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工画师 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 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 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

这两句都是比喻一心。心是随着外缘变化的。工画师画颜色,他的心跟颜色,跟那些画不相干。但是心画出来了,画出来的画不是心,那颜色也不是心。他在分配颜色的时候,那是虚妄的,是假的。他的心跟那些颜色不能和合的,不能和合到一起的。那他为什么用笔,用颜色,画出个相来?那个相是假的,是虚妄的,谁都知道!

但是「大种无差别」。他那个心跟那个种子,没有差别。这大种就是心,那些颜色里头没有色相可得。色里头画出那些颜色来,也没有大种。它离开大种,离开地水火风这四大种,它又有哪个色相可得!没有色相可得。形容我们这个心跟世间都如是。

若说到心,其他的相都没有了。有其他的相,那心就随妄了。真跟妄是不能合到一起的。心跟那些颜色跟那画,不能合到一起,他怎么知道画出来了呢?能画的跟所画的,两个是不同的。

我们现在这个众生相,跟真心是两回事。那怎么合到一起了?但是画,纵有颜色有画笔,那必须得有个心指挥它来画。拿这个作显现的意思。说你那个性体,那心跟外边境界相,一个相,一个心,互相交织的。一切相用画笔来着颜色,它是无情的。你这个心是有情的,有情的跟无情的,合到一起吗?不能合到一起。那画又是怎么产生的?这让你来参。重要的是离开心意识来参,心里头没有画,画里头也没有心。

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于心 有彩画可得

心里头没有画,没有色彩,什么也没有。彩画里也没有心。若离开心,有彩画可得吗?不离于心才有彩画。这画出颜色或画出画来,才能得的到。

我们讲〈大乘起信论〉,彩画是心生灭的,这叫心生灭门。心是真心,叫心真如门。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上头有一个字,「心」。这是心,跟外边的彩画彩笔,那是境。心跟境不即,不是一个,不能相合也不离,离开也不行,这叫不即不离。我们经常讲不即不离,就是这个意思。

心境,心跟境不相离也不能合;但是出来画了是事实,这叫彩了。它虽然不是和合的,它不由心的安排,哪个用哪个颜色,这是心安排的。没有心的安排,能有这些彩色吗?画不是心,是手啊!画画的是手,手跟心又是两回事,手跟画又是两回事。没有心指挥手,手怎么能画?这个道理让我们要经常去想。

譬如「惑」,我们迷惑了,不论做什么事,所做的都是错事。从这里返本还源。我们修道,或是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你心念吗?是你口念?心也得想,口里才能念。心里不想,想到别处去了!

你能念阿弥陀佛吗?念阿弥陀佛又是谁?阿弥陀佛是谁?《阿弥陀经》说西方世界有一尊佛叫阿弥陀佛,这是听佛说的。《佛说阿弥陀经》上说十万亿佛土,那可远了,你的心怎么能观想得到?当你念佛的时候,心里如何想?你心里头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阿弥陀那儿,没能你的心。不离你的心,不离你的口,你念阿弥陀佛,得到生极乐世界。

这你都可以联系这样观!这个心是生灭的,住不住的。念念迁徙,无穷无尽。那个思想难思议,想象不出来的。它示现一切色,而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一心」,诸佛跟我们都是一个心,可是各各不相知。佛心,我们不说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心,我们能互相知吗?谁也不知道谁的心在想什么?各各不相知。就跟那画的色相似的,那个彩色相,红的跟蓝的各各相知吗?它们是无情的,怎么相知?根本知不了的,这个就要你去参!

就像我们刚才讲的,心真如是真,心生灭是妄。真妄怎么能合到一起的?真绝对不是妄,妄绝对不是真。但是真妄两个和合了,因为主和合了,才生出三世间,才生出十法界。

这个比喻是让我们思索,让我们依着它起修。在《华严经》十行法门,你要修行怎么修行呢?你这样的来观,往内观,观你的身心。往外观,外观一切世间、一切世界。思惟观一切法,无住无相无作。你所作的业,业业不相知,都是心所作的。

互相不相知,你这个心是真妄和合的。我们说把妄遮断来显示这个真的,妄的遮不断,真的显现不出来。所以要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经常如是观,观一切法的生灭。观的时候有两种,一种是析空观,把它分析分析,分析到没有了,空了,这叫析空观。一种是体空观,知道这个本身,根本就没有的,当体即空。

我们心里最经常的障碍,不是断,就是常。断是断灭知见,死了就有了。这都是业不由已的,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想怎么样。你得先把妄断了。

