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秦岭##春山新籁# 【春山新籁丨石榴、骊山和两个老人的故事】5月底的骊山,满眼葱茏,在白云蓝天的映衬下,愈显秀美。

山的南坡北坡沟下沟上,是大片大片石榴花的海洋。一朵朵石榴花仿佛一个个穿着火红霓裳的美人,在翠绿的石榴树叶和深褐色枝干间,伴着初夏的暖风翩翩起舞。

此行临潼,我们是要造访两位与石榴、骊山有着不解之缘的古稀老人,他们一个为石榴呕心沥血40多年,一个痴迷骊山拍照33载。

白眉老人的“石榴梦” 让骊山脚下遍地“骊山红”

走进一片石榴园,穿过一排排石榴树,在袭人的花香中,我们邂逅到一位白眉老人。他面慈目善、精神矍铄,正察看着石榴生长情况,时而端详、时而比较、时而思考。看他对石榴极为专注的样子,猜想应该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老果农了。

与老者在一株两百岁古石榴树下席地而坐,畅聊之后,才知这位名叫刘永忠的老人,今年70岁,在骊山脚下种植石榴40多年,发现并培育的“骊山红”品种石榴已经推广种植近万亩。

最早,刘永忠在秦陵街道杨家庄附近种了七八亩石榴。为了扩大生产能力,利用好骊山“土质松软、含沙量大、透水性好”的石榴优生条件,2003年,他在马额街道流转了150亩荒山,建设石榴生产示范基地。2005年,由他牵头的西安市秦陵石榴研究所成立,成为创建临潼石榴民营研究机构“第一人”。
图片

临潼自有石榴以来,主栽品种为“净皮甜”,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最先引进,是中国石榴的活化石。在长达2000年的栽植历史中,临潼石榴经天然杂交、芽变,种质资源已达到100余种,形成了以“净皮甜”为核心的石榴品种集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对石榴品质的需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对石榴的个头、色泽、籽粒、味道等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其他石榴产区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临潼石榴在全国的影响力却不断减弱。

“我们有些着急,临潼石榴要发展,需要改良品种,稳定面积。稳定面积工作有政府协调和倡导,改良品种需要靠石榴人自己来完成。”刘永忠指着“骊山红”的石榴花意味深长地说,仿佛回到当时艰辛寻找培育石榴品种的时候。

为了探索“石榴新品种是老树芽变而来”的理论,刘永忠访遍了临潼老石榴园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铁炉街道睢石村的一个老园子中,发现两棵古树结的石榴个儿大、色泽艳、籽粒大、果核较软,正是市场需求的品种。

2011年春季,刘永忠采用芽接法,在龙河石榴基地和刘坡果园嫁接了4棵树,全部成活,次年全部挂果。又经过两年优选,在2014年培育出了石榴新品种——“骊山红”。

如今,经过刘永忠的不懈努力,临潼区的石榴老树种正在逐步更新为“骊山红”。刘永忠说,再有3年时间,环骊山优生区的8万亩老树有望全部更新,到那时,骊山脚下遍地将是“骊山红”。说这话时,他眼神炯炯,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石榴树上挂着红灯笼一样果实的情景。

骊山这座休眠性活火山,过去是荒山,如今是绿山。山下有温泉有石榴,山上有美丽的风光。“骊山养育了我们。我们要保护好她,也要利用好她真正正正富裕群众,让游客不光看得见、逛得好,也要带得‘走’!”他说,“我在骊山脚下包地几十年,现在70岁,还能再耕耘30年,此生足矣!”

