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宅家Plog

图1-2 早八点 老帮瓜不放弃 继续着运动
图3大学时期超喜欢的乐队 伴随着音乐做运动
图4 胡萝卜 黄瓜 西芹汁
图5 -6封闭前买到的汤汁成了宝贝 韩式部队锅
图7 电影 《恐怖循环 》
图8 陪阿粗玩Switch
图9-11 图面意思

#粗粗和渣渣[超话]##宅家日常##上海疫情# https://t.cn/RVJk9aF

刨花香

你知道吗?刨花是香香的。恐怕,你又要问了,刨花是一种什么花?它开在什么时节?

的确,在机器轰鸣的现代工艺下,很少看见木匠们裁锯木料的场景了,而刨花自然也就少见了。其实,刨花并非什么草本植物,而是木匠在手工刨木料时刨下来的薄片,因多呈卷状,像花一样,故此得名。 刨子滑动,木花飞泻,伴随着“吱吱吱~嚓嚓嚓~”的一阵阵声响,刨花从刨子的缝隙中不停地喷吐而出,落到地上积聚起来,而粗糙的木料会在瞬间功夫就变成各种形状的光滑板材。 如果刨花积的够多,便可以在地上铺上厚厚的一层,坐在上面,软软的,可舒服了。还不时能闻见木头散发出来的香气。倘若,一边闻着刨花香,一边躺在上面打几个滚儿,那感觉更是让人不亦乐乎了。 我和妹妹就是这样闻着爸爸的刨花香长大的。 在我的老家,蓟州北部的一座山村里,我的爸爸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老木匠”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总会亲切地唤他声“张师傅”或是“大哥”,也总会夸他是木艺技术一流的老木匠。 无论是哄孩子入睡的小木床摇篮,还是各家各户的门窗家具,乃至年轻小伙子结婚时添置的组合衣柜和双人床,也无论是盖房时的房梁搭建,还是改造院落时的户内外装修……由我爸经手的活计在我们村差不多占上了七八成。为此,我经常夸赞爸爸是在用自己的手艺“装点”着全村人的生活。每次听了,他都开心地笑着。 我爸大概是从十六七岁开始就跟着县城木具厂的师傅学手艺了。学木工是个体力活儿,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不然的话,很难出师。爸爸常跟我们讲,最开始学的时候,每天只是重复着拉锯、推刨这两样最基本的手艺,手上天天都起水泡不说,还经常会累到胳膊抽筋,一块儿学徒到最后坚持下来的没几个。 我爸说,他之所以坚持下来,一来是为了谋生计,二来是因为他真的喜欢木头,喜欢听锯条在木头上“呲啦呲啦”的摩擦声和刨子在木板上“嚓嚓嚓”的刮刨声,更喜欢木头在自己的雕琢之下变成想象中的精致成品的样子。 我大概是十岁左右就开始帮爸爸干木工活了(其实是捣乱)。我参与的“任务”主要有:拉墨线,刷清漆,对照图纸摆件和收刨花四样。 拉墨线是最简单轻松的工作了,每次拉墨线,我就负责在木料的一端紧紧按住墨线的起头处。爸爸握着形如鸽子旳墨斗,把染上墨汁的墨线从墨斗里缓缓地拽出,按在木料另一端作好记号的地方,然后问:“使劲按着了吗?”我便再次用力,高兴地回应:“可使劲了,按得可紧啦!”爸爸一边叫好,一边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墨线尽量靠中间的地方,随即向上挑起,又迅速松开。这时,一道笔直的黑线就清晰地印在了木料上。 每次“任务”结束,我都会迅疾松开小手,开心地大喊,“成啦!成啦!”望着我和爸爸共同完成的“墨印”作品,尽管只是一道线,但却特别有成就感。 喜欢刷清漆是因为我从小就特别喜欢闻漆的味道。记得有一次,我竟把手伸进了油漆桶,抓了一把“痛快”地闻了起来。可到后来却怎么也擦不掉,急坏了。被我爸一眼望见,他扔下手里的活,用手沾了一把汽油,才一点一点儿的给我搓洗干净。嘴里还唠叨着,真是会捣乱啊! 我嘴上认着错,却在心里偷偷地乐着:这才哪儿到哪儿啊,看我一会儿还要把木料当成积木玩呢!我爸其实知道,自从他用“木块理论”给我讲解几何题开始,我就喜欢上了木块的拼接,用实物摆拼更有助于我对于“辅助线”画在哪儿的理解。谁让我逻辑思维差呢?所以,即便我把他裁好的木块拼的七零八落的,他也从来不恼,只是嘱咐我注意安全,别砸到了脚。 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收刨花!不管是做门窗还是打家具,基本上都要把木料做成光面,这时,就需要用到“刨”这个工艺了。刨的种类很多,我爸的工具箱里就放满了各种型号的粗刨、细刨。看着简单,想要用刨子推出刨花来,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我试过很多次,粗刨的阻力很大,拿它在木头上推,根本就推不动。即便是细刨阻力小,但推上一下,也还是会跑偏,根本不见刨花出来。 可同样的工具拿在我爸的手里,竟然行云流水一般顺畅,他几乎熟练到不用眼睛看就能操作的地步。每当这时,我就开心地守在旁边,随着一串串刨花飞落而下,便迅即把它们抱到一边玩耍。 我爸真的是有一双巧手的,虽然粗大,但干起活来,绝对的精细,那种专注而又自信的神情至今深埋在我的脑海。而他一手拿着锯子或是刨子,一手拎着扁粗的铅笔捉摸着在哪下笔做记号,以及他的耳朵上总是夹着一颗香烟卷的样子,是我自打记事起,便在心里为父亲画好的高大而又英雄的画像。 我家从老房变成新房,唯一不变的就是在房西留下的那间简易“工作室”:没有门窗,不做内装修,为的就是方便爸爸存放他的宝贝工具和木料,当然,还有积攒起来的一大堆刨花。 你可能还不知道,刨花还有一个妙用,那就是晾好、晒干后用作引火之用。这些刨花燃烧在烧火做饭的炉灶里,很快便能升起一囱囱的炊烟。特别是到了雨季,天气潮湿,想要取火做饭,啥样的软柴都不敌它好用。每逢这时,左邻右舍的都要来我家“捧”刨花。我爸大方极了,总是让人家抱上个满怀拿走,等邻居们都急慌慌地赶回家做饭,他才一点点把散落在地上的刨花扫成一小堆,再次收起来,丝毫也不浪费。 紧接着,我家的烟囱里,邻居家的烟囱里,便相继冒出了一阵阵袅袅的炊烟。不大功夫,家家户户就围坐在自家堂屋的饭桌旁,那粗大的陶瓷碗里盛满了美味的饭菜佳肴,欢快的笑声萦绕在了群山旷野之中……

