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老汉意外发现“藏金洞”,拿黄金到银行兑换,等来的却是警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文化大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给我们数不胜数的物质与非物质宝贵遗产。

我们对先人生活的了解,对古代社会的探究大都来自于这些存留于世的典籍、器物等文物。因此文物的发掘对我们来说是通往过去的桥梁,这座桥梁务必要得到最佳的保护,否则我们就无法寻找自己的"根"。

由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生与死"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古人在这人生一头一尾的阶段形成了诸多的仪式。

例如在人死亡之后,家族会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在自己条件允许范围内给逝者随葬大量金银财宝。以此寄托哀思,也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有美好的生活。

这样的厚葬文化也催生了一批胆大妄为的"盗墓贼"。他们与大多数避讳谈论死亡的中国人不同,他们喜欢在夜间出没,穿行在各个墓葬之中,为的就是盗取陪葬品。

因此大量的珍贵文物因为被盗而流失海外,不过也有一些人歪打正着地推动了重大文物发现。今天要讲的这个山西老农就是这么一个人。

好奇捡到金

山西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

在这个地方,自然有数不清的历史文化遗址和遗产。

1979年春末,家住山西平鲁县的农民老杨吃完早饭后,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家境普通的他就靠砍柴种地来养活一家老小,并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这一天临近中午,老杨准备回家吃午饭。在下山途中他突然发现了一个山洞。

老杨在这座山上砍了几十年的柴,之前从来没见过这个山洞。他顿时升起了好奇之心,大着胆子想进洞一探,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山洞中没有光线,还长满野草藤蔓,老杨点着火把走得异常小心。可是没走多远,他还是感到脚下踢到东西,差点把自己绊倒。

他小心翼翼地蹲下来,寻摸着绊到自己的东西。他举着火把一照,发现是一块泛着黄光的石头。

稍稍擦拭掉石头表面上的泥土之后,老杨发现这块石头似乎闪着金光,不像是普通石头。他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拿着黄色石头继续往山洞深处走去,不料却发现了一大片同样的金光闪闪的石头。

老杨想到了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曾经也有"盗墓贼"光临过,据说盗走不少珍宝。生活清贫的老杨幻想着自己走了好运,捡到的石头是黄金,马上就要一夜暴富了。

暴富之梦的破碎

他揣上几块黄石头匆匆回到家,把自己在山洞的奇遇告诉了家人。可是家里人却笑他在做白日梦,这些石头也许就是不值钱的黄铜。

捡到金子这种好事怎么可能落到你身上。 虽遭家人奚落,老杨依旧不甘心。他拿着一块石头去找懂行的人做鉴定,结果还真的就是黄金。

这结果让老杨高兴坏了,贫困潦倒的日子即将到头,自己马上要发财了。他生怕那个山洞被同村的村民发现,于是带上工具连夜上山,将山洞中的黄金全部悄悄搬运回家,其中还有两块金砖。根据事后的称量,老杨从洞里搬出的黄金约有100多斤。

看着这一大堆金子,老杨又犯了愁。光知道金子值钱,可眼前这一大堆金子上哪里去换钱呢?作为一个种了几十年地的普通农民,老杨不知道有什么渠道可以将黄金折现。

思来想去,他决定去银行还钱。在私人手中还怕被骗,国家开的银行万不可能骗人的。 于是他拿上那两块金砖去到了县里的银行。

应工作人员要求在大厅等待的老杨正在喜滋滋地做发财梦,却不料等来的警察。警察当场就将老杨扣住了。

原来银行工作人员看到金砖,敏感地觉察到来路不一般,怀疑老杨是"盗墓贼",于是报了警。老杨一开始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警察抓。

在询问过程中他才搞清楚原来是自己被当成了"盗墓贼"。这可把老杨吓坏了,赶紧解释黄金不是自己盗墓得来的,而是偶遇山洞,在洞里捡回来的。

黄金是谁留下的?

警察循着老杨的交待,找到了捡金的山洞,证实了老杨的确不是盗墓贼。那么这黄金又是哪儿来的呢?是文物?还是赃物?

