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道# 【真正的善,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

重阳祖师立教之时,强调门人都要阅读三部经典,分别是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的《孝经》和释家的《心经》。后人多以此为推论,认定全真教倡导三教圆融,是博采众家之长的一个教派。然而,“三教圆融”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一种推论。

回看道教的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各个时期均有不同道派出现,它们彼此之间的修道理论也有相冲突之处。道教的后学者却同时尊奉不同道派的祖师,于是便出现了多种修道理论并存、多位神仙高真共奉的信仰现实。

道教所具有的包容性,其实是超越教派本身的,凡是可以利济于群生的修行方式都可以被道教吸收。在道的高度上看,世上本没有门派的分别,一切有心都只不过是人们自己产生的是非。

所谓道之教化,在人间则莫过于一个“善”字。此“善”,即是使人们可以过上更好生活的善,又是提升每一个个体道德文明水准的善,更是激发人们不断精进的自我善性。

自古以来道教都在倡导劝善,目的便是使人们可以通过点滴的善心和善行改进生存状态。所以重阳祖师倡导门人读三家经典时,看重的也必定是三部经典在劝诫人心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所谓“圆融”,融的是每一份利济群生的方式、方法,合的是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爱与关怀。只有先做到了我为人人,才能实现爱的共享,由此才可以体会到“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的妙处。

在劝善与行善的过程中,无需计较儒释道哪一家观点更具有劝导的价值,凡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益的思想,都是值得被吸收、被接纳、被传播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挑剔,而是去继承并发扬。

当全社会都能够把祖师经典中记载的种种善行当做日常生活准则时,劝善书中的提到的善才会真正地被人们认可。但,善究竟是什么呢?或者问,什么样的行为才可以被定义为善呢?

《太上感应篇》中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经中不但规定了“善”的数量,甚至连“善”的行为也已经标注出来。

读完整部《感应篇》,就会发现太上道祖告诫于我们的善行,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真正的善,并非专指救苦扶伤、放生赦罪等功德,那些凡是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心念和行为,其实都是善。

我们能够在最普通的生活中做好最普通的事情,不因为一己私欲而伤害他人、他物,也不会放纵自己心魔而受到身心意三障的困扰,做好自己的修行而不累及于万物,这便是“善”的根本。

发善心,不存在心念的大小;做善行,不存在功行的多寡。翻开不同的劝善经典往往会发现,祖师们着重强调的是一点善心。若心念起于善,再微小的行为也已经被赋予了更崇高的意义。若能够时时以“善”的概念来要求自己的日常,如此生活即为修行。

道教修行,追求的不是世间荣华富贵的成功,也不是求得来生果报和善因缘,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清静身心,以一颗明白心来过好现世的生活。道祖言,修行要“明白四达”。

道教虽然强调度人,却也秉持着“宁劝十人还俗,不度一人出家”的理念。因为世间的真善美,是存在于我们最普通平常生活中的,并非是对红尘的远离。能够从尘中悟出非尘,才是修行的大境界。


道生万物,万物从诞生的那一刻便被赋予了不同的秉性,修行的目的是去发现并认知到自我本然。在面对世间纷纭的时候,只有能够保持着一心一念的人,才最趋近于大道本真。


善,一方面强调对他人的主动施予,另一方面则更加强调对自己心性的修缮。修行是善,是安分守己,是不做出僭越之事,更不放纵感官上的欲求。《感应篇》中提到的种种善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是种种戒持。只有戒除掉种种不善之事,回到混元天性,这便可得大善。


正如天道之无亲,却又不乏“常与善人”之有意。道教以道为教,即要告诉人们从最普通的生活去完成一生为人的使命,又要叮嘱每一个修行客且莫贪恋红尘光影。

一切本虚无,从有中求有、无中求无都是执念一场。虽然“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但作为一个梦中人,好好地去经营这一场人生过往,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修行。当落脚点再次回归于“善”,便会发现原来生活本身就是善,我们举手之劳的行动就有可能改变他人一生的轨迹。


劝善,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不论何时都要保持对生命美好的珍爱。行善,不是为了求得诸神护佑,而是为了能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获得心安。


只因心中本无事,恶孽焉能成波澜?

