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养老院“搬”回家!沈阳“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来了】一边是“住不进去”的养老院,一边是“离不开人”的银发族。 面对养老困境,“发展家庭养老床位”作为一种解决方案,首次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打造“品质养老”的城市品牌,从2021年10月起,沈阳市正式启动老年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试点工作。12月26日,记者从皇姑区民政局了解到,在沈阳市民政局指导和推动下,该区已率先完成全区老人失能等级评估工作,对符合申领条件的670户家庭开设家庭养老床位并开始服务。
皇姑区智慧养老管理和服务两大平台已于12月20日接入市级平台,为每一张“家庭养老床位”,配上了“数字+人员”双护工,实施智能化看护。适老化改造、日常起居照料、专业护理、实时监测等一系列在养老院和医疗机构才能享受到的专业养老服务,正在“搬”进老年人的家中、床边。

[话筒]试点“家床”
670户家庭首批受益

12月24日,记者随同(牡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护理人员,来到了三台子街道梅江西社区郭广柱老人的家。他是沈阳市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的第一位受益者。
70岁的郭广柱患多发性脑梗长年卧床,日常生活都由老伴护理。正是午饭时间,老伴摇起护理床床头,调整到合适角度,支起餐板,方便郭广柱进食。床两侧还安装有扶手和护栏,防止老人掉落和摔倒。

“这个床给我们解决老大问题了。以前我老伴吃饭,我得坐在后面给他当靠垫,还得扶着他吃。我也70多岁了,越来越力不从心……”老伴崔桂芬告诉记者,在申请养老照护床位后,很快有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安装了护理床等适老设施。
据皇姑区民政局主管负责人张曜丽介绍,从今年10月起,皇姑区按照重度失能、中度失能、轻度失能等三类,将全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670户纳入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并开始提供服务。

[话筒]民生兜底
政府购买多项养老服务

目前,“家庭养老床位”可提供的服务包括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硬件改造。结合老人身体状况、居家环境,入户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加装护理床、安装扶手、坐便椅、淋浴椅等一系列改造项目,每户最高补贴3000元。根据老人的意愿和需求,配备手表式GPS定位仪、一键紧急呼救、语音视频、智能床垫、燃气报警等各类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
一方面是“软服务”。根据服务对象轻度、中度、重度失能评估等级,由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每月20至45小时上门服务,包括保洁、理发、助浴、送餐、起居照料、失禁清理、康复护理等11项日常基本生活护理和相关医疗护理,试点“家庭养老床位”不收取床位费,上门服务部分由政府按照每人每小时3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费用由市区两级财政1:1配比,纳入财政预算,真正体现“养老普惠”“民生兜底”。此外,超出补贴政策规定范围之外的由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自行协商决定。
“我是低保户,负担不起住养老院、雇护工的费用。现在有了‘家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患有严重的类风湿,不得不长期卧床的家庭养老床位申领人曹秀华说。由于儿女白天上班,家中无人看护,通过家中安装的人体红外感应器、“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皇姑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时对老人的生活状态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监测系统实时发出预警,通知家属和专业救护人员进行处置,相当于为老人装上了24小时在线“护工”。
“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成本远低于养老机构床位建设成本,同时能有效解决中心城区养老空间紧张、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不足的问题,“花小钱办大事”。对于失能程度加剧、家庭成员照护精力受限的老年人来说,一方面可以提升居家养老品质、降低养老成本,另一方面避免陷入“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

