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祛湿方,祛湿鼻祖方,祛湿基础方,祛湿万能方,它是——

原创 文泉杰 文小叔说
 
中国人的湿气只有医圣张仲景才懂,张仲景深谙湿气的本质,于是开出一个方子,成为祛湿的鼻祖方,后世所有祛湿的方子都是在这个祛湿方基础上加减而来。

千古第一祛湿方苓桂术甘汤送给你们。

茯苓20克  桂枝15克  白术10克  炙甘草10克

(以上四味药放入两瓶矿泉水,大火烧开,小火煎煮半个小时,差不多剩一半的水就可以了。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服用的时候加热。)

张仲景说这个方子治疗什么病呢?

第一个治疗“心下逆满”。心下就是脾胃这个部位,逆满就是脾胃水湿太多了,有一种上逆的感觉,比如喝点水就想打嗝或者呕吐。

第二个治疗“气上冲胸”。意思就是说湿气太多了,不能气化成津液,到胸部这个位置受到了阻挡,于是就有一种气冲到胸部,很膈应的感觉。

第三个治疗“起则头眩”。意思是说,蹲下去马上站起来头晕。蹲久了站起来头晕正常,很多人都有,但是如果刚蹲下就站起还头晕的话就是湿气太重的原因。当然也有单纯血虚的原因。但如果一个人湿气太重的话,他的脑部气血就相对不足,因为有一部分被湿气占据了,所以起身的时候会导致脑缺血从而头晕。

第四个治疗“身为振振摇”。走路的时候身体摇晃,需要扶着墙走。为什么会摇晃呢?可以想象一下,只有小舟在江河里才会摇晃,身体里面的水湿多了,身体就好比小舟,摇摇晃晃的。

以上四个症状是苓桂术甘汤主攻方向,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放到今天来说,只要你身体有湿气,尤其是中焦脾胃有湿气都可以用这个方子。中焦脾胃有湿气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呢?有一条水汪汪的大舌头,舌头又胖又大,口水多,一天到晚没有喝水的欲望,喝点水胃胀,都可以听到水在胃里晃荡发出的声音,至于脸皮浮肿,眼袋大,四肢浮肿那就更不用说了,说明你的湿气已经泛滥成灾了。

张仲景真是无上高明,这个方子妙就妙在它符合养生的最高境界“一阴一阳谓之道”。方中的配伍非常精妙,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补有泄,可谓天衣无缝也。

下面文小叔细细唠叨唠叨方子中的四味药。

茯苓。

茯苓可是个好东西,它有多好?据考证,从古至今所有的药方中用的最多的就是茯苓。茯苓,九大仙草之一,不温不燥,不寒不热,它的性子很平和,所以慈禧太后天天吃它,还让人发明了一种美味又养生的食品叫茯苓饼。

茯苓祛湿是比较缓慢的,用的是它的甘淡之性,茯苓不像薏米那么猛烈,茯苓是往下走的,能够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去。茯苓需要重用才有效果,这个方子用的最多,用到了20克。著名老中医岳美中特别擅长当用茯苓来治疗脂溢性脱发,茯苓用到50克。

桂枝。

桂枝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所在,如果缺了桂枝,这个方子就平淡无奇。如果说茯苓是所有药方中用的最多的一味药,那么桂枝就是所有经方里用的最多的一味药,张仲景如此钟情于桂枝,以至于无论寒症热症虚证实证,还是表征里症还是半表半里症,都有桂枝的身影。

并不是说桂枝无所不能,但足见桂枝的神通广大。

小伙伴们问,啥是桂枝?

桂枝就是桂树的枝头,最上面的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可见它的生发之力是很强的。桂枝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先问小伙伴们一个问题,脾胃为啥子有湿气?

