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善住寺(龍王廟)文殊讲堂:一起学《坛经》:般若品(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卷(第六段)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  修多罗是印度音,就是“经”的意思。六祖这里说一切的佛经,不论大乘小乘,不论在十二种体裁的经中怎样说,都是因为有了众生,才可能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了众生,那么一切万法都失去了作用,何况佛法。因为有了不同根器的众生,佛才分别说了十二门的法。为什么“智慧性方能建立呢”?一是佛能说,二是众生能听懂——因为众生本具佛性智慧嘛,不然,佛说这些法有什么意义呢?古今一切万法,都是来自人的认识,都是人与环境的矛盾的产物。如果没有人的认识,哪里去找这些法呢?三是因为人世间的众生有那么多的烦恼,陷在生老病死之中不得解脱,佛才相应地说了那么多的法。有一个烦恼,就有一个相应的法,两者是相依互存的,关系是可以转变的。烦恼可以转为菩提,愚人可以转为智者,凡夫可以转为佛。六祖巴不得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是佛,所以一再把话挑明:“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以自心顿见真如本性。”
  老修行中常有这么一句话:自己就是一本无字的天书,里面什么法都有。但一般人不知道翻自己这本书,老是在外面求秘方、求口诀、求密传。六祖在这里处处强调这点。“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自心内有知识自悟”,所以,一定要认识自己就是一本天书,要在自己身上用功夫。有的人读经读迂了。看到六祖说:“不悟佛是众生”就火冒三丈,佛还会迷吗?还会不悟吗?当然佛是不可能迷的,六祖这里用的是反语,让众生增强信心,从而强调了“自性”、“自悟”这一关键问题,把话也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但真正要众生悟入也不是容易的,你说祖师们急不急呢?唐代道吾禅师看见老师药山禅师接引两个师弟,其中一个师弟老是上不了手,回答不出,道吾在一旁急得把自己的手指都咬烂了,他在想,这么简单明白的事,你为什么还不能懂呢?你为什么不能在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呢?你就是真如,为什么不能直下便是呢?
  这里要谈一谈善知识的作用。六祖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五祖是善知识,对六祖的大悟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六祖悟后又干什么呢?是不是到山里去了,到净土里去享福呢?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还没有得度,怎么能不管呢?悟后的六祖又成了众生的善知识。要知道,大道无私,佛法无私,里面是没有什么秘密而言的。佛法是众生的法。没有众生,哪来的佛法?不度众生,就不是佛法。所以对世间的事,要积极去做,要多为众生着想。有的人关在家中修“报化”,不知为众生做事才是你修报身,化身的根本道场,自私自利的那个心,怎么修得来报化呢?六祖确实是明眼人,他处处为众生着想。对上根的人,六祖希望他们“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对下根的人,不能自悟的人,六祖希望他们“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所以,一般人能找得到“解最上乘法”的善知识依止,是有大福份的。佛教中常说:“人生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嘛,那解最上乘法者就更难遇到了。“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只有善知识才能帮助你把自己本来具有的菩提心发动出来。
  这里再强调一下自己的这本无字天书。六祖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六祖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佛都可以从自己这部天书中产生出来啊!可惜一般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果遇到了大善知识的开示,便能自见。大家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求道的心,求解脱的心,是否迫切而坚决呢?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我想,如果求道的心迫切,并持之以恒,那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必定会有花开见佛的日子,乃至“一悟即至佛地”。
  有人说只有上根利器的人、大知识分子才能学禅宗,下根的人就不能学。其实这是外行话,禅宗是三根普摄,对文化低的人更为适宜。你想,佛教中的其它宗派,如中观、唯识不知要读多少年的书才入得进去。玄奘大师在印度十六年,一部《瑜咖师地论》就学了整整三年。后来回到长安,介绍“一本十一论”,一本就是《瑜伽师地论》,因为其中的内容太多了,到了后来就有十一种“论”来帮助理解《瑜伽师地论》。要把这十一部论看完,就是大学者们,没有几年的时间,通看一遍都困难。再说《般若经》就有六百多卷,玄奘大师翻译完毕后累得要命,说:“唉!我终于把这部经译完了;这部经大概与东方人有缘,总算没有业障,还一口气把文翻译完了。”六百卷,通看一遍要多少年啊!所以中观、唯识才是上根利器之人搞的,他们聪明,记忆力又好,没有文化的人对这些哪里谈得上学呢?禅宗内没有别的,只有一部经,就是你自己,你认得你自己就了事了。这么直截了当,这么简便易行,与有无文化毫无关系。
  再说一下“无念”。一些修行的人不懂六祖这个“无念”的真意,很久以来,都以为般若三昧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任何念头。这种说法误人不浅,禅宗后来的衰微,也与这个错误的理解有关,所以有必要再次申说一下。其实六祖在《坛经》中涉及到“无念”的几个地方都是解释明白的。不知那些人为什么产生那样的误解。我认为,这是因为后人把“无念”两字执着了,不结合佛法作彻底的研究,认为只这两个字就够了,佛法也可以不讲了,祖师们的开示也不必听了;一说用功,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因为一想就“有念”嘛。于是经也不看,论也不看,戒律也不管,参话头也只参一个,等等等等。总之无事可作,无事可言,好事、坏事做不做都一样。这就把一个好端端学佛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废物,头脑也越来越简单。他们认为,因为“无念”嘛,就是要扫除一切思想内容。须知这种“无念”决不是六祖大师强调的那个“无念”。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思不想对身心的调节也还是有益处的,如一些工作劳累下来,练练气功,扫除杂念,使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放松,得到较好的休息和恢复是可以的。如果认为这就是道,就什么都可以不干了,什么都不想了,成年累月在那儿空坐,那就大错了。
  “念”在佛法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记忆,即以不忘失为性;二是指系念,即把某件事情放在心上。两者相近而不同,都是精神和思想的重要功能,没有这个功能,思想就没有积累和创造。修行的人,非但要用这个功能,还应把它锻炼得更加有用才行。所以,无念若理解为不思、不想、不忆、不系念,那就危险了。
  但六祖大师这里的无念的真解是什么呢?就是六祖紧接着说的“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偏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其己灵不昧,神用无滞的感知能动;二是不染不著,不受拘系,超然于相对的自在。也是我们上面谈到的,是清净常流的一念,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念。若在修行上达到了这种火候,当然就会“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乃“至佛地位”。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注意里面的尺度。阿弥陀佛

