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大自然的精灵”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专题展开展】(第二期)
展览通过民间工艺美术的形式宣传关爱野生动物、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保护理念。当代艺术家们用独特的视角和形式展现野生动物的生动形象,创作了一系列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作品。
活动开幕以来,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关心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爱心人士和民间文艺从业者的关注,我们在众多投稿作品中精选出120余件作品,将在多个网络渠道分期推出。让我们用文化的力量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携手共护野生动物,同心共筑美丽中国!
#非遗##民间艺术##生态文明建设#

立陶宛艺术家Tomas Upskas ,创作了一系列俄罗斯士兵小雕像,与阳光勇敢善良的实际俄军形象不同,这些小雕像展示的是颓废、盗窃和疑似吸毒后袒露生殖器。

Tomas Upskas将拍卖这些小雕塑,由于创作主题深度契合立陶宛社会的认知,估计所获不菲。Tomas Upskas声称,拍卖所得款项扣除成本后,将全部用于捐助乌克兰。

【“液态阳光”: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新路径】以太阳能为动力,水和二氧化碳作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出甲醇,用以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甘肃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灿及其团队,历时20年载攻克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而随着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在兰州新区成功完成工业化验证,人类为早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有了一条全新路径。

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车辆离开兰州新区繁华的核心区,沿着笔直开阔的道路向西北方向行驶20余公里,便到了兰州新区倾力打造的化工园区。道路一侧的一座小山丘上,漫山遍野铺满了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壮观。

“这是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的光伏发电部分,占地259亩,用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兰州新区石投集团高级技术主管李春新介绍说。

距离山丘不远,就是项目的主厂区,里面矗立着项目的核心设备——各种各样的装置、在空中穿梭交织的管道、高耸的反应塔,显示出十足的科技范儿。

“用山丘上光伏板发的电,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再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就生产出了甲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液态阳光’。”李春新尽量用最简要的语言道明了项目的原理。

甲醇,可作为燃料替代石油,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在化工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电解水制氢,氢再与二氧化碳反应制甲醇,在实验室早就在研究,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有何特别之处?

“关键在于合成过程中使用了李灿院士团队所研发的高效催化剂。”李春新说,这一项目由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等3个重要生产环节组成,其中,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催化剂在后面两个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加入的一种特殊物质,其本身不会参与反应,却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全面提升效率。

实验室里,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再让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的过程复杂漫长,且条件也相对苛刻,而没有实现大规模化工业过程。而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高效催化剂,则极大加快了电解水和二氧化碳加氢的进程,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使工业化生产“液态阳光”变为了现实。

“通俗地讲,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就是利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生产出甲醇的过程,它将无形的太阳能量转移到了液态的甲醇当中,因此,以这种方式得到的甲醇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李春新进一步解释说。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总顾问、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有贤认为,“液态阳光”合成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将二氧化碳变为重要的生产原料,划时代地解决了工业二氧化碳尾气的利用问题。

“工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之所以被大量排放,是因为它无法被大量利用,产生不了价值。而在‘液态阳光’的生产中,二氧化碳变成了重要原料,有了利用的价值。”张有贤说,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不仅将太阳的能量转移到了液态的甲醇中,也使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封存”到了甲醇中,这是人类利用二氧化碳的一次重大创举。

催化技术重大创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不远处就是大连著名的星海广场和星海公园,依山而建、环境优美。

大连化物所是一座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见长的综合性研究所,催化化学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自1983年到大连化物所读研究生以来,李灿院士不断向着一座又一座催化领域高峰努力攀登。“液态阳光”则是李灿和他的团队在催化剂研究上又一次重大突破。

“‘液态阳光’合成成功,实际上就是催化技术的成功。”近期,记者专程前往大连化物所,对李灿院士进行了专访。李灿介绍说,“液态阳光”的合成过程中,通过加入催化剂,大幅提升了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两个生产环节效率。

也就是说,李灿团队分别攻克了两大催化技术。

以电解水制氢为例:传统电解水制氢能耗大,生产出同样体积的氢气不仅成本高,而且速度慢。但使用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先进电催化剂后,单位时间内电解的氢气量大幅增加。

“以前,一小时能够出几百方氢气就已经了不起了,现在我们可以出1000方以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李灿说。

