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给人间的叮嘱#:消灾避难法门及治病良药
道教九行
一者可从于善,
二者闭塞于恶,
三者广生济物,
四者劝助良善,
五者布施财力,
六者大愿利人,
七者身慈,不害于物;
八者口慈,言不害物;
九者心慈,常念于善。

道教十善
一念孝顺父母,
二念忠事君师,
三念慈心万物,
四念忍性容非,
五念谏争解恶,
六念损己救穷,
七念放生养物,种诸果林,
八念道边舍井,种树立桥,
九念为人兴利除害,教化未悟,
十念读三宝经律,恒奉香花供养之具。

灾难的成因
太平经教承袭汉代“天人感应”思想,把灾变原因归诸天地万物人神鬼的相互“承负”责任。六朝道教与此有所不同,更多地从自然本身去寻求原由。

自然与灾难
《洞真八素真经》:“亏盈则天震地动,列宿不守则日月薄蚀,五星乱度则二象失光。天地交泰则五星映清,天精合则五星光明,上照太虚,下朗万兆。”由于气的问题,导致天地人亏盈、万物枯滞,随后引起各种灾难,比如气亏盈就引起地震,天上星宿乱度越位显示出凶兆;反之,天地之气交泰,则五星光明,便显示出吉兆。

《洞真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夫天地交运,二象合真,阴阳降炁,上应于九天流丹,九转结气为精,精化成神,神变成人,故人象天地,炁法自然。……其结胎受化,有吉有凶,有寿有夭,有短有长,皆禀宿根,结炁不纯,藏胃积滞,六府败伤,形神不固,体不受灵,死炁入孔,何由得存。”

这里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里加以理解,天地交运,阴阳降炁,结精成神,随后生成人,所以人象天地,法则自然。人的吉凶是由于所禀赋的宿根结炁的纯与不纯而造成的。如此,人事意义上的灾难也可以归为“自然”的原因。

身心与灾难
灾难的另一个成因——身心导致灾难。
《洞玄诸天内音经》:“天尊言曰:炁炁相续,种种生缘,善恶祸福,各有命根,非天非地,亦又非人,正由心也。心则神也。形非我有,我所以得生者,从虚无自然中来,因缘寄胎,受化而生。”
我们的“真父母”乃是无形的道,道在我们中化显为心神,我们的善恶祸福正由心神的活动而导致。我们能控制将来的善恶行为,因此导致祸福吉凶的不同结果,所以“有身则百恶生”是说我们所不能控制的过往种种生缘之事,“有身则百恶生”也即是说有形则善恶祸福生,有身形则灾难生,而心神却可以超越种种生缘,可以起到避免灾难的能动作用。

《皇人经》:“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而不守神,以却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佑于天神,止于其身则足矣。故云一人之身,一国之象。……所以全其身。”

“阳九百六”与劫难
阳九、百六与劫难,东晋中叶以后南方上清、灵宝二系经书均有较多论述。“阳九百六”作为灾难的术语出自汉代,造立于东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发现于四川雅安芦山县的《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其末尾“乱曰”就有感叹樊敏“遭遇阳九,百六会兮”。

《道迹经》:“天地有大阳九、大百六、小阳九、小百六。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此二灾是天地之否泰、阴阳之勃蚀。大期九千九百年,小期三千三百年。而此运所钟,圣主不能禳,至于灭凶遗吉,自后快耳。夫阳九者,天旱海涌而陆焦;百六者,海竭而陵渊。”

《洞真三天正法经》:“阴阳勃蚀,天地气反,天地气反谓之小劫”。

《洞真三天正法经》:“阴阳蚀勃,则天地改易,谓之大劫交。大劫交,天翻地覆,海涌河决,人沦山没,金玉化消,六合冥一。”

