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智慧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朱熹《朱子家训》

因为作者都姓朱,不少人容易把两篇传世家训搞混淆,误以为“朱子家训”有两个版本,实则是,两位朱家先贤所著家训名称和内容都不一样。

《朱子家训》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原题为《紫阳朱子家训》,而“紫阳”是朱熹的别号。

朱用纯所作《治家格言》原名为《朱柏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治家格言》,因名气大传播面广,后人提起时,便用《朱子家训》指此篇,然而实际上,后世所说朱子通常指朱熹。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去人欲,存天理”,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他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祥南(朱熹25世孙,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

“朱文公的《朱子家训》和朱用纯的《治家格言》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的朱家先贤所撰写出来的不同传世巨作。很可惜世人多把他们的文章搞混了,通常人们多以《朱子家训》来称呼朱用纯的《治家格言》,反而朱熹老夫子真正的《朱子家训》一般人多不了解。”

朱锦富(朱熹23世正宗裔孙):

“一提《朱子家训》,大多数老年人和喜爱古文的人都认为指的是《朱柏庐治家格言》,即”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就完全错了。《朱子家训》和《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两篇完全不同的由两个人写的文章,不能把《朱柏庐治家格言》通称《朱子家训》(社会上一直这样称谓,书名页通称《朱子家训》),朱子指的是朱夫子朱熹。”

“《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昆山秀才朱用纯写的《治家格言》,柏庐是朱用纯的号,这篇《治家格言》写得非常好,通俗易懂、富有哲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因为是《治家格言》,专供家用,朱用纯在世时已刊和未刊书目中均未收录,世上无古籍对照,靠的是民间传诵和转抄而得,传来传去,抄来抄去,错误越来越多。”

朱熹《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原载《紫阳朱氏宗谱》。

南宋中期,金、蒙南侵,赋税苛重,百姓怨声载道,民族危机加深,儒家衰微。

封建统治的腐朽,致使纲常崩坏、礼教废弛、道德沦丧,官场贪风日盛,人们精神空虚,理想失落,社会动荡不安。

为稳定国家秩序,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拯救社稷,朱熹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奉行“格物致知、实践居敬”的教育理念,力主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内容的道德修养,力求重整伦理纲常、道德规范,重建价值理想、精神家园。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子家训》问世。

原文: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

译文:

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为人子,最要紧的则是孝道。作为兄长,最要紧的是友爱弟妹;作为弟妹,则须对兄长恭敬。做丈夫的,最重要的是态度平和,做妻子的,则必须重视温柔的作用。与师长相处,最重要的是合乎礼仪;与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则是讲信用。

原文: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译文: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化解。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顺境或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悲不喜。

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原文: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译文:

处世不应为了私事而与人结仇;治家更要注意不可因为私心而有不公平的作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

不要接受不义之财,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对后代子孙,不能不重视教育;对仆人帮佣,则必须能体谅关怀。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遇到灾变打击,则不可不相互扶持。谨守本分,必须有赖于了解做人的基本规范;我们一生的命运,是由老天来决定的。

一个人能做到以上各点,则老天必定会来相助。这些基本的道理,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做的,就像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是每天都不可缺少的,怎可不重视呢?

《朱子家训》寥寥数百字,却全面阐述了朱熹关于做人的准则:仁、义、礼、智、信。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字字珠玑,是朱熹治家、做人思想的浓缩。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业力

宗萨钦哲仁波切 

  你可能会想,不明白“自我是幻觉”有什么害处?明白“自我是幻觉”又会有什么好处呢?如果“自我”不存在,任何人都不存在,那么去做任何事又有什么意义呢?换句话说,没有开始的人,那又是谁开始修行呢?

