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很多的来访者工作的过程中,你会很明确的发现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不同的人会被激发出不同的情感。

有的人会被激发出正向的情绪和积极的意象,他们会觉得很开心很幸福,会想象自己得到自己喜欢的,幸福的感觉。

这些积极的想象,会进一步推动他们去靠近自己喜欢的,让他们的表现流畅愉悦,最终促进了一个良好的结果:他们如愿以偿的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

但有的人在面临自己喜欢的东西或人时,就会被激发出紧张焦虑等比较负面的情绪,有的甚至会进入应激状态,陷入持久的焦虑和担心,似乎这些喜欢的东西或人非但没有给他们带来愉悦,反倒是带来了紧张压力和挑战。

他们也确实容易是像面对一个挑战或应对一个压力的样子,去靠近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或人,或者这种压力或挑战太让他们难受了。

以至于在最后的关头,他们退缩了,无法有能量或勇气去面对这个挑战或压力,最后的结果很大概率上是负面的:他们最终与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或人失之交臂。

这两种不同的人,在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上,其实并不陌生,在大约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就提出了心理学史上著名的个人成就动机论:

阿特金森根据他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人类可以按照成就动机的不同,被划分为“避免失败”和“追求成功”两类人。

对于“避免失败”的人来说,做事的动机主要为了避免失败,因此这些人会尽力避免生活中的风险,努力让自己活得安全。

而对于“追求成功”的人来说,生活的主要目的是追求自己想要的,因此这类人不害怕冒险,他们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并能调动自己的潜力全力以赴。

在念大学20多岁的时候,对这个理论我没什么太大感觉,但是当我在有了很多的临床实践,经历过那么多的人和事后,对这个理论,我颇有一种“初识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感概。

因为无数的人,包括你周围的人,甚至你自己你家人已经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用他们真切的人生经历,见证这个看上去躺在教科书里冷冰冰的普通原理。

简而言之,持有这两种不同信念的人,他们人生底层的逻辑就不一样,人生的底色也不一样,从而构筑的人生脚本的主题、色调就不一样,因而人生的动力和故事也会完全不同。

对于“避免失败”的人来说,他们努力致力于活得安全,所以眼睛和精力会总是盯着那些生活中可能会让自己遭受危险的东西,负面的东西。

他们的精力主要用于保护自己,可想而知,他们过的是一种充满防御的人生,能量似乎都是内收的。

而对于“追求成功”的人来说,他们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不在乎失败,不在乎付出,他们的着眼点,在于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那些想要的人、事、东西会让他们兴奋,他们锐意进取,兴致勃勃,能量是一个向外扩张的状态。

而我上文提到的朋友,大概就是一个“避免失败”人群的典型代表人物。

所以当同样去面临一个自己想要的“可能”——自己心仪的东西或人,他们表面上看上去都想要这个东西,但实际的潜意识层面想要的却并不一样。

有的人是潜意识和意识比较一致,有的人是非常不一致,甚至相反,他们表面上看上去是想要这个东西,但潜意识深处可能实际想要的是别的东西:比如不能失败,比如获得认可和接纳,甚至获得受虐。

那自然,最终就不可能得到自己表面上想要的结果:拥有这份工作,或拥有这个人,或拥有幸福。

03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哪些潜在的潜意识限制

1)我注定不可能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往往是因为从小到大,自己得到喜欢的东西次数太少,甚至没有或被剥夺,甚至因为曾经因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遭受惩罚,就容易在潜意识里留下这样的信念。

我的一个来访者说,小时候,只要他喜欢什么,他的妈妈就会毫不留情把他喜欢的东西拿走或者没收,硬生生地不让他如愿以偿。这个来访者长大后,每次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内心升起一种绝望感:

他不仅不会觉得自己可以得到那件东西,而且会觉得自己应该主动远离,因为面对那件东西,自己不仅不能享受它,可能还会因为它带来灭顶之灾。
“与其那么痛苦,不如一早就远离”。
一个内心认为自己注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会容易认为这个世界是注定要让人失望的,他们会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他们想要的东西。

他们很容易过早地去冷眼看人生,浇灭内心的热情,活成人生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更不用提创造自己的现实人生。

而他们这样冷眼冷语的活法,又真的会容易阻挡住热情,最终真的容易收获这样的人生,实现他们潜意识的信念。

2)我不配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总是在贬低中长大的人,会很容易认同这些早年评价,认为自己很差,不配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不相信自己配得上喜欢的东西或人,他们自惭形秽,容易退缩紧张,手足无措。

面试时容易紧张焦虑的人,大多属于这类人,在面临喜欢的事物或人时,他们更多的是担心自己表现不好会被嫌弃厌恶,而无法自如地把他们热情表达出来。

这是因为可能他们早年在热爱着父母时,总是不被父母接纳,总是被推远,被嫌弃,久而久之,他们跟喜欢的东西或人就构建了这样一种关系:

靠近时总是害怕被嫌弃、厌恶、拒绝。他们的关注点此时就变成了如何避免被厌恶、被拒绝,而不是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爱意和热情,自己想得到它的诚意和信心。

