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宕昌:拓宽产业路 奏响振兴曲

宕昌,东与礼县接壤,西与舟曲、迭部相邻,北与岷县相连,南与武都毗邻,是古西戎、羌人居地。这里气候温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是旅游胜地,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摆脱贫困,着眼乡村振兴,宕昌县以“时不我待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5月11日至15日,由甘肃省乡村振兴局主办的“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乡村振兴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陇南市宕昌县,跟随采访团,记者踏访了宕昌县多个乡镇,深入了解了这些工作与成绩。

强化党建引领 让产业助农增收致富

脱贫攻坚时期,宕昌县探索出了以“贫困户为基础、村办合作社为单元、乡镇联合社为纽带、县联合社为主体、股份公司为龙头”的金字塔形产业发展体系——宕昌模式。

位于宕昌县东北部,建卡初期贫困发生率为67.5%的车拉乡,就是运用“宕昌模式”,以党建引领抱团发展,创办村“两委”领办合作社15家,并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产业集中区,通过产业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省”“强”,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在现场看到,产业集中区位于山间,顺山势而建,一台一产业,因地制宜,极具特色。一个个大棚内食用菌棒已经“入驻”,一排排养殖棚中各项准备工作就绪,静待羊群到来。

据了解,产业集中区由5个合作社组成,于2019年2月建设而成,共占地144.5亩,投入资金986万元。目前,建成有3个食用菌(香菇)种植基地,有香菇生产大棚80座,投入菌棒24万棒。建成标准化养牛基地一处,引进新品种黑安格斯肉牛90头。建成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一处,实现中药材订单种植660亩。

车拉乡党委书记杨俊伟告诉记者,预计今年产业园总产值将达到390余万元,届时,贫困户可分到56万余元的分红,并带动周边5个村贫困户525户户均增收1400元以上。

在哈达铺镇,玉岗村党支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形成了以“加工、种殖、旅游”等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群众收入得到了大幅增加,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帮助村民脱贫,2017年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锶畅山泉项目,村集体以水资源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实现了每年超40万元的分红收入。”哈达铺镇党委副书记乔少军告诉记者,在中央财经大学的帮助下,玉岗村成立了电商合作社,每销售1瓶山泉水,村集体便获得0.1元的分红。他说,“我们计划,在此基础上发展物流产业,加深与水厂合作,在获得更多分红的同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在沙湾镇,白龙湾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可帮助周边群众销售4000到6000斤花椒,占全镇花椒产量的近十分之一。同时,合作社研发生产的“橄榄挂面”深受市场喜爱,仅去年就销售了140吨。

打造百亿园区 用药材助推乡村振兴

宕昌,素有“千乡药乡”“天然药库”之美誉,境内中药资源种类多、分布广、蕴藏量大,已发现690多种。其中,有收购量的就有142种,常年家种面积较大的有当归、大黄、党参、红芪、黄芪、柴胡、板蓝根、黄芩、羌活、独活等10余种,标准化种植面积达25万亩,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

然而,一直以来,受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程度不高、仓储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精深加工链条不健全、交易市场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因素制约,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育程度低、附加值不高、效益不明显,县内出产的优质道地中药材一度没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广大药农辛勤汗水未能换取想要的回报。

去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聚焦产业振兴,立足全县整体实现脱贫目标、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实际,谋划提出建立宕昌县现代农业(中药材)百亿产业园的重大构想,通过打造集中药材绿色种植、加工、科技、营销、生态、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助推全县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全面加速。

根据规划,产业园将打造“一心一带六基地”,即以哈达铺镇为主,打造以中药材育苗、生产、加工、冷链物流、科技信息创新服务、科技研发、示范等为主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核心;以哈达铺镇、南河镇周边乡镇中药材产业优势资源发展轴线整合红色旅游资源,集中打造中药产业、中医文化、养生保健和红色休闲旅游深度融合,旅游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宕昌康养之旅”县域生态农旅融合带;以及国家区域性中药材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中药材交易基地、现代仓储物流基地、中药材综合加工基地、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

