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述【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第四,外差内等。内证齐同,外现差别。自在所化,示普贤行。

“内证齐同”,讲“齐同不退”,“不退”是一个说明词,内在完全是相同的。

“外现差别”,外在显现有差别。

为什么显现差别呢?第一,随其本愿,他的本愿是这样的;第二,为众生故,随顺众生的因缘;第三,也是因顺余方,随顺他方世界的状态,多样显化,作为一种庄严。

“自在所化,示普贤行”,示现普贤行德。“普”是普遍,遍一切处,遍一切位,也遍一切行,一切行持都含在之内;“贤”是贤善的、随顺佛性的、趣向解脱的:这叫普贤行,一切六度万行都包含在内。

丝毫不勉强造作,不加任何人为。

“自然”就是免除了人为造作,自自然然,“自”就是本体、本来的样子就是这样的,这叫自然。

“自然”这两个字特别好,意义特别深。我们是自自然然往生的,所以各位就大胆放心吧。不加勉强造作,只要念佛,自然往生。担心害怕就不自然,就是人为的思虑、造作。自然往生,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你不想往生那当然就不能往生了;你念佛真想往生,就自自然然决定往生。

“自然不退转”,也自然一生补处,也自然成佛,这每一位次、每一个状态都是自然。

下面列了有关“自然”的一些经文法句。

引《无量寿经》

1道之自然。

《无量寿经》讲“自然”的地方很多。

“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这里引用四个字“道之自然”。“道”,佛性本来这样,佛性的自然;弥陀的救度也是道。道之自然,本来就这样。

2自然之所牵。

《无量寿经》偈言“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自然”是指阿弥陀佛本愿力牵随着我们,我们只要念佛,就和弥陀的本愿力相会了,就被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了,所以“自然之所牵”是本愿力的牵随,光明力的牵随。

弥陀的光明自然地牵随、摄取,名号力的牵随,弥陀的大愿心、大慈悲——“自然之所牵”。把我们牵到哪里去?牵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垂手下来牵着我们,是自自然然的,只要念佛,不知不觉就被弥陀牵上了,“自然之所牵”。你不念佛,阎罗王就把你牵上了,被阎罗王牵上可不是闹着玩的。

慧净上人说“自然”有三种:一是“业力自然”,被阎罗王牵去三恶道;二是“愿力自然”,阿弥陀佛本愿力,念佛被弥陀所牵引;三是“无为自然”,就是佛性自然的作用。

3自致不退转。

“自致不退转”,这也是《无量寿经》里说的。“不退转”,自自然然就到达不退转了,没有勉强造作,去了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能不能理解?不要去理解,净土法门不是用来理解的。

《阿弥陀经》没有讲那些缠缠绕绕叫人理解的话,果地法门说了就这样。没有什么给你理解的,你接受就可以了,相信就好了。“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怎么理解?没有什么理解不理解,释迦牟尼佛把事实端出来,就这样。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闻名欲往生”前面说“其佛本愿力”,这不是自然吗?“皆悉到彼国”,那就是自然之所牵,自致不退转。

4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我们看这些经文就特别安心,特别放松。比如我们自自然然坐在板凳上,全副身心放下就很自然。如果蹲个马步,半蹲半坐,就不自然了。“通身放下,彻底靠倒”,彻底仰靠阿弥陀佛,我们自然就很放松。

了解这些,就会心中坦然无虑,不加人为造作,我们这样念佛,就“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这就是自然。

▍摘自《阿弥陀经讲记》

南无阿弥陀佛

———————————————

★《无量寿经》偈言“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自然”是指阿弥陀佛本愿力牵随着我们,我们只要念佛,就和弥陀的本愿力相会了,就被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了,所以“自然之所牵”是本愿力的牵随,光明力的牵随。

★ 弥陀的光明自然地牵随、摄取,名号力的牵随,弥陀的大愿心、大慈悲——“自然之所牵”。把我们牵到哪里去?牵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垂手下来牵着我们,是自自然然的,只要念佛,不知不觉就被弥陀牵上了,“自然之所牵”。