制氢速度提升的同时,还有成本的下降。

传统制氢,每产生一立方米氢气大概需要耗5度以上的电能,但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把生产一立方米氢气的耗电量降至4.3度。

“别小看这0.7度,一方省下0.7度,1亿方、10亿方又要省下多少电,这个量大得不得了。”李灿说,工业生产必须要考虑效率和成本,否则没有企业愿意干。

前沿技术的探索之路往往充满着艰辛。

“液态阳光”的成功,研制出具有很强靶向性的催化剂是关键。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李灿院士团队没有放弃。

“加入催化剂后,要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甲醇,而不是甲烷之类的其他物质。”李灿院士说。

与实验室环境不同,工业合成“液态阳光”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杂质、水、温度等对催化剂的影响。

比如:要确保催化剂耐高温,温度升高不会被烧死、烧结。同时,工业二氧化碳含有大量杂质,有毒化作用,这又需要催化剂要特别“皮实”,既要在温度高的时候不怕烧结,又要同时在各种各样的“粗粮杂粮”原料过来能够被消纳。

“一般的催化剂很怕水,温度高的时候,水对催化剂的破坏很严重,而二氧化碳加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又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李灿说。

通过许多次攻关,一系列问题最终逐一得到解决。
李灿院士团队成员在大连化物所实验室进行催化剂性能测试。

2020年10月15日,兰州新区“液态阳光”示范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一致认为:这一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而“液态阳光”项目运行数据也显示,项目运行1000小时的时候,催化剂依然没有明显失活,抗中毒和抗烧结良好,达到了推广条件。这意味着“液态阳光”这一科技成果已经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

兰州新区“液态阳光”示范项目为下一步建设10万吨级、百万吨级的“液态阳光”生产线打下了基础。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用风能、水能等绿色能源发电,与水和二氧化碳合成出清洁的甲醇。”李灿说。

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2020年1月17日,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总占地面积289亩,投资约1.4亿元的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成功投运,呈液体状的粗甲醇第一次从设备终端的管道中流出。

“电是通过光伏发电得到的,水是普通的工业用水,二氧化碳是从合成氨工厂尾气中捕获的,整个甲醇的生产过程完全实现了绿色生产。”李灿院士团队的王集杰博士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化学品的工业化生产存在着放大效应,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利用小型设备在实验室得出的研究结果,往往与大型生产装置得出的结果有很大差别。
“在实验室里,最初放入反应管的催化剂只有1克,成功后,我们把量放大100倍以上,也就是加入100克催化剂再看结果,成功了,才有了进行工业试验的基础。”王集杰说。

从试验室中的瓶瓶罐罐,到完成工业中试,是“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的一次大跨越。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可年产甲醇1000吨,反应器中投入的催化剂达到了1.6吨,是原始试验的160万倍,达到了项目的工业化示范作用。

“现在的任务是进行推广应用,建设10万吨级甚至规模更大的项目。”王集杰说。

新技术能否被推广,还要算经济账。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有关负责人、兰州新区石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锦算过一笔账,在这一项目中,每吨甲醇的生产成本为3000元。而以传统的煤化工方式生产,每吨甲醇的成本约为2000元。

3000元与2000元,貌似“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缺乏竞争力。

“项目的二氧化碳是购买的,因此增加了500元的成本,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传统二氧化碳排放企业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我们项目很有可能‘零成本’甚至负成本获得二氧化碳,从而使‘液态阳光’成本大幅降低。”姜锦说。

在合成“液态阳光”过程中,除了二氧化碳,电价也对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个好消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3000元的成本是按每度电0.20元的价格计算的,现在有些地方光伏发电成本已降到了几分钱。”对“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的推广前景,姜锦充满信心。

在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中,之所以将甲醇称为“液态阳光”,是因为太阳的能量被一步步转移到了甲醇中。项目落户兰州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海拔高,太阳能资源丰富。

“当然,这也同兰州新区对高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视密不可分,从2018年考察对接到2019年开工,再到2020年建成试运行,仅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兰州新区从土地、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姜锦说。

在王集杰看来,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

我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0亿吨,其中近一半集中在电力、化工、冶金等八大行业。如果能将这些二氧化碳捕集用于制造甲醇,按1.4:1的二氧化碳投入和甲醇产出比例,就等于全国每年在减排50亿吨二氧化碳的同时,能够生产出35亿吨甲醇,社会效应无法估量。

