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堵点 强攻坚 破难题-市长林海涵一行督查调研龙港市政道路及金边银角工程建设】

  近期龙港市百项交通工程大会战已全面拉开序幕,为迅速行动强攻坚、抓落实、打硬仗,全力以赴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奋力打造温州南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心。6月7日上午,市长林海涵带领市委市府办、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心、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市新城开发建设中心、市港耀天然气公司、市国网供电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研督查龙港市政道路提升改造、闲杂地整治、公厕建设等重点工程,现场协调解决难题,助推民生实事工程驶入快车道。副市长吴策、白福文参加督查

  林海涵一行先后来到西一街道路整治工程、世纪大道一标、二标提升改造工程、南城路(断头路)、东城路(通港路-迎港路)、白沙河大道、龙翔路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及香林大道、临港大道、新城渣土消纳区道路网等重点工程工地,实地察看工程建设情况,并听取部分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工程进度汇报。每到一处施工现场,林海涵都反复叮嘱施工、监理企业要加强统筹协调,以工程质量为生命,努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他指出,市政道路工程是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也是重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必须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实施。一是在道路施工时,要兼顾道路两侧绿化带和标线、电力通信、地埋管道、防护栏、下水口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打造精品工程;二是加大有关政策宣传引导力度,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工程顺利推进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三是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牢固树立时间节点意识,持续发力做好项目政策处理,查堵点,强攻坚,破难题,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我市在建工程项目按计划完工,早日服务龙港经济社会发展。

  据了解,2022年至2024年龙港市计划启动实施交通市政项目175个,总投资约260亿元,并通过三年时间努力,基本完成龙港新城路网、城区道路网、城区道路整治提升、农村“四好公路”等交通市政路网建设,构建形成“外畅内快”的立体交通网络,切实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其中,2022年开工建设瑞苍高速、芦浦互通等重大交通工程;持续推进228国道龙港段工程;继续推进S218安吉至龙港公路苍南灵溪至龙港新城段工程、龙港大道西延工程、鳌江二桥前期工作;计划完成新城道路建设项目15个;计划完成龙港城区道路建设及整治项目32个,金边银角整治项目86个;基本消除城区断头路;计划完成农村“四好公路”及桥梁项目17个。

  林海涵在调研时指出,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龙港交通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交通建设是引领区域发展的“急先锋”,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大民生”,是抢抓发展机遇的“关键招”,交通建设要先行,需谋深谋透、抓紧抓好,以“交通圈”拓展“经济圈”、培育“都市圈”,进一步提高龙港的城市首位度和竞争力,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群众出行需求,让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更广泛地惠及广大市民群众。

  龙港撤镇设市已近三年,市政交通基础设施仍不完善,还存在不少短板。林海涵要求我市交通建设一定要大干快上,全力开创龙港交通建设新局面。要全力打造“区域领先”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域15分钟“高速圈”,完善立体多元对外“交通网”,拓展龙平苍一体化“大通道”,不断提升龙港的交通枢纽地位和城市辐射能力;要全力打通“支撑崛起”的城市交通循环,区域之间注重新老城衔接、城乡融合,城市路网注重舒筋展骨、打卡疏堵,重要节点注重合理布局、顺畅接驳,全面完善区域交通路网,打通城市交通“内循环”;要全力构建“群众满意”的交通出行环境,打造全域美丽公路,加强交通设施管理,提升公交服务水平,让群众出行更便捷、环境更舒心、体验更美好。

