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记载关于穿越到异次元的5种思路
①遭遇意外(一击毙命、绝无生还)
②社畜过劳(长期处于射出状态,并且穿越前还得经过一段极其疲劳的加班)
③打游戏(日常沉迷游戏,某一天正在为某款游戏日常肝材料,结果一觉醒来突然来到了这款游戏的世界里)
④被某种力量召唤(第一,为人一定要亚撒西;第二,要经常出门,别整天宅在家里;第三,要留心脚下的魔法阵)
⑤不知怎么就穿越了(穿越方式完全不可控)

徐小庆 2022下半年全球宏观与大类资产展望:中国国债:没有体现经济基本面

2022年5月24日

中国国内的债券。客观地讲,以中国目前的经济状态来讲,我们可以说国内的债券远远没有反应 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现在的债券收益率,比如说 10 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还在 2.8 %左右对吧? 2016 年、2009 年的时候,都是到 2.5 %左右的位置。如果从经济基本面来讲,现在中国经济的下行压 力应该是比过去那两个时期都还要大。也就是说虽然基本面是非常支持债券做多的,但是大家还是不 敢去大量的去买。
那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家担心中美利差已经倒挂了,中国的债券收益率都已经低于美国国债 收益率了。实际上 2008 年以前不就是倒挂的嘛,如果说中国经济的增速确实有一个明显放缓的话, 倒挂它本身反应的就是经济预期,没有什么不合理。
中美利差倒挂的结果是会带来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从中美利差看只是表面的逻辑,核心问题还是 中美的经济差异导致了人民币的下跌。但人民币这轮下跌,跌本身不奇怪,这轮人民币下跌的最大的 特点是什么呢?是跌得非常快。过去 20 个交易日,人币的贬值幅度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贬值速度 非常快是超出市场预期的。
那人民币贬值快有什么好处呢?人民币贬值快的好处就是资本流出的压力释放掉了,你还没反应 过来就已经贬值到位了,无非你认为人民币要贬到 7 以上去。如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只是一个大的区间, 比如在 6 到 7 之间震荡,当汇率点贬到 6.8、6.9 这个位置的时候,你就算想跑也跑不掉了,或者说跑 也没啥意思了,价格可能已经把这个预期反应完了。所以说和过去比较缓慢的贬值相比,快速地贬值 了反而更好。这样既有助于减轻资本流出压力,也比较快地能够恢复经济的弹性。实际上汇率也是非 常重要的货币政策放松的工具了。我们过去用的比较少,而且汇率还不像利率,没有所谓的传导效率 低的问题。宽货币担心宽不了信用,但汇率对于中小企业的成本和竞争力的恢复,是有立竿见影的效 果。
所以人民币快速贬值,对货币政策本身并不构成特别大的制约。可以看到人民币汇率远期市场、 期权市场,并没有因为人民币的快快速贬值给予一个更高的贬值预期。不像 2018 年以前,那时候它 不是同向变化,是个反向变化,就是说你即期贬得多,大家预期远期就会贬得少。
所以在政策上,中美利差问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但是客观上来讲,应该说央行还是比较在意这 一点。所以我们看到他最近的这些举措还是流露出了,不太愿意去调降政策利率,比如说这一次央行 降低 5 年期的 LPR,但是没有去调,1 年期 LPR。为什么不调 1 年期 LPR 呢?如果调了 1 年期 LPR, 你可能就要调 MLF 利率、逆回购利率。但是事实上整个回购利率的水平,现在反而是持续回落的, 也就是说在没有降息的情况下达到了实际降息的效果。
我们现在的整个 Shibor 利率现在已经跌破 2 %, 7 天回购利率基本上已经回到了 2020 年疫情时 候的水平。当然货币宽松不是政策带来的,而是经济不行带来的,没有融资需求。比如说 2022 年 4 月,社融、贷款这些数据都是大幅的下降。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自然回购利率就会低于政策利率, 在 2020 年也是这样的。
但是这个局面央行也没有动力去修正,就是说央行默认了资金宽松的情况,是可以持续下去的。 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就业压力太大,我们三十一个大城市的调查失业率和年轻人 16 到 24 岁的人口失业率都 已经创历史新高。整个总的失业率,现在其实也是高于政府年初制定的这个 5.5% 的这个目标。央行 稳物价保就业,是两大主要的政策目标,在失业率这么高的情况下,维持资金面的宽松是央行希望看