作者:武当玄拙

真正的善,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

重阳祖师立教之时,强调门人都要阅读三部经典,分别是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的《孝经》和释家的《心经》。后人多以此为推论,认定全真教倡导三教圆融,是博采众家之长的一个教派。然而,“三教圆融”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一种推论。

回看道教的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各个时期均有不同道派出现,它们彼此之间的修道理论也有相冲突之处。道教的后学者却同时尊奉不同道派的祖师,于是便出现了多种修道理论并存、多位神仙高真共奉的信仰现实。

道教所具有的包容性,其实是超越教派本身的,凡是可以利济于群生的修行方式都可以被道教吸收。在道的高度上看,世上本没有门派的分别,一切有心都只不过是人们自己产生的是非。

所谓道之教化,在人间则莫过于一个“善”字。此“善”,即是使人们可以过上更好生活的善,又是提升每一个个体道德文明水准的善,更是激发人们不断精进的自我善性。

自古以来道教都在倡导劝善,目的便是使人们可以通过点滴的善心和善行改进生存状态。所以重阳祖师倡导门人读三家经典时,看重的也必定是三部经典在劝诫人心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所谓“圆融”,融的是每一份利济群生的方式、方法,合的是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爱与关怀。只有先做到了我为人人,才能实现爱的共享,由此才可以体会到“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的妙处。

在劝善与行善的过程中,无需计较儒释道哪一家观点更具有劝导的价值,凡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益的思想,都是值得被吸收、被接纳、被传播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挑剔,而是去继承并发扬。

当全社会都能够把祖师经典中记载的种种善行当做日常生活准则时,劝善书中的提到的善才会真正地被人们认可。但,善究竟是什么呢?或者问,什么样的行为才可以被定义为善呢?

《太上感应篇》中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经中不但规定了“善”的数量,甚至连“善”的行为也已经标注出来。

读完整部《感应篇》,就会发现太上道祖告诫于我们的善行,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真正的善,并非专指救苦扶伤、放生赦罪等功德,那些凡是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心念和行为,其实都是善。

我们能够在最普通的生活中做好最普通的事情,不因为一己私欲而伤害他人、他物,也不会放纵自己心魔而受到身心意三障的困扰,做好自己的修行而不累及于万物,这便是“善”的根本。

发善心,不存在心念的大小;做善行,不存在功行的多寡。翻开不同的劝善经典往往会发现,祖师们着重强调的是一点善心。若心念起于善,再微小的行为也已经被赋予了更崇高的意义。若能够时时以“善”的概念来要求自己的日常,如此生活即为修行。

道教修行,追求的不是世间荣华富贵的成功,也不是求得来生果报和善因缘,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清静身心,以一颗明白心来过好现世的生活。道祖言,修行要“明白四达”。

道教虽然强调度人,却也秉持着“宁劝十人还俗,不度一人出家”的理念。因为世间的真善美,是存在于我们最普通平常生活中的,并非是对红尘的远离。能够从尘中悟出非尘,才是修行的大境界。

道生万物,万物从诞生的那一刻便被赋予了不同的秉性,修行的目的是去发现并认知到自我本然。在面对世间纷纭的时候,只有能够保持着一心一念的人,才最趋近于大道本真。

善,一方面强调对他人的主动施予,另一方面则更加强调对自己心性的修缮。修行是善,是安分守己,是不做出僭越之事,更不放纵感官上的欲求。《感应篇》中提到的种种善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是种种戒持。只有戒除掉种种不善之事,回到混元天性,这便可得大善。

正如天道之无亲,却又不乏“常与善人”之有意。道教以道为教,即要告诉人们从最普通的生活去完成一生为人的使命,又要叮嘱每一个修行客且莫贪恋红尘光影。

一切本虚无,从有中求有、无中求无都是执念一场。虽然“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但作为一个梦中人,好好地去经营这一场人生过往,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修行。当落脚点再次回归于“善”,便会发现原来生活本身就是善,我们举手之劳的行动就有可能改变他人一生的轨迹。

劝善,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不论何时都要保持对生命美好的珍爱。行善,不是为了求得诸神护佑,而是为了能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获得心安。

只因心中本无事,恶孽焉能成波澜?

《解经修行》——余秋雨

三,那些否定

空,是一个坐标。由它一比,世间很多重大的物态、心态、生态,都由重变轻,由大变小,甚至变得没有意义了。

因此,要阐释空,仰望空,逼近空,触及空,必须运用一系列减除之法,断灭之法,否定之法。

《心经》虽然短简短,却用了大量的否定词,例如“不”和“无”的整齐排列。确实,只有经过“不”和“无”的大扫除,才能真正开拓出的“空”空间,

先说“不”。

《心经》说,在空相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把这几个“不”都翻译成了“无所谓”,即“无所谓诞生和灭亡,无所谓污垢和洁净,无所谓增加和减少”。这里的“无所谓”不是没有,事实上,生活灭,垢和零,增和减还是存在的,但是没有绝对意义,也没有固定差异。

