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字明远,元代钱塘人.是一位以卖画为生的民间艺术家.他的界画尺幅都很小,皆以各地名胜建筑为题材,笔法及细密,每幅皆配以工整的、小如芥子的小楷赋文,属国内少件的珍品。《黄鹤楼图》取材于我国古代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画面楼阁层次分明,建筑雄伟壮观,远处群峰隐现,天空中道士骑鹤腾空飞去,道路上数人有的跪地、有的拱手仰天而拜,生动地描绘了黄鹤楼的神话传说。左上方配有小楷细书赋文,钤“夏明远”朱文印。此画目前存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七律•滇之歌(素筠吟)
文/明白人
20200530 06:25

先生一画可千年,三品宫鬈姑太然。
素志青筠运刚好,繁花小径难曾先。
高华丽艺民间雪,噩耗霜居世道湮。
卖唱抛书谁惜妙,精明掐算不如缘。

[注]
素筠——即晚清宫廷女画家缪嘉惠,昆明人,早年丧夫子幼霜居,流落昆明靠卖唱卖字为生。后经推荐入宫,为慈禧代笔,至名大,一画众凝,人称缪姑太、缪先生。

【在清末火柴传入中国之前古人是如何生火的】
  所谓“洋火”,其实指的就是火柴,乃是鸦片战争之后从西方传入清朝的日常生活用品,因是从外国进口的东西,故而在前面加了一个“洋”字。那么,在“洋火”传入清朝之前,古人们又是如何取火的呢?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便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原始火柴,可惜没有得到广泛流传。
  钻木取火:远古时期到唐朝
  钻木取火,其实就是用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从而靠摩擦取火。钻木取火的发明目前尚不得知,目前广为流传的则是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相传在远古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一位圣人见到鸟啄燧木出现火花,便认为木中含火,于是折下燧木枝进行试验,由此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式,之后他将这种方法交给了其他人类,从此人们便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巧,开始制作熟食、以火取暖,使得人类的生存能力大为提升,而人们则将圣人称为燧人氏,并奉其为“三皇之首”。
  到周朝时期,钻木取火的方式已经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生火的主要方式。由于古人较为迷信,认为火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礼物,因此取火的木头应该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这样才算是遵循天理,因此《周礼·月令》规定:春天用柳木,夏天用枣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树,冬天用槐檀,这叫'改火'或'更火'。
  杜甫在《清明诗》中曾写道“旅雁上云归此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由此可见一直到唐朝时期,钻木取火仍然是民间百姓生火的主要方式。甚至在上世纪的农村,仍然有人在生火时采用钻木取火的方式。
  击石取火:魏晋时期到清朝
  这种方式可能是受到了制作石器时迸发出火花现象的启发,即用小刀等铁器,通过敲击石头产生火花,然后使火花落到引燃物上。当引火物开始冒烟时,缓缓地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而通过击石生起的火,古人将其形象的称之为“石火”。
  西晋文坛三大家之一的潘岳便有诗曰“'烦如敲石火”,可见这种方式在魏晋时期便已经出现。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刘勰在《新论·惜时》中,则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犹如“石火”。到唐代时,击石取火的方式已经广为流传,柳宗元便有诗曰“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白居易也有诗曰“深炉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人取火之时,用铁片和石头相撞,下面放着用艾或纸加硝水制成的“火绒”,当火星落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取灯”(也叫发烛,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状,长五六寸,将硫磺涂抹在一端,遇火即燃)进行引火。
  火镰
  到了清朝时期,在火柴还没有出现之前,取火技术又进了一步,出现了一种叫'火镰'的工具,这应该算是最早的便携式取火工具了。这种火镰,缝皮为包,安铁为刃内装火石一片,火绒一团,如果要用火,取火绒豆许,放在石上,再用铁刃撞击,能发出火星,顷刻间就得火。
  阳光取火:因取火材料太过贵重而没能广泛流传
  《周礼》有载“秋官避开炬,负责用'夫燧'向太阳取明火”。秋官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夫燧则是一种取火用具,即用金属制成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先放置艾、绒之类,一遇光即能燃火。可见,从周代开始,人们便已经掌握了利用阳光取火的方法。
  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则有一段更为详细的记载:用凹面铜镜放在太阳下,其光都聚向内,在离镜一二寸处,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触物即着火。实际上这就是利用凹面镜来聚集阳光,从而通过聚集热量取火,这其实非常类似于现代的太阳灶。
