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2019年第1937号(资源环境类105号))

  一、关于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问题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对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和保障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容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我局积极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林业发展,2009年印发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办造字〔2010〕56号),提出了包括林业产业等9个领域的22项主要行动和保障措施。2011年,推动将“碳汇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及林木种苗工程”列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中“鼓励类”目录。2016年,我局印发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办造字〔2016〕102号),确定了森林碳汇等目标和增加林业碳汇等主要行动。2017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林规发〔2017〕43号),确定了大力培育林业碳汇产业等任务。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力支持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森林碳储量和碳汇量持续稳定增加,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2015年开始,我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分别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合作 共同推进国家储备林等重点领域建设发展的通知》(林规发〔2016〕15号)《关于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林业发展的意见》(林规发〔2016〕12号),积极推进投融资政策创新,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国家储备林、林业产业发展(包括林业碳汇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截至2019年6月,已有100多个林业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批准,累计发放贷款480多亿元。2016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分别印发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455号)《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林规发〔2016〕168号),确定在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扶持政策,启动开展了一批试点项目,为生态建设和林业碳汇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合作,针对林业碳汇产业发展迟缓、扶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的法律地位;完善林业碳汇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投入,创新投融资和保险政策,积极开发贷款期和宽限期长、利率优惠、手续简便、服务完善等适应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为企业等社会主体投资林业碳汇产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加快制定《林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指南》,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争取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方面实施PPP试点项目,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二、关于建立健全碳汇市场问题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10月印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交易产品为企业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发改气候规〔2017〕2191号),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按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深化完善期三阶段稳步推进,计划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尽早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
  为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碳减排活动的积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备案发布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等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为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奠定了基础。截至2017年3月,全国已履行项目备案、减排量签发程序的林业碳汇项目达98个。2017年3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2017年第2号),决定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申请。现在主管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部正在结合“放管服”要求,研究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改革。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建立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交易抵消机制,将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生态修复和保护效益的林业碳汇项目等优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对生态保护和修复补偿的促进作用。

  三、关于进行立法强化约束问题
  (一)关于向排放企业和个人征收碳税问题。碳税与碳市场同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目前主要采用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探索实践来看,试点碳市场的运行促进了试点地方减排目标的实现和碳汇林业的发展。在推进碳市场建设的同时,生态环境部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制度。
  (二)关于加快碳排放立法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性制度安排。近日,生态环境部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司法部也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了有关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意见。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与立法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条例》出台进度。
  四、关于加大林业碳汇知识宣传问题
  我局高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林业碳汇宣传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在国家行政学院专门为省部级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研讨班授课,发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题文章,宣传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普及林业碳汇知识。从2013年开始,每年向社会发布《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中英文版),在中国绿色时报刊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版,展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新进展和新成果。利用中国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等重要节点日,以及中央领导植树、共和国部长植树、国际森林日植树等重要活动,组织中央媒体广泛开展报道,宣传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利用中国林业网、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网、中国林业网微信、新浪网、人民网官方微博、“中国林业发布”微博,广泛普及林业碳汇知识,持续宣传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和成效。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把林业碳汇等宣传作为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好,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及发展碳汇林业的良好氛围。
  五、关于碳汇人才培养问题
  为加强林业碳汇人才培养,我局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计量监测专题培训班,不断加强对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和碳汇计量监测队伍的技术培训。截至2019年7月,已举办培训班13期,累计培训人员1300多人次。通过培训,林业碳汇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林业碳汇人才培养力度,编写《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知识读本》,在做好省级林业碳汇人才培训的基础上,督导各省区市加大对地县级人才的培训力度。积极配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林业碳汇相关的教学体系建设、学科设置布局等工作,引导相关院校增加林业碳汇专业课程的设置。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2019年第1937号(资源环境类105号))

