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俗汇览# 【古人也用戒指来告白吗?】

戒指对现代人来说寓意非凡,代表着浪漫的爱情,代表着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承诺。

宋 徐崇矩 《仕女扑蝶图》(局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那么,“戒指”这一物件究竟从何而来?它有着怎样奇妙的历史?不妨让我们一起走进戒指的前世……

远古·骨之戒
五千多年以前,当人类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戒指”就已诞生。那时,它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字,只是佩戴于人们指上的一个环状物件。

1959年,考古学家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龙山文化墓葬中发现了二十枚指环,其中有几枚仍然佩戴于死者的指骨上。

新石器时期 骨戒 大汶口龙山文化墓葬出土
这些指环取材于天然的兽骨、牙骨、玉石等,虽然工艺简单,但制作精良,表面被打磨光滑,有的还镶嵌有绿松石。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戒指”。史书上还没有关于它的记录,它便已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殷商·英勇之戒
《诗经·芄兰》云“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说得是芄兰叶子卷成筒状,就像是童子所佩戴的“韘”。

所谓的韘,是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一种饰物。它最早出现于殷商。《说文解字·韦部》注释为:“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著右巨指。”它是一种由玉、骨、木等材料制作的指环,为古人射箭之用。

战国 玉韘形佩 阜阳宁老庄尚庄楚墓出土
由于弓弦较细,反复拉曳容易导致大拇指磨伤,将这种特殊的戒指——韘佩戴其上,便可以有效起到保护作用。它的形状和作用都类似于今日所说的“扳指”,因此也被看作是扳指的鼻祖。

清 乾隆题诗青玉鸡兔纹扳指 故宫博物院藏
妇好是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她英勇善战,带领军队扩展疆土,是中国第一位有史可查的女性军事统帅。在她的墓葬中,就发现了一枚“玉韘”。它的形状如短管,一端平齐,一端斜口,上面雕有精致的兽面纹饰,兽面下有二个小孔,可以穿着细绳缚于手腕。

商 玉韘 殷墟妇好墓出土
这枚小小的“玉韘”穿越四千多年的时光来到我们面前,可见在那时,戒指已广泛制作和使用,只不过它并没有关于爱情的寓意,而是更多作为军事用途。

秦汉·禁戒之戒
到了秦汉时期,戒指有了新的称呼“约指”。除了字面意思“环束于指”,它还有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毛诗笺》中记录了一段话:“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月日,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着于左手;既御者,于右手。”

元 佚名 《宫女游园图立轴》(局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戒指是“进御”的标识。

每每夜晚降临,皇宫的后妃们排成一队等待临幸。女官按规矩分发“指环”。来大姨妈的给金环一边凉快,适合侍寝的给银环戴于左手进御,已被临幸的戴右手,下次再来。如此省时省力,还非常科学、公正。

后妃们用戒指代表“避忌”,有身孕或其它特殊情况不能侍寝的,将金环套在左手,以避免帝王的临幸。平时,则用银环套在右手表示“正在服务区”。

妇女们佩戴它并非为了炫美,而是起约束、禁戒之用。许多学者认为,这也是后来“戒指”一称的由来。

当然,还有一些关于戒指的含义也开始流行起来。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将戒指与鬼魅联系起来,在《春秋繁露》中写道:“纣刑鬼侯之女,取其环。”他认为戒指是鬼神所戴之物,能驱魔辟邪、减灾减厄。

唐·灵异之戒
戒指所承载的灵异意味一直延续到唐朝,各种与戒指有关的鬼怪传说层出不穷。

北齐颜之推编著的志怪小说集《集灵记》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王諿,琅琊人也。仕梁,为南康王记室。亡后数年,妻子困於衣食。岁暮,諿见形谓妇曰:“卿困乏衣食。”妻因与之酒,别而去。諿曰:“我若得财物,当以相寄。”后月,小女探得金指环一双。

