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做不到

连续两天的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头版开始用醒目的标题强调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牢坚持”。

为什么在封控一个月后才这样说呢?或许也间接说明上海确实很难统一动态清零的思想?清零在客观上很难做到,躺平又是绝无可能。本文我想表述一下个人看法为什么上海做不到完全封控和全部清零。

自上海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都在骂上海,为什么武汉、深圳、广州等城市都能快速封控、全民核算,上海就这么拉跨、做不到,是上海人的傲慢导致的,是上海人觉得应该与国际接轨采取躺平政策导致的,还有人骂说是上海人觉得“上海是欧美的上海,不是中国的上海,所以要采取不一样的政策”导致的……

上海确实是中国的上海,20年上海净上交中央财政5483亿,21年上交6797亿,上海一直净上交中央财政,上海怎么不是中国的上海呢?我举这个例子不是想夸耀上海交了很多钱,只是反驳“为什么其他地方做得到上海做不到”这一观点。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是上海净上交,其他大部分地方又做不到净上交呢?当然封控的深圳和广州也是净上交,这待会儿我从第二个方面来说明区别。

那么,为什么上海能够做到净上交呢?外资首选的中国投资城市是上海。早期的麦当劳、宜家,近期的特斯拉、Costco,第一站便是上海。根据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的协议,2023年开始特斯拉每年至少需要纳税22.3亿元人民币,还必须在未来5年投资140.8亿元,那为什么上海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呢?麦当劳上海市场高级总经理罗伟对界面新闻说:“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包容开放的商业活力,让麦当劳对在上海市场的发展颇有信心。”上海市市长龚正分析称,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除了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很重要的原因是上海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城市韧性不断增强。比如疫情防控,上海以快速、精准、科学的措施,做到了“在陶瓷店里抓老鼠”,这些都是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另外外商投资很重要的一点是投资的安全性,投资所在地的契约精神和法制水平非常重要,而上海讲究就事论事,契约精神要领先很多地方。国内投资有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就是说各地的投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很多企业把国内总部搬迁到上海,说明上海的投资环境对于国内企业也是有吸引力,相信吸引他们的原因跟吸引外资的原因应该非常类似。是否可以这样说,契约精神和法制水平等良好的营商环境(类似小政府大市场?)吸引来了投资和人才,从而带来了税收?

一些完全不讲法制和契约精神的城市,随意封控,强势控制住了疫情,然后来骂上海为什么控制不住,虽然网上有很多上海无脑封控的例子,但是作为2500万人的城市来说,那只是个别现象,大部分案例都比较温情。这类似于你本身力气大,为了参加奥运会拼命练举重增体重然后去奥运会拿了冠军,回来你女朋友发完跟世界冠军男友的朋友圈合影后,在床上嫌弃你的身材没有以前好。

所谓上海防疫的一团糟,恰恰说明上海之前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开发的自由繁荣城市。放眼世界,所有的国际大都市的封城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一个开放多元繁荣的社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以善于军事化管制著称。武汉、深圳的封城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人口基数的不同和社会文化的不同。深圳21年常住人口1760万,户籍人口550万,其中常驻外籍人士2.6万,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是94万。上海常驻人口2500万,其中户籍人口1458万,外籍常驻人口16.5万,另有70万台湾人,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是518万。武行封控消息发布的时候,大家都在外逃,上海3月12日通知要封控,我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逃的,为什么不逃呢?因为大家认为上海是不可能持续封控的,最多两三天,当3月28日全市分区封控四天的时候,大家后来为什么缺物资?也是大家一直以来很相信政府不会那么强势或言而无信,几乎没有疯狂去屯超过四天的物资。上海以家庭为单位居住的成员更多,老年人更多,比深圳的情况远远要复杂,所以上海不可能像深圳一样封闭的非常死,这样的话对于500多万老年人来说风险更大,而封控又没封死的结果就是在封控一个多月后,上海感染人数还是居高不下。另外对于2500万人的城市来说,生活物资的调配人员以及核酸检测人员需要很大的人员流动,另外患有其他疾病的人员人数也非常之多,这也需要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没看到具体的数字,不过以新闻报到外地来支援的有10万人之多,那么猜想上海本来需要流动的人员估计有数十万,这数十万人员只要一直流动,就必然导致持续的传播风险。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市靠少量人员流动就可以封控并运行,而上海即使全部封控,还是要保持几十万人员流动,这就是难点所在。

看到上海汽车和特斯拉都在准备复工复产,上海短期清零必然是无望。我虽然不支持躺平,但是上海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也不能做到清零,这将是必然的。如此之后,将会对上海的法制社会、社会契约、营商环境等多年形成的正面形象造成巨大的损害。

清零是计划,共存将会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很快显示出商品短缺和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缺陷,这跟现时上海的状况何其相似?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市场的归市场,计划的归计划,上海做不到的能否就让上海做不到,让上海做上海能做到的。希望解封的一天不要让上海等太久!

