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芝的杂乱爱情,和黄锦燊人前恩爱的背后,很是醉人

“美人不迟暮,美人多留情。”

素有不老女神称号的赵雅芝,她的感情却是一片杂乱无章。

1983年,赵雅芝和黄锦燊大婚,前夫为她心碎流泪,情夫黄元申为她削发为僧,遁入空门。

然而和赵雅芝有关联的男人却不止是这仅仅三人,她的石榴裙下,到底征服了多少男人?一起来看看吧。

赵雅芝并不是专业的演员出身,她的梦想是环游世界,于是在大学毕业后她通过应征当了一名空姐。

可惜之后她才发现,原来这个航班只飞往国外,环游世界的梦想还是不能实现。好在她的形象气质在当空姐的这段时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1973年,赵雅芝参加了首届香港小姐选拔赛。遗憾的是在这场比赛中,赵雅芝对其中的一个问题回答得不是很理想,仅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

束手无措之下,赵雅芝打道回府,继续去当一名空姐,但此时赵雅芝并不知,早已经有个叫谭家明的导演看中了她,大手一挥便改写了她的命运。

可惜的是这时候赵雅芝还不清楚,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在谭家明打听赵雅芝的时候,她已经遇到了一位经济适用男,并迅速踏入爱河。

1975年,赵雅芝和大她10岁的黄汉伟两人结婚。满脸微笑的赵雅芝完全不知她之后的生活会是一地鸡毛。

同年,谭家明突然想到赵雅芝,并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彼时,赵雅芝刚好当空姐当得烦闷,正在寻找其他出路,看见谭家明伸出的橄榄枝,不假思索地便伸手拉住,并开始演艺圈多年的生活。

在主持竞猜节目《心大心细》的时候,赵雅芝凭借清新秀丽的模样,颇得观众眼缘。之后又机缘巧合的出演了首部电视剧《乘风破浪》。

在这部剧中,她柔弱地影响一下子便吸引了33岁的许冠文,并因此拿到了《半斤八两》的女一号。

由此打出名气的赵雅芝剧本一个接一个,同样,被她吸引的男人也越来越多。

在出演《大报复》的时候,同时吸引了郑少秋和刘松仁的目光。

可惜在赵雅芝已经结婚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刘松仁不甘心地选择放手,而郑少秋转身追起了余安安。

1978年,赵雅芝在拍摄电视剧《楚留香》的时候,遇到郑少秋,当时郑少秋急于突破自己,经常逼赵雅芝对戏。

当时赵雅芝刚生完孩子,还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面对咄咄逼人的郑少秋,赵雅芝委屈地哭了起来。

梨花带雨的模样让郑少秋心生怜惜,对赵雅芝多了几分照顾,甚至还专门陪赵雅芝看妇科。

这件事直接导致肥肥对赵雅芝不满,误以为郑少秋和赵雅芝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于是冲到片场,怒甩赵雅芝巴掌。

《楚留香》播出后,赵雅芝红得发紫,更是被不少男人当成梦中情人,也让黄汉伟变得患得患失起来。

后来,赵雅芝在拍摄爱情剧《漩涡》,遇到了黄元申,成为压倒这段婚姻的最后一段稻草。

爱情剧避免不了的便是身体接触,于是乎,黄汉伟看到后,非常生气,命令赵雅芝拒绝任何亲密戏份的剧本,为了家庭,赵雅芝选择妥协。

可是这并没有打断赵雅芝和黄元申之间的绯闻,反而因为黄元申太太在杂志上的发声,导致绯闻越来越激烈。

黄太太称自己的家庭遇到了第三者,才导致和黄元申的关系破裂,同时拿出一封信作证据,很巧合的是这封信的落款处竟然是一个纸字。

这件事越传越激烈,最终还是影响到黄汉伟和赵雅芝之间的感情,两人于1982年结束了长达7年的婚姻关系。

在这7年中,赵雅芝共为丈夫生育了两个孩子,为了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她选择了打官司。