#北海# 【“文化北海”优秀文化作品展播】文学节目:《追寻海丝路》
“文化北海”优秀文化作品展播
请听文学节目《追寻海丝路》
寻找“海丝路”

北海市园博园内,大型舞台剧《碧海丝路》正在大剧场上映。大剧院外观设计形似海洋生物——海胆,“海胆”内座无虚席,散场很久,观众的目光仍然注视着灯光璀璨的舞台,沉浸在扣人心弦的表演中。
中国作协会员,北海作家庞华坚:“感觉特别亲切,很熟悉,就像看到小时候的一些场面,看到南流江上的那些船,那些人,看到他们开船出发,又看到他们开船回家。 ”

2014年,北海市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与泉州、扬州、宁波、广州等市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事实上,早在2004年,北海就已经开始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北海,就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背景、历史价值及其深远意义展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作为工作人员之一,我参与了整个研讨会,由此对我的家乡产生了新的认识:活力无限,风景明媚只是北海的外在形象,而它的魂,却是那么深邃、厚重。
《碧海丝路》于我,不仅是一部舞剧,更是一份对城市脉络的梳理、回望与感知。悠长的海上丝绸之路,不知承载了多少时空的烟云,又回荡着多少动人的故事。这部舞剧以风格独特的音乐与风情无限的舞姿,在舞台复活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汉代传奇。舞剧由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执行总导演、中国舞协第十届副主席陈维亚担任总编导,冯双白、卞留念、郑冰等名家参与编剧、作曲,具有51年创团历史的北海歌舞剧院担纲演出。