★ 你不念佛,阎罗王就把你牵上了,被阎罗王牵上可不是闹着玩的。

★ “自致不退转”,这也是《无量寿经》里说的。“不退转”,自自然然就到达不退转了,没有勉强造作,去了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能不能理解?不要去理解,净土法门不是用来理解的。

★《阿弥陀经》没有讲那些缠缠绕绕叫人理解的话,果地法门说了就这样。没有什么给你理解的,你接受就可以了,相信就好了。“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怎么理解?没有什么理解不理解,释迦牟尼佛把事实端出来,就这样。

★ “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我们看这些经文就特别安心,特别放松。比如我们自自然然坐在板凳上,全副身心放下就很自然。如果蹲个马步,半蹲半坐,就不自然了。“通身放下,彻底靠倒”,彻底仰靠阿弥陀佛,我们自然就很放松。了解这些,就会心中坦然无虑,不加人为造作,我们这样念佛,就“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这就是自然。

南无阿弥陀佛

———————————————

相关法语

◇ 我们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面还说:「能不能往生?会往生不会往生?」就好像一边吃饭一边问能不能饱。所以,有这么一个比喻说:「如焰升空、水下流,此是自然之事。」皆是法尔自然的道理,像火,烧着之后,自然火焰往上升;那么,水,自然往下流淌。这个是自然而然就这样一回事情—— 师父

◇ 自然:指弥陀本愿力,又是名号之功能。念佛之人,佛必来迎,此是自然也;称名之人,必然往生,此亦是自然也;既是自然,不用担心我今念佛,恐不得生。凡于心中筹虑:如何是自力、如何是他力、如何是信、如何是疑,一切皆背自然之理。唯不顾心中一切,但知称名必生,而一向称名者,即是自然也—— 上人

◇ 这名号就是引导你来往生极乐世界的,你念名号,就来往生,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师父

◇ 不管道理懂不懂,念起来再说,阿弥陀佛自然在心中调摄我们 —— 师父

◇ 四种威仪常见佛,行来进止驾神通;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SD大师

行住坐卧.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圣严法师《四念处》

四念处是一种很复杂、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与五停心:即数息、不净、慈心、界方便、因缘等五门有密切的关系。现在概略地介绍四念处。

佛经上记载,在释迦牟尼佛即将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强忍住悲痛,请佛就未来佛法的弘传,开示最后的遗教。释迦牟尼佛咐嘱阿难四件事:其一,在日后结集佛法经典之时,每一部经的经文皆以‘如是我闻’为起始,表示这是由佛陀亲口宣说,阿难亲闻。其二,以戒律为师。其三,依四念处行道。其四,对于犯戒而不受劝告的比丘,用默摈、不理睬他的方式,让他心生悔意,自行归善。由此可知,四念处是佛陀教法中很基本而重要的一个方法。

五停心和四念处密切相关。就禅观次第言,五停心属于奢摩他,是止;四念处属于毗婆奢那,即观。五停心最主要的作用,是针对散心和乱心的人,使他们能够循着方法把心集中起来,渐渐地达到定的程度。修五停心得定以后,立即从定出来,用有漏智慧观察四念处的身、受、心、法,一直观想,进而达到发无漏慧、出三界的目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修五停心可以得定,但不能开悟,在定中心亦无法修;必须是得定之后,从定出,以有漏慧来修四念处,从四念处发无漏慧。有定有止,再修观,从观发慧,这个与天台宗所讲的止观均等不同。如果不得定便修四念处,或是修五停心得定后许久,定力退失,才修四念处,都是不对的。

什么是四念处呢?四念处就是身、受、心、法四种观想。身,就是我们的身体;受,是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种种接触刺激的感受;心是对于受所产生的反应、执着;法是身、受、心所产生的一切。就个人来说,身受心本身就是法,身受心之外没有法。除此,凡因缘所生的,皆是法。

用这四种的观想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为了要对治四种颠倒的错认和执着。四种颠倒即是净──清净的净,乐──快乐的乐,常──永恒的常,我──我为中心。由于有这四种颠倒,所以不能出三界,所以沈沦流转在生死中。四种颠倒里的根本法是‘我’,因为‘我’,而错认存在是常的、永恒的。永恒感从那里来呢?从接受而来,受从那里来?受从身体而来,身体是物质的,心是精神的,但是精神不离物质而作用,身受心动,身心的感受加起来,就成了我,这是小我。从物质界小我的身体,到禅定中有定的感受的大我、大身,都假想以为恒常,执着以为有我。修四念处,正可以破四颠倒,出三界。