〈起信论〉上讲,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这个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真妄和合。我们想遮止一切恶,断绝这个妄。有时候把阿赖耶识当成是断是常,即不是断,也不是常,非断排常,恒如是转。说它是真!是妄!它是真妄和合,恒时如是转。它是一类一类的,常时这样的相续,不间断的这样相续。流转生死,我们要把它断了,不再流转了,那就要靠修行了,修行就要下功夫。

彼心恒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这是觉林菩萨赞叹偈中,拿这个画师来比喻心的变化。能变所变的形象,画的画,那变化多端了。所画的画不是心,而由心故画。心里所画出来的,显我们这个妄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这个妄心,你心里想的很多怪念头,妄心所想的,由这个心显现一切法。

这个涵义不是显现的,而是断。显现的是常,就是遮断。因为我们这个心!它所变现的一些形象,觉林菩萨就用这个画师来显现我们这个心。是心画的吗?是手画的吗?而且还要调色或者用纸,才能画出形形色色来。这个心,它是不住的。心里头包括无量的,形形色色的各种想法。它能表现出来像那画师似的,化现一切色。我们这个心也能变化种种样样的。但是你所变现的东西,互相不相知。也就是说你心所变现的,某一段时间的变现都是不一样的。以下就解释工画师。

譬如工画师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 诸法性如是

那个画师自己并不晓得他的心,没有了解他的心。一切法,法不知法,法法互不相知,无心故。但是它可能顿现,就像那个画师画画一样的,他不能知道自己的心。画是由心画的。

参悟一切法的时候,你想一个形象,或者想个什么东西,就是心里在想。心里想的不是事实,是假的。想的不见得变成真实的!变成真实的,还是假的。雕刻匠他拿刀子想刻佛像!雕什么?心支配他的手,手支配他的心,心跟手和合的,还得有前头一个模子,不是自心所造的。一切法都是如是产生的。法不知法,这个法本身不知道,它是无情的。而由画师画出来的,一切众生都不能了达他自己的心。

一切事都是他的心做的,让我们认识我们这个妄心。我们的心能现起很多境界,在这个境界相,你不去攀缘,不必执着,没有实体的。但是,让你达到无住,以无住为本。

心能画,但是它不能知。所作的画,画也不能知心,心也不能知画。像郎世宁画的马,那画的神了!郑板桥画的竹子,把那竹子画的很神了!但是那竹子不是他的心,可是由他的心来画。这个身体不是我们,是我们画出来的,没有这个身又怎么能显出来?

我们这个缘念的心,人心不同,如其面然。大家看吧!好几百人,各各面孔不一样的。各各的心不一样的境。一切境界相是由心变的,离开这个心!没有境界相可得,境界相无体。但是我们这个心又去缘念这些境界相,攀缘这些境界相。这个心就像工画师一样的,画师不知他的心,但是画可是由他心生出来的,他的心里也没有画,这要你自己去想。

一切诸法的体都如是。原来是空无所有,拿一张纸、拿点颜色,就画出个相来,画这人物、画这山水、就有了。有的不是实在的,还是个假的,这要思维修了!换句话说,就是参。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界都是心变现的,无量地狱相是由心变化的。心变化的是没有的,但是一切众生受地狱苦,它又是实在的。那个实在是非有的,是心所变化的。谁心里又变化个地狱啊!那是你的心变化地狱,这种变化可多了。你造哪种业,就变化哪种地狱。所以在《地藏经》前,加上觉林菩萨这个偈颂。

还有另一种说法,有一位大德他堕地狱,到了地狱门前,忆念起:「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这个偈颂。本来他念想完这个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没有念出来,地狱就空了。所以在《地藏经》前头,印上觉林菩萨偈,这是这段故事的原因。你要是怖畏地狱苦,念念觉林菩萨偈颂吧!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觉林菩萨这个偈颂,我每天念一遍,大概有二十四年了。因为念《地藏经》,一开始就要念觉林菩萨偈颂,以前讲《华严经》没有怎么注意,现在念《地藏经》时就开始注意了。每天念一遍,经常观想你这个心,由这个心才造种种的业。每天你的思维,一切行动,离开心吗?也有离开的。精神错乱的人,精神错乱的离开心了,那叫傻子。我们经常说傻子,傻子老实一点,疯子就不老实了,疯了吗!他就作种种的业,要经常的这样思维。