在“六基地”打造中,建成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等四大宗中药材种子标准化繁育基地1500亩左右,种苗繁育基地1.7万亩左右;建成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将哈达铺中药材商贸物流园区打造成为年交易量达4万吨以上的中药材交易综合集散地;建成以主产区集中仓储为主,销售区仓储与交易市场相配套的集约高效的中药材仓储配送体系;打造50个以中药材切制加工为主的专业初加工村,并于今年建成 5至10家鲜切加工企业;依托官鹅沟5A级景区创建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4A级景区,建成集药膳保健、温泉药浴、羌藏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康养度假基地、中医康养基地。

“去年,全县中药材产量达到了8.23万吨,仅种植方面的产值达到了6.8亿元,人均344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4.2%。”宕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申俊忠说,“按照计划,到2025年产业园打造完成时,势必会加速全县中药材一二三产业的提质增效。届时,将极大地提升农民收入,有效助推全县农村实现乡村振兴。”

建设示范村庄 以“美”加速旅游业发展

“与梦谷来一场约会吧!”这是记者探访两河口镇山湾梦谷后,最大的感触。据了解,山湾梦谷旅游景区是国家重点扶贫项目,由重庆绿投集团斥资6.5亿在原山背、罗湾两个贫困村原址上开发建设,计划2025年10月全面完工。

“我们的目标是,将山湾梦谷打造成甘肃乃至全国最大民宿景区、最美大地花海景观、最炫羌族院落、最佳山谷体验地、旅游扶贫致富新典范、乡村旅游新标杆、塑造西北民宿新品牌。”山湾梦谷项目负责人张军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还是贫困的代表。几年后,这里将成为旅游胜地。

山湾梦谷采用的是“226”分红模式,即政府、企业、村民分红各占20%、20%和60%。而罗湾村共680人,去年人均收入9000元左右,总收入600万左右。罗湾村第一书记杨富川表示,山湾梦谷完成打造并成熟运行后,仅分红一项足可以让群众的收入翻一番。

而在著名的官鹅沟景区,当地政府斥资上千万打造岳藏甫乡村振兴示范村,旨在让这个拥有148户村民的“深沟”村庄,切实吃上“旅游饭”,过上更幸福美好的日子。

岳藏甫村党支部书记杨金明介绍,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外边打工。如今,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纷纷回乡办起了农家乐、开起了民宿、摆起了小摊,开始在家门口挣钱。

走出“大景区”,来到小村庄,贾河乡大堡子村的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大堡子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整治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提升为突破口,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示范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贾河乡党委书记蒲新强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变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加速乡村振兴的步伐。”

正如村口文化广场旁的一户院落内大兴土木准备开办农家乐一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村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农村的风貌美、风情美,吸引更多游客来,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速。

宕昌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杜四生介绍,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宕昌县依照各村特色和群众意愿,按道路建设、农村饮水、公共设施、人居环境四大类分类建设,按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四方面分类推进,探索建立了基础设施建设达到道路建设四畅通、农村饮水五达标、公共设施五完善、人居环境六有,产业发展四提升、公共服务五覆盖、乡村治理五提升、乡风文明六好的《宕昌县乡村建设示范村双“4556”建设标准》,为全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建设方向。

“我们将精心指导实施好14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使每一个乡镇都有一个示范村。”杜四生说,“同时,我们会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务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8周年 | 国之方略 厚泽津沽】 PM2.5年均浓度 降至39微克/立方米 断流26年的永定河干流实现全线通水

  202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9.6% 占全市规上工业 比重达到72.7%

  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 铁路1.5小时通达 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已注册用户4836家 发布京冀企业成果8487项 会集京冀地区专家3836人

  天津市382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全部开通 异地就医结算

  天津市向承德市累计投入市、区、乡镇 三级财政援助资金16.52亿元 实施帮扶项目415个

  环保协同 绘就生态最美画卷

  京津冀山水相连、自然相近,因此生态环保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提升京津冀三地民生福祉的最直接体现。

  8年来,京津冀三地不断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壁垒,加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不久,环保部在2014年7月份就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同年8月,北京与天津、河北及时跟进,分别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合作的协议》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将生态环境保护提上了协同发展的日程。

  在此期间,京津冀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健全协同机制,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推动危险废物联防联控联治,强化环境执法联动,推进法规标准协同。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降至30—40微克/立方米范围内,其中,我市PM2.5年均浓度由“十二五”末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39微克/立方米,协同治霾成效显著。断流26年的永定河干流实现全线通水。