  觉察“自我”和“不知自我乃幻相”的坏处,非常重要。因为这种觉察几乎就是让你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的起点。佛陀开了三乘共计八万四千方便法门,这一切教法都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粉碎、转化、揭露、训练或攻击“自我的幻觉”。“自我的幻觉”是佛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所有业力的起源。

  因为很多地方都谈到了“业”,因此在这里只讨论几个常被误解的重点。业力并不是宿命论,并不是一旦你造了什么业就被困在其中,一定会得到相当的处罚或奖赏;业也不仅是“这是我的业”的结果而已,它既是因,也是缘和果。字面上来说,业是指行动——任何的行动。“相信业”的意思,就是对你的行动和生活负起完全的责任。

  可能大部分对于业的困惑都来自误解了这段话:业不会自己消失,因缘成熟时,它即刻会现行。就好比是蛰伏多年的种子,一旦土壤、水、阳光等正确的因缘聚在一起,它就会发芽。

  业经过再长的时间,也不会失去它成熟的力量,这一点与种子不同。然而,就如同我们可以压碎种子或限制因缘让它无法生长一样,我们也可以制造障碍以阻挠业的成熟,并利用方法对抗业的影响,这样便能改变或摧毁业的作用。

  业是“自我”的能量与行动。任何期望得到某种结果所启动的行为,也就是任何因贪、瞋、痴所造成的行为,都会产生业。

  刚开始,“自我”执着自己的存在,投射出自己和他人,然后有了互动而创造了业。由自己和他人互动中流出的业力,稳定了原先二元对立的幻觉,更加入了“自我”在其中表演的各种贪、瞋、痴的电影,电影中交织了复杂的情节、插曲、发展等,足以使“自我”陷在里面。在这个时候,业开始创造出“自我”,“自我”也创造出业力——这种周而复始、反覆滋养它本身,而让自己一直受苦的现象,就叫做“轮回”。

  以最简单的字眼来说,业就是因、缘、果报的过程,正如你吃了东西就会想上厕所一样,除非有障碍或对治,否则永远有结果。
  业力是一种很理性、很科学的过程,它和宗教或神秘主义没有关系。如果把花种丢入空中,就永远得不到花——适当的因缘是必要的。如果具足因缘,又没有鸟吃掉种子或干旱等干扰,那朵花就无可选择地茁壮起来,即使你不想要它,它也会长下去。如果出现了一些干扰,例如水分不够或被马匹践踏到,那么花虽然还会长,却受到阻碍或是变形;如果出现非常强烈的障碍,例如被火烧到,那么花便永远长不起来了。

  根据佛法,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主客的一切现象都有它们的因缘,要摧毁某件事物,只有摧毁它特别的因缘才行。果报是特定的现象,能生成或毁灭某种事物的因缘,对于其他事物并不具有同样的效用。例如,水可以灭火,但却能让鸭子快乐。

  因为事物无法自行生起或消失,如果桌上有一滴水,只要让水继续存在的因缘具足——没有阳光、风、热、更多的水或时空的干扰,水滴就会一直维持下去。就像这样,业也是一种无法自己消耗掉的能量。这并不表示业是永远的、不可变动的,业是能量的延续——从行动所开始的一连串过程,经过时间,遇到某些因缘会发生反应而改变,直到成熟。行动与过程很自然地和无常有关,这表示事物会改变,不会永远保持同一个状态。

  了解无常和变易性的特质,使我们能有意识地创造善业,减弱或摧毁恶业,不会成为我们所盲目制造的事件的受害者。

  佛陀并不是武断地把行为分成善行和恶行而后报偿善业、处罚恶业的神祇,他所教导的是,善、恶来自于你自己对于动机的判断。

  例如,通常我们认为揍人是很痛苦的业,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被人揍的话会很痛苦。当你打人的时候,你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期望这个动作伤害到对方,然后从对方的痛苦中感到满足。由于你的动机是制造痛苦,所以你的行动就是痛苦的行为或恶行。如果另一个星球的居民认为打人是一种迎接的方式,在那里,打人就不会造成恶业,因为动机不同了。

  如果你所创造的特定业因、业缘,不论它是善、是恶,只要没有另一个相反性质的业力去抵消它,它就必然会出现相符的果报。举例而言,愤怒的痛苦带来地狱的经历,嫉妒的痛苦产生阿修罗的经历,行善积德则带来净土的经历。