到的。大家觉得可能会像 2020 年那样疫情过后,资金面会有一个 V 型的反转,回购利率会有一个明 显的回升,但是那个时候的失业率也是一个 V 型的反转。
当前的中国经济面临的很大困境是什么?私人部门的融资增速是很难起来,光靠复工复产带动 PMI 回升一些是没有办法让整个利率水平回升的。
大家看社融整体的数据,觉得好像还可以或者没有那么糟糕,这里面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部门把今 年的地方专项债基本上都前置到上半年发行完成的。这跟 2019 年也比较像,到了下半年如果没有新 的特别国债的发行计划出来的话,实际上政府部门的融资增速会重新回落的。那私人部门是什么情况 呢?私人部门到 2022 年 4 月份的增速只有 9%,就是企业和居民加起来了只有 9%,是历史新低了。 这里面企业部门相对还好一点,企业部门在过去几个月融资还是有所恢复的。
企业部门从构成上来讲其实也有比较大的问题,它主要的恢复是靠票据和短贷来完成的。其实中 长期贷款增速也是持续回落的。企业债稍微好一点,因为企业债利率还是比贷款利率还是要低不少。 最担心的是居民部门。中国现在居民部门的信用收缩特征已经非常明显,今年 1 月到 4 月,居民
总的贷款增量已经跌到了 2011 年的水平,非常非常低的增量。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大家关心的跟房 地产相关的这部分贷款,今年已经有两个月是负增长,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2022 年 2 月和 4 月都是 负增长。
那么居民的中长期贷款为什么会出现负增长?首先我们要看到当下要刺激老百姓加杠杆,它的核
心问题并不是房贷利率的高低,也不是首付比例的高低,也不是限购限贷的这些问题,其实最重要的
还是收入和就业预期。因为过去我们所经历的房地产的周期当中,居民的收入预期和就业预期总体还
是比较稳定,这是居民部门能够加杠杆的很重要的一个基础。
在疫情后这两年中国景气度比较高的行业都是制造业,制造业的利润也确实是不错的。但是我们 没有看到制造业的高利润有效的转化为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的增速和制造业利润的增速产生了比较 明显的劈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居民就业主要还是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是最多 的。中低端服务业是疫情冲击,中高端服务业是行业监管的问题,景气度都是持续在下滑的,所以自 然也就导致了居民的收入的持续回落。央行自己调查的居民对未来收入信心的指数过去基本上都是在 54 以上,现在已经是到 50,就是预期收入不变了。
如果收入预期不改善的话,就会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居民的存款增量在迅速地回升,同时居民的 贷款增量在迅速的回落,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居民开始收缩杠杆,增加预防性的储蓄的趋势。央行 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也显示就是愿意更多储蓄的占比其实也是创历史性高的。
当前的房贷利率的下限已经到了 4.25%,在这一次 LPR 调完之后再减 20 个点的话是 4.25%。那 4.25 %已经是处于历史地位了。在 2009 年、2016 年的时候,整个个人贷款的利率水平就是在目前这 个位置。但是 2009 年和 2014、2015 年的时候,居民收入是比现在要高不少,那个时候的居民收入增 长也是显著的高于贷款增速的。现在其实两者已经非常接近,所以在目前的房贷利率水平下,要去刺 激有效需求是不够。
另外也可以算一个账,就是说现在的理财收益率大概 2.5% 到 3%, 按揭贷款利率我们就按照 4.25% 来算的话,如果居民不买房和买房,那么他买了房之后他的预期收益要到多少,一年的房价涨 幅要达到多少才能够和不买房他可以做理财做一个比较。所以说三线如果没有刚需的,如果刨开刚需 的话就从投机的角度来讲,现在几乎就是没有。
这个比较就是大概什么结论呢?要预期一年房价要涨 4% 以上,你买房才是理性的选择。但实际 上我们回顾一下,从 2011 年到现在,中国主要的这些城市的涨幅基本上只有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房价 是可以达到这个预期的。三线城市的房价的涨幅其实是很小,但是达不到这个预期的。所以说三线如 果没有刚需的支撑,从投机的角度来讲,现在几乎就是没有。整个三线三四线城市,占了全国房地产 销售的 70% ,所以说再通过居民买房来加杠杆很困难。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被市场忽视的是什么呢?事实上,现在我们看到的每月的居民中长期贷款 的增量下滑的速度和幅度是比我们看到的房地产的销售下滑的速度幅度还要快。比如说我们 2022 年 1 月到 4 月,住宅的销售面积大概是回落到 2016 年的水平。但是我们的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增量已经跌 到了 2015 年的水平。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落差?大家在看居民贷款增量的时候,把它简单地等同为购房带来的新 增贷款。