这是观心法。觉林菩萨教我们观心法,观什么心?因为它是空的,行菩提道,发菩提心,千万别产生障碍。一切法,先悟得它是空的。因为空,它没有障碍了才能建立一切。你要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有障碍就不行了。你只能照葫芦画瓢,画不出别的来,画瓢可以,画山水画人物就画不出来了。形容你这个心,主要是让你观心。#大乘佛教[超话]#

譬如工画师 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 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 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

这两句都是比喻一心。心是随着外缘变化的。工画师画颜色,他的心跟颜色,跟那些画不相干。但是心画出来了,画出来的画不是心,那颜色也不是心。他在分配颜色的时候,那是虚妄的,是假的。他的心跟那些颜色不能和合的,不能和合到一起的。那他为什么用笔,用颜色,画出个相来?那个相是假的,是虚妄的,谁都知道!

但是「大种无差别」。他那个心跟那个种子,没有差别。这大种就是心,那些颜色里头没有色相可得。色里头画出那些颜色来,也没有大种。它离开大种,离开地水火风这四大种,它又有哪个色相可得!没有色相可得。形容我们这个心跟世间都如是。

若说到心,其他的相都没有了。有其他的相,那心就随妄了。真跟妄是不能合到一起的。心跟那些颜色跟那画,不能合到一起,他怎么知道画出来了呢?能画的跟所画的,两个是不同的。

我们现在这个众生相,跟真心是两回事。那怎么合到一起了?但是画,纵有颜色有画笔,那必须得有个心指挥它来画。拿这个作显现的意思。说你那个性体,那心跟外边境界相,一个相,一个心,互相交织的。一切相用画笔来着颜色,它是无情的。你这个心是有情的,有情的跟无情的,合到一起吗?不能合到一起。那画又是怎么产生的?这让你来参。重要的是离开心意识来参,心里头没有画,画里头也没有心。

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于心 有彩画可得

心里头没有画,没有色彩,什么也没有。彩画里也没有心。若离开心,有彩画可得吗?不离于心才有彩画。这画出颜色或画出画来,才能得的到。

我们讲〈大乘起信论〉,彩画是心生灭的,这叫心生灭门。心是真心,叫心真如门。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上头有一个字,「心」。这是心,跟外边的彩画彩笔,那是境。心跟境不即,不是一个,不能相合也不离,离开也不行,这叫不即不离。我们经常讲不即不离,就是这个意思。

心境,心跟境不相离也不能合;但是出来画了是事实,这叫彩了。它虽然不是和合的,它不由心的安排,哪个用哪个颜色,这是心安排的。没有心的安排,能有这些彩色吗?画不是心,是手啊!画画的是手,手跟心又是两回事,手跟画又是两回事。没有心指挥手,手怎么能画?这个道理让我们要经常去想。

譬如「惑」,我们迷惑了,不论做什么事,所做的都是错事。从这里返本还源。我们修道,或是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你心念吗?是你口念?心也得想,口里才能念。心里不想,想到别处去了!

你能念阿弥陀佛吗?念阿弥陀佛又是谁?阿弥陀佛是谁?《阿弥陀经》说西方世界有一尊佛叫阿弥陀佛,这是听佛说的。《佛说阿弥陀经》上说十万亿佛土,那可远了,你的心怎么能观想得到?当你念佛的时候,心里如何想?你心里头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阿弥陀那儿,没能你的心。不离你的心,不离你的口,你念阿弥陀佛,得到生极乐世界。

这你都可以联系这样观!这个心是生灭的,住不住的。念念迁徙,无穷无尽。那个思想难思议,想象不出来的。它示现一切色,而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一心」,诸佛跟我们都是一个心,可是各各不相知。佛心,我们不说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心,我们能互相知吗?谁也不知道谁的心在想什么?各各不相知。就跟那画的色相似的,那个彩色相,红的跟蓝的各各相知吗?它们是无情的,怎么相知?根本知不了的,这个就要你去参!