王諿是颜之推的琅琊老乡,他死后,鬼魂见到妻女生活艰辛,便托梦说,我如果发了财,一定寄给你们。不久后,女儿果真翻出了一对指环。

更骇人听闻的鬼故事,可见于南朝梁任昉编的《述异记》:

晋有士人买得鲜卑女,名怀顺。自说其姑女为赤苋所魅。始见一丈夫,容质妍净,著赤衣,自云家在厕北。女于是恒歌谣自得,每至将夕,辄结束去屋后。其家伺候,唯见有一株赤苋,女手指环挂其苋上, 芟之而女号泣,经宿遂死。

晋朝有一个士人买了一名鲜卑女子,名叫怀顺。怀顺说她姑妈的女儿被一棵赤苋菜精迷住了。起因是,有一日那女子遇见了一位风度翩翩的成年男子,男子说他家住在厕北,那女孩便着了迷似的,每到天黑就穿戴整齐到屋后去见那男子。她家里派人窥视,却没有看见男子,只见一棵赤苋菜,女孩的指环挂在苋菜的茎上。割除苋菜后,女孩嚎啕大哭,过了一夜就死了。

南宋 林庭珪 《五百罗汉之施饭饿鬼》(局部)波士顿美术馆藏
诸如此类的故事数不胜数。在这些故事的语境中,戒指无一不带着神秘的色彩,作为一种灵异的元素出现。但是,至唐朝时,也有一种更加清新脱俗的戒指含义出现在诗歌中。

“念子还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翫,循环无终极。”这首诗出自唐代李景亮所著传奇小说《李章武传》:

章武系事告归长安,(与王氏子妇)殷勤叙别,章武留交颈鸳鸯绮一端……子妇答白玉指环一双,赠诗曰:念子还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翫,循环无终极。

小说中,李章武与王氏子妇分别,两人恋恋不舍,互赠信物,其中,子妇所赠的便是一枚“白玉戒指”。

唐 蓝宝石戒指 都兰县博物馆
在这里,戒指不再与鬼魅和灵异事件相关,而是以一种定情信物存在——圆环的形状代表着“循环无终极”的意义,暗含着情人之间相思无绝期的绵绵情意。

戒指渐渐去魅,它从一个魑魅魍魉的世界,兜兜转转来到了人间,开始见证情人们的爱恨别离。其中,最为缠绵悱恻的莫过于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中记载的韦皋与玉箫的爱情故事。

诗人韦皋游历江夏时与小婢女玉箫结下情缘,分别之际,两人约定短则五年、长则七年便成亲,并留下一枚玉指环作为信物。然而七年过去,玉箫未等到韦郎,郁郁而终,玉指环随葬入墓。韦郎归来,见佳人已殒,肝肠寸断。多年之后,韦皋纳一小歌姬,亦名玉箫,她的中指有环形凸起,正是昔年信物指环的样子。

宋、明、清·爱情之戒
唐时的人们赋予戒指的一丝爱情的温情,为宋代以后戒指发展成为婚姻嫁妆奠定了基础。

将戒指与婚姻联系在一起,最初源于胡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同时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大交融。

《晋书·大宛国传》云:“其俗娶妇先以金同心指环为聘。”可见,戒指和婚姻已经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太平御览·外国杂俗》亦有相关记载:“诸问妇许婚,下全同心指环,保同志不改。”因戒指是个同心圆,代表永结同心,所以胡人们将它用于婚配。

宋朝以后,戒指作为婚配信物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开。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嫁娶”条载:“且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镯、金帔坠者是也。若铺席宅舍或无金器,以银镀代之。”

北宋 刻花银戒指 浙江博物馆藏
这里的“金镯”便是指金戒指。富贵人家娶亲时,必须准备聘礼“三金”,即金戒指、金手镯、金帔坠,以表达夫家对未来儿媳的重视和喜爱。自此,戒指正式作为民间嫁娶风俗的标配登场。

