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修道士##《道德经》中的水意象#
水可谓自然界中寻常的客观物象,但于哲学家的视野中,其灵动而多变的自然状态引起其对自然生命本质的探索。老子的水脱离了现实意义,抽象成为了道的象征物。其实从某种层面来说,老子受水的启发,拓展了道的作用范围,将“道”这一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转化为政治主张、交往之道、为人之本。同时,水也为整本《道德经》阐述道这一抽象概念提供了途径,无论是象征,亦或是比喻借代,都更有利于读者去接受与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从水这一小意象出发,有幸得以一窥老子《道德经》中的丰富意蕴。

一、《道德经》中水之柔弱意象
《道德经》中对水在不同地理形态与自然环境中的状态进行了详细的描绘。比如“天地相合,以降甘露”、“谷得一以盈”等。而水容易被改造,形态多样的自然属性体现了水的柔弱。老子发掘到水莫之能御的潜在魅力。虽然水在撞击到石头上会迅速转化为小水珠,但当持续的水流反复冲刷时,其积年累月的内聚力与爆发力终究冲破坚石,甚至重塑该地的地形地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的力量便来自于它的不可替代性,阐述了正言若反、以柔克刚的哲理。由此可见,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指以柔克刚。水性绕指柔却不趋附,柔润却不顺从,其柔并非无支柱意识之柔。由此我们便可以窥见老子对社稷王的要求。水在某些方面与老子所推崇的婴儿有相同之处,水的外柔内刚与婴儿类似。“骨弱筋肉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和而朘作,精之至也”。老子把有深厚修养的人比作赤子。水通过返回道纯真柔和的初态来抵御外界的灾害与不幸,展现出清新寡欲、明哲保身的避世色彩

二、《道德经》中水之不争意象
水的又一特点便是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观察到水在重力作用下朝地处流动的自然现象,结合自己对高低的认知,将地势低洼的地方抽象为众人之所恶。同时又关注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的密切联系,赋予水善利万物的人格特征,进而升华为顺应天时不自是、不自伐的处世原则。老子列举了水的七种善行,实际是对理想人格的归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其中政善治体现了道家的政治主张。政善治指为政清明、国泰民安。“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即指天地间阴阳调和便会降下甘霖,无需百姓发愿,它便会均匀分布。老子通过观察降水的过程,深入体会平天下的管理智慧。老子认为如若君王依照道的法则治理天下且顺应自然,那么百姓则会顺从统治,无需施加其他人为政令。“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通过观察小溪的形成过程,总结出大国外交的原则。老子认为大国在处理外交关系的过程中,不应当自矜攻伐、咄咄逼人,而应当主动处下示弱,以此维护大局稳定。由此可见,水在自然状态中柔和善变的属性被视为不争。

三、《道德经》中水之虚静意象
“渊,回水也”,“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可见渊的宁静深沉,渊由水成,水虚静的自然属性造就渊深厚的外在表象,虚为水地积聚成渊创造了空间,静为渊地持续形成提供了可能。“致虚极,守静笃”,这是老子对圣人最高精神状态的阐述。而所谓的虚极的状态与水十分类似。水,清莹澄澈,既然澄澈,即为虚。而虚即虚其心,消除内心虚妄而及皆空;静即思之静,即消减杂念而思之静。水不受外界所扰时清莹澄澈,可以让人们无限接近自己的赤子之态。“心善渊”,描述的是回归自然以后的精神状态,即内心如同山谷一样深沉。山谷意味幽深静谧,此种印象源自于水。水之虚静符合道家学说中以道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色彩,将道这一完全抽象的概念所带有的神秘、不可知、沉寂等外在特点公诸于世。水的外在表现中顺势而为、因势而动的特点符合道家无为的政治主张与为人处世原则,而自然界中水又恰好比喻道家思想中的不争,而其内在神韵能有助于老子描绘抽象的道所带来的静谧神秘的体验。

