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磨偏,心不端”

宣化上人 

现在我讲一讲研墨、磨墨。你磨墨,一看你磨这块墨,你这个人心是好、不好,就知道了!你墨若磨得偏了,你这个人心就不正,这叫“墨磨偏,心不端”;心不端,就是心不好。

“字不净,心先病”,你若写字,把字写得一点也不干净,写得污浊邋遢的,墨到处都是,这是心里头有病。由你写字和磨墨,就知道你这个人是怎么样子。

在中国说“轻研墨”,研墨要轻轻的。“重膏笔”,膏笔的时候,要重一点,不要那么多墨,这都有道理的。你学写字,不要连膏笔也不懂、连研墨也不懂;就用墨汁,很方便的,把本来的意思不知道了!这是研墨的道理。

我今天给你们讲,不是讲研墨的道理,是讲研墨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出在中国的唐朝。你们每一个人虽没有见过面,大约在读书的时候,都认识这位唐朝的大诗人,谁呢?李太白!他是四川的人;他的祖先,据说就是李陵。

李陵,古文上有篇〈李陵答苏武书〉,是汉朝一个将军,投降匈奴;匈奴,就是现在的蒙古。李白生来非常聪明,但就是不守规矩,到处去搞是搞非的。

他好学武术,“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十五岁时就学着舞剑,三十岁时,他的文章就写得好了。那么三十成文章,在二十几岁没有成文时,他就去考试。

当时有位贺知章,是个做很大官的,就特别的欢喜他:“今科的状元,一定是你了!我给你说一说,我到那儿给你讲一讲人情!”

当时的主考是谁呢?是杨国忠和高力士。这杨国忠,就是杨贵妃的哥哥;杨贵妃,你们大约都知道吧?高力士,是个太监,也很有势力的。

太监,就是皇帝用的宫人,把男根割去了的那种。那么他们两个做主考,这贺知章比他们官小一点,就同他们讲:“这个李白,文章特别好,这个状元应该给他!”这叫“取他”,就是说,这个状元应该是他。

杨国忠、高力士一听,说:“他这个德行!你受他的贿赂了?你现在应该给我们一千两银子,然后我们才可以给你人情。你受贿赂,你把钱独享,就想得到状元了?岂有此理呢!”

你看!当时也就是贿赂通行了。贿赂,就是贪赃、要钱;贪赃卖法,这叫“贿赂通行”。就是要给他们一点钱,他才给他当状元;他以为贺知章受了贿赂,没有分给他们一点,就非常的不高兴。

等考试的时候,李白第一个交卷子,以为这个状元一定是他的了,他也就很神气的就去交卷子。

杨国忠一看这个卷子,说:“哎!你写的这种文章,你的资格,只可以给我做磨墨的工作!”说你这个文章太不好了,你仅仅可以给我做磨墨的工人。

高力士一听杨国忠这么样讲,他更摆起架子了,“给你磨墨?这种文章,给我提鞋,我都不用呢!”就给我穿鞋,他都不够资格!

李白这个时候,气得可真没有法子忍了,说:“好!我们慢慢地见!”就走了,他这状元也没有考上。

李白因为他不得志,这样子去考试,受这种打击。你看!杨国忠说,他只可以给他磨墨去;高力士说,他的本事,只可以给他提鞋,甚至于都不配给他提鞋。这么样受这个大刺激,所以李白好喝酒,也这是环境造成的。

他这时候太不高兴了,愁闷的时候,就藉酒消愁。一喝,喝得醉了,什么也都不想了,也就没有气了!一天到晚都喝酒,喝酒喝得成了神仙。

他这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曾是酒中仙。”李太白能喝一斗的酒;斗酒,指喝很多,能写一百首诗。

他在西京长安那儿的街上,在卖酒的家里喝酒喝到睡着了,就在那儿住了。天子叫他说:“你来啦!同我喝喝酒了!”他说我不上天子那艘船,说我是酒里头的神仙。

这个世界上,你不要欺人太甚了,欺人太甚,随时就会遭果报的。李太白受杨国忠、高力士这样的污辱,他心里很放不下的:“将来有机会了,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根本他也不是一个做官的,只是一个平民,有什么机会呢?他报仇的机会是很少的。虽然佷少,可就有了!有了什么机会呢?

