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美国地震学家博尔特院士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的地动仪模型简陋粗糙,对地震的灵敏度甚至还不如居民,其实用性和真实性有待考证!”甚至一些国内知名人士也同意。难道让国人引以为豪的“张衡地动仪”,真的是个没用的东西吗?

公元138年3月1日,“神都”洛阳内,一台神秘的机器忽然发出“叮”的一声,机身上朝西北方向的龙头,忽然将口中的珠子吐出,珠子落到了下发的铜蟾蜍嘴里。

张衡立马跑过去,拿起珠子皱着眉头说:“西北方有地震了。”周围的人忍不住哈哈大笑,没有震感,哪来的地震呢?

可三天后,陇西信使前来报告:陇西地震,二郡山崩!众人听了消息,连忙传言:“张大人的铜疙瘩神了,真的能测出地动!”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能测量感知地震的仪器,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国内外知名地震学者对“张衡地动仪”的实用性产生了怀疑。

其实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早已在1000多年前损毁,1951年,在历史学专家王振铎反复考量之后,凭借相关史料,复制出了一个放大10倍的“张衡地动仪”模型。

并且解释其工作原理是“直立杆原理”,当时还上了《人民画报》。王振铎复制版的张衡地动仪很快就轰动了世界。

在联合国知识产权总部安排下,“地动仪”甚至被安排与“美国宇航员从月球带下来的物质”并排展出。

这对于快要“站稳”的中国,无疑是一种荣耀,然而这份荣耀并未太久,就遭到了现实的打磨。

1970年左右,来自世界各地的质疑声开始响起,一系列严厉的措辞如同陨石一般砸向张衡地动仪。

正如开头一幕,美国地震学博士博尔特、日本关野雄等学者,纷纷表明“王振铎复制版的张衡地动仪”,连原理都是错的,根本不能测出地震!

与此同时,王振铎的老朋友,中国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当着王振铎的面和他说:“在家中吊块肉都比你那个模型强!”王振铎深深地怀疑,难道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真的是错的吗?

铺天盖地的怀疑如同潮水般砸到地动仪上,并由此扩散到对张衡产生怀疑,甚至对中国古代科技产生怀疑。

当时一个名叫雷立柏的奥地利学者甚至在《张衡、科学与宗教》一书中扬写到:“对张衡地动仪的迷恋正是华夏科学停滞不前的表现。”

面对雷立柏的叫嚣,王振铎沉默了,但并不代表国人接受雷立柏的虚无缥缈的说辞!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塞住“雷立柏们”的嘴。

2002年,一个名叫冯锐的人站了出来,挑起了“为张衡地动仪正名”的扁担。冯锐很难接受作为一个地震学家,地震学鼻祖张衡居然是错的。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冯锐发现:王振铎复制版本的地动仪,其原理与《后汉书》中记录张衡地动仪的描写相悖!

于是冯锐以此为突破口,开始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时间久了,肯定能拿出成绩来!

但到了2003年,由于缺乏科研资金,冯锐不得不向现实妥协,无奈地中断了为张衡地动仪正名的工作,觉得此生再难做成此事。

命运似乎喜欢跟冯锐开玩笑:2004年8月,冯锐家的门被一群人敲开了——河南博物院联合中国地震台网,前来邀请冯锐共同组成课题小组,目的只有一个——复原“张衡地动仪”!

在两大团队的倾力支持下,冯锐团队还真的做出了让人们刮目相看的东西。

新加入的文史专家对张衡地动仪的相关史料进行解读并且与冯锐对接之后,表明:地动仪下方的八只蟾蜍和地动仪并不是分离的,而是一体的。

另外,冯锐团队在查阅国外文献时,意外发现:现代地震仪的创造者——英国地震学专家米尔恩,他曾经将《后汉书》翻译为英文之后,就公开宣称:“人类历史上首个地动仪是中国的张衡发明的!”

这就说明米尔恩发明地震仪受到了张衡地动仪的启发,这使冯锐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为张衡地动仪正名就要成功了!

终于,在2005年3月份,新复制的地动仪历经7天168个小时的干扰实验,没有一次失误。这个模型,终于可以得到国内外考古界和科技界的一致认可!

2009年9月20日,新复制的张衡地动仪在中国科技馆展出,这次再也不用像从前一样,需要尴尬地用棍子去敲打它,它才会吐出铜珠子。

在听过冯锐在中科院的报告会之后,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杨炳麟表示对张衡认可。

从王振铎被众人揭错,到冯锐为张衡地动仪正名,其间将近40载。冯锐团队以及一群默默无闻的人抓住了这40载,堵住了别人的嘴,为张衡地动仪正名。如此精神,值得赞扬!

但更加值得赞扬的是,早在1800多年前,那个名叫张衡的年轻人,就开始用地动仪解读被人们称作“天罚”的现象;在1800年后,依旧有那么一批人,在尝试复原老祖宗留下的科技!我们接受批判,但我们也有信心改正不足。

像王振铎和冯锐等无数为了华夏大团体默默付出的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民族自信并非完全源于曾经我们做成了什么,还源于现在,我们的人在做什么,将要去做什么!

