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 国企改革第三年,看轨道交通企业如何确保“响铃交卷”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国有企业面临着是否能高质量“响铃交卷”。我们推出系列报道,重点关注城市交通领域国有企业改革措施、成效。

扩大线网规模、创新发展TOD模式、减免自有物业租金……系列报道第一期,关注广州、深圳、青岛、大连等地轨道交通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同时,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竞争力

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发展壮大轨道产业

国有企业首先必须发挥经济功能,创造市场价值,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各地轨道交通企业立足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本地资源和场景优势,推动轨道产业发展壮大。

广东省广州地铁集团(简称广州地铁)通过重组广州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承接城际铁路运营并获取运营资质,率先实现“地铁、城际铁路、有轨电车”全制式覆盖和粤港澳大湾区全域覆盖的新发展格局。近年来,广州地铁通车里程实现翻倍,市内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网621公里,实现了“区区通地铁”,并实现了城际铁路运营和境外铁路运营新突破,运营覆盖国内外轨道交通线网共计744.5公里。

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广州地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城市,成功推动4条都市圈快线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并获批。广州地铁协调建立广州、珠海、中山、佛山、东莞5市联合工作机制,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1小时城市都市圈快线网络。

“我们在做新一轮地铁规划的时候,一定会放眼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里进行。”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广州地铁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及城际网规划,以互联互通、便捷换乘为目标,加快构建区(市)域轨道交通快线网络。

轨道交通的场景优势,很容易转化为有利本地的产业优势。山东省青岛地铁集团(简称青岛地铁)与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协作推进TACS(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在青岛地铁6号线以及三期规划线路的工程应用,驱动系统迭代优化,将自主可控、主导发展的TACS装备技术链和产业链形成示范效应,预计未来五年内进入上市培育期。

创新力

TOD模式再突破 做强城市创新载体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要求,国有企业要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建地铁,就是建城市”,多地轨道交通企业以TOD发展模式驱动城市更新,加速实现城市从生活圈的拓展到生活方式的蜕变。

近日,青岛市召开关于《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青岛地铁正按照“站城一体、产城融合、功能复合”的原则,全域推进地铁沿线TOD综合开发,现已梳理出21个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力争至2024年年底全部启动,共获取土地约6000亩,预计带动投资1000亿元。青岛地铁总经理张君表示,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被列为青岛市三年攻坚行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提高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青岛北站交通商务区已命名为“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位于山东半岛都市圈几何中心位置,区位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强,具有极高的TOD一体化开发价值。青岛地铁将其作为TOD开发的“一号工程”,力争打造为青岛市TOD综合开发样板工程。

青岛地铁副总经理李成介绍,青岛地铁在TOD开发方面建立起“一级土地整理+二级项目开发+三级项目运营”三级联动的TOD项目全生命周期开发运营体系,实现流量变商业、商业聚人气、人气促交通、交通增流量的正向循环。

广州地铁大力开展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成功开发了万胜广场、汉溪长隆、赤沙车辆段等多个TOD项目。此外,广州地铁还全面推进轨道交通总部经济集聚区载体建设,将广州地铁白云区铁投运管中心项目定位为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中心,打造成为广州本地集总部办公、科技创新、合作交流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轨道交通企业集中展示平台,推动30家产业链重点企业入驻。

担当力

“政策暖风”助力纾困 更好履行国企责任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同样要求,要推动国有资本在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临时停业、歇业、关闭现象较多。面对现实困境,多地地铁企业多措并举帮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展现国企担当

今年3月以来,广东省深圳地铁集团(简称深圳地铁)开展了地铁商户调研走访,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商户分片包干到相关部门和具体责任人,通过主动联系、上门座谈、主动帮助,关心了解疫情期间地铁商户存在的困难。截至目前,深圳地铁累计走访地铁商户400余户,并编制了《深铁集团房屋租金减免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手册》。

深圳地铁此次惠企纾困政策,主要面向地铁商业经营领域的综合体、复合体、站厅商业、站街商业等多种业态,受惠商户数量近370家,通过减免、缓缴等多种方式,深圳地铁为地铁商户减负约1.5亿元。

按照辽宁省大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文件要求,大连地铁资源开发公司结合经营业务现状,针对每轮疫情,对符合条件的承租该公司经营性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企业,采取延长合同期限、直接减免租金、分期收取经营权费等措施,既降低了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还能有效保障大连地铁资源经营项目正常履约。截至目前,大连地铁共减免租金约987万元。

