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佛法多么难遇,修行多么难得(果卿居士)

文/毕高峰

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

难还是非难,其实全看我们的心:心里有障碍,则所向处处皆难,心若正,则难也可以变成非难。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处处无碍,所以生在佛前佛后,也可以象正法时代一样,生到边地或成为畜生,也照样可以修道。只要心正,就不会有八难,若是心中疑惑重重,则会有无量无边的难。这么说来,我们值得自庆的事实还是有不少的,只是我们大众平常不知道而已。现在简略地陈述一下管窥之见,揭示一下我们值得自庆的地方。我们知道了自庆,更应该修行出世解脱之心。

哪些事实值得自庆呢?

佛曾说过,地狱之苦是很难出离的,而我们已经免离了此苦,这是第一值得自庆的。

饿鬼道是很难脱离的,而我们已经远离了这种痛苦,这是第二值得自庆的。

畜生道是很难舍离的,而我们已经不在受这种恶报,这是第三值得自庆的。

若是生在没有佛法教化的边地,就会不知道仁义,而我们已经得以共住在有佛法的地方,佛的道法流行世间,使我们可以亲耳听到佛法的妙义,这是第四值得自庆的。

若是生到长寿天,即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一定就是八万劫,就不会知道培植福报,而我们已经积累了善因缘,这是第五值得自庆的。

人身难得,一旦失去人身就很难再得人身,而我们已经各获人身,这是第六值得自庆的。

若是我们生为人却六根不具,盲聋喑哑,有经不能读,有人说法而不能听,有疑惑而不能问,善根就无法培植,而我们已经身根具足清净,能修行甚深的法门,这是第七值得自庆的。

若是世智辩聪,有些小聪明自以为是,不能信受佛法,反而会成为学佛障的难,而我们已经一心一意地皈依了正法,这是第八值得自庆的。

若是生在佛前佛后,也是一种难,或者说见不到佛是一种大难,而我们已能发大善愿,希望于未来世救拔众生,不再以见不到佛为难,只要一看见佛的色像、一听到佛的正法,就如同在原先佛初说法的鹿野苑一样。修行贵在真正地消业灭罪,增长人的福慧,而不是不见佛就称之为难。佛说见佛是很难的,而我们已经得以瞻仰佛的尊像,这是第九值得自庆的。

佛说听闻正法是很难的,而我们已经饱餐甘露法食,这是第十值得自庆的。

佛说出家是很难的,而我们已经辞亲割爱、出家修道(这是针对出家人而言) ,这是第十一值得自庆的。

佛说自利容易、利他难,而我们今天一瞻一礼都是普为回向十方一切众生,这是第十二值得自庆的。

佛说不辞劳苦很难,而我们今天各自努力不懈地行善,这是第十三值得自庆的。

佛说能读诵经典是很难的,而我们现在已经得以阅览经典,这是第十四值得自庆的。

坐禅是很难的,而我们现在已经有息止妄心得到禅定的,这是第十五值得自庆的。

这段忏文是说明难与非难和我们自心的关系以及我们值得自庆的具体内容。

我们每一个人无量劫来都曾轮转六道生死苦海,现在能生到人间又闻法修行是相当不易的,值得庆幸。

大约是一九八八年的一天,女儿放学回到家停好自行车就对我说:“刚才路过海光十字路口,骑自行车的人很多,我无意中发现在我左侧骑车的男人竟然是只山羊的身子,人的手脚,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幻觉,可能是看到了这个人的前身,是由羊转生来的吧(当时我们还未接触佛教) 。往右侧一看,骑车的竟然是只完整的青蛙。我抬头向远处四周一瞧,除少数几个人身外,基本上是各种动物,猪、牛、狗、鼠、猫、大象、兔子、虎、狼什么都有,大小与人差不多。”我问女儿:“你害怕吗?”她说:“有什么害怕的,那是他上一辈子的身体,现在还不都是人身?”

