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她的《学会看病》选入语文(人教版)5年级上册第20课。——新浪微读书

(转)毕淑敏:我是怎么选书的

小时,送一位得病的同学回家。因为天晚,我赶不回住宿的学校,就住在她家的书房。她老爹是搞音乐的,我睡的沙发被顶天的书柜包围着,里面都是有关音乐的书,黑暗中像壁立的石崖。在我以为音乐书就是简谱歌本的心里,引起大震惊。

后来我结识了一位学化学的朋友,才知道这世界上有关化学的书,可以拉几个火车皮。

再以后,我到了一家搞经济和金属的公司,对于他们汗牛充栋的经济和冶炼金属的书,已是见怪不怪了。

世上的行业越分越细,有关的书就越来越多。古代的诗人说“读万卷书”的时候,全世界书的总量,大约还是能够统计出来的(当然要有耐心)。现如今信息爆炸,书的总量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再也没有人敢去计算了。

面对着恒河沙数一般的书,怎么读呢?

朱光潜先生说过:“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以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数部。”

怎么在这浩如烟海的书中,找出那些最优秀、最值得一读、最对自己脾气的书呢?

对于以前的书,我们好歹还有时间这只公正的胳膊可以依傍,风起云涌的新书,更令我们双眼迷离。万般无奈之下,总结出几点择书的诀窍,平日是绝不敢对别人谈的,恐遭人批判,今日斗胆写在这里。

一是不看最新的书

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我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心地很是自私,宁愿自家在暗处躲着,看别的英勇的人们去吃,然后注意地听其中有智之士的言语,待人家说好,这才找了来看,颇有投机革命的意味。好处是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避免无谓的消耗。坏处是当别人津津乐道某一部书坛新秀时,自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派混沌。议论时,若是那一瞬诚实心理占上风,就鼓足勇气说自己还没有读过;虚荣占上风时,就哼哼哈哈地敷衍几点从他处拾得的牙慧,遮掩自己的落伍。

二是不相信报纸杂志上的书评

这招虽恶,然也是积攒了许多教训才得来的。早先是信的,且不是一般的信,真是信得忠心耿耿,听人说了哪本书好,千方百计地买了来。但很失望了几次以后,就渐渐狡猾起来。贿买书评的消息时有所闻,出版社为招徕读者,也常做自吹自擂的游戏,朋友间的友情出演也是屡见不鲜……凡此种种,我都可理解,报以一笑。如今的文人不容易,出一本书不容易,希望闹出些声响也是情理中的事。但既已知了路数,要我仔细去看那背景叵测的评论,终是心有余力不足了。这种“打击一大片”的狭隘观点,弊病自是不用讲了,我冤屈了不计其数的好评论,晚看了不计其数的好书,也是罪有应得的下场。

三是在自家心中列了一个秘不传人的黑名单

无论中国外国,有一些人的书,我是一定不读的;有一些人的文章,我是一定不看的。这并不是依了某种政治或是艺术的神圣标准,只是自己的癖好。我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这般决绝,最少需看过他三次,才肯下这打入冷宫的狠心。我对任何一种第一次接触的风格或领域,都格外认真,仿佛对待一块挖自深山的宝玉,是慎之又慎。倘若不喜欢,一定是责怪自己的浅薄,无法理解其中的微言大义。第二次读时,就换一个更舒适的姿势,寻一个更安宁的时间,酝酿一个更清明的心境。倘还不热爱,第三次就需正襟危坐,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地皱着眉咬着牙地思索着读下去……但事不过三。假若最后还是看不懂,不喜欢,我一边咒骂着自己的弱智,一边痛下决心,含泪同这位旷世的奇才告别。除非将来谁告诉我,这位天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才有胆量重试一遭读他的书。一般情形下,那黑名单是终身制的。

这法子的恶果真是太硕大了,我同多少俊杰失之交臂!然伤感之余,想到人读书的口味也和那个爱得溃疡的胃有些相似,某些食品虽是公认的好,比如辣椒,但自己不喜欢,也没法受纳。

说了这许多“不读”的清规,那自家根据什么来选“读”的篇目呢?说来惭愧,遵循的是古老极了、手工极了、简陋极了、迟钝极了的土方子。

首先就是有学识、有肝胆、不媚俗、不功利的师长与朋友的口口相授。倘他们说某一本书值得一读,我便是踏破铁鞋也要寻到。

再有就是独自在书海乱翻。拣到一本,先像化验游泳池水是否清洁一般,任意取几个样——把书翻开,随便读几段;然后再看结尾,我以为一个好的结尾比开头更能说明作者思维的深度和控制的力度;最后再装作无意其实非常认真地看一眼价格(即使对于图书馆的书,我也会看)……