因为脾胃睡着了,不干活了,为啥不干活了,因为脾胃太冷了太寒了冻着了。中医有一个术语叫“纳呆”,说的就是脾胃像木头一样,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所以,我们要把脾胃叫醒。怎么叫醒?绝对不能用寒凉去叫醒,要用温度热度去叫醒。让太阳照进我们的脾胃,让脾胃不再阴霾。这个桂枝就好比太阳,它能够气化中焦脾胃的水湿,让水湿变成人体可以利用的水蒸气,让这些水蒸气滋润我们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

白术。

白术也是健脾祛湿的高手,它的味道很香,它既能够像桂枝一样叫醒我们的脾胃,也能够像茯苓一样祛湿,只不过它的药性是往上走的。白术气化的是中焦脾胃可以利用的水湿,把它变成身体需要的津液。

炙甘草。

甘草,小伙伴们都知道,主要功效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炙甘草在甘草的基础上烤制或者蜜制,去掉了甘草清热解毒之效,增加了补中益气的效果。炙甘草在这个方子起到什么作用呢?第一调和诸药,第二救津液,因为桂枝白术都比较温燥,又加之大量的茯苓利水,为了防止大量的津液流失,所以加入炙甘草反佐一下。

苓桂术甘汤的妙处远不止这些,这个方子还包含了祛湿的三个方法。

中医祛湿的第一个方法——利湿。

利湿或者叫利水或者叫利尿,通俗地说,就是借助利湿的药材让我们身体的湿浊直接从下面从小便排出去。这些年我们疯狂追逐的祛湿食材红豆薏米不就是这样的吗?红豆薏米都是利水利湿的食材,刚开始时还有点效果,慢慢地就没有效果了。而且利水利湿的药材多数是寒凉的,长期食用会伤害脾胃,反而会加重湿气。

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也是利湿的,茯苓的好处是它是平和的,不伤脾胃。这就是文小叔为何不向小伙伴们推荐红豆薏米,却一直推荐茯苓的原因。

中医祛湿的第二个方法——渗湿。

这个渗湿又怎么理解呢?渗就是慢慢渗出来的意思。比如我们经常说这个人脸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样说小伙伴们应该明白了吧?这个渗湿就是发汗的意思。借助解表发汗的药材让我们的湿气从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慢慢渗出来。

渗湿需要强壮我们的心阳。有的小伙伴心气不足,心阳衰微,怎么也不出汗,就算到了酷暑,人家都汗流浃背了,他就是不出汗。这时候要调理心脏了。出汗是我们身体排毒的一个重要通道,老不出汗湿气怎么去掉呢?

苓桂术甘汤中的桂枝就可以强壮心阳,解表渗湿。而且桂枝还可以通过升阳来祛湿。湿气本质上是一种阴邪。桂枝就好比天空中的太阳,太阳一出来,地上的湿气很快就会去无踪。

中医祛湿的第三个方法——燥湿。

燥湿,一看这个燥字就与火有关,所以我们借助温补的药材来燥湿。小伙伴们慢慢体会一下这个燥湿的概念,把毛巾放在炉火上烤的时候,毛巾的湿气是不是被蒸发了?然后我们把干燥的毛巾往桌子上一放,桌子上的水就被毛巾吸走了,这就是燥湿。

谁来燥湿呢?苓桂术甘汤中的白术是燥湿的一把手,白术大哥苍术更是厉害,一般不用。

不过话说回来,见湿祛湿都是治标,怎么才是治本呢?那就是断绝湿气的来源。不然你一边祛湿,另外一边湿气源源不断地产生,你不是白浪费功夫了吗?