  为推动林地、湿地、海岸线系统保护,加快构筑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天津大力实施“871”生态工程,包括875平方公里湿地升级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153公里海岸线严格保护。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达到18.6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接近25%,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5%。随着工程推进,在“津城”“滨城”之间成长出一片城市绿洲。

  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王会芝对记者表示:“‘871’重大生态工程让天津北部同北京通州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接,南部与雄安新区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连,全面融入京津冀生态环境体系,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产业协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产业协同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局上的关键一招,既是“当头炮”,也是“晴雨表”。

  8年来,天津深入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除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纳创新资源和优质产业,还主动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条,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同时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天宫空间站,被国人称为天空中最亮的“星”,其核心舱就是京津两地产业协同创新的成果。北京为核心舱提供研发设计等技术支撑,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津基地负责制造和总装,这样的协同成果“圈粉”无数。

  与此同时,京津冀三地在大数据产业链上也在深度合作。作为国内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的中科曙光,是国内服务器、存储、大数据一体机等计算设备的重要生产者,其大多数产品均由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基地制造。曙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研发中心在北京,生产制造、物流在天津,在河北落地多个项目,我们是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受益者。”

  近年来,天津立足自身优势,抓住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契机,充分释放企业发展潜力。统计显示,天津在2021年集中攻坚信创、高端装备等12条重点产业链,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9.6%,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2.7%。其中,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石化、航空航天、轻工、信创、集成电路等8条产业链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面对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取得的累累硕果,未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如何实现新突破?

  据了解,《京津冀产业协同规划(建议稿)》已经编制完成,天津将在探索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模式、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新业态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天津产业链,携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布局优化和上下游协同。

  引进来,落地生金;走出去,开花结果。随着产业协同不断深入,京津冀三地产业正在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交通协同 “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新速度

  初春,潮白河上的冰刚刚开化,北京通州和河北三河市燕郊隔河相望。多年来,住在燕郊的数十万北京上班族,每天都要“跋山涉水”。一条因行政区划藩篱,曾被期盼多年而无法对接的“断头路”,伴随着2019年跨越潮白河的燕潮大桥通车,终于被打通。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交通一体化是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是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8年来,一条又一条这样的路被打通,京津冀居民共同的感受是──路好走了、通道多了、出行效率提高了。

  “从天津到北京30分钟,从天津到保定1小时,从北京到天津滨海新区1小时以内,从前开着车在三地跑,现在我更喜欢在轨道上坐车飞驰的感觉。”常年因工作奔走在京津冀三地的王明哲,拿出手机展示着自己的购票记录。

  8年来,在京津冀版图上,轨道网、公路网建设如火如荼,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区域国家干线铁路建设持续完善,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津石高速通车,天津和石家庄之间结束“折线跑”历史,在张家口,京张高铁将冬奥小城崇礼拉入首都1小时通勤圈,“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京津冀综合运输服务示范成果突出,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快速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幅提高,通达能力和便捷程度显著增强,区域交通基本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交通一体化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京津冀作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引领示范区,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实现了“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为交通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必须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骨干路网,打通交通经络,得益于京津冀三地的统筹协调、通力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开路先锋”率先突破,三地“手牵手”驶上新的“快车道”,跑出新速度。

  创新协同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在天津清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清科环保”)的展览大厅,一瓶不起眼的“小氯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说起这款自主研发生产的“二氧化氯空气净化凝胶”,清科环保副总经理任立表示,这瓶小小“凝胶”背后串联起了京津冀三地一整套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2015年成立的清科环保几乎是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8年一路走来的。“我们按照‘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顶层设计,让市场需求和高校科研在这里‘握手’。”任立说,目前,位于天津市东丽区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有30多家研究所、10多个产业化公司。“企业出题、研究所接单、高校支撑”,以市场驱动创新的“反向模式”形成了产学研链条的“双向促进闭环”,也促进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天津诞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资源的协同。8年来,天津不断加大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力度,创新协同发展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等创新平台陆续建成,聚集了一批国家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成长性企业。