[话筒]数字赋能
把养老院“搬”回家

“我想预约一下室内清洁,再送两份餐。”
“好的,您希望什么时间上门?”
在新乐街道新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一位老人正坐在家中,通过实时视频预约保洁和送餐服务。接线人员立即在平台上录入老人的预约信息,并分派服务人员“接单”,准时上门服务。
这里是皇姑区民政局刚刚建设完成的智慧养老指导中心和服务平台。可通过接入多种智能设备,实现居家老人在线健康监测及健康管理、安全行为分析及应急救助、远程订餐、远程视频关怀慰藉、护理计划管理、应急呼叫等等功能。
刚刚预约服务的老人名叫安国祥,今年已经 80岁了,和老伴共同生活,子女都在外地。他所居住的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是皇姑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10个试点社区之一。辖区内所有8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免费享受3个小时上门服务,包括洗澡、做饭、送餐、保洁、康复训练、出行陪护、理发等9项基本生活服务。
这个月3小时免费服务时长已经用完,安国祥马上又通过此前安装的“居家床头机”——一种外形类似小型电脑的智能设备,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进行可视化对讲,额外下单了保洁和送餐服务。
服务人员告诉记者,从老人下单、支付费用,到上门服务的全过程,平台都会进行信息和录像留存,并实时将数据上传到设在皇姑区民政局的管理平台,由民政部门对服务质量、价格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实现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服务全过程透明化管理。
目前,皇姑区智慧养老指导中心、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已与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对接,实现全区128个社区老人基础数据的“一张网”,实时抓取采集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的相关服务数据,汇总审核数据、发放服务补贴,实现服务、资金的全面监督和闭环管理。

[话筒]服务扩面
到2022年2月底
全市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

目前,《沈阳市推动品质养老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已正式出台,其中“大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成为重点工作之一。沈阳市将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信息化建设,使其居家环境符合开展专业护理服务所需条件,将养老服务机构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家庭。到2022年2月底,全市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到2023年,在此基础上新建家庭床位不少于4000张。
同时,依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提供生活照料、短期托养、助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关怀访视、生活陪伴、心理咨询、老年教育等服务,并督促引导养老服务机构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不离家”,正在从理想逐步变为现实。

沈报全媒体记者:叶青

#沈阳身边事##沈阳生活##沈阳新鲜事##沈阳新闻##沈阳分享##沈阳事儿#​​#沈阳同城#“数字+人员”双护工 24小时实施智能化看护

沈阳“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来了
  一边是“住不进去”的养老院,一边是“离不开人”的银发族。 面对养老困境,“发展家庭养老床位”作为一种解决方案,首次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打造“品质养老”的城市品牌,从2021年10月始,沈阳市正式启动老年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试点工作。12月26日,记者从皇姑区民政局了解到,在沈阳市民政局指导和推动下,该区先行开展全区老人失能等级评估工作,对符合申领条件的670户家庭开设家庭养老床位并开始服务。

  皇姑区智慧养老管理和服务两大平台已于12月20日接入市级平台,为每一张“家庭养老床位”,配上了“数字+人员”双护工,实施智能化看护。适老化改造、日常起居照料、专业护理、实时监测等一系列在养老院和医疗机构才能享受到的专业养老服务,正在“搬”进老年人的家中、床边。

  首批试点

  670户家庭受益

  12月24日,记者随同(牡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护理人员,来到了三台子街道梅江西社区郭广柱老人的家。他也是沈阳市“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的第一位受益者。

  70岁的郭广柱患多发性脑梗长年卧床,日常生活都由老伴护理。正是午饭时间,老伴摇起护理床床头,调整到合适角度,支起餐板,方便郭广柱进食。床两侧还安装有扶手和护栏,防止老人掉落和摔倒。

  “这个床给我们解决老大问题了。以前我丈夫吃饭,我得坐在后面给他当靠垫,还得扶着他吃。我也70多岁了,越来越力不从心……”老伴崔桂芬告诉记者,在申请养老照护床位后,很快有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安装了护理床等适老设施。

  据皇姑区民政局主管负责人张曜丽介绍,从今年10月起,皇姑区按照重度失能、中度失能、轻度失能等三类,将全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670户纳入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并开始提供服务。

  民生兜底

  政府购买多项养老服务

  目前,“家庭养老床位”可提供的服务包括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硬件改造。结合老人身体状况、居家环境,入户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加装护理床、安装扶手、坐便椅、淋浴椅等一系列改造项目,每户最高补贴3000元。根据老人的意愿和需求,配备手表式GPS定位仪、一键紧急呼救、语音视频、智能床垫、燃气报警等各类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