怎么治本?中医五行当中谁克水来着?对喽,就是土。这土是什么呢?就是脾嘛,脾属土。所以要从根本上祛湿就要好好健脾。

还有,《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湿气的来源就是脾,要想断绝湿气的来源,必须要把脾胃调理好。

用什么来健脾呢?白术是最佳选择,炙甘草可以来帮忙。

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苓桂术甘汤:你看,这个茯苓就相当于利湿,把我们的湿气从小便排出去。 这个桂枝呢就相当于渗湿,可以强壮我们的心阳,可以解表发汗,让我们的湿气从体表毛孔渗出去。这个白术呢就相当于燥湿,把我们身体可以利用的水气化成水蒸气,就像火炉烘烤毛巾一样。这个炙甘草呢就相当于健脾,牢牢守住我们的脾胃,白术同样也可以健脾。

这个方子紧紧扣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个思想:桂枝从脾胃走到肌肉皮肤;白术从脾胃往上走,升发清阳;茯苓从脾胃往下走,降掉湿浊;炙甘草稳固脾胃。

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汗多了,这正是祛湿的效果出来了。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排便次数多了,排便之后感觉非常舒服,当然了,把身体里的垃圾排出去了当然舒服喽。无毒一身轻嘛。还有的人用这个方子治好了长达数年的慢性湿疹。还有的人用这个方子治好了膝关节积液、胸腔积液、脑积水、胃胀、水肿等等。

真不愧是千古祛湿第一方啊。张仲景真是高明啊!写到这文小叔对张仲景的敬佩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最后说一下这个方子偏温,适合脾胃寒湿的人。

千古第一祛湿方,祛湿鼻祖方,祛湿基础方,祛湿万能方,它是——

原创 文泉杰 文小叔说
 
中国人的湿气只有医圣张仲景才懂,张仲景深谙湿气的本质,于是开出一个方子,成为祛湿的鼻祖方,后世所有祛湿的方子都是在这个祛湿方基础上加减而来。

千古第一祛湿方苓桂术甘汤送给你们。

茯苓20克  桂枝15克  白术10克  炙甘草10克

(以上四味药放入两瓶矿泉水,大火烧开,小火煎煮半个小时,差不多剩一半的水就可以了。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服用的时候加热。)

张仲景说这个方子治疗什么病呢?

第一个治疗“心下逆满”。心下就是脾胃这个部位,逆满就是脾胃水湿太多了,有一种上逆的感觉,比如喝点水就想打嗝或者呕吐。

第二个治疗“气上冲胸”。意思就是说湿气太多了,不能气化成津液,到胸部这个位置受到了阻挡,于是就有一种气冲到胸部,很膈应的感觉。

第三个治疗“起则头眩”。意思是说,蹲下去马上站起来头晕。蹲久了站起来头晕正常,很多人都有,但是如果刚蹲下就站起还头晕的话就是湿气太重的原因。当然也有单纯血虚的原因。但如果一个人湿气太重的话,他的脑部气血就相对不足,因为有一部分被湿气占据了,所以起身的时候会导致脑缺血从而头晕。

第四个治疗“身为振振摇”。走路的时候身体摇晃,需要扶着墙走。为什么会摇晃呢?可以想象一下,只有小舟在江河里才会摇晃,身体里面的水湿多了,身体就好比小舟,摇摇晃晃的。

以上四个症状是苓桂术甘汤主攻方向,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放到今天来说,只要你身体有湿气,尤其是中焦脾胃有湿气都可以用这个方子。中焦脾胃有湿气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呢?有一条水汪汪的大舌头,舌头又胖又大,口水多,一天到晚没有喝水的欲望,喝点水胃胀,都可以听到水在胃里晃荡发出的声音,至于脸皮浮肿,眼袋大,四肢浮肿那就更不用说了,说明你的湿气已经泛滥成灾了。

张仲景真是无上高明,这个方子妙就妙在它符合养生的最高境界“一阴一阳谓之道”。方中的配伍非常精妙,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补有泄,可谓天衣无缝也。

下面文小叔细细唠叨唠叨方子中的四味药。

茯苓。

茯苓可是个好东西,它有多好?据考证,从古至今所有的药方中用的最多的就是茯苓。茯苓,九大仙草之一,不温不燥,不寒不热,它的性子很平和,所以慈禧太后天天吃它,还让人发明了一种美味又养生的食品叫茯苓饼。