(一)观身不净

观察我们的身体,用‘观’的方法来观它。在一般的说法里,此处往往解释得和五停心的不净观一样。但是我认为,如果是不净观,就是尚在五停心的阶段了,所以应该不是不净观。若从《俱舍论》来看,它不是重视于身体的不净;换句话说,不是身体很脏、很臭的那个不净,而是烦恼的根源叫作不净。观‘身是烦恼根’,所以不清净。

(二)观受是苦

通常,人对于身体的诸受,误认为是乐、是清净,这种颠倒想所导致的,就是宝爱这个身体。每个人都贪爱自己的身体,谁不贪爱自己的身体呢?割舍自身的一块肉拿去给狗打牙祭去,没有这样的事。观受是苦与观身不净是连带的,因观身不净,而观察到身体所带来的并不是好事,都是麻烦事、不清净的事,所谓不清净,指的是烦恼的根源,制造罪业、生死的根源。一般的人把身体当作净、把感受当作乐来看,根本没有想到它是生死的根源。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身体的种种呢?有时肚子饿了,吃的时候,吃得很饱,很舒服;口渴了,喝水的时候,喝得好舒服;累了,上床睡一觉,睡得好舒服;热的时候,有凉风徐徐吹来,吹得好舒服;恋爱的时候,亲密地拥抱,也觉得好舒服……。做舒服的事,感觉身体很可爱,于是起颠倒想,以为身体是受乐的根本。痛苦的时候是有的,但不会记得住,只记得好的,所以会对身体产生执着。

很多人不能认同佛教讲苦,他所感觉到的都是乐。但若深入地分析、观照下去,就会发现,所有一切的乐,都是苦的因素,都是带来苦的原因;而苦是没有止境的,乐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生的苦,连续到未来生的苦,即便是这一生,到最后,此身还是会死亡、会败坏,结果还是苦。所以说有受皆苦,‘乐’不过是一个假象。因现象的本质是无常,无常故苦。

(三)观心无常

心是什么?前面已提及,心是从身体的感受,而产生的反应和执着。我们的心,念念不停地跟着所有的受在变化。既然是刹那不断地改变着,这心当然是无常的。可是,一般人总认为心是永恒的,譬如:男女间的山盟海誓,海可以枯,石可以烂,我们的心永远不变……之类的,此即‘常心’。

执着我们的心是恒常的,这种幻觉,是因为不能观照到心念的变化。所以错认昨天想任何事的,是我的心;在三年前、十年前、五十年以前,那个动脑筋在想的,也是我的心;身体也许变了,我的心没有变,环境变了,我的心没有变。其实,不是我的心在动,是我的念头在动。他无法想到心之所以为心,实际上,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间的连锁、连结,不能如是观察,则会愚痴、固执地想象成是同一个人的心,在不同的时间,想着不一样的事。其实心念刹那变异,本是无常。

(四)观法无我

对于身、受、心三个项目,我们如果从身观察起,身受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在交互变化。既然是能够变化的,当然不是常的,既然是可以变化的,里头有没有‘我’呢?如果能够变化的是我,那在变化的过程中,究竟‘我’在那里?所以一切法,不管是心法或是色法,无一不是因缘和合的暂时显现。暂时显现其间,每一点每一点连缀起来,便成为一桩事。从时间上看,是一个过程,从空间上看,是一个集合体,可是这种集合体仍然持续在变,过程也不断在变。‘我’在那里呢?那个是我呢?身体是我吗?心是我吗?接受的‘受’是我吗?通常认为,身体是我,我在接受,我在想,所以身受心通通是我。但把这些东西放在空间、时间上来看,就只是因缘的结合、因果的关系,‘我’是不存在的。