在考试完没有好久,高丽,这儿叫 Korean —— 就来了一封信,给中国唐朝的皇帝,这封信写的是高丽字。

高丽本来是用中国汉字,但是它这时候自己创出来一种文字;给唐天子,也就写了这么一封用高丽字写的信。当时不是像现在,各国的学生到我这儿读书,我们的学生到你那国家去读书,没有的。当时中国人认识高丽文字的,不要说很少,根本就没有。

高丽人就是故意叫中国人不认识字,“你们这么大国,大国又怎么样啊?连我们的文字都不认识呢!也不知道人家是说的什么!”如果不认识,那么他把中国就看不起了。以前所有的外国,都是给中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都要去朝拜中国的。

来了这么一封信,天子不认识这个字,给所有的文武百官,说谁认识这个字?读出来给我听一听!啊!没有人会读,一个认识的也没有!

那些做官的,说是文学的博士啊!或者是文学的什么士啦!也不认识这个字。这时候,就贴出来告示,皇帝征求谁能读这封信,就给他高官做;但是也没有人会,也没有人可以有这个机会来做高官。

这个时候,李太白还是在贺知章家里;贺知章回来,就愁眉不展的,很忧愁的样子。李白因为和他是朋友,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忧愁呢?贺知章就讲这个因缘,说是高丽人现在要给中国添麻烦,来了一封信,没有人认识这个字。

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说不懂这个文字,未免太丢人、太倒架子!李太白说:“哦!我可不可以看一看啊?”贺知章说:“你懂吗?”“我当然懂了!这个没有什么问题嘛!”“那么我到天子那儿推荐你!”

第二天,贺知章就对皇帝说:“现在有一个人,他懂高丽的文字,叫他来看一看这封信,可以吗?”

“那当然好了!我们现在就找人才的嘛!这个人才,怎么前一次考试,他没来考呢?”唐玄宗说。

“哦!他来考试,杨国忠、高力士不愿意取他啊!”贺知章说。

“哦?那赶快宣他来!”唐玄宗说。

贺知章本来一来的时候,已经把李太白带来了,那么就请他见驾。见驾,皇帝问他可以吗?他说:

“这个小事情!没有问题的。叫这个高丽人来当面看着,我当面给他写回书,以表示我们天朝人才济济。但是我有个条件,因为前一次来考试,没有中,我现在还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现在得要特别优待我!”

“当然!怎么样?你说!”皇帝说。

“我要杨国忠给我磨墨,要高力士给我脱鞋。若能这样,叫外国人一看,他就知道我是个什么身份,就会对我们国体尊重了!”

皇帝当时是用人的时候,也不想这个杨国忠和高力士都是最高的大官,说:“好!好!好!这么样子,这是特别的情形之下,可以的。”

皇帝答应了,那高力士和杨国忠怎么敢不做呢?所以皇帝就把高丽的使臣叫来,然后就吩咐杨国忠,说:“丞相杨国忠!你要现在要给我们这个最高的学士来研墨!”

这个圣旨,杨国忠怎么敢不干呢?以前他要李太白给他磨墨,但是没有磨,这回真是给做磨墨的工人了。那么高力士就过来李太白坐的地方,就把他鞋子给脱下去了。

这个高丽使者一看,哦!这是个什么人啊?这么大的官都来给他做仆人,啊!这不得了了!李太白说:“先拿酒来!”就在朝廷里头,他把酒喝够了。酒喝完了,就念高丽来的这封信,然后翻译中国话给皇帝听。

这高丽人一看,吓坏了,哦!这中国真是有人才的,我们这个小国家,还是不可以看轻中国。李太白喝醉酒了,又给写一封回信:“你赶快走!赶快回去!”这叫磨墨的故事。这高丽人,是叫他跪着的;他叫这高丽人来看的嘛!当面看着来做这个。

南无阿弥陀佛

秦始皇灭六国,刘邦算是哪国的“亡国奴”,他为何从不提“亡国恨”?