3月,江苏省南京市财政局和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落实江苏省政府2022年1号文减免国有房屋租金工作的通知》,南京地铁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照政策要求,结合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作业务实际情况,为他们送去“政策暖风”。

“一系列减租政策给了我继续营业的信心,相信未来会随着疫情的消散慢慢变好。”在南京地铁夫子庙站开店的王先生说。

来源:中国交通报

【华侨城(亚洲):文旅+科技产业圈投资,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
刚刚过去的3月份,对于资本市场和房地产行业来说,或许都是非同寻常的转折点。也许当大家回望时会发现,以此为分界线,我们站在了新周期的起点上。而这个新周期,区别于以往的最大特点就是,发展逻辑变了。

1、政策强力维稳,地产股春意浓浓

近期,房地产企业年报相继披露,尽管整体业绩依然相当疲弱,但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却是涨势喜人。有心的投资者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看似矛盾的现象?这恐怕还要从3月中旬的那次会议说起。

3月16日,在经历了连续两天的A股大跌、港股大跌和中概股大跌之后,市场信心已降至冰点,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应对方案。同日,中国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等多部委重磅发声,释放出强烈的维稳信号。随后,A股、港股和中概股绝地反弹,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板块集体飙升,多只内房股应声大涨。以华侨城(亚洲)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码:3366.HK)为例,这支股票就在短短3个交易日内(3.16~3.18)录得了约24%的涨幅。

3月17日,合肥首轮集中土地竞拍升温,19宗土地拍卖揽金148亿人民币,其中一宗地最高引来了23家房企同时竞争,另有11宗地因竞拍过于激烈而遭遇拍卖熔断。

来自政策层面的强力刺激,强劲的市场反弹,久违的激烈角逐,令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同时迸发出浓浓暖意。

不过,尽管暖风频吹,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国务院金融委的专题会议同时也提到要“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而稍早前,由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了房地产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促进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政策层面传达的信号不言自明。所以,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短期的股价上涨固然可喜,但同时也要关注和把握未来的投资方向。

前面提到的华侨城(亚洲),是国资委直管的大型央企华侨城集团旗下唯一境外上市平台。华侨城集团位列全球主题公园集团第三、亚洲第一,华侨城(亚洲)则是该集团旗下一家相当有特色的上市公司。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逻辑下,这家公司依托“地产+投资”双轮驱动的战略,相互协同,相互赋能,在谋求转型的地产企业中相当有代表性。

接下来,笔者就以这家公司为例,分析房地产行业新周期的新逻辑。

2、另类的华侨城(亚洲):发展逻辑在变

不同于一般的房地产企业,华侨城(亚洲)是一家以综合开发为主,同时从事股权投资与基金业务的港股上市公司。依托于大股东华侨城集团的多元化经营优势、行业地位优势、品牌效应以及融资便利性,近年来,华侨城(亚洲)持续完善“文旅+科技产业生态圈投资”的业务模式,令其拥有不同于一般房地产公司的资源禀赋和业务特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有别于传统房企“高负债-高扩张-强调控-强收缩”的业务模式,华侨城(亚洲)率先转型并确立了 “文旅+科技”产业生态圈投资的核心发展战略,从粗放式的“负债-扩张-收缩”转型为依靠金融服务能力的提升和文旅投资板块的深化,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加大地产板块的调整优化,旨在不过重依赖房地产,以减小受单一行业的影响。通过加大文旅+科技投资,从而扩宽公司盈利渠道,增强了其综合开发主业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该公司作为华侨城集团旗下唯一境外上市公司,以“立足粵港澳大湾区及长三角经济圈等优势区域”为业务开发战略,不刻意追求大规模、高扩张式的发展,而是通过广泛的外部合作以及联合投资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风险控制;同时,通过聚合大股东华侨城在综合开发领域的资源与网络优势持续发力,推动整体综合开发业务稳健、高质量发展。