用什么来观身、受、心、法?用慧。在什么时候来看?在得到五停心的定以后。停于定,止于定时,心根本不动。若得定以后,心能够动,这不叫念头,叫慧,是很清楚的观照。

以慧来观身、受、心、法的时候,这个慧本身有被它所观的对象。如果观一观又停掉,不能持续地一直观下去、观完成,那是代表刚刚开始用功的阶段。可是渐渐修观,先观身,观身能够不断,再观受;观受能够不断,观心,又能不断,三种连起来观,一气不断,此即四念处观成,进入世第一位,已在得阿罗汉果、出三界前的阶段了。

四念处的进程分成四个层次,即暖、顶、忍、世第一位,并要配合十六行,即十六特胜来修,所以观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所谓十六特胜,它的目的是要证四圣谛: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四圣谛怎么修呢?就是从四念处而修。在观四念处的时候,把四圣谛加进去一起观,四圣谛每一谛中有四行,四四一十六共十六行。

观四念处得力,才知道四圣谛的苦谛究竟是什么。能够了解到苦谛的实义,才能真切地生起不退的信心,直到证四圣谛,已能每一刹那、每一刹那,都连续地、不断地、不退地观照明彻,而且就在观上面不会再离开了。故证四圣谛已具无漏慧,出离三界,永断生死。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慈悲、诸位仁者大家好!惭愧学生甘肃骊靬古城金山寺佛学班释开本,今日恭敬汇报的主题是「净土法门全仗佛力(一)」

  甲一、法藏菩萨因地即开显净土法门为他力果教

  甲二、能信能愿能念佛,全仗佛力。

  甲三、五逆十恶将堕阿鼻者悔过得生,全仗佛力。

  甲四、具缚凡夫带业往生临终接引,全仗佛力。

  印祖《文钞》云: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不同,权实各异,无非欲令众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圆彰本有,直成佛道而已。但以众生根机不一,故致如来随顺机宜,作偏圆顿渐,种种说耳。然众生轮转生死,久经长劫,惑业深厚,障蔽妙明,非宿根成熟者,欲于一生取办,实乏其人。既不能一生取办,则再一受生,其迷而退者,万有十千,悟而进者,亿无三四。仗自力修戒定慧,以断烦惑而证涅槃,其难如是。致如来普度众生之怀,郁而不畅,众生速出生死之道,塞而罔通。然如来大慈,必欲令一切众生,同于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遂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净土法门,无论上中下根,悉令现生度脱,乃以己信愿念佛,感佛慈悲摄受,感应道交,故获斯益。其有已断烦惑者,即可顿证法身,速成佛道,纵令惑业深厚者,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以故《华严》证齐诸佛之等觉菩萨,尚须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观经》将堕阿鼻之逆恶罪人,犹得以十称洪名,预诸末品。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尽法界一切众生,但有信愿,无一不被其泽,其圆顿直捷,超出一切法门之上。末世众生,欲了生死,不修此法,泛修其他仗自力之法门,则但可作未来得度之因,断难获现生了脱之果矣。

  又: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通途」全仗自力,「特别」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断惑之功,而无真信切愿念佛求生,亦属自力。今以喻明,「通途」如画山水,必一笔一画而渐成;「特别」如照山水,虽数十重蓊蔚峰峦,一照俱了。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强者日不过百十里;「特别」如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即可遍达四大部洲。

  甲一、法藏菩萨因地即开显净土法门为他力果教

  《无量寿经.至心精进》第五品中经文,「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此句经文即法藏菩萨告诉我们,净土宗为他力果教。科注念老引日本峻谛法师在《无量寿经》注解里头解释这句经文,「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这个事情法藏菩萨知道,这个常途净土之行是四圣法界,就是十法界上面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上面四法界是净土,下面六道轮回秽土,这个事情他知道。「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我不是求一般的净土,我求最殊胜的,超越这个四土的净土,他求这个,这就不是他的境界了。