这两个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居民贷款的最大特点就是每月会还款,随着我们整个居民贷款 总的存量越来越大之后,也就对应了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在滚雪球式地持续增加。这和企业贷款是不一 样的,企业贷款是可以随时展期的,但是居民贷款还了就还了,他不会再续,这个数量现在到多少没 有官方的统计,但是我们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做一个大致的测算,假定每一笔中长期贷款都是 20 年, 然后按照等额本金的方式来偿付的话,到现在我们每个月的居民房贷的还本额是 3000 亿。这是什么 概念呢?我们在过去几年居民贷款增量比较高的时候,单月的增量其实也就是 6000 到 8000 亿的量级。 换句话说,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的还本额几乎可以抵消掉我们一半的信贷投放量。所以即使你对房地产 的销售乐观一些,认为购房的贷款的投放可以随着房地产的政策宽松回升。
但是由于每月有大量的还款,居民贷款的增量基本上是已经回不去了,未来可能就是处在比较低 的增长上。如果能够保持正的增增量,但这个增量也不会太高。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测 算。如果假定今年住宅的销售如果还能够保持在 16 年左右的水平的话,对应投放量有多少,再扣掉 还款的这部分,实际上到今年年底居民贷款的增速还是继续回落的,今年全年居民贷款增量大概只有 去年的一半,居民的贷款的余额增速大概到年底会回落到 6%。
假设企业部门的增速能够保持平稳的话,如果政府没有新的财政扩张的计划出来,几乎可以确定
的是到年底,整个全社会的社融增速是还会继续下滑并创新低。
所以目前债券市场并没有充分地体现这些预期。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方向的话,我还是认为目前 债券的做多的价值还是非常明显,尽管它绝对的利率水平已经比较低了。#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构建“双循环”,我国内外贸交出“十年答卷”!】https://t.cn/A6XCgt7J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取得长足发展,内外贸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体制基本形成。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扩内需促消费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外贸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盛秋平介绍,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这十年,扩内需促消费取得新进展。消费是最终需求,我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促进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盛秋平表示,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8%,消费成为多年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人均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为44.2%,比2013年提升4.5个百分点,每千人汽车保有量214辆,比2012年增长1.4倍。模式不断创新。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9倍,农村电商异军突起。平台不断夯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持续打造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平台,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盛秋平表示,具体来看,我国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转变,从以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从模仿型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商务部的一组官方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也就是食品开支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8%,比2012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新车销售量连续13年居全球首位,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比2012年增长了1.4倍。