“好摄老人”的33年 5500多张“写真”记录骊山变化

有人在耕耘,有人在拍山。沿着“西安最美盘山路”蜿蜒向上,我们见到75岁的刘生才时,他正背着超过15公斤重的器材,扛着独脚架,斜挎着相机一个人独行。

他边走边向我们介绍骊山上的文物古迹,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上善湖、七夕桥、尚德苑、遇仙桥、三元洞……

当有美景入目,他轻按快门,伴随“咔嚓、咔嚓”清脆的声音,一张张骊山“写真”就定格在相机里。“我从1989年来到位于临潼的长庆培训中心工作,单位依骊山而建,出门走10分钟就能进山拍景,到现在已经拍了33年。爬过上千次骊山,见证了骊山这些年的变化。”

骊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在他看来,既熟悉,又新鲜。“骊山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只有了解过去,才能知道今天有多好。”刘生才说,曾经一度兴起的采石业,让骊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来,为了保护“母亲山”,临潼区开始实施骊山北麓植树造林和植被恢复保护工程。
图片

“看这一张骊山,镜头里全是低矮的杂草,很少能看见树木。再看这张,都是比人高的树。”刘生才拿着在同一机位拍摄的30年前和30年后的两张照片说,“远处的那片洋槐是飞播的,后面这些松树、柏树都是后来栽的。”

“我拍摄骊山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触。摄影人最爱的就是绿色,这几年骊山变化太大了,我要把点滴变化都记录下来。”摄影看似简单,长年累月坚持却不容易。在刘生才拍摄的近10万张的风光照片中,“骊山影集”已积累了5500多张,生动直观地记录了骊山由黄变绿的过程。

“拍了33年,您不烦吗?”

“怎么会烦,哪个孩子会嫌弃妈妈?”

没有比较就没有欣喜
照片里,秃山没了,绿树蓝天白云越来越多

跟着刘生才,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山顶。“骊山真是太美了,到了山里,仿佛就到了桃花源。”他说。我们极目环视,只见峰峦千仞,高出云表。北瞰渭水如长练,南眺秦岭如画卷,西望古都如棋盘。秦川美景,尽收眼底。让人不禁想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

坐在山间巨石上,刘生才辨别着不同鸟儿的叫声。他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山头告诉我们,那是他拍摄的一个点位。为做好“对比”,每一次上骊山,刘生才总要找以前的路线和拍摄机位,并把拍摄的时间和点位详细记录下来。

“前几年,每次春季上去,都会看到很多绿化工人将绳子系在腰间,整个人挂在半山腰,就是为了种上一棵树……”刘生才指着山顶的蓄水池,“为了保证树木成活率,在绿化的山头上铺设了供水管网,修建了蓄水池和抽水站。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绿水青山。”

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是天蓝、山绿、水净。近年来,临潼区提速骊山生态保护修复,造林面积达4.25万亩,绿化了30余座山头,累计栽植侧柏、油松等各类苗木800余万株,骊山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的37.2%,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

骊山的细微变化都让刘生才欣喜,“照片里,光秃秃的山头没有了,葱葱郁郁的树木和蓝天白云越来越多。”刘生才说,随着生态不断改善,如今骊山已成为乡村旅游热门打卡目的地,“高颜值”生态环境也为乡村振兴孕育着新的契机。

从骊山下来,已是夕阳西下。此时的骊山似披上了绚丽的红纱,我们在“骊山晚照红”的诗情画意中,不断回想着两位可敬的老人,回味着他们那些不是豪言却胜似豪言的话语。(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骆妍 通讯员 王三合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谢伟 视频制作/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雅坤)

【津云调查】在蓟州,古树成了“网红”,乡村旅游因生态振兴

  初夏的蓟州,青山吐翠、绿水潺潺,这个季节,也正是我们这座城市后花园进入旅游旺季的开始。这两年,蓟州区加大对百年以上古树保护的力度,让古树焕发青春,成为生态“网红”,从而助力乡村旅游。 保护古树 打造生态名片

  在蓟州区穿芳峪镇的最北端,与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相毗邻,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东水厂村正坐落于此,全村总面积8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农家旅游网红打卡地。

