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 碳中和##节能减排##双碳目标#
【关于产业园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分析】

  国际经验

  (一)现代环保主义兴起,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成为共识。早在1896年,瑞典科学家斯万就警告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导致全球变暖,但一直未引起社会关注。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以《寂静的春天》出版为起点,西方国家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才开始反思对自然“索取式”的传统发展模式,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新模式。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达成了《京都议定书》,确立了三个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灵活机制:联合履约、排放贸易和清洁发展。此后,虽然经历了《哥本哈根协议》草案未获通过、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等波折,但总体上,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二)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法律法规体系有助于指导碳达峰、碳中和进程。2019年9月20日,德国联邦政府内阁通过了《气候行动计划2030》,并进而于2019年11月15日在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德国联邦气候保护法》,通过立法的方式确定碳中和的目标与时间;同年12月,欧盟推出《欧洲绿色新政》作为引领欧洲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指导文件;2020年3月,《欧盟气候法》草案被提交至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拟通过立法的形式确保各成员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三)产业结构轻量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自发途径。随着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和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在比较优势的推动下,产业结构顺应各国的资源禀赋自然演化,经历了劳动密集型、资金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两轮转移之后,总体上形成了发达国家以第三产业为主、新兴市场国家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全球产业分布格局。

  (四)新兴市场通过绿色低碳改造也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新兴市场国家产业结构普遍偏重,但一些国家通过绿色循环低碳改造,也探索出了主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自觉途径。韩国蔚山国家工业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蔚山国家工业园是韩国于1962年开始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以汽车、石油化工、造船、有色金属和造纸业等重工业为主要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五)完善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在世界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诸多实践中,碳排放权交易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市场经济手段之一。

  (六)强化碳税政策工具使用可能会成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增加税赋来提高含碳化石能源价格,以促进能效提高和资源节约利用,相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

  (七)提前布局能源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能源转型的趋势是通过逐渐降低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碳排放,建立低碳甚至零碳的能源系统。零碳能源的实现,一方面是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另一方面是发展可再生能源。

  (八)绿色金融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能发挥关键作用。通过金融可以有效引导资源流向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领域:一方面控制并收紧涉及化石能源行业的投融资,通过资本向传统化石燃料企业施压,迫使其向低碳燃料供应商转型;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等方式,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引导经济资源流向更环保的领域,以绿色投融资,促进能源转型、能源可持续性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国内现状

  (一)建立组织保障与考核体系。我国于2007年6月12日便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国家应对气候最高议事机构。自“十二五”开始,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任务、重要领域和重大工程,分类确定省级碳排放控制目标。

  (二)制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9%;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规模均居全球第一;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

  (三)注重能源结构调整与节能提效。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健全能效标识制度;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强化节能法规标准约束,发布实施340多项国家节能标准。

  (四)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先后在10个省(市)和77个城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在组织领导、配套政策、市场机制、统计体系、评价考核、协同示范和合作交流等方面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和制度创新。

  (五)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我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2010年至2020年,全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约1.08亿亩;“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造林5.45亿亩、森林抚育6.37亿亩;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

  (六)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多边治理。作为《巴黎协定》(2015)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所确定的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积极与全球各国开展气候对话和务实合作,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已与35个发展中国家签署39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以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实践。积极参与国际《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制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推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

  (七)完善法规政策体系。2010年,我国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14年,制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首个应对气候专项规划;2020年,启动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2021年,我国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挑战和机遇

  (一)挑战。一是能源消耗大,碳排放总量偏高,减碳的压力偏大。产业园区通常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产出集聚地和能源生产、消耗的大户,因而也就成为碳排放的高地。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测算,2015年,全国213家国家级经开区的能源消费总计为3.89亿吨标准煤,占同期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0%;按照碳排放测算,则为12.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同期全国排放的9.4%,减碳的压力和空间均很大。