曾经恩爱的两个人对簿公堂,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情。

而黄元申和赵雅芝的绯闻结束后,转身和米雪演情侣。

爆红后黄元申出人意外地选择了剃度出家,遁入空门。算算时间刚好是赵雅芝二婚后没多久。

同样是在1982年,赵雅芝因拍戏认识并俘获黄锦燊的心,在赵雅芝打官司的这段时间,一直是黄锦燊在帮助赵雅芝。

只是黄锦燊出现得太过巧合,偏偏是在赵雅芝分手的这段时间,重点黄锦燊更是不管不顾地宣布:“我爱赵雅芝”,令不少人怀疑,赵雅芝的分手早有预谋。

以至于多年以后,吴君如在某节目中,公然指责赵雅芝“搞外遇”。

不过好在黄锦燊的痴心并没有被辜负,1985年,赵雅芝答应黄锦燊,两人前往国外成婚。

据说就在这一年,前夫黄汉伟哭得像个孩子。

1988年,郑少秋和肥肥一拍两散,没多久迎娶了官晶华,赵雅芝终于可以不顾及肥肥的感受。

1991年,赵雅芝和郑少秋重逢,不顾彼此都已经有家庭的情况,在电视剧《戏说乾隆》中,一言不合就亲吻,眼里满满都是情深。

1992年,赵雅芝在《新白娘子传奇》这部剧中,用温柔多情的形象通杀四方,就连绯闻也因此冲淡了不少。

可是绯闻虽然被冲淡了,黄锦燊的心情并没有随着绯闻的减少而减少。

1994年,黄锦燊越想越生气,直接出演了动作片的男主角,纵情宣泄对赵雅芝的不满。

这次赵雅芝终于看明白了,于是选择息事宁人,选择淡出演艺圈,两人之间的裂缝因此而愈合。

时间一晃而过了三年,导演何群想起赵雅芝这个人,费了好大一个功夫才将赵雅芝请出江湖。

但是赵雅芝顾忌这黄锦燊的感受,这次不敢大幅度动作。

直到2003年,赵雅芝才全面出山,并在《西关大少》中和曾经喜欢过她的刘松仁再次相遇。

看起来容颜未老的赵雅芝依旧迷人,就连刘松仁也表示后悔没有追她。

不过这次赵雅芝并没有接受,而是以微笑敷衍。

看来赵雅芝终于懂得了婚姻的真谛,和黄锦燊始终夫妻同体,人前恩爱,很是醉人。

不过在这段婚姻中,赵雅芝是否真的幸福,那就不是外人能想象出来了。

云水行脚的风姿

古时候的禅者,他们行云流水似的各处行脚、参访、教化,那种随遇而安、随缘度化的风釆,为人间树立了圣贤的典范,就连赫赫尊荣的大清顺治皇帝也不禁称羡:“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这种芒鞋竹杖,以天下为家的洒脱无滞,实在不是一个日理万机的君王所能企及,无怪乎他要慨叹:“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禅师们平日生活是随缘而又简单的,“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在清茶淡饭、粗布衣单的生活里,有着“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怡然自得;清茶淡饭里有甘美的妙味,粗布衣单里有无上的庄严。在这个世间,百年岁月犹如一场乾坤大梦,人生不过是乾坤里的一盘棋局,到最后输赢又能如何?还不如学学禅师们的随缘放旷,任性逍遥,摆脱物质尘劳的束缚,安住于丰富的心灵世界。

有一首描写禅师生活的诗偈:“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道尽了禅师们安贫守道的高旷风骨。三衣一钵,竹杖芒鞋,随处参访,随处行化,看起来象是清苦的乞者,其实是世间最富足快乐的人。像我们现在睡在席梦思上,犹有千般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计较;但是禅师们只要“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心里就很满足自在了,没有牵绊,也没有烦恼。

佛陀时代,有一位跋提王子,和两个同参法友在山林里参禅打坐,不知不觉中,三个人异口同声地叫出:‘快乐啊!快乐啊!’

佛陀听到了,就问:‘你们刚才一直叫“快乐啊!快乐啊!”什么事让你们这么快乐?’

跋提王子答:‘佛陀啊!想当初,我住在高墙深院的王宫里,每天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锦缎,多少卫兵日夜保护着我,但是我仍然感到恐惧,好像有人要行刺我;每天都在不安的情绪里生活。现在出家了,参禅了,吃的东西虽然素简,却甘美饱腹;住的地方虽然是林间树下,却觉得好安全,好自在,所以忍不住欢喜得叫了出来。’

你们各位在每天的生活里面,不知道是以什么为快乐?有人以为世间上爱情最快乐,但是爱情像朵花一样,虽然美丽芬芳,却不能长久;爱情像柿子、菠萝一样,不错!有那么一点甜味,但是那个甜味里面有酸、有苦,也有涩啊!爱情好象是南北极一样,有时候情欲炽燃热如火!热得我们头昏脑胀,不能自己;有时候爱恨交织冷如冰!让人觉得人生没有意思。也有人说:世间不一定要有爱情,金钱一样使人快乐。但是金钱并非万能,金钱可以买一切山珍海味,却买不到健康的食欲;金钱可以买到高级化妆品,漂亮流行的服饰,却买不到优雅的气质;金钱可以买名贵的床褥,却买不到安心的睡眠;金钱可以买千万本书籍,却不能买到智能;金钱可以堆砌权势,却得不到众人的敬重啊!金山银山,能买到恒久的快乐吗?