我马上就想到,为什么有的人慈悲心重,乐于做助人的事;而有些人则好斗甚至偷盗杀人,有的人嗜肉如命,有的人生来就不能吃各种肉,可能都与他们的来历有关。那时的我很可笑,再来我家的人,我会不自觉地看他的来历,如果看到的是牛是马,我会认为这个人老实忠厚;看到狮、虎、狼、豹之相就知道这个人凶狠;如果看到是只黄鼠狼、老鼠,就担心他会偷东西;如果看到是只狐狸,就知道此人聪明狡猾。

直到有一天想到自己,我的前世是谁呢?给我看到的原来也是个畜生。我很失望,本以为自己应该是个神啊仙啊什么的。从此我再也不看谁是什么来历了。直到第一次看到佛教书籍《觉海慈航》,我才知道有六道轮回十法界。跟着,又在宣化上人的《开示录》中,找到了修行之路,一直走到了今天。我感觉自己能遇到佛法是最幸运的。每个人都有无数个前世,看到哪一世都是如梦如幻,都不是真实的我。所以许多人出于好奇执着于观察自己的前生是什么,这是完全没必要的。

过去已经不再,今天的人身也是暂时的虚妄显现,不抓紧了脱生死,不知何时又是个空。绝不能再错过今生出离三界的机会,为此必须捍劳忍苦,以苦为乐。对佛法要有信心,才能天天法喜充满,时时与佛同在,哪有什么佛前佛后呢?

摘自果卿居士《漫谈慈悲梁皇宝忏》

#万象#之#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异闻录#

鬼医

叶念春,字王锡,清代雍正年间杭州医家,与吴门叶天士号称“江南二叶”。不过叶念春的医道虽精,但气量狭小。

传说一次有个得了热症的患者来找他看病,因为赶得急,在医馆前问了一句“叶念春能不能看好我的病”之类的话,被叶念春听到了。等那患者进来,他一搭脉,说热症好医,只需三服药,但也要吃三天苦。病人说良药苦口,能治好病就成,说罢叶念春笔走龙蛇,开了药方。患者拿回去把药煎了吃下去,果然药到病除,可这药也够霸道的,他一吃就拉肚子,热症虽好,肚子却拉了三天。

后来患者问了相熟的医生,那人说叶念春这方子里的大黄一味下得重了,大黄虽是驱热解毒的良药,却能让人腹泻,不需用这么多,叶念春不应如此。

患者这才想起叶念春看病时说的话来,听着是话里有话,只怕是叶念春觉得自己那句话冒犯了他,虽然治好了自己的病,却也要让自己多吃三天的苦。

医者父母心,像叶念春这种睚眦必报的性格,纵然医道高明也没有好口碑,因此他当时名声虽响,后来却湮没无闻了,也正因如此,叶念春被人称为“阎王簿”。既说他医道高明,能定人生死,又说他为人刻薄,像阎王的生死簿那样不讨人喜欢。

叶念春的医馆设在清波门外,有一天,他看完了病正在医馆和一个朋友闲聊,这时下人领着个病人过来,那病人走过院子时咳嗽了一声。

叶念春听得这声咳嗽,便拿起一张纸写了个方子,那个朋友感到莫名其妙,正要问他,外面进来了一个求医的人。不等这人开口,叶念春便说:“你是五痨七伤,肺已烂了一半多,只能活十天了,服这张方子,可以再延你十天寿命。”

那病人一听就哭了起来,说:“我慕名前来求医,从家里到杭州起码得一个月,这么说是要客死异乡了?叶先生,请你再想想办法吧!”叶念春板起脸道:“药医不死病,绝症哪里还有救?天下再没人能救你,快走吧!”那病人只得哭着走了。他的病已经求过很多名医,全都说那是绝症,无药可医。

他坐船回家,过了十天,先前开的药吃完了,便要上岸去抓药,这时候船停在了一个很荒僻的地方,这人找了一阵,天也晚了,心里想着“若是抓不到药,那今天就是自己的忌日了”。

正在惊慌之时,忽见前面有几株杏树,掩映着一间小屋,远远地就闻到了一股药香,他连忙过去,见是个小药馆,立即将方子递上,让药馆马上煎一服药吃下去再说。

那坐堂郎中接过方子一看,吃惊道:“你这是五痨七伤,无药可救啊!”这人颓然道:“正是如此。”又将叶念春的话说了,坐堂郎中点了点头道:“叶大夫的确是国手,不过他说天下没人能救你,这话也太满了。”