警察联系了当地的文物局,经过文物专家的验证,终于搞清楚了这大批黄金的来历。

这些黄金上都刻有乾元元年铤和张通儒铤的字样,它们原本属于唐玄宗时期,原主人叫张通儒。这个张通儒也是个狠人,在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封为右相,掌管军国大事,权力极大。张通儒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了大量钱财。

在史思明弑王称帝,政局极为混乱之时,张通儒将这些金砖埋藏洞中,想着作为日后东山再起的资本。

但张通儒还没等到东山再起,就被唐军所杀。于是他埋藏的这大批黄金就无人知晓,直到千年之后被农民老杨偶然发现。

当地警方在收缴了这批黄金后,无处放置。放在文物局,担心不安全。在当地银行金库里存放了一段时间之后,最终还是交到了山西博物馆中进行收藏和保护。

黄金历经千年,成色未变。人性中的贪婪经过千年,好像也没有什么改变。千年之前的张通儒为了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大肆收敛;

千年之后的农民老杨,为了梦想中的飞来横财,伸手去拿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财物。这笔黄金似乎就是在跟人们开玩笑,张通儒还没来得及享受奢华的生活就横死阵前;农民老杨刚伸手就被警察逮个正着。

中国有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万不可取。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贪心。否则就容易和农民老杨一样,发财梦碎一地,还得在监狱里反省自己的过错,简直得不偿失!
#河南老人挖通屋内宋代古地道#

【黄河船工号子:传承千年的劳动者之歌】
#黄河三门峡# #三门峡好网民#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读者朋友,你可晓得天下黄河有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上,有几十几只船?几十几只船旁,有几十几个船工?几十几个船工,吼了几十几首号子?几十几首号子里,哪里的号子最出名?说到号子,人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三门峡的黄河号子。在众多地方的黄河号子中,三门峡的“黄河船工号子”以其低沉的曲调、浑厚的合唱,成为万里黄河众多船工号子的典型代表。

黄河号子
与王朝的更替

三门峡的黄河船工号子因其诞生在行船困难的三门天险、文化底蕴深厚的陕州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黄河出潼关,东流113公里,一路奔腾到三门峡。急速奔腾的黄河撞上“三门六峰”,激起数丈高的惊涛骇浪,发出撼人心魄的轰鸣,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三门天险。三门天险给漕运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漕运的船只经过这个地方,稍有不慎便会沉没,船毁人亡。金代周昂《砥柱图》有诗云:“鬼门幽幽深百篙,人门逼窄愈两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轻鸿毛。”这就是此种局面的真实写照。

如此险峻的河段,为什么自秦至清的2000多年间,不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穿行着漕运的大船,而且在汉唐时代,还成为我国内河航运最繁忙的河段?笔者认为大致有两个原因:第一,王朝首都设在关中,大量物资需要从关东调运;第二,受崤函古道艰险难行的限制,粮食等大宗物资主要靠水运。就这样,三门峡黄河漕运成为维持王朝统治的“生命线”,以及影响王朝更替、巩固边疆统治的重要因素。

不仅如此,三门峡黄河漕运对中国古代两京格局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自东周开始,由于首都设在关中,关中平原不能满足庞大的中央官僚机构、军队的粮食等物资消耗,物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而三门天险导致水路运输皆不甚便利,运转米粮亦颇困难。特别是在灾荒年份,当关中之地的农产品不足以供给长安之需时,帝王往往带领文武百官就食洛阳,待关中粮食丰收,再回到长安,导致两京格局形成。即使在盛唐时期,这种格局也未能改变。据历史记载,唐高宗曾七次行幸洛阳,后来武则天干脆迁都洛阳。

当然,三门峡黄河漕运也成就了历史上陕州城市的繁华。盛唐时期,三门峡黄河漕运十分繁忙,停留在陕州城边的漕运人员就有万人之多,全国各地物资云集陕州,呈现出“黄河帆樯如林,仓储货物如山,店铺鳞次栉比,客商往来如织”的繁华景象。宋朝时期,陕州城市繁荣更胜一筹。《宋会要辑稿》曾记载,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 ,全国1万贯以上商税城市共126处,河南省有14处,而陕州则以30635贯的商税额度居于全省第二位,成为仅次于洛阳的赋税城市,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由此可得到直观的反映。明清以后,陕州城乡出现了20多处集市,城内大街和城外四门关厢地带已成为著名的商品市场,商品经济发达,其繁荣景象一直维持到民国时期。