道教认为宇宙经历了许多劫。《洞玄灵宝灵书度命经》详细叙述了龙汉、延康、赤明、开皇、上皇等“五劫”。

如何禳灾度厄
在这样的自然规律中,我们要如何才能禳灾度厄呢?道经中记载了有多种方法:
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法
《洞玄明真科经》太上道君问天尊:“天有重灾……何法以禳其灾,拔度厄难,解诸不祥”?天尊回答是:用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法,为帝王国土灾疾兵寇,危急厄难,当用丹书《灵宝真文五篇》于中庭,五案置五方,一案请一篇真文。以此,消除劫难对人类的影响。

符咒法
正一道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气所生成,气有道气、鬼气之别,灾难是鬼气作祟,可使用符咒祛除。《洞神经》记载,天文可召神去病灾,无论是天皇文第一法、地皇文第二法、人皇文第三法,还是神仙升天大券文、三皇传文、三皇内书秘文、五岳阴符,抑或是文中提到的正一道千二百章,都是用以招神劾鬼,“除削死籍,救度长存”。
《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每一篇首先是神仙图箓,其次有去灾功能,其中提到符命可以免除天地大灾。按照书中的方法,埋于各方,可致“天灾自消,星宿复位”。三皇经教也认为,斋醮亦可消除灾祸疾病。

礼诵经文
《洞真三元玉检经》说:“天无此文,则三光昏翳,五帝错位,九运翻度,七宿奔精。地无此文,则九土沦渊,五岳崩溃,山河倒倾。”经书本身的神圣性可以帮助虔心诵读经书的人,超越世间的毁坏,避免劫难。

劫有定数,即不可避免的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诚如《洞玄灵宝本相运度劫期经》记载:“天地一成,乃至终尽,其中有三元九厄、大灾小灾,其运不可移。”《道迹经》也说“此运所钟,圣主不能禳”,所以消灾只能理解为消除灾难对人的影响。

大劫来时,也无法影响到在大罗天宫七宝玄台上的经书。《洞玄经》说大罗天宫七宝玄台在大罗天中玉京山上。“大劫周时,三洞神经并在其中,灾所不及。”

劫运虽不可避免,经法却灾不能伤,历亿劫而长存。《洞玄灵书度命经》“天尊言:……斯经尊妙,度人无量。大劫交周,天崩地沦,四海溟合,金玉化消,万道势讫,而此经独存,其法不绝。”

礼诵经文,可以帮助人度过劫难。《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炁)后至龙汉开图,化生灵宝君。经一劫至赤明元年,出书度人,时号上清玄都七宝紫微宫……分为玄、元、始三炁,而治三宝,皆三炁之尊神。”三宝君每至劫运,便出书度人。这一时期道教认为,拥有经书或诵经礼神可以安度劫难。所以,《洞玄空洞灵章经》:“礼诵灵章,与劫同年。……出入法门,万劫何忧!”

成为种民或神仙
成为种民或神仙,可以安度劫难。
《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九天玉真长安神飞符朱书白素,上以佩身,履大阳九、大百六大劫之交,洪灾四会。佩之,千毒不加身,过水火之难,得见太平,为圣君种民。

三天真生飞神符墨书黄缯,上以佩身,履小阳九、小百六小劫之交,万灾四充。佩之,千害不加身,过万疠之中,得见太平,为圣君种民。

大劫交,天地改易,金玉、山海、人民、鸟兽一时消灭,天地溟涬,无复光明。以此文固天元始之炁,佩之……以禳此灾……”
种民是修道而摆脱了生死轮回的特殊选民,升入种民天,将安度劫难。
《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凡为学者,能修斋奉戒,思仙念道,太一所举,言名仙簿,得为种民。”又说“万帝众神,诸天诸地,普集校算,大劫、小劫、大小百六天地运度,料别善恶、学道应得神仙人名”。

愿力消灾
《太真上元斋品》:“归身、归神、归命九天高上众真玉虚天尊,愿以是功德,一切济度之恩,咸得免离十苦八难、五灾六害、九厄七伤,各保福禄,长居自然”。虔心归身、归神、归命九天高上众真玉虚天尊,可得天尊神力护佑,得以免离十苦八难、五灾六害、九厄七伤,长居自然之福地。