凭的是冥冥之中与某本书的缘分。

文章选自《晚安·当一切入睡》,毕淑敏著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读书·观点#

(转)毕淑敏:我是怎么选书的

小时,送一位得病的同学回家。因为天晚,我赶不回住宿的学校,就住在她家的书房。她老爹是搞音乐的,我睡的沙发被顶天的书柜包围着,里面都是有关音乐的书,黑暗中像壁立的石崖。在我以为音乐书就是简谱歌本的心里,引起大震惊。

后来我结识了一位学化学的朋友,才知道这世界上有关化学的书,可以拉几个火车皮。

再以后,我到了一家搞经济和金属的公司,对于他们汗牛充栋的经济和冶炼金属的书,已是见怪不怪了。

世上的行业越分越细,有关的书就越来越多。古代的诗人说“读万卷书”的时候,全世界书的总量,大约还是能够统计出来的(当然要有耐心)。现如今信息爆炸,书的总量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再也没有人敢去计算了。

面对着恒河沙数一般的书,怎么读呢?

朱光潜先生说过:“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以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数部。”

怎么在这浩如烟海的书中,找出那些最优秀、最值得一读、最对自己脾气的书呢?

对于以前的书,我们好歹还有时间这只公正的胳膊可以依傍,风起云涌的新书,更令我们双眼迷离。万般无奈之下,总结出几点择书的诀窍,平日是绝不敢对别人谈的,恐遭人批判,今日斗胆写在这里。

一是不看最新的书

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我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心地很是自私,宁愿自家在暗处躲着,看别的英勇的人们去吃,然后注意地听其中有智之士的言语,待人家说好,这才找了来看,颇有投机革命的意味。好处是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避免无谓的消耗。坏处是当别人津津乐道某一部书坛新秀时,自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派混沌。议论时,若是那一瞬诚实心理占上风,就鼓足勇气说自己还没有读过;虚荣占上风时,就哼哼哈哈地敷衍几点从他处拾得的牙慧,遮掩自己的落伍。

二是不相信报纸杂志上的书评

这招虽恶,然也是积攒了许多教训才得来的。早先是信的,且不是一般的信,真是信得忠心耿耿,听人说了哪本书好,千方百计地买了来。但很失望了几次以后,就渐渐狡猾起来。贿买书评的消息时有所闻,出版社为招徕读者,也常做自吹自擂的游戏,朋友间的友情出演也是屡见不鲜……凡此种种,我都可理解,报以一笑。如今的文人不容易,出一本书不容易,希望闹出些声响也是情理中的事。但既已知了路数,要我仔细去看那背景叵测的评论,终是心有余力不足了。这种“打击一大片”的狭隘观点,弊病自是不用讲了,我冤屈了不计其数的好评论,晚看了不计其数的好书,也是罪有应得的下场。

三是在自家心中列了一个秘不传人的黑名单

无论中国外国,有一些人的书,我是一定不读的;有一些人的文章,我是一定不看的。这并不是依了某种政治或是艺术的神圣标准,只是自己的癖好。我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这般决绝,最少需看过他三次,才肯下这打入冷宫的狠心。我对任何一种第一次接触的风格或领域,都格外认真,仿佛对待一块挖自深山的宝玉,是慎之又慎。倘若不喜欢,一定是责怪自己的浅薄,无法理解其中的微言大义。第二次读时,就换一个更舒适的姿势,寻一个更安宁的时间,酝酿一个更清明的心境。倘还不热爱,第三次就需正襟危坐,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地皱着眉咬着牙地思索着读下去……但事不过三。假若最后还是看不懂,不喜欢,我一边咒骂着自己的弱智,一边痛下决心,含泪同这位旷世的奇才告别。除非将来谁告诉我,这位天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才有胆量重试一遭读他的书。一般情形下,那黑名单是终身制的。

这法子的恶果真是太硕大了,我同多少俊杰失之交臂!然伤感之余,想到人读书的口味也和那个爱得溃疡的胃有些相似,某些食品虽是公认的好,比如辣椒,但自己不喜欢,也没法受纳。

说了这许多“不读”的清规,那自家根据什么来选“读”的篇目呢?说来惭愧,遵循的是古老极了、手工极了、简陋极了、迟钝极了的土方子。

首先就是有学识、有肝胆、不媚俗、不功利的师长与朋友的口口相授。倘他们说某一本书值得一读,我便是踏破铁鞋也要寻到。

再有就是独自在书海乱翻。拣到一本,先像化验游泳池水是否清洁一般,任意取几个样——把书翻开,随便读几段;然后再看结尾,我以为一个好的结尾比开头更能说明作者思维的深度和控制的力度;最后再装作无意其实非常认真地看一眼价格(即使对于图书馆的书,我也会看)……