元代关汉卿的戏曲《望江亭中秋切鲙》第三折中,谭记儿只身一人勇闯虎穴,凭借着机智神武,骗走了杨衙内的金牌、势剑、文书。其中,有这样的一句台词:“衙内见爱我,与我打戒指儿罢。”这是“戒指”一词首先出现在文本中,它的含义亦与男女婚嫁和爱情有关。

明代 嵌宝石戒指 河南鹤壁市博物馆藏
明代出土的戒指颇多,金龙头连珠戒指、银鎏金婴戏纹戒指、金镶宝葫芦戒指……然而,在当朝法典《大明会典》罗列的“皇帝纳后仪”礼单中,头饰、镯钏、耳环、面花、玉佩玎珰、霞帔坠头等首饰一应俱全,却无戒指的踪影。

直至清代,随着满族文化进入中原,戒指才得以进入官方聘礼清单。《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顺治九年八月二十五日,定婚娶之制:

“和硕亲王、及和硕亲王未分家之子。婚娶,行纳币礼……金项圈一、合包一、大簪三枝、小簪三枝、耳坠一副、戒指十枚。”

“世子、多罗郡王、及世子、多罗郡王未分家之子……合包、簪、耳坠数量同上,戒指八枚。”“多罗贝勒,及多罗贝勒未分家之子……戒指六枚。”

“固山贝子未分家之子……戒指四枚。”

戒指作为重要的聘礼之一,直接与主人的地位尊卑挂钩,是彰显身份的金银首饰。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戒指也开始作为订婚的纪念物。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中明确记载:“大宛娶妇先以同心指环为聘,今乃以为订婚之纪念品,则欧风所渐也。”

如今,戒指的所蕴含的婚恋意义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无需过多阐释。

纵观戒指发展的历史,从一枚深埋于土地的原始骨戒,到具有着神秘力量的灵异之物,再到寄托着人间真挚爱情的信物,人类为它注入了无限的蜜意柔情,使原本冰凉的物件变得有温度,有故事。