  第二,「谓实虽随各自乐欲,应摄取之,今欲五乘齐入报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这句的意思,实是实实在在,虽然随着各自,每个修行人的乐欲(爱好跟他的愿望)应摄取之,譬如小乘的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他们所得的乐,他们的欲望不一样。初果的人希望证二果,二果的人希望证三果,三果的人希望证四果,不相同,这是随着他自己修证,他能够证得,这个是他应该摄取。现在法藏比丘他的愿望,是希望五乘齐入报土。这个意思深,五乘包括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五乘,这五种人能够统统都入实报庄严土,这个不容易,这个太特殊了。所以这个意思深,不是我的境界,这个事情我们无法想像,套一句佛法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是无法想像,一般说根本就不可能。不可能为什么变成可能?这个里头义理很深。

  第三个,「谓虽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我能经无量劫,当克获之,斯义弘深,非我境界也」。这个菩萨是三乘菩萨,念老括弧说,「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悟证」,但是现前不行,「但当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不是我的境界。

  接着峻谛法师又云:「虽有三义不同,抛却己分,专归佛力,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这句非常重要,我们今天讲信心问题,对这句要产生决定的信心,绝不可以有丝毫怀疑,那就是上面三种是普通一般的途径,净宗是特别的。净宗怎么特别?把自己丢掉,不靠这个,全靠阿弥陀佛,我能不能成就与我自己没关系,我自己的能力当然不行,了生死出三界谈何容易,决定做不到。但是现在怎么样?现在专归佛力。八万四千法门要靠自己,无量法门也要靠自己,现在我全不靠自己,全靠阿弥陀佛,主要意思在此地。靠佛力凭什么?凭四十八愿,和阿弥陀佛无量劫来修持功德的加持。所以这个地方的一句,黄老拈出来要我们记住,净宗法门总是抛却己分,专归佛力。「非我境界四字,即是抛却己分;请佛明示,即是专求佛力」。

  「抛却己分,专归佛力」,这是法藏菩萨(就是阿弥陀佛)他自己开辟的他力法门。不用自力,办不到,完全靠阿弥陀佛。我念得好,念得相应,没有杂念了,到时候阿弥陀佛接引我往生。峻谛师,他说出这句话,「开他力门」这个说法,「正明净宗超情离见,不可思议」。说得好,说得一点都不错,净宗是专靠他力,不靠自力。正明,真正说明净土宗超情离见,这是大乘教上常讲的,情是情执,见是见解,超越了,离也是超越,真正不可思议,无法想像。「究竟方便」,方便到什么程度?方便到究竟,没有比这个再方便的了,叫究竟。方便法达到究竟圆满,一句佛号,只要你真信,真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底下接着说,「果觉因心之无上妙谛」。这句佛号是阿弥陀佛所证得的果觉,成佛是果。阿弥陀佛是圆满的觉悟,这句话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翻成中国意思无量觉,无量觉就是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用无量觉做为我们因地修行的中心、核心。我们修什么?我们就用无量觉。念念不离无量觉,念久了,无量觉自然现前。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了榜样,真正不可思议。用弥陀果觉做为我们修行的(我们在因地)因心。

  峻谛师曰:「此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念老解释说:「此语道破净宗玄微,世称净宗为他力法门。净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办,凡夫二乘例登不退,皆仗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力,此即仗他力。净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弥陀无上果觉,作为众生因地初心,因达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感应难思,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更加以外圣易信,己灵难明。是以具缚凡夫但能信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深信此两个有字,切愿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愿,径登不退。是乃凡愚所同能,若独言究明自心,则唯上智所堪任。法藏菩萨于因地中,悲愿宏深,开显此他力法门,是以世称弥陀乃大愿之王。又密宗亦是他力门,同属果教,皆是从果起修。此殊胜难思之他力门,正是弥陀悲愿至切处,亦正是净密二宗方便究竟处。盖自他本来不二,肯仗他力,即是于此难信之法能生净信。难信能信,全由当人之无上智慧,此即是自力。但能信入,老实念去,自然能所两忘,自心朗现,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净宗之妙,全在于此。」(以上皆恭录自《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五七集)

  甲二、能信能愿能念佛,全仗佛力。

  《文钞》与融明大师书曰:「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所不幸者,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耳。然又幸得闻我如来彻底悲心所说之大权巧,异方便,令博地凡夫带业往生之净土法门。实莫大之幸也。若非无量劫来,深植善根,何能闻此不思议法,顿生真信,发愿求生乎。」