  一、关于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问题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对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和保障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容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我局积极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林业发展,2009年印发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办造字〔2010〕56号),提出了包括林业产业等9个领域的22项主要行动和保障措施。2011年,推动将“碳汇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及林木种苗工程”列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中“鼓励类”目录。2016年,我局印发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办造字〔2016〕102号),确定了森林碳汇等目标和增加林业碳汇等主要行动。2017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林规发〔2017〕43号),确定了大力培育林业碳汇产业等任务。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力支持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森林碳储量和碳汇量持续稳定增加,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2015年开始,我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分别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合作 共同推进国家储备林等重点领域建设发展的通知》(林规发〔2016〕15号)《关于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林业发展的意见》(林规发〔2016〕12号),积极推进投融资政策创新,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国家储备林、林业产业发展(包括林业碳汇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截至2019年6月,已有100多个林业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批准,累计发放贷款480多亿元。2016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分别印发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455号)《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林规发〔2016〕168号),确定在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扶持政策,启动开展了一批试点项目,为生态建设和林业碳汇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合作,针对林业碳汇产业发展迟缓、扶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的法律地位;完善林业碳汇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投入,创新投融资和保险政策,积极开发贷款期和宽限期长、利率优惠、手续简便、服务完善等适应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为企业等社会主体投资林业碳汇产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加快制定《林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指南》,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争取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方面实施PPP试点项目,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二、关于建立健全碳汇市场问题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10月印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交易产品为企业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发改气候规〔2017〕2191号),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按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深化完善期三阶段稳步推进,计划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尽早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
  为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碳减排活动的积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备案发布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等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为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奠定了基础。截至2017年3月,全国已履行项目备案、减排量签发程序的林业碳汇项目达98个。2017年3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2017年第2号),决定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申请。现在主管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部正在结合“放管服”要求,研究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改革。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建立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交易抵消机制,将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生态修复和保护效益的林业碳汇项目等优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对生态保护和修复补偿的促进作用。

  三、关于进行立法强化约束问题
  (一)关于向排放企业和个人征收碳税问题。碳税与碳市场同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目前主要采用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探索实践来看,试点碳市场的运行促进了试点地方减排目标的实现和碳汇林业的发展。在推进碳市场建设的同时,生态环境部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制度。
  (二)关于加快碳排放立法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性制度安排。近日,生态环境部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司法部也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了有关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意见。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与立法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条例》出台进度。
  四、关于加大林业碳汇知识宣传问题
  我局高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林业碳汇宣传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在国家行政学院专门为省部级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研讨班授课,发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题文章,宣传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普及林业碳汇知识。从2013年开始,每年向社会发布《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中英文版),在中国绿色时报刊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版,展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新进展和新成果。利用中国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等重要节点日,以及中央领导植树、共和国部长植树、国际森林日植树等重要活动,组织中央媒体广泛开展报道,宣传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利用中国林业网、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网、中国林业网微信、新浪网、人民网官方微博、“中国林业发布”微博,广泛普及林业碳汇知识,持续宣传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和成效。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把林业碳汇等宣传作为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好,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及发展碳汇林业的良好氛围。
  五、关于碳汇人才培养问题
  为加强林业碳汇人才培养,我局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计量监测专题培训班,不断加强对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和碳汇计量监测队伍的技术培训。截至2019年7月,已举办培训班13期,累计培训人员1300多人次。通过培训,林业碳汇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林业碳汇人才培养力度,编写《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知识读本》,在做好省级林业碳汇人才培训的基础上,督导各省区市加大对地县级人才的培训力度。积极配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林业碳汇相关的教学体系建设、学科设置布局等工作,引导相关院校增加林业碳汇专业课程的设置。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全年营收60.66亿! 金沙酒业实现进阶式跨跃】1月11日,金沙酒业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齐聚厦门金砖会议厅,举办2022年全国经销商大会。2021年是金沙酒业国营元年70周年,也是金沙酒业从“做产品向做品牌”、从“做价格向做价值”的启程年。在这一年,金沙酒业在产区发展、品质提升、品牌活动、品牌定位不断升级、增产扩能、市场扩张等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商优商持续加盟,省、市级市场全覆盖,全国化发展站上新台阶,营收更是突破60.66亿元,增长33.36亿。金沙酒业几乎以每年“再造一个金沙”式的速度迅猛生长,实现了进阶式跨越,向头部企业靠近。