为什么上海做不到

连续两天的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头版开始用醒目的标题强调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牢坚持”。

为什么在封控一个月后才这样说呢?或许也间接说明上海确实很难统一动态清零的思想?清零在客观上很难做到,躺平又是绝无可能。本文我想表述一下个人看法为什么上海做不到完全封控和全部清零。

自上海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都在骂上海,为什么武汉、深圳、广州等城市都能快速封控、全民核算,上海就这么拉跨、做不到,是上海人的傲慢导致的,是上海人觉得应该与国际接轨采取躺平政策导致的,还有人骂说是上海人觉得“上海是欧美的上海,不是中国的上海,所以要采取不一样的政策”导致的……

上海确实是中国的上海,20年上海净上交中央财政5483亿,21年上交6797亿,上海一直净上交中央财政,上海怎么不是中国的上海呢?我举这个例子不是想夸耀上海交了很多钱,只是反驳“为什么其他地方做得到上海做不到”这一观点。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是上海净上交,其他大部分地方又做不到净上交呢?当然封控的深圳和广州也是净上交,这待会儿我从第二个方面来说明区别。

那么,为什么上海能够做到净上交呢?外资首选的中国投资城市是上海。早期的麦当劳、宜家,近期的特斯拉、Costco,第一站便是上海。根据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的协议,2023年开始特斯拉每年至少需要纳税22.3亿元人民币,还必须在未来5年投资140.8亿元,那为什么上海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呢?麦当劳上海市场高级总经理罗伟对界面新闻说:“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包容开放的商业活力,让麦当劳对在上海市场的发展颇有信心。”上海市市长龚正分析称,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除了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很重要的原因是上海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城市韧性不断增强。比如疫情防控,上海以快速、精准、科学的措施,做到了“在陶瓷店里抓老鼠”,这些都是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另外外商投资很重要的一点是投资的安全性,投资所在地的契约精神和法制水平非常重要,而上海讲究就事论事,契约精神要领先很多地方。国内投资有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就是说各地的投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很多企业把国内总部搬迁到上海,说明上海的投资环境对于国内企业也是有吸引力,相信吸引他们的原因跟吸引外资的原因应该非常类似。是否可以这样说,契约精神和法制水平等良好的营商环境(类似小政府大市场?)吸引来了投资和人才,从而带来了税收?