关于促消费方面,盛秋平介绍,我国最终消费支出由2012年的27.5万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56.1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由51.1%提升到54.7%,而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消费市场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据了解,去年我国消费品进口额达到了1.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倍以上,占进口总额约10%。消费贡献稳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日益显现。去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比2012年提升10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如网络零售、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线上线下消费加快融合,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从商务部获悉,去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占社零总额比重达到了24.5%,规模居世界第一。绿色、健康、智能消费得到青睐。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万辆,每卖出8辆新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占全球一半左右。5G手机出货量2.66亿部,占手机出货总量的76%。

外贸发展量质齐升

王令浚在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外贸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从海关统计的角度看,突出体现在量质齐升上。

从量上看,货物贸易进出口连创新高,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39.1万亿元,增量高达14.7万亿元,2018年突破30万亿元大关,2021年接近40万亿元关口;国际市场份额由2012年的10.4%提升到去年的13.5%,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更加巩固。近十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的不断跃升,充分体现了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在向全球市场提供丰富商品的同时,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从质上看,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外贸经营主体更有活力。十年来,外贸的经营主体增长了1.7倍,外贸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持续深化畅通,国内区域布局更加优化,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占比由十年前的11.1%提升到去年的17.7%,提升了6.6个百分点。进出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不断激发。这十年,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中国外贸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更强,在经济引擎中发挥的作用更大,长期向好发展的基础更雄厚。

王令浚表示,十年来,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还体现在结构优化上,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1

出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机电产品唱主角。2021年,我国出口21.73万亿元,其中包括手机、电脑、集成电路等在内的机电产品占了12.83万亿元,接近60%,而包括服装、鞋帽及箱包玩具等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只有3.94万亿元,占18.1%。由此可见,我国出口主导产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反映了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

2

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经贸合作互利共赢。2021年,我国进口17.37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51.2%。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优质消费品等进口不断扩大,更好地满足了国内生产、人民生活的需要,更加开放的市场让世界更多分享了我国经济增长、消费繁荣带来的红利。

3

贸易伙伴多元发展,国际市场布局更加合理。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这些传统市场贸易伙伴的地位稳固,上述贸易伙伴2021年合计占我国外贸的38.3%。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开拓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与上述贸易伙伴进出口占比由2012年的22.2%提升到2021年的26.2%,其中,近两年东盟连续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25%提升到2021年的29.7%。

4

外贸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2021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了56.7万家,其中民营企业47.6万家,外商投资企业8.2万家。从进出口规模看,民营企业2019年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2021年进出口值的占比达到了48.6%,接近半壁江山。十年来,我国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营造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企业开拓新市场、优化全球市场布局提供了信心和底气。

5

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不断激发,竞争的新优势加速形成。对外开放平台发挥作用明显,2021年,我国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分别增长了23.8%、26.4%和57.7%。在新兴贸易业态方面,我国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规模迅速扩大,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了1.92万亿元,增长18.6%。市场采购出口增长了32.1%,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带一路”影响力不断扩大

盛秋平指出,自2013年以来,我国共建“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扩大,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度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1.8万亿美元,增长了73%。“丝路电商”成为新的亮点,跨境电商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一批海外仓在沿线国家建成投运。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5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多个城市,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辐射“一带一路”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建设,已经与13个沿线国家签署7个自贸协定。

盛秋平表示,“一带一路”也使得产业链供应链融合程度显著提高,2013年至2021年,我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沿线国家在华投资设立企业3.2万家,实际累计投资712亿美元。截至2021年底,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累计投资430.8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34.6万个就业岗位,较好发挥了载体和平台作用,促进了国际产能合作。

“具体而言,八年多来,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建成实施,如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匈塞铁路有序推进,比雷埃夫斯港运营良好。一批‘小而美’的农业、医疗、减贫项目相继落地,给沿线国家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双边经贸机制不断健全,已推动建立了超过100个贸易畅通、投资合作、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合作机制。”盛秋平说。