参考文献:《后汉书·张衡传》等

高考对我而言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情了,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每次到了这个时间段心里还是五味杂陈。其实高中的时候成绩并不好,在那个成绩决定一切的时候,我非常的不自信哪怕到了现在,那种感觉也无法忘却。可对于高中,我还是怀念的,每次路过高中都能回忆起很多读书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虽然我已经完全忘记高考前那天晚上的心情,也不记得三个月的假期里自己到底做过什么,似乎就是不停的吃着散伙饭吧。高考的失利对我而言,是遗憾,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弥补,渐渐的也慢慢变成了我的动力,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吧。读书的日子真让人怀念啊,无忧无虑,只有单纯的不能再单纯的烦恼。

1984年,美国地震学家博尔特院士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的地动仪模型简陋粗糙,对地震的灵敏度甚至还不如居民,其实用性和真实性有待考证!”甚至一些国内知名人士也同意。难道让国人引以为豪的“张衡地动仪”,真的是个没用的东西吗?

公元138年3月1日,“神都”洛阳内,一台神秘的机器忽然发出“叮”的一声,机身上朝西北方向的龙头,忽然将口中的珠子吐出,珠子落到了下发的铜蟾蜍嘴里。

张衡立马跑过去,拿起珠子皱着眉头说:“西北方有地震了。”周围的人忍不住哈哈大笑,没有震感,哪来的地震呢?

可三天后,陇西信使前来报告:陇西地震,二郡山崩!众人听了消息,连忙传言:“张大人的铜疙瘩神了,真的能测出地动!”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能测量感知地震的仪器,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国内外知名地震学者对“张衡地动仪”的实用性产生了怀疑。

其实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早已在1000多年前损毁,1951年,在历史学专家王振铎反复考量之后,凭借相关史料,复制出了一个放大10倍的“张衡地动仪”模型。

并且解释其工作原理是“直立杆原理”,当时还上了《人民画报》。王振铎复制版的张衡地动仪很快就轰动了世界。

在联合国知识产权总部安排下,“地动仪”甚至被安排与“美国宇航员从月球带下来的物质”并排展出。

这对于快要“站稳”的中国,无疑是一种荣耀,然而这份荣耀并未太久,就遭到了现实的打磨。

1970年左右,来自世界各地的质疑声开始响起,一系列严厉的措辞如同陨石一般砸向张衡地动仪。

正如开头一幕,美国地震学博士博尔特、日本关野雄等学者,纷纷表明“王振铎复制版的张衡地动仪”,连原理都是错的,根本不能测出地震!

与此同时,王振铎的老朋友,中国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当着王振铎的面和他说:“在家中吊块肉都比你那个模型强!”王振铎深深地怀疑,难道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真的是错的吗?

铺天盖地的怀疑如同潮水般砸到地动仪上,并由此扩散到对张衡产生怀疑,甚至对中国古代科技产生怀疑。

当时一个名叫雷立柏的奥地利学者甚至在《张衡、科学与宗教》一书中扬写到:“对张衡地动仪的迷恋正是华夏科学停滞不前的表现。”

面对雷立柏的叫嚣,王振铎沉默了,但并不代表国人接受雷立柏的虚无缥缈的说辞!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塞住“雷立柏们”的嘴。

2002年,一个名叫冯锐的人站了出来,挑起了“为张衡地动仪正名”的扁担。冯锐很难接受作为一个地震学家,地震学鼻祖张衡居然是错的。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冯锐发现:王振铎复制版本的地动仪,其原理与《后汉书》中记录张衡地动仪的描写相悖!

于是冯锐以此为突破口,开始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时间久了,肯定能拿出成绩来!

但到了2003年,由于缺乏科研资金,冯锐不得不向现实妥协,无奈地中断了为张衡地动仪正名的工作,觉得此生再难做成此事。

命运似乎喜欢跟冯锐开玩笑:2004年8月,冯锐家的门被一群人敲开了——河南博物院联合中国地震台网,前来邀请冯锐共同组成课题小组,目的只有一个——复原“张衡地动仪”!

在两大团队的倾力支持下,冯锐团队还真的做出了让人们刮目相看的东西。

新加入的文史专家对张衡地动仪的相关史料进行解读并且与冯锐对接之后,表明:地动仪下方的八只蟾蜍和地动仪并不是分离的,而是一体的。

另外,冯锐团队在查阅国外文献时,意外发现:现代地震仪的创造者——英国地震学专家米尔恩,他曾经将《后汉书》翻译为英文之后,就公开宣称:“人类历史上首个地动仪是中国的张衡发明的!”

这就说明米尔恩发明地震仪受到了张衡地动仪的启发,这使冯锐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为张衡地动仪正名就要成功了!

终于,在2005年3月份,新复制的地动仪历经7天168个小时的干扰实验,没有一次失误。这个模型,终于可以得到国内外考古界和科技界的一致认可!

2009年9月20日,新复制的张衡地动仪在中国科技馆展出,这次再也不用像从前一样,需要尴尬地用棍子去敲打它,它才会吐出铜珠子。

在听过冯锐在中科院的报告会之后,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杨炳麟表示对张衡认可。

从王振铎被众人揭错,到冯锐为张衡地动仪正名,其间将近40载。冯锐团队以及一群默默无闻的人抓住了这40载,堵住了别人的嘴,为张衡地动仪正名。如此精神,值得赞扬!