不过,由于三门峡河段特殊的地理环境,给黄河漕运带来了极大的危险,严重地制约了黄河漕运的畅通。为了维护朝廷政权的稳定,保证漕运的正常运行,历朝历代对黄河漕运的治理都十分重视,不惜耗费巨资重新开凿河道或者大力修建栈道。从实际效果来看,较为切合实际的办法就是修建栈道,通过纤夫拉船的方法,帮助船只顺利通过三门天险。在这里,有谁能想到,一根根长长的纤绳,一行弓背拉船的纤夫和他们吼出的黄河号子竟和王朝的更替及国家的政治布局挂上钩?

黄河号子贯穿行船始末

黄河栈道的开凿时间,我们今天已无法考究,现存最早的石刻是东汉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但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后的栈道上的,可见栈道的开凿时间还要更早一些。黄河漕运栈道西起三门峡的人门栈道,东到渑池县与新安县交界处的“八里胡同”。今天,人们看着这些栈道,仿佛看到当年的一行纤夫,在这谷深峡险、水流湍急之地,弓着身子,脚蹬石窝,手抓石鼻,纤绳在肩头勒下深槽,拉着船只,吼着阵阵号子,气势磅礴,撼天动地。

领首的纤夫大声吼叫:“一声号子我一身汗,一声号子我一身胆。”纤夫们就跟着吼叫:“吆一呵,嘿,嘿佐佐,嘿!”“过高山犹如走平地哟,嗨咳吆二嗬!过大河犹如过小溪哟,嗨咳吆二嗬……”这是来自祖辈们与黄河战风斗浪,提神聚气、铿锵有力的声声呐喊,发出的黄河号子响彻黄河之畔。木船在黄河号子的声音里,一步步前行。

自古黄河不行“哑船”。黄河船工从船开到停船,每一劳动过程,都有号子伴奏。黄河号子的种类很多,从形式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十一种:打篷号,船只逆水航行时首先要将篷升起,开篷时就唱打篷号。打锚号,船只两头都有锚,起船时要先打起锚,这时号工领唱,船工应唱,这就是打锚号。拉冲号,船在直行航道中,为使船靠惯性前行,纤夫们要铆足劲前冲一段,这时要唱拉冲号。拉纤号,逆水航行时,纤夫要拉纤,一般小船有六七把纤,百吨位要用十三四把纤,这时号工要唱拉纤号,起号和行号。撑篙号,为使船顺利又快地转入正航,这时号工唱起撑篙号,船工撑起长篙随着号子将船开动,向前撑行。撺篙号,因下航时速度较快,为行船安全,必须左右撺篙来应付河道中随时出现的险情,此时唱的号子叫撺篙号。摇橹号,在河道平直宽阔、水面平稳时,采用摇橹,唱着摇橹号推动船体前行。绞关号,枯水季节,河水浅,此时就用绞关的办法把船拖过浅滩,绞关号就是绞关过程中唱的号子。警戒号,主要用于夜晚或大雾天,为防止船与船之间发生危险而唱的号子。联络号,与警戒号基本相同,但用途不同,联络号是用于船上船下和船与船之间进行联络用的号子。出舱号,船到目的地,船工舱中卸货所唱的号子就叫出舱号,也叫劳动号子。

黄河船工号子高亢豪迈,乐谱简练,歌词朴实,旋律上口,信口吼来山响水应,充分表现出了勤劳勇敢的黄河船工们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劳动人民的真实呐喊