这人听得话里有话,心想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便问:“先生有什么办法吗?”坐堂郎中想了想,又给他号了一脉。

这人号脉很奇特,端来一盆水,让他把手放进盆里,看着水纹的波动,看了一阵,坐堂郎中在叶念春开的方子上勾勾减减,改了一些,说:“照此方按时服药,一年后若不再犯,病就好了,但终生都须忌乳。”

这人心想:我又不是吃奶的娃娃,也不是西北牧民,这辈子断奶后就再没吃过奶了。他照方吃药,一路回家,病体竟然有痊愈之势,这样过了大半年,身体已经越来越好,几乎和常人没什么两样了。

这人大为欣喜,备了礼物专程来谢那村医馆的坐堂郎中,但到了原地,却见竟是一片荒地,哪有医馆?心想,定是记错了,找不到也没办法。这人又想,叶念春学艺不精,还要说大话吓人,非去羞臊他一番不可,反正来了,便顺道去见叶念春。

叶念春当然不记得这病人是谁了,给他一搭脉,皱眉道:“你这病没什么啊,不用吃药。”

这人听完笑了起来,说:“半年前,你可是说我只剩十天命,除了你能给我延命十天,天下再没人能救我。”

叶念春一听这才记起来,惊讶地问道:“你是碰到谁了?就算吴门叶天士,也顶多与我一般。”

这人把经过说了,叶念春要了方子来看了看,突然满面堆笑道:“原来你碰到的是我师兄,上回是我看走了眼。来人,给这位先生备份薄礼,算是我赔个礼。”说罢命人拿来了几色小点心,这人老实,也不客气,吃完就告辞走了。

这人下榻在客栈,当晚突然暴毙,因为他睡前吃了些小点心,官府怀疑是遭人下毒,只是仵作一验,说那些点心不过是些鸡油饼、奶豆腐之类,并没有毒,此人的死因是身患绝症,肺全坏了。

再说叶念春送走这个病人,就暂歇了医馆,带了几个佣人,雇船照着那人说的去找那村医馆,到了那儿,看到的也是一片荒地。

问了附近村民,说哪有什么医馆,那地方几百年前是个大户人家的坟地,现在那一姓都已不在了,早就成了块荒地,叶念春在那儿看了看,发现草丛里有座荒坟,无碑无碣,也不知道是谁的。

他让佣人将这荒坟掘了,挖出一副棺木,尚未朽坏,坟中还搁了些金针药碾之类的,想必葬的也是个郎中。叶念春冷笑道:“我就说世上没人会在医道上超过我,原来是你这个东西。”他让佣人把这个棺木烧了,将灰扬尽,据说烧的时候还有一股陈年药香。

说也奇怪,烧了棺木之后,叶念春回去就接连出了好几桩医案,经审理,却是下错了药,赔了不少钱。

叶念春觉得很奇怪,心想,自己不至于老糊涂,怎么会写错方子?有一天,他正在开方子,一个小丫鬟过来送茶,突然将杯子摔在了地上。

叶念春喝问她是怎么回事,小丫鬟期期艾艾地说,刚才叶先生开方子的时候,身后竟然站了一个人,身上衣服尽是烧过的痕迹,他捉住了笔端,叶先生却恍若不觉,叶念春一听,脸色都变了,将笔一掷,长叹一声。第二天,他忙请了和尚、老道来做法事,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的,但他开方仍是屡屡出错,一个名医最后落了个名声丧尽,潦倒而终。

叶念春死后,跟随他多年的一个佣人将这事说了,有人便说,改了叶念春方子的,定是那个不知是哪朝哪代的无名医生。

那鬼医虽然已是异类,却与人为善,不失医者仁心。反倒是那叶念春,因为一点儿虚名就下这种绝手,害了人不够还要害鬼,最终自取其辱,实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当不起名医之名。所以后世说起当时的名医,“双叶”就只剩吴门叶天士一人了。