秦灭六国,刘邦做了哪一国的“亡国奴”呢?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搞清楚。

《史记·高祖本纪》交待有刘邦的出生地,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必须说明一下,东汉学者应劭曾解释说:“沛,县也;丰,其乡也。”《史记集解》中孟康也称:“后沛为郡而丰为县。”即沛原先是一个县,而丰是一个乡;后来沛改为郡,丰改为县。据说,以前丰县老县衙门匾有云:“古宋遗风,汉皇故里”。说明了这个刘邦的故里所在,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宋国领地。

事实上,丰县不但属于宋国领地,还是宋国最后一任国君宋王偃的都所。但《史记·宋微子世家》记:“王偃立四十七年,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宋王偃四十七年就是公元前286年,这一年,宋国被齐、魏、楚三国联手瓜分了。注意下这个时间点:公元前286年。

然后,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刘邦的出生年。刘邦生年现在还是一个谜。

《高祖本纪》只记录了刘邦的卒年——汉十二年“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这里的“汉十二年”为公元前195年。宋代人裴骃的《史记·集解》引用西晋人皇甫谧的说法:“皇甫谧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秦昭王五十一年就是公元前256年。如果皇甫谧的说法靠谱,那么刘邦就出生于公元前256年。

不难看出,刘邦降生时,宋国已经灭亡了三十年。即使刘邦不能算是宋国人,但他父亲刘太公可能是。

《汉书·高帝纪》引用有汉元帝时专门掌管皇族相关事务的宗正、汉朝封国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向说过的话:“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其迁日浅,坟墓在丰鲜焉。”

这里提到的太上皇,是指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而太上皇父指的就是刘邦的爷爷。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刘氏本是唐帝后裔,先祖在秦国时以刘为姓,后来迁入魏国。刘邦的爷爷被魏王封为丰公,因为迁到丰邑时间太短,所以丰邑没有刘氏先人的坟墓。这说明,刘邦一家,是在他爷爷辈才搬到丰邑的。不过,刘邦爷爷这个“丰公”并不是宋国封的,而是魏国封的,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史记·楚世家》又说:“(楚顷襄王)十五年,楚王与秦、三晋、燕共伐齐,取淮北。”即顷襄王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84年,楚王联合了秦、魏、韩、赵、燕五国伐齐,攻取了齐淮北之地。丰邑属于淮北之地。按照这条记载,宋国灭亡后,丰邑先是被齐国占领,两年之后,又落入了楚国手里。

不过,《史记·楚世家》又记:“(楚顷襄王)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顷襄王闻,召而问之。对曰:‘……还射圉之东,解魏左肘;而外击定陶,则魏之东外弃,而大宋、方与二郡者举矣。’”

这段文字说的是:楚顷襄王十八年,楚国出现了一个善用小弓射击北归鸿雁的人,顷襄王慕名传召他前来问话。他用射箭来比喻攻略六国,其中提到:回头射击圉的东部,就等于斩断魏国左肘;射击定陶,就会迫使魏国放弃东部要地,那么,就可以轻松拿下宋、方与这两个郡了。

“大宋”,就是今河南商丘及江苏砀山一带,而“方与”为今山东嘉祥及江苏丰县一带。

由此可知,丰邑已为魏国所得。那么,刘邦的爷爷被魏国封为丰公,应该是楚顷襄王十八年,即公元前281年前后的事。即使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并不是宋国人,也没属于过齐国,他和刘邦都应该属于魏国人。上面所引刘向的话里,其实前面还有一句:“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即魏国都城大梁被秦国占领后,魏国的流亡士大夫,又以丰邑为新都,组建了流亡政府,继续抗秦。