以华侨城(亚洲)在合肥开发的重点项目-合肥空港国际小镇为例,该项目占地9.2平方公里,是安徽省省级重点项目,将为有关集成电路基地、智能电动车产业园区及周边地区相关产业提供生活服务配套设施。该项目不仅将该公司土地储备提升到新的量级,也为其持续盈利奠定了基础。而类似综合开发项目的竞得,既是对核心战略的落实,也是综合角力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超越短期财务指标的社会责任投资(ESG)理念盛行,该公司综合开发、城镇化产业生态圈投资背后蕴藏的社会环境友好、产城融合等发展内核也与国家政策引导的房地产改革方向高度契合,不仅将强力支撑其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未来成为市场引领者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国内房地产行业已经过了一年多的持续调整和全面收缩,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投资逻辑的改变,类似华侨城(亚洲)这样有代表性的企业所处赛道的价值将被重新认知。

3、不同的成长性:投资赋能开发

前面提到,华侨城(亚洲)的发展模式中,有很重要的一个战略环节:产业生态圈投资,因此,股权投资和基金业务也是该公司相当重要的一条业务线。该公司对这块业务给与了这样的战略定位:“文旅+科技”的跨境投资与资产管理。过去一年来,华侨城(亚洲)围绕综合开发主业延伸的投资业务线堪称多点开花。

– 今年1月份,该公司斥资1.42亿元参投(占股9.5%)的国内知名IP品牌公司德盈控股在香港上市,该公司目前已与华侨城数个文旅项目形成合作。德盈控股旗下拥有B.Duck(小黄鸭)等具有强IP属性和消费属性的知名品牌,所属题材在港股市场具有稀缺性,意味着该公司有望从中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 去年6月,该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侨城(亚洲)资管获发香港第4、9类金融牌照,有望与公司境内基金管理公司形成协同,进一步拓展投资标的范围,丰富投资手段和工具,向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跨境资管服务,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 此外,该公司通过与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合作,不断完善公司产业生态圈投资布局。目前,该公司管理及参与基金9支,管理及参与投资总规模约43.7亿人民币,累计投资项目共47个。目前已完成天立教育、同城艺龙的股权退出;持有德盈控股、民生教育、易居企业以及禹洲地产等4家香港上市公司股权。截至目前,2021年投资的逸动科技当年实现了近两倍的估值增长。

自2019年以来,该公司持续获得投资行业多项大奖:2020年中国国资投资机构50强(清科)、2020年度粵港澳大湾区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 30(投中)、2019-2020年度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机构十佳投资机构(融资中国)、2020-2021年度中国大消费最具成长性投资机构(融资中国)、2020-2021年度中国文化产业最佳CVC(融资中国)等。

可以看到,作为一家非典型的房地产公司,“地产+投资”的双轮驱动策略已成为该公司显著区别于一般地产公司的特征。随着综合开发业务与投资板块的深化融合,公司的前期投入正逐步迈进收获期,华侨城(亚洲)也显现出区别于传统房企的成长性。

4、“后疫情”时代:新模式新机遇

从财务状况来看,近年来,随着投资业务持续赋能综合开发,华侨城(亚洲)在保持了稳健财务增长的前提下,持续获取新的增长动能。

最新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4.7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加12.83%;其中该公司基金管理费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1.95%,投资管理业务的产出效应显现。随着该公司近年来持续转型,不断加大“文旅+科技”投资的举措已初见成效。对于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将以“调结构、强能力、拓资源、转赛道”的开发思路为引领,积极把握“后疫情”时代文旅行业消费升级、文旅产业数字化、文旅城镇化产品等趋势性投资机会;加快存量资产盘活、优化资产结构和财务资源配置;提质增效,加强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精细化管理;重点聚焦“文旅+科技”等领域进行投资布局,进一步夯实战略转型的成果。

股权投资及基金管理业务方面,将依托华侨城的产业资源优势,加强与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母基金、上市公司合作,扩大主动基金管理规模;聚焦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文旅新科技等新业态方向,布局行业头部机构,筛选、储备具有成长潜力的优质投资标的;加强产融结合和价值赋能,提升基金管理能力;助推新业务、新业态的孵化培育。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中国房地产行业、中国文旅产业都将在“内循环”的推进中将得到全新的发展机遇。可以预期,以拥有新的发展模式的华侨城(亚洲)为代表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下载e公司app,获取更多上市公司资讯:https://t.cn/A6ITxCyj

两会专访 | 李健:建睿智之言 献务实之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提交了关于合理利用空地资源、促进无人机物流发展的两份提案。多年来,李健心系通航发展,屡次提交关于通航发展的提案,致力于让通航“飞起来、热起来”。其中,2018年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好提案,2019年、2021年提案均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之一。这些高质量的提案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推动了我国通航发展取得进步?通航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破冰”?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李健。

提案要服务国家大局扎根基层群众

问:我们注意到,您已经连续5年提交了有关通航发展的提案。为什么您如此关注通航发展?