简而言之,他们不再信任自己,不再相信自己可以配得上喜欢的东西,而是希望别人(面试官)会根据他们的表现,赐予他们这种确认。

就像他们的父母曾经剥夺了他们信任自己的能力,把他们是否值得可信的权利把持在自己手上,而孩子需要战战兢兢的每次去确认一样。

但是往往这种时刻,面试官都不想选择一个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

因为此时他们虽然在面试,他们潜意识追求的是被接纳和认可,他们真正关注的是是否会不被认可,而不是在真正的关注这份工作。

同样,我的好朋友在大学时,虽然喜欢那个女孩,但是他潜意识想获得是认可和接纳,获得值得被爱的确认,他还没有精力腾出来去想此时这个女生会是什么感受。

他更想的是女生给他更多确认和勇气,甚至主动来接纳他,所以他错过了这份感情。

而这不过又一次印证了他的潜意识:他不好,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3)“我不能失败”
我上文提到的朋友,大概就是一个“避免失败”人群的典型代表人物。

他之所以在人生的重大关头会很紧张焦虑,患得患失,是因为他太害怕失败了,太害怕自己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他的关注点此时全聚焦于风险和可能的负面结果上,他很想去控制这个结果,结果就导致他被这种害怕给控制了,从而导致一次次的发挥失常。

此时阻碍他们成功的潜意识信念就是:“我不能失败,失败是很难接受的。”

这个朋友在从小的教育中,父母对他的错误很难抱持,认为犯错是件很严重的事情,也就让他从小对失败或者犯错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

在面临很多挑战性的事情时,压力过大,甚至错过机会,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安全的小范围里,最后“宁肯不做,也不能犯错”。就像他对待大学的恋情,因为太害怕被拒绝了,然后白白错过机会。

越是害怕失败的人,越容易活在挫败中,除非你真的放下对失败的恐惧(破除潜意识限制性信念)。所以,人生是修行。

4)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很难
还有一些人会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想的很难。这种人大概是最多的,占比最高的。因为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充斥了大量的限制性。
我有一个来访者,想换一个工作,可是现在40多岁,面临年龄上的压力,似乎周围的环境也在强调这一点,40多岁,不是一个占优势的年龄和因素。

如果我们认同这种限制,我们就可能让自己认命,安慰自己不要乱折腾了,或者认同这件事很难等等。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褚时健74岁从大牢里出来,并且身患糖尿病,无论从哪点来说,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他的人生就这样了,不可能有翻盘的机会了。但是褚时健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并没有被这些“庸常的见识”限制住。他选择了重新开始,依然去追求他想要的。然后就像你们看到的,他成功了,创造了奇迹一样的晚年。
还有摩西奶奶,70岁开始画画,竟然风靡全球。

我觉得这并不是奇迹,而是这些人没有被周围的限制性信念限制住,从而活出了不受限的人生。

所以,人生,如果你真的想要一件事,你就有很大的机率,可以实现它。

但是如果一开始,你自己都不相信,你就无法调动你的潜力和资源,你看到的将全是障碍。

生活是个自我预言的过程,这有点唯心论,但是经过大量实践表明,事实就是这样:
“选择相信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不相信爱很简单的人,就会把爱的历程搞的曲折反复,悲欢离合,死去活来,才能得到那么一点点爱,他们认为这样得到的爱才是真爱。

相信挣钱很难,钱都是需要省出来的人,就会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节约上,从而让自己的生活确实过的总是勤俭节约,重要的是他们在勤俭节约里找到了成就感。

对此,巴菲特的话非常犀利:
一旦你有了省钱的脑子,就不会有精力培养一个挣钱的脑袋,所以,你穷得很稳定!

是的,你是怎么想的,你就会把精力投入到你想的方面,然后就会收获所想的现实,在某种程度上,人生就是这么回事。

要摆脱这些,我们要首先去觉察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去观察自己,早年的负面信念过于严重的,可以尝试通过成长或咨询的方式让自己反转过来。

这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对待后代:不要老打击你的孩子,而是要尝试去鼓励他,信任他,让他保有希望的火焰,并对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建立这种感觉:

“只要我愿意,我去努力,得到我喜欢的东西,没那么难。”

重要的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要大胆追求,不害怕失败。

“平生第一次,我这么想见李老师。”樵轻轻地说。别人听不懂,只有前排的布亚明突然张大嘴巴,笑得喘不上气。

布亚明是小樵初中同学,两人一直很是要好。其实,布亚明为人温厚,几乎所有同学都跟他关系不错。

而以前的李老师,则是他俩初中三年的班主任。伴君三年,伴虎三年。个中滋味,前后左右,只有他俩共情,所以哪怕声音再轻,布亚明的反应也不会小。

可如今,小樵最渴望见到的却是李老师。因为到高中,化学老师也姓李。而化学老师,好像永远是樵最好的老师———又是一位“超爱的”。

如今的李老师说,化学课代表比较辛苦,是要搬实验仪器的,哪位同学想当啊?