上一条P2发不出,只好删掉重发。新的一周,以0小区成功落地为防范区,提级管理按管控区执行,只能下楼不能出小区。这就很好了,我一点也不着急出门不着急上班,社会面都没清零呢,出去干嘛,混社会太可怕了,我就乐呵呵地在家。前几天还说羽生结弦是“营消咖”,昨天他五月份冰演的消息就冲上热搜,希望上海的黑洞期也一并在五月份终结。

#城市追击-香港##香港# 【#陈茂波表示如果达不到动态清零对香港经济影响更大#】进入2022年,香港经历的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冲击,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3月2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不能成功压制这个疫情、达不到「动态清零」及保持平衡,就难以跟内地恢复通关,对香港的经济影响更大。他并对疫情后经济复苏充满信心。

记者:今年初以来,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带来了高度不确定性,香港经济难以评估何时才能真正复苏。特区政府推行逆周期政策将对香港经济产生怎样的提振效应?

陈茂波:这一波的疫情对我们的经济打击很大,可以说对很多的行业都有冲击,从市面看挺萧条。

鉴于这个原因,尽管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无可避免是赤字,我们还是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从多个方面采取逆周期的措施,为我们的市民纾困,给经济下行中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同时投放足够的资源去抗击疫情。此外也要准备好疫情以后,怎么促进经济复苏,以及比较长期的经济发展部署。

我们以组合拳的方式,从多方面帮助中小企业。为什么?因为香港有三十几万家企业,中小企业占了98%,雇佣的人占私营就业市场45%,所以我们要避免出现大面积的中小企业倒闭潮,因为那样会影响背后的就业,对社会稳定也会造成冲击。

我们从四个方面支持中小企业:第一是减低经营成本,减费减税;第二是给他提供资金周转的支持,由政府作100%担保的企业贷款计划,借贷额度从原来最多可以贷600万元(港币,下同)增长至900万元,同时立法暂缓追讨欠租,促进业主和中小企业租客找一个租金重构的方法,给中小企业有一个喘息的空间;第三方面政府会推出保就业计划,对指定行业的企业里边工资不太高的雇员,现在定在3万元(月薪)以下的,特区政府会补贴8000块一个月,为期三个月,我们估计大概有100多万的打工仔可以受惠,牵涉的资金大概300个亿;最后第四方面是消费券的第二期,我们在暑假就会推出来,连同其他的措施的话,希望到时候疫情已经压制下来,可以为私人消费市场注入动力,拉动经济比较快地恢复过来。

对个人来说,在短期纾缓措施方面,我们会分两期提供消费券1万元,头一期5000元,4月份就要发,为经济压力较大的老百姓提供一点支持,同时间通过退税减收费,还有领取政府援助的朋友多领半个月的援助。

对于失业没有收入的朋友,特区政府提供100%担保,通过银行作贷款,额度从原来工资的6个月提升到9个月,上限从8万元提高到10万元,而且基本上不收利息。

记者:特区政府这次在财政预算案中抗疫部分投入很多,金额超过以往。抗疫支出在特区政府整体支出以及香港整体经济占比怎样?

陈茂波:自疫情两年前发生后,我们总共动用的资金是6000多亿元,可以说在保护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防控疫情、支援老百姓等,我们是尽所能去支持。但是这也说明我们一定要把疫情管控好,不然的话这些钱一直花下去也不应当。

我们现在一年特区政府的开支,比如2022至2023年度,是8000亿元左右,所以6000亿是一个很大的数了。我们现在的生产总值大约28000多亿元,所以这一支出占我们生产总值的20%多一点。非常时期,用这些非常的手段无可厚非,但是同时间我们也要警惕疫情,把疫情管控好,这样的话,这些钱省下来可以做更多更好的事情。

记者:香港第五波疫情目前单日确诊人数仍高居上万,4月初市民即将收到第一笔消费券,在疫情严峻下推行刺激经济的政策是否与现有减少外出、减少人流的防疫政策背道而驰?