2022年,是金沙酒业冲刺百亿销售、筑一流产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又一关键之年。在此次经销商大会上,金沙酒业再次释放“时代最强音”,明确了金沙即将实现百亿目的路径以及后百亿之后的战略推进。金沙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道红放言,金沙酒业过百亿已毫无悬念,但一定会是在市场健康的前提下高质量过百亿,“金沙酒业的后百亿时代,必须是健康的百亿,持续的百亿,长远的百亿。”

筑产区、提品质、强品牌 全年营收翻番达60.66亿

2021年,在酒类产业发展提速、转型加速的浪潮中,金沙酒业实现了企业价值、品牌价值、产区价值、文化价值的跨越提升,业绩大幅提升。据悉,2021年,金沙酒业销售回款达到60.66亿元,同比增长122%。摘要酒销售回款达37.6亿,同比增长156%,金沙回沙酒销售回款达23.06亿,同比增长88%,产品根基更加扎实,进一步增强了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从2018年销售5.76亿元;到2019年销售15.26亿元,增长9.5亿;2020年销售27.3亿元,增长12.04亿;再到2021年60.66亿元,增长33.36亿!金沙酒业的增长速度引来行业瞩目,不少经销商和媒体也纷纷预测,金沙酒业将会提早进入百亿冲刺时代。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王新国在致辞中指出,在当前酱酒市场从粗放型发展调整至高质量发展,从市场大热到理性回归的大环境下,金沙酒业营收仍能突破60亿,是对“酱酒遇冷”观点的最好反击。

当前,头部酱酒企业纷纷在比拼“内功”:拼品质,拼产能,拼产区。其中,事关白酒先天基因的产区比拼分量极重。在王新国看来,金沙酒业将摘要酒的广告语调整为“摘要酱香酒、高端新选择”,为的就是表达产区大同、品质同优,产区小异、风味小别。为强化这种认知,金沙酒业两年来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借助红高粱节等活动,立足区域优势,强化原粮概念、产区概念,打造了共融酱酒生态圈和响亮的产区生态名片,金沙产区概念触达消费心智,实现了产区酒企共同发展。

产区是品质的基石,产能储能则是品质稳定的保障。2021年10月,金沙酒业年产3万吨基酒扩能项目一期5000吨顺利投产,年产能升至2.4万吨/年。3万吨酱香型白酒扩建项目建成后,金沙酒业将具备5万吨基酒年产能和20万吨的储存规模,产能规模跨进行业前五名,为品质提升提供强力动能。

当前,随着白酒已进入“品牌”等核心要素竞争时代。金沙酒业发布双品牌运营战略,做强三大单品,让高端名酒表达深植人心;传播上,金沙酒业打造了线上线下全域传播网络,媒体传播覆盖主流、行业、大众等300余家媒体,整体声量达50亿,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目前,金沙酒业双品牌价值已达到1036.45亿元,位列中国酱酒第三名,企业品牌形象与影响力大幅提升。

拓市场、扩智库、提产储 与经销商同频,与消费端相融

在强大的品牌力支撑下,金沙酒业通过坚持深化市场结构,强化经销商结构,深耕全国市场。如今,市场销售网络已经遍及31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实现全国化;完成了3个过10亿销量的市场,5个5亿元市场、5个1亿元市场;线上营销加速,全网直播场次约1000余场,粉丝数达60万+,创造销售超3亿元;线上线下联合发力,具量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并坚持中高端发展路线,聚焦三大单品,进一步完善、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端销售占比,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强。

金沙酒业能取得今日的成就,离不开其高屋建瓴的战略布局,更离不开与经销商的戮力同心,以及消费者的大力支持,金沙酒业的大商优商战略正在持续深化。据了解,金沙酒业全年新签经销商232家,培育过亿经销商6家,千万级经销商以上超110家,全国新增专卖店318家。同时,金沙酒业精准把脉市场动态,提升服务效能,于年底在十余个重点市场展开大调研,为经销商解决痛点、难点20余项,并积极践行数字化转型,与营销端深度关联。

不止如此,在经销商大会现场,金沙酒业正式宣布成立33人的经销商顾问团,与经销商共谋发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在增强经销商归属感和参与感的同时,我们更要共商共计,共建良性沟通互动平台,全面助力企业科学决策,最终实现精准发力命运共同,厂商共赢。”对于经销商顾问团的成立,张道红如是说。

