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人类 生物 万物众生本是佛

众生的本性是佛

不少人对“众生是佛”这一点不太明白。
其实,众生的本性是佛,
但由于被无明客尘所蔽,
暂时无法现前佛的功德。
就像一面布满污垢的镜子,
镜子本体是光明的、清净的,

因为众生需要你的爱

四无量心分别是:
慈,愿能给予别人幸福快乐;
悲,愿能帮助止息别人的痛苦;
喜,愿能将喜悦送给周围的人,
因为他们的幸福快乐而感到喜悦;
舍,愿能不存分别心地接纳一切。

参话头
公案中大多是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称为"话头"。如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无。"此"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
中文名
参话头
由来
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
禅宗的代名词
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
法门依据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等
快速
导航
释义示例三要预期变化
概况
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皋禅师大力提倡以来,几乎成为禅宗的代名词。千年来,在话头下参悟的祖师不计其数;而由于祖师的亲身履践,也使参话头这一法,淬砺得更加善巧与精致。
释义
综述
参话头广受中国佛子欢迎的原因,在于它的入手处极为简易,但却开悟速捷,只要靠住一个话头,起疑情、参到底,就可以了脱生死。可惜的是,宗师隐没之后,参话头的具体方法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致使佛弟子或眩惑于祖师的机锋、公案、家风,而成为口头禅;或鄙于宗门知见浑沌的流弊,而弃如蔽屣。但其实在祖师语录中,保留了非常多实际用功的资料可供我们重新去认识它,只是一般人不太了解。惠空法师从祖师语录中认识到参话头的殊胜及具体方法,并选择它作为佛藏僧团的主要修持法门,也希望介绍给大家一同来熏修。
法门依据
一、主要典籍:
(1)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续藏122册)
(2)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续藏122册)
(3)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正藏47卷)
二、参考典籍
(1) 《圜悟心要》(续藏122册)
(2) 其它:如《博山参禅警语》(续藏122册)、《禅宗直指》(续藏122册)等
具体运心方法
「参话头」[1]这一方法,不了解的人,总以为很玄奥,其实说破了,却极为平常。它的巧妙,就在「话头──疑情──参」一句话上。
所谓「话头」,是在自己心头上提一句问话,如「念佛的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一个疑问句!所以当我们提话头时,绝对不要动第二念去想,而是当下、直接去体会它本身所带起的那份疑问的感觉。那种没有办法解答、不知道答案的「疑问」,就是「疑情」。疑问的感觉保持住以后,我们会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这时在疑情之上,要提摄一种要去看透、追究的觉知照了的力量(近似于永嘉禅法「看」的感觉、「惺惺」的作用),是一种没有妄念下的觉知力。这股觉照力,因为疑情的推动,一直冲向心源深处去追究答案,这就是「参」。所以参话头的巧妙,完全表现在疑情使觉照力向心源推动的作用上。
示例
拖死尸的谁
活着的人可以跑、跳、说话,但是一旦死了,就是一具尸体,一动也不动。想想看,活着时候的这个色身,跟死了以后的死尸,不是同一具色身吗?
当「谁」字被提出来的时候,心就定在「谁?」字上不动,保持住「谁?」,当下会有一种疑问的感觉。在疑情当下,绝对不要动念去思维答案;妄想来了,就再把「谁?」的感觉提起,昏沉来了,也只是专注在「谁?」的疑问上。然后在「谁?」的疑问上,心不动的惺惺地着意去看照、追究,这就是「参」。其它像「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有类似的作用,都是在追究「谁?」。
刚开始用功时妄想多,疑问的感觉很容易就跟着妄想打掉了;慢慢的,话头提稳了、绵密了,妄想不容易打进来,疑问的感觉也就能持续,参的力量就会慢慢增长。
参话头就只是这么参,这么简单!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曲折的过程,参到疑情打破,就开悟了脱生死。高明的禅法就是如此,简单而有力量,愈简单就愈好用,最好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这就是它可贵的地方。
狗无佛性
禅门中有名的赵州和尚,当人问他:「狗子有没有佛性?」他说:「无。」我们都知道,佛说:「众生皆有佛性」,狗也是众生,当然也有佛性!蚂蚁、蚯蚓都有佛性,连鬼神也有佛性,狗当然也有佛性!可是为什么赵州说狗没有佛性呢?这不是违背佛陀的教法了吗?
所以当我们问:赵州为什么说「无?」的时候,念头就停在这「无~~?」上产生疑问──「为什么无?」可是心不准动念,连个「为什么」都不要,只是「无?」;甚至连「无」字也不要,就只有疑。能够一直疑下去,那就是「参」。
功夫上路以后,只要「无?」的念头一提起来,一切念头就被扫荡尽净,只有「无?」的疑情停在那里,再进一步,就只有疑,一提就是疑惑的感觉,整个身心就在疑情当中。
三要
大信心
首先,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相信自己绝对可以成佛;其次,要相信参话头这个方法,绝对可以引导我们开悟,不管他人说其它法门有多好,绝对不丝毫移易。
大愤志
相信之后,就要很努力,放下一切的参下去。也就是要有一决生死的承担力。常将「生死大事」放在胸中提醒,疑情参不破,如无常杀鬼守在门口,故要有「蚊子钻铁牛」、「担雪填井」般的死志,愈参不破,愈要参去!
大疑情
(一) 疑以信为体、悟以疑为用──参话头的善巧,就在于「疑情」上,古人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说明了疑情对于开悟的推进作用。但疑情的发起,必须建立在对法门的信心上,相信就这么起疑参究去,绝对可以了脱生死。所以高峰禅师说:「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得十分,悟得十分。」
(二) 惺惺着意疑──所谓惺惺着意疑,其实就是参的状态。「惺惺」是指警醒、觉明的照了。对于话头上的疑情,要一直去觉了、推溯,但却不是牵动心意识的「想」,而是一种「离心意识参」的惺惺照了。
(三) 只就一个话头上起疑──祖师说,古人也疑,只是不假话头,只疑自己的生死。后人不懂得疑,妄想也多,才给话头当拐杖、敲门砖。所以尽管话头很多,契机也有不同,但疑情只是一个,因此,要大家只在一个话头上起疑;一个话头上疑破,千疑万疑都破。否则东疑西疑,终不得成就。
预期变化
头胀、胸闷
参的力量,是一股非常强劲的觉观力,初参的人,对方法不熟悉,加上妄想多,要想掌握这股觉观力,不自觉的就会费很大心力,心太躁进,影响气脉不调,容易有头胀、胸闷的现象。这时只要将功夫稍微舒缓一下,慢慢熟练之后,就可以改善。
睡眠减省
由于觉照力强,只要参究的力量在,可以一直保持醒觉,可能晚上会睡不着,或似睡非睡。只要色身承受得了,可以一直用功,不必强迫入睡,等身体累了,想睡再睡。
分别心减弱
参话头的觉照力,是针对疑情的。也就是说,它只专注在疑情上,而不旁骛其它。所以当疑情大到笼罩整个身心,对外界的反应,就显得迟滞,亦不想去攀缘、计较,分别心自然减弱,这是用功得力的正常反应,应自我策勉,更绵密的参究。