四、《道德经》中水之审美意象
水是中国文人最偏爱的意象,尤其体现在山水田园诗中。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溪水隐没于幽深山谷中,水意象尤其适用于表达空灵澄澈的自然环境。回溯《老子》“静之徐清”一章,极好地彰显出水以“静”为美的涵养。对于倡导遵循自然法理的老子而言,水的平和灵动总予人内心的平静与滋养,这也与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审美观念不谋而合。大多数中国古代的隐士都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从他们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很容易看到水意象所代表的宁静之美。以上善若水一章为案例,在对水进行审美评价时,道家遵循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基本原理,对水之美赋予了多重象征意义。比如不争、几于道等,完成了审美主体到审美客体的相互转化与联系。上善若水,即一开始便将水定义为自然最崇高的礼遇,予人内心的平静与滋养,后引“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为补充。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不自觉地联想到生活中与水有关的场景,从而让审美的动作脱离了文字本身,思绪会随水流至农田用以浇灌,抑或是滋养万物。将美学认知的基础与美好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读者便更易接受作者进一步的探讨“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联系的无限紧密,这便是为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没有过多对水进行叙述,而是把这样的意象特征留给作者思考,体现了一种典型的东方含蓄美。

五、《道德经》中女性视角下的水意象
女性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女性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温柔。从触觉上讲,水是清凉柔和、如女性润洁肌肤的;从视觉上讲,水清澈透明、如女性空灵的眼眸,因此水与女性的形象特点分不开。从水的内蕴来看,水与女性在精神层面有相似之处。“知其雄,守其雌。”传统观念认为女性是温柔的化身,这与道家所强调的以柔克刚精神相呼应。囿于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人类对自然现象大多怀有崇拜心理,而道家则善于从自然中提取意象。比如其中有“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女性是新生命的孕育者与缔造者,与此同时,万物的生息长育均离不开水,老子推崇水,即为推崇女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女性只是作为一种辅助阐释哲理的意象,抑或是原始生殖崇拜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客观上表现出老子对女性的赞美倾向,但并不是说他提倡女权主义,主张提升女子的社会地位。我们应从女性视角下的审美与象征意蕴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本意。

六、《道德经》中形而上学视角下的水之哲学意象
从形而上学的层面来看,道德经中的水是对哲学的基础本体道的形象化表述,也是老子对万物本源的一次探索。由此可见,道这一哲学概念的提出经历了从朴素唯心主义到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变,从“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便可以窥见一隅,此句体现了老子对水之本源的探索。老子认为水的形成过程是“天地相合”,即最开始是由阴阳两气交融形成。所谓气便可以理解为某种混沌的事物,气即为朴素唯心主义的体现。但老子并未止步于这样的解释,他继续探索自然运动发生背后的动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他认为必然有一种超出于物质之上的理,即为道。在这样的情形下,道便上升至形而上学的层面上了。老子的伟大之处在于将道从一般的哲学概念中抽离,继而推广至一切物质,为中国哲学奠定了形而上学的基础。不可否认的是,水在这个过程中是启发者,是象征者,更是承载者。老子以水喻道,在于水的外在形象与审美意蕴、水化生万物且居于万物之中的特质、滋养万物的动因与道有相似之处,因而作为道之承载者被老子歌颂。
文章来源:龙虎山道教#道教##学道入门#道教

【吴岳良:在科学史上留下属于中国学者的理论】太空浩渺深邃,驱动其诞生、演化、膨胀的隐秘“暗”物质与能量长什么样?万物繁复多变,是否有一种统一而“简洁”的理论和模型解释所有现象?宇宙留下“时空涟漪”,如何捕捉这美妙却微弱的信息?