这或许便是古人的浪漫,也是人类刻在骨子里对美好的执着追求。

第六个次第【通教】— 通教比藏教有进步,通教就是我们所讲的禅宗。他是从空门入手排除一切的有形有相,包括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统统判为无明相,这是所谓「见空性」。他的代表作《金刚经》《六祖坛经》《六百部般若》等等。这种法门修行的难度也是非常之大。按照禅宗祖师第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这个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能修禅宗证果的人,恒河沙数的人难有一个这样的根机!一个银河系的人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亿劫希成』,无量百千万亿年都难成就。
那么藏教和通教这两个法门比较,通教禅宗修得不好容易落空,《楞严经》在后面五十种阴魔境界有讲。但是修得好,他能明心见性。而藏教法门他不会落空,你最起码来世能得人天福报,但是他永远不能明心见性。所以我们要在这两个法门里要好好把持一下,成功率都非常低,时间都非常地漫长。
禅宗第五祖拜第四祖,拜了两世。第一世这个五祖已经到八十高龄,盘腿把腿也盘歪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他的法号叫栽松长老。怎么叫栽松长老?他坐在那里毕恭毕敬就和松树栽在那里一样,人们觉得他修禅宗太认真了,叫栽松长老。所以四祖逗他,四祖说他太老了,换一个身来,实际上看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站在那里就往生、就投胎。结果他投胎到大姑娘肚里,人家还没有结婚,你不是糟蹋人家嘛!那个马姑娘因为他投胎,被家里人扫地出门。在过去的封建的社会,你说大姑娘没有结婚,就肚子大了,那是大逆不道。
一个人能够做到自在投胎,说走就走,而且不需要男女生活就能投胎,你说有多大本事。我们想一想,现在有些所谓宗派的什么法王、活佛再来,还怎么样怎么样......能不能跟这个人比啊?就这个人在佛门内部都不过是个外道,这涉及到我们修行中一些敏感问题,希望我们有些同修,你不要生烦恼。我们依法不依人、依大法不依小法,我们都要按照佛门实事求是,这样可以正信。到第二世来投四祖拜师,大概是七岁,四祖又逗他,说太小了,这个时候他发脾气了,「我前世来你说我太老,今生来你说我太小,我到底什么时候来啊」?所以五祖给他剃度了。也就是说他一来就知道生生世世的事情,这是不是叫宿命通?就这样的人他还必须来求大法,你说我们现在有些人稍微有点宿命通,稍微有点什么神通,就怎么样怎么样......你说怎么样?!鬼都有五种神通,到了阿罗汉才有六种神通,就漏尽通。要帮助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唐玄奘西天取经,来到大雪山。唐玄奘他也是开了天眼,看到雪山堆里埋了一个人,把雪扒开,三弹指叫他出定。那个人眼睛一睁,说:「释迦牟尼佛出世了没有」?唐玄奘跟他讲:「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一千多年」。「那我等弥勒佛下世」,他说完又入定。可见他在雪山堆里少说已经一千多年,多说可能千年、万年、亿年都说不准,他还准备等弥勒佛下世,还准备再坐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不吃不喝不睡,就在那里禅定。这种功夫都不过是个外道啊,你说我们现在修禅定的人你坐个几天几夜又怎么样?这些法门可难了,把难字讲在前面,你们后面就知道珍惜那个容易的法门,要不然你还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唐玄奘叫他再次出定。问他:「你坐这个鬼窟窿」,讲他坐鬼窟窿啊:「弥勒佛出来以后,谁叫你啊」?他讲,「对啊!那怎么办啊」?「怎么办?到唐朝去投胎,我从印度回来以后给你剃度,拜我为师好了」,也是跟五祖一样说走就走。所以唐玄奘取经十七年回来以后,找到李世民查问这个人,某年某月某日王宫里有没有怀孕,他应该在什么时候生。李世民查了一下没有,再一细查,查到尉迟恭大将军府中。因为当时唐玄奘讲:「你看哪一家的院子最大你就在哪一家投胎」。唐玄奘的意思还不是要他到王宫里去,是不是?但是他没有见过世面,看到尉迟恭的府也很大,他想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唐玄奘取经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花花公子,叫他剃度,「我才不干」,是不是?李世民命令他「代朕出家」,他不敢不出家。但是他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给我一车肉;第二个条件,给我一车酒;第三个条件,给我一车美女」。不是要一个美女,是要一车美女,所以皇帝也犯愁:出家人一个美女都不能有,还要一车美女?唐玄奘给皇帝使个眼色,你先答应他再说。