盛秋平指出,八年多来,“一带一路”的累累硕果不仅有力推动了共建国家互利共赢,也有效增进了各国民生福祉。“当前,虽然全球疫情仍然处于高位,国际局势持续复杂变化,但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展现强大的韧性和旺盛的活力,为全球开放合作和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的动能。”盛秋平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同各方一道,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走深走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转载中国工业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对自己说,就剩自己一个人了,莫要辜负了他们二人的期许啊。 刚回家洗完澡,王哥就打电话来说过磅的时候多了几百公斤,待测几个桶里打满了,然后多的监理不给卸货,因为
  • 1.世界先爱我了,我不能不爱它 2.可待,不是此情可待成追忆,而是,请你,再等等我!宝宝愿意喝才‮硬是‬道理加上了镁、锌、VD的配合‮吸,‬收更好✨宝妈们要注意
  • 前几天下班回家路上 一位看上去应该是毁过容的姑娘在卖花 20快钱一束 买完她连声道谢 说了好些祝福的话 阴天是最容易动恻隐之心的 即使她什么都不卖只是乞讨我
  • 今天是壬寅年大年初一,赵君教授给所有的亲朋好友,全国各地支持和鼓励他的朋友和同仁以及各位领导们拜年了!他听说濠州胡家有女守寡,就派人去提亲,但遭到胡母的拒绝。
  • 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见人少说话,见事少掺和,修好自己的心,立好自已的德,做好自己的事,干好自己的活;思多心必乱,言多嘴必失,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止语是一
  • 而食神是利益之星,比较固执,不够灵活变通,有时甚至自以为是,加上食神与七杀要么都为阳性,要么都为阴性,同性组合,制服力量是很大,但缺乏和谐性,所以食神制杀的格局
  • 20代的时候我做了比起自己期待的更多的事情,并取得了很多成果。IU:我在妈妈的影响下,努力向各个方面捐赠,最近的想法是儿童和老人们的福利虽然也很重要,但处于福利
  • 好像是日本的第一个(这样的展)因为不是工作所以是用真名登记的‍‍♂️✨快去得到留作纪念吧![星星]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its i
  • 美国在背后不断地挑战俄罗斯的底线,而俄罗斯也在见招拆招,说无法保证不与北约发生意外,就是在试探美国会不会号召北约军事介入。不管美国介不介入,俄罗斯都可以让乌克兰
  • 因为抖音让我们相遇感谢你素未谋面就选择我并且把我当朋友信任我们喜欢的东西有很多相同的比如我们不约而同买了同款鞋子,喜欢同款玫瑰花,喜欢喝同一家咖啡,同样性格大大
  • 11月3号护士寒夜抽血样,打针#军区医院##打针##护士# 寒夜抽血样,打针,只听到玻璃试管的声音,而未感到抽血护士的存在,没有痛感,静静的象无人来过,只有当听
  • 所有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各种的磕磕绊绊愿世间的你我都能积极的面对这些磕磕绊绊,幸福平安#二月再见# [太阳][心]2月再见3月你好!恰如一直在寒冬蓄势
  • 为什么我每天都在背我还是记不住,为什么我背了,看见题,拿起笔又不知道该写啥,为什么我把考题卷全做完了还是没有收获,上初中的时候,心里总想考上高中就好了,上了高中
  • 虽然还是表现荒凉寒林与平远景色的主题,仍可见脱胎于李成画法的湿润渲染、笔迹不显及大气迷蒙的效果,但与以往的构图方式有所不同。画家对画面抽象律动感的追求,似乎更超
  • #每日德语短语# in der Lage sein, etwas zu tun有能力做某事解析:die Lage, -n 位置,局势,能力例句:Ich bin
  • 目前工作正慢慢走向正轨,会在后续抽时间发展爱好[春游家族]over(图是旧图【财经新闻早知道】#白酒迎来新一轮扩产潮#宏观经济◆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去年1.1万亿
  • 因为镇上的法庭方圆八公里只有两家小旅馆,还是决定在市里住一夜再过去,顺便吃了朋友力荐的火锅,不虚此行~可以说是来重庆吃过最好吃的火锅了,姐妹们来的话也给我冲!
  • 这是全球首个在超大型箱船上安装除氮脱硫系统和减摇水舱系统的项目,该船命名,标志着沪东中华为达飞集团建造的5艘常规动力15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项目胜利收官,
  • #Nali日常# [甜甜粽]端午安康[甜甜粽]发现我从来没拍过50 facts或者Q&A的视频,大家有什么想了解的问题不[哆啦A梦微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
  • #罗渽民人间理想# [兔子]#罗渽民C位门面# 正在播放《罗渽民好帅一男的》━━━━━━●─────── 08:13✨ ⇆       ㅤㅤㅤ◁     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