宇宙图景幽深、神秘,却让人如痴如醉。这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岳良面前的物理世界。

“宇宙充满未解之谜,吸引着我不断思考,挑战自我、探索未知。”近40年来,吴岳良“仰观宇宙之广大,俯探学问之前沿”,努力做出世界一流的物理学研究。

【大工程,探索“隐秘的美好”】

近百年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仍有无数的谜团尚未揭开。

其中,暗物质、暗能量被认为是21世纪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天空中的“两朵乌云”。“它们是本世纪物理学中最大的科学问题,揭开这两大谜团,将带来一场新的物理学革命。”吴岳良告诉《中国科学报》。

物质粒子是宇宙的基本构成之一。通俗来说,暗物质就是既不发射光,也不吸收和反射光的物质;暗能量即驱动宇宙运动的一种“神秘”能量,两者都不可被基于电磁波的现有技术直接观测或检测到。但事实上,逐渐累积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通过引力效应表明了大量暗物质暗能量的存在,且成为了宇宙的主要组分,约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寻找暗物质、研究暗能量的本质,将对物质、时空和宇宙的起源等基本问题有更深的认识,这也成为国际物理学和天文学界研究的热点。

10年前,吴岳良作为“暗物质、暗能量的理论研究及实验预研”首席科学家,凝聚国内相关优势力量向“两朵乌云”发起挑战。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比如:在我国暗物质实验探测方面,从无到有形成了地下到空间的直接和间接暗物质探测两个大平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探测技术;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解释暗物质的模型和机制,极大推动了实验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暗物质的研究力量逐渐建立并愈发强大。

“通过项目研究,促进了我国暗物质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结合。暗物质暗能量是在探索未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与国外同时起步,如今也处在同样有竞争力的水平上。”吴岳良对10年来的进步感到欣慰而满意。

在科学家苦苦追寻暗物质暗能量的踪迹与奥秘之时,“引力波”被捕捉到了,这给了科学家们极大的鼓舞。

2016年,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探测到了双黑洞合并事件的引力波,同年,中科院也对外披露了我国引力波空间探测计划——“太极计划”。该计划可追溯到2008年——在中科院的支持下,胡文瑞院士组织我国科学家对其论证,且在2012年由吴岳良代表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工作组在欧空局eLISA首次联盟会议上报告该计划。

按计划,我国将在2033年前发射引力波探测卫星组,进行中低频波段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吴岳良再次挑起重担,担任“太极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吴岳良表示,“当前我们观察到的宇宙现象依赖于电磁相互作用,引力波是另外一种探测手段,而空间引力波探测则可以看到更广、更深的宇宙信息和天体现象,包括暗物质暗能量、宇宙早期形成与演化等。”

2019年12月25日,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在历经4个月严格测试和实验后,各项功能、性能指标满足研制总要求,在轨测试实验取得成功。

“这是科学院有史以来,在空间探测技术难度如此大的情况下,依然在1年之内建成并完成目标的科学卫星。我作为参与者和推动者,感到欣喜和满意。”吴岳良说,目前,太极一号在轨验证的各项技术指标超过任务预期目标,他们正积极筹备太极二号的双星实验。

但吴岳良深知,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是当前人类所掌握的精密测量和控制技术的“极限”,未来挑战巨大。

至今,在吴岳良的办公室,粘贴着一张写满密密麻麻行程的“太极一号”计划的时间表,旁边是一张有着他的签名的“军令状”。“我们希望以国际合作竞争的方式,共同突破关键技术,赶上国际水平。”吴岳良爽朗的笑声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坚定和信心。

【纯理论:追寻“大一统”的简洁美】

“理论物理只有世界第一,没有第二。”在吴岳良心中,导师周光召先生的这句话是自己科学研究路上的指路明灯。他努力创造一套属于中国学者提出的、被国际所认可的物理学新理论新概念。

历经20多年的坚持,吴岳良于2018年在揭秘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创建了超统一场论。

吴岳良说,自1915年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以来,构建一套能够统一描述自然界已知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是所有理论物理学家所追求的梦想。爱因斯坦花费了其后半生几乎所有的时间探寻统一场论。

追寻大一统的简洁之美,也是吴岳良的梦想。

1996年,吴岳良回国后与周光召开始共同研究大一统理论。次年,他们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对所有基本力的一种可能的大统一模型》的研究论文,这是他们最初的想法。