  一方面是“软服务”。根据服务对象轻度、中度、重度失能评估等级,由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每月20-45小时上门服务,包括保洁、理发、助浴、送餐、起居照料、失禁清理、康复护理等11项日常基本生活护理和相关医疗护理。

  试点“家庭养老床位”不收取床位费,上门服务部分由政府按照每人每小时3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费用由市区两级财政1:1配比,纳入财政预算,真正体现养老普惠、民生兜底。此外,超出补贴政策规定范围之外的费用,由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自行协商决定。

  “我是低保户,负担不起住养老院、雇护工的费用。现在有了‘家庭养老床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患有严重的类风湿,不得不长期卧床的家庭养老床位申领人曹秀华说。由于儿女白天上班,家中无人看护,通过家中安装的人体红外感应器、“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皇姑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时对老人的生活状态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监测系统实时发出预警,通知家属和专业救护人员进行处置,相当于为老人配置了24小时在线的“护工”。

  “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成本远低于养老机构床位建设成本,同时能有效解决中心城区养老空间紧张、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不足的问题,“花小钱办大事”。对于失能程度加剧、家庭成员照护精力受限的老年人来说,一方面可以提升居家养老品质、降低养老成本,另一方面避免陷入“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

  数字赋能

  把养老院“搬”回家

  “我想预约一下室内清洁,再送两份餐。”

  “好的,您希望什么时间上门?”

  在新乐街道新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一位老人正坐在家中,通过实时视频预约保洁和送餐服务。接线人员立即在平台上录入老人的预约信息,并分派服务人员接单,准时上门服务。

  这里是皇姑区民政局刚刚建设完成的智慧养老指导中心和服务平台。可通过接入多种智能设备,实现居家老人在线健康监测及健康管理、安全行为分析及应急救助、远程订餐、远程视频关怀慰藉、护理计划管理、应急呼叫等等功能。

  刚刚预约服务的老人名叫安国祥,今年已经 80岁了,和老伴共同生活,子女都在外地。他所居住的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是皇姑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10个试点社区之一。辖区内所有8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免费享受3个小时上门服务,包括洗澡、做饭、送餐、保洁、康复训练、出行陪护、理发等9项基本生活服务。

  这个月3小时免费服务时长已经用完,安国祥马上又通过此前安装的“居家床头机”——一种外形类似小型电脑的智能设备,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进行可视化对讲,额外下单了保洁和送餐服务。

  服务人员告诉记者,从老人下单、支付费用,到上门服务的全过程,平台都会进行信息和录像留存,并实时将数据上传到设在皇姑区民政局的管理平台,由民政部门对服务质量、价格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实现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服务全过程透明化管理。

  目前,皇姑区智慧养老指导中心、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已与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对接,实现全区128个社区老人基础数据的“一张网”,实时抓取采集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的相关服务数据,汇总审核数据、发放服务补贴,实现服务、资金的全面监督和闭环管理。

  服务扩面

  明年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

  目前,《沈阳市推动品质养老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已正式出台,其中“大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成为重点工作之一。沈阳市将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信息化建设,使其居家环境符合开展专业护理服务所需条件,将养老服务机构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家庭。到2022年全市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到2023年,在此基础上新建“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4000张。

  同时,依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提供生活照料、短期托养、助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关怀访视、生活陪伴、心理咨询、老年教育等服务,并督促引导养老服务机构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不离家”,正在从理想逐步变为现实。