陈茂波:我们考虑了。这一波疫情其实最受打击的是基层市民,很多场所关了,他们失业了,或者是上班的时间减少了,收入少了。我们听见了他们经济压力很大的诉求,所以对不少老百姓来说,这5000元第一期的消费券,其实主要的目的不是鼓励增加消费,是多给他一点钱,毕竟在生活上可以用。

所以我们发放的时候会跟他们讲疫情的关系,大家要严格遵守社交距离的措施,不要掉以轻心。现在疫情还是很严峻,但是了解大家可能有点压力,这个钱送到手上,按需要用。

同时间我们也把消费券的使用期限拉得很长,达到7个月,市民拿了以后暂时不用也没关系,还有7个月的时间。我们觉得能比较兼顾社会上不同情况市民的个人环境,让他们有所选择。

记者:关于特区政府宣布暂缓全民检测,以及即将结束9个国家航班的熔断机制和放宽社交限制的规划,有人解读是为了安抚外国企业,避免这些公司因为严格的社交和航班熔断机制而撤出香港。您如何看待这种猜测?

陈茂波:这个猜测我认为是没什么道理。行政长官宣布这些措施的时候,也说是理顺我们在防疫抗疫里不同范畴的工作。

对防疫抗疫来说,老百姓的生命、老百姓的健康是最重要,是放在第一位的,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是不能用钱来计算,保护老百姓是不计代价的。

这波疫情对我们的冲击很大,严峻的程度前所未见,所以你看我们的一些措施是很有力,而且很严厉,这也让一些住在香港的商人出差不方便,有一些派到这边工作的人他家里人来看他或者是他回去看家人不方便。不过我觉得是短期的困难,毕竟疫情会过去。

所以最基本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把疫情管控好,尽快把疫情压下去,动态清零,争取跟内地通关。因为毕竟这些外商、外国人在这边做生意,除了香港以外,其实对他们更重要的是内地市场,整个北亚洲的市场,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如果他们来这边,我们疫情管控好,实现动态清零,保持动态平衡,跟内地可以通关的话,他们来这边就可以很自由地走进走出整个内地市场,这个才是吸引。

国家「十四五」规划给我们(香港)的定位,粤港澳大湾区给我们的机会,由于疫情的关系,我们还没有发挥好用好。疫情压下去,我们能通关,能集中力量把我们的经济发展工作做好,大家看见机遇的话,都会来都会分一杯羹,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

记者:有人担忧全民检测,会觉得几天或一周时间社会停滞,停工停学,这样会对香港经济有影响,您怎么看?

陈茂波:特区政府在行政长官的统领下,会做好相关部署。正如我刚才说的,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是最重要的,放在第一位,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不能成功压住这个疫情,如果达不到动态清零,保持平衡,就难以跟内地恢复通关,对我们的经济影响更大。

所以把这两点优次搞清楚,我们就很明白。从我们的工作上,尽管短期有一些困难,但是把这些基本的事情想好、部署做好,就能带我们突破目前的困难。在这个过程里,如果大家对特区政府的意图能明白、清楚一点,了解都多一点,也有利于大家用心去支持政策,这样对于我们政策的执行推进是有帮助的。

记者:外资非常关心香港疫情的走势,并认为会影响营商环境。您如何看待当下香港的营商环境?从长期来看,疫后香港经济发展提振的契机在哪里?

陈茂波:疫情给我们带来短期的困难,但是我们基本的优势仍然是非常好。

我们已经在为疫情结束后的经济复苏做一些准备。今年下半年还安排了一些活动,比如有一个非常高层次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将在香港举办,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大型活动,有一些在过去两年比较少来香港的朋友,能亲自来看看及了解我们的发展机遇。同时如果能安排他们去大湾区考察,肯定对香港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也对在这边开拓业务感到更振奋。

其实在这波疫情发生前,我们也看见一些金融机构在把握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机遇,在这边扩充业务,也看见一些跨国的保险公司,把总部以及人员搬过来。

对于未来经济发展,今年的经济增长预计是2%至3.5%,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放在3%,与过去大概2.8%的增长,3%我觉得不难。

这几年我们在金融、创科等领域投入不少资源,目前来看创科这块生态比较蓬勃了,越来越多人从事这个行业,也有不少的境外公司到来。

同时,通过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希望能吸引内地的科技企业落户。我们要跟深圳紧密合作,可以共同推出政策包,吸引科技企业落户在这边,对我们两边的科技产业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

