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实施“十大行动” 加快向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迈进——朱是西在中国共产党南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解读】#南阳[超话]##聚焦南阳市第七次党代会##共话新愿景 寄语新征程#
实施观念作风能力大提升行动
激发新时代奋勇争先的内生动力
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求突破。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举措、全新的状态,蹚出一条新路。要强化拼争意识,克服“躺平”思想,逢一必争、逢冠必夺。
在转变作风、担当尽责上求突破。要认真落实“13710”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大抓、快抓、狠抓落实22条措施,大力推行闭环责任链工作法,雷厉风行抓落实。要扎实开展作风建设集中整顿行动,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在提升能力、干事成事上求突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本领恐慌意识,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能力。深入开展“三讲一争”大讲堂等活动,促进干部比学赶超、增长才干。

实施产业强市行动
创造产业链集群发展新优势
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大突破。要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兴工强市”战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嫁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力争“十四五”末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打造1-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大突破。力争全市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20家、5A级实现零的突破,打造中部水陆集散中心、全国重要物流枢纽。持续实施“招金入宛”工程,打造区域现代金融中心。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打造区域现代商贸中心。
推动数字化转型大突破。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市。力争“十四五”末,全市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800亿元。
推动开放招商大突破。大力发扬“六皮”招商精神,着力招引一批龙头型、基地型、辐射力、带动力、整合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推动高能级产业载体建设大突破。实现“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新增2个国家级开发区。
推动企业主体培育大突破。深入开展“千企升级”行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头雁计划”、单项冠军企业登高计划、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和企业上市倍增计划。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做多做活。力争“十四五”末,新增百亿级企业10家、10亿级企业100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消灭上市企业空白县。

实施创新创业行动
建设更具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建立一批高水平的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高水平转化平台,做大做强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南阳科技大市场,发挥河南中科院南阳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作用,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强化创新政策支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供应链有效耦合。
建设人才强市。深入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办好企业家节,实施企业家队伍壮大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建好用好院士小镇、人才公寓、创业家园,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南阳。

实施“双高”行动
带动南阳“盆地”隆起成“高地”
强力实施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行动,全面提升城市规模能级,增强承载力辐射力竞争力,打造中原城市群重要增长极。
高昂中心龙头。科学规划布局,让城市内核“强”起来。强化主城区现代服务业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医疗康养中心等功能定位。加快有机更新,让城市品位“高”起来。坚持老城与新区、地上与地下、硬件与软件、宜居与宜业相统一,持续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理顺体制机制,让城市发展“活”起来。深化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市区一体理念,理顺管理权责,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形成中心城区一张蓝图规划、竞相协同崛起的生动局面。
加快县域腾飞。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实施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三个倍增计划。融合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十四五”末,所有县全部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力争创成2个全国文明城市。支持西峡、方城、内乡等具备条件的县撤县设市。

实施乡村振兴行动
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以上,粮食产能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攻关、良种繁育提升和龙头种企培育“四大工程”。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实施月季、艾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高水平建设世界月季名城和“世界艾乡”。实施品牌振兴计划,打响水源地公共品牌,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突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撤村并居。“十四五”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建设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深化农村改革。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脱贫地区持续稳定发展,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实施基础能力提升行动
完善现代化南阳建设支撑体系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提速南阳机场迁建升级,打造国际航空港;加快推进唐河航运工程建设,构建通江达海的内河水运体系;争取合西高铁合肥—信阳—南阳段开工建设,打造全国重点铁路枢纽城市;加快推动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100公里。
建强能源保障体系。构建“风光火水”一体化、“产供储销”全链条、多能互补的大能源保障体系。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电力联网枢纽,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新能源基地。
构建现代水利保障体系。主动对接国家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积极推进中线干渠方城贾河调蓄水库前期工作,建设方城汉山、西峡湾潭等大中型水库,加快鸭河口水库清淤扩容。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光网南阳”全面升级,打造全省5G应用示范城市;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特高压设施和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物联网节点、超算中心等项目,打造国家数据枢纽。