--万象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项 别劝

  第一目 修学功德

  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为什么应如此修学?因为,‘若人闻是’大乘‘法已’,能直下承当,不觉得论里的道理太深,不以为自己的智慧不够,能‘不生怯弱’退悔心。‘当知此人’,决‘定’能‘绍’隆‘佛种’。绍,是继承的意思。此人是‘必为诸佛’‘所授记’的。于大乘甚深法,能勇猛承当,将来即能继承佛位,所以诸佛即先为授记证明。此赞菩萨闻慧功德,也是称赞信德。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

  次赞菩萨的思慧功德,也是胜解德。‘假使有人,能’教‘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他修‘行十善’;这教化众生的功德,是大极了!但还‘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确的‘思’惟‘此法’。这短时的思慧功德,‘过’于‘前’说的教化‘功德,不可为喻’!因为,教化三千大千世界众生行十善,不过使得人天果。能思惟此法,正解法义,将来即可成佛,能教化无边众生同成佛道。这样,功德的殊胜,当然是不可比喻的了。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

  此说菩萨修慧功德,也是行证德。‘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的‘功德’,即‘无量无边,不可得说’。这不但是众生数说不出来,‘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赞‘叹’他的‘功德’,也‘不能’穷‘尽’。佛能于一刹那中出无边音聱,这样的十方一切诸佛,而又经过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还不能尽说修行本论甚深法门的功德。为了说明功德无边的理由,所以接著说:这因为‘法性’本具的‘功德’是‘无有尽’的,‘此人’契法性而修证的‘功德’,所以也‘如是’的‘无有边际’。修行的功德,与法性相应的,法性遍一切处,所以功德也遍一切处。如一杯水,倒在大海中,即遍于大海,无处不有,一杯水与无边海水相融而也成为无边。大智度论也说:一般的功德,都是有限量的;如与般若相应而修集的功德,即没有限量。所以,本论的观察修行,是与法性相应的行证。

  第二目 毁谤过失

  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诽谤。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信解行证的功德,这样的深广;相反的,诽谤的过失,当然不可限量。五无间罪,已是世间最重的罪了。但诽谤大乘,即是斲伤众生的慧目,断绝众生成佛的慧命,所以过失更重。如‘有众生,于此论中’所开示的法门,‘毁谤不信’,他将来‘所获’的‘罪报’,要‘经无量劫受大苦恼’。这如般若经的信毁品广说。‘是故,众生’即使不能解信,也‘应仰信’。推仰佛菩萨的智慧,推仰佛法的不可思议。自己虽没有能力去了解,也应该仰信他。‘不应’因自己不解而‘诽谤’他,‘以’致深‘深’的‘自害’,又‘害’了‘他人’。以盲引盲,由此自己而及他人,‘断绝’了‘一切三宝’的‘种’子。因为‘一切如来’,都‘依此法’门而‘得涅槃’;‘一切菩萨’,都‘因’此法门而‘修行’,以趣‘入佛’的一切种‘智’。依此法而得涅槃的,是佛宝;因此法而修行的一切菩萨,是僧宝;佛所证与菩萨所行的是法宝。三宝都依此法门而住世,所以毁谤此法门,即是断绝了三宝种子。

  第三项 结劝

  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信行的功德,毁谤的过失,都已说明。再举一切菩萨为例,结劝修学。‘当知过去菩萨,已’经‘依此法’门而‘得成净信’。得成净信,即发心住的信成发心。过去的如此,‘现在菩萨’,现‘今’正‘依此法’门而‘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来也是‘依此法’门而‘得成净信’。三世菩萨,无不依此起信发心,‘是故’一切‘众生’,听闻此甚深法门的,‘应’该精‘勤修学’,趣入菩提道才是。

  第二节 回向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分总持说,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