身苦心不苦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國王舍城郊外的一處山中,腳被飛來的碎石片刺傷流血,引起生理上極大的疼痛。但佛陀心中持續保持正知正念,默默地承受身體的痛苦,不起煩惱。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恆河下游北岸的跋耆國,住在設首婆羅山一處有野鹿出沒的樹林中。

  那天,在佛陀的住處,來了一位一百二十歲的老居士,名叫那拘羅。老居士向佛陀頂禮問訊後,對佛陀說:

  「世尊!我年紀大了,常常為衰弱與多病的身體所苦,行動也很吃力的,每次要來見世尊與幾位我一向敬重的善知識比丘,都很勉強,所以,每一次能見到世尊,對我來說都很不容易呢!但願世尊為我說法,讓我長久獲益,永遠安樂。」

  「善哉!老居士!正如你所說的,上了年紀的人,身體必然多病痛,哪還能期盼有個健康強壯的身體可以依靠呢?除非是個愚癡的人,否則,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所以,老居士!你應當這樣學:我的身體雖然病了,但是我的心不病,老居士!你應當這樣學!」

  那拘羅老居士聽了佛陀的教導,覺得很歡喜,禮謝了佛陀後就離開了。

  那時,尊者舍利弗,正坐在離佛陀不遠處的樹下。

  那拘羅老居士辭別佛陀,愉快地來見尊者舍利弗。

  尊者舍利弗看見泛出愉悅神態的那拘羅老居士,就問他說:

  「老居士!你今天容光煥發,神情愉悅,莫非在世尊那兒聽到什麼深妙的法嗎?」

  「怎麼能不容光煥發呢,尊者舍利弗!剛剛世尊才以甘露法,灌溉滋潤我的身心呢!」

  「世尊用了什麼甘露法,灌溉滋潤你呢?老居士!」

  於是,那拘羅老居士就將佛陀的教導轉述了一遍。

  尊者舍利弗聽了之後,問老居士說:

  「那拘羅!你何不繼續問佛陀,什麼情況是心隨著身體生病而生病?什麼情況是心不隨著身體生病而生病?」

  「大德!我沒有能力深入細問,但願尊者為我詳加解說。」

  「善哉!老居士!請你仔細聽,我來為你說明:

  什麼情況是心隨著身體生病而生病?