答:国务院自1985年以来,共四次发布促进通航发展意见。前三次由于经济未发展起来,客观条件不具备,都未能有效促进通航发展。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通用航空确定为全产业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描绘了通航发展的宏伟蓝图和阶段性目标。多年的民航工作经历,也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发展通航利国利军利民,对落实交通强国、民航强国战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通航对于促进产业、消费升级意义和作用重大,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通用航空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能很好地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特别是在山区等地。国际经验表明,通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带动比为1:12。通航飞机从最初级运动类飞机到高端公务机,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

通用航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通用航空体系是国家战略投送能力重要支撑,通过在边疆地区、地面交通未覆盖地区建设机场,可以有效拓展投送范围。通航飞行员、机务维修、制造等人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储备。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航空医疗救援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全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在抗灾救援及处置突发事件的各项措施中,航空应急救援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是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有效手段。

这么多年我国通航一直没有飞起来、热起来,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提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基本形式,必须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因此,我近年来将通航发展作为提案的关注重点,陆续提出了推进国家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扶持新业态发展等建议。

问:您的提案多次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之一,也获得过年度好提案。这些关于通航发展的高质量提案是如何形成的?

答:做好新时代提案工作,必须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确保提案反映情况准确、分析问题深入、提出建议具体。为了充分反映通航行业诉求,我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4年多来,曾赴山西、内蒙古等地大量实地调研。2021年5月中下旬,又随国务院督查室赴浙江、四川、广东、海南等4省9市开展实地督查调研,走访航空器制造、通航运营、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等近50家企业,与地方政府、市场主体、部队等召开9场座谈会,深入了解通用航空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共同研究提出对策性建议。

比如,为解决通航领域反映比较突出的过度监管问题,2017年起,我积极协调民航局组织各司局针对通航监管问题开展全覆盖式专项督查,派出3个督查组,赴7个地区开展实地督查,与32家局方单位和134家通航企业进行座谈,形成1.5万余字督查报告,汇总问题193个,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不适用、监管尺度过严、审批效率偏低。这些问题犹如鱼刺卡在通航企业的咽喉,令他们举步维艰。在民航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这些问题被分解到各司局,每月进行政务督办,并制成“鱼刺图”张贴在民航局机关大厅,接受社会监督。经过近1年努力,这些限制通航发展的瓶颈壁垒不仅全部被打破,而且还促成了60余项有利于通航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另外,在调研中还有一些涉及到民航局以外的意见建议,我就以提案的形式提出,推动有关部门单位协调解决。

合理利用空地资源推动通航发展

问:目前通航发展状况如何?您在提案中的一些建议有没有得到落实?

答:近年来,通用航空传统业态稳中有进、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通用航空业务量年均增长13.7%,通用机场数量超过运输机场。截至2021年底,我国传统通用航空企业达到599家,全年实现飞行118.22万小时,通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全面增强。在无人机新兴业态领域,各类无人机日均飞行小时4.57万小时,持续在航拍、巡查、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发力。

这几年在各方支持下,我的部分建议逐步落地,转变为政策措施。大家协同联动、积极作为,共同推动通用航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比如,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初见成效。四川省先行先试,划设试点空域6600平方公里,5条低空目视飞行通道总长500余公里,137家通航用户参与运行,安全飞行近18万架次、5万余小时。湖南省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已实现通航飞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全域服务。海南省率先建成覆盖全省的低空目视航图系统和较为完善的低空空管服务保障平台。

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企业茁壮成长。我国自主研制、全球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总装下线并试飞成功;浙江万丰集团收购奥地利钻石飞机8个基本型16个机型的全部知识产权,占全球活塞双发飞机市场份额超50%,位居世界第一;深圳大疆公司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处于全球引领地位,广州亿航无人机公司研制可载双人无人机已成功在中国、阿联酋、美国、加拿大、日本等9国取得飞行许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还有一个可喜变化,那就是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日趋多元化。各地围绕飞机制造、运营、维修、飞行服务、旅游、体育等上下游产业精心布局,多地打造常态化航空医疗救护、应急救援服务。浙江横店开发“通航+影视+旅游”产品,深圳东部通航等企业运营跨境直升机提升大湾区公务出行效率,海南空中旅游、水上飞机、滑翔机等低空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

问:为什么今年您从合理利用空地资源的角度来提出推动通航发展的建议?