20多年来,除却必要的行政事务,吴岳良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这些问题,“做理论物理研究有个好处,就是随时随地可以开始工作,早上醒来、走在路上都可以思考。”吴岳良说。

吴岳良提出了超统一场论,引起国际同行广泛关注。其涉及对时空观念、几何观念和宇宙观念以及物质观念和能量观念的重新认识,将为探索终极统一理论打开一扇新窗口。

他解释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是弯曲时空的表现”,而他要抛开弯曲时空的概念,直接在平坦时空中引入引力场作为量子场,并在这个场中将“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这4种基本相互作用进行统一的描述。

挑战与众不同的理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吴岳良看来,兴趣、热爱、坚持与不断思考,是支撑他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

“尽管在上个世纪有国外科学家提出相关的统一理论,但我们至少有属于自己提出的既在理论上自洽又与现有实验一致且有新的理论预言的理论,但理论最终都需要经过实验来检验。”吴岳良说。

作为理论物理学家,吴岳良对理论物理有着深刻地理解。他坚信,物理一定是简单的,规律一定是简洁的。“把所有物理现象通过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总结抽象成一个最具有普遍意义和规律的理论,例如众所周知的量子理论、相对论、牛顿理论等,从而可应用至各个方面。这也是中科院专门成立理论物理所的初衷和使命。”

【谢恩师:承袭先贤做一流学问】

对吴岳良来说,父亲指引他走上了理论物理之路。“父亲告诉我,要做最前沿的工作,要找最好的导师。我觉得理论物理的魅力在于探索未知,具有前沿性和很大挑战性。”这是吴岳良选择理论物理的初衷。

而在之后近40年的科研人生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是他的“领路人”。

1982年,吴岳良考入周光召门下作硕士生和博士生。他说,导师的言传身教,在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上,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周先生的一生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他希望为国奉献的传统在年轻人中传承。”吴岳良回忆说,“这也是从彭先生那里传承下来的,彭先生当时回国的时候就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1986年,吴岳良即将博士毕业并计划到国外开展博士后研究,周光召问他,“你将来‘翅膀硬了’,可能会面临很多选择,但一旦国家需要你做出某种选择时,你是否能服从国家需要、回来服务国家?”

吴岳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美国、德国从事科研的近10年里,他与周光召始终保持着联系。只要周光召出访到吴岳良所从事科学研究的国家,他们定会约上见面,他向吴岳良介绍国内科技的发展,而吴岳良也会向导师汇报近况和研究进展。

1996年,在周光召的召唤下,吴岳良回国从事科学研究,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与导师合作开启了超统一理论的研究工作。

在科研工作中,周光召敢于挑战权威的特点对吴岳良产生了深远影响,帮助他度过“至暗时刻”。

“理论物理研究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需要不断否定自己,最终找到一个比较肯定的答案,但否定自己容易,否定别人,尤其是权威是十分困难的。”吴岳良说。

1993年前后,吴岳良正在进行“正反粒子变换和左右宇称反演联合对称性(CP)破坏和第六个基本粒子顶夸克性质”的研究,他对顶夸克质量的理论估算与欧洲核子中心早期一个有误的实验结果不一致。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个简单理论模型(包含粒子物理标准模型CP破坏机制在内的四类CP破坏源)。然而,由于这类模型被研究了二十多年,很多人认为不可能还有这么重要的理论结论没有被发现,由此,他的研究论文也“自然”被美国的顶尖期刊拒稿数次。

那时,吴岳良在作博士后,别人一年都发表几篇甚至十几篇论文,而他在那一年只写一篇文章就为了认识这个问题。“压力的确很大。”他坦承。

吴岳良想到导师在面对权威质疑时不迷信、独立思考的经历和教导,下定决心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调研了过去所有的相关研究,并撰写了近80页的长文来证明模型的自洽性,最后的研究结果连续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该模型后来被国际同行专家称为模型Ⅲ2HDM。