  这其实与太阳灶的原理一样
  不过,这种取火方式虽然出现较早,但由于取火工具都是金属和铜镜之类的贵重器物,普通百姓条件极为有限,因而并没有广为流传。
  早期的火柴: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但并未广为流传
  我国最早的火柴其实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资治通鉴》有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这里的“烛”其实就是早期最为原始的火柴。
  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的《发烛》条说,“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生,岂即杭人之所制矣。”明末清初的高士奇在《天禄识余》也有类似记载。
  当时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做饭都成问题。当时后妃和一班宫女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
  北宋陶谷在《清异录》则记载,“夜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这是说当时民间百姓非常流行用一种涂上硫磺的杉木条引火,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木制的小棒,一头涂着硫磺之类的易燃物,是不是很像火柴。
  不过,这种原始的火柴虽然出现较早,但由于硫磺易燃且有毒,制作起来比较危险,再加上难以储存,因此并未得到广泛流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甘麦大枣汤】为传统的养神助眠方,方中浮小麦为小麦淘洗时轻浮水面的瘪瘦麦粒,味甘性平,有养心除烦的功效;大枣为补脾胃要药,可治神经衰弱之心烦不寐证。如李杲所论:
  • 马龙粉丝吵不过就开始编造别人发博的样子真好笑,精神胜利法可算是被我们马龙粉丝玩明白啦,不愧是三输王楚钦之后就开始到处说王楚钦发球有问题的马龙粉丝呀,渊博限制我转
  • 只有我,才知道儿子一出生就经历了什么……看着儿子挂在眼角的泪水,我心在滴血,若情况乐观顺利,儿子下周还将面临第三次开胸手术,绝了真绝了……这操蛋的父子人生!一个
  • 从某种程度来说 鱼干和小懒是一样的 都是我的小猪猫 我爱小懒 对于小懒我希望它可以健健康康的在我身边长大 永远不要有软骨病 同样 我也很爱鱼干 对于鱼干 我希望
  • 我们和他都需要思考的是,所谓的功名利禄,青史留名,在浩瀚时空之中,到底有何意义?很多时候等你变优秀了,那些你想要的,也许自然就会来找你。
  • 10.1之后已经连续25天核酸 今天通知明天开始2天1检单做双不做 持续到年底我们市怎么这么有钱呢我就纳闷了嗓子都快捅出来茧子了问题是县城未出一例阳[泪][泪
  • #任嘉伦[超话]#rjl#任嘉伦一关关成长# rjl#任嘉伦极限挑战# 过去的十余年 我曾踏遍三江六岸 看星辰大海 观世间百态 品浮生一梦 恰巧 于这一
  • 没有浇花灌菜、没有提供信息的朋友也不着急,让我熬过6、7、8三个月集中治疗期,待到秋高气爽的时候,我的体质恢复些了,精神好些了,胃口也有了,我们相约小聚,以茶代
  • 感じて 今夜は見事さ,見栄も弱みさえもない まさに上出来だ,まぁ そういったノリは出せず Fin,赤のトランスフォームスーツはとても着こなせない,真夜中生まれる
  • 他们有一个陌生的名字——“操盘手”这是一个新兴职业,与主播的关系可以用“导演”和“演员”来形容,他们解决的就是直播过程中专业化运营的问题,帮助主播和品牌突破增长
  • 一切搞定,才想起来这个生日是在封控中这样度过的!昨天是我的生日,封控在家,煎熬的度过了一天。
  • 2,普遍认为真正的古树茶内质要好于小树茶,主要是香气高、饱满、溢香快、滋味浓醇、苦涩味较轻、回甘持久。其实真正的内观者,他只要会内观,改变就非常快,快速地改变,
  • #每满79减30# 《食桌情景》池波正太郎是日本当代有名的剧作家和小说家,其实,他更是一个悠游四方的“孤独的美食家”。文字看上去是漫不经心的,正如他寻找美食的过
  • #耐心# #处世智慧#面对不如意的事,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镇定。Grumdy Eagle為1比72比例,頭高約26cm,全武裝高約31.5cm,單主體凈重2
  • 在城市化过程中,一面是许多村庄出现“空心化”现象,一面是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乡愁的寻觅。渐渐的,我们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upmiss把这抹绿收藏在这件浅
  • 善良是一束美丽的玫瑰,当你赠送他人时,也为你自己留下了满室的芬芳;善良是冬天里的太阳,在照耀了他人的同时,也温暖了你自己;善良是充满芬芳的香水,当洒在别人身上时
  • 但突然有个人告诉你,你的微博能影响到ta,或许仅仅是一个浅浅的微笑,或是一个小小的夸赞,都会让你受宠若惊。重要的是,她喜欢她现在的样子,那就是最好的了对于默默在
  • 【厦门变更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厦门市气象台11月1日17时15分变更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号:受冷空气和台风“尼格”共同影响,未来6小时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
  • “如果雪山能看见,如果命运能预知,如果时光能倒退,如果岁月能重来,如果可以有如果,可惜却没有如果……”最后结局虽然悲惨,但她与他在另一个世界相遇2022-02《
  • 吧啦吧啦吧啦(原谅我真的记性不好…因为都是纯纯的废话…)两个人扯淡了一分四十八秒的时候,明显有点尬聊了[费解][男孩儿]:其实我刚开了把游戏,现在应该挂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