  所谓六道中的某道并不一定指身躯死后投生的某个地方,而是此时、此地某个业力状况中止、另一种业力状况生起的心境。

 你非常生气的时候,就尝到一点地狱的滋味了;如果那种愤怒坚固持续下来,并且生长茁壮,你就会发现,虽然在实质上你并没有移动到任何地方,但是自己的存在却已经成为地狱了。生气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或做什么事,都不会遇到真正和蔼友善的人;你会觉得每个人都让你生气,或者都向你挑衅,整个环境都充满威胁、让人激愤,没有一件事对劲。

  业果依动机而定,如果你的动机是嫉妒,结果就是投生到阿修罗道。阿修罗道就是由于嫉妒别人的土地、财产和所有物等,而持续争斗的状况。

  如果你的动机是贪婪,就会投生到饿鬼道。饿鬼是饥饿的众生,咽喉非常细小,无法吞下足够的食物以满足他们巨大的胃口。饿鬼具有匮乏的心态,不论得到多少,永远都不满足,希望得到更多。

  净土也像这样,如果你以善念或菩提心做事,那么日常的经历都能成为净土。你可以坐在你目前的位置上读这本书经历到净土。

  一天之中,一个小时之中,甚至于一分钟内,我们都能够体会六道——因为不同的道只是不同的心态而已。

嗡嘛呢叭咪吽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业力

宗萨钦哲仁波切 

  你可能会想,不明白“自我是幻觉”有什么害处?明白“自我是幻觉”又会有什么好处呢?如果“自我”不存在,任何人都不存在,那么去做任何事又有什么意义呢?换句话说,没有开始的人,那又是谁开始修行呢?

  觉察“自我”和“不知自我乃幻相”的坏处,非常重要。因为这种觉察几乎就是让你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的起点。佛陀开了三乘共计八万四千方便法门,这一切教法都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粉碎、转化、揭露、训练或攻击“自我的幻觉”。“自我的幻觉”是佛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所有业力的起源。

  因为很多地方都谈到了“业”,因此在这里只讨论几个常被误解的重点。业力并不是宿命论,并不是一旦你造了什么业就被困在其中,一定会得到相当的处罚或奖赏;业也不仅是“这是我的业”的结果而已,它既是因,也是缘和果。字面上来说,业是指行动——任何的行动。“相信业”的意思,就是对你的行动和生活负起完全的责任。

  可能大部分对于业的困惑都来自误解了这段话:业不会自己消失,因缘成熟时,它即刻会现行。就好比是蛰伏多年的种子,一旦土壤、水、阳光等正确的因缘聚在一起,它就会发芽。

  业经过再长的时间,也不会失去它成熟的力量,这一点与种子不同。然而,就如同我们可以压碎种子或限制因缘让它无法生长一样,我们也可以制造障碍以阻挠业的成熟,并利用方法对抗业的影响,这样便能改变或摧毁业的作用。

  业是“自我”的能量与行动。任何期望得到某种结果所启动的行为,也就是任何因贪、瞋、痴所造成的行为,都会产生业。

  刚开始,“自我”执着自己的存在,投射出自己和他人,然后有了互动而创造了业。由自己和他人互动中流出的业力,稳定了原先二元对立的幻觉,更加入了“自我”在其中表演的各种贪、瞋、痴的电影,电影中交织了复杂的情节、插曲、发展等,足以使“自我”陷在里面。在这个时候,业开始创造出“自我”,“自我”也创造出业力——这种周而复始、反覆滋养它本身,而让自己一直受苦的现象,就叫做“轮回”。

  以最简单的字眼来说,业就是因、缘、果报的过程,正如你吃了东西就会想上厕所一样,除非有障碍或对治,否则永远有结果。

  业力是一种很理性、很科学的过程,它和宗教或神秘主义没有关系。如果把花种丢入空中,就永远得不到花——适当的因缘是必要的。如果具足因缘,又没有鸟吃掉种子或干旱等干扰,那朵花就无可选择地茁壮起来,即使你不想要它,它也会长下去。如果出现了一些干扰,例如水分不够或被马匹践踏到,那么花虽然还会长,却受到阻碍或是变形;如果出现非常强烈的障碍,例如被火烧到,那么花便永远长不起来了。