自然无为
《妙真经》:“尹生曰:学自然奈何?道曰:无取正气自居,无去邪气自除,此非祷祠鬼神之道。”不借助人为尤其是祷祠鬼神的方式对待灾难,以“不消除”(超越消除)来消除之。
祖师悲悯众生,为世人开出良方八副,以求根治此类顽疾,只要对症立方、按病下药,勤而行之,则必能扭转乾坤。

一者,孝也
其味甘,性温和,能填骨髓,固本培元,适合事业不顺者,且可延年益寿。

二者,悌也
其味甘咸,性带温,能调血气,滋补心神,适合兄弟不和者,上能济火、下可滋阴。

三者,忠信
其味微辛,能通肺腑,强壮精神,可止咳消痰、生津益气,更能治疗虚证。

四者,仁义
其味甘,性温和,可宽胸益气,治疗虚症,可化腹内毒虫,强筋健骨,生精益寿。

五者,读书
其味苦,性微温,能通心窍,可治眼昏之症,若感腹中空虚,宜早服用,可消鄙气,健脑益智。

六者,家教
其味苦辛,性微寒,久服则馨香悠久,可祛风邪,除外感,四肢血脉畅通,气息调匀,满面红光。

七者,积善
其味甘,性缓温,可宽中益气,亦可通神明,老少皆宜,无禁忌,可延年益寿,强筋健骨,固本培元。

八者,知命
其为淡,能定心,可祛除燥气,消除烦忧,平定心火,虚热难眠者其效甚佳,可安魂魄,令人气定神闲。

此八味神药源于自身,可顺手拈来,持而行之,各种病灾俱除。这些药物无需成本,但以诚字为先,不仅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仙方,亦可调理身体阴阳,虽大病亦可解。何不试试?

六个道教方法教你如何消灾避难

灾难的成因

太平经教承袭汉代“天人感应”思想,把灾变原因归诸天地万物人神鬼的相互“承负”责任。六朝道教与此有所不同,更多地从自然本身去寻求原由。

自然与灾难

《洞真八素真经》:“亏盈则天震地动,列宿不守则日月薄蚀,五星乱度则二象失光。天地交泰则五星映清,天精合则五星光明,上照太虚,下朗万兆。”由于气的问题,导致天地人亏盈、万物枯滞,随后引起各种灾难,比如气亏盈就引起地震,天上星宿乱度越位显示出凶兆;反之,天地之气交泰,则五星光明,便显示出吉兆。

《洞真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夫天地交运,二象合真,阴阳降炁,上应于九天流丹,九转结气为精,精化成神,神变成人,故人象天地,炁法自然。……其结胎受化,有吉有凶,有寿有夭,有短有长,皆禀宿根,结炁不纯,藏胃积滞,六府败伤,形神不固,体不受灵,死炁入孔,何由得存。”

这里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里加以理解,天地交运,阴阳降炁,结精成神,随后生成人,所以人象天地,法则自然。人的吉凶是由于所禀赋的宿根结炁的纯与不纯而造成的。如此,人事意义上的灾难也可以归为“自然”的原因。

身心与灾难

灾难的另一个成因——身心导致灾难。

《洞玄诸天内音经》:“天尊言曰:炁炁相续,种种生缘,善恶祸福,各有命根,非天非地,亦又非人,正由心也。心则神也。形非我有,我所以得生者,从虚无自然中来,因缘寄胎,受化而生。”

我们的“真父母”乃是无形的道,道在我们中化显为心神,我们的善恶祸福正由心神的活动而导致。我们能控制将来的善恶行为,因此导致祸福吉凶的不同结果,所以“有身则百恶生”是说我们所不能控制的过往种种生缘之事,“有身则百恶生”也即是说有形则善恶祸福生,有身形则灾难生,而心神却可以超越种种生缘,可以起到避免灾难的能动作用。

《皇人经》:“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而不守神,以却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佑于天神,止于其身则足矣。故云一人之身,一国之象。……所以全其身。”