刘邦后来起事,留雍齿驻守丰邑,自己出征薛地。陈胜乘机让魏国人周市前来攻城。雍齿没有作太多考虑就投降了。这其中除了有雍齿不服刘邦的因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丰邑城大多为魏国人。刘邦回来攻打了三次丰邑,都未能攻下,也充分说明丰邑是按国都标准修建的。

而结合周巿劝降雍齿说的那句话——“丰,故梁徙也”,也可以推知,在秦灭魏国时的公元前225年,丰邑还是属于魏国。当然,楚国比魏国多存活了两年,丰邑后来被楚国占领了,从这一点上说,刘邦原本是魏国人,因为魏国亡了,他就成了楚国人,也未尝不可。

秦灭六国,丰县被并入了沛县,刘邦做上了沛县泗上亭长。由于泗上是前楚国沛县属地,秦的沛县县治也是前楚国沛县县治,刘邦从此居住到了前楚地沛县城乡,受楚风熏陶,善楚歌、能楚舞,也为他的楚人身份增添上了几分色彩。

最重要的是,楚国南公死前留下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诅咒,陈胜、项羽叔侄都以楚人的身份反秦,并且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响应,刘邦以楚人身份投入反秦洪流之中,也不足为奇了。

有人也许会感到奇怪:刘邦先属魏,再属楚,当了两次“亡国奴”,为何他在反秦过程中没提过半句关于“亡国之恨”的话呢?

话说,在天下诸侯共尊周天子的西周,各诸侯国的子民并不是很看重自己所在诸侯国的国籍的。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那些志在四方,一心要施展自己抱负的人来说,他们也不会被自己所在的诸侯国的国籍所羁绊。比如说,百里奚本是齐国没落宗室子弟,早年在齐游学,壮年投虞为大夫,虞灭为晋灭,奔楚牧牛,最终入秦为相。又比如商鞅,他本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卫国人,入魏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再入秦效力。再比如范雎,出生于魏国,先入齐,后事秦。还有张仪,魏国人,长大后游走于赵、楚、秦等国,成名于秦国。与张仪齐名的苏秦,雒阳人,得燕昭王赏识,使齐,一度兼佩六国相印。……

秦灭六国,六国原贵族子弟不甘沦为平民,不断以恢复故国为口号,一种“故国情怀”才倏然兴起。比如汉初开国功臣张良,他的祖上三代为韩丞相,因韩被秦所灭,他就积极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并在古博浪沙行刺秦始皇。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兵,因为两人的家乡原先都是在楚国境内,起义之后,就以“张楚”为国号,意思是“张大楚国”。还有项梁、项羽叔侄,先是拥立景驹为楚王,后来又拥立楚怀王的孙子芈心为义帝,打出了楚国的旗号。……

刘邦除了出身不显,和张良、项羽这些人不可比之外,还要注意前面刘向那句话里说的“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即刘邦的爷爷原本就是从秦国迁到魏国的,而且,从秦国迁到魏国后,直接就在丰邑落户了。

那么,说不准刘邦还是在秦国都城咸阳出生的。

我们看,刘邦举事,他的妻子吕雉家族里立刻有人出来追随,比如吕雉的哥哥吕泽、吕释之等等;刘太公的亲戚,都是在刘邦攻入秦国都城咸阳后才来投奔的,比如刘贾、刘泽等等。

还有一个小细节可以间接佐证刘邦对秦国咸阳抱有感情——刘邦成为了沛县泗上亭长,“常繇咸阳”,他之所以这么热衷于到咸阳出差,说明他不但对咸阳熟,而且,咸阳那里有自己的亲属。

也就是说,刘邦先是秦国人,后来迁居成了魏国人,魏国亡后成为了楚国人,秦灭六国又成为了秦国人,最后灭秦建立了大汉朝,成为了大汉帝国的主人。

#历史那些事#

秦始皇灭六国,刘邦算是哪国的“亡国奴”,他为何从不提“亡国恨”?