答:合理利用、有效释放空中和地面资源发展通航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举措,对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对通航的空地资源投入相对较少,低空空域没有全面开放使用,通航机场建设相对滞后,这导致我国通航的运行优势无法充分发挥。航空用地与公路和铁路用地相比微乎其微,有利于生态保护。近10年统计数据显示,民航投资约是公路投资的1/10,是铁路投资的1/5,而通航投资又只占民航投资很小的一部分。

目前通航发展规模与实际需求也不相适应。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轿车已进入普通百姓家,陆路交通在我国大中城市已经接近饱和,急需向空间要资源,发展立体交通。以美国为例,美国拥有通航飞机24万架,而我国拥有通航飞机不到3000架,发展规模并不能承接社会需求。另一方面,通航在应急救援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比如德国政府承担航空救援每年达6万多次,美国航空救援应急响应时间约为20分钟。

对于通航运行安全,大众的认知也存在偏差。我国现有的规章标准和技术手段是可以有效保障通航飞行安全的。但由于媒体对通航安全过度关注,造成人民群众过分担心通航安全,政府有关部门也因过分担忧容易导致监管过度。因此,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呼吁能改善这些状况。

无人机是航空新业态发展的核心驱动

问:您认为通航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破冰”?

答:一是整体推进,合理配置空地资源。建议统筹公路、铁路和航空均衡发展,加大空地资源投入向通航倾斜。释放低空空域资源,实现空域资源对通航的有效供给,加快通航现代化机场体系建设,确保通航飞得起来、飞得顺畅、落得下去。

二是科学规划,加大对通航发展的扶持。建议进一步简化通用机场立项审批程序,增加对通航应急救援、短途运输、通用机场运营等财政补贴力度,以及低空监视、情报、气象等服务项目建设运营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购买通航服务的制度安排。加大应急救援投资,建立通航救援企事业单位,利用通航技术参与医疗救护、消防救援、洪涝灾害救助等工作。

三是建强监管设施手段。建议开展低空通航飞行地区通信监视补盲工作,加强地面设施建设,利用北斗、5G、ADS-B等技术,为通用航空器加装机载通信导航设备,建强低空通信监视网。建设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加强对通航单位的业务管理和服务保障,统筹协调,形成监管合力。

另外,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引导,进一步出台促进通航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大对通航市场培育,大力普及面向大众的通航产业文化。加强对从业人员管理监督和资质论证考核,树立正确的安全导向,确保通航飞行安全、发展正规有序。

问:您还有一份提案是关于发展无人机物流的,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近年来,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无人机作为新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航空新业态发展的核心驱动,有望实现对新时代民用航空的引领作用。

截至2021年底,我国无人机企业达1.27万家,实名登记无人机约83万架,飞行时间达到千万小时量级。国家13个无人机发展试验区中有2个无人机物流发展试验区,3个城市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区。顺丰、京东、美团等无人机物流模式日趋成熟,已在十余个省市开展业务。但是无人机物流发展也面临着低空空域供给不足、法规标准不健全、无人机制造尚未充分体现其应有作用等问题。