  截至目前,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已注册用户4836家,其中京冀地区注册用户407家,发布京冀企业成果8487项,会集京冀地区专家3836人。与此同时,三地创新创业资源也在进一步互通共享。天津市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开通了“京津冀协同”专栏,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和“河北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建立链接,逐步实现三地网内资源同步。

  随着科技企业纷纷落户、高校院所联手创新、科技平台相继搭建,愈加完善的科技金融也在加速成果转化。据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吕云飞介绍,“国投京津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目前已完成23个投资项目,投资额9.43亿元,撬动投融资7.2亿元。与此同时,注册资本11亿元的“京津冀(天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也已完成设立。一个创新的京津冀,正加速成型。

  共建共享 打通公共服务壁垒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后是人与生活的“一体化”。无论是政务服务、教育、医疗、人才还是养老,这些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步伐加快,也让三地群众感受到“一体化”的便利。

  在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4台看似普通却“内心”强大的机器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尽管去年5月才投入使用,但自助终端能办理的事项可不少。其中,临时身份证明开具、驾驶证查询、不动产登记查询、社保查询打印、智能报税成为群众查询办理的热门服务。

  “随着北京、河北在天津落户的企业逐渐增加,跨省办事的问题愈发凸显。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我们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便利化。”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工作人员说,首个“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投用后,179项北京政务服务事项和200项天津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同时,在滨海新区各街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开设“跨省通办”专窗,300个政务事项实现京津冀“跨省通办”。

  京津冀协同发展8年来,教育、医疗、人才、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一批重点公共服务工程项目陆续落地──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近日正式启动,总建筑面积9.59万平方米,预计明年3月投入使用;三地合作成立智慧教育示范区北方联盟,天津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约共建2个协同创新中心;天津9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与河北省40多家医院和北京市5家医院分别建立医学合作联盟;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覆盖天津市各级各类医院1013家,全市有住院结算的382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了异地就医结算。同时,在人才、养老领域,全面落实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高端外国人才办理来华就业手续和审查结果互认;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

  8年来,三地公共服务合作像涟漪一样,在协同发展的洪流中泛开波纹,把成千上万的个体纳入同心圆,互融、互通、普惠民生。

  对口帮扶 探索职教扶贫多元模式

  2021年6月,井月终于回到天津,这时距离他援派承德已近两年。赴承德前,井月担任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处宿管科科长。之后,他成为天津帮扶承德工作队的一员。结束对口帮扶工作时,井月已获得“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扶贫先扶教,扶教先扶师。就在井月前往承德的2019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项目师资班也在继续开班。2017年至2019年,这所大学为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216名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进行了专业化、系统化培训。

  近些年,在支援建设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过程中,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探索出“理念输出、标准建设、分段培养、就业脱贫”的职教扶贫多元模式。这当中,以“1+1+9+N”为核心的“职教智志双扶”新理论则进一步丰富了脱贫攻坚的内涵。

  职教援建只是天津市对口帮扶河北省承德市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以来,天津市全面落实“1+4”框架协议,不仅创造出“智志双扶”“鱼渔兼授”等具有天津特色的帮扶模式,还走出了一条“广泛发动、整合资源、内增动力、外输外联、产业牵引、多层覆盖”的特色帮扶之路,为助力承德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从天津市合作交流办获悉,天津市向承德市累计投入市、区、乡镇三级财政援助资金16.5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15个;选派帮扶干部人才382人次;引进产业合作企业41家,帮助17.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打造出“生态小滦河”“百万只肉羊基地”“水培蔬菜”“幽谷稻米”“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一批品牌项目,助推天津市对口帮扶承德贫困县(市)全部提前摘帽。(记者 郝一萍 张兆瑞 孙翼飞 宁广靖 袁诚 韩启 照片由本报视觉部提供 区域交通圈示意图由市交通运输委提供)https://t.cn/A667BN5B

【京津冀协同发展8周年 | 国之方略 厚泽津沽】PM2.5年均浓度 降至39微克/立方米 断流26年的永定河干流实现全线通水

  202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9.6% 占全市规上工业 比重达到72.7%

  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 铁路1.5小时通达 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已注册用户4836家 发布京冀企业成果8487项 会集京冀地区专家3836人