秦灭六国,刘邦做了哪一国的“亡国奴”呢?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搞清楚。

《史记·高祖本纪》交待有刘邦的出生地,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必须说明一下,东汉学者应劭曾解释说:“沛,县也;丰,其乡也。”《史记集解》中孟康也称:“后沛为郡而丰为县。”即沛原先是一个县,而丰是一个乡;后来沛改为郡,丰改为县。据说,以前丰县老县衙门匾有云:“古宋遗风,汉皇故里”。说明了这个刘邦的故里所在,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宋国领地。

事实上,丰县不但属于宋国领地,还是宋国最后一任国君宋王偃的都所。但《史记·宋微子世家》记:“王偃立四十七年,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宋王偃四十七年就是公元前286年,这一年,宋国被齐、魏、楚三国联手瓜分了。注意下这个时间点:公元前286年。

然后,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刘邦的出生年。刘邦生年现在还是一个谜。

《高祖本纪》只记录了刘邦的卒年——汉十二年“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这里的“汉十二年”为公元前195年。宋代人裴骃的《史记·集解》引用西晋人皇甫谧的说法:“皇甫谧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秦昭王五十一年就是公元前256年。如果皇甫谧的说法靠谱,那么刘邦就出生于公元前256年。

不难看出,刘邦降生时,宋国已经灭亡了三十年。即使刘邦不能算是宋国人,但他父亲刘太公可能是。

《汉书·高帝纪》引用有汉元帝时专门掌管皇族相关事务的宗正、汉朝封国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向说过的话:“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其迁日浅,坟墓在丰鲜焉。”

这里提到的太上皇,是指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而太上皇父指的就是刘邦的爷爷。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刘氏本是唐帝后裔,先祖在秦国时以刘为姓,后来迁入魏国。刘邦的爷爷被魏王封为丰公,因为迁到丰邑时间太短,所以丰邑没有刘氏先人的坟墓。这说明,刘邦一家,是在他爷爷辈才搬到丰邑的。不过,刘邦爷爷这个“丰公”并不是宋国封的,而是魏国封的,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史记·楚世家》又说:“(楚顷襄王)十五年,楚王与秦、三晋、燕共伐齐,取淮北。”即顷襄王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84年,楚王联合了秦、魏、韩、赵、燕五国伐齐,攻取了齐淮北之地。丰邑属于淮北之地。按照这条记载,宋国灭亡后,丰邑先是被齐国占领,两年之后,又落入了楚国手里。

不过,《史记·楚世家》又记:“(楚顷襄王)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顷襄王闻,召而问之。对曰:‘……还射圉之东,解魏左肘;而外击定陶,则魏之东外弃,而大宋、方与二郡者举矣。’”

这段文字说的是:楚顷襄王十八年,楚国出现了一个善用小弓射击北归鸿雁的人,顷襄王慕名传召他前来问话。他用射箭来比喻攻略六国,其中提到:回头射击圉的东部,就等于斩断魏国左肘;射击定陶,就会迫使魏国放弃东部要地,那么,就可以轻松拿下宋、方与这两个郡了。

“大宋”,就是今河南商丘及江苏砀山一带,而“方与”为今山东嘉祥及江苏丰县一带。

由此可知,丰邑已为魏国所得。那么,刘邦的爷爷被魏国封为丰公,应该是楚顷襄王十八年,即公元前281年前后的事。即使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并不是宋国人,也没属于过齐国,他和刘邦都应该属于魏国人。上面所引刘向的话里,其实前面还有一句:“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即魏国都城大梁被秦国占领后,魏国的流亡士大夫,又以丰邑为新都,组建了流亡政府,继续抗秦。

刘邦后来起事,留雍齿驻守丰邑,自己出征薛地。陈胜乘机让魏国人周市前来攻城。雍齿没有作太多考虑就投降了。这其中除了有雍齿不服刘邦的因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丰邑城大多为魏国人。刘邦回来攻打了三次丰邑,都未能攻下,也充分说明丰邑是按国都标准修建的。