但更加值得赞扬的是,早在1800多年前,那个名叫张衡的年轻人,就开始用地动仪解读被人们称作“天罚”的现象;在1800年后,依旧有那么一批人,在尝试复原老祖宗留下的科技!我们接受批判,但我们也有信心改正不足。

像王振铎和冯锐等无数为了华夏大团体默默付出的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民族自信并非完全源于曾经我们做成了什么,还源于现在,我们的人在做什么,将要去做什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蓝漂L码大号抽纸3大包1080张【¥5.1元】 【微博发的商品都在我的小店中,直接去小店找吧】 这是那种170mm*140mm的L码的抽纸,不是那种还没手掌大
  • 诗三百,思无邪。叶嘉莹说,一首完整的诗,它有字形、字音、字意三方面的美,你不能把它(任)一种美感的特质去除。
  • 创始人自己就是药剂师,采用“面部级”配方研制的身体乳,虽然是针对干敏皮特别研制的,却几乎覆盖全部皮肤问题——所以接下来的叭叭话你都不用看,听我的,闭眼入,你的皮
  • ”今不如古,人心不古,“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夫子之叹,未必针对宰我而发,故托迹受责也。孔子责之曰:“始前吾於人也,听其所言即信其行,以为人皆言行相副。
  • #中公教育[超话]# [赞]#中公教育# 我真的是有被恶心到了[微笑]请问如果在群里️聊一些内容,那为什么不出言提醒,或者警告⚠️再者发一个公告呢?后来我用了1
  • STAFF:出品:一语成诺工作室原著:尽西洲策导:夜筱浅【一语成诺】协策:残页几笔【一语成诺】编剧:紫浅【一语成诺】后期:木子林州【慕音配音社】板绘:叶里木美工
  • $鸿特精密 sz300176$ 成为了两市中明星股,推荐时63元,目前133元,不断上涨,期间还挑战了管理层的监管。【2017年A股八宗“最”:鸿特精密涨逾30
  • ““给你装里面了喔”当时我正在和同学聊天,就没及时付款,另一个摊位买姜的老公过来了,问多少钱一斤,一共多少钱他付款,大爷重复了一遍,老公说“这么小的萝卜怎么可能
  • 说实话大我六岁的我父母已经不会同意了,外面的人为啥总觉得小丫头不介意年龄。想不通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果六一见面就好了 见面好好说的话就不会有之后的事了 那天
  •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家禁毒办副主任于海斌在题为《凝聚各方智慧共谋治理之策:合力应对芬太尼问题带来的新挑战》的演讲中全面阐明了中国政府在应对芬太尼和合成阿片类物质问
  • 如果生物化学领域的文章想发到JBC或其他IF高但是专业性不及JBC强的期刊。2 写作要求撰写科研论文是为了交流、传播、贮存新的科技信息 ,让他人利用 ,因此 ,
  • 吃火锅备用,这是肯定了,千万不要留高了,后期插线板的线路会挡人的;如果有餐边柜的话,没有空白墙面,一定在餐边柜的下柜里头预留插座,餐边柜镂空的插座太高,后期拉线
  • #宁夏固原荒山起火致2死6伤#【[话筒]野外遇林火,紧急避险方法要牢记】13日12时许,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马场村二林沟荒山起火,截至14日8时10分,火已扑
  • 今早的课太早就想着昨晚就到学校,吃完晚饭我收拾东西的时候姐姐说反正都打车,明早早起再走,我说我想去试试多媒体,保证讲课顺利,妍妍一脸为什么的问我“三姨你干什么去
  • 所以,只要有彗星的轨道能够比较靠近太阳,天文学家和公众就会一样激动,盼望着它能在近日点附近好好表现,C/2019 Y4就是这样一颗被寄予厚望的彗星。感恩我的宝贝
  • 是哪个不争气的家伙,大早上第一节网课炫了一包饼干据说这是外国小孩儿坐飞机吃的,焦糖真的好甜,但这越吃越上头啊[二哈]给我妈点外卖因为提醒骑手点送达还被他夸夸,心
  • 所以,我们会遇到很多女人的求助,她们一边想挽回出轨的老公,另一边却又不断在做着把老公往外推的事,比如指责,谩骂,嘲讽,厌弃,发怒……假回归&假原谅夫妻俩
  • 前几天无意间刷到了拿铁DHT-PHEV的拆车视频,发现这车的材质做工都是一流的,而且它用的DHT混动系统还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更好的新能源技术,就开始关注这车了。说
  • 好好珍惜身边那些对你好,对你真的人,因为有时候错过了,即便再遇见对你好的,也未必有他一般赤诚的心。#顶流#昨天去南京买车 心满意足付完定金回家 结果大晚上在回来
  • (上个月初建筑商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你的房子修就修不修就算”)心里郁闷了为什么拆迁时我积极响应政府工作 .分享图片2016年10月22日02时51分,宜丰大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