翅膀,蹚出“传统”产业的“不传统”发展之路。目前,青岛海湾化学乙烯法PVC装置产能在国内居第一,偏硅酸钠装置产销量亚洲第一。

在山东,绿色工厂远不止这一家。2021年7月,山东省级绿色工厂(第一批)名单公布,85家企业上榜。其意是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引领制造业绿色转型。今年3月,省工信厅开展2022年省级绿色工厂推荐工作,围绕山东11条标志性产业链建设,重点在家用电器、纺织、医药、食品、轻工、钢铁、建材、机械、汽车、化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等重点领域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优势骨干企业创建绿色工厂。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今年3月,鲁北集团“年替代1亿标方天然气生物质燃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这家年生产总值近200亿元的化工企业,需要大量使用天然气。但现有供气单位供气量不足,天然气价格上涨也增加企业运行成本。从区位来看,鲁北集团所在地生物质资源禀赋优越,具备建设生物质燃气项目的优势。生物质燃气项目产生的附产草木灰,还可以制作K基肥料,能够低成本、优质高效地改良酸碱地土壤。

不仅是鲁北集团,沂水城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年可处理畜禽粪污、人粪尿、农作物秸秆40余万吨;山东亿龙能源有限公司农牧业有机废弃物生态循环资源化项目,每年协同处置农业秸秆和畜禽粪便等14万吨,投产后每年产沼气3150万立方米,全部用于发电(年发电量7560万千瓦时),除部分自用外,其余全部上网。

“十四五”时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五年。这对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山东来说,任务艰巨。山东是全国第一个出台“两高”行业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的省份。目前,已经重点在钢铁、地炼、焦化、水泥、轮胎等行业上“动刀子”,大举推动低效落后产能淘汰。同时严格“两高”项目准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这是“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考量: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构建绿色、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关键是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5月24日至26日,在2022年德国科隆国际轮胎展上,青岛赛轮集团液体黄金技术及多款液体黄金轮胎产品首发。这一技术破解了橡胶原材料在纳米尺度上无法均匀分散的技术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轮胎的三大性能无法同时改善的“魔鬼三角”问题,也被誉为“世界橡胶轮胎工业第四个里程碑式的技术创新”。

赛轮液体黄金轮胎正在引领一场关于节能减碳的技术变革,它实现了从原材料选用、生产制造,到产品使用和循环再利用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低碳,能节约燃油消耗,降低细粒子物质排放,对于实现减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以商用车为例。根据国际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专业测试,一辆使用液体黄金轮胎的卡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每行驶100公里,可节油2-7升。一辆卡客车行驶20万公里,最低可节油4000L,从而减少10.6吨二氧化碳排放。按照2022年欧洲卡客车销量620万辆,全部使用液体黄金轮胎可节油248亿升,降低65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目前,赛轮液体黄金技术已被应用于乘用车胎、商用车胎、特种胎部分产品,未来还将应用到赛轮全系列产品。

科技创新,带来的是市场前景,是高质量发展。而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需激活企业主体内生动力,让企业更好推进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生产方式向节能减碳转型。

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双碳”目标正推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今年一季度,在山东省经济众多新增长点中,环保产业表现抢眼:代表新能源行业的光伏设备制造业增长超过200%,环境污染治理行业增长超过50%。“双碳”战略指引下,绿色环保产业正快速发展。

“双碳”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以系统观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山东一定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全面绿色转型。

#聚焦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这就是山东##奋进吧山东# 【望岳谈|从“绿色工厂”,看山东让绿水青山底色更靓】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动人色彩。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这五年,山东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双碳”之下,越来越多鲁企向“绿”而行。

  提到化工产业,人们似乎很难跟绿色联系起来。但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循环经济区的海湾化学,却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化工产业的“固有印象”。蓝天白云下,园区内绿树红花,流水潺潺。