茯苓祛湿是比较缓慢的,用的是它的甘淡之性,茯苓不像薏米那么猛烈,茯苓是往下走的,能够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去。茯苓需要重用才有效果,这个方子用的最多,用到了20克。著名老中医岳美中特别擅长当用茯苓来治疗脂溢性脱发,茯苓用到50克。

桂枝。

桂枝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所在,如果缺了桂枝,这个方子就平淡无奇。如果说茯苓是所有药方中用的最多的一味药,那么桂枝就是所有经方里用的最多的一味药,张仲景如此钟情于桂枝,以至于无论寒症热症虚证实证,还是表征里症还是半表半里症,都有桂枝的身影。

并不是说桂枝无所不能,但足见桂枝的神通广大。

小伙伴们问,啥是桂枝?

桂枝就是桂树的枝头,最上面的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可见它的生发之力是很强的。桂枝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先问小伙伴们一个问题,脾胃为啥子有湿气?

因为脾胃睡着了,不干活了,为啥不干活了,因为脾胃太冷了太寒了冻着了。中医有一个术语叫“纳呆”,说的就是脾胃像木头一样,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所以,我们要把脾胃叫醒。怎么叫醒?绝对不能用寒凉去叫醒,要用温度热度去叫醒。让太阳照进我们的脾胃,让脾胃不再阴霾。这个桂枝就好比太阳,它能够气化中焦脾胃的水湿,让水湿变成人体可以利用的水蒸气,让这些水蒸气滋润我们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

白术。

白术也是健脾祛湿的高手,它的味道很香,它既能够像桂枝一样叫醒我们的脾胃,也能够像茯苓一样祛湿,只不过它的药性是往上走的。白术气化的是中焦脾胃可以利用的水湿,把它变成身体需要的津液。

炙甘草。

甘草,小伙伴们都知道,主要功效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炙甘草在甘草的基础上烤制或者蜜制,去掉了甘草清热解毒之效,增加了补中益气的效果。炙甘草在这个方子起到什么作用呢?第一调和诸药,第二救津液,因为桂枝白术都比较温燥,又加之大量的茯苓利水,为了防止大量的津液流失,所以加入炙甘草反佐一下。

苓桂术甘汤的妙处远不止这些,这个方子还包含了祛湿的三个方法。

中医祛湿的第一个方法——利湿。

利湿或者叫利水或者叫利尿,通俗地说,就是借助利湿的药材让我们身体的湿浊直接从下面从小便排出去。这些年我们疯狂追逐的祛湿食材红豆薏米不就是这样的吗?红豆薏米都是利水利湿的食材,刚开始时还有点效果,慢慢地就没有效果了。而且利水利湿的药材多数是寒凉的,长期食用会伤害脾胃,反而会加重湿气。

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也是利湿的,茯苓的好处是它是平和的,不伤脾胃。这就是文小叔为何不向小伙伴们推荐红豆薏米,却一直推荐茯苓的原因。

中医祛湿的第二个方法——渗湿。

这个渗湿又怎么理解呢?渗就是慢慢渗出来的意思。比如我们经常说这个人脸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样说小伙伴们应该明白了吧?这个渗湿就是发汗的意思。借助解表发汗的药材让我们的湿气从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慢慢渗出来。

渗湿需要强壮我们的心阳。有的小伙伴心气不足,心阳衰微,怎么也不出汗,就算到了酷暑,人家都汗流浃背了,他就是不出汗。这时候要调理心脏了。出汗是我们身体排毒的一个重要通道,老不出汗湿气怎么去掉呢?

苓桂术甘汤中的桂枝就可以强壮心阳,解表渗湿。而且桂枝还可以通过升阳来祛湿。湿气本质上是一种阴邪。桂枝就好比天空中的太阳,太阳一出来,地上的湿气很快就会去无踪。

中医祛湿的第三个方法——燥湿。

燥湿,一看这个燥字就与火有关,所以我们借助温补的药材来燥湿。小伙伴们慢慢体会一下这个燥湿的概念,把毛巾放在炉火上烤的时候,毛巾的湿气是不是被蒸发了?然后我们把干燥的毛巾往桌子上一放,桌子上的水就被毛巾吸走了,这就是燥湿。

谁来燥湿呢?苓桂术甘汤中的白术是燥湿的一把手,白术大哥苍术更是厉害,一般不用。

不过话说回来,见湿祛湿都是治标,怎么才是治本呢?那就是断绝湿气的来源。不然你一边祛湿,另外一边湿气源源不断地产生,你不是白浪费功夫了吗?