同时,在消费端,金沙酒业坚持消费者至上原则,让消费者的体验更有温度,与消费者的链接更有粘度,对用户心智的培育更有力度:2021年,金沙酒业通过构建会员体系,成功聚集高粘度用户近100万人;在全国各省市举行摘香盛宴等品鉴活动85场,精准培育体验人数近3万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前不久,一则#刘烨的新选择#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将金沙酒业发起的“2022美好生活新选择”元旦互动传播推向高潮。这是自2020年5月,金沙酒业邀请刘烨代言贵州摘要酒开始,刘烨与金沙酒业的2022再携手。事实上,刘烨再次选择牵手金沙酒业,也代表了金沙酒业经销商与消费者坚定不移的选择。在此次经销商大会上,一众获得表彰的优秀经销商表示,因为看好金沙酒业的品质与品牌潜力,所以对金沙酒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愿意与金沙酒业携手,再创辉煌,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产品与服务。

金沙酒业要高质量过百亿

“七个定义”布局2022

“2022年,金沙酒业已经提早迎来了冲刺百亿时代,而酱酒行业也进入到大浪淘沙、品牌竞争的第二阶段。如果说2021年是开局之年,2022年则是破题之年。”张道红表示,在未来3—5年内,优质酱酒依旧会是稀缺资源,因此,酒企一定要继续做优品质,做好品牌,做深渠道,打通酱酒渠道热到消费热的“最后一公里”。

面对机遇,金沙酒业将如何迎战?张道红介绍,金沙酒业将继续贯彻“一大核心、两大品牌、三大单品、四个聚焦、五大文化、六大自信”24字方针,并对2022年以“七个定义”来深化打造:

第一,发力上游产区建设年,擦亮产区新名片:加快产能建设,推进酒旅融合,2022年建成集生产、科研、观光于一体的工业旅游景区;强化产区赋能,多方面开展认证背书;维护品质生态,共同保护水源、原粮等优势;筑强产区品牌,发挥龙头作用,全面提升“金沙产区”品牌地位。

第二,专注品牌IP打造年,引领美好新选择:产品上,将摘要酒打造为高端酱酒知名品牌,提升金沙回沙酒全国市场知名度;IP上,打造“时代摘要”、“回味中国节”、“美好生活奋斗者”三大IP;节日上,着力经销商节、电商节、高粱节、金粉节四大品牌节日;传播上,建立党媒、财经媒体、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区域媒体、自媒体矩阵,构建传播新格局。

第三,消费培育深化年,营造消费新格局:以返厂游等形式加大创新体验力度;不断加大体验店和专卖店的建设力度,打通与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做好品鉴会,统一形象,高频落地,让更多消费者深入了解金沙文化。

第四,聚力市场精耕年,构筑畅销新高地:一方面,聚焦样板市场打造,继山东之后,将广东打造为贵州摘要酒的样板市场,将河南打造为金沙回沙酒的样板市场,并通过推广实现全国市场标准化。另一方面,持续优化经销商结构,为百亿金沙的实现强基固本。

第五,市场管控强化年,助推市场新发展:保障上,让市场得到产品有序供应及服务保障;管控上,将全面组建市场巡查队伍,以监管维护市场生态;维权上,对侵犯知识产权者重拳出击,保护公司、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厚植文化破圈年,凝聚发展新动力:打造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好文化”,以金沙精神为魂,以金沙历史为鉴,以金沙文创为基,让美好文化、美好生活成为金沙酒业形象的专属代名词。