就像我们刚才讲的,心真如是真,心生灭是妄。真妄怎么能合到一起的?真绝对不是妄,妄绝对不是真。但是真妄两个和合了,因为主和合了,才生出三世间,才生出十法界。

这个比喻是让我们思索,让我们依着它起修。在《华严经》十行法门,你要修行怎么修行呢?你这样的来观,往内观,观你的身心。往外观,外观一切世间、一切世界。思惟观一切法,无住无相无作。你所作的业,业业不相知,都是心所作的。

互相不相知,你这个心是真妄和合的。我们说把妄遮断来显示这个真的,妄的遮不断,真的显现不出来。所以要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经常如是观,观一切法的生灭。观的时候有两种,一种是析空观,把它分析分析,分析到没有了,空了,这叫析空观。一种是体空观,知道这个本身,根本就没有的,当体即空。

我们心里最经常的障碍,不是断,就是常。断是断灭知见,死了就有了。这都是业不由已的,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想怎么样。你得先把妄断了。

〈起信论〉上讲,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这个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真妄和合。我们想遮止一切恶,断绝这个妄。有时候把阿赖耶识当成是断是常,即不是断,也不是常,非断排常,恒如是转。说它是真!是妄!它是真妄和合,恒时如是转。它是一类一类的,常时这样的相续,不间断的这样相续。流转生死,我们要把它断了,不再流转了,那就要靠修行了,修行就要下功夫。

彼心恒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这是觉林菩萨赞叹偈中,拿这个画师来比喻心的变化。能变所变的形象,画的画,那变化多端了。所画的画不是心,而由心故画。心里所画出来的,显我们这个妄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这个妄心,你心里想的很多怪念头,妄心所想的,由这个心显现一切法。

这个涵义不是显现的,而是断。显现的是常,就是遮断。因为我们这个心!它所变现的一些形象,觉林菩萨就用这个画师来显现我们这个心。是心画的吗?是手画的吗?而且还要调色或者用纸,才能画出形形色色来。这个心,它是不住的。心里头包括无量的,形形色色的各种想法。它能表现出来像那画师似的,化现一切色。我们这个心也能变化种种样样的。但是你所变现的东西,互相不相知。也就是说你心所变现的,某一段时间的变现都是不一样的。以下就解释工画师。

譬如工画师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 诸法性如是

那个画师自己并不晓得他的心,没有了解他的心。一切法,法不知法,法法互不相知,无心故。但是它可能顿现,就像那个画师画画一样的,他不能知道自己的心。画是由心画的。

参悟一切法的时候,你想一个形象,或者想个什么东西,就是心里在想。心里想的不是事实,是假的。想的不见得变成真实的!变成真实的,还是假的。雕刻匠他拿刀子想刻佛像!雕什么?心支配他的手,手支配他的心,心跟手和合的,还得有前头一个模子,不是自心所造的。一切法都是如是产生的。法不知法,这个法本身不知道,它是无情的。而由画师画出来的,一切众生都不能了达他自己的心。

一切事都是他的心做的,让我们认识我们这个妄心。我们的心能现起很多境界,在这个境界相,你不去攀缘,不必执着,没有实体的。但是,让你达到无住,以无住为本。

心能画,但是它不能知。所作的画,画也不能知心,心也不能知画。像郎世宁画的马,那画的神了!郑板桥画的竹子,把那竹子画的很神了!但是那竹子不是他的心,可是由他的心来画。这个身体不是我们,是我们画出来的,没有这个身又怎么能显出来?

我们这个缘念的心,人心不同,如其面然。大家看吧!好几百人,各各面孔不一样的。各各的心不一样的境。一切境界相是由心变的,离开这个心!没有境界相可得,境界相无体。但是我们这个心又去缘念这些境界相,攀缘这些境界相。这个心就像工画师一样的,画师不知他的心,但是画可是由他心生出来的,他的心里也没有画,这要你自己去想。

一切诸法的体都如是。原来是空无所有,拿一张纸、拿点颜色,就画出个相来,画这人物、画这山水、就有了。有的不是实在的,还是个假的,这要思维修了!换句话说,就是参。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界都是心变现的,无量地狱相是由心变化的。心变化的是没有的,但是一切众生受地狱苦,它又是实在的。那个实在是非有的,是心所变化的。谁心里又变化个地狱啊!那是你的心变化地狱,这种变化可多了。你造哪种业,就变化哪种地狱。所以在《地藏经》前,加上觉林菩萨这个偈颂。

还有另一种说法,有一位大德他堕地狱,到了地狱门前,忆念起:「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这个偈颂。本来他念想完这个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没有念出来,地狱就空了。所以在《地藏经》前头,印上觉林菩萨偈,这是这段故事的原因。你要是怖畏地狱苦,念念觉林菩萨偈颂吧!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觉林菩萨这个偈颂,我每天念一遍,大概有二十四年了。因为念《地藏经》,一开始就要念觉林菩萨偈颂,以前讲《华严经》没有怎么注意,现在念《地藏经》时就开始注意了。每天念一遍,经常观想你这个心,由这个心才造种种的业。每天你的思维,一切行动,离开心吗?也有离开的。精神错乱的人,精神错乱的离开心了,那叫傻子。我们经常说傻子,傻子老实一点,疯子就不老实了,疯了吗!他就作种种的业,要经常的这样思维。