生是灭的开始,因此生中隐藏着灭。反之,灭中有包含着生,或启动着另一番生。因此,没有纯粹的生,也没有纯粹的灭。它们之间,并不是彻底对立。

垢和净也是一样。“水至清则无鱼”,净和垢历来并存,只是比例变动而已,而且,大净中很可能潜伏着大垢,“含剧毒而无迹”;大垢中也可能隐藏着大净,“出淤泥而不染”。

增和减更难判定。似增实减,似减实增的情形,比比皆是。结果,增也无所谓增,减也无所谓减,非增非减,不增不减,归之于空。

总之,空门,就是打通之门。把生和灭之间的门打通,把垢和净之间的门打通,把增和减之间的门打通,打通了,也就进入“空门”。空的最大、最常见障碍,是一座座关着的门,关着的门,就是强行切割之门,互相觊觎之门,自寻烦恼之门。因此,《心经》对这些关着的门,说了那么多“不”,要它们全部打通。

《心经》用的最多的否定字,是“无”。

在空的世界,各种障碍都要接受“无”的荡涤。大致以下几种——

第一种,荡涤感觉障碍。人们常常会相信“眼见为实”,“亲耳听到”,“亲口尝过”,而佛教则对人的感觉保持怀疑。直接感觉到的一切,极有可能是表象、暂相、假象。因此《心静》指出,从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等感觉系统所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都不可完全信赖,都不要过于在乎,甚至都可以视之为无,这也说明。“看破”之“看”,与一般的视觉,并不相同。

第二种,荡涤界限障碍。人们走上感觉误区之后,又会设置很多界限,作为认识世界的栏杆和台阶。其实这些界限都是心造的,实际并不存在。《心经》里所说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也就是指从最初的视觉到最后的意识,人们划出很多界线,都应该撤除。世上很多学者和行政官员一直以“划界”作为自己的行为主轴,其实都是在做分化世界的事情。在佛教看来,所有的划界有时是需要的,但说到底还是在设置障碍。因此,也要视界为无。

第三种,荡涤生存障碍。很多智者和哲人,老是在研究人类生存的很多麻烦课题。例如,明白和愚黯、衰老和死亡、痛苦和灭亡、机智和收获等等。佛教认为,这些问题没有归向,无从解决,因此也就无法成立。《心经》所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那么重要的一系列难题,答案都是“无”。历来都是人类生存的大课题。明黯老死,似乎更是有更事关及生存等级。《心经》认为没有这种等级,也不应期待这些问题的解决。自认的机智和收获,更没有着眼的必要。但这些人人都看重的思维山峦都归之于无,空的境界才能真正出现。

那么多“无”,概括起来也就是“无常”。“无常”二字,对世界种种固定性、规律性、必然性、周期性、逻辑性提出了根本的怀疑。因此,正是“无常”,可以排除一系列障碍。无常,初一听让人心神不定。但是,当它宣布,原来让人心神安定的那些“规律”和,“必然”都不可靠。人们的心神也就会搁置在“小安定”后获得的“大安定”。

既然整体是无常,那就不要那么多预测、判断、分析了。来什么就是什么,当下面对,即时处理。也就是说,从“失去依靠”走向了“不必依靠”。

因无常而不必依靠,那就叫“自在”。

如果这一系列障碍都得以排除,那么,由这些障碍带来的精神恶果也可以避免了。也就是《心经》所说的“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正是这两个“无”,可以使人“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只可惜,以上一系列被“无”所否定的东西,世人常常不舍得丢弃,那么,随之也就无法丢弃那些挂碍、恐怖、颠倒梦想了。

一连串的否定,组成了一场“空们大扫除”。为的是挣脱种种现状,达到没有障碍的“如来”境界。

四,度化众生

《心经》认为,以“无”入“空”,排除障碍是人生真正的大智慧。同是一个“智”,小机智徒增障碍,被佛经称为“漏智”,属于排除之列。排除了小机智,就能开启大智慧,那就是“般若”。般若智慧的核心是度化,因此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即“大智慧度化”,简称“智度”。佛典中,有《大智度论》。

度,是脱离苦海到彼岸。小乘佛教,重在个人解脱,大乘佛教,重在众生度化。个人解脱的理由和程序都已经说得很清楚。那么,从逻辑上,为什么还要拓展成众生度化呢?