三车和尚浩浩荡荡来到白马寺,白马寺全体僧人钟鼓齐鸣!他听到钟声、听到鼓声以后,过去世修行中的自性反应出来,惊得一身冷汗,如梦初醒,赶紧把三车退回。当生受持经藏,而成为贤首宗一代祖师,这就是窥基大师。你们看受持经典重要不重要啊?
无独有偶。在终南山,有一位道宣律师也是修禅宗,修到什么程度,天上的人给他送饭。这个时候,窥基大师就去度他,说:「听说天上人给你送饭,今天来尝尝这个味道怎么样」?结果从早到晚,天上人影也不见一个,吃不上饭就睡觉吧。那个窥基大师一睡觉就鼾声连天,那个道宣律师擅长持戒律,据说持戒第一。所以今天早上轮到他做人了:「你说你啊,好好一个修行人不知道用功,怎么还睡觉?睡觉还打呼,哪叫修行人」?意思是你看我这个禅定不倒单。窥基大师怎么讲的?说:「你不比我强,一个跳蚤跳到你身上,你还想把它捏死,你的嗔恨心从何而有?不过还好,最后没有伤它的命,把它扔到外面去了。跳蚤给你摔断了一条腿,唉哟唉哟......吵到半夜,我根本没睡好觉」。那个道宣法师听他这么一讲,呆住了:他明明在打呼噜,我扔了一个跳蚤,他怎么知道?不敢开口了。然后窥基大师度他:「你坐这个鬼窟窿没有用,我前世在雪山堆里少说修了几千年、几万年有什么用」?虽然这样讲,可是道宣律师还不相信,等窥基大师走了以后,天上的三太子哪吒给他送饭来了。他这时候埋怨了:「该来的时候不来,不该来的时候来了。昨天有个和尚想吃天人的饭,你送点饭来,不也长长我的脸是不是」?那个哪吒跟他讲:「我昨天怎么敢来?我是来过了,昨天在你这里是个大菩萨你知道吧?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满山满野都是天人在护法,我怎么进都进不来」,这下他明白过来了。所以道宣律师最后为《法华经》写了一个〈弘传序〉,他是不是读《法华经》开悟的?
第七个次第【别教】— 别教是在禅宗通教明心见性的基础之上往上修。但是他也只能破除十二分无明,不能究竟成佛,所以他是不是比通教更难修?那么别教的代表作是《圆觉经》、《唯识》,以及《大方广佛华严经》,他是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所以《金刚经》所讲的那种佛相当于《法华经》《楞严经》的初住位菩萨,与法华佛、楞严佛相差四十一个等级。《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佛,相当于圆教二行位的菩萨,比法华佛、楞严佛的境界要低三十个等级。
第八个次第【圆顿大法】— 代表作《楞严经》《无量义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称为圆教一乘大法。《无量义经》是为《法华经》打前阵,《涅槃经》是为《法华经》《楞严经》收尾,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这两部经典,说尽了宇宙万法来龙去脉!它并没有教我们去怎么念佛、怎么拜佛、怎么行善、怎么断恶,都没有。它只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真理,人怎么来的?佛菩萨、天人鬼畜怎么来的?山河大地、风云雨雾怎么来的?人我是非、香甜苦辣、种种妄想分别,这种意识怎么产生的?明白了万法的来龙去脉,我们再进一步的归纳总结,这无量的万法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十方三世到底有几尊佛?几尊菩萨?几个人?几个鬼?几个天?几滴雨?几片风?
我们把这个道理搞明白,按照《法华经》、《楞严经》之说就可以当下了生脱死,当下成分真即佛,永远不落六道轮回,这是最低保障线,往上不封顶。从初位菩萨到地位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我们都可以当下一念就成就,乃至于个别的像龙女那样成为究竟圆满之佛。所以圆顿大法,无量劫无量次第之功德,可以成就于一生、成就于一时、成就于一念!就看我们听经闻法,你的思维观照的如何,你的心态如何。成就这么快,当下一念,而且条件特别特别松弛—即使你是罪大恶极的罪犯,你只要一念明白『如来藏』道理,如恒河沙数的罪恶一笔勾销,地狱境界现前当下变地狱为佛土,这就叫「带业往生」。任何人百分之百、千分之千,一个不漏、一个不落,这是不可思议的大法呀!