一些完全不讲法制和契约精神的城市,随意封控,强势控制住了疫情,然后来骂上海为什么控制不住,虽然网上有很多上海无脑封控的例子,但是作为2500万人的城市来说,那只是个别现象,大部分案例都比较温情。这类似于你本身力气大,为了参加奥运会拼命练举重增体重然后去奥运会拿了冠军,回来你女朋友发完跟世界冠军男友的朋友圈合影后,在床上嫌弃你的身材没有以前好。

所谓上海防疫的一团糟,恰恰说明上海之前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开发的自由繁荣城市。放眼世界,所有的国际大都市的封城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一个开放多元繁荣的社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以善于军事化管制著称。武汉、深圳的封城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人口基数的不同和社会文化的不同。深圳21年常住人口1760万,户籍人口550万,其中常驻外籍人士2.6万,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是94万。上海常驻人口2500万,其中户籍人口1458万,外籍常驻人口16.5万,另有70万台湾人,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是518万。武行封控消息发布的时候,大家都在外逃,上海3月12日通知要封控,我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逃的,为什么不逃呢?因为大家认为上海是不可能持续封控的,最多两三天,当3月28日全市分区封控四天的时候,大家后来为什么缺物资?也是大家一直以来很相信政府不会那么强势或言而无信,几乎没有疯狂去屯超过四天的物资。上海以家庭为单位居住的成员更多,老年人更多,比深圳的情况远远要复杂,所以上海不可能像深圳一样封闭的非常死,这样的话对于500多万老年人来说风险更大,而封控又没封死的结果就是在封控一个多月后,上海感染人数还是居高不下。另外对于2500万人的城市来说,生活物资的调配人员以及核酸检测人员需要很大的人员流动,另外患有其他疾病的人员人数也非常之多,这也需要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没看到具体的数字,不过以新闻报到外地来支援的有10万人之多,那么猜想上海本来需要流动的人员估计有数十万,这数十万人员只要一直流动,就必然导致持续的传播风险。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市靠少量人员流动就可以封控并运行,而上海即使全部封控,还是要保持几十万人员流动,这就是难点所在。

看到上海汽车和特斯拉都在准备复工复产,上海短期清零必然是无望。我虽然不支持躺平,但是上海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也不能做到清零,这将是必然的。如此之后,将会对上海的法制社会、社会契约、营商环境等多年形成的正面形象造成巨大的损害。

清零是计划,共存将会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很快显示出商品短缺和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缺陷,这跟现时上海的状况何其相似?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市场的归市场,计划的归计划,上海做不到的能否就让上海做不到,让上海做上海能做到的。希望解封的一天不要让上海等太久!

【马斯克再次创造历史!三位太空游客坐五手火箭成功升空,今晚达到空间站,票价3.5亿】

现在,人类朝着真正的太空旅行,再向前了迈进一大步!

当地时间4月8日早上11点17分,随着“五手”火箭猎鹰9号发射成功,3位游客为期8天的空间站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飞行没有任何一位是现役职业航天员,所有游客均是付了5500万美元(约3.5亿元)的门票(其中一位是执行公司员工不付钱)。乘坐的火箭、飞船也都来自商业公司。

也就意味着,历史上首次!国际空间站迎来了全私人、全商业之旅。

马斯克也再次书写自己历史,猎鹰9号完成第一个全私人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网友激动表示,“送我去太空”、“去月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还有更大的野心浮出水面。

那就是其幕后组织者Axiom Space,迈出了建设商业空间站的第一步。

人类的太空探索,真正进入了商业化、民用化时代。

国际空间迎来首个游客机组

当地时间4月8日早上,比原计划推迟了两天,在发射架上矗立多天的五手猎鹰9号火箭和三手龙飞船,开始有所动静。

发射前3小时,四名宇航员正式亮相,乘坐特斯拉前往39A发射台。

11点17分,期待已久的一幕到来。点火,发射!