有人说,这是佛教随从了普世道德,不在乎自身逻辑。对此,我不能同意,我认为佛教由“度己”而导致“度人”的逻辑,很清晰,下面,且让我略加梳理。

如前所述,佛教在阐明“空”的学说时,着力排除种种界定,拆卸道道门槛。很快就碰到了最重要的一个界定,那就是“他我”之间的界定。遇到了最后一道门槛,那就是“人己”之间的门槛。

“我”是什么?显然,不管在生理意义、伦理意义还是社会意义上,都是“性空”。生理意义上的“我”,是速朽的皮囊,伦理意义上的“我”,是随着亲情关系必然陨灭而不知自己是谁的孤鸟,社会意义上的“我”,是被一堆人造身份所堆垒而成的空洞名号。正如前面已经说到,一切“拥有”,都是“假有”,那么,接下来,一切“拥有者”本人,也是空相,富人的钱财是空,高官的权位是空,而重要的是富人和高官本身,也是空。那么,不是高官和富人的普通人呢?也一样,都是空相。

现代西方思维中,“我”是一切的出发点。我的存在,我的权利,我的成败,我的性格……这便是欲望的渊藪,冲突的本体,烦恼的根源。

佛教以很大的力度,对“我”提出了质疑。不是质疑我个人的优缺点,而是质疑“我”这个概念本身的存在基点。质疑的结果,是主张放弃对“我”的执着,即破除“我执”。

我前面说到,《心经》里包涵了那么多“无”,都可以概括为“无常”,其实,在“无常”后面还隐藏着一个最根本的“无”,那就是“无我”。

历代不少佛教学者把“缘起性空,无常无我”八个字当作佛教的精髓,我很赞成。

在世界各大宗教派别和哲学派别中,佛教明确地提出了对自我个体放弃、消融和超越,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成熟等级。

佛教当然可以与那些主张个体圆满、个体成功的学说共存于世,但它又不能不指出,一切“完满”和“成功”都不可能真实。因此所谓“完满的个体”、“成功的个体”必然承载着多重虚假。扩而大之,一个世界如果真的存在很多“完满的个体”和“成功的个体”,或者企图“完满”或“成功”的个体,那他们一定会与周边的世界天天产生区隔和争斗,因此这个世界必定是一个喧闹和恐怖的天地。而这些以“完满”,“成功”自许者的下场也一定是苦,而且是难言之苦。

佛教正是因为破除“我执”,主张“无我”,才让那些自许“完满”,自许“成功”的欲望和追求真正断灭。简言之,因“无我”,才“灭苦”。

需要说明的是,后来禅宗中有“我即是佛”的说法,此“我”与“无我”并不矛盾。此“我”无欲,此“我”无名,只是作为一个精神宅体的例证,说明“人人皆有佛性”,可由可由切身做起。恰恰是佛性,能够有力抵挡“我”的“自性”。

正因为“人人皆有佛性”,度化众人也就有了可能。如果人人都以“佛”自认,那就不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我”,这恰恰是到达了更高意义上的“与我”境界。

“人人皆有佛性”,但人人又不能单独完满,因此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企求单独解脱。如果单独解脱了,而周围的众人还困于重重障碍之中,那么,这个自以为的“解脱”了个人还会寸步难行。如果别人没有解脱,那么,为了防护自己解脱必须划出人我之界。这么一划界,空境便顿时消失,解脱也无从说起。

诚如谚语所说,一滴清水无救于一缸污水,而一滴污水却能把一缸清水毁坏。一个修行者即使把自己修炼成的一滴最纯净的清水,却没有与周边污水分割的“薄膜”,那么,这滴清水怎么存在?同样,如果大家都成了纯净的清水,却还有一滴仍然污浊,那么,大家的纯净还能保持吗?因此,佛教必然指向整体关怀,普世行善,无界救助。要解脱,也要大家一起解脱。

更重要的是,佛教既然“无我”,也就无所谓“度己”。“度己”之说,不符合“无我”的宏旨。“无我”的空境,必把大千世界作为唯一主体,达到前面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境界,发誓引渡每一个“兄弟”。

由此可知,佛教从“度己”跃升为“度人”思维十分清晰,并不是随意地从众悦众。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心经》最后那个咒语,呼唤得那么恳切:“接谛,接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珂。”我的翻译是:“去吧,去,到彼岸去,赶快觉悟!”对于这几句咒语,《心经》自己还反复推崇“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而且“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可见,在佛教看来,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度人”。

于是,作为佛教修行最高、最后目标的“涅槃”,也与“到彼岸去”连在一起了。《大智度论》在阐释“波罗蜜”时说:“涅槃为彼岸”。度人到彼岸的修行者称为“菩萨”,他们的“大誓愿”就是“度一切众生”。