“阳九百六”与劫难

阳九、百六与劫难,东晋中叶以后南方上清、灵宝二系经书均有较多论述。“阳九百六”作为灾难的术语出自汉代,造立于东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发现于四川雅安芦山县的《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其末尾“乱曰”就有感叹樊敏“遭遇阳九,百六会兮”。

《道迹经》:“天地有大阳九、大百六、小阳九、小百六。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此二灾是天地之否泰、阴阳之勃蚀。大期九千九百年,小期三千三百年。而此运所钟,圣主不能禳,至于灭凶遗吉,自后快耳。夫阳九者,天旱海涌而陆焦;百六者,海竭而陵渊。”

《洞真三天正法经》:“阴阳勃蚀,天地气反,天地气反谓之小劫”。《洞真三天正法经》:“阴阳蚀勃,则天地改易,谓之大劫交。大劫交,天翻地覆,海涌河决,人沦山没,金玉化消,六合冥一。”

道教认为宇宙经历了许多劫。《洞玄灵宝灵书度命经》详细叙述了龙汉、延康、赤明、开皇、上皇等“五劫”。

如何禳灾度厄

在这样的自然规律中,我们要如何才能禳灾度厄呢?道经中记载了有多种方法:

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法

《洞玄明真科经》太上道君问天尊:“天有重灾……何法以禳其灾,拔度厄难,解诸不祥”?天尊回答是:用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法,为帝王国土灾疾兵寇,危急厄难,当用丹书《灵宝真文五篇》于中庭,五案置五方,一案请一篇真文。以此,消除劫难对人类的影响。

符咒法

正一道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气所生成,气有道气、鬼气之别,灾难是鬼气作祟,可使用符咒祛除。《洞神经》记载,天文可召神去病灾,无论是天皇文第一法、地皇文第二法、人皇文第三法,还是神仙升天大券文、三皇传文、三皇内书秘文、五岳阴符,抑或是文中提到的正一道千二百章,都是用以招神劾鬼,“除削死籍,救度长存”。《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每一篇首先是神仙图箓,其次有去灾功能,其中提到符命可以免除天地大灾。按照书中的方法,埋于各方,可致“天灾自消,星宿复位”。三皇经教也认为,斋醮亦可消除灾祸疾病。

礼诵经文

《洞真三元玉检经》说:“天无此文,则三光昏翳,五帝错位,九运翻度,七宿奔精。地无此文,则九土沦渊,五岳崩溃,山河倒倾。”经书本身的神圣性可以帮助虔心诵读经书的人,超越世间的毁坏,避免劫难。

劫有定数,即不可避免的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诚如《洞玄灵宝本相运度劫期经》记载:“天地一成,乃至终尽,其中有三元九厄、大灾小灾,其运不可移。”《道迹经》也说“此运所钟,圣主不能禳”,所以消灾只能理解为消除灾难对人的影响。大劫来时,也无法影响到在大罗天宫七宝玄台上的经书。《洞玄经》说大罗天宫七宝玄台在大罗天中玉京山上。“大劫周时,三洞神经并在其中,灾所不及。”劫运虽不可避免,经法却灾不能伤,历亿劫而长存。《洞玄灵书度命经》“天尊言:……斯经尊妙,度人无量。大劫交周,天崩地沦,四海溟合,金玉化消,万道势讫,而此经独存,其法不绝。”礼诵经文,可以帮助人度过劫难。《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炁)后至龙汉开图,化生灵宝君。经一劫至赤明元年,出书度人,时号上清玄都七宝紫微宫……分为玄、元、始三炁,而治三宝,皆三炁之尊神。”三宝君每至劫运,便出书度人。这一时期道教认为,拥有经书或诵经礼神可以安度劫难。所以,《洞玄空洞灵章经》:“礼诵灵章,与劫同年。……出入法门,万劫何忧!”