猎鹰9号火箭带着4位乘客向国际空间站行进,控制中心现场掌声雷动。

2分40秒后,第一级推进器与上一级分离。

8分钟左右,第一阶段进入燃烧完成。9分30秒后,火箭一级成功着陆在海上回收船上,瞬间变成“六手”。

飞船里的几位乘客,也挥手庆祝~

12分07秒后,龙飞船与火箭第二级分离。

自此之后,龙飞船将朝着国际空间站全速前进。

预计北京时间今晚7:45,完成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

NASA退休航天员跟三国商界大佬

按照原有计划,本次轨道飞行共计10天,其中在国际空间站呆8天,届时将跟里面的专业航天员一起生活。

历史上,这也不是第一次有太空游客到访国际空间站。最近一次,要属去年12月(2021年)日本企业家前泽友作乘坐联盟号前往国际空间站。

但跟此前去观光旅游不同的是,这一次倒是完全没有闲着。

在这8天里,他们将跟宇航员一起参加科教工作,完成大约25个不同的实验,包括100多小时的研究,涵盖人类研究、生命和物理科学、技术演示和地球观测等内容。

再来看看本次任务的全平民班底,其中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1岁。

首先,领队、任务指挥官是NASA的退休宇航员Mike Lopez-Alegria。

他曾在太空中度过258天,共执行过3次航天飞行任务和1次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还是NASA太空行走次数最多的纪录保持者——10次太空漫步,持续时间累计67小时。

现在,他是本次执行公司Axiom Space的员工。

而其他三位同行者则是Axiom Space公司的客户,需要支付前往空间站的费用5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5亿。

据说,原计划汤姆·克鲁斯和道格·李曼将为电影拍摄参加飞行,但后来宣布他们将在之后的飞行任务中飞行。

最终前往空间站的三位游客,妥妥都是商界大佬啊~

其中有美国房地产大亨Larry Connor。

已经71岁高龄的他,同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喜欢越野赛车。此次担任龙飞船飞行的副驾驶。

值得一提的是,老爷子似乎非常有个性。

他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时,曾把自己在股市上赚的160万美元,全部分给了员工,并表示:

这是他们应得的。

第二位进入国际空间站的游客,是加拿大投资人Mark Pathy。

他出生于1969年,同样也不年轻了。除了搞投资外,Mark还是一位慈善家,曾为一些医疗机构筹集捐款550万美元。

现在,他是加拿大第二个登上太空的平民,并将在此次飞行任务中参与完成加拿大大学和蒙特利尔儿童医疗研究所的研究项目。

最后要介绍的是以色列商人Eytan Stibbe。他生于1958年,除了企业家这一身份外,还是以色列空军前F-16战斗机飞行员。

从2013年到2019年,他一直在以色列空军飞行学院担任讲师。

本次太空中进行的实验包括来自以色列初创公司“大脑耳机”,研究大脑对太空飞行和太空生活的反应,还有非营利拉蒙基金会的一些科学设备。

Eytan Stibbe除了完成这些实验外,还将纪念以色列首位宇航员Ilan Ramon,他曾在航天飞机事故中遇难。在这次飞行后,Eytan Stibbe将成为第二个进入太空的以色列人。

迈出空间站走向商业化第一步
此次飞行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商业太空旅行的意义。

还是一家企业Axiom Space,借助马斯克的SpaceX,完成自己商业野心和星辰大海。

要知道,从去年开始,NASA就开始计划用商业空间站代替国际空间站。

组织了这次国际空间站商业之旅的Axiom Space,便是商业合作伙伴之一。

Axiom Space这家公司,来头不小。

2016年,Michael T. Suffredini和Kam Ghaffarian创立该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商业的载人航天旅行、太空探索研究等。

Michael T. Suffredini作为公司总裁兼CEO,是国际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人物,曾在NASA工作了30年。

从2005年到2015年,他担任国际空间站建设项目主管,完成了国际轨道实验室的开发和运行工作。

实际上,Axiom中有许多员工都曾在NASA工作过。Axiom和NASA的关系也一直比较密切。

2020年,NASA与Axiom Space签署了一份1.4亿美元的合同,允许它在国际空间站上增建商业舱段。

关于第一个增建的居住舱(AxH1),现在也已经开始动工,预计在2024年发射升空,最终将在2028年整体建成。

而这次飞行任务,便是Axiom迈出建设商业空间站的实质性一步。

从官方给出的效果图中可以看到,这个商业空间站将会有一个观景台,可以让人站在这里看太空风景。

嗯,想法确实很符合旅游业的思路。

实际上除了Axiom外,NASA还在去年与另外几家商业公司签订了4亿美元的合同,目标同样是建设商业空间站。

这里就要说到商业航天飞行的老朋友蓝色起源了。

他们与波音、Redwire和Sierra Space计划联合开发轨道礁空间站 (Orbital Reef)。设计空间大小为830立方米,可容纳10人活动。预计在2023年投入运营。