噌!话音刚落,小樵举手。李老师环顾,“啊,是个女生啊?再来个男生吧!”布亚明悠悠举手。

于是,一对老同学成了新搭档。

“化学课代表,不就是你干所有的活儿,我来接受老师的表扬吗?”小樵对布亚明说。

布亚明默默递上一瓶饮料。

小樵不动声色,立即又说,“化学课代表,不就是我干所有的活儿,你来接受老师的表扬吗?”

边上同学看得目瞪口呆,那个看似古灵精怪的樵同学,其实一瓶饮料就能把她给收买。

【又想骗我生女儿系列】#温州爆料# 永嘉实验小学12岁的叶珈绮和10岁的谷佳诺是一对爱画画的姐妹,最近她们各自创作了绘本《我的一家》和《弟弟来了》。一家人丰富的个体形象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在孩子们的笔下自然地流露出来。接下来,姐妹俩准备联手合作,妹妹准备编写故事,姐姐负责配图。 ​​​ https://t.cn/RyhYNv0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9.90】豆本豆 唯甄原味豆奶250ml*24盒定制款#早春穿搭攻略##女神必备好物##超级购物节清单# #每日一善# #520##易烊千玺##王嘉尔##
  • 每天晚上都刷吃播视频虽然去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地方美食,但是还是对东北好吃的情有独钟,不知道梦见过多少次回辽源吃麻辣面,哈哈。最想回辽源每天吃麻辣面烧烤[泪]我这
  • 水善于驭使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总是处在大家不喜欢居处的地方,这和道很相似。水善于驭使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总是处在大家不喜欢居处的地方,这和道很相似。
  • 男生对你依赖感下降,是因为对你的满意度下降了,比如他本来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女孩,他想要对你好,觉得你也会有回馈,但其实你没有,而是变成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变成一个
  • 8. 在寒凉的岁月里,做一个深情的人,日日与温暖相拥。9. 在柴米油盐里,悦对生命的每一寸温柔与遇见。
  • 看见这张图片会让我想起很多,在这座办公楼里工作了十几年,在这里我认识了新的同事和朋友,而且工作起来还是比较愉快的,当时工作在此楼的三十一层办公区域很宽畅,环境也
  • 近日,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推送了《福建平潭:打造旅游“生态道”开启脱贫“致富道”》一文,分析了平潭北部生态廊道如何串起沿线乡村发展旅游,为百姓铺就致富路的案例。
  • #张思王之[超话]#[送花花]#张思王之0320生日快乐# [送花花]为庆祝之之十八岁生日来小小的扌由个奖在里留下对之之的祝福扌由两位小知了bx假男友第一季两位
  • 但其实她每时每刻都在传递信息给我们,如果把红地球看作是一股星际的能量,那么这个频率就相当于一个焦点,你只有跟着焦点去行动才能不偏左,也不偏右地到达目的地。[心]
  • 林仁波切的故居,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住在有林仁波切会客厅的屋子里,这里是我有史以来睡得最香甜最安稳地方,每天天不亮屋外就有藏族信徒来大昭寺朝拜,清晨持咒的声音
  • 从这俩人的讲述,我对捷途X90 PLUS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并且有些心动,想即刻入手一台,开启寻觅美好和欢乐的旅行。”有了二胎之后,老炮未雨绸缪的换了辆新座驾捷途
  • 3、加入泡好的黑豆。不过许多人不爱吃胡萝卜,我个人的做法是把胡萝卜榨汁,加入冰糖当饮料喝。
  • 曾经的爱情是那样真挚美好,也是如今社会中很难寻找到的东西,而电影中的男女主角再次被观众所熟知,他们就是朱时茂和丛珊。丛珊是个北京女孩,从小就对艺术非常的着迷,丛
  • 肖战的我们都将奔赴美好未来,太有感染力了!肖战李宁运动潮流产品全球代言人LI-NING1990 战放无限可能 支持肖战代言 支持肖战影视综艺肖战颜值高 肖战演技
  • 2、别担心,亲爱的,人生太短,而你太美。   小嘴會吃,吃到愛吃的就開心極了,幸福的笑著。
  • 前作では刹那、アレルヤ、ロックオン、ティエリアの 4 人に焦点が当てられていたが、本作では沙慈や恋人のルイス・ハレヴィ(本西彩希帆)はもちろんのこと、登場する人
  • 无论谁出现在你的生命中都是一种恩怨,好的让你变得更好,坏的让你学会原谅。每遇到一杯好茶,就如同遇到一个对眼的人,必须机缘巧合,然后一直在心中祈愿,换得一个不早不
  •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威海身边事#【市招商引资促进委员会工作推进会强调:打好疫情防控下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主动仗】4月2日,市招商引资促进委员会工作推
  • 当你贫穷时,有个女人愿意嫁你,才能彰显出真爱,要知道,并非所有的女人都有和你一起吃苦的勇气,也并非所有的岳父母都能同意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男人这辈子最割舍
  • 很多人都古装很难驾驭,特别是白发造型,能够看起来毫无违和感的女星不多,而王一菲在《长月烬明》中的造型打扮,就是以白发为主,即便是私下跟其他的演员拍照,无美颜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