  论主造论完了,又说此回向颂。‘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分总持说’二句,结说造论。大乘佛法,不出二义:甚深义与广大行。论主不能一切尽说,只能随力随分,扼要的总略而说。以略摄广,以少持多,名为总持。此造论──宏扬大乘佛法的功德,不为自利,而愿意‘回此功德,如法性’回向,‘普利一切众生界’。回向有三:一、回向成佛道;二、回向利众生;三、如法性回向,即等法界回向。功德与法界相应,遍一切处。如法性回向,是大乘的根本回向。不是离了发心成佛和利益众生而独立,正因为功德与法性相应,遍一切回向,这才能回向甚深的佛道,回向于广大的一切众生。论主以造论的功德,称法性回向,回向于普利一切众生,即与因缘分中造论的意趣相呼应。如但为名利恭敬,或自求解脱,即非大乘法施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周三一定要拉我去参加业务周会,后来才发现是因为他最近的数据业绩很不错(他是做用户增长的)就很想让我看到他的成绩,我夸了一下说刚才发言真不错他一下子就脸红了,真的
  • 【STAFF】 原作:牧野圭祐「月とライカと吸血姫」(小学館ガガガ文庫刊)  角色原案:かれい 导演:横山彰利 系列构成:牧野圭祐 角色设计:加藤 裕美 美术
  • ​此前,就有知情人透露片方在死磕剧中的老戏骨,像陈道明、吴刚、田雨等都是比较难邀请的艺人,但他们戏份不多,档期相对比较容易协调,回归参演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 “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
  • 我们放起《晚风》半睁着眼微笑着听陈婧霏把眼下感受到的一切都描述成歌“我总觉得并不是我们发现了美,是人赋予了情景以美的意义,我觉得是我们创造了美。您说过,也就只有
  • !皮特是哥哥从小养大,相伴整整四年,他和哥哥一家的感情非常深厚,早已成为哥哥家庭的一份子!
  • 在考研的道路上,尽量少想就业的事,想多了反而是忧虑和不自信的表现。但这种危机感至少让我清楚了一点,越长大越爱家乡,也可能是归属感的问题,这是因为我即将出省,如果
  • 学员性格比较木讷人际关系上不讨喜,随着老公事业的发展,相处时间越来越少,夫妻关系越发疏远,学员感觉到老公不仅不关心自己,还瞧不上自己,自己更像家庭中的一个符号,
  • 报道称,巴黎在引进威纳尔杜姆、拉莫斯、阿什拉夫和多纳鲁马后,仍在计划补强中场,法国首都球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博格巴,如果和曼联中场谈判失败,他们将转而求购雷恩
  • 后来朱元璋还让其先在春节期间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毕竟朱元璋感受过孤身一人的孤独之感,不再想让身边还有亲近的人失望。朱元璋本就无事,见到小吏并不认识自己,便应邀,
  • 不要经常更改!结果,林老板进行了无声的抗议,他把围脖头像换了!
  • 这也就意味着,华为P50将无法用上高通最新的骁龙888及888Plus处理器,但是4G芯片还是没问题的。华为此前已取得高通部门芯片的供应授权,但并不包括5G芯片
  •     正官为工作,官轻比劫重,一来不旺夫,二来也代表自己事业运比较的弱,很难有一份好的工作,更没有官运。    日支坐偏财,代表野心,但这个财被比劫劫了,另外
  • OK先是三十抽的时候来了爹咪的常驻本以为非气回到我身边结果下一张就是路辰的奶子[doge]真的在海螺肉里我体验到了欧皇的感觉 到达了本非洲人的人生巅峰[中国赞]
  • 一段突然的告白,她亮明身份,与他行同陌路;从此,叔嫂有别,从此萧郎是故人。 一段突然的告白,她亮明身份,与他行同陌路;从此,叔嫂有别,从此萧郎是故人。
  • 8.我不喜欢异地恋,但我喜欢你,希望有一天能挽着你的手去敬各位来宾的酒叮咚~✓认识了新的可爱的人✓I know this is my charm.✓get到了新
  • !更没有人再考虑我是如何活着的。
  • 月岛,也许是许久不见你了,也许是我年纪大了,现在我连你的样子都不太记得了。但我只是一个精于制作hc的空壳,我的感情都给了你,再也无法养大hc。
  • 女明星罕见的素颜合影,高圆圆自信大方,张柏芝亲和力强:高圆圆高圆圆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也称得上美人,她的五官非常精致,特别是一双眼睛,又大又有神,当初凭借清纯形象
  • 你越不让他吃,他就越想吃到嘴里 选择安全健康、有营养的糖才重要各种维生素儿童软糖满足你的要求,补dha、补锌、补钙、补充复合维生素、增强抵抗力、抵御感冒和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