促进无人机物流发展,除了要推动低空空域开放、加快构建无人机法律法规体系外,还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和鼓励基层探索相结合,统筹规划无人机物流产业发展方向,加强研发、运营、监管等方面政策协同和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速形成规模效应。要重点扶持一批无人机物流龙头示范企业,给予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加快企业提质增效。建议将无人机物流运营所需的空域、场地、电气、通讯等资源纳入智慧物流、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促进数据共享,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城市物流网络建设,为无人机物流配送多场景应用提供支撑。(中国民航报 记者肖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我知道你的音乐行程很满…”这是原话吧,怎么就成要Lisa自己打电话去问来的,不觉得离谱吗,如果没有邀请,自己打电话说要参加……额……你……煽动情绪的话语是不
  • 6、做一片云吧,或许不温柔,但一定自由。6、做一片云吧,或许不温柔,但一定自由。
  • 但我跟你说,霸气范的确就是太感性了,我让你别总听他的,他就是总被人左右,但是他对你,绝对是真爱JS:你就直说了呗,他人不错,就是智商不高不就得了自来也:太露骨了
  • 好物推荐|好吃小蛋糕容易犯困的下午搞点小蛋糕778!☀️无意间刷到的李佳琦BoBo间推荐的卡尔顿焗蛋糕,作为一个钟爱吃面包且容易嘴馋的我没忍住下单了,“OMG&
  • 仍然很感谢看到这里的你[鲜花]新的一年也一起多多听听听叭那就下个月再见啦~over.今天感觉有点累不知是不是快例假了。第一集俩人脸一出现就把我嗑晕了ost每首都
  • 这时你才可以吃到马来西亚必吃的美食- 榴莲,山竹,臭豆,红毛丹,duku (杜古/龙贡)… 这是也适合可以去去海岛游玩哦…#臭豆##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美食#这
  • 香菜声音太香甜软糯了,今天的耳朵又享受了一场艳福T-T好像 贵阳的微辣 和 广州的微辣 不一样还有,我突然能吃香菜了... どうやら貴陽のちょっと辛い と 広
  • #行为艺术##馒头爱拍片儿# 女人,是用荷尔蒙编写的一首诗2⃣ 0⃣ ,是荷尔蒙编写的一首自由诗,荷尔蒙就像春天的燕子,想到哪里就飞到哪里,追寻花季,无所顾忌。
  • 嗨害嗨,俺是睿睿~回重师答辩完第一件事一定就是去吃这家火锅!重庆人都给我喝‼️甜甜圈养乐多可爱S了!
  • U3 产品部|LZ饰品新品到货[給力]莫奈奶油珠宝系列 · 奶杏甜茶浪漫的“春天彩宝”系列,独具匠心的绝妙设计,将华丽半绕于指尖。主打饰“半环·戒拖”每一份珠宝
  • 可惜,学者只读死书,不明书中之道,所以很多的大师,国医,以第三次醫字为主,认为这个是正宗的醫字,毉字从通天地鬼神者,退化为知天地鬼神者,殹,到不信天地鬼神者,醫
  • 沧桑与无奈也许是我们现在的符号,被迫的选择,被迫的接受成长的滋味,深得体会,成长,成长,不要长大好不好暮然回首,已经逝去的年华,失去的我们不再留恋,可未来的我们
  • 目录一、项目介绍二、景点校园推广项目如何做 1. 项目介绍 2. 前期:如何与景区和赞助商合作 3. 中期:项目推广落地操盘 4. 项目成果总结 三、总结 ,邀
  • ”我就回Ta:我就让你见识一句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从不让岁月的流逝而让我有一丁点的世俗“所谓的铜臭味”(没有)一个人对国家的笃定;对文化的笃定;对
  • 以上照片拍摄莫沙格 ✨灵芝晶明护眼液法宝一:☁灵芝又称林中灵,以林中生长的为最佳,药效最高。护眼液中添加灵芝,坚持使用有助于明目护眼,改善眼睛干涩,头晕眼花,改
  • 他的正常出席再一次打破了乌克兰说他受伤的谣言。[心]#夏日变美大作战# #高考加油# 人长大的标志是什么呢,最近觉得是好奇心的减退,好像很难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
  • 1、酸枣仁枣仁为失眠要药,用于心阴不足和肝血不足的人失眠有用,如烦躁不安,容易醒,口渴等​2、夜交藤(首乌滕)它能养心安神,通经络,像肝血虚,爱做梦的,用这个合
  • 今天‮午中‬食堂点‮水了‬煮肥‮卷牛‬和清炒莲​​‎ ͏ 花‮两白‬样菜足以填饱肚子,‮天夏‬没啥胃​口我就喜‮吃欢‬点辣辣的‮胃开‬,而‮生且‬酮​减肥不‮油
  • #什么样的人生是美好的人生# Steve.Jobs:“stay hungry,stay foolish”。乔布斯的这句话,我理解为“保持对求知的饥渴感,保持对
  • 彻却是“ 当一位生命者从自我幻像中解脱出来时,他将自动止息对轮回痛苦的恐惧和对涅盘解脱的向往,这个见地的证得就是大圆满的彻却见 ”而妥噶则是“ 通过修持风脉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