此外,周光召善于从事物的第一性考虑复杂问题的思考方式、对科研的执着等也使得吴岳良获益良多。导师的精神与理念,吴岳良将其传承至他的后辈学生之中。

【育人才:做真正原创的研究】

对于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周宇峰来说,导师吴岳良教会他最多的便是独立思考能力。1999年他考入理论物理所,成为吴岳良的博士研究生。

“在做博士期间,吴老师就特别强调独立思考能力,在对某个问题进行大量的调研后,形成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有高度的原创性工作。”周宇峰告诉《中国科学报》,吴老师不轻易盲从他人、甘做“冷板凳”的精神让自己受益匪浅。

如今,周宇峰也不断挑战难题、新题,与导师亦师亦友,协同合作。他已成为暗物质理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等方向的专家,提出了数个具有原创性的相互作用机制、计算方法和暗物质理论模型。

而刘金岩走了一条与师兄师姐不同的发展之路。2010年,她成为吴岳良门下粒子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她告诉《中国科学报》,周光召先生曾提出,中国理论物理学应有自己史学研究,不能断代,导师吴岳良将此愿望记在了心里。

在刘金岩即将博士毕业时,导师问她是否对物理学史感兴趣,因得知自然科学史所非常希望有理论物理背景,特别是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方面基础的青年人才加入,而喜欢历史的她回答“非常愿意”。在吴岳良的建议下,刘金岩进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投身至中国物理学史的研究。

“受过粒子物理学专业训练,也使我在历史研究中更加得心应手。”刘金岩说。

当前,国际物理学研究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到了不应再跟踪,而是做真正原始创新工作的时候了。”吴岳良说。

但他同时也深感,当前由于涉及高能量和高强度及高精度的大型前沿实验进展放慢,理论物理发展也相对变得缓慢,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给我国理论物理学家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和研究并做出原创性科研成果的机遇。而国内的科研环境并不太利于基础研究,尤其像理论物理这样的纯基础研究,需要改革科研评价体制、营造开放交流的氛围,以及长期稳定的支持,让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有兴趣、热爱,驱动其做原创研究。

“不得不承认,科学史上留下来的经典理论大多由国外科学家发现创立的。我们要成为科技强国,必须要培养年轻人才,做出能在科学史上留得下来的中国科学家创立的理论,为世界科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吴岳良坚定地说。https://t.cn/A64G2Npm

自前段時間會零山回來一直整合到現在,每天都在多維世界裡上躥下跳,意識頻率的多變處於三界之中真的不知道會被帶去哪兒又有什麼要經歷的,這個八月經歷著各種奇幻。

發現,每個人如果進入自己的世界其實都是豐富多彩的。難的是「信任」才會不斷外求不斷想要得到外界的認可。

很多時候欲言又止,其實,真的在那個時候,是不想說什麼的,因為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又在經歷什麼,而這一切又跟旁人無關,所以選擇不說。

每個人都可以活的很好,應用自己的方式,走在自己的道路上那是靈魂不斷的為我們指引的路,縱使過程中會有崎嶇那也是當下需要體驗的,這就是宇宙間的完美吧,沒有評判~造物主的仁慈與愛只是在於讓我們體驗夠了放下。

辛酸苦辣甜 高低起伏都是人類自己定義的但也確是自己想要的,昨天在散步的一刻中突然沒有了五感,也就短短的一分鐘吧~就是「無」什麼也沒有卻又什麼都有,空間非常之靜。

這樣的體驗不知什麼時候會結束,確也不想刻意切頻~

最近還深感一些黑紅色業力的能量,每天都有影像的顯現,沉重污濁。大概是八月初就感受到了即將進入鬼月,事實上,這一個月的空間能量基調都是如此,修定、懺悔、清理…能做的是為自己所做所是負百分百的責任♥️說到這裡就又感受到那「敬畏之心」的可貴。