实施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行动
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着力打造高效便捷、办事不求人的政务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一件事一日结”。全面推广“宛快办”APP,努力打造无证明城市。
全面推进法治南阳建设,着力打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持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诚实守信、重信践诺的社会环境。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着力打造兼收并蓄、更具吸附力的开放环境。加快建设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零售进口试点城市,高水平举办张仲景中医药文化节和世界月季博览会。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坚决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水质安全、供水安全。站位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加大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确保“一渠清水安全北送”。
强力实施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国储林项目实施,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
坚决完成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打通“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争创国字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实施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行动
打造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
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打响楚汉文化、“四圣”文化、官德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商埠文化、根亲文化等文化品牌,打造全链条文创产业,“十四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6%以上。
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实施“旅游+”战略,加快旅游与文化、医疗、康养、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文史、山水、源起、圣贤”四篇文章,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国家中医药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为载体,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抓手,打造中医药强市。以中医祖庭医圣祠为核心,进一步打响仲景文化品牌,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力抓好张仲景国医大学恢复重建,强力推进市中医院新院建设。

实施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
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促进就业创业增收。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好用好中心城区20所完全学校,高标准建成市一中新校区,保持普通高考质量全省领先。新建牧原职业学院、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应用型职业学院。
大力推进健康南阳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市域均衡布局,更好落实优化生育政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行动,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建成养老服务机构4000家以上。坚持“房住不炒”,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阳。推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

【强力实施“十大行动” 加快向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迈进——朱是西在中国共产党南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解读】#南阳[超话]##聚焦南阳市第七次党代会##共话新愿景 寄语新征程#
实施观念作风能力大提升行动
激发新时代奋勇争先的内生动力

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求突破。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举措、全新的状态,蹚出一条新路。要强化拼争意识,克服“躺平”思想,逢一必争、逢冠必夺。

在转变作风、担当尽责上求突破。要认真落实“13710”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大抓、快抓、狠抓落实22条措施,大力推行闭环责任链工作法,雷厉风行抓落实。要扎实开展作风建设集中整顿行动,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在提升能力、干事成事上求突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本领恐慌意识,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能力。深入开展“三讲一争”大讲堂等活动,促进干部比学赶超、增长才干。

实施产业强市行动
创造产业链集群发展新优势

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大突破。要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兴工强市”战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嫁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力争“十四五”末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打造1-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大突破。力争全市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20家、5A级实现零的突破,打造中部水陆集散中心、全国重要物流枢纽。持续实施“招金入宛”工程,打造区域现代金融中心。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打造区域现代商贸中心。

推动数字化转型大突破。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市。力争“十四五”末,全市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800亿元。

推动开放招商大突破。大力发扬“六皮”招商精神,着力招引一批龙头型、基地型、辐射力、带动力、整合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推动高能级产业载体建设大突破。实现“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新增2个国家级开发区。

推动企业主体培育大突破。深入开展“千企升级”行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头雁计划”、单项冠军企业登高计划、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和企业上市倍增计划。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做多做活。力争“十四五”末,新增百亿级企业10家、10亿级企业100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消灭上市企业空白县。

实施创新创业行动
建设更具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建立一批高水平的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高水平转化平台,做大做强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南阳科技大市场,发挥河南中科院南阳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作用,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强化创新政策支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供应链有效耦合。

建设人才强市。深入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办好企业家节,实施企业家队伍壮大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建好用好院士小镇、人才公寓、创业家园,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南阳。

实施“双高”行动
带动南阳“盆地”隆起成“高地”

强力实施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行动,全面提升城市规模能级,增强承载力辐射力竞争力,打造中原城市群重要增长极。

高昂中心龙头。科学规划布局,让城市内核“强”起来。强化主城区现代服务业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医疗康养中心等功能定位。加快有机更新,让城市品位“高”起来。坚持老城与新区、地上与地下、硬件与软件、宜居与宜业相统一,持续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理顺体制机制,让城市发展“活”起来。深化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市区一体理念,理顺管理权责,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形成中心城区一张蓝图规划、竞相协同崛起的生动局面。