第六个次第【通教】— 通教比藏教有进步,通教就是我们所讲的禅宗。他是从空门入手排除一切的有形有相,包括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统统判为无明相,这是所谓「见空性」。他的代表作《金刚经》《六祖坛经》《六百部般若》等等。这种法门修行的难度也是非常之大。按照禅宗祖师第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这个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能修禅宗证果的人,恒河沙数的人难有一个这样的根机!一个银河系的人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亿劫希成』,无量百千万亿年都难成就。
那么藏教和通教这两个法门比较,通教禅宗修得不好容易落空,《楞严经》在后面五十种阴魔境界有讲。但是修得好,他能明心见性。而藏教法门他不会落空,你最起码来世能得人天福报,但是他永远不能明心见性。所以我们要在这两个法门里要好好把持一下,成功率都非常低,时间都非常地漫长。
禅宗第五祖拜第四祖,拜了两世。第一世这个五祖已经到八十高龄,盘腿把腿也盘歪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他的法号叫栽松长老。怎么叫栽松长老?他坐在那里毕恭毕敬就和松树栽在那里一样,人们觉得他修禅宗太认真了,叫栽松长老。所以四祖逗他,四祖说他太老了,换一个身来,实际上看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站在那里就往生、就投胎。结果他投胎到大姑娘肚里,人家还没有结婚,你不是糟蹋人家嘛!那个马姑娘因为他投胎,被家里人扫地出门。在过去的封建的社会,你说大姑娘没有结婚,就肚子大了,那是大逆不道。
一个人能够做到自在投胎,说走就走,而且不需要男女生活就能投胎,你说有多大本事。我们想一想,现在有些所谓宗派的什么法王、活佛再来,还怎么样怎么样......能不能跟这个人比啊?就这个人在佛门内部都不过是个外道,这涉及到我们修行中一些敏感问题,希望我们有些同修,你不要生烦恼。我们依法不依人、依大法不依小法,我们都要按照佛门实事求是,这样可以正信。到第二世来投四祖拜师,大概是七岁,四祖又逗他,说太小了,这个时候他发脾气了,「我前世来你说我太老,今生来你说我太小,我到底什么时候来啊」?所以五祖给他剃度了。也就是说他一来就知道生生世世的事情,这是不是叫宿命通?就这样的人他还必须来求大法,你说我们现在有些人稍微有点宿命通,稍微有点什么神通,就怎么样怎么样......你说怎么样?!鬼都有五种神通,到了阿罗汉才有六种神通,就漏尽通。要帮助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唐玄奘西天取经,来到大雪山。唐玄奘他也是开了天眼,看到雪山堆里埋了一个人,把雪扒开,三弹指叫他出定。那个人眼睛一睁,说:「释迦牟尼佛出世了没有」?唐玄奘跟他讲:「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一千多年」。「那我等弥勒佛下世」,他说完又入定。可见他在雪山堆里少说已经一千多年,多说可能千年、万年、亿年都说不准,他还准备等弥勒佛下世,还准备再坐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不吃不喝不睡,就在那里禅定。这种功夫都不过是个外道啊,你说我们现在修禅定的人你坐个几天几夜又怎么样?这些法门可难了,把难字讲在前面,你们后面就知道珍惜那个容易的法门,要不然你还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唐玄奘叫他再次出定。问他:「你坐这个鬼窟窿」,讲他坐鬼窟窿啊:「弥勒佛出来以后,谁叫你啊」?他讲,「对啊!那怎么办啊」?「怎么办?到唐朝去投胎,我从印度回来以后给你剃度,拜我为师好了」,也是跟五祖一样说走就走。所以唐玄奘取经十七年回来以后,找到李世民查问这个人,某年某月某日王宫里有没有怀孕,他应该在什么时候生。李世民查了一下没有,再一细查,查到尉迟恭大将军府中。因为当时唐玄奘讲:「你看哪一家的院子最大你就在哪一家投胎」。唐玄奘的意思还不是要他到王宫里去,是不是?但是他没有见过世面,看到尉迟恭的府也很大,他想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唐玄奘取经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花花公子,叫他剃度,「我才不干」,是不是?李世民命令他「代朕出家」,他不敢不出家。但是他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给我一车肉;第二个条件,给我一车酒;第三个条件,给我一车美女」。不是要一个美女,是要一车美女,所以皇帝也犯愁:出家人一个美女都不能有,还要一车美女?唐玄奘给皇帝使个眼色,你先答应他再说。