第七,升维企业战略年,百亿号角新征途。站在营收60亿的高点,张道红强调,金沙酒业一定要在市场健康的前提下,高质量过百亿,不受干扰稳定力、踏实做事稳发展、创新战略谋未来,将金沙酒业打造成为中国一流酱酒企业,将金沙产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核心产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面向未来,金沙酒业将聚力前行,再创辉煌,努力将“建百亿酒企,树百年品牌,创千亿市值,筑一流产区”的远景图变为实景图,开创更加灿烂的美好新未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 #赴韩游客频被宰# 的背景下,预计今年4月至12月来韩旅游的中国游客同比将减少40%,而受“反华”情绪影响,赴中国旅游的韩国人也较2015年减少20%。预计
  • 7:20的班车,开始准备回笼觉…睡前复盘昨天与60岁大哥聊天感悟大哥去过30多个国家,见识丰厚,真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尤其那句让你看到的就是背后已经布局和设计好
  • 总结来说,男人对你是真心还是图你的身子,和他出一次远门,就可以看出他的真面目,主要有两个方面:爱你的男人会小心地照顾你,反之则是嫌弃和冷漠;男人对你是真心便不会
  • 中年男人必须要懂得的7条人性铁律:1、女人骨子里都是慕强的,就如俞敏洪所说:当女人看到钱后,男人所有的缺陷都可以被原谅。2、社交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当你自身实力
  • 冬天搞这个小火锅下菜吃一绝, 吃到后面再用汤汁拌面麻麻辣辣的 ,她家的麻辣冷吃也很推荐还有好多他们当地特色美食,每次听她推荐我都觉得我好没有见识 全国都可发货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 二、检查督促农(集)贸市场开办者严格落实野生动物禁售措施,加强对市场内经营户的教育、管理。三、严格监督餐饮单位不经营野生动物,加强对餐饮单位是否存在采购、存储、
  • 心里太多的如果了……如果他没有掉失那封信!太多的如果让人沉思又或是在告诫着我们吧……珍惜眼前人
  • (注:一般冰壶第十局都是最后一局,但这一场打了加局)5,最后一投,英国四垒Bruce Mouat展现出勇气和想象力。3,对于瑞典和Edin来说,2018年决赛太
  • 要她们以佛法照亮自己无始劫以来心中的暗昧,再传点其他人,互相传点,光光不绝,将大佛法之明,以照魔宫痴冥之室。话说魔王波旬知道持世是佛的忠实弟子,为了使其不怀疑自
  • 这个日子生人财运还可以,因为甲木代表善良,伤官也代表爱心,所以甲午日生人基本不是坏人,就是性格有点佣强,特别傲气,日坐伤官最克的就是配偶,其次就是自己的身体不好
  • 在此之前,陶虹的微博从元宵节到今年4月份都是生活的片段,未提及TST相关信息。之后,又有媒体报道称,权威信源显示,陶虹从张庭夫妇经营的达尔威公司5年分红4.2亿
  • 【塔米狗每日资讯】1.迪士尼完成收购21世纪福克斯2.美图董事长蔡文胜:预计今年4月完成收购乐游3.“美信联邦”获C1轮数千万美元融资4.传富士康创投出售所持阿
  • #同花顺大数据# 【新冠检测板块超全概念股大数据】全球疫情防控严峻的形式下,新冠检测个股业绩,依然值得关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要谨慎哦) 1. 西陇科学 00
  • 总之,孔乙己就此扎根下来,成了绍兴当地的红人,大约迅哥知道了,也在天有灵吧。孔乙己说:“当年的酒钱,如今一倍奉还,还望见谅!"说着他便抱拳拖着残腿
  • 青灯之下适合去翻看过去的影像,走过的路,遇见的人,让人安静的力量,与我们有过交集的事物。在它深远的天幕上镶嵌着星光万点,不语也深情,它把大地上的事情看得真切。
  • 今天星期一 好长时间没有写小作文啦 今天快要下班的时候和同事一起讨论到了结婚这个话题 哈哈 虽然我现在还没结婚 也没对象 虽然也有点恐惧婚姻 但是任何一件事情都
  • 在云南的最后一天了明天就要去成都啦整个出来20几天其实都没带多少东西 ACM爱诗魅舒颜面霜 出来开始用的 之前状态很不好 这两天好多了 滋润度也够 皮肤换季敏
  • 规格:一盒6片保湿补水,深层滋养肌肤,滋润肌肤均匀肤色,帮助改善暗沉无光、肌肤干燥、偏黄、偏黑、油脂分泌旺盛等... 【七夕 秒杀价39元 包邮】我的美丽花
  • #LESSERAFIM[超话]# HAPPY BIRTHDAY CHAEWON :我们可爱的小猎豹Lovely队长采源 祝你生日快乐~~!能和采源一起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