  师父上人在《科注》中多次开示:「佛在大乘经里面说过很多次,讲到真正相信,真正发心修行的人,是什么根性?没有一个不是在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遇佛法,遇到这个法门,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让你具足善根福德因缘,他能信,他能发愿,他肯念佛,他一生成就,道理在此地。」说明我们能遇净土法门,生起信愿念佛求生之心,乃蒙无量诸佛加持(即阿弥陀佛加持),此乃实属佛力。

  甲三、五逆十恶将堕阿鼻者悔过得生,全仗佛力。

  《文钞》云:如来出世,原为令诸众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直下成佛而已。但以众生根性不等,以故如来曲顺机宜,为说一切大小权实,偏圆顿渐等法。法虽种种不一,皆为成熟众生善根,令其究竟成佛耳。然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岂易言哉。若非宿种今熟,及法身示现二种人。纵有修持,亦非即生,及一生二生所能顿了。根机钝者,则久经长劫,尚难了脱,以其唯仗自力故也。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虽五逆十恶,将堕阿鼻地狱之极重罪人,尚得往生。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善人乎。况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之佛弟子乎。

  又《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三」曰:佛愍众生无力断惑,难了生死,故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横超法门。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此是正行),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此是助行),无一不得生者。即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若心识不迷,闻善知识教以念佛求生西方。若念十声,或止一声,当下命终亦得往生。(此在《十六观经.下品下生章》,系金口诚言。)既往生已,即已高预海会,永出轮回。渐次进修,以圆佛果。若此逆恶罪人,不闻此不思议法,经尘点劫,难出地狱。饿鬼畜生尚难得,况欲得人身而修行了生死耶。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

  当人每欲疑惑己为罪恶凡夫,十恶造尽,故对净土法门,对阿弥陀佛生不起十足信心,故祖师大德常举莹珂法师、张善和等大德为例,增强吾人求生之信心。《净土圣贤录》记载唐朝张善和,张善和就是临终忏悔十念往生的。他是个杀牛的屠夫,杀业很重。在临命终的时候,他看到很多牛头人来问他讨命,这是地狱境界现前。他知道这个罪业很重,这么多人来问他要命,来讨命,他就大喊救命。所以这是机缘就很巧,宿世善根具足,蒙佛加持,正好有个出家人从他门口经过,听到他在里面喊救命,出家人就来问一问什么事情。他就大喊,好多牛头人来问他讨命。这出家人知道,赶快点了一把香,教他赶快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接着这一把香就大声念佛,念了十声,他说:牛头人没有了,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他就跟阿弥陀佛走了。所以五逆十恶临终忏悔念佛往生,张善和是非常好的例子。他自己罪业深重,有那么大的能力往生吗?没有,全靠佛力加持摄受他往生西方。