而结合周巿劝降雍齿说的那句话——“丰,故梁徙也”,也可以推知,在秦灭魏国时的公元前225年,丰邑还是属于魏国。当然,楚国比魏国多存活了两年,丰邑后来被楚国占领了,从这一点上说,刘邦原本是魏国人,因为魏国亡了,他就成了楚国人,也未尝不可。

秦灭六国,丰县被并入了沛县,刘邦做上了沛县泗上亭长。由于泗上是前楚国沛县属地,秦的沛县县治也是前楚国沛县县治,刘邦从此居住到了前楚地沛县城乡,受楚风熏陶,善楚歌、能楚舞,也为他的楚人身份增添上了几分色彩。

最重要的是,楚国南公死前留下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诅咒,陈胜、项羽叔侄都以楚人的身份反秦,并且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响应,刘邦以楚人身份投入反秦洪流之中,也不足为奇了。

有人也许会感到奇怪:刘邦先属魏,再属楚,当了两次“亡国奴”,为何他在反秦过程中没提过半句关于“亡国之恨”的话呢?

话说,在天下诸侯共尊周天子的西周,各诸侯国的子民并不是很看重自己所在诸侯国的国籍的。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那些志在四方,一心要施展自己抱负的人来说,他们也不会被自己所在的诸侯国的国籍所羁绊。比如说,百里奚本是齐国没落宗室子弟,早年在齐游学,壮年投虞为大夫,虞灭为晋灭,奔楚牧牛,最终入秦为相。又比如商鞅,他本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卫国人,入魏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再入秦效力。再比如范雎,出生于魏国,先入齐,后事秦。还有张仪,魏国人,长大后游走于赵、楚、秦等国,成名于秦国。与张仪齐名的苏秦,雒阳人,得燕昭王赏识,使齐,一度兼佩六国相印。……

秦灭六国,六国原贵族子弟不甘沦为平民,不断以恢复故国为口号,一种“故国情怀”才倏然兴起。比如汉初开国功臣张良,他的祖上三代为韩丞相,因韩被秦所灭,他就积极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并在古博浪沙行刺秦始皇。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兵,因为两人的家乡原先都是在楚国境内,起义之后,就以“张楚”为国号,意思是“张大楚国”。还有项梁、项羽叔侄,先是拥立景驹为楚王,后来又拥立楚怀王的孙子芈心为义帝,打出了楚国的旗号。……

刘邦除了出身不显,和张良、项羽这些人不可比之外,还要注意前面刘向那句话里说的“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即刘邦的爷爷原本就是从秦国迁到魏国的,而且,从秦国迁到魏国后,直接就在丰邑落户了。

那么,说不准刘邦还是在秦国都城咸阳出生的。

我们看,刘邦举事,他的妻子吕雉家族里立刻有人出来追随,比如吕雉的哥哥吕泽、吕释之等等;刘太公的亲戚,都是在刘邦攻入秦国都城咸阳后才来投奔的,比如刘贾、刘泽等等。

还有一个小细节可以间接佐证刘邦对秦国咸阳抱有感情——刘邦成为了沛县泗上亭长,“常繇咸阳”,他之所以这么热衷于到咸阳出差,说明他不但对咸阳熟,而且,咸阳那里有自己的亲属。