  根据佛法,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主客的一切现象都有它们的因缘,要摧毁某件事物,只有摧毁它特别的因缘才行。果报是特定的现象,能生成或毁灭某种事物的因缘,对于其他事物并不具有同样的效用。例如,水可以灭火,但却能让鸭子快乐。

  因为事物无法自行生起或消失,如果桌上有一滴水,只要让水继续存在的因缘具足——没有阳光、风、热、更多的水或时空的干扰,水滴就会一直维持下去。就像这样,业也是一种无法自己消耗掉的能量。这并不表示业是永远的、不可变动的,业是能量的延续——从行动所开始的一连串过程,经过时间,遇到某些因缘会发生反应而改变,直到成熟。行动与过程很自然地和无常有关,这表示事物会改变,不会永远保持同一个状态。

  了解无常和变易性的特质,使我们能有意识地创造善业,减弱或摧毁恶业,不会成为我们所盲目制造的事件的受害者。

  佛陀并不是武断地把行为分成善行和恶行而后报偿善业、处罚恶业的神祇,他所教导的是,善、恶来自于你自己对于动机的判断。

  例如,通常我们认为揍人是很痛苦的业,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被人揍的话会很痛苦。当你打人的时候,你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期望这个动作伤害到对方,然后从对方的痛苦中感到满足。由于你的动机是制造痛苦,所以你的行动就是痛苦的行为或恶行。如果另一个星球的居民认为打人是一种迎接的方式,在那里,打人就不会造成恶业,因为动机不同了。

  如果你所创造的特定业因、业缘,不论它是善、是恶,只要没有另一个相反性质的业力去抵消它,它就必然会出现相符的果报。举例而言,愤怒的痛苦带来地狱的经历,嫉妒的痛苦产生阿修罗的经历,行善积德则带来净土的经历。

  所谓六道中的某道并不一定指身躯死后投生的某个地方,而是此时、此地某个业力状况中止、另一种业力状况生起的心境。

  你非常生气的时候,就尝到一点地狱的滋味了;如果那种愤怒坚固持续下来,并且生长茁壮,你就会发现,虽然在实质上你并没有移动到任何地方,但是自己的存在却已经成为地狱了。生气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或做什么事,都不会遇到真正和蔼友善的人;你会觉得每个人都让你生气,或者都向你挑衅,整个环境都充满威胁、让人激愤,没有一件事对劲。

  业果依动机而定,如果你的动机是嫉妒,结果就是投生到阿修罗道。阿修罗道就是由于嫉妒别人的土地、财产和所有物等,而持续争斗的状况。

  如果你的动机是贪婪,就会投生到饿鬼道。饿鬼是饥饿的众生,咽喉非常细小,无法吞下足够的食物以满足他们巨大的胃口。饿鬼具有匮乏的心态,不论得到多少,永远都不满足,希望得到更多。