怎么治本?中医五行当中谁克水来着?对喽,就是土。这土是什么呢?就是脾嘛,脾属土。所以要从根本上祛湿就要好好健脾。

还有,《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湿气的来源就是脾,要想断绝湿气的来源,必须要把脾胃调理好。

用什么来健脾呢?白术是最佳选择,炙甘草可以来帮忙。

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苓桂术甘汤:你看,这个茯苓就相当于利湿,把我们的湿气从小便排出去。 这个桂枝呢就相当于渗湿,可以强壮我们的心阳,可以解表发汗,让我们的湿气从体表毛孔渗出去。这个白术呢就相当于燥湿,把我们身体可以利用的水气化成水蒸气,就像火炉烘烤毛巾一样。这个炙甘草呢就相当于健脾,牢牢守住我们的脾胃,白术同样也可以健脾。

这个方子紧紧扣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个思想:桂枝从脾胃走到肌肉皮肤;白术从脾胃往上走,升发清阳;茯苓从脾胃往下走,降掉湿浊;炙甘草稳固脾胃。

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汗多了,这正是祛湿的效果出来了。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排便次数多了,排便之后感觉非常舒服,当然了,把身体里的垃圾排出去了当然舒服喽。无毒一身轻嘛。还有的人用这个方子治好了长达数年的慢性湿疹。还有的人用这个方子治好了膝关节积液、胸腔积液、脑积水、胃胀、水肿等等。

真不愧是千古祛湿第一方啊。张仲景真是高明啊!写到这文小叔对张仲景的敬佩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最后说一下这个方子偏温,适合脾胃寒湿的人。#中医养生##陈易玄#

“书协”为何变“书邪”?
原创 龚关长斌 2022年5月25日星期三

如今,书法评论界以微信群中的点击量作为评比依据决定某书画作品的优劣已然成为公认的法则。不知书画界的大佬们对此有何见教?但就大众网友看来,此举甚是荒唐,使拥有中华文明的堂堂书画殿堂大打折扣,大失水准。难怪有网友发文痛斥当今的“书法协会”为“书法邪会”,一个“邪”字被认为修改得恰如其分!

这不,在我的跟前就正在发生着这样的事。

从4月下旬开始,有个在网上推出的《“墨绘山河杯”全国书画大赛》在我们老年支部微信群里开始火了起来。因为有老年同事把自己的书法参赛作品晒到群里让大家点赞。这本身就是一件大好的事情。退休了,不仅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有许多老年同志喜欢练练书法,而且还有自己的书法作品参加全国举办的书画大赛,不仅是老有所乐,还应该说是老有所成。群里号召大家点赞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儿。自己的同志有了成就,大家也沾光!

有许多东西的初衷是好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看着慢慢地变味了!

微信群里记载,4月27日09:37:52署名“枝叶”的作者把他的书法作品发在群里:

就是所见的这两幅作品,三个字。在字幅后面紧跟着的是作者的一首小诗:“少壮也曾惜年华,彡县州省学无涯。春风桃李随他去,老来无事乱塗鸦!”这显然是作者表示出的一番伟大的谦虚。后面又紧跟着说:“感谢各位为弘扬中华文化贡献一纷力量!”一看便知是求大家点赞。当然,我是照原文复制过来的,两句话中各有一错别字就不用说了。