三车和尚浩浩荡荡来到白马寺,白马寺全体僧人钟鼓齐鸣!他听到钟声、听到鼓声以后,过去世修行中的自性反应出来,惊得一身冷汗,如梦初醒,赶紧把三车退回。当生受持经藏,而成为贤首宗一代祖师,这就是窥基大师。你们看受持经典重要不重要啊?
无独有偶。在终南山,有一位道宣律师也是修禅宗,修到什么程度,天上的人给他送饭。这个时候,窥基大师就去度他,说:「听说天上人给你送饭,今天来尝尝这个味道怎么样」?结果从早到晚,天上人影也不见一个,吃不上饭就睡觉吧。那个窥基大师一睡觉就鼾声连天,那个道宣律师擅长持戒律,据说持戒第一。所以今天早上轮到他做人了:「你说你啊,好好一个修行人不知道用功,怎么还睡觉?睡觉还打呼,哪叫修行人」?意思是你看我这个禅定不倒单。窥基大师怎么讲的?说:「你不比我强,一个跳蚤跳到你身上,你还想把它捏死,你的嗔恨心从何而有?不过还好,最后没有伤它的命,把它扔到外面去了。跳蚤给你摔断了一条腿,唉哟唉哟......吵到半夜,我根本没睡好觉」。那个道宣法师听他这么一讲,呆住了:他明明在打呼噜,我扔了一个跳蚤,他怎么知道?不敢开口了。然后窥基大师度他:「你坐这个鬼窟窿没有用,我前世在雪山堆里少说修了几千年、几万年有什么用」?虽然这样讲,可是道宣律师还不相信,等窥基大师走了以后,天上的三太子哪吒给他送饭来了。他这时候埋怨了:「该来的时候不来,不该来的时候来了。昨天有个和尚想吃天人的饭,你送点饭来,不也长长我的脸是不是」?那个哪吒跟他讲:「我昨天怎么敢来?我是来过了,昨天在你这里是个大菩萨你知道吧?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满山满野都是天人在护法,我怎么进都进不来」,这下他明白过来了。所以道宣律师最后为《法华经》写了一个〈弘传序〉,他是不是读《法华经》开悟的?
第七个次第【别教】— 别教是在禅宗通教明心见性的基础之上往上修。但是他也只能破除十二分无明,不能究竟成佛,所以他是不是比通教更难修?那么别教的代表作是《圆觉经》、《唯识》,以及《大方广佛华严经》,他是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所以《金刚经》所讲的那种佛相当于《法华经》《楞严经》的初住位菩萨,与法华佛、楞严佛相差四十一个等级。《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佛,相当于圆教二行位的菩萨,比法华佛、楞严佛的境界要低三十个等级。
第八个次第【圆顿大法】— 代表作《楞严经》《无量义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称为圆教一乘大法。《无量义经》是为《法华经》打前阵,《涅槃经》是为《法华经》《楞严经》收尾,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这两部经典,说尽了宇宙万法来龙去脉!它并没有教我们去怎么念佛、怎么拜佛、怎么行善、怎么断恶,都没有。它只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真理,人怎么来的?佛菩萨、天人鬼畜怎么来的?山河大地、风云雨雾怎么来的?人我是非、香甜苦辣、种种妄想分别,这种意识怎么产生的?明白了万法的来龙去脉,我们再进一步的归纳总结,这无量的万法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十方三世到底有几尊佛?几尊菩萨?几个人?几个鬼?几个天?几滴雨?几片风?
我们把这个道理搞明白,按照《法华经》、《楞严经》之说就可以当下了生脱死,当下成分真即佛,永远不落六道轮回,这是最低保障线,往上不封顶。从初位菩萨到地位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我们都可以当下一念就成就,乃至于个别的像龙女那样成为究竟圆满之佛。所以圆顿大法,无量劫无量次第之功德,可以成就于一生、成就于一时、成就于一念!就看我们听经闻法,你的思维观照的如何,你的心态如何。成就这么快,当下一念,而且条件特别特别松弛—即使你是罪大恶极的罪犯,你只要一念明白『如来藏』道理,如恒河沙数的罪恶一笔勾销,地狱境界现前当下变地狱为佛土,这就叫「带业往生」。任何人百分之百、千分之千,一个不漏、一个不落,这是不可思议的大法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近的邀约真的很多…就连去妈妈同事家吃饭 都有阿姨说要介绍自己的儿子给我认识 还给我看照片 叫我加微信…好在我妈看到我不感冒 及时打圆场还有图二这位老哥已经被我