黄河号子不仅是船工和纤夫协调指挥、统一行动的号令,也是他们劳动生活的真实写照。声声号子,抒发了船工们复杂的感情,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今天,当我们站在黄河岸边,看着这三门天险,望着那滚滚黄河,似乎再次听到了浑厚的黄河号子。黄河号子是劳动人民的真实呐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正如一位诗人所言:黄河奔腾了五千年,船工的号子也响彻了五千年。五千年的爱与恨,洒满了滔滔的黄河水;五千年的悲与喜,融进一声声的黄河号子里。黄河号子,是五千年凝聚的黄河魂,是黄河的另一种咆哮声。

在旧中国,有许多歌词反映了船工们在黑暗岁月中的悲惨生活。如有一首《拾篷号》这样唱道:

艄公号子声声雷,

船工拉纤步步沉。

运载好布千万匹,

船工破衣不遮身。

运载粮食千万担,

船工只能把糠馍啃。

军阀老板发大财,

黄河船工辈辈穷。

黄河船工长年累月航行在千里河道上,对黄河两岸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船工们在用号子来调节单调、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同时,也用歌声来描绘山川景色,抒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比如有这样一首号子:

一条飞龙出昆仑,

摇头摆尾过三门。

吼声震裂邙山头,

惊涛骇浪把船行。

黄河号子不仅是劳动人民情感的真实表达,也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这是冼星海笔下的《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船夫曲》是有名的黄河号子,它是以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为背景,与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相结合的歌曲;它是冼星海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抱病完成的曲作;它是在民族解放中发出的抗战冲锋号。歌曲慷慨激昂,令人振奋。声声号子,唱出了中国黄河之魂。

人民创造了历史,黄河号子就是劳动人民的歌曲,就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精神的反映。正是有了这些英雄的劳动人民,中华民族才会闯过一个个险关,取得一个个辉煌。

宝贵的精神财富

黄河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留下无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是黄河的魂,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是黄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是三门峡最古老原始的声音,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和公路铁路的完善,黄河沿岸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这种被千年传唱的传统艺术形式即将消亡,在黄河岸边,我们再也看不到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再也不能听到那高亢嘹亮的歌声了。

为了避免这种最具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艺术形式——黄河号子失传,今天的三门峡人行动起来了。经过各方努力,2007年,三门峡黄河船工号子被评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又被国务院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也正式将黄河号子的保护工作提上了日程。近几年,一些文化工作者辗转多处寻觅、搜集了大量有关三门峡黄河船工号子的材料,寻找黄河号子传承人,搜集有《起船号子》《拉纤号子》《喂喂号子》《慢号子》等船工劳动号子多首,制作老船工的演唱及访谈音像资料等,组织相关黄河船工号子的文艺宣传演出等,使得越来越多的三门峡人对黄河号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也增强了文化自信,增加了对家乡三门峡的热爱之情。

续茶经
前 言

《续茶经》是清代陆廷灿著谱录书,是清代最大的一部茶书,也是我国古茶书中最大的。

之所以称《续茶经》,是按唐代陆羽《茶经》的写法,同样分上、中、下三卷,同样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最后还附一卷茶法。《续茶经》把收集到的茶书资料,按十个内容分类汇编,便于读者聚观比较,并保留了一些已经亡故的茶叶之家消息、茶书资料。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自唐以后阅数百载,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业已历代不同,既烹煮器具亦古今多异,故陆羽所述,其书虽古,而其法多不可行于今,廷灿一订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富。”