王集杰说,目前工业捕集二氧化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未来,人们还可以对轮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利用。

“液态阳光”合成技术在兰州新区完成工业化验证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中,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荣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已经有多家企业来对接合作,有的已经进入合同起草阶段,很快就有10万吨级以上的液态阳光甲醇合成项目启动建设。”王集杰说。

太阳能为动力,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实现碳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新甘肃客户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5.林鄭月娥在「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致辭時表示,香港具備充足條件加入RCEP,呼籲社會各界創造有利條件力爭香港加入RCEP。2.香港中聯辦、駐港國安公署、外交
  • 我是你的世界,而你在我手心。我听见霍浪说“让我们兑现彼此的承诺,我做你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王子,你做我手心里独一无二的玫瑰。
  • 一些新闻媒体把这部电影的内容称为特别,影片中的男女发现爱没有明天,还是勇敢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这是一个如果你忘掉了名字、忘了承诺、忘了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但
  • 祝贺你我的宝贝[兔子]终于实现了你的梦想 考回了我们最想回到的家乡 成为了你最想成为的人民警察‍♀️2021年初许下的愿望咱俩居然真的都可以实现[泪]这一年真的
  • 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四海飘零,但他有一种超然的格局,无论面对什么,总能泰然处之。苏轼少年出川,之后伴随着升迁、调任、贬谪,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也丰富了他的
  • #重庆婚纱照#文案||一个人独处的高质量优质文案01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我才能自己拥有一整颗月亮02比起有人左右情绪,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日子03每个人都是一条河流
  • 无论是街上跑的汽车,还是你本人,都是由能量组成的。无论是街上跑的汽车,还是你本人,都是由能量组成的。
  • 中产阶级,不被贫穷所困,衣食无忧,也没有房贷……唯独需要我做的,就是完成学业,将来找个能糊口的工作……何必如此忧伤呢?但俺才疏学浅,也没什么能帮到别人的学问……
  • 对自己热爱事物的坚持,对未来生活的无尽期望,对困难大声说不得的勇气,这些都是他们从书本中学不到的。深知时间不等人的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再次挑战登顶,最终,凭借着坚
  • 」反思者的心境,就是「过而不留] #步履不停#烦恼的时候,想一想到底为什么烦恼,你会发现其实都不是很大的事,计较了,就烦恼。每个人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痛,更不必将
  • 恭喜你又成长了一岁,可是我心里却有说不出的难受呢…可能是从小看你长大而现在已经是一位英俊潇洒的大男子缘故吧,一路看你走过来真的很不容易,越长大为什么会越来越不开
  • [蜡烛]《心经》[蜡烛]全文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观 自 在 菩 萨 。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 佛前烧三炷香,其实就是代表对三宝的诚心皈依,也同时代表自己愿意听闻正法,精进修行,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我们学佛最根本的就是要做一个慈悲善良的人,诸恶
  • 拜托了,请放过他们吧。 微博编辑后:有大佬提醒我这只是活动用皮套而非摄影用的(摄影用的已经被改造成其他怪兽)所以这跟电视剧里根本不是同一个,大概是我自己太激动了
  • 悲伤无济于事,身体差了反而是别人的包袱,自己也难过。寒江上,一舟一渡,影若墨染,色若留白,渡前等待着何人至,舟里漂泊向何处去。
  • 谢某欢等4人返乡后又不落实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关于外省返乡人员确需返乡要提前3天向目的地所属行政村(社区)报备和居家隔离等疫情防控措施,且在流调人员调查时隐瞒相关情
  • 但是这个人出现,打破了你以往的所有为人处世的原则。历史的演进是这样。
  • 宋亚轩治愈了我,让我在这平平无奇的生活中感到了无尽的欢乐自从认识了你,我觉得我都有我自己的小世界了,有了一颗特别童真的心,连我自己都变得有些幼稚了我感觉我变了很
  • 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 常随利:纸斜行闲草 兴来书自圣有诗赞曰:“秋风朗月气如虹,行事常从义处丰。作为长安画派书法家,
  •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公安交警系统“双清”(即清廉示范交警中队和清廉示范交警窗口)创建工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开门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提高创建工作质量,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