  二是碳排放以工业(包括能源活动)排放为主,减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偏大偏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两年更新报告2016》测算,能源和工业生产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我国碳排放的99.9%。不同于传统城市以人口聚集为主,开发区突出表现为产业集聚。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开发区也通常集聚了当地主要的制造企业,消耗着大部分的能源。因而,在碳排放结构上,工业排放一般占据开发区碳排放的大头。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存量企业的低碳改造和产业结构的低碳转型任务艰巨。一旦碳减排进程过快、要求过高,企业技术改造的成本负担沉重,如果再叠加改造的技术可行性受限,短期内对开发区经济增长的压力巨大。

  三是产业结构偏重,加剧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压力。近年来,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要求下,各地纷纷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但在当下,多数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仍然偏重,高固投、高资本的行业仍主要集中在开发区,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艰巨。

  (二)机遇。一是节能减排基础较好,单位碳排放相对较低。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保守测算,2015年,全国工业园区贡献了约50%的全国工业增加值,即117484亿元,其二氧化碳排放为282324万吨,由此估算出工业园区的平均碳排放强度为2.4吨/万元,比同期全国水平低39%。

  二是产业链集聚效应明显,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共生基础深厚。作为产业集聚的物理区域,产业园区一般围绕着一个或几个核心产业构建产业链条,集聚上下游企业,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地。因此,产业园区天然具备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共生集聚的禀赋,市场要素从上游企业向中下游企业传递的过程,本身就契合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共生的要求。

  三是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和供给相对集中,低碳改造的交易成本较低,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在水电气热等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方面,多数产业园区通常采取管委会下属企业集中供给的模式,即园区管委会通过设立专门的企业,集中提供园区企业的水、电、蒸汽、天然气等能源和主要工业原料。因此,对这些公共产品供给方式进行集约式和低碳化改造,尤其是构建综合能源管理体系,统筹水电气热的循环生产和在不同时段的转换储备,在技术上和制度协调上都具有可行性。

  四是企业科技含量普遍较高、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对低碳改造的微观基础相对扎实。产业园区汇集了当地的优势资源和企业,一定程度上是区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体表现为:园区企业普遍具备一定的软硬件实力,不少企业甚至是行业龙头,具备开展低碳改造的意识和条件;部分园区不乏提供生产流程改造方案和服务的企业,低碳改造的产业生态相对完善。

  五是金融资源相对富足,低碳改造的资金支持相对有力。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地,通常是金融机构关注和服务的重点,不少园区本身也是区域金融的集聚区,如泰达开发区汇聚了所有牌照类型的金融机构,是国内少有的“全牌照”开发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天津市的近五分之一。在“双碳”成为国家战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充裕的金融资源有力支撑了绿色低碳改造的进程。

  六是“双碳”战略提供了园区发展的全新赛道。我国经济转入新常态后,传统的模式需要转型,传统的市场需要切换和提升,产业园区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而“双碳”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投资机会,培育了全新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一批新兴企业,也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领域。对于产业园区而言,既意味着新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的机遇,更是存量企业改造升级的市场,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可以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方向。

  路径考量

(一)以市场力量为主,政府推动为辅,兼顾“双碳”工作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要求把以往忽略的外部性重新施加给每个市场主体,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双碳”工作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行为。当然,从事关全人类的生死存亡来看,“双碳”工作也同时具有社会性。因此,在推进“双碳”工作时,应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利用好政府在纠正市场扭曲和引导合理预期中的积极作用,兼顾绿色低碳、零碳发展的经济性和社会性。

(二)紧扣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做好顶层设计。碳达峰、碳中和是未来三四十年持续推进的战略工作,因此,如何结合全球、全国的规划,同时符合区域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财税实力等实际,制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这对有序推进“双碳”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以能源系统重构为基础,建设综合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系统绿色清洁低碳化。鉴于能源消费形成的碳排放在产业园区排放中占据绝对的主导份额,园区减碳的首要任务必须是重构传统高碳、偏煤的能源系统,以煤改天然气为开端,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配套储能设施建设,加大外购绿电比例,理顺能源生产、传输、消费之间的价格形成机制,构建以传统能源为基础、多种清洁能源共同参与、各种能源形态智能转换的分布式能源综合管理体系,以此作为园区发展的基础设施,为推进园区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引导存量企业流程再造和工艺重塑,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终的实践主体。落