陆廷灿,“茶仙”。字秋昭,自号幔亭,清朝嘉定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任崇安知县(现武夷市),时达六年。陆为官洁身爱民,颇有廉政声名。史载他常“抱琴携鸽”有仙家风度。
  陆廷灿常自言为茶圣陆羽之后,为“家传旧有经”而自豪。这位富有学识的县令,在知崇安县期间,遍览前人赞颂、载记的武夷茶诗文,因而对茶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广泛接触当代茶事后,他认为:“《茶经》著自桑苎翁(陆羽之号)迄今已近千载,不独制作各别,而烹饮迥异,即出产之处亦多不同。”这是自然之事,近千年中哪有不变之事。陆羽所在世之唐代时,茶多以蒸青团饼制法,品饮则多要炙、碾、罗,然后煮饮。到陆廷灿清代时,大多已发展为炒青绿茶,武夷山已出现了岩茶(即乌龙茶)。由于制茶方法的大改进,茶品就不同,品茶之法也大有进步,多以冲泡品尝茶之真味为目的。
  本来就“性嗜茶”的陆廷灿,在“承乏崇安,适系武夷产茶之地”后,他“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同时在“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但是由于公务繁冗,无法静心审录。六年后,陆知县任满,便借以“多病家居”,才得以闲暇“翻阅旧稿”,并请教他人,终在雍正十二年(1734)将《续茶经》编就,刊印于世。
  《续茶经》按唐陆羽《茶经》体例,分栏目为:茶之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即茶书目录)、图十个方面,并附有历代“茶法”。清代的《四库全书》收录了此著,并予以很高评价。编者在其“全书总目提要”中写到:“自唐以来阅数百载,凡茶之产地,制茶之法,业已历代不同,即烹煮器具亦古今多异,故陆羽所述,其书虽古其法多不可行于今,廷灿一一订定补辑,颇切实用。”另则,书中还辑录了一些已经亡佚的古代茶事资料。该书众采博引,内容丰富,不愧为一部研究中国茶业的珍贵文献。
  该书多处辑了武夷茶事,就此略举几例。如在“一、茶之源”中摘录的《武夷茶考》写到:“苏文忠诗云:‘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则北苑贡时,武夷已为二公赏识”。此段文字说明,北宋时武夷茶已贡于朝中。又如在“三、茶之造”中,摘录了清王草堂(名复礼)的《茶说》一文写到清初武夷茶采摘、制作、干茶色泽等,这是此后至今的武夷岩茶(即乌龙茶)手工制法的最早记载。时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据此可以肯定乌龙茶“至迟”在此间已经有之。中国茶界也基本公认此文所载,即乌龙茶制作工艺。
  此外,书中还摘录了前人评说武夷山虎啸岩语儿泉、天柱三高泉、小桃源等处之泉水“纯远而逸、致韵双发”。
  书中还摘录了前人载记朱熹在武夷山中植茶、采茶、煮茗、吟茶诗的文赋、诗词。
  值得一提的是:陆廷灿对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说的“建茶(含武夷茶)皆乔木”说法,提出异议。他说:“余所见武夷茶树,俱系丛茇,初无乔木。此存中(沈括之字)未至建安欤?抑当时北苑与此日武夷有不同欤?”笔者认为陆廷灿所疑是对的,按古书所言,建州、武夷之“菜茶”原生种均为丛生,即今之灌木也。或许沈括未到建州,或许当时对乔木概念还未确定。其实按科学而言,乔木应当是有明显主干,灌木则系丛生,不能单以高矮论定。
  若要说《续茶经》有所欠缺,则是该书中很少有陆廷灿自己的记叙和论说,所以对当时的茶事缺乏较全面的记载,给后人考证留下一些空白点。另则《续茶经》有的摘录之文句,只有书名或文名没有作者,使今人不知是何人之作。
  陆廷灿在崇安任知县六年,还与王草堂共同修撰成《武夷山九曲志》,这也是留给武夷山的珍贵遗产。

陆廷灿还在县衙后辟有花园一处,勒名“小郁林”和《咏武夷茶》茶诗一首。如今所题园名之石头仍在,为爱茶玩石者所欣赏。其诗云:

桑苎家传旧有经,

弹琴喜傍武夷君。

轻涛松下烹溪月,

含露梅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牍,

清神雅助昼论文。

春雷催茁仙岩笋,

雀舌龙团取次分。

诗中流露出这位桑苎翁后裔在武夷山品茗赏景,处事作文的优雅从容心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史上最真挚的道歉》 曾有一次,艾布·赞尔与比俩里起了争执,争执过程中艾布·赞尔对比俩里说了这么一句:“连你这个黑女人的儿子!都来指责我吗?” 比俩里听了又惊又
  • 搞个转抽因为是我抽奖所以自私多许两个愿望也是可以的吧【X虽然我搞了两三次转抽发现其实这种发售很久后抽游戏的只有本身就感兴趣的/已经是玩家的人会转,其实对游戏推广
  • #日常吸猫# #宠物卖萌中心# 【留言+评论+转发=私聊博主领取神秘大奖】猫咪用品#萌宠集中营# #萌宠# 吗,其实,猫咪的味觉是很差劲的,有很多味道,它都尝不
  • #广州市富强美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养生,不是做给谁看,也不是追潮流,它需要坚持!#广州市富强美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我们卖一台仪器,终身维护,365天免费做你
  • 有你们真好~感谢像姐姐一样的花花姐~很幸运认识了你~大学一只都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好哥们感谢高中最好的哥们邱大帅~超级无敌正能量小伙子一个感谢最后一学期的同桌~虽
  • (来源:综合新甘肃·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速读甘肃# 【三名甘肃籍科学家新当选两院院士丨​甘肃高校20年走出24名院士】两年一度的2019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
  • 巨掌抓来,萧炎等人也是速度骤然暴涨,险之又险的将其避过,不过在他们身后的那些家伙却是没了这等好运,巨掌抓下,即便是是他们之中有着一位实力达到了一星斗圣的顶尖强者
  • 杭州一单身妹子,现在就计划起了“春节逃跑路线”。想想,过完这20多天,第一批90后都要迈入30岁了呢……更令人悲伤的是,马上要过年了,对象连个影子都没有!
  • 选了两件最喜欢的试穿了下都好满意!(主要是看到娘娘穿了黑色裙裙太好看了啦)ps.这两天店铺有活动12月8日结束前娘娘都在店里等着大家的!
  • 躺在大自然的怀里夜从来没有那么黑黑得均匀有些许微光我打开帐篷的一扇窗和夜空对望星星就在左眼皮上潺潺的溪水在脚头流淌不眠不休的蛐蛐声近在耳旁心也不再到处飞扬夜微凉
  • 我可怜的爸爸妈妈也是因为我的出生而第一次做的爸爸妈妈,又哪里有什么经验呢?这就是爱孩子的爸爸吧,而有些总是只顾自己先吃饱喝足的才不问孩子是冻是饿。
  • 根据报道,国际米兰和乌迪内斯已经就德保罗的转会事宜开启了谈判。#意甲# 据《罗马体育报》消息,乌迪内斯不愿意在下个月的冬季转会窗放走阿根廷中场德保罗。
  • 他们6个月的付出就因为你们口头上为他们好路人缘都被吵没了,你们就是这么爱自家偶像的?#烈火军校[超话]# 于正又名:于妈,死丫头,拥有网友这样“爱称”的同志不
  • ”于是,五祖就为惠能付衣法,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并念偈语: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了印宗法师的关注和尊敬,知道遇见五祖传人,请为上座,合掌
  • 很幸运,纸鹤很早就到了,离14号还有很多天,纸鹤会带着我的爱和这么多粉丝的爱陪以翔去往极乐。请以翔头也不回帅气地微笑离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爱你❤️发个小抽奖
  • 有的时候觉得他很不真实仙子的容貌 清澈的眼神 气质干净得让你恍惚间觉得 他并不属于这个世界不敢相信他历经沧桑 却仍保有小孩子般纯净的内心 和如此简单纯粹的笑容也
  • —— 丰子恺 羡慕那些心大的人,好像没有什么事可以打倒他们…不管白天经历了什么只要夜晚来临头挨枕头,呼吸中都透着睡觉的香甜…而我,敏感,在意的事情很多且总是很难
  • 离考研只剩十几天了,越来越看不进去书了,今天颓废了一天,晚安,明天开始继续加油。。
  • 感谢ldr第一天给我拍出了一米八既视感 还有绝美拍立得[喵喵][喵喵][喵喵] wdn拍照只能是一个莫得感情的傀儡 不要问我为什么拍照都是一个低头不看镜头的姿势
  • 希望大家保重身体,保重自己,我的每一个坚持创作的朋友都能福泽深厚,长命百岁。 大家写过的每一个字,唱过的每一句词,画过的每一笔线条,或许都曾经把我从某一个生活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