爱情,不是最快乐的资源;金钱,也不是最快乐的资源;那么,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呢?如果你的生活里面有禅,像禅者的参访、云游或者是打坐,看世间烦恼如流水,横逆是涅槃。因为有禅,那怕是短短的一瞬,也足够一生一世受用无尽了。

禅师们云游参访到处行脚,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有的慢慢会体悟:道,不是在云游参访里面!道在哪里里?道在我自己的心里!赵州禅师有一首诗:

“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禅师们非常精进,虽然是年高八十的人,仍然虚心访道四处行脚,到最后呢,走遍天涯海角才知悟:道,原来是在自己心里。

有一位比丘尼禅者,她有一首诗说的很好: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像我们现在中国的国民,常常到世界各国去观光,走遍了世界,回到了我们中国,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歎息:‘唉!还是台湾好!’哦!台湾好,你平时没有感受到吗?你要走遍了世界,旅游各国以后,回来才知道台湾好?转眼成空,回头是岸,禅者就是这么一个味道。大千世界云游都尽之后,才知道大千世界原来不在彼处,在我们的心里。

禅师们云游参访,不是贪看风景,完全是为了找寻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道”;访道,就是他们的风姿。他们像行云流水一样,处处逍遥自在。我们被功名富贵、五欲六尘束缚的人生,假如也有那么一点“禅”的闲情逸致,也那么样的逍遥参访、云游,也体会那么一点禅的味道,人生不是就美化了吗?

禅师们的云水行脚,另有一种潇洒风姿,他们来去无碍,也不沾不滞,对自己的故乡不留恋,对风景际遇也不执取;视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如雪泥鸿爪不留痕。例如有名的马祖道一禅师回到家乡,遇见一个老婆婆在河边洗衣服,老婆婆看到出家僧,就问旁人:‘哎哟!那不是我们家隔壁那个小三子?’她不叫他马祖道一,叫马祖的小名。马祖道一不禁感叹说:‘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长;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云游天下的禅师,常常是连自己都遗忘的人。

马祖道一住在江西,各地学禅的人,都风起云拥到江西去访道;湖南有个石头和尚,也是当时众望所归的禅师。由于天下僧侣不是到江西参访马祖道一,就是湖南参访石头希迁,社会上就称参禅的人叫作“走江湖”。“江湖”这两个字,古代本是指的江西马祖和湖南石头,沿用到后来,也称那些浪迹四方以杂技谋食者为“走江湖”,其实,“走江湖”指的就是过去禅者的云游参访。

#每日一道#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修行是如何“得道成仙”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得道成仙为最终旨归,无论外丹术还是内丹术都只为了修道成仙。只有长生久视、成仙成真,才能标志着得道。道教因其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而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故又被称为神仙道教。

“仙”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中认为是靠修炼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人,或是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说文》:“仙,人在山上貌,从人山。”《释名•释长幼》中有:“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林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说文》解释“僊”时又说:“僊,长生僊去,从人僊。”僊,本意用作动词,表示“轻舞飞升”之意。如《诗经•宾之初道》中有:“屡舞僊僊”。“仙”字,早期都写作“僊”。神仙的概念,最早追溯到《山海经》、《列仙传》等中的神话故事。

道家道教经典中也有对于神仙的描述。例如,《庄子》书中有很多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描述。《齐物论》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后来道教的有关仙的思想可以说最早是继承于这些观念。例如,葛洪说:“列仙主人,盈乎竹素矣。”(《论仙》),“若谓世无仙人乎,然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非虚言也。”(《对俗》)

“成仙”的追求自古有之,只不过道教将神仙之说理论化、宗教化并且实践化了。悬置道教“得道成仙”之现实是否可行不论,事实上道教的神仙观念和“得道成仙”的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的意蕴。这种美学意蕴体现在“逍遥”二字之上。体现在道得仙成的精神境界之逍遥、生死观念上的逍遥、追求成仙路径之逍遥。如此“逍遥”的美学意蕴对于现代社会中,异化、物化的个人来说,无疑具有着纯净心灵的作用。