Nanoracks、Voyager Space和洛克希德·马丁则打算联合研发一个小型空间站Starlab,目标2027年进入轨道运行。

……

显而易见,在2030年国际空间站退役前,NASA会为商业航天公司敞开大门,支持他们建设一个又一个商业空间站。

预计这样会为NASA每年节省至少10亿美元的开支。

内容来源于:量子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去了理发店里人正多,等着的时候悄咪咪俩人已经抓了满手的糖,平时吃糖的机会几乎为零,拿到我面前央求拆开要吃糖,我说妈妈答应你一会儿剪头发的时候给你吃好吗?晚上回家
  • 经验二:基金申请,尤其是对于教育部这样比较公正的评审机制而言,选题是重中之重,其次是论证,条理清晰论述合理,也是打动评委的重要一点,如果这两方面具备了,基本就可
  • 有胆识有气魄的他们各方面能力突出,再加上他们眼光高远,视角独特,一旦交上好的财运便停不下来,只要他们想,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一生不愁钱花。有胆识有气魄的他们各方
  • 我可爱的小贺儿,18岁生日快乐[心]小贺儿,我是去年的12月份粉上了你们团,但是我觉得你好可爱,真的像兔子一样,你知道后来我慢慢向朋友了解,去微博上看你们之间的
  • 当歌利王一刀刀割截佛陀身体时,佛陀不但没有半丝半毫的嗔恨,反而发起大悲心希望能尽快救渡他,十方诸佛菩萨们,多么希望所有的众生都不沾黑业,永住幸福啊,多么希望地狱
  • 我不否认有些重点刻画性的艺术也是十分吸引人的,前提是美吧,那我真不知道这有什么美的,可能这不是不美,是我的原因,是我没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doge]高大上的做你
  • 春风十里有花落,有花开见惯纷繁,依旧深情以爱不惊不扰,枯荣随缘图片事在人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随遇而安是一种乐观的处世妙方顺其自然是一种豁达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
  • 但考虑到特斯拉在过去一段时间来始终身陷囹圄,马斯克的这个玩笑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特工”马斯克 对于特斯拉而言,他们近期摊上的麻烦事还不止这一个。
  • !!
  •   从2021年春季开始,经过专家论证和考察,七里海湿地管委会将当年的21只麋鹿放回到七里海湿地东海2.5万亩芦苇、水塘里,让麋鹿自由生长。【放归2.5万亩湿地
  • 所有的事情委屈都自己扛的后果当然就是 乳腺增生啦!现实笑哈哈,背地乳腺增生[泪]狗的 以前还以为乳腺增生是胸变大 还希望自己能增生呢 谁知道是这样啊狗的!
  • 新一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桥南派出所立即成立疫情防控执勤点党员突击队,教导员李效群主动要求参加,“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有经验的民警,群
  • 打小就是村里长大的,自是历经过是非,见过苦难,虽有幸在爸妈的呵护下长大,但成长的经历以及现代人眼中于物质的攀比和渴求,一度也让我深陷自卑,但还好,是被书籍解救的
  • 热情真的会点燃热情 昨天的奔波,很多人说辛苦啦,其实一点也不觉得,而且还开心的不得了 窗外小雨绵绵,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在屋内笑声连连[憨笑] 感谢佳昕,
  • 真是不敢想减脂是个长期的工作~坚持✊就是胜利✌️小姐妹们冲起来鸭#科克:“这是我的责任。敲方便,还节约时间,全麦吃起来也是无压力!
  • 而这会儿,再六个小时后,我就要准备起床赶跨境巴士,依然是所有的行李已经打包好,包括早上要用的护肤品,可能到时候也不高兴拿出来,就对付着抹一下护手霜在脸上,依然是
  • 玉泽家的品牌日[打call]秋冬的面霜、水乳都备好了嘛?而且非常薄,仅有0.08cm,使用起来没有异物感噢~✅领券下单入口:
  • 【【唯爱王源】跟着你的心走,快乐的对待时光】虽然不能无所顾忌的释放虽然不能放肆的生活虽然总是事与愿违虽然生活的轨迹不是平坦笔直虽然不是每时每刻都是快乐晴天但是你
  • 过多解读和过度苛责,对林先生和被救女孩,都是莫须有的伤害,千万不要让做好事的人寒了心。 上述视频发布后,林先生救人的行为却引起异议,被指男性进女厕所,不太妥当,
  • 记者探秘苏州舰后厨,红烧肉、油爆虾样样全》此视频已有4.4万次播放七千余吨的排水量,中华神盾"苏州舰"的内部还有这么一大套完整的厨房设备,而且伙食还如此的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