这是观心法。觉林菩萨教我们观心法,观什么心?因为它是空的,行菩提道,发菩提心,千万别产生障碍。一切法,先悟得它是空的。因为空,它没有障碍了才能建立一切。你要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有障碍就不行了。你只能照葫芦画瓢,画不出别的来,画瓢可以,画山水画人物就画不出来了。形容你这个心,主要是让你观心。

万行大和尚:“儒、释、道”

“儒释道”本是一家,干嘛非得排个先后顺序呢。孰好孰坏,孰高孰低,都是人的分别、执着在作怪。其实“儒释道”三家最终极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人的面孔千差万别,但内在的自性是一样的。我们的自性无形无相,都是圆满的,都是佛,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无穷的力量,都是无限光明的。我们的佛性是靠肉身这个载体来到娑婆世界。为什么要来娑婆世界呢?因为要来净化、加持和改变娑婆世界,同时也是为了完善自己,把与我们有缘的众生唤醒,一起回到源头,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娑婆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自性需要一个物质的载体才能与娑婆世界对接,从而更好地发挥她的力量,因此我们才有一个四大假合的身体。  

  我们的身心是一体的,但又是可以分离的,通过身体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到我们的心。能降伏身体就意味着能降伏心,要看我们在心理上降伏了多少,就看我们对身体管住了多少。管住了身体就管住了心,管住了心也就管住了身体。心是万物之主。佛教把这个心叫做本来面目,也叫做自性、真如、如来等等,道教把祂叫做道,儒家称祂为良知。真人、圣人、佛指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宇宙最高的力量,只要你与这个力量融为一体,你也可以成为真人、圣人、佛。

  但是后人都把真人、圣人、佛认定为某一个人。因为某个人修炼成功了,成了佛,成了真人,成了圣人,后人就给他贴了标签,下了定义,说真人就是他,圣人就是他,佛就是他。其实真人、圣人、佛是宇宙的一种非常高的、极其精微的振动频率,它蕴含了无限的爱、无限的智慧、无限的光明与无限的力量,修行就是要达到这个振动频率,与这个力量融为一体。当我们的身心放松之后,就和这个力量接通,与祂融为一体了,这时候我们就是佛、就是真人、就是圣人了。你不要认为佛、真人、圣人是专指某一个人,你也可能成为佛、圣人和真人。  

  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把散乱的心召回来,安住在当下。方法不是道,它是进入道的方法和技巧,是工具。当你用一个法门修到某个阶段,比如修到第九十九步时,你就什么都不是了,你身上所有的标签都撕掉了,因为你无我了嘛。只有当你无我了,你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你才可能成为什么,才可能成为圣人、真人、佛菩萨。如果你有所是,说明你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你就失去了九十九种的可能性。

  就像一团面,它没有一个具体的形状,看起来什么都不像,但你可以把它捏成任何一种形状,比如动物、人、器具等等。一旦你把它定型成某种器物、某个人或者某尊神之后,它就很难改变了。如果你不给它定型,它就什么都不是,但也可能什么都是,你把它捏成什么,它就是什么。一个无我的人也是如此。

万行大和尚:儒释道的精髓是什么

  谦恭有为,德行天下,水响低趟,山默顶天。气定神闲,福自归来。

  儒家说君子,道家讲真人,佛家谈菩萨,儒释道这三家虽然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内涵是一样,就是把“德”作为做人的基础。

  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德是人的根本,中国人历来都提倡做人要积德行善。

  但是,当今这个时代却形成了一股以追去金钱、物质、名利为导向的大潮,这股大潮席卷全球,人们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择手段。甚至因为物欲的极度膨胀,以科技进步、现代文明的名义,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了毁灭性的掠夺,导致了种种自然灾难的频发,毁掉了自己美丽的家园,毁掉了多少人的幸福人生!如果仍不觉醒,必将毁掉整个星球,毁掉众生的生命!  