北海歌舞剧院院长宋亚平:“海上丝绸之路,千秋万代,连绵不断,这就是我们创编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的初衷和它的艺术定位。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继续将其世世代代传播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全剧由“使命”“婚礼”“海路”“感恩”“守望”“归来”“红帆”一共七幕组成。年轻船长大浦出使海外,临行前与渔家姑娘阿斑结婚,在海路上救起已程不国(今 斯里兰卡)公主梅丽莎并俘获其芳心,然而大浦仍不为所动,只顾完成使命。而大海的另一边,在漫长的等候中,阿斑在海边石化了。“归来”一幕,终于交付国书完成出使回到了合浦的大浦,拥抱着阿斑,于是奇迹发生了……
2016年春天,我们跟随中国作协会员,北海作家庞华坚来到他的家乡:合浦县乾江镇采风。修于道光年间的《廉州府志》称:“由乾体过大观港、乌雷岭便到越南”;《合浦县志》称“乾体港‘扼江海之交,为合浦门户’”,在汉代即为中国与东南亚交通贸易的重要口岸。

庞华坚:“这里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乾江,舞剧中的船长大浦船长,就是从这里扬帆起航去到世界各地的。”
散文 《从汉朝走过》
作者:庞华坚

我老家乾江紧挨禁山,地处合浦县城廉州南郊。小时候,我们捡树枝、砍柴、扒柴草,一般会穿过禁山、杨家山,去中站。那里树林茂密。有非常多的小山丘。

我们知道,那些小山丘叫汉墓,埋着两千年前汉朝的人。传说能把坟墓建得这么高大,埋的都是当时的大官,大官墓里自然有金银珠宝,越高大的墓,陪葬的金银珠宝越多。平时也听大人讲过不少哪个村子的人盗墓发了大财,哪个村子的人盗墓遇上不干净的东西疯了,哪个村子的人盗墓被抓了被判被枪毙了的事。

按说小孩子应该恐惧坟墓,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对那些新坟害怕,在树林里不小心看到,会远远绕开。但是汉朝那些小山丘上,是我们攀高、爬低、耙草、砍柴、玩耍的好场所。碰到一些因雨水浇淋暴露出来的宽大墓室,忍不住好奇地探头探脑。汉墓里,白骨之类是见不到的,顶多只能看到一些破罐残砖。小孩子不懂事,见没什么好玩,也不刺激,一声“撤——”,便离开了。

长大之后才知道,那些“破罐残砖”,都是两千年前烧制的物品,是考古工作者视为宝贝的东西。我去过一些博物馆,曾看见玻璃柜里垫着厚厚的绸缎,陈列着很多“破罐残砖”,就禁不住笑自己:说不定哪一件就是我小时候见过并戏笑为“废品”的呢!

小时候玩耍的那些小山丘,就是大名鼎鼎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浦汉墓群。

合浦汉墓群,经勘探造册编号的封土堆有1200座,而专家分析,地下的汉墓估计在10000座左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文物逾万件,陶器、青铜器、铁器,玻璃器、玉石器等不计其数,“不少文物的精美程度,全国罕见。”

合浦的汉墓里为什么藏有那么多的文物?据史书记载,汉墓陪葬品多,是汉继秦风之故。奇怪的是,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相对于中原而言,北部湾畔的合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天边了。那么遥远的地方,竟然留下如此众多的汉墓,不能不让人惊叹和好奇。

合浦先秦属百越中的骆越,秦代为象郡辖地。汉元鼎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11年始设合浦郡。合浦,意为江河汇集于海之地。汉朝时期,尤其是在东汉,由于匈奴占领了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经西域与外国贸易的丝绸之路不畅,南方的通商海路就显得尤其重要。从合浦港出海南下,可抵达越南、缅甸、印度、马来半岛、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这是一条从中原出发,去东南亚诸国最便捷的通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合浦成为汉代一个重要的地域性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

中心既成,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云集,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于是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无数让人惊叹的汉墓,而汉代的气息,以“南珠”、“马援”、“铜凤灯”的名义,在这块土地上经久不息。