古槐树植于北魏时期,距今1630年

  在这里,有着一棵一千多年的古槐,参天屹立,树干遒劲,枝叶繁茂,行走其间,能够感受到古树历经的沧桑。在东水厂村,这棵古树,被村民们称为“神槐”,树围近7米,高40米,据林业部门考证,它植于南北朝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630年历史。称它为“神槐”,是因为在这棵古树身上,蕴含着很多传奇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来村里扫荡,曾两次放火烧村,古树受到严重摧残,却奇迹般存活下来。那被火烧过的树干,在周围枝干的簇拥下,历经多年风雨,依然矗立其中。主树干有一个巨大的树洞,相传,时任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率领十三团官兵在这一带与日伪军作战,由于寡不敌众,被敌人包围,情急之下,包森和战友们把枪藏在这个树洞里,躲过了敌人搜查。如今,古树下,包森养伤时居住的民房,几经整理修葺,已经成为一座纪念馆,当时包森和冀东抗日将士们的故事,在这里向世人传颂。

  高志伟,蓟州区林业局农艺师,这两年一直在做古树保护工作,除了古树生存状况、生长环境,他还关注着古树背后的故事,在他看来,古树保护不仅仅是要做好林业养护,更要有一份对家乡和这片山林的深深情怀,要让古树成为蓟州林业的代言人,成为乡村旅游的名片。

  “东水厂村是全国百条精品红色旅游路线之一,这里有红色的基因,大家了解古树的同时,更可以多了解咱们一些红色历史。现在这个村,以古树命名的农家院,就有20多家了。”高志伟介绍。近几年,村里搞起了农家旅游,古树的传说成了游客们津津乐道的事儿,口口相传,客人便多了起来,村民日子好了,对古树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了。村里成立了巡护队,村民们自发地当起了巡护员,每天有巡视,定期浇水、打药,古树有任何情况,村里都会第一时间掌握。

  2019年秋季的一天,突然刮一阵大风,古树的枝干发出了“吱嘎”的异响,巡护队员赶紧将情况汇报给树长陈永生。林业专家立马上山,对古树进行了体检,发现古树部分枝杈树皮脱落,树干有些地方出现裂缝,再遇到强风就会有折断的危险。东水厂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永生说:“最后决定立三根铁管架子把树撑起来了,后期我们又把这三根铁管架子做了一下美化。”

林业部门工作人员高志伟与树长陈永生,检查古树保护措施

  在蓟州,像古槐树这样记录在册的古树,有3800多株,大多数古树,都已成为当地的景点,吸引着八方来客。位于罗庄子镇三道岭村有一棵流苏树,树龄已有539年。过去对古树疏于保护,由于水土流失,这棵流苏树曾一度出现生长衰弱情况。罗庄子镇林业站站长商宝胜介绍说:“它是一个小树穴,对这个树起不到保护作用,土层特别薄,对水的吸收不太好,现在经过覆土,再把树穴弄大了之后,下点雨它就直接流到树根了。”

  流苏树每年5月初开花,盛花期达10天左右,满树雪白,民间对它有“百年流苏树,人间四月雪”的描述。开花时节,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于此,树冠摇曳,落英缤纷。看到如今的热闹场景,高志伟感慨道:“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观赏这棵古树,心里有一定的成就感,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后续的保护我们还要做得更好。”

  “网红”古树 助力乡村旅游

  古树保护,不仅给古树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也为乡村旅游带来了人气。随着慕名来欣赏古树的人越来越多,附近的好多村民开始做起了民宿生意。在三道岭的邻村翟庄子,村民高金红,就是看好这个商机,去年开始做民宿。提起流苏树,高金红满眼兴奋:“我们经常带着客人去观赏,客人都有被惊到了的感觉。前一阵儿有个客人,就是因为它的花期而来的,包院包了两天。”

  高金红家后院的山坡上,有一棵树龄320年的油松,每次有客人入住,她也会带着客人来到古树下,听松涛看林海。眼下,她和爱人商量着,每年投入一些资金和精力,对这棵古树周边进行修缮,小两口都觉得古树能给自己的小院带来与众不同的气质。高金红说:“没有想到,古树给我们带来了客流。我们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这棵树周围的环境打造一下,给它修一修小石阶路、小护栏,这样方便游客来观赏它。”