(五)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共同推进园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价值链提升,培育新兴“双碳”产业,引导建立循环共生发展,实现产业结构高附加值和绿色低碳化。

(六)善用金融配置资源的功能,打造绿色低碳金融生态。鼓励金融机构善用货币当局和监管部门的“双碳”政策工具,结合自身优势开发并不断丰富绿色低碳金融产品,提升服务“双碳”发展的能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绿色评级、咨询、保险、投融资等“双碳”金融机构,完善碳配额和碳减排交易市场,稳步扩大交易品种和市场规模,构建服务“双碳”、品类丰富、风险可控的绿色金融生态。

(七)开发碳税、低碳补贴等财税工具,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和研发固碳技术、工艺。
(八)加强与周边城市一体化低碳改造,扩大循环利用范围,增大正向溢出效应。

责任编辑:原健凇
#产业园区#

#环保在行动# 【南昌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汇编(二)】某公司涉VOCs废气直排案。

【基本案情】
2020年9月2日,南昌市安义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在开展工业园区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家从事塑料包装膜生产的企业,生产环节开放式作业、现场气味刺鼻,车间未见配套安装废气收集治理设施,全部无组织排放。后经调阅该公司使用的原辅材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成份检测报告,了解到其使用的油墨等原辅材料涉VOCs,且质量占比大于10%。

【处理结果】
该公司生产工序所使用的VOCs物料在施工状态下VOCs质量占比大于10%,按照《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中的要求: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中,VOCs质量占比大于等于10%的含VOCs产品,其使用过程应采用密闭设备或在密闭空间内操作,废气应排至VOCs废气收集处理系统;无法密闭的,应采取局部气体收集措施,废气应排至VOCs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该公司的生产工序均未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也未配套安装局部气体收集措施,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南昌市安义生态环境局对该公司涉VOCs废气未经收集处理直排的环境违法行为处罚款人民币五万元整。

【案件启示】
一是着力于挥发性有机物监管,有效应对臭氧污染。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降低夏季臭氧污染影响,生态环境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20〕33号),按照通知要求,该局主动把握监管方向及要求,开展对辖区涉VOCs企业的监督检查。并依托2019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进一步加强涉VOCs废气无组织排放的管控。在日后的环境监管过程中,将着力于加强涉VOCs企业的环境监管,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有效应对臭氧污染,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二是规范处置,开展有温度的执法。南昌市安义生态环境局实行查处分离,确保案件合法、公正、规范、严谨。对待环境违法行为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处罚并非主要目的,及时责令企业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才是重点。该局结合2020年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依据生态环境部及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复工复产等方面的有关要求,经局案委会集体讨论,按罚款标准下限减轻处罚,减轻了企业经济负担,引导企业知法、懂法、自觉守法,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服务落实“六保”任务的工作态度。

案例三
某人涉嫌非法倾倒、堆放危险废物案

【基本案情】
2018年4月19日,南昌市新建生态环境局接群众举报,反映位于新建区乐化镇乐化村杨家坊一工厂内堆放了80吨工业副产盐(实际称重为130.39吨),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溢出,造成旁边鱼塘里的鱼、螺丝、小虾等死亡。我局执法人员立即前往现场进行检查,经调查发现,该堆放工业副产盐的行为人为肖某生,询问了解到,该工业副产盐是肖某生于2018年2月10日从上高市区某工业园仓库供应商钟某处进货80吨副产盐运至南昌市新建区乐化镇乐化村杨家坊一机械加工厂临时堆放,其机械加工厂为肖某生租用,采取了覆盖措施,准备销往江西省内的水泥厂、印染厂(固定颜色用)等行业。其堆放场地附近有一村民鱼塘及农作物种植地,因受雨天影响工业盐渗漏导致该鱼塘内养殖的生物全部死亡,鱼塘旁边还有该村民的饮用水井,村民担心污染情况影响严重,遂向我局进行举报。经现场调查,肖某生未办理任何手续,也未出示工业副产盐的相关产品报告及所含物质的检测报告。肖某生在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倾倒、堆放3吨以上的危险固体废物行为涉嫌污染环境罪。