我无法去判断那些从汉墓里出土的诸如“铜凤灯”、“铜仓”之类文物的价值。对我而言,生活在这样一块土地上,即使回老家,也必须穿过那些高高低低的土丘。在那些小山丘走过时,我有走进遥远的汉代的感觉,好像看到一些穿着汉服的人依然平静地过着他们的生活。我们和他们,似乎是同一类人,似乎又不是同一类人。他们并不因为我们的惊扰而错乱了生活的节奏,也不因为我们的好奇而回避其大气象和雍容华贵。

我们更像一群无知者,无措地站在他们身边。

海浩淼兮汩洪溶,流蕴蕴兮涛汹汹。

沧海浩茫,不停翻卷的滔滔白浪,无声地讲述着北海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历史故事。

站在乾江,一幅幅画面在我眼前浮动:

太阳在绿如草原的北部湾海面上升起,通体红亮。东北风吹得海面波光粼粼,像抖动的丝绸,海鸟在起伏不定的绸面上翩跹。

艳阳初升,风顺浪平,这是一个好日子,船长大浦率领的一列船队出发了!

楼船上载着一匹匹与黄金同价的丝绸,还有瓷器和珍珠。船上的黄门、驿长、商人以及水手们在向岸上的人们告别、挥手;岸上锣鼓喧天,号角声声,旌旗猎猎,送行的人们依依不舍……

这是一个根据古籍想像出来的起航场景。而这一幕的时间距今已经有两千余年。

那些古远痕迹被岁月之尘掩埋,又再次被时光之手拂开。

我相信,大浦船长带上船去的,除了丝绸、瓷器,一定还有我们合浦的南珠。

关于南珠,有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如成语故事“珠还合浦”,就是以南珠之乡——合浦为背景,讲述了清廉勤政的孟尝君兴利除弊,去珠复还的故事。

北海作家段扬:“自古以来,合浦就出产世界上最好的海水珍珠,把地名和特产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成语,在成语大词典里边,不说是绝无仅有,那也是凤毛麟角。”

不过,以珍珠为线索,串起的最有情味的故事,莫过于明代作家冯梦龙“三言两拍”里的一章《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故事的主人公蒋兴哥是一位湖广襄阳府的生意人,从广东合浦一代贩卖珍珠、玳瑁等到苏州枫桥。故事一波三折,内有乾坤。

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年轻商人蒋兴哥与妻子王三巧是一对恩爱夫妻。蒋兴哥去广东做生意,中途生病延误了归期。三巧在商人陈大郎的挑逗下与之产生私情,并将丈夫祖传的珍珠衫相赠。陈大郎在行商途中与蒋兴哥相识,在陈大郎的细心照料下,蒋兴哥的病终于好了,说起要返乡一事。陈大郎不知内情,把珍珠衫拿给蒋兴哥看,还托他带情信和礼物给三巧。

得知真相的蒋兴哥回家后,对妻子一句重话也没有,只责怪自己不该抛下年青的妻子独守空房。他平静地附上休书送三巧回了娘家,又把妻子的衣服首饰物品封成了十六个箱子。只因兴哥夫妇本是十二分相爱的,“虽则一时休了,心中好生痛切,见物思人,何忍开看。”

三巧被休后,试图自杀被父母救起,后嫁给吴进士做妾,随夫上任。临行时蒋兴哥将十六个箱子做为前妻的陪嫁送上。大家有说兴哥忠厚,有说兴哥痴呆的,兴哥并不理会。

多年后,蒋兴哥再次出门做生意,在合浦县无意中打死了一个老人,审理的官员正是三巧的老公吴进士。三巧得讯后连哭带求,假称蒋是过继给他人的亲哥哥,吴进士只好特别替蒋兴哥开脱掉了这场官司。

三巧要求与蒋兴哥见面。“他两个也不行礼,也不讲话,紧紧地你我相拥,放声大哭。就是哭爹哭娘,从没见这般哀惨”。这一哭,吴进士看出不对了,两人只好说了实话。

吴进士得知真相后,索性把三巧还给了蒋兴哥,连那十六箱财物也一并发还。

蒋兴哥从此与三巧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在那样的封建时代,破镜还能重圆。在这篇小说里,少了仇恨和扭曲,多了宽容和善良,体现了人性的温暖。夏志清在他的《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对此文做出了极高的评价:“中国古典小说充满了荒诞,而《珍珠衫》则是其中经过变异的独一无二的奇迹。”
沧海月明珠有泪。2016年5月,对南珠研究情有独钟的作家段扬罹患抑郁症,不幸离世,留给世人的是他的最新著作《珍珠故事》。