高金红夫妇查看古树情况

  在蓟州北部山区,盛产核桃、板栗、蜜梨、苹果等干鲜果品,很多果树也都有百年以上的树龄,这些树大都是过去村民祖上传下来养家糊口的。

  张希峰,山东人,曾经在蓟州当兵,他把这里看做是他的第二故乡。退役后,他在九山顶开了一家小店,专门经营山里的特产。张希峰第一次尝到蜜梨,是刚来蓟州创业时房东给他的,他一口吃下去,就被香甜可口的味道吸引了。于是,他把蜜梨摆到了自己的小店里,并给蜜梨起了个新名字“古树蜜梨”。张希峰告诉记者:“咱们农村叫它小蜜梨,我觉得加上古树两个字更有味道。”   小蜜梨,是村民随口而出的称呼,过去拎个筐在路边卖,个头小、不起眼,常常卖不出好价钱。以前村里曾有不少这样的古梨树,后来或是因为建房修路,或是别的原因,被村民放倒卖掉了。张希峰觉得可惜:“说句心里话,知道这些信息后特别痛心,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古梨树,希望大家好好地保护它们。”

张希峰进山看古树蜜梨生长情况

  回想当初,张希峰说:“最初我去的时候,这个梨子只卖1块钱出点头一斤,小一点的卖得更便宜,这都是古树的精华,价钱要配得上它,价钱好了,老百姓就舍得用心去管理它。养树跟养孩子一样,很辛苦的。”

  正是知道养树的辛苦,张希峰才更加关注这些古树,每发现一棵,他就记录下来,然后每年果子成熟的时候,就来收购。张希峰介绍说:“北部山区这一片,就是我自己统计到的,我觉得应该有500棵左右。”

  张希峰这几年几乎踏遍附近山村,在他心里有张地图,记录着哪棵树,哪座山,哪个村,哪些人。张希峰说:“一百多年、两百多年的古树,它生长在大山里,我觉得它是有灵性的,要继续保护这些古老的树种,让我们未来的子孙也能尝到这种美味的东西。”

  如今,蓟州越来越美,来的客人越来越多,也让他这个外乡人更喜欢这个地方了,不仅小店开了分店,眼下,他正在租来的宅基地上改造一处民宿小院。从18岁参军来到蓟州,到现在30多年了,张希峰对这里既熟悉又眷恋,他在设计这个民宿小院时,也给自己留了房间,他想像那些古树一样,把根扎在山里。(津云新闻记者 朱学兵)