2018年8月30日和2020年5月26日南昌市新建生态环境局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经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审查,于2020年7月1日立案侦查。目前,犯罪嫌疑人肖某生、钟某华、戴某斌已被依法逮捕。据犯罪嫌疑人供述,其2017年底还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运输了1000余吨工业副产盐至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湖坊村进行露天堆放,南昌市新建生态环境局及时将情况通报给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现南昌市青山湖生态环境局正在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工业副产盐进行采样检测。因案情重大,该案已被最高检挂牌督办,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处理结果】
南昌市新建生态环境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为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南昌市新建生态环境局通过公开招投标的形式由江西东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中标进行代为处置。

肖某生等人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涉嫌环境污染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经南昌市新建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案件审查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及检察院处理。

【案件启示】
一是要加强环境监管力度防止污染环境犯罪。一般而言危废工业盐安全处置报价应为5000元/吨左右,部分化工企业将产生的危废工业盐以副产品的名义出售进行处置达到逃避监管的目的。产生工业盐的化工企业大部分先以每吨10元的价格假以副产品的名义对外出售危废工业盐,后又以补贴形式,按数百元每吨运输费的方式委托他人进行处置,经中间数轮转手最终以45元/吨标的额转移处置,通过小惠小利的形式迷惑大众视线,结果必然导致非法倾倒和非法处置行为肆无忌惮。本案既涉及个人犯罪又涉及企业犯罪,但从近年司法实践看,多数危废刑事案件重点惩处对象为个人,对企业危废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较弱。因此在强化企业环境守法意识的同时,还要加大对企业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二是要加强部门联动机制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该案由于处置危废的方式较为隐蔽,在生态环境部门调查取证渠道有限情况下,仅依靠生态环境执法力量很难固定证据,需要与公安机关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对违法犯罪行为一击即中。该案办理过程中,新建区第一时间启动生态环境、公安、检察联动机制,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前期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对涉案危险废物进行认定,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公安机关根据提供资料控制犯罪嫌疑人,锁定涉案企业和人员,传唤相关涉案人员进行询问调查。检察机关着眼于案情,对符合条件的及时批捕,提高办案效率,为案件顺利办理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力地打击了污染环境犯罪行为,预防了环境污染风险。

由该起案件认识到,加强同公检法系统的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不断畅通信息共享、开展执法协作等方式方法,可以有效防范打击环境污染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江西生态环境