成为种民或神仙

成为种民或神仙,可以安度劫难。《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九天玉真长安神飞符朱书白素,上以佩身,履大阳九、大百六大劫之交,洪灾四会。佩之,千毒不加身,过水火之难,得见太平,为圣君种民。三天真生飞神符墨书黄缯,上以佩身,履小阳九、小百六小劫之交,万灾四充。佩之,千害不加身,过万疠之中,得见太平,为圣君种民。大劫交,天地改易,金玉、山海、人民、鸟兽一时消灭,天地溟涬,无复光明。以此文固天元始之炁,佩之……以禳此灾……”

种民是修道而摆脱了生死轮回的特殊选民,升入种民天,将安度劫难。《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凡为学者,能修斋奉戒,思仙念道,太一所举,言名仙簿,得为种民。”又说“万帝众神,诸天诸地,普集校算,大劫、小劫、大小百六天地运度,料别善恶、学道应得神仙人名”。

愿力消灾

《太真上元斋品》:“归身、归神、归命九天高上众真玉虚天尊,愿以是功德,一切济度之恩,咸得免离十苦八难、五灾六害、九厄七伤,各保福禄,长居自然”。虔心归身、归神、归命九天高上众真玉虚天尊,可得天尊神力护佑,得以免离十苦八难、五灾六害、九厄七伤,长居自然之福地。

自然无为

《妙真经》:“尹生曰:学自然奈何?道曰:无取正气自居,无去邪气自除,此非祷祠鬼神之道。”不借助人为尤其是祷祠鬼神的方式对待灾难,以“不消除”(超越消除)来消除之。

佛像的起源

有一天,
佛祖心想 :

此四部之众,
有很多人都懈怠,
都不常听法,
也不精进修行,

使身能作证,
又不祈求未获者获,
未得者得。

我现在应使此四部之众,
能真正渴仰于法。

那时,
佛祖乃不告辞四部之众,
又不带侍者,

就有如屈伸手臂之顷,
从祇桓精舍隐没,
往至于三十三天。

那时,
释提桓因遥见佛祖之莅临,
就率诸天众,
向前去迎接佛祖,
行头面礼足之礼后,
就请佛就座,

并且作如是之语而说 :

「 善来!佛祖!
久违觐省了!」

这时,
佛祖曾作如是之念 :

我现在应当用神足之力,
将自己的形体隐起来,
使众人都看不见我在于甚么地方。

当时,
佛祖又作如是之念 :

我今在于三十三天,
应该化作极为广大的身。

那时,
在天上的善法讲堂之处,
有一金石,
纵广为一由旬。

佛祖在于那个时候,
就在于该石上结跏趺之坐,
其身乃遍满于该石上。

那时,
如来的生母-摩耶夫人,
乃率诸天女到了佛祖之处,
行头面礼足之礼后,
坐在于一边,

而作如是之说 :

「 违奉甚久了!
现在能得看到您到这里来,
实在承蒙大幸。

我很渴仰思念看到您,
佛陀今天方来!」

这时,
佛母摩耶,
行头面礼足之礼后,
坐在于一边。

释提桓因也礼如来之足,
也坐在于一边。

三十三天也同样的礼如来之足,
然后坐在于一边。

这时,
诸天之众,
都得见如来在于那个天上,

使诸天众都得增益,
而减损阿修罗。

那时,
佛祖渐次和那些诸天之众演说妙论。

所谓论,
就是 :

施论、
戒论、
生天之论,

以及说明欲就是不净之想,
淫为秽恶的事,
出要才是真正的安乐。

那时,
佛祖已见来集的诸位大众,
以及诸天人的内心已开,
意识已解,

就用诸佛佛祖常所说的法 :

苦、集、灭、道,普与诸天讲说。

诸天就各在于其座上,
灭尽诸尘垢,
而得法眼净。

又有十八亿的天女之众,
当时得见道迹,
三万六千的天众,
都得法眼净。

这时,
如来的生母,
就从座起,
礼如来的双足之后,
还入于天宫之中。

那时,
释提桓因白佛说 :

「 我现在应该用那一种饮食来供如来之食呢?

是否应用人间之食呢?