段扬:“在南珠之乡,南国珠城讲述珍珠的故事,展示珍珠文化,那真是如数家珍啊。足以令北海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能够激发我们更加地热爱家乡。”

斯人已逝,在他的笔下那些与珍珠有关的美与丑、善与恶、正与邪、忠与奸、廉洁与腐败、仁慈与残暴的故事,依然伴随阵阵涛声,娓娓地讲述着。

北宋文豪欧阳修在诗歌《鹦鹉螺》中曾经这样描述:

大哉沧海何茫茫,天地百宝皆中藏。

牙须甲角争光鋩,腥风怪雨洒幽荒。

珊瑚玲珑巧缀装,珠宫贝阙烂煌煌……

生活在陆地上的人,只能凭藉着想象来勾勒海上风光。隔着层峦叠嶂的波涛,隔着腥咸凌厉的海风,异域究竟是珠宫贝阙?还是弥漫着腥风怪雨的幽荒之地?

对“外世界”的向往和征服是从古至今深植于人们心底的一个勇者梦。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合浦汉代墓葬群和光彩夺目的南珠,这三样“标志性”地理要素见证着北海对外开放的滥觞。如今,始发港的遗址被淹没在合浦一片濡积平原之下;当年那些战风浪,扬国威,主动参与世界交往的黄门、船队官兵、商人,也已长眠于地下。远远看去,静默的封土堆和其上枝繁叶茂的树,仿佛一个个巨大的感叹号,在感叹那段历史的辉煌与神奇。海纳百川,扬帆济远。先辈们筚路蓝缕,百转千回,留下无数的珍贵文献,记载了独到而生动的体验,交流着新奇又珍贵的物品。

我用目光在地理与文物里,在史料与典籍里,在文学与艺术里,追随着先辈们的脚步,折服于他们的勇气与智慧。唯其开放的胸襟和视野,唯其勇敢无畏的探索精神,才让今天的我们领略到灿烂的西方文化,也让西方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璀璨的光华。
▍撰稿:路迪 庞华坚
▍播音:红叶 敦威
▍录音合成:叶清 覃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富士康曝非法加班,iPhone X等高科技产品背后的无奈
  • 台湾5.2级地震后发生8次余震 网友:狂念阿弥陀佛
  • 19次捐款955万,神秘人“顺其自然”再捐96万 网友:大概是天使吧
  • 穿高跟鞋领证被打!自己矮,为何怪女人有高跟鞋?
  • 谢贤节目怒踹小孩子?什么情况?
  • 格斗孤儿事件反转: 可回俱乐部练格斗 毕业获学历
  • 王思聪抢镜关晓彤,激动得做出这个动作...
  • 岳云鹏发辣眼自拍 粉丝看完之后不淡定了
  • 真没想到!已有6家共享单车倒闭,你的押金退了么?
  • 王思聪抢镜关晓彤,激动之余发朋友圈错把张靓颖当蕾哈娜
  • 深圳现暴力接亲,抡起大铁锤将大门砸开伴娘脸上挂彩
  • 成都一在建工地失火,火光冲天惊呆网友!
  • 年度票房破500亿,从电影票房看中国经济的可能性
  • 全美音乐奖赛琳娜被质疑假唱 全程不是低头就是遮脸
  • 手欠?男子被曝在北京大兴野生动物园下车砸熊!园方:情况属实!
  • 尴尬!王思聪看维密秀干站着 还抢镜关晓彤的自拍
  • 深圳现暴力砸门接亲 姐妹团脸被划伤
  • 突发!成都益州大道某在建工地突发大火 现场火光冲天……
  • 趣店数据疑似外泄十万可买百万学生信息 | 最新应回
  • 李晨恶搞范冰冰“大脸照”,被控诉是最大黑粉,两人上演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