老年同事之间,难得一见群里有这么好的书法作品,实属不易。

于是老年党支部书记率先发话,紧接着是大家纷纷点赞。

作者“枝叶”也不断地出来发表感言,感谢各位的点赞。

点赞的票数多了,作者的答谢感言也有所升级。

直至本文发稿之时(5月27日下午),这些点赞已经历时整整一个月,也就是30天了,人们仍在没完没了的点赞。当然我没关心过这个活动的起止时间,这样的点赞也不知道还要进行到哪一天。我只是在想,这样没完没了的点赞有意思吗?群里网友标示点赞的最高票数已经是6383票了。这6383票中究竟有多少个人在点赞呢?我们可以看到,本群里每天也就那么几人在反复投票,反复点赞,开始是标注“已点赞”“点赞成功”“今天点赞成功”,后来能看出每天点赞的票数,标示“今天XXXX”,花样不断升级翻新,也真能看出这是一些好同志。早上起来6点多就有人开始了点赞,有的到晚上很晚了也不忘点赞,做到早晚汇报,对朋友可说是忠心耿耿,全心全意了。并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对朋友说得上是肝胆相照发。笔者在另的网络群还发现,说每人每天最高还可以点赞三次。把这么一件事搞得这么离奇古怪,这能说明什么呢?

我认为有这样几点,说出来与大家商讨:

第一、网友点赞只能是凭感觉,凭感情,没有标准,这样产生的结果只能是制造混乱,把水搅浑。
用这样的点赞票数替代评选标准,这样的评比有用吗?诚然,使用网友点赞在一定范围内应该还是有些作用的,比如说,增加氛围,让知道这件事的面广一些,提高群众性、娱乐性都是可以的。但像这样的全国性的书画大赛,是认真的,不是开开玩笑而已,用点赞数来确定评判结果实属荒唐,等于没有标准,大家都可以随意乱来。故意把水搅混制造混乱,以便有人好混水摸鱼。

第二、把个原本很高雅的全国书画大赛搞得如此庸俗不堪,居心何在?
书画作品属于作者个人的创新成就,评比历来都是靠作品说话,而不是靠什么点赞来决定的。书画作品的大赛评选,不管是哪一个级别的,都应该是看作品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更不要说像《“墨绘山河杯”全国书画大赛》这样的全国性的大赛。即便是一个地县级别的书画大赛也不可以像这样没完没了的点赞,把评选交给大多数根本不懂书法的来点赞,就上面这两幅帖三个字,前边的眉题和后边的落款,内行人一看就能知晓作者的书法功底有多高。而这些人还不厌其烦的天天点赞,其实,他们为同事点赞,根本不知道点赞什么?为什么要点赞?自己都在云里雾里,说不清白。大赛主办方把一个原本很高雅的全国书法大赛,搞得如此庸俗不堪,不知那些发起者他们在想什么?

第三、制造假象,将可能伪造获奖,助长社会营造团体欺骗行为。
我们试想一下,就上面举例的网群,以目前这种状况点赞进行票数推算,1人1天1票,算是最少的,一个人一个月点赞30次(有的已经点赞30次了),即投30票;还有早1票晚1票的,一个月一个人就可投60票;网上还有说“一人一天可以抽三次的”;不管是一人是30次还是60次,反正都是那么些人,人数没增加,票数每天在涨,就说这6383票再有一个月就翻番,变12766票了,但人还是这些人。书法作品也还是那三个字,这不是在制造假象,伪造获奖,助长社会营造一种团体欺骗行为吗?