凭的是冥冥之中与某本书的缘分。

文章选自《晚安·当一切入睡》,毕淑敏著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读书·观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心头好⬇️ 全元散曲名场面(这都是什么爱物儿[憧憬][爱你][色] 【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老燕
  • 把眼光放长一点,你强大了,一切自然会改变。有些风景,如果你不站在高处,你永远体会不到它的魅力。时间最公平,不会厚此薄彼,最终会给珍惜时光而又乐观开朗的人一个完美
  • #龚俊 以前不曾未来也绝不会进入# 不做过多解释,想尬黑看清楚 龚俊根正苗红的人(有图片为证) 1、2018年越南九段风波,龚俊直接在外网发声,说中国领土一分也
  • #龚俊 以前不曾未来也绝不会进入# 不做过多解释,想尬黑看清楚 龚俊根正苗红的人(有图片为证) 1、2018年越南九段风波,龚俊直接在外网发声,说中国领土一分也
  • 洛阳象庄秦氏妇科 ,因为一份信任让她收获喜悦 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总是少不了孩子的笑声相伴,虽然十月怀胎各种煎熬,但是最终拥有自己爱的结晶,那是多少财富都换
  • #每日一善[超话]# #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无论你多聪明、多能干、条件有多好,如果人品不过关,那么谈什什什么都都没有用。一个人的人品好坏,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 #GiselleStyle# || ⌚️ 这几年平衡着本职工作和时尚博主的身份,不断突破舒适圈,每一次度过“瓶颈时期”,都会给自己准备一份礼物 Gucci L
  • 九月的最后一天马上也要结束了,两周之前去穿的孔也长好了,看见自己的皮肤慢慢愈合真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最开始觉得位置不是很好看,现在竟然比原来好看多了。有点可惜的
  • [纸飞机] 宁波隆鼻医生测评 [纸飞机] 测评医生:美莱刘建胜,珈禾费安军 [纸飞机] 测评项目:鼻综合|隆鼻 [纸飞机] 问题:宁波肋软骨全肋骨鼻哪些
  • 昨天晚上吃完饭跟我妈闲聊,我妈跟我抱怨我爸不知道体贴人,当初姥姥催着我妈嫁人,当时的年代只是因为年龄而结婚,仓促决定了自己的未来一生,到现在想要个人体己都难,我
  • #观剧观影# 1004午mio 杨7磊 坐了D最左边,正对打字机,从来没正面看过那个舞台,没有我想的拉,而且不会社死,安心看剧感觉mio的座位设计都相对合
  • 八字算命:身弱伤官旺,必须树立远大理想,野心不能少!(一)      身弱伤官旺其实严格来讲,不能算身弱,只是意志薄弱与拗性强大的结合体。善机变,喜投机,而不善
  • 连续看剧弄的有点累,可是就是抑制不了继续看的冲动[悲伤][悲伤] 之前的《鱿鱼游戏》,从头到尾都比较刺激,看的也很爽,当然也可能只是因为好久没看剧了所以很有耐心
  • ゴジラ・ストアTokyo @GodzillaS_Tokyo 【商品情報】 最近ゴジストに初めて来たよ!という方をよくお見かけします、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
  • #国庆168小时#【“老师!您好!”博物教室国庆专题活动】 国庆假期你在哪? 老师、同学在这里! 国庆第一天,和苏老师、徐老师一起来博物馆看鸟尊,感受古人奇思
  • #全世界最好的NCT[超话]#✨#NCT127[超话]#【相关】 ✨211005 ✨NCT_OFFICIAL_JP【蓝T】更新 ✨资源by Lina/翻译by
  • #青簪行##读你的书去# 我的三天假期啊[摊手]就是给这本小说了[玉兔] 中间看得我很着急,案情推进太慢,不过也算精彩,扣人心弦,就是结局有点差强人意,不过还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个好东西,见证了人性,也见证了一颗真心。脾气的好坏,决定开始的相处;德行的高低,决定交往的质量;人品的正邪,决定一辈子的情感。 虚
  • 【科技战“疫”背后的首善之力】 “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面对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形势越严峻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北京作为国际
  • 早上醒来一睁眼,导师叫我去找他。光速清醒,洗脸,奔赴实验室。等了一会电梯看到导师过来了,一块坐电梯上楼,直奔他办公室。 导师又是一阵新生教育,大概就是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