加快县域腾飞。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实施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三个倍增计划。融合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十四五”末,所有县全部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力争创成2个全国文明城市。支持西峡、方城、内乡等具备条件的县撤县设市。

实施乡村振兴行动
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以上,粮食产能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攻关、良种繁育提升和龙头种企培育“四大工程”。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实施月季、艾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高水平建设世界月季名城和“世界艾乡”。实施品牌振兴计划,打响水源地公共品牌,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突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撤村并居。“十四五”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建设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深化农村改革。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脱贫地区持续稳定发展,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实施基础能力提升行动
完善现代化南阳建设支撑体系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提速南阳机场迁建升级,打造国际航空港;加快推进唐河航运工程建设,构建通江达海的内河水运体系;争取合西高铁合肥—信阳—南阳段开工建设,打造全国重点铁路枢纽城市;加快推动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100公里。

建强能源保障体系。构建“风光火水”一体化、“产供储销”全链条、多能互补的大能源保障体系。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电力联网枢纽,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新能源基地。

构建现代水利保障体系。主动对接国家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积极推进中线干渠方城贾河调蓄水库前期工作,建设方城汉山、西峡湾潭等大中型水库,加快鸭河口水库清淤扩容。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光网南阳”全面升级,打造全省5G应用示范城市;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特高压设施和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物联网节点、超算中心等项目,打造国家数据枢纽。

实施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行动
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着力打造高效便捷、办事不求人的政务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一件事一日结”。全面推广“宛快办”APP,努力打造无证明城市。

全面推进法治南阳建设,着力打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持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诚实守信、重信践诺的社会环境。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着力打造兼收并蓄、更具吸附力的开放环境。加快建设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零售进口试点城市,高水平举办张仲景中医药文化节和世界月季博览会。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坚决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水质安全、供水安全。站位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加大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确保“一渠清水安全北送”。

强力实施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国储林项目实施,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

坚决完成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打通“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争创国字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实施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行动
打造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

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打响楚汉文化、“四圣”文化、官德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商埠文化、根亲文化等文化品牌,打造全链条文创产业,“十四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6%以上。

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实施“旅游+”战略,加快旅游与文化、医疗、康养、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文史、山水、源起、圣贤”四篇文章,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国家中医药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为载体,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抓手,打造中医药强市。以中医祖庭医圣祠为核心,进一步打响仲景文化品牌,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力抓好张仲景国医大学恢复重建,强力推进市中医院新院建设。

实施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
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促进就业创业增收。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好用好中心城区20所完全学校,高标准建成市一中新校区,保持普通高考质量全省领先。新建牧原职业学院、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应用型职业学院。

大力推进健康南阳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市域均衡布局,更好落实优化生育政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行动,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建成养老服务机构4000家以上。坚持“房住不炒”,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阳。推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