【守住绿水青山遇见“美丽高泉”】近年来中央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乡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团结镇高泉村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主题,坚持党建引领、留住乡愁记忆、传承农耕文化、教育引导群众的理念,按照整合资源、节省投入,杜绝大拆大【守住绿水青山遇见“美丽高泉”】近年来中央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乡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团结镇高泉村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主题,坚持党建引领、留住乡愁记忆、传承农耕文化、教育引导群众的理念,按照整合资源、节省投入,杜绝大拆大建的原则,广泛利用九香栖凤园废旧建材、农户废旧砖瓦门窗、闲置农具、生活用具等生产生活物品,变废品为材料,破解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难题。建成乡村记忆馆一间,民俗墙300米;拆掉村部围墙,打造党建文化广场、宣誓牌;深入挖掘历史,传承齐家文化,撰写高泉赋,仿真高峰堡、阳坡泉,通过因地制宜、依山就势、依路就湾,形式多样建造了一批馆、墙、园、牌、场、亭,把千年的农耕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在人们眼前,形成“一馆一记忆、一墙一风景、一场一阵地、一泉一文化”的格局,充分体现浓郁乡土风情、留下了乡愁记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河北到广东2000公里 主持人说,孙府千金看来是嫁对了人,陈府公子才会不远千里登门提亲。最近不知是身边朋友都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还是缘分到了。 但我清楚的知道我不
  • NF-7042 Enfp投稿 Bot,我来投个稿。突然想起一位很久没联系的朋友(应该有1年多没说任何话,对方很忙),有一次,我问他,如何克服内心的软弱,他说
  • #晚安西科#[月亮] #好句分享# [太开心] 无径之林,常有情趣; 无人之岸,几多惊喜; 世外桃源,何处寻觅; 聆听涛乐,须在海里。 爱我爱你,更爱自然。
  • 有人说:“钱就是一切。” 这话不假,大到买房看病,小到穿衣吃饭,样样都离不开“钱”这个字。 可以这么说,钱就是一个人存立于世最大的底气。 我们终其一生,如此拼命
  • 我我愿河南是一方净土。河南省公安厅,有记者持证采访新乡市原阳县一工地误伤致死儿童一案,被多人抢夺摄录器材,推搡阻挠,致记者衣服被撕并有抓伤,记者报警,当地警方却
  • #早安龙泉驿# 【请相信,你永远是自己的主角】#国庆假期快过半了#,你还能为自己做点什么?不妨利用假期,调整心态,勇敢尝试,提升自我。当才华配上梦想,好运自会不
  • 我们和@关晓彤 在@北京环球度假区 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关晓彤身上,总是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毅然与乐观,她好像永远是开心的,但同时,她也是充满神秘与反差。正当你
  • 亲爱的各位粉丝:   根据对9.16比赛日当天官博15:45发布的赛果微博转评煽动引战及大规模互撕谩骂所涉及的账号统计,共处理相关账号175个,后进行二次核实,
  • 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 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人里多么地愛你, 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 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 一年一年风霜
  • #哺乳指导[超话]#[小红花]#小宝宝# 为什么小宝宝也需要玩耍? 玩,其实是同时满足身体与心理发展的需求。对于小宝宝来说,玩得好,才能吃得好、睡得好、长得好,
  • 对老婆大方的男人面相图解是怎样的呢? 一、印堂宽阔 一个男人对自己的老婆是否大方,可以从印堂部位的面相中看出来,印堂部位的面相关系着他的品行如果男人印堂比较宽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与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来,水波不興。舉酒属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縱
  • 现在满脑子都是外面下着雨在我俩小屋里和臭猫吃甜甜的上海红烧肉配上满满一碗扬州炒饭和别的好吃的再来一小口酒馋死我了可臭猫不在我晚上还在减肥只能吃各种绿色的菜叶叶我
  • 来讲讲佳能m6吧 这是我的第一台微单相机(DV摄影机不算相机吧[喵喵]),说说我这个门外汉的第一感受: 1.机身太小了,对我个人而言握持感很差 2.滑动镜头变焦
  • #粉熊的微博一粉丝提问# 粉熊你好! 我想咨询【鼻子的问题】 对鼻子没有要多完美 只想提高到及格线不减分就行 所以之前只想做一下内切鼻翼 但是去面诊过一家,
  • #生日快乐# 四年之后,有苏哥在身边的生日 苏哥从起床就开始忙碌着准备今天的吃吃喝喝,花胶鸡火锅实名好吃,最后的汤底煮了面条,绝了[迷雾剧场] 今天是WD1,
  • #萬寶竹林[超话]# 【平常语·甘露味】我们往往自认为正在修菩提心,甚至有人还自以为已经有了菩提心。那不妨自我检视一下:自己是为了谁在修行?最贪爱、最在乎的是自
  • 23:58睡觉22:00换调频哈哈哈哈40岁老阿姨的我穿了一天十多年前的雪人⛄熊猫打底帽衫又装了一把青春 哎杨佳霖这名字改了有几年了现在依然被叫杨红 醉了啊
  • #在美术馆[超话]##每天观赏9副画##油画[超话]#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
  • 听朋友讲皇女黑笑话被乐死了,真的好几把好笑,整个一苏联笑话合集。指责人家玩游戏看脸,结果自己为了死骑委曲求全走红线这种事居然真的存在。所以说啊不要给自己玩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