總之,感恩~謝謝你們 我愛你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部剧以二战后的好莱坞为背景,讲述了一群颇有抱负的演员和电影制作人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在好莱坞取得成功的故事。究竟是哪一位诗人,邂逅一位怎样的红粉佳人,有着一段怎
  • 。。
  • “我们都是时代误伤的人”这些天因为这个故事总莫名伤怀 惋惜无是非 无对错 这不是史书里的寥寥几笔 而是后人难以评价的有血有泪的北宋福康公主的一生岁月 我也只能无
  • #刘宇宁没那么难# [心]#刘宇宁当遇见你# [心]#摩登兄弟[超话]# 愿你一生被爱 愿你被岁月温柔相待 愿你所过之处熠熠生光 愿月白风清 四时皆欢喜 愿所得
  • 在娱乐圈想必大家都知道林志玲这一个女明星吧,可以说在颜值上和身材上都是特别的出众,林志玲可以说几乎所有女人都在羡慕,所有男人,都在喜欢着她,而现在已经四十多岁的
  • 赋能企业直播,容视为企业构建全场景直播解决方案 - 国内 - CTI论坛-容联旗下的容视直播打破场景限制和各行业应用难题,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超强承载力,互动
  • 所以不要焦虑。(睡眠质量很难保证)3.问候6个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
  • 但是,自由是有界限的,爱更不代表随心所欲,当一个世界的运行,对一类人来说趋于完美,而另一些人却在这个世界里流血的时候,你应当明白,这天堂是虚假的、是腐烂的……谁
  • #易烊千玺2019玊尔演唱会##易烊千玺燚's成年礼##易烊千玺逢凉野性# 许下一个愿望--希望一个月内能梦到易烊千玺给我唱歌实在不行跳舞也可!你的爱是唯一让我
  • 我不知道你这样诋毁的居心,用意何在~2、在事情爆发的第一时间,没有给我道歉,还把脏水泼给我,发微博威胁我,说我想挑拨你跟彭之间的关系?你没有女朋友吗!
  • 你说,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好。女人,再坚强,你也只是个需要人疼的女子#人生微语# 你拥抱我时抱得特别紧 你说 不能说拜拜 要说再见你在会后深深的一鞠躬 让我坚定我
  • 原因是:它包含了瓦格纳最著名的音乐“女武神的骑行”它是第三幕的前奏曲。这个星空下寂寞的老人,他给后世留下的,除了抑郁沉雄的诗歌,就只有三座纪念他的草堂。
  • 力保就業共渡危機林鄭又提及,一項成效立竿見影的措施是改善政府外判服務的員工待遇,自2018年推出新招標和合約條款後,基層合約員工,例如食環署清潔工人的平均工資
  • ”为解决下游哥伦比亚河水患问题,美国在位于加拿大境内的水源地建设了水坝。观点二:“澜沧江流域的水坝会使下游更加干旱,应将它拆除。
  • 那是云想说,随风来相见 最理想的婚姻:[心]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狗在跑,我在闹,他在笑。最终的Melinda回到了平静的生活,罗芸分为四份的骨灰追求她的自由,隋
  • 小侄姑娘帮我完成了放风筝的执念 虽然没有风 但是这个女人很聪明 带着滑板来 哈哈哈 我们成功的放了一分钟的风筝大黑晚上这个女人还带我去喝冰咖啡 她真的很爱我[d
  • 魁罡六锁秘法 天地变易第一   欲要知天地变易,昼夜不分,晕晦飘黑风,黄沙推山拔树,日月不见,星宿无光。可使白绢三尺,书陷天符,念混天咒,置於山上无人今境,西北
  • 真可笑。你认为的独立就是独立?
  • #夏日焕新季 稀缺现货速递#夏日换新季如约而至,很多人会觉得女孩应该买珠宝和包包来装饰自己,但其实一块好的腕表会更让整体造型和气质加分,在美观的同时将自己独立的
  • 斗兽场一九二二 世界那么大,大到望不到边 像是远去的孤帆远影 只剩下清风徐徐与碧空尽 世间永不停歇地人潮汹涌 将你我往前推,又生生地分离 拉扯的不是飞鸟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