  今年1月,工信部公布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海湾化学夺得全国“绿色工厂”称号。

  “废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海湾化学对这一理念深信不疑。在海湾化学,达标排放并不是目的,将废物转化为资源才是追求。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和循环利用设备,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能源消耗及“三废”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热并入管网利用,以及应用循环水气化低温乙烯工艺,降低蒸汽消耗,每年可节约用热量20多万吨,降低生产成本2500多万元,水资源回收再利用每年可节约资金逾720万元。

  生产区域,一条条管道盘根错节,装置正在高效作业,偌大的厂区,几乎看不到工人。数字化、智能化也为公司打造绿色化工、高端化工插上了翅膀,蹚出“传统”产业的“不传统”发展之路。目前,青岛海湾化学乙烯法PVC装置产能在国内居第一,偏硅酸钠装置产销量亚洲第一。

  在山东,绿色工厂远不止这一家。2021年7月,山东省级绿色工厂(第一批)名单公布,85家企业上榜。其意是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引领制造业绿色转型。今年3月,省工信厅开展2022年省级绿色工厂推荐工作,围绕山东11条标志性产业链建设,重点在家用电器、纺织、医药、食品、轻工、钢铁、建材、机械、汽车、化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等重点领域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优势骨干企业创建绿色工厂。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今年3月,鲁北集团“年替代1亿标方天然气生物质燃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这家年生产总值近200亿元的化工企业,需要大量使用天然气。但现有供气单位供气量不足,天然气价格上涨也增加企业运行成本。从区位来看,鲁北集团所在地生物质资源禀赋优越,具备建设生物质燃气项目的优势。生物质燃气项目产生的附产草木灰,还可以制作K基肥料,能够低成本、优质高效地改良酸碱地土壤。

  不仅是鲁北集团,沂水城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年可处理畜禽粪污、人粪尿、农作物秸秆40余万吨;山东亿龙能源有限公司农牧业有机废弃物生态循环资源化项目,每年协同处置农业秸秆和畜禽粪便等14万吨,投产后每年产沼气3150万立方米,全部用于发电(年发电量7560万千瓦时),除部分自用外,其余全部上网。

  “十四五”时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五年。这对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山东来说,任务艰巨。山东是全国第一个出台“两高”行业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的省份。目前,已经重点在钢铁、地炼、焦化、水泥、轮胎等行业上“动刀子”,大举推动低效落后产能淘汰。同时严格“两高”项目准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这是“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考量: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构建绿色、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关键是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5月24日至26日,在2022年德国科隆国际轮胎展上,青岛赛轮集团液体黄金技术及多款液体黄金轮胎产品首发。这一技术破解了橡胶原材料在纳米尺度上无法均匀分散的技术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轮胎的三大性能无法同时改善的“魔鬼三角”问题,也被誉为“世界橡胶轮胎工业第四个里程碑式的技术创新”。

  赛轮液体黄金轮胎正在引领一场关于节能减碳的技术变革,它实现了从原材料选用、生产制造,到产品使用和循环再利用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低碳,能节约燃油消耗,降低细粒子物质排放,对于实现减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以商用车为例。根据国际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专业测试,一辆使用液体黄金轮胎的卡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每行驶100公里,可节油2-7升。一辆卡客车行驶20万公里,最低可节油4000L,从而减少10.6吨二氧化碳排放。按照2022年欧洲卡客车销量620万辆,全部使用液体黄金轮胎可节油248亿升,降低65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目前,赛轮液体黄金技术已被应用于乘用车胎、商用车胎、特种胎部分产品,未来还将应用到赛轮全系列产品。

  科技创新,带来的是市场前景,是高质量发展。而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需激活企业主体内生动力,让企业更好推进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生产方式向节能减碳转型。

  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双碳”目标正推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今年一季度,在山东省经济众多新增长点中,环保产业表现抢眼:代表新能源行业的光伏设备制造业增长超过200%,环境污染治理行业增长超过50%。“双碳”战略指引下,绿色环保产业正快速发展。