所以我们不要被短期困难蒙蔽,对香港的基本情况、基本优势以及核心竞争力要有信心。主要是先把疫情压下去,我们同心合力就会做到。#疫情防控##关注新冠肺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没有十个字以内很有韵味的小短句? 1、历遍山河,觉得人间值得。 2、不用见日月,你就是星辰。 3、风雪一更,共度余生。 4、得以其偏爱,倾尽平生慷慨。
  • 有些人,在分手之后不断哀求前任不要离开自己,以各种方式纠缠,或者在与前任复联之后过早提出复合的请求,这些都是过度暴露需求感的表现,你的所有言行都汇成一句话——我
  • 以前看终极系列,心里就想着这个丁小雨外表好温柔,战力指数怎么还能那么高(我大概当时就喜欢这种外表衣冠,内里emmmm的人了吧[喵喵])今天竟然能见到真人,也是应
  •   在专家看来,通过快捷、简便的网络直播面试,能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对接提供精准服务。  不止是企业招聘方,高校和毕业生也开始积极适应“互联网+”模式。
  • 2019年10月11日,美国空军宣布组建第319侦察联队。该联队归属新成立的第16航空队,联队司令部位于格兰德福克斯空军基地,全部装备RQ-4“全球鹰”无人机,
  • ➹ ❃❂❁╬﹌▽☜❀ ✄↘••● ¤ ┋. ┋ OCT。 ̧̱͖̭̽̌́̌̄.➹I ┇ ♥☞ ♬✞♥ ┉♕☯☠☃ ─ ━ ➹ ➹ ❃❂❁╬﹌▽
  • 塞北传奇 多日未曾畅饮, 今夜频频举樽。 醉问当空明月: 你曾照世间多少人? 上自古,下于今; 几万代,亿兆身! 倾倒无数风流客, 招引难记逍遥神! 君不见
  • #金圣权[超话]# 1201千秋场无料。 沙雕吧唧。 (现场掉落小礼物) 按照原来日圈观剧做的无料,都已经定下来了,发现我的画风严重不符,希望大家不要嫌弃。
  •   “香港人权监察”是1995年4月成立于香港的一个非政府组织,宣称为了在香港立法和公众日常生活方面更好地保护人权。  500万——这是 “勇武”核心成员收到资
  • 顺便表白群里男米,没错!!
  • 慢慢的 我的生活里好像只有你 我常在想需要有多爱才会把自己的生活无限缩小去陪伴我 我想出国你就四处奔波帮我选机构 我要学英语你就在教室外等我直到下课 这种寸步不
  • 第一次知道苑子文和苑子豪是在一本杂志上“北大最帅双胞胎兄弟”后来渐渐的开始看他们的书关注他们的微博前天很巧合看到了哥哥的微博!然后和室友毅然决定来东莞的签售会
  • 其中,海北友雪和川岛重信的作品是在国内初次面世!川端康成、夏目漱石、是枝裕和、小津安二郎等日本文学、艺术大师都受其影响,周作人、席慕蓉、郁达夫等中国的文学大家也
  • 工作再累,也不要抱怨,因为没有人无条件替你干;生命再短,也不要随意作践,因为没有人为你的健康买单;生活再苦,也不要失去信念,因为美好将在明天;感情再深,也不要纠
  • 【团贷网进展:累计冻结资金33.51亿元 追缴12.1亿】第一网贷讯 4月28日晚间,东莞市公安局发布团贷网案情最新情况通报(十一)团贷网原催收团队及功能已全
  • 李太太对葛珮帆议员表示,李伯情况时好时坏,她十分担心。李太太对葛珮帆议员表示,李伯情况时好时坏,她十分担心。
  • 当你再遇到某件事的时候用塔罗牌占卜,它可以给到你最好的答案。 猛戳→→猛打一周辩论有感1、辩论真的是一个只有读书人参与才有深度和高度的活动,不读书的我只能小打小
  • (人民日报)【御龙团】【游戏破解】江湖中的我破解修改版御龙团长期更新破解网游,破解游戏,给力软件教程,关注我。好比从小到大,对“要我发照片”的男生,都记上了大
  • 所以不论“昨天”给予了生命怎样的记忆或感动,我们需要的永远都是把握眼下,展望未来,而非沉浸于那些过去的是非虚实…#茉特[超话]# »呆梨送妈妈礼物赚是为了给爱的
  • ‎今‎年5‎月​份,​刘‎先‎森突然​跟我说,‎反正‎你天天​在‎家,​不如‎去学着​‎做微​‎商吧,​开始‎我​也‎没在意,​‎以为他只是随口​一‎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