【#郑州上半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万多个#,开工中小学15所】今年上半年,郑州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万多个,基本完工老旧小区改造127个,建成公共游园136个;设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959个,累计接种1112.6万剂次;市区开工中小学15所,主体完工29所……8月26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郑州市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恢复增长态势显著,开局之年顺利实现“半年红”,全市财政民生支出598.8亿元。
经济恢复增长态势显著,顺利实现“半年红”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全市经济恢复增长态势显著,开局之年顺利实现“半年红”。聚焦“两新一重”和短板弱项谋划207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2.75万亿元;开展3批33场次集中开工活动,累计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00个。市场消费活力不断增强,发放政府消费券3000万元,累计核销1795.92万元,带动消费2.42亿元。进出口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2576.9亿元,总量和增速继续领跑中部。“万人助万企”活动全面开展,建立市县两级1.2万多家的企业数据库,形成首批1300多项的市级问题数据库。
全面发力科技创新,创新引领增势扩能。创新主体平台实力不断加强,新增两批科技型企业1434家,登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267家,占全省登记入库企业总数的51.2%。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综合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市小麦种植面积204.5万亩,总产达70.9万吨;秋作物播种308.9万亩。第二产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8%,位居全省首位。服务业回暖向好,截至6月末,全市存贷款余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11.8%。新增上市公司2家,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增至51家。文化旅游业复苏明显,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649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19亿元。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启动大数据人才培养“码农计划”,带动形成大数据产业人才集聚高地。5G基站总量达到2万个,新增“上云”企业8000家、“接链”企业1000家。
以构建双循环格局为牵引,发展活力稳步提升。上半年,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发力;自贸区256项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完成率达98%,形成14个制度创新成果,“2+9”口岸体系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39个“一件事”、149个“掌上办”线上线下运行,“1+X”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商事登记“一件事”系统办理的业务量超过9万件;建成网上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平台。
全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1903个,建成公园游园136个
报告提到,今年以来,我市以“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我市城市交通网络更加发达,“一环十横十纵”道路综合改造积极推进,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高架桥及地面道路全线建成通车。全年65条“断头路”打通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已打通12条。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等8条线路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1903个,“西热东送”干线管网工程新建管网5.7公里,新建和改造燃气管网约53公里,438个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92.86亿元。城市风貌不断提升,32个核心板块建设有序推进,在建主体功能项目86个。老旧小区改造扎实实施,中央补助的361个项目全部开工、127个基本完工,完成加装电梯131部。
城市生态持续改善,全市共建成生态廊道90.7公里、面积538.8万平方米;建成公园游园136个,西流湖公园建成开放,青少年公园北区基本建成;完成道路绿化81条、在建72条;公园拆围透绿加快落实,新建绿地1341万平方米;实施国土绿化面积3.4万亩,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高标准完成50个精品村规划,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扎实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拨付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89亿元、市级财政专项资金3亿元,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上半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598.8亿元
今年上半年,我市民生项目稳步推进。全市财政民生支出598.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5.6%。谋划实施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打通城区断头路等2021年全市民生十大实事26个项目,上半年支出资金30.8亿元,4项已完成、9项进展较快。
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稳步开展,上半年累计管控治疗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0例、无症状感染者338例,追踪密切接触者7863人;设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959个,累计接种1112.6万剂次,完成第一阶段40%常住人群接种目标。