  念老在《科注》第十八愿中引《合赞》文,《合赞》宗之亦云:「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乃就未造之机,且抑止之而已。若有已造机、已回心,则还摄取,莫有漏也。」意为:所言除者,实为止恶之意,使未造恶者,不敢造也。若是已造者,但能回心,忏悔念佛,则仍旧摄取,无有遗漏也。可见弥陀大愿,摄机无尽。故善导大师曰:「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意谓,三世诸佛出兴于世,唯为此大事因缘,宣说阿弥陀如来不思议愿力,惠救万众。故大师又云:「今逢释迦佛末法之遗迹,弥陀本誓愿极乐之要门,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在一经宗趣中又引《要解》经文,「如《要解》云: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这是净土法门弥陀不可思议的愿力成就。「五逆十恶」,这是造作极重的罪业,五逆十恶必堕地狱,无间地狱,地狱里最严重的,没救。可是怎么样?遇到净土法门,真正忏悔、真正回头还是有救。对于极乐世界,对于阿弥陀佛,对于信愿持名,不怀疑,你就接受了,真肯干,临终这口气还在,只要念十声阿弥陀佛都能往生。「十念成就,带业往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起来看看本期新浪众测达人@君知鲜 带来的极空间Q2私有云使用分享吧~[打call]一个设备和APP,满足以上所有要求!详情请点击#新浪众测好文# 不论从家庭娱
  • 包括谢耳朵和艾米的感情,着实是委屈惨艾米了,哪有女朋友要亲亲要抱抱还得分规定的时间。谢耳朵有时候理性得无情,让我觉得凭什么他的朋友们要被这样子对待,每个人分明都
  • 建设“公园城市”不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叠加,应是公共底板下的生态、生活和生产的总和,其根本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从而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流入,促进城市发展。公
  • 银紫主​营产品有​哪‎些​❓1⃣️万‎能‎排‎毒‎大白饮 口碑爆​棚的回​购​王‎ 来‎自‎世‎界七‎大‎产​区‎的‎八‎大‎原​材‎料‎ 给‎顾‎客​最​顶尖
  • 老房子已拆迁多年 妈妈也故去十余年 心想都就丢了吧 反正又不戴 今早帮哥哥收拾院子卖破烂 随口一句“检查检查 别有值钱的 像我一样 一个痱子粉盒里的两个戒指就
  • 因此,新的Solgaard Solarbank Boombox便携式扬声器以可持续的设计进入市场。从当初的扶贫车间,到如今形成了拥有12家子公司的外贸出口“大产
  • 作为商贸经济的代表,总投资15亿元的东信王府井商业街,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纳税8000余万元,提供万余个工作岗位;作为数字经济的代表,佰家同呈电
  • 「集句」一些适合分手时发的文艺短句[伤心]1.筵席已散,众人已走远,而你在众人之中, 暮色深浓,无法再辨认,不会再相逢。”她本来为自己的情郎准备了何物以定情——
  •   区金融商协会设置服务站,为金融机构到中心办事提供“娘家式”便企服务,并加强与司法机关沟通,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业务运营提供完善意见。  顺德检察院设置金融检
  • #易烊千玺[超话]##易烊千玺葭月廿二历胜景# 追一个人就像追一颗星星,星星好美,逃开所有尘世的烦恼,奋力向他一路奔赴,其实也是在宽慰自己,是在救赎那个我,你相
  • 十泉州小心翼翼的抱住十泉蓦 看着这张可爱的脸,也是笑着说:“哈哈哈,刚刚我没有想到蓦儿居然会要我抱他,有点惊喜所以刚刚有点突然就没有反应过来就愣了会哈哈哈……”
  • 有些事急不来,也不是像想的那么简单的,他有自己的想法与节奏,他都说了,他会抓住一切机会,用他所有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他想和我们早日见面的心和对梦想的迫
  • 有宝宝在小黄鱼上高价收了一对我的眼,发现没有背卡,我一开始以为是把背卡扔掉了,后来发现背贴也没有,我用于贩售的眼都是有背贴的,只有奖品要么没有背贴,要么就是背贴
  • 当然,看好这段恋情的网友表示:“种种迹象表明,何九华当下与王鸥之间的感情特别稳定,都被曝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不难看出两人应该也是奔着终身大事前行的。 而对
  • 6.品牌营销一直在回答“我是谁”以及“我对用户有什么价值”。5.做好品牌和营销工作的前提:认识你的用户。
  • 这“常道”就是上面说的上善若水、知白守黑,不识常道而任意妄为,自会引来凶险,失去幸福。这“常道”就是上面说的上善若水、知白守黑,不识常道而任意妄为,自会引来凶险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超话# 生活不能等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别人再风光你也
  • 从独创的技术到服务,艺脂认为减肥不止是吸脂,术前服务、术中安全、术后无忧,才能让顾客更极致的体验到“快乐吸脂”。】#长沙艺脂##长沙吸脂# 艺脂是专门做脂肪管理
  • 阿程哥还主动的缓和气氛,让翔哥不会感到很紧张,严浩翔和马嘉祺,刘耀文是新认识的朋友,马嘉祺在台风蜕变之战小组赛里第一个选择的就是严浩翔,刘耀文和严浩翔一起作词,
  • 林青霞认为:食材必须要新鲜,像刚死的鱼哪怕多一分钟也是不行的。尤其像李嘉诚、马云之流他们吃饭都要经过精挑细选,层层检查,有的甚至还要让人试菜以确保菜品没有任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