  天津市382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全部开通 异地就医结算

  天津市向承德市累计投入市、区、乡镇 三级财政援助资金16.52亿元 实施帮扶项目415个

  环保协同 绘就生态最美画卷

  京津冀山水相连、自然相近,因此生态环保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提升京津冀三地民生福祉的最直接体现。

  8年来,京津冀三地不断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壁垒,加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不久,环保部在2014年7月份就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同年8月,北京与天津、河北及时跟进,分别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合作的协议》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将生态环境保护提上了协同发展的日程。

  在此期间,京津冀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健全协同机制,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推动危险废物联防联控联治,强化环境执法联动,推进法规标准协同。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降至30—40微克/立方米范围内,其中,我市PM2.5年均浓度由“十二五”末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39微克/立方米,协同治霾成效显著。断流26年的永定河干流实现全线通水。

  为推动林地、湿地、海岸线系统保护,加快构筑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天津大力实施“871”生态工程,包括875平方公里湿地升级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153公里海岸线严格保护。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达到18.6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接近25%,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5%。随着工程推进,在“津城”“滨城”之间成长出一片城市绿洲。

  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王会芝对记者表示:“‘871’重大生态工程让天津北部同北京通州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接,南部与雄安新区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连,全面融入京津冀生态环境体系,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产业协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产业协同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局上的关键一招,既是“当头炮”,也是“晴雨表”。

  8年来,天津深入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除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纳创新资源和优质产业,还主动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条,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同时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天宫空间站,被国人称为天空中最亮的“星”,其核心舱就是京津两地产业协同创新的成果。北京为核心舱提供研发设计等技术支撑,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津基地负责制造和总装,这样的协同成果“圈粉”无数。

  与此同时,京津冀三地在大数据产业链上也在深度合作。作为国内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的中科曙光,是国内服务器、存储、大数据一体机等计算设备的重要生产者,其大多数产品均由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基地制造。曙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研发中心在北京,生产制造、物流在天津,在河北落地多个项目,我们是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受益者。”

  近年来,天津立足自身优势,抓住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契机,充分释放企业发展潜力。统计显示,天津在2021年集中攻坚信创、高端装备等12条重点产业链,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9.6%,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2.7%。其中,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石化、航空航天、轻工、信创、集成电路等8条产业链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面对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取得的累累硕果,未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如何实现新突破?

  据了解,《京津冀产业协同规划(建议稿)》已经编制完成,天津将在探索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模式、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新业态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天津产业链,携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布局优化和上下游协同。

  引进来,落地生金;走出去,开花结果。随着产业协同不断深入,京津冀三地产业正在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交通协同 “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新速度

  初春,潮白河上的冰刚刚开化,北京通州和河北三河市燕郊隔河相望。多年来,住在燕郊的数十万北京上班族,每天都要“跋山涉水”。一条因行政区划藩篱,曾被期盼多年而无法对接的“断头路”,伴随着2019年跨越潮白河的燕潮大桥通车,终于被打通。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交通一体化是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是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8年来,一条又一条这样的路被打通,京津冀居民共同的感受是──路好走了、通道多了、出行效率提高了。

  “从天津到北京30分钟,从天津到保定1小时,从北京到天津滨海新区1小时以内,从前开着车在三地跑,现在我更喜欢在轨道上坐车飞驰的感觉。”常年因工作奔走在京津冀三地的王明哲,拿出手机展示着自己的购票记录。

  8年来,在京津冀版图上,轨道网、公路网建设如火如荼,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区域国家干线铁路建设持续完善,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津石高速通车,天津和石家庄之间结束“折线跑”历史,在张家口,京张高铁将冬奥小城崇礼拉入首都1小时通勤圈,“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京津冀综合运输服务示范成果突出,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快速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幅提高,通达能力和便捷程度显著增强,区域交通基本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交通一体化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京津冀作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引领示范区,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实现了“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为交通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必须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骨干路网,打通交通经络,得益于京津冀三地的统筹协调、通力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开路先锋”率先突破,三地“手牵手”驶上新的“快车道”,跑出新速度。