【沈阳安宁医院举办中国·沈阳失智老年人医养照护高峰论坛】#冰雪辽宁喜迎冬奥# #品味盛京 乐享沈阳#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促进委员会、辽宁省卫生健康委、沈阳市卫生健康委主办、沈阳安宁医院承办的《中国·沈阳失智老年人医养照护高峰论坛》在线上隆重举行。本次盛会旨在探讨医养结合核心理论、人才培养、制度保障、技术支持等问题,交流先进经验,切实解决失智老年人医养照护存在的实际问题,助力深入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高水平发展。https://t.cn/A6xNMUV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hayat sere# بىراۋ تەرپىدىن سۆيۈلگىنىڭدە… بىراۋ تەرپىدىن سۆيۈلگىنىڭدە، مۇھەبب
  • 懂了北京的皇宫你就懂了风水,都是天下第一流看风水的研究了九宫,那还有不好的吗?但是各位千万不要学我,因为我是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
  • )妈妈总说自己不是一个浪漫的人 不喜欢花不喜欢巧克力 可她永远会把最浪漫的赠与给我 就像夏日里的白兰花 还有我喜欢的香水这双休日总共做了三顿饭和椰汁马蹄糕天
  • 朋友是一面镜子,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朋友"与之类聚,自己境界不想提升都难。"既知晓人类文明的丰富璀璨,又懂得生命路途的坎坷艰难;既有博览群书并入学府深造的机缘,又
  • ​​​​朋友问我有没有唇膏,其实咖啡口红的800色号可以当唇膏使用,它的膏体是奶黄色,上唇后根据体温和唇部的ph值变色,接近唇部的颜色,让别人眼睛一亮的同时,
  • 有一个人,待人宽容,对竞争对手也是如此,周围的人不解。有一个人,待人宽容,对竞争对手也是如此,周围的人不解。
  • !鲜芋仙的豆花5号,很好吃!
  • #心情日记# 今天是想你的第四百三十二天 【仅爱你这件事 就足够美丽我多次流下 幸福的泪滴爱不容易 我会永远守护你就只是看着你 已足够欢喜有你在身边 我万分感激
  • 六声阮,朝夕对望莹牵念,魇梦婆娑抱枕眠。两处天涯恋。
  • 公众人物面对的是个社会大舆论,普通人物要面对可能就是社区小舆论,一旦舆论在针对你的时候,其实都难,此刻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做事,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作出成
  • 【南京同仁堂魔纤压片瘦身糖果 】全国招商 招募合伙人一日三餐正常吃月瘦10~30斤不节食不拉肚子,塑型好,不反弹,7天无效全额退款!❤月瘦8到25斤,❌不忌口
  • 】据《红木》国标第一起草人杨家驹先生的说法,制定“红木”国标时,主要依据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市场上流通的、以及故宫里藏存的家具硬木材料为基础,剔除了材质有缺陷的树
  • ✨爱你们~~啾咪第一次遇到事没有勇气探寻答案找了专业的占卜师帮忙占的塔罗四张牌翻过来的一瞬间就知道结果了倒置的圣杯盛不下任何东西哭诉眼前的人也永远都看不见背后的
  • !2、在好朋友马甜女士的介绍和引导下,五天半就看完了《飘》确实很好看!
  • 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这是一个荒凉的环境,地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五分之一,并且没有大气层,此外,它几乎必须完全由当地可用的材料(例如,可以保持可持续发展并减少浪费的
  • 适度的层级和关联往往可以使组织运营更加协同一致,但当所有的目标都沿着组织层次过度关联时,这一过程就有可能退化成一个机械的、纯粹由数字粉饰的活动,会带来4个方面的
  • 双流应急 今天12月5日成都市双流区应急管理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区档案馆“敢为人先 共筑魅力双流梦”主题展览一览双流“敢为人先
  • 《意见》提出了上海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任务,列出了60项数字化转型项目清单,包括智慧高速、智慧轨道、自动驾驶、智慧港航、出行即服务系统(MaaS)等。《意见
  • 七、利他法则应得法则是与利他法则密切相关的。如果是好的感应,就顺应它;如果是不好的感应,就要积极反省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不良的心态而感召不善,只要在结果没有出现
  • 没定妆的情况下,妆效是很自然的妈生好皮肤,半哑光状态。我现在做完下颌角颧骨内推已经第29天了,感觉还是有效果的,完全消肿了,现在化妆是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