在中国民间,菩萨常常被当作偶像,其实,他们只是修行者,因觉悟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反对伤害。菩萨把佛教本义和民间企盼融成一体,组成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高尚信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就是在这种动机下,永平十二年春,汉明帝召见王景,问水患的情形及治黄的办法。 王景治河以后,直到唐朝末年,在长达八百多年的时间内,黄河仅有40个年份有决溢的记载,
  • 安全隐私保密首单免费体验首单免费体验在异性按摩过程中,按摩者会让被按摩者大部分身体放松、放松、再放松,达到美容、美体、塑身、放松的效果的同时,留出一定时间,也是
  • 现在房价之所以还能维持在目前的状态,还没有很快崩溃(但是不少房地产商已还不出债了)主要原因就是出口订单到5月底还没有明显减少,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欧美的消费力在支
  • 【如何做个好律师?】 什么样的律师才是好律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判断。这个问题可以用律师在执业时的宣誓来回答。 我宣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忠于宪
  • 宝宝们好 ☔️深圳连着下了一周的雨了, 着急忙慌的去拍照,回来看图才发现自己忘了画眉请宝宝们见谅 这次带来⤵️ “高级的时髦感”真丝小吊带背心 采用100%出口
  • 民间在#端午节[超话]# 包#粽子# 祭祀祖先的民俗,源于2300年前。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为民请命投了汨罗江之后,粽子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端
  • 到家想想还是打了个电话,才得知是参加所谓的培训班去了,要一个星期,五十五岁的人了,丢下家里两个八九十岁的老人,不和任何人交代,真正是服了。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真
  • 在2000年,深科技与思爱普(SAP)在 ERP 项目上展开了合作,20年后深科技再一次选择 SAP 作为数字化转型伙伴,将老版本 ERP 升级到新一代数字化核
  • 很多的冲突,很多亲子关系的痛,恰恰是孩子用“问题”的方式来提醒我们要自我觉察觉知,提醒我们这是不是触碰到了我们自己的童年伤痛。孩子幼时无力表达或反抗,往往到了青
  • 已经没有人还记得礼堂曾经完成的使命,只有当夕阳照射在模糊像就快熔掉的玻璃窗上,你才会看到这个被遗弃的仓库里面,储存着你能想象的一切声音,只是被同样地遗弃在了岁月
  • 这个作品很不寻常,它的配乐应该反映人性的最终统一,中间很多场面穿插上不和谐音,比如妖精出没、战争、灾难等场面都是这样处理。有一次广州日报采访他,问他对大话西游怎
  • 」而且,在咘咘学着驼背的样子的时候,更是让人忍俊不禁,这小妮子好萌啊![派对R]有吃有喝有玩还有住,真是无敌美好啦!
  • 像有人指责自己朋友这样的事,他们若在场绝对不能忍,若不在场,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找到说坏话之人当面对质,总之就是跟平常沉默寡言的形象完全不同,整个人霸气侧露,让人惊
  • 给大家康康我的吃的我不是乖小孩[污],我熬了一个毫无意义的夜[泪]中午点了些温和的吃上玉米烙啦,没想象中好吃荷叶糯米鸡不错,喜欢吃到一个很好吃的茶叶蛋。这不,听
  • #唐山要求还伤者公道#据媒体报道,唐山9名施暴者中至少3人有前科。▶深入阅读最新消息:《唐山打人事件9名嫌犯已由廊坊警方逮捕》《河北省公安厅指定 唐山打人案件由
  • 【十善】:一不杀生而行放生,二不偷盗而行施舍,三不邪淫而修梵行,四不妄语而说实言,五不绮语而说质直语,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七不恶口而说柔和语,八不贪而修不净观,
  • 当然也离不开我美图修修十级水平[嘻嘻][嘻嘻]海报不好看 还有500m那么大由于美图修修抠图要我12开会员一气之下怒学ps由于千图网开会员要好几十我一天免费下一
  • #CanaryIslands#@微博旅游#IslasCanarias##加那利群岛##生命的纬度##世界上最好的气候#翻看荷马史诗,英雄美人故事,人物鲜明,字句
  • 1⃣怎么会有人一边刷抖音一边看综艺 2⃣好ci的知心烧麦~下饭/1988 以及隐藏菜单➡️美味的冰镇银耳羹 3⃣两个人到底会有多少快递(我是大冤种 4⃣下暴
  • 那个老二又来整天找我麻烦了,但是由于那时我职位上有所提升了,再加上在公司也有一定的“名声”老二故意整我的时候,我也是不鸟他的,他虽然能整我,但是以他的权力没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