  林海涵强调,龙港市百项交通工程大会战号角已全面吹响,各相关部门、社区要以“龙港兴衰,我的责任”的情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提振精神状态,上紧发条,卯足精神,咬紧目标,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协调推进落实,营造浓厚声势,不推不拖、以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的理念,加压推进,苦干实干、争创一流,高效推进我市百项交通工程大会战,全面提升龙港交通运输能级和水平,为全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聚力“全域创新、全域精美、全域共富、全域文明、全域智治”龙港特色新型化城市注入新动能,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三门峡城市服务台# 【从0.62%到1.92%——探寻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倍增背后的逻辑】
  这是一组重要的对比数据: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6年的0.62%增加到2021年的1.9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7家,各类创新平台达到595个,分别是2016年的3倍、2.8倍和4.7倍,研发投入强度、高科技企业数量、研发平台数量实现“三个倍增”。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以研发投入强度提升为动力,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跃居全省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居全省第四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2年一季度,我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全省排名第一位,实现了良好开局。
  从0.62%到1.92%,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实现倍增,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创新驱动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
  我市坚持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将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列入“十大战略”之首,作为“三次创业”的关键要素、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以“一号工程”推进这一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着力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环境优化,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5月5日,在灵宝市产业集聚区豫灵产业园,国投金城冶金公司生产车间热火朝天。公司日处理2000吨复杂难处理金精矿,点火、投料和生产一次成功并达产达标。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复杂原料处理,通过“造锍捕金”和“三炼炉”生产金和银,综合回收铜、硫、硒等元素,将矿物质“吃干榨净”。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面貌日新月异。宝武铝业公司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热土上。2020年12月20日,宝武铝业年产60万吨铝精深加工项目顺利投产,三门峡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同时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市建立起了完整的从铝土矿采选、氧化铝生产、电解铝冶炼到铝材精深加工的铝工业产业链,不但盘活了上下游产业、拉长了产业链,而且推进了产业集聚、培育了产业品牌。
  在规模宏大、技术领先的中原黄金冶炼厂,研发人员依托省级黄金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成功从废弃矿渣中提取到关键金属铑,可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和电气工业等生产领域。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关键金属的深度开发起到重要作用,每年可为企业新增上千万元的产值。
  企业厂房林立,发展蒸蒸日上。在灵宝市产业集聚区城东产业园“中国铜箔谷”,金源朝辉铜业公司专注于压延铜箔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产品填补了国内压延铜箔领域空白。
  在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河南布科思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团队与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共同攻克定位导航及模糊识别等关键技术,研发的室内导航系统,精度达到了1厘米以内;推出的系列消杀机器人产品,用于北京冬奥会场馆、机场、医院等多种场所。
  目前,我市依托国投金城冶金、宝武铝业等头部企业,传统资源型产业加快向以铜基、铝基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转型,以易事特、中科芯时代、中车重装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成势,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特种新能源汽车基地已现雏形。
  聚焦创新驱动,引导和鼓励企业逐步建立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展研发活动。我市成功组建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谋划建设二级研究院及平台载体13个。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3%,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
  为有效推动创新驱动,我市多次组织央地合作对接活动,先后与宝武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有研集团等65家央企对接合作项目86个,总投资1600多亿元,特别是新增加了中国黄金、国投金城冶金、宝武铝业等3个百亿元级企业,带动本地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亚洲技术最先进的千亿元级黄金产业集群和全国最完整的千亿元级铝产业链。
  科教兴市
  创新引领,科教先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市始终把科教兴市作为高质量发展有力抓手、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招”,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谋划创新高地建设和未来产业布局,全力推动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和直道冲刺。
  目前,全市基础教育“提质量”,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名师梦之队”、推进“飞地办学”;职业教育“彰特色”,加快产教融合示范市、“双创基地”建设,深化校地合作、技能培训,推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业教育建设;高等教育“争首批”,以高等院校承接高端人才、凝练一流课题、开展研发攻关。
  科教兴市,亮出了一张张引人注目的成绩单——
  2021年11月26日,三门峡5G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加快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2021年12月10日,我市举办第三届“高校科技成果走进三门峡”暨第二届“中科院专家三门峡行”活动,发布25个新科技成果。2021年12月16日,河南科技大学与市政府签订“十四五”时期校市合作框架协议,加强科技领域合作,联合成立高端装备先进制造技术、有色金属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黄河岸边,景色宜人。5月6日,在市职教园区,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规划建设展示大厅环境优雅,氛围宁静,市科技局和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人员在忙碌工作。进入2022年,随着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等3家省实验室正式揭牌,三门峡在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上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5月6日,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天鹅湾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创业大厅内,6名大学生开设“众创空间”,搭建创业平台,开展沙龙、培训、大赛和训练营等活动,促进创业者相互启发、资源共享。目前,该区加快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孵化基地,推进智慧岛和科创园区建设,为转型创新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强劲动能。
  据了解,我市坚持政、产、学、金、服、用全流程发力,以创新大厦、职教园区“双创”孵化基地建设育新苗,以中试基地促转化,以“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促成长,以3亿元高科技企业成长基金、发展创新保险强服务,引进军工芯片、光电新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在三门峡落地转化,培育一批科技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16年增长241%,一批专精特新产品正加快进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高端、关键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聚焦科教兴市,围绕关键金属、新材料、高端制造、未来产业等方面,推进重点工作,对今年“任务清单”作出特别安排——
  加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建设。在三门峡布局建设中试基地,首批计划落地特种合金材料研发中心、高温功能材料研发中心、关键金属材料研发中心、稀散金属综合回收中心等4个中试平台。实施新一轮研发投入和高科技企业数量双倍增计划。争取2022年研发投入总量超过3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以上。实施三门峡市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落实高企奖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财政补助等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市、县联动贯通产学研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四有”(有研发费用、有研发人员、有研发机构、有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开展持续性研发活动。
  聚焦要素保障,强化支撑引领,大力营造科教兴市的环境氛围。我市按照“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工作安排要求,紧盯科技创新难点弱项,成立“市研发活动工作专班”,加强创新资源统一调配,推动战略重点工作实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成立三门峡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动靠前服务,加强统筹协调,保障了科技创新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扎实做好科技局重塑性机构改革,持续推动各县(市、区)建立健全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完成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改革。健全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系,着力打造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技术服务、人才引进培养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创新发展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实施“天鹅湾科创走廊”“规上企业创新全覆盖”“高新企业培育”“产业链协同攻关”“‘双创’园区全覆盖”“紧密型院所建设”“创新人才回归”“本土人才培育”“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等项目,引领和支撑创新发展。
  人才强市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经济发展离不开招才引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强市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制定出台了“1+8”人才政策体系,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实用人才,为创新驱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打造创业沃土,人才近悦远来。
  留美博士后党亚龙、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柴松波先后“回归”,带动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促进三门峡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成功对接刘炯天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推动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成功落地,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钽铌铍事业的领军者何季麟担任实验室主任。
  三门峡籍中科院院士何满潮被聘为“产业发展特邀顾问”,建立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门峡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在卢氏县合作开展辣椒多品种育苗,转化技术成果3项,推广辣椒新品种种植3000亩,带动510户群众脱贫致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柴立元,与国投金城冶金公司携手合作,开展高纯金属砷制备及砷化物合成技术研究。
  人才出彩,崤函精彩。一个个高科技人才,一个个高水平团队的背后,是三门峡围绕“四个一流”、强化人才战略的不懈努力。
  打造一流平台,提升创新支撑力。围绕产业发展和重大创新需求,布局建设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立专业研究机构7个,引进专家团队6个,聚集专家50余人。探索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建设技术研发在外地、成果转化在本地的“双飞地”研究基地。
  培育一流主体,强化创新带动力。加快推进企业主体创新、科研机制创新、产业集群创新,围绕有色金属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大健康等产业,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46家,培育创新龙头企业1家、“瞪羚”企业1家。
  汇聚一流人才,彰显创新引领力。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6个、高层次人才1339名。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崤函英才计划”政策体系,制定“人才科技政策30条”,深化“人才+项目”模式,全职引进超百名博士硕士。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滚动设立10亿元人才基金,市、县两级财政设立每年1.4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成三门峡市人才港,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2021年成功引进人才团队和合作项目各27个。
  构建一流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全面优化创新环境,完善“首席科学家”“首席技师”等激发创新活力的管理评价机制,在沿黄长达20余公里的城市带状地区建设科创走廊,优化政策集成效应,强化人才、金融、设备、应用场景等方面的要素支撑。加快科技部门重塑性改革,组建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人才荟萃、要素集聚、业态繁荣……高端科技人才不断涌现,人才项目落地见效。
  2021年以来,全市柔性引进“两院院士”7名,实施重点人才项目6个,带动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培育省级创新平台8个、市级创新平台98个。全市各类人才创业激情充分燃烧,创新智慧充分奔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三门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和不竭动力。
  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这是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倍增背后的逻辑所在,也是转型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宝贵密码。
  市人才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燕深有感触地说,人才强市,政策先行。我市围绕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重大战略,聚焦破解人才发展短板瓶颈,对照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研究制定了“人才科技政策30条”,在创新基础、创新主体、创新生态、创新项目、创新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突破,打造“1+8”人才政策升级版,实现人才政策广度、深度、力度的全面提升。可以说,我市人才科技的春天已经来到。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这些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市的人才发展、科技振兴、产业转型必将踏上新征程、步入快车道。(作者: 文/本报记者 刘建设 何东升 图/本报记者 苏慧)