当然,如果要再深入一些研究起来,恐怕还不止我上面的这三条。广大的网友同志们,大家觉得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会给他们看你的照片,会给他们介绍漂亮的你,活泼的你,拆家的你,看不到我四处找我的你,乱撒尿挨打的你,过年放烟花咬烟花的你,睡觉的你,穿新衣服的你,洗澡澡的你,我
  • 一周后,Mama离开了人世…(新浪视频)张艺兴 水立方#张艺兴##张艺兴sheep##张艺兴事业版图发布会# 饭上张艺兴的感觉……不像追星 感觉他离我们很近像一
  • 我这次婚姻最成长的两个地方,第一点就是学会及时享受爱和学会说再见,我之前多少有点患得患失,现在想想真的没必要,爱这个东西并不会因为你小心翼翼就不会消逝,还有要及
  • C2B模式,C端车主的车辆在经过检测后,真正在平台上的成交效率低(有数据显示为约1%)投入与收入不匹配;也存在下游B端商家跳过平台联系客户的现象。 车易拍的运
  • #日运# #塔罗 #情感# #职场# 8月23日: 关键词:Emo、往前看、独处疗愈一下吧。 星期二幸运色是:黑、深灰、蓝色。 ————————————— 这
  • 有些东西随着社会文明发展就被落后淘汰了,但有些东西属于文化遗产永远淘汰不了。有些东西随着社会文明发展就被落后淘汰了,但有些东西属于文化遗产永远淘汰不了。
  • 王前朝,武安侯为太尉时,迎王至霸上,谓王曰:“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贤,高祖孙。于书无不工,篆、隶古劲,直接秦、汉而不自谓能。
  • 今天有缘,便再次集合下安岛杏的成长史↓初高中:byebyesummerday相关→爱抖露时期:over kill the festival(魔改版)相关→明白自
  • 回家路上买了炸鸡腿,到家就发现大姨妈来了,又提前了两天,没想到以前总眼巴巴地盼着,它总延后,盼也盼不来,这回好了,它开始提前了。男老板此前还特意从一楼到阁楼这,
  • [憧憬]画面呈现地球化作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白点,并配文#这个小小的白点是我们的一切# ,以更宏观的视角展现流浪中的地球。但今天没有风雨,我就不减肥了一个人,特别
  • 人人都说他们生不逢时,但他们说“那个时代的我们很值得珍惜—我们的青春啊流水年华的美好都在了吧,--再继续唱好吗继续唱好吗?为了我们的青春啊!你们看,仅管籍籍无名
  • 【我市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工作】本报讯(记者 严进芳 摄影报道)“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进入商场时,请佩戴好口罩,配合工作人员扫码、测量体温,谢谢您的配合。在唐道
  • 广州拍照|隐藏在海边的日系公路️去莲花山码头寻找“孤独的房子”发现了这条马路,S型弯曲延伸向远方很有线条感,而且正直初秋,路旁开满了野菊花,再加上蓝天白云,十分
  • #重庆租房[超话]##重庆租房[超话]##重庆租房 #渝中区大坪石油路租房 #押一付一无中介费「①②号线-石油路-大坪(地铁站)」二百米内户型/合租:三室1厅↘
  • 本文章仅分析陈某志等人在烧烤店打人的案件,对于陈某志等人的其它罪行,如果还没有进行处罚的,就要加起来一起处罚,最后的刑期可能就不是单单的那么几年了。对于想象竞合
  • (来源:宿迁环境监测中心 审核:王世君 发布:杨梦秋)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数据,截至2022年09月05日17时,共记录到四川泸定6.8级地震M3.0级及以上余震3
  • 10月之后,他们即将离婚的动态更是不加修饰,甚至在11月5日,汪小菲突然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帖,将自己的名字和平台id改为自己的本名,汪小菲从这种动态中不难看出
  • #棉花美娃娃[超话]#p1是我的柜子,希望可以蹲到互关的姐妹,本人喜欢玩乙游喜欢看各种动漫,老二次元人了,平时也会云各种日乙剧情,发的帖子也只和棉花娃娃还有光夜
  • V5官博下方的评论如下,首先是很多粉丝都表示Rookie是真的尽力了,然后就是不少人认为这场V5失败,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上路Rich打得太差了,很多人吐槽Rich
  • 十二星座女生身上的那些坏毛病 : 白羊座♈:急性子,很多话是不经过大脑思考的哦 金牛座♉:很固执,占有欲很强,乱吃醋 双子座♊:善变,争强好胜 巨蟹座♋: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