一、 得道:精神之逍遥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有对自由自在境界追求的“逸”、“游”的性格。在飘逸、游弋、逃逸、出游的同时,也具有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归”、“返”的性格。道家道教所提倡的“道”正满足了人们“出离”与“回归”二争力的融合。

老子所述的“无形大象”之道,“先天地生”而孕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具有着“弱”、“柔”、“虚”、“静”、“冲”、“朴”等特点。道“惟恍惟惚”,无法用逻辑语言来形容,故在老庄那里“运用了大量的形而上下混然不分的‘大象’来投射出、引发出至道的意境。像‘冲’、‘虚’、‘谷’、‘水’、‘婴孩’、‘风’、‘山木’、‘解牛之刃’等等。”

而一旦把握了道、体道之后,便可以逍遥而无待。“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而“道”不是一个高高悬起的神秘之物,道可以体现在任何人、事、物之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知北游》)

正因为“道”是周遍咸的,所以体道的“逍遥”不是厌世的或者是形而上的。也没有人能够在实在的意义上离世独立。如此体道的精神样态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人生的境域,无论悲苦喜乐,就是道的境域。没有什么形而上的终极,世间就是终极。如此之体道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这种周遍咸的道的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道教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观念。例如,葛洪说:“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抱朴子内篇•对俗》再如,杜光庭曾说:“老君垂教,以清静为用,无为为宗,清静则国泰身安,无为则道成人化。”

二、 成仙:生死观念之逍遥

道教重视“生”,重“人”,重“肉体”。如:《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无上秘要》卷五说:“天地万物,人为最贵也”、“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说:“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说:“有生最灵,莫过乎人。” 道教注重对人体生命的保养、“保精爱气啬神”。

《太平经》说:“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太平经合校》卷一三七~一五三《太平经钞》壬部一九上) 追求肉体不死、羽化升仙,表现出道教企图达到对于生命的自主自控,即身成仙的逍遥自在。

一方面,道教非常重视肉体;另一方面,道教亦表现出在境界上对生死问题超越的“逍遥”。一般观点认为道教和道家的生死观是矛盾的。例如认为葛洪重肉体长生,而庄子就是对死置之度外。其实,葛洪是从修仙的迫切实践角度来谈生死、成仙。他怕人们不重视“生”,错过了即身成仙的机会,人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生命。葛洪说:“天之大德曰生。生者,好物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抱朴子•勤求》)而庄子讲的是一种“亦可……亦可……”的境界。拥有一种“无待”、“无累”的境界,便亦可接受生,亦可接受死。“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齐物论》)在对待形神问题上,陶弘景也有“亦离亦合”的观点。陶弘景说:“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 简单地说,佛教生死观的思维方式是“非……非……”的双遣方式,从缘起入手,让人体悟“空”,从而破我执、法执。道教的生死观讲究形神亦离亦合,亦可离亦可合。思维方式是“亦可……亦可……”、“方……方……”。讲究一种对肉体生命的自控自主,讲究修炼之方法,同时又对肉体生命并不执着,对得道成仙、长生不死的目标不存在“机心”,天然自然,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其实,在道教修炼成仙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着对“生”执着的“机心”,就会存在着羁绊和束缚。“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当“生”成为一种束缚心灵的追求目标,人就“有累”、“有待”,心灵的世界就会背遮蔽。“富贵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庚桑楚》)这样就达不到体道的逍遥自在,就一定不会“得道成仙”。只有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物我两忘的“撄宁”之逍遥境界,才能成就最终的“得道成仙”。

三、 以何得道成仙:方法之逍遥

道教是一个非常重实践的宗教。要达到“得道成仙”,有许多的方法,如符箓、咒语、服食、房中、存神等等。然而只有到达方法上的超越与逍遥,从依技成仙转化为依艺成仙,才能真正得道成仙。

实践证明,存有机心的外丹服食等技术方法,不能解决得道成仙的问题。故道教非常重视内丹术,强调性命双修,重视内在精神涵养与外在炼形体和服食的结合。

在精神内养的方法上,《庄子》重视心斋、坐忘。“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道教修炼中也重视这种“忘”、“斋”、“化”的内在精神涵养方式,如谭峭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化书》)

“技”,只是纯粹的方法;忘掉“技”之后的“艺”,是融合了“道”的出神入化的“逍遥”。在《庄子•达生》中讲的“削木为鐻”的巧匠梓庆的故事,《庄子•田子方》中宋元君将画图的故事,以及《庄子•养神主》中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讲的都是在如此心斋、坐忘、体道工夫之下,使得无论是雕刻、绘画甚或是解牛,都成为鬼斧神工的“艺”而非仅仅是“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