【总投资1189亿元!银川市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5月8日,银川市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在苏银产业园奥能瑞拉钠盐新型储能全产业链项目现场举行。本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62个,总投资11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94亿元,项目个数和投资均居全区首位。开工项目涉及工业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

  今年以来,银川市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全市上下形成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全年谋划储备项目766个,总投资3378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007亿元。其中,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9%,领跑全区。截至4月底,第一批基本建设项目已开工519个,列入自治区第一批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48个已全部开工。

  据介绍,银川市第二批集中开工推进重大项目呈现出项目强度显著增强、引领项目不断增多、项目质量明显提高的特点,将持续推动全市投资结构持续优化。该市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平稳运行、补齐发展短板、促进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逐一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建立任务图、时间表,细化任务分工,推动责任落实。预计第二批集中开工推进项目上半年可完成投资65亿元。

  第二批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中,带动型、规模性项目明显增多,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项目44个,总投资8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1亿元,占比分别达到69%和51%;5亿元以上项目71个,总投资1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8亿元,占比分别达到27%、84%和71%;新建项目大幅提升,个数达到166个、占比63%,总投资3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1亿元。产业项目86个、占比33%,年度计划投资73亿元,其中“三新”产业项目53个、年度计划投资48亿元,个数和投资占产业项目的62%和66%。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投资项目170个,总投资1119亿元。