#股票##股票##微博股票#
周末夜读!一起来了解氢氟化合物。

生态环境部今天(29日)宣布,自2021年11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开始对氢氟碳化物(HFCs)进出口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从事HFCs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应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提出申请,经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批准后,向商务部或受商务部委托的发证机构申领进出口许可证,凭进出口许可证办理通关手续,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氢氟碳化物,是有助于避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常用来替代耗臭氧物质,如广泛用于冰箱、空调和绝缘泡沫生产的氯氟烃(CFCs)。氢氟碳化物(HFCs)在导致气候变暖的各种因素中所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大,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世间,不离骚你是这白开水一样淡的日子里偷偷加的一颗糖(*/ω\*)爱似玫瑰,使你欢喜,也使你流泪——一禅小和尚没有人可以让你生气,除非你同意——张德芬你这人挺
  • 是的,你没听错,虽然资金在全力点火,但市场的跟风意愿却显得尤为不足。今天早晨,一个惊人的发现让我震惊不已——A股与美股,这两大全球股市巨头,竟然在近期展现出了相
  • *五百年前的旧坑图请不要再点赞了,无论是画技还是一些场外因素……好吧敞开说这个旧坑特指的兄坑相关,我承认搞过兄坑是我的一款黑历史[允悲][允悲]能不能别再连续
  • 一般说来,要是对方真的喜欢你,想要和你有一个未来,是不会急于一时,也是会选择尊重你的,坦诚布公,好好去聊一聊,那往往可以化解掉很多的问题,让事情不再是那么的复杂
  • 五一假期,梅大高速的这起事故,无疑是最沉痛的插曲,但那一幕幕车主齐心协力、挥手示警的画面,却也成为了最触动人心的温情画面。五一假期,梅大高速的这起事故,无疑是最
  • 其实爱而不得的感觉,才是支撑水瓶座寻梦的一种方式,这也会让TA的生活充满了干劲和快乐,的确有些独特。女性喜欢白酒,母亲节献礼女性喜欢白酒,或许是因为它独特的风味
  • 小姐姐怎么只会拉黑人呢一点攻击力没有,来对线啊敢嘴不敢对线是吧[阴险]偷偷回个嘴然后拉黑纯纯loser自我感动的失败者小脑发育不完全大脑完全不发育的东西是不是你
  • 接纳自己,就是去拥抱自己内在的黑暗面,面对自己内在各种不舒服的感觉,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当你去看见自己内在的伤痛时,一开始,你会觉得非常痛苦,很想逃开;但如果可
  • #母亲节点滴关爱在日常##让妈妈每天过母亲节#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很容易忽略身边最亲近的人。礼赞「告白」 时光与她“白发戴花君
  • 没想到在沐浴露里找到了我夏天最爱的味道~~可悠然的沐浴露本就是kitty很爱用的,这次把香氛疗愈融入新品里,还是我很爱的茶香!隐隐有夏天的感觉了~~赶快给大家安
  • 』后来到录音室唱,才觉得很好听,黄霑想我唱得似邓丽君,我不喜欢,他就让我以自己的方法去唱,给我很多自由。现在再唱这歌,总想起他常讲咸湿笑话,成日想亲我,但我知道
  • 昨天和知非妈妈一起遛娃,去后面散步,可能来回得6km吧,她妈问我,你这天天这么强度的遛娃怎么还没瘦,我……小雨每次把吃不完的东西都塞给我吃,家里两个人做饭我基本
  • 他们或许只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匆匆过客,但却在那短暂的相遇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在下雨之前留在学校的舍友们开始发消息,问我们有没有带伞需不需要来
  • 首先,我区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依托,逐步搭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制定了《大东区关于支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云赋能发展的实施方案》利用华为云强大的生态能力,
  • 4、采收之后,为了保证第二年的挂果率,应及时浇水和施肥,促进花芽分化,但不宜施大水,因为短期干旱有助于花芽形成。俗称闭门造车#种植# #微公益# 一、授粉樱桃树
  • 他本是一名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因为爱情受挫,顿觉人生茫然而遁入空门,提到过去的生命经验他还忍不住眼湿,他含泪说:“离开众生没有个人的完成,离开个人也没有众生的完成
  • 故事原型的动人无需复述,而它本身又是一个没有悬念的追凶题材,也正是因为如此,编剧改编的过程肯定是非常痛苦的——如何让观众能被一个结尾既定的故事打动,张老师找到了
  • 喝燕窝的好处太多啦~美容养颜,强健身体的效果,还能滋阴润肺有皮肤干燥、脸色无光问题的姐妹都可以试试哦推荐晚上睡前或者早上起来空腹喝[ok]~【拍2件154】Tw
  •   “理解”霍辰奕点头,自己也倒了杯水喝,将杯子放下的时候,他又看黎静姝,这回眼底多了丝探究,“我记得你以前话挺多的?  “嗨,你是对的,当初不应该那么执着,平
  •   时下,也有人将不同年龄段的男子比作市场上的货物,说什么:二十岁的男人是半成品,上不得架;三十岁的男人是现货,满柜皆是;四十岁的男人是期货,待价而沽;五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