  不曾聽聞正法的愚癡凡夫,對自己色身的生起、消失、味著、禍患、出離不能如實知;不如實知的緣故,對色身產生了貪愛樂著,以致於以為這是生命主體的『我』,要不,就以色身是『我』所有的而執著它。所以,當色身發生變化敗壞了,心就隨著受到牽動,而生起憂、悲、惱、苦、恐怖、顧念、不捨、障礙了。

  同樣的道理,對自己的感受、想像、意志、識別等也一樣,一旦以為其中哪一個是生命主體的『我』,或者為『我』所擁有,或者在『我』之中,或者其中有『我』,只要以為生命中有一個不變的『我』為生命的主體,其結果就必然是:色身有苦時,心也跟著苦。

  什麼情況是心不隨著身體生病而生病?

  多聽聞正法的聖者弟子,對色身的生起、消失、味著、禍患、出離如實了知;如實了知的緣故,對色身不會貪愛樂著,不會以為這色身是我生命的主體『我』,也不會以為生命中另有主體,色身是屬於那個主體『我』的,所以,當色身發生變化敗壞了,心不會隨著受到牽動,就不會有憂、悲、惱、苦、恐怖、顧念、不捨、障礙了。

  同樣的道理,對感受、想像、意志、識別等生命的其他組成也一樣,不認為其中有生命不變的主體『我』,所以,當色身有苦時,心不會跟著苦。」

  聽了尊者舍利弗這一番解說,那拘羅老居士有深徹的理解與體悟,當下證得法眼淨:見法、得法、知法、入法,不再需要靠別人而能解決自己的疑惑,於正法中,心不再畏懼。就從座位上站起來,整理好衣服,恭敬地合掌,對尊者舍利弗說:

  「大德!我已經證悟,得到超越與度脫。現在,我歸依佛、法、僧眾,為佛弟子,請當我的見證人。從現在起,我終身歸依三寶。」

按語:
  一、本則故事前段取材自《相應部第一相應第三八經》、《雜阿含第一二八九經》、《別譯雜阿含第二八七經》,後段取材自《相應部第二二相應第一經》、《雜阿含第一0七經》、《增壹阿含第一三品第四經》。

  二、為了方便說明,佛陀將人的組成,歸類為物質的色身、感受、想像、意志、識別等五種,經典中常簡為「色、受、想、行、識」,並稱之為「五蘊」、「五陰」。又,為了表示人們對此的強烈執著慣性,也稱為「五取蘊」、「五受陰」(參考《雜阿含第五八經》)。

  三、在印度傳統的文化與宗教思想中,認為生命中應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在個人,稱之為「我」;在宇宙中,稱之為「梵」。這種思想,除了佛教之外,也普遍存在世界其它的宗教文化中,可以說是人性中的共通執著。佛陀從他的證悟中,指出「我」的想法,是一種根本不存在的錯誤,執著這種錯誤,成為眾生流轉生死,煩惱痛苦的關鍵。所以,破除「我」,就成了佛陀所教導的核心修行科目了。而從五蘊中,觀察、體證其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我」,是破除「我」的修行方法之一。

  四、生起、消失、味著、禍患、出離,原經文中作:集、滅、味、患、離。其完整的內容,應當是「苦、集、滅、道、味、患、離」,也就是《雜阿含第四二經》所說的「七處善」。這是以苦、集、滅、道「四聖諦」為核心的開展。

  五、生理上的衰弱與病痛,老年人是更有機會,也更能深刻體會的。那拘羅老居士能很快地在尊者舍利弗的解說下證悟,佛陀的應機說法,是個重要的因素。

  六、痛苦,是一種不舒服的感受,經文作「苦受」。生理的痛,為身體非自主神經的一種警示機制,是難以避免的,佛陀也不例外。心理的苦,主要是源於「我」的錯誤見解與執著。例如:希望「我所擁有的」周遭一切,包括肉體與精神,自身與他人,都要依著我的意思來運作,十足展現了貪愛的特性。這是可以經由修學來止息與超越的,一旦超越了,就做得到「身苦心不苦」了。

  七、就如故事第二九〈就像接連中了兩支毒箭〉裡的譬喻:身苦,就像中了第一支毒箭,如果身苦時心也苦,那就像又接著中了第二支毒箭,苦上加苦。所以,當有病痛時,我們要這樣想:中了一支毒箭已經很不幸了,還要再繼續中第二支嗎?怎能不「身苦心不苦」呢!