  “双碳”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以系统观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山东一定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全面绿色转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是啊,七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我都是孩子她妈了,记得刚开始玩的新手英雄是妲己,可能女生都爱玩法师吧,在游戏里,认识了不少一起开黑的朋友。我记得我是从S3赛季就开始
  • 可能他们的这一段隐晦的感情或许早有端倪,在两人搭档出席活动晚会时,肖战会默默地站在身后为杨紫提裙摆,暖男属性暴露无遗,也非常美丽。在跨年演唱会现场,肖战站在人群
  • 似乎在说“人类,给本尊按脚!”此刻围观的同学也越来越多,他们也在纷纷议希芸论着:“赵天箭那么心虚,一池云锦一看就是在说谎话,校长为什么要帮他啊!
  • 为爱息影的关咏荷在私下里也完全没有明星架子,带着女儿一同逛街,她身穿印花衫搭配休闲裤、脚踩帆布鞋,瞧着也的确太素净了些……女儿张童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T恤搭配
  • (图上的温度不对,因为我一开始设错了,烤到一半才发现,然后重新调整了温度,取了个中间值).烤到喜欢的上色~出炉~立刻脱模后放晾架晾凉,密封室温保存,第二天早餐有
  • 好开心啊今天[赢牛奶][赢牛奶]早起出门 见到老朋友 acquire喝酒 撸串 喝酒 聊天 喝酒 聊天 喝酒 聊天 酒劲上头了又下去了 又上来又
  • ★G2516东吕高速和榆段:因车流量大,邢台方向K504+670处(原山西和顺主线站)车辆缓慢通行,大车道排队约2公里(K504-K506)。★S40灵河高速原
  • 如果一味追求饱满的脸颊,就会破坏整张脸的骨骼走势❗三庭五眼的比例也会失调,整张脸更是会显肿显大❗ 2⃣️根据年龄选择填充,三十岁以前可以优先考虑如何修饰面部轮廓
  • 宝宝睡觉没,都特别好奇,我们也会一起感受胎动,我想这一刻是每个男人期待的吧[污] 到现在孕晚期我越来越紧张 你也会开导我 逗我开心 给我买我任何我想吃的。
  • 由此可见——维E胶囊对于肌肤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维E毕竟是用于口服的保健食品,因此并不适合长期的皮肤使用,另外,因为它是脂溶性,加之大豆等
  •    我希望,到那个时候,我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会因匆匆来过而遗憾,因为征程漫漫,每一段路我都有用心走过,每一程山水我都有用欣赏的眼
  • "朋友告诉我,你需要一个能带你的,那个人必须是闹的,能照顾到他人情绪的。成长是痛苦的,"你说的调整尝试,你说的简单,对我来说都难入登天。
  • !!
  • (跟操作建议请带好止损止盈,期货投资有风险,建议仅供参考,盈亏自负)豆粕2301:豆粕今天整体变化不大,震荡缓慢上行,先来看日线,K线位于布林带上轨下方运行,M
  • 又或是踏上不一样的野性街头,用徕卡D-Lux 7 "A BATHING APE® x STASH"特别版定格灵感瞬间?放下顾虑,给灵感一个出
  • 细细想来,自16年到现在,我都从没有好好整理过自己的情绪,想法,感情,空荡荡的躯体,东塞一点,西塞一点,也不知道里面到底装了什么,犹犹豫豫,优柔寡断,自己想法总
  • 以后在线时间就少了 开学就更不经常在线了 也会错过很多重要得数据 我想试试 想为了自己喜欢的学校试试[哈哈] :希望我们都可以上岸。时间地点灵活:托福国内
  • 我知道你给我选的c大胖是什么意思,我接受了,接受了你的讽刺,无力回击你……今天11.11,当初你开玩笑说这个日子领证,我知道你又在阴阳怪气,转眼,到了11.11
  • 【39.9】百草味 原色无漂白盐焗味开心果500g,京东报价54.9,价格下方领20-10券,部分号购物车砸金蛋或商品页面右上角—消息通知有6-5卷,券后39.
  • 好在后来悬崖勒马,恢复了原来的立体骨感✅ 张予曦的网红脸巅峰多来自于她长相中的“不讨好”感有时候发扬自己的特色,即使不是很符合大众口味也不失为一条大道哦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