社会事业积极发展,教育方面,上半年投用公办幼儿园31所,正在装修23所;市区开工中小学15所,主体完工29所;市区20所迁建、新建高中阶段学校完成选址;午餐供餐和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医疗卫生方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市医疗集团拓展提升,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郑州人民医院等7家市属医院纳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新增政府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方面,全市新增养老托老床位1600多张,为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1.33亿元。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上半年,发放社会救助资金2.96亿元,兜底保障特殊困难群众14.2万名;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1275.6万人项,社保基金收入137.2亿元,支出149.4亿元。持续稳定和保障就业,组织“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204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4亿元,累计新增城镇就业9.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登记失业率2.3%。全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1208套、完成率74.7%,基本建成48277套、完成率120.7%,完成回迁安置群众8.5万人、完成率85.1%;筹集租赁住房3000套,累计培育持有房源超过1000套(间)的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达到14家;市财政拨付资金4.8亿元保障青年人才首次购房补贴。
力争年底前8家县级疾控中心全部完成达标建设
报告提到,下半年,我市将全力抓好防汛救灾和抗击疫情工作,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开辟新境界、迈上大台阶。
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紧修复损毁的城乡交通、供水、环保等市政设施,加强城市轨道交通防洪抗灾设施建设。坚决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完善重大疫情救治网络,力争年底前8家县级疾控中心全部完成达标建设。
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编制完成《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和各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建设,全面完成200个公园游园、14条生态廊道和130条道路绿化建设任务。
坚持当好“国家队”,推动各项重大战略落地落实。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努力建设具有黄河流域鲜明特征的文旅强市。打造黄河生态保护示范窗口城市,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引领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都市圈,启动《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及报批工作,加快推进郑开快速路等项目建设。
稳步发展社会事业,确保全年投用公办幼儿园60所,市区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0所,投入使用中小学30所,加快9+1所高中外迁工作。扎实推进健康郑州专项行动,加快郑州儿童医院南院区项目等工程建设,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正观新闻记者:董艳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潘先生说,新车市场价大概70万左右,虽然是一辆事故修 复车,大概也在十四五万,自己能9万多拍到真的很开心,可是对方却说车子有经济纠 纷不能过户,取消了这次拍卖,
  • 第一眼就是看到你那大大的水汪汪的眼睛,看着非常的有魅力,你是个性格活泼的人,有什么事情都会表现在外面,不会把事藏在心里,对待感情看的很开,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只
  • ”点击收听⏯#深圳大学[超话]##国际预科##2+2##留学# 深圳大学澳洲名校直升班是以昆士兰大学与深圳大学所签订的课程认可协议为基础,向国内学生开设获得昆士
  • 特長:1、徹底したダストフリー思想 ~パスライン上クラス100を実現~: 最適なユニットレイアウトにより、ダウンフローの気流を確保、水平多関節ロボット、クリーン
  • 为捕捉现代海滩别墅的感觉,Balmain Residence是豪华的,通过石灰华、木材、灰泥墙和青铜亮点的精致色调材料的选择削减。故事讲述主角・春(吉谷彩子)比
  • 祂都知道/最后一句话我看愣住了是在对我说的没错/靠主喜乐 常常喜乐#宁波9名确诊病例在同一公司上班#【宁波已公布9名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均在同一家公司上班】1月3
  • “除了应用性研发,我们还鼓励各联系点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对基础研究投入的积极性,加强对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与各部门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近年来,慈溪市以岗
  • 此书告诉我们非理性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并告诉我们如何作用“可预测的非理性”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制定出摆脱当前经济危机的最佳决策。未来在东方
  • 不过梦里面的我并不急,还胸有成竹地有备选方案,说第二天早上6:10还有一班到开罗。月光入口#虞书欣两个人的小森林# @THE9-虞书欣昨晚梦见和走妹约了一起去开
  • 肖战录制这首歌正是在肖战的困难时期,这首歌应该也给了肖战更多的勇气,坚定他自己的信念:保持初衷,不管千难万险,心中有一寸烈焰。很荣幸能参与这次任务,在这能了解认
  • 看名字就知道了,【丢糖】是一个提倡无糖低碳水饮食的健康美食品牌,之前有买过它们家的果冻,口感和味道都不错,而且0糖0卡,解馋但是不会发胖。这个大胖子饭桶认为做
  • ”咕咕传统艺能:视频后记与补充[doge]1、建筑界厌女可不是我杜撰的:建筑学家林徽因大学读的是美术系,因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选修了全部建筑学课程
  • 望不尽的天涯路,诉不尽的离愁,找不到的出口,落不下的帷幕。牵扯一生的爱何时有尽头,如此何不任夜苍凉,任韶华逝去,任你从我心中溜走。别再牵肠挂肚永久。再会的路口,
  • 自从换了工作之后,只要在月初放的法定节假日都与我没有很大的关系,昨天下午朋友正好在南坪,一路吃了一个饭,然后我朋友说我真是肉眼可见的忙,因为我吃饭的时候一直打电
  • Permanent Records一直在搜集各色大大小小的唱片集,说不定有一天还会找到你面前~ 5116 York Blvd., Los Angeles 90
  • 古语说“未论千里来龙,且看到头融结。”看来,龙脉入首,是阴阳宅风水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 笔者认为,这类“小而散”的空间,可以用于做文创,甚至只适用于做文创,应该用创新的思路去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弃之不用,比如,探索由实力较强的文旅企业统筹运作这类
  • 一如往年 微博错峰跨年太晚了 昨天又上了一天学 还例假第一天顺便感冒了 这样子的身体情况 熬夜看法扎其实是很吃力的 再这样下去我或许会和莫扎特一样英年早逝吧但是
  • 就先这样吧,其实中间还有很多很多很多话要说的,感觉太多了,要说不完了……——他的声音陪我度过了那段不太好受但算不上是痛苦的日子,让我慢慢地走出来,变得独立而勇敢
  • 既想活在当下,又害怕明天虚幻的思念。另外还梦到我抱着本嘘嘘,结果好像是我抱的方式不对,他嘘了自己一脸哈哈哈哈哈,喜剧人人设石锤了[二哈]李湘曾经也是湖南卫视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