  八、有時,看到一些學佛的朋友,報告他們「身苦心不苦」的心得,所用的方法,是將身體病痛部分,假想成第二者或第三者來觀察。如胃痛,就假想將胃獨立出去,不將之當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擬成「你這個胃」來觀察,看「你」要怎麼痛,與他客氣對話。這樣的方法,似乎也能達到不錯的對治效果。不過,使用這假想法觀察時,應當要注意不要讓那「觀察者」,在不知不覺中,又成為「我」的另一種變型才好,因為,只要執著於任何型態的「我」,痛苦煩惱與執著,就又會換個面貌悄悄地跟上來。

——选自《阿含经 故事选》
编著:庄春江
禮敬彼世尊、 阿罗漢 、正等正觉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昨天因为自己熬夜后的身体不适,总是心慌慌的。后来院子里遇到的几件事也让我更加难受。有个小妹妹很可怜,5岁没大人陪,看我们喝水,就在旁边说她好渴啊,我一两年前就认
  • 在亲密关系中,让对方越来越爱你、两个人“越来越甜”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调整自己对于关系的预期,减少对对方、对关系的不合理预期。 许多学者和心理咨询师都曾指
  • 你和谁在一起很重要, 这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 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 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 积极的暗示 会
  • 写多少文字也表达不尽我的思念,整个世界都好无聊。九月之前以为一张照片足以让我不那么难受很久很久,但他真的出现以后我才知道思念是没有办法缓解的。恨不得每天每时每刻
  • #美漫期刊[超话]# Manor Black 3-4,女主Ari鼓足勇气,夺回了自己的火焰魔法图腾,Roman暂时解决了魔法失控的威胁,准备一心一意教导Ari开
  • 【门头沟区科协以赛事促成长 助力“少年强国”】#关爱未成年人# 2021年上半年,区科协组织门头沟区20所学校、2000余名青少年参与了第41届门头沟区青少年科
  • (就很无奈,对自己,对生活) 今天2330下班哦。 心情其实还挺好的,有被朋友很暖心的对待。 可是我还觉得好失落啊。 “要一起喝酒吗?” 原本是想说这样的话,可
  • 【#自媒体人起诉阿里公关总监侵权案二审开庭# 法官:朋友圈骂人不文明】顾某某和李某某本是某财经媒体同事。后来,顾某某去阿里巴巴集团担任公关总监。李某某从报社离职
  • #短文日更12/100 相遇即是缘,不去站在德道的志高点上,去评价任何一个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用空杯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学会倾听,谦
  • 聚焦巡回赛首冠球员——权纯雨 -能为韩国赢得18年来首个巡回赛冠军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为自己感到骄傲。特别感谢身边的团队和远在韩国一直支持我的亲友们。 -这
  • #好书推荐#【国庆 | 假日必备书单】《书旅人》的确,当你结束一段遥远的旅程返回家中,重新过上买菜、做饭、搞卫生、做运动、访朋友的平实生活,你会怀疑,过去的那一
  • 肖战温柔又帅气,气宇轩昂,翩翩少年,温文尔雅,清新俊逸 ,玉树临风,英俊潇洒,成熟稳重,愿肖战顺顺利利,万事胜意,平安喜乐。肖战我喜欢你,只因为治愈一切的笑容,
  • 带城桥 带城桥位于苏州凤凰街南端,横跨十全河,正对带城桥弄。桥名有3种说法:一是因桥迤逦本府南城;二是越破吴,西施被勾践装袋沉于桥下,带城为袋沉转音;三是桥底
  • 分享快乐有人回应 情绪低落有人拥抱 丧失表达欲有人温柔的接住疲惫被惦记被保护被偏爱 温暖且有力 平凡且热烈 有爱就像巨人 是的 有爱就像巨人….. :
  • #苏州商业动态# “观前商圈品质提升”一年冲刺行动计划出炉!通过载体提档、业态提质、品牌提升三个方面打造高质量商圈 ●载体提档● ✦实施美罗南扩项目。地块收购和
  • “我不敢搜解梦 因为最近的梦都好难过” “梦里从十几楼摔下去” “没有坨坨我会很难过” “我突然一个人坐起来自言自语” 没有人回应 突然让我想起来 上一次哮
  • 利刃出鞘新哈弗H8上演高性能试驾盛筵5月11、12日,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华彬庄园,“8AT高性能SUV-新哈弗H8媒体试驾会”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几十家媒体的资深专
  • “她姓墨 十里墨香笔中秋雪落铜臭亦守候” “她温柔到了极致,却不能被世俗温柔的对待, 终究是这世俗配不上她的温柔。 墨不入水, 香无四溢 , 铜臭便满地。”
  • #山东16市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将免费停车#【#山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将免费停车# 10月底公布第一批】近日,山东发布《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
  • #上上签客片# 是记录,是真实的,是幸福的,不定时,不定点 不限制 以城市为载体 拍美一座城市 记录不 一样的爱情故事集 私人定制 [鲜花]微博专享 婚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