  创新协同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在天津清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清科环保”)的展览大厅,一瓶不起眼的“小氯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说起这款自主研发生产的“二氧化氯空气净化凝胶”,清科环保副总经理任立表示,这瓶小小“凝胶”背后串联起了京津冀三地一整套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2015年成立的清科环保几乎是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8年一路走来的。“我们按照‘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顶层设计,让市场需求和高校科研在这里‘握手’。”任立说,目前,位于天津市东丽区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有30多家研究所、10多个产业化公司。“企业出题、研究所接单、高校支撑”,以市场驱动创新的“反向模式”形成了产学研链条的“双向促进闭环”,也促进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天津诞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资源的协同。8年来,天津不断加大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力度,创新协同发展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等创新平台陆续建成,聚集了一批国家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成长性企业。

  截至目前,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已注册用户4836家,其中京冀地区注册用户407家,发布京冀企业成果8487项,会集京冀地区专家3836人。与此同时,三地创新创业资源也在进一步互通共享。天津市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开通了“京津冀协同”专栏,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和“河北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建立链接,逐步实现三地网内资源同步。

  随着科技企业纷纷落户、高校院所联手创新、科技平台相继搭建,愈加完善的科技金融也在加速成果转化。据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吕云飞介绍,“国投京津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目前已完成23个投资项目,投资额9.43亿元,撬动投融资7.2亿元。与此同时,注册资本11亿元的“京津冀(天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也已完成设立。一个创新的京津冀,正加速成型。

  共建共享 打通公共服务壁垒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后是人与生活的“一体化”。无论是政务服务、教育、医疗、人才还是养老,这些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步伐加快,也让三地群众感受到“一体化”的便利。

  在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4台看似普通却“内心”强大的机器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尽管去年5月才投入使用,但自助终端能办理的事项可不少。其中,临时身份证明开具、驾驶证查询、不动产登记查询、社保查询打印、智能报税成为群众查询办理的热门服务。

  “随着北京、河北在天津落户的企业逐渐增加,跨省办事的问题愈发凸显。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我们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便利化。”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工作人员说,首个“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投用后,179项北京政务服务事项和200项天津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同时,在滨海新区各街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开设“跨省通办”专窗,300个政务事项实现京津冀“跨省通办”。

  京津冀协同发展8年来,教育、医疗、人才、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一批重点公共服务工程项目陆续落地──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近日正式启动,总建筑面积9.59万平方米,预计明年3月投入使用;三地合作成立智慧教育示范区北方联盟,天津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约共建2个协同创新中心;天津9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与河北省40多家医院和北京市5家医院分别建立医学合作联盟;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覆盖天津市各级各类医院1013家,全市有住院结算的382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了异地就医结算。同时,在人才、养老领域,全面落实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高端外国人才办理来华就业手续和审查结果互认;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

  8年来,三地公共服务合作像涟漪一样,在协同发展的洪流中泛开波纹,把成千上万的个体纳入同心圆,互融、互通、普惠民生。

  对口帮扶 探索职教扶贫多元模式

  2021年6月,井月终于回到天津,这时距离他援派承德已近两年。赴承德前,井月担任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处宿管科科长。之后,他成为天津帮扶承德工作队的一员。结束对口帮扶工作时,井月已获得“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扶贫先扶教,扶教先扶师。就在井月前往承德的2019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项目师资班也在继续开班。2017年至2019年,这所大学为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216名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进行了专业化、系统化培训。

  近些年,在支援建设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过程中,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探索出“理念输出、标准建设、分段培养、就业脱贫”的职教扶贫多元模式。这当中,以“1+1+9+N”为核心的“职教智志双扶”新理论则进一步丰富了脱贫攻坚的内涵。