或者应用自然的天食呢?」

佛祖告诉他说 :

「 可以用人间的饮食物来供如来之食。

所以的缘故就是 :

我的身体出生在于人间,
长在于人间,
在于人间得成为佛之故。」

释提桓因白佛说 :

「 如是!佛祖!」

这时,
释提桓因又白佛说 :

「 到底要用天上的时节好呢?

或者用人间的时节好呢?」

佛祖告诉他说 :

「 用人间的时节为宜。」

回答说 :
「 如是!佛祖!」

当时,
释提桓因就用人间的饮食,
又用人间的时节来供奉如来之食。

那时,
三十三天的诸天们,

都各各相谓说 :

「 我们现在看见如来之食,
乃为人类同样的食。」

这时,
佛祖便作如是之念 :

我现在应当入于如是的三昧 :

欲使诸天如果要进,
便得以进,
欲使诸天,
要退便能得退。

这时,
佛祖就进入于这种三昧,
在诸天进退都能随其时宜。

这时,
在人间里的四部之众,
看不见如来的日子,
已经太长,
就往至于阿难之处,

白阿难而说 :

「 如来现今在于甚么地方呢?

我们都渴仰如来,
欲见如来!」

阿难回答说 :

「 我们也同样的不知道如来到底在于甚么地方的!」

这时,
波斯匿王,
和优填王们,
都到阿难之处,

问阿难而说 :

「 如来今天到底是在于甚么地方呢?」

阿难回答说 :

「 大王!
我也不知道如来所在的地方!」

这时,
二位大王,
因为思覩如来之故,
就因之而生苦患。

那个时候,
群臣曾诣优填王之处,

白优填王说 :

「 今天有所病患吗?」

当时大王回答说 :

「 我现在因为愁忧之故,
致成病患的。」

群臣白王说 :

「 为了甚么事愁忧而成病患的呢?」

大王回答说 :

「 由于看不见如来之故的。

如果我再看不见如来的话,
便当会命终的。」

这时,
群臣便作如是之念 :

应当要用甚么方法,

才能使优填王不会在于此时命终呢?

我们应该作如来的形像为是。

就这样的思考之后,

乃向大王劝言说 :

「 我们欲作如来的形像,
也可以藉此来恭敬承事作礼。」

这时,
大王听此语后,
欢喜踊跃,
不能自胜,

就告诉群臣说 :

「 善哉!你们所说的,
极为有理!」

群臣白王说 :

「 应当要用甚么珍宝来制作如来的形像好呢?」

当时,
大王即敕令国界之内的诸奇巧的师匠,

而告敕他们说 :

「 我现在欲制作如来的形像。」

巧匠们回答说 :

「 如是!大王!」

这时,
优填王即用牛头栴檀,
作如来的形像,
其高度为五尺。

这时,
波斯匿王听到优填王制作如来的形像,
高度为五尺,

而为供养的消息后,
波斯匿王就同样的召集国内的巧匠,

而告诉他们说 :

「 我现在欲造如来的形像,
你们应当替本王制造佛像。」

当时,
波斯匿王曾生此念 :

应该要用那一种珍宝来作如来的形像好呢?

须臾又作如是之念 :

如来的形体,
乃黄如天金,
现在应当用黄金来作如来的形像为是。

这时,
波斯匿王就令人用最好的纯粹的紫磨金,
来作如来的形像,
高度为五尺。

那个时候,
在阎浮里内,
始有如此之二如来的形像。

故事出处 :