道教“得道成仙”正是在此多重“逍遥”的美学意蕴下,才真正具有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气魄。

文章来源:网络资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答复:按照规定,本市将继续对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坚持对新冠肺炎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急需住院治疗患者、经北京口岸入境人员、武汉返京即将解除隔离观察人员、高中风险地区
  • 2020.05.24此刻的我些许无聊有点犯困打开微博点开粉丝全部粉丝下滑看到了你的头像“+关注”咦~不对啊我一直关注着你啊点进去嗯,这就是你的微博最新一条微博是
  • #qq飞车手游[超话]#我有很认真看大家的评论,但是确实有点多做不到每一条都回,所以我点赞了认真回复的评论,那种发表情标点符号来参与抽奖的我就没有理了。我觉得我
  • 我相信经历这半年,她也看到了自己的可能性,即使在一个完全不熟悉的模式下,也能吸引到数量可观的、愿意为她努力做事的人,将她送入决赛。冬天里举起手数个小时只是做手替
  • 虽然缝缝人气垫底,可是她在我这儿就是个温柔可爱的小袋鼠,每次送她礼物她都很紧张:“这么贵重的东西我真的能收下吗?花娜大姐姐性格真的是太讨我喜欢了,而且我发现基本
  • 生日快乐,我喜欢你[心]@青春有你2-喻言 还有,万事胜意[抱抱]如果你爱我 请你一定要让我感受到我有特殊的区别跟待遇 女生头像高冷如果你爱我 请你一定不要总是
  • 出轨这件事后患无穷,你需要付出比出轨过程中一千倍一万倍的精力和脑细胞,如果事情曝光,你伴侣绝望愤怒的情绪绝对不是一两天就能抚平的;你失去的也不仅仅是伴侣,还有家
  • 此外还面向国际市场发布了两款路由器 AX3600 / AC2350 (119.99欧元/49.99欧元)、小米空气净化器3H(179.99欧元)、小米电视4S
  • 遇见他时,他正和他的表妹说话,他如月光一样映进我的心堂[吃惊]。他的表妹那样温柔清丽,我知道我没有机会。
  • ”  某日,商业大佬咆哮:娄天钦,你老婆不光偷怕我,还在网络上污蔑我是渣男,我现在就要起诉她。 大佬软萌萌歪头,努力理解:哦,我的任务是当反派boss,不让他当
  • 而别人先动手打你,你还手,通常被认定为互殴行为,斗殴双方都在积极追求非法损害对方的结果,因而根本上不存在正当防卫的意图,不能构成正当防卫。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
  • 2020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二)云贵广3+3+3五月大联考齐齐哈尔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齐齐哈尔二模乐山三调【四川今天都是使用同一套】
  • 如果有哪一件事你没有理解孩子,也没有引导孩子讲出真实原因,那就默默选择做“听话”的家长就好了。最近特流行一段话“你永远不知道在别人嘴中的你会有多少版本,也不会知
  • 今天是一次最火热的垃圾分类活动参加者大多是老人或者小孩其中不乏不守规则、利益驱使的参与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有志愿者的耐心引导、讲解他们都是“拎得清”的爷爷奶奶在我
  • 作为四川省重点交通项目,绵茂公路起于绵竹,止于茂县,全长56公里,总投资30多亿元,今年将力争全线贯通。作为四川省重点交通项目,绵茂公路起于绵竹,止于茂县,全长
  • #郑元畅[超话]##郑元畅525出道十七周年##全世界最好的郑元畅# @鄭元暢小綜 十七光阴一晃眼,你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我还是用几句歌词表达一下:世界为你转身
  • 因此,在日本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东京是首都,而事实上,日本的首都是随天皇居住地而定的。2、日本是没有国花的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大家春天到日本旅游去得最多的
  • 每期12名一流企业高管组成波士团现场招聘,具有不凡身世背景及奋斗经历的他们,对应聘者进行最犀利的评判和最严格的挑选!由新成立的天视卫星公司顶尖团队臻金打造,专业
  • 来个置顶o叫我程柒柒或者柒柒都可以本命宇宙少女R1SE时代少年团易安中学宇少偏吴宣仪孟美岐程潇李luda苞娜EXY壶人偏团,每个我都爱哈哈哈哈小炸偏团,每个娃儿
  • 男方:不用说对不起,我要的是能正常生育的,你同居过,我怕你不能生育,到时我家的财产没人继承,父母肯定逼我离婚。男方:如果你不想说,也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