  “此次开工的262个项目涉及工业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比如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实施隆基年产5GW单晶电池等86个产业项目,可持续提升产业链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银川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科科长姚升介绍,围绕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实施了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口快速化改造等54个项目,不断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实施了贺兰七中等29个项目,持续补齐民生短板、提高生活品质。下一步,银川市将全面启动“夏比进度”活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惠及于民,不断提升百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日常文案 . . 耶比耶比耶 . 让日复一日有迹可循 '◡' . 给生活比个 ✌️ ◠‿◠ . 永遠熱戀 . ✄关于夏天 . 咻咻
  • 【第220602-4拍】张平生隶书中堂苏轼《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选段:江湖渺故国,风雨生旧庐。东来三十年,愧此一束书……136cm*57cm,未裱(
  • )[心]一个金发适配礼包,也是元宵节礼包[心][奥特曼]关注+转发+私信"快快乐乐过元宵"获取,3天后失效上架tb[加油]总算赶出来了,说是
  • #倩倩日记# 好久没有周六一整天都在屋头了今天我干了啥十点过起 然后开始洗衣服 洗了衣服晾衣服 爸妈外面吃饭 我又不想自己弄 点外卖又送不上来 就泡面…煮上鸡
  • 笔芯[心]【山东“民俗”和“酒”最常被搬进博物馆】#山东拥有20家酒主题博物馆##山东博物馆数量居全国第一# #每15万山东人拥有1家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大家看
  • 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善意,当做你伤害别人的资本,不要等哭了才知道心疼,不要等走了才知道挽留,别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因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
  • 特别提醒2:即使在心肺复苏中,由于大剂量肾上腺素不利于长期生存,也不再被推荐。5、高血糖素严重的过敏性疾病对对使用肾上腺素无效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应用β-受体阻断
  • 或者加我威心……JS8905,都可以喔里面都是爱购物的宝妈,朋友们哦,群主不定时发红包,交易成功后还能返利 [鲜花][鲜花]有需要购买的连接也可以找我查优惠卷呢
  • #闻是书画# 汉魏晋南北朝书法赏析:魏 锺繇 墓田丙舍帖#书法# 【释文】墓田丙舍,欲使一孙于城西,一孙于都尉府,此繇家之嫡正之良者也,兄弟共哀异之。故人在万里
  • 往事若浮萍,是否记起,那一阙花雨飘零的词,定格了今生谁和谁的相依?往事若浮萍,是否记起,那一阙花雨飘零的词,定格了今生谁和谁的相依?
  • 4⃣️我又去蹭饭啦哈哈5⃣️平平无奇的小晚霞 最近的天气都很好6⃣️见到咱们青岛啤酒不容易7⃣️一如既往没有买到好吃的草莓8⃣️在超市看到了粉粉嫩嫩的郁金香!来
  • [打call]更多优化与更新请戳详情查看哦~转发本条动态,4月27日,三哥将通过@微博抽奖平台 抽出5位少侠,赠出6480元宝一份~一些温柔到让你惊叹的神仙句子
  • 任何问题都是免费维修(恶意损坏的不算) 您租房 我护航!不租也可以看看,对比价格,交个朋友也ok,教你如何租房避坑!
  • 价格可以说是很实惠了 两斤的波龙才300不到 现挑现做 但是口味只有蒜蓉 清蒸和咖喱三种 超级物种还有椒盐和避风塘 美中不足是加工速度有点慢 可能是厨房不够大的
  • 【#大暑# 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高温酷热是大暑的代名词,在这个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里,阳光刺眼炙热,蝉鸣阵阵,万物繁茂生长。
  • 现货~粉色、橘色【OURA马油修复润唇膏[玫瑰]】一支多用的变色润唇膏,多少只都不够卖,每一支都是一件工艺品。当你嘴唇干裂时,它是全能的修复唇膏,含有马油精华成
  • 活动当天,在经历参观、座谈等一系列活动,特别是聆听完检察机关对近年来未成年人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零距离”感受到“未检”和法治的力量后,校方领导被检察机关近年来
  • 下班路上你可以享受到百万级性能车的加速体验,每一次全力起步&加速都能让你肾上腺素飙升,将一天的烦恼抛之身后;回归家庭,岚图FREE展现出温婉的一面,动力
  • 感觉好累#电视剧星汉灿烂[超话]#嫋嫋15了,但是15年里挨饿受冻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爱情对她来说不是必需品,安稳更重要,吃饱穿暖比什么都好,在她看来,有人想娶
  • 等什么君沉醉微醺的声音,把醉梦中的情殇,唱出了孤寂与洒脱相交织的复杂情感。《遇君》是等什么君写给自己粉丝们的专属歌曲,细腻的歌词描绘心与心邂逅的温暖,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