小乘阿含部第0539部增壹阿含经第二十八卷 

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

增一阿含经新译
( 悟慈长老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记得那是我带孩子去辽宁旅游,如今两三年过去了,仍然清晰记得那家烤鱼店的模样,店面在新开的商业街二楼,小店的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妇,里面的装修风格简单、大方、不失创意
  • 章子怡年轻时真的太美,年轻就是年轻啊,和老了再打扮的年轻真的不一样。印象最深的就是宁静与马景涛合作的《孝庄秘史》了,她把美艳绝伦的太皇太后及少女时的娇美都诠释的
  • 智商将我反复捶打肉质竟变得筋道Q弹 …[挖鼻]——————虽然没忙什么、但就是很多事情[允悲]进入2022年一直都处于严重缺觉状态不仅元旦游记没完成、国庆游记还
  • “Ed era naturale in fondo. A venticinque anni sembra che i trenta segnino la fin
  • 济南拥有看见泉标最佳视野的|香格里拉周末一家人的休闲时光.画画.看展.听音乐喝茶#春游季##v派狂欢# 泉标背景的香格里拉.大堂酒廊超大落地窗,环保主题的星空茶
  • 这一天我们走了两万多步,看了广阔无垠的洼地,独坐木台上垂钓的老叟,来来往往载满人们的观光车,还有低空飞过降落在南海另一头的飞机,就是没见到心心念的羊驼,有时认识
  • #事业财运##婚姻感情##四柱八字命理##八字算命、八字合婚、起名字、奇门遁甲测事寻物#【八字看能干一番大事业的男命】八字中食伤星过多的男人这一种一般代表着这个
  • #一分钟理财快讯##2020IF·商业地产年会#【#香奈儿#、#LV#等奢侈品牌或将于9月再度提价 涨价幅度在200英镑左右】日前,有消息称,香奈儿、路易威登、
  • #下一代Wi-Fi 6标准正式启用##WiFi# 【WiFi 6标准正式启用,速度提升四成】昨日,WiFi联盟宣布启动WiFi 6认证计划,据悉,新一代的Wi
  • 那么如果把不接纳的部分重新接纳回来(回归中正状态)两端就消失了,磁极就消失了,没有极性了,也就不会再从外在吸引了,因为内在是和谐的了。我们都知道三角形最稳定,那
  • 而读研的这段时间有无数个瞬间怀念起小院的一草一木,去年夏天回去的时候在施工改建,现在大概都换了陌生的新貌吧。最近笼罩着疫情的阴云,甚至都开始珍惜每一个能走出寝室
  • 贝雷帽造型真的好漂亮好漂亮好漂亮(。・ω・。)ノ♡他也是个温暖又感恩的人,大家给他做的事情他通通知道,晒了十宫格来感谢喜欢他的人,让大家感到更加暖心同时也更值得
  • 算了算 哥哥保存我微博的时间 是昨天因为微博显示我的是530条微博就真的真的自己写的东西被他看到就很幸福因为过程的确蛮曲折的提笔是因为@偶像只有种花家因为的确的
  • 老刘和妻子二人具名,给老王打下了31万元的借条,并承诺等工程款回来后,就把这笔借款还上。在这方面,老王可以说是村里“执行”这个乡俗民约的典范,他将钱借给了曾经同
  • 二、投资建议从技术面上来看,西王食品(000639)该股在板块的带动下,3天3板!3、该股强势的概念有:食品饮料+新零售+NMN4、NMN概念异动。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柠檬花盛开时节,我走过柠檬园,花的浓郁的芬芳总是熏得我迷离。  柠檬花盛开时节,我走过柠檬园,花的浓郁的芬芳总是熏得我迷离。
  • 虽然后面的几首歌曲还没有释出,但是我凭着名字斗胆瞎猜一下哈哈哈,《Look Into The Mirror》真的让我想到影视片段中主角下定决心作出新的改变后看向
  • 虽然没看过剑心,但百元手办还是香的[awsl]之前在泡泡玛特也一直看到眼镜厂的Q pocket哈利波特的系列一直没长草,大概内心觉得欧美角色不太适合偏日漫画风,
  • 它是由中焦热盛所致的胃内食物消化快的症状,也就是说你不停地吃,但老觉着饿。1、多饮早期的上消,主要表现为口渴,平时多喝水才会感觉舒服一点,这是肺热津伤所致。
  • 是始终行走着的双脚让我成长,使我在青年时代就拥有直面整个世界的勇气。是始终行走着的双脚让我成长,使我在青年时代就拥有直面整个世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