  职教援建只是天津市对口帮扶河北省承德市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以来,天津市全面落实“1+4”框架协议,不仅创造出“智志双扶”“鱼渔兼授”等具有天津特色的帮扶模式,还走出了一条“广泛发动、整合资源、内增动力、外输外联、产业牵引、多层覆盖”的特色帮扶之路,为助力承德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从天津市合作交流办获悉,天津市向承德市累计投入市、区、乡镇三级财政援助资金16.5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15个;选派帮扶干部人才382人次;引进产业合作企业41家,帮助17.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打造出“生态小滦河”“百万只肉羊基地”“水培蔬菜”“幽谷稻米”“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一批品牌项目,助推天津市对口帮扶承德贫困县(市)全部提前摘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这也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如果不是就读985、211的这些人,如果在90年代前,连高考资格都难拿到,因为要预选(以前的高考生是经过预考选拔上去的,不是每个高中生都
  • 中金公司此前预计美联储会在第三季度开启缩表,但不排除此次会议会透露将缩表提前至二季度末的暗示;而在2017-19年的上一轮缩表中,美联储采取的是被动到期不续作的
  • #金俊勉0522生日快乐# kjm#金俊勉grey suit# 220430 俊勉ins「kimjuncotton」ins story更新三则Dear. SUH
  • “好喜欢你啊,好想快点把带你回家”“真的假的,现在还早呢”“当然是真的,你是我最喜欢过的一个女生”男生在刚跟女生在一起时,也许只是因为一时恋爱情绪高涨,就随口说
  •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曾经中国就算亏40亿,也照样履约帮沙特建高铁,这样的格局和诚信,又怎么会为了5G这一商业行为,而绝决地退出项目呢?其实,英国之所以这样气急败坏
  • 岁月沧桑、风过无痕,何不闲煮清茶,漫谈心事,观花开的曼妙,听脚下的足音,在这流年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以这般静美的心,行一程,悟一程,万般惬意,自是余味无尽
  • #上大新闻# 【上海大学“院长大咖说系列直播”社会学院专场顺利举办】为帮助广大考生与家长进一步了解社会学学科以及学校学院概况,4月18日17:00,上海大学社会
  • #老百姓家门口的名医聚集地# 【行动是最美的抗疫 “请战书”】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太原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大护士长薛美峰在战“疫”一线逆风前行,她熟悉的身影,让同事
  • 朋友送我一本书 因为没有开学她说我无所事事 给了我这本作者是一位年轻的很有实力的作家那我就来看看 有人说 因为一个人 你会爱上一座城我说因为一个人 我爱上了书
  • (冇打算做旅行KOL,所以全iPhone 求其拍吓,希望大家唔好嫌棄)#旅行總代理總代你旅行 #Brussels#Atomium #冇牌好货# #冇牌好货55划
  • 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
  • 四月二十六日晚上,马思纯在社交平台上难得更新了一条动态,她在动态上贴了两张自拍:“我的一些开心的事情,就像是我的自拍一样。脚踝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美貌和显瘦~✨ 这
  •     说到这首歌,首先开场就是一段自述,陈奕天讲述自己小的时候是怎么的不理解妈妈的不舍,到现在长大了,也经历了一些事,才懂得明白作为父母又不舍得自己孩子又想支
  •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 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灵魂最易受孕、最受鼓舞的时刻,也是最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如果压力太大了
  • 很多朋友曾跟我笑谈,总觉得班迪是像长辈一样周到地照顾我约束我,让我一直做矫情的小女孩,其实我同样也希望我的男孩永怀梦想,少年感永存,永远相信光[奥特曼]周六孩子
  • 【YOURS优设·婚纱定制】我的穿针引线,你的与众不同 静候时光里的美好 一件礼服从设计到呈现在你面前 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艺术妙手全手工配合 精剪裁衣细致缝制技
  • 而随着飞来剪的重视,后来又在岳阳楼和其他地方发现了,另外几件飞来剪,现在合计为六把,后来这件文物,被放在了中华门瓮城内展出,或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这把上
  • 7、我还是得不动声色地走下去,说这天气真好,风又轻柔,还能在斜阳里疲倦的微笑,说人生极平凡也没有什么波折和忧愁。10、所谓的花季,就是所有生命没有高低之分,偶然
  • ’顾魏:“啊~”我:“然后看到一个喜欢的,觉得,噫,这小相公不错,Mark一下,就转身跟着你投胎了。’顾魏:“啊~”我:“然后看到一个喜欢的,觉得,噫,这小相公
  • 弹丸嗑左恋,CP主要围绕盾展开,盾雾神盾苗盾松盾……(左右无意义)喜欢一些幻左本社和朋友一起在搞,按她的口味来()en最近沉迷Reimu…我的鬼鬼一定是可爱鬼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