  •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
  • 孔子在生活中,是一个严厉而不失可爱的小老头,以至于弟子子路、宰我经常跟他顶嘴,但几千年来,他被称为圣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为人莫做亏心事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01白羊座:美丽优雅型的女生白羊男非常热情,自带的放电力量也很强,自身就是一个发热发光体,而被他所喜欢和心疼的女生,也会是优雅大方,美丽自信的女生,这些女生让白
  • 作为演员,充分用台词和肢体语言塑造出宋金明这个角色,用台词的顿点、语气的转折来传递人物的情绪、推进故事的发展,马嘉祺做得好。作为演员,充分用台词和肢体语言塑造出
  • 在等复查结果的过程中,你会感觉你在人世间的对岸,面对人间的活色生香,你想看想,想参与,但是又不敢。我的男孩~希望你在未来无数个时刻,在需要站在大家面前表达你的爱
  • 因为掺假,日后不好相见,而人活在世上,就为一张脸,如果连脸都不要,啥事都能干得出,而最终会迷失了方向,乃至于丧心病狂。你是有福报的人,不要抗拒,一个人伤害别人两
  • 为您pick up一部分,更多内容请移步虎之穴通贩查看~A#咒术回战#《だれかが恋したレモネード》キューティー★コンプレックス/ハツカ老师【】B#东京复仇者#《
  • #芝芙是越南版这就是街舞的队长#为什么喜欢她,因为当所有人的反对她去唱歌时,她依然去做,只是因为自己喜欢。钱彦冰来自统计学院,她有一副好嗓子,她说,在社团里录制
  • #读书[超话]#莫言说: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就是,不分享任何开心的事,任何成功的喜悦,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越是聪明的人,就越装傻。这个世界上
  • 于是应同学想到用这样的方式,和爸爸的朋友们沟通,希望他们能够提醒爸爸不要再过度喝酒,“希望叔叔伯伯们在找他吃饭时不要劝酒,也不要依我爸的意思喝猛酒,爸爸的酒量大
  • 太浮躁了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想要什么 才是我应该思考的 我要买一个40平左右的小loft实现独居 要努力赚钱攒钱 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要让我的学生们都成
  • ⭐披萨&蘑菇汤这两个一起说,披萨是薄饼烤得很脆,料也很足,味道还可以。蘑菇汤也中规中矩,小朋友很喜欢,配上面包也很香。
  • 生命有限,请浪费在更美好的事物上因为你有双下巴,所以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低头人间枝头,各自乘流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也说不出对你有多喜欢,只知道目前喜欢你的程
  • 我们刚上化疗那会,打了第二次后才进行干预让我妈三化开始到六化挨了不少升白针升白:附图-牛尾汤,猪蹄汤,泥鳅鳝鱼(找野生最好)鲫鱼汤,鸽子汤,鹌鹑蛋,蚕蛹(作为南
  • 人家号主跟你说了在上学 周五给你结账 你给人家号毁了还装自己一副我不知道 号主的问题?人家号主跟你说了在上学 周五给你结账 你给人家号毁了还装自己一副我不知
  • 不知道在里面干嘛...)等了很久很久都没人来,终于有个不认识的高高白白戴金丝边眼镜框的男生进来了,我哭天喊地不让他走,疯狂装委屈让他帮我找裤子........[
  • 还要强调的是,既然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预防血栓,治疗上就得掌握好“度”:药力不足可能无法阻止血栓的形成,而用药过量就会有“出血”的风险。还要强调的是,
  • 第一等高明是以德服人,让别人心服口服,而不是用武力让人暂时地屈服于你。第一等高明是以德服人,让别人心服口服,而不是用武力让人暂时地屈服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