  净土也像这样,如果你以善念或菩提心做事,那么日常的经历都能成为净土。你可以坐在你目前的位置上读这本书经历到净土。

  一天之中,一个小时之中,甚至于一分钟内,我们都能够体会六道——因为不同的道只是不同的心态而已。

嗡嘛呢叭咪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得不说骆驼家单品颜值全在线,每次来活动的款都能get到我的点[新鲜好柿]今晚0点【179】骆驼 男女款马丁靴马丁靴作为一年四季百搭的单品,日常不论是搭配工装裤
  • 终于放假、很多人回家了 学校里人少了不少 还是喜欢人少的校园1-3 捕捉小文的腊肠并且用娇生惯养的洋玩意看电影 看完只想说 结婚使人失心疯4-6 吃了很难搞一定
  • 等我长大我一定会去见你的[亲亲]未来每一天我们都要越来越好哦[赞啊][赞啊][赞啊]“你可以永远相信刘耀文”耀如星河,稳如泰山,未来可期[打call]#刘耀文#
  • 願意死,我念著「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來接我去極樂世界,一點問題都沒有;身無病苦,沒有病;心不貪戀,心也不貪什麼;意不顛倒,這個意也不顛倒;如入禪定,就好像入
  • 真的会被一些小细节感动,比如早起的吻,起来看手机的推起的信息,记得自己都遗忘过的话,每天下完班的晚饭等等记不清楚的好。#读书# 再看《浮生六记》不同的心境不一样
  • 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反对的不是“眯眯眼”而是反对以下两点:一是,基于陈旧刻板印象、特定身体特征的歧视;二是,刻意讨好西方审美、在曲意逢迎中定义中国的
  • #sky光遇[超话]##光遇纪年册# 这个季节虽然烧红石很困难 但是不得不说也增加了新的体验有很多陌生的人帮助恢复 也会有很多人留下留影蜡烛帮助恢复能量 真的很
  • 爱睡懒觉星人当班助好累,六点就要起床带小崽子们做核酸。在工作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一直安慰我,在我社恐的时候一直陪着我,在我否定自己的时候坚定的告诉我我很好,在我想不
  • 这个橘子8分甜里带着2分酸~口感刚刚好是阿虎喜欢的~不会很齁也不会很酸!蔡少芬向老公张晋抱怨:“这个女人是不是有问题啊,打了我三次电话,我问她是谁,她总是说等一
  • 昨天匹配到一只杰克,虽然不站杰佣,但是遇见佛系也很开心[心]PS:一开始这只杰克无视我的队友只追我,后来我们在红地毯的板区那里试探好久,雾区出了也不攻击,就知道
  • 出则繁华,入则宁靜,感觉睡在成都瑯珀,整个成都都变得更安逸,更巴适!#城市巡游记##旅行心愿清单##夏日造浪计划##瑯珀 ##凯悦臻选#大鲜帮开业大吉,粤菜小炒
  • 为期两天的培训圆满结束~解放路淮河公路桥雪原汤圆馄饨烧饼夹里脊冰酒酿here coffee(忙里偷闲寻得一处打工人的乌托邦,店长小哥哥非常给面子地唱了好几首杰伦
  • #请君#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陆炎呵,我每日都在期盼你,期盼你我的早日相见。亮点推荐:#请君#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
  • 若是遍寻史籍,古书上提到能饮石余的人都是南北朝以前的,唐朝还有个别人,说明此时蒸馏技术还不够普遍加上夸张的诗句还有市场,唐以后还有这种酒量的就没有了,这也反应了
  • 要加油哟[好喜欢]一件搞笑又碾压智商的事件记录总结是果然恋爱中的女生都是零智商同学阿巫的男朋友也是在一个公司上班最近因为一些原因要一直加班到凌晨之后周末不加班下
  • 如果妮有新歌,我可不想没有MV,就在演唱会唱出来,如果你们喜欢,那就让给你们吧,还有小分队,如果俩人有,那另两个也会有,不然演唱会时间怎么安排呢?#一个李润祺[
  • 我也没有数,就拿回来了,给了我二姨,让她好好数数。说实话,虽然是亲戚,帮忙取钱,看是个小事,也是容易闹矛盾的,毕竟我二姨不认识字,也不知道卡里有多钱。
  • CO当你回归内心的安宁,优酷会员不再计较得失,腾讯视频会员不再挑剔别人,爱奇艺会员不再搬弄是非,搜狐会员便安住在圆满中,当下即是归处。人的幸福感是自己给的,乐视
  • 然后狗狗掉头就走了,男子便尾随着跟上,发现狗狗都没有一个正式的落脚点,唯一的窝就是个黑色塑料袋,便尝试了下,没想到狗狗不嫌弃他,所以就带回家养了,像是回到小时候
  • 今天~本来说好今早起来去背单词的好家伙小雨儿居然咕咕咕我了虽然我也觉得好冷但是我还是起来了早上绵绵的太阳好好看啊这两天在操场摆摊光荣的被妖风吹感冒了小叶咳嗽流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