儒释道的精髓是什么

  种种灾难惨不忍睹,这样的社会现状更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忧心忡忡!为何人类会堕落到如此地步呢?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失去了德的教化,导致我们的社会道德没落,精神缺失,人们心灵空虚,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又失去了古人的那种对天地敬畏、谦恭与感恩之情,和对众生的仁慈厚爱之心,人生没有正确的目标与方向,只有拼命地追求外在的东西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所以道德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个人只有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使命感,才会活得充实安然,利人利己,活出生命的价值与光彩,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做人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未来,做事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而做人做事的前提都是以德为本,世出世间的成功与成就,都是勤劳、厚德与无私者的专利。唯有仁爱厚德无我的人才能成为道的载体、道的通道,把道的力量传递给任何需要的人,才能成为众生心灵的导师与指路的明灯,引领众生走向幸福与解脱的康庄大道。

  一个民族的复兴是她思想文化的复兴,是她民族精神的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深厚根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核心内涵与精髓。德的复兴是一项伟大而长远的事业,要落实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身上。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转自学佛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的睡眠时间,还比不上一只猴子】昨天是世界睡眠日。#小芜闲聊# 【你的睡眠时间,还比不上一只猴子[允悲]】今天是世界睡眠日。
  • #济宁新闻# 为进一步助力辖区企业缓解用工难问题,济宁高新区联合智联招聘开发“济宁国家高新区网络招聘平台”并在智联招聘“济南”城市页面上线,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蓼
  • 人生的下半场,其实老伴是主旋律,晚年的幸福与否,信仰能否坚持,与身边的这个人有很大关系,当然我的理解就是是否有善缘,一切的嬉笑苦痛其实都是自己造作,只不过是反弹
  • 在这里,我再次向大家推介心理咨询专线电话号码:1.清华大学海外心理咨询热线:(86)400-680-6101,服务时间:24小时2.北京师范大学海外心理咨询热线
  • 待中国真正的春暖花开,待全球都好起来,我一定会漫步地球好好看所有没有去过的地方和国家。对了 忘了反馈最近的治疗结果✅整体来说 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 但是还是没有真
  • 新西兰财政部长Grant Robertson在谈到穆迪公司的评估时说:“我们最好的经济对策是团结起来抗击病毒。该计划约占新西兰GDP的4%,超过了新西兰应对全
  • 东北的冬天真的会持续半年,我的棉裤是脱不下去了,极其讨厌每年的三四月份,又冷风又大,暖气还停,根本没有小学课本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里那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景象
  • (江南晚报)【鞍山校地合作网络招聘系列活动第五十八站——辽宁大学】#就业季# 当前,为缓解全市企事业单位迫切的人才和用工需求,鞍山市人才办充分发掘鞍山校地合作联
  • 忘记具体什么时候了挺久的了,他长得实在是他可爱了,它叫huohuo因为它刚来的时候背上缺一小豁,我就叫他这个,但是家里人不喜欢这个哈哈哈哈哈哈,我不管就这样叫它
  • 而我也要重新开始新课题了!是不是缸毒呐 其实大家真正想看到的还是你的真诚总之又少了一档可看的节目 马老师好好地做乐夏吧 好好地做下去至少老马在做节目这方面还是有
  • 而最近40天,他几乎每天都在出差途中。而最近40天,他几乎每天都在出差途中。
  • 健康管理,体检仅仅是开始;到海扶医院,看病也仅仅是开始,帮助你收获身心健康,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海扶医院自成立之初,就倡导从“治病”到“治病人”认为每个人自己才
  • #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没那么难# ❤今天,我是一个表白器❤刘宇宁,我想你 一日不见卿,如隔三秋。木梓枫,前世你就是这么告诉我的,呵,难道你忘记你前世说过的
  • 至此,美军今年上半年计划部署在太平洋的航母全部确诊有新冠病例。我这可别忘了胖乎乎的娃,受着罪!
  • 还是66?还是hcy?
  • 还是66?还是hcy?
  • #日常[超话]##vsco调色教程分享##柚酱的调色合集##黄油相机#有想灯饰大家好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款现代简约创意吊灯,独具特色的匠心设计简约而不简单,极简的
  • #肖战最好的你[超话]#[米奇比心]#肖战图片#[米奇比心]#肖战壁纸# ——————❥~——————❥~——————你可以错过黄昏的末班车,可以错过雨后彩虹,
  • 在上面你能看到很多充满市井气息的瞬间:城市地平线上的日落、精心制作的美食、安静独穿闹市的女孩以及城市一隅的夜空...每一幕都贴近最真实的生活,但又与自己当下的生
  • 3月14日,眼下正值灼灼桃花盛开的好时节,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的500亩苹果桃迎来盛花期,慕名前来的游人采取限人错时方式赏桃花,不负好春光。桃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