也就是说,刘邦先是秦国人,后来迁居成了魏国人,魏国亡后成为了楚国人,秦灭六国又成为了秦国人,最后灭秦建立了大汉朝,成为了大汉帝国的主人。

#历史那些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看完来吃个餐后水果里有两颗葡萄的好带感[开学季][开学季]今天看了法扎我再次对自己i的程度有了清晰的认识,全场尖叫鼓掌我一声发不出来,只会心里默默赞叹。不知道是
  • 三年后,她却意外发现,他的手机屏保,是他和前女友的合照。奇怪,她不是被宋俏儿推下悬崖摔死了吗,怎么还能看见阳光奔向六月求卢刀etj偏嬷(刀左更喜欢bg) 散比单
  • 全新家族阵容参展,“鸿蒙智行会客厅”嘉宾云集2024年5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车30,578辆,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为中国汽车品牌持续向上提供强大动能。
  • 那就快 #出手吧神⻰大侠# 让我的发财树快快长大!我已经get到得意杯的各种玩法了!
  • ​刚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女人手舞足蹈在讲不发朋友圈的都是高端的人,让他们高级情味去吧。15道德化“地标”特色美食悉数亮相,现场制作、展示、品#美食[超话]#这烤鱼
  • 太原复刻手表   太原复刻手表:顶级复刻之精品  手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配饰,加薇 p eym ey (无空格)随着人们对时尚品味要求的提高,手表行业也逐渐
  • 多参与一人多切一浩就多一分前排的可能水水们有能力去点到更高贊,一定要切净浩查漏补缺,用有效贊捞满15条‼️最后的最后,于空͙瓶而言͙人͙头͙数͙无比重要‼️让F
  • 天气很好 海特别蓝 在机场研究了一会以后才明白过来要怎么坐车 坐车到一个站换乘的时候 不知道路 我就问了这个叔叔 他就一路把我送到换乘站的入口 还是有不短的一段
  • \n女款侧边拉链开合筒口弹力皮工艺\n●马衔扣细节.立体方跟●7.55.5厘米跟高●意大利创作\n绿色全套高档原包装 皮底+40克洛施钻扣镶嵌??Valenti
  • 接上条丨每天狂走快两万步,吃好喝好玩好,无意间打卡了很多地方,重庆真的好漂亮好有意思(我准备和lxd再去一次,希望他和咖喱一样不扫兴!就是很普通的商业街[春游家
  •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其实,正如毕淑敏所说的:“所谓父母与子女的缘分,大概就是,你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远,且
  • 不是所有出马出道都是坏的,魔亦有善魔,作为本少爷来说,只是不建议人附体共修,一切遵照个人意志,这些出马出道有一些跟我们也有关系,论实力, 它们跟上面没法比,本少
  • 确定饭吃不下了之后,队友就让妈走开了,只剩我一个人陪着队友,倒像是她陪着害怕的我,我试着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队友的呼吸越来越急促,我也越来越
  • 之前单位领导级别太大了犯不上和我一个臭编外的有往来,大家看到彼此都是笑眯眯的所有人都很和善,每天打理好领导的内务保障工作做完了闲余时间和保洁阿姨聊聊天在工位看看
  • 由于个人亲子鉴定涉及家庭信息,鉴定过程高度保密2.司法亲子鉴定费用:2400元-3600元,正常情况下5天出具鉴定报告。二、司法亲子鉴定价格:2400元-360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其诗以七绝
  • #虞书欣[超话]##虞书欣夏日海边水手服# 我家的可爱小猪六一儿童节快乐哦 无法描述您的美,我想可能是凌晨三点未眠的海棠花,是世界上唯一一朵玫瑰,是一天内的四十
  • 2、仁科葵(神凪ノ杜)可攻略之一仁科直的弟弟,性格安静内敛,没脾气,不爱说话,经常认真地配合他人,接触多了就会发现他可爱的一面。其实是馆主的从者,对神秘人言听计
  • 秦无疏因为药效的关系,很久没睡过这么沉的觉了,还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那些熟悉的脸孔,笑容憨厚的围在他身边喊着队长。秦无疏因为药效的关系,很久没睡过这么沉的
  • 巴宝莉水乳好吗安全吗能用吗 巴宝莉男鞋旗舰店直播间蔻驰P普拉达托特~配小包 又到新宠儿PRADA高级时髦又精致的托特包,全牛气材质搭配手腕毛榉木,太绝啦颜值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