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令人心向往之#【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 打造品质绿美乐游开放宜居春城】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推进情况如何?
在5月9日召开的昆明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推进会上,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各总牵头部门分别汇报了工作推进情况及下步工作计划。
市容环境提升行动
7月底前提升改造105条背街小巷
截至5月7日,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完成了翠湖片区蓝花楹特色街区、宝善街等5条文化街巷青石路铺装及三市街人防围挡拆除,并对105条背街小巷开展基础调查,正组织开展方案设计;拆除和整治提升各类户外广告3051块,完成盘龙江航道夜游景观提升项目、119条道路路灯光源提质更换等工作,正开展北京路、盘龙江、圆通大桥整治提升等项目设计方案编制审定工作。
7月底以前,昆明将对东(西)寺塔、金碧广场等文化街区景观进行改造提升,完成翠湖公园视觉提升项目,对弥勒寺公园、大德寺双塔周边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完成105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作和南强街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修缮,开展北京路、东风路、金碧路、广福路综合整治和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22个地铁站点沿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亮橱美街”活动。
道路交通提升行动、城市更新提升行动
年内开建6座立体人行过街设施
在道路交通提升行动中,昆明加快推进三环闭合工程、昆明火车站下穿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次支道路建设,结合七大行动开展“12+2+1”条道路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官渡区283号路等3条道路建设、五华区核桃箐城中村规划9米路断头路打通工作,已开工建设西山区林荫大道项目,7月底前全面完成12条道路和2条断头路建设任务;启动了《昆明中心城区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布点规划(第二批)》及导则编制工作,已完成编制大纲制定,年内计划开工建设6座立体人行过街设施。
在城市更新提升行动中,昆明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目前已完成城中村拆迁约76万平方米。今年,昆明老旧小区项目年度计划实施改造443个小区1706栋,涉及49762户,面积336.77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准备项目的有347个小区1291栋,涉及36868户;已进场施工项目有118个小区,涉及实施改造104.68万平方米。
园林绿化提升行动
推进“千树复壮、春城添彩”工作
在园林绿化提升行动中,昆明完成了百园建设设计方案汇总,正推进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具备条件的已进场施工;滇池绿道草海至三个半岛沿线的31个地块绿化方案正在进行深化设计;完成100组立体花坛部分花材更换工作,开展螺峰街等11条(段)道路行道树复壮工作和正义路等22条(段)道路“增色添彩”工作,主城区3万棵大树种植目标已完成5963棵。
7月底前,昆明将完善二环挂花花架设置;完成宝丰湿地提质项目;打造100个街心花园、小游园,启动昆明最美街心花园(游园)评比活动;启动盘龙江、明通河等沿河景观打造;对七大公园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古建筑群修缮等景观品质提升;对海埂公园、民族村及周边景观进行综合整治和改造提升;推进“千树复壮、春城添彩”工作,实施滇池绿道工程和滇池环湖公路绿化提升工程,提升西山森林公园植被景观效果,实施环滇池湿地建设工程,启动福保半岛生态湿地和滇池外海西岸湿地建设。
国际旅游城市形象提升行动
将推出50条“游昆明”精品线路
国际旅游城市形象提升行动,是昆明城市品质七大提升行动之一。目前,昆明正稳步推进景区优化提升、酒店品质提升、丰富文旅演艺、活化文物、打造智慧文旅、提升文旅形象等6个方面工作。其中,在景区美化方面,重点做好提升景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开展卫生环境整治等工作,全市29家A级景区将更换时令花卉,打造《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景观小品,并推出主题夜游活动;在酒店提升方面,梳理会议接待酒店,制定《昆明市饭店行业品质提升工作方案》、修订《接待酒店服务导则》,并研究拟订COP15第二阶段会议住宿接待闭环管理方案;在提升文旅形象方面,大力开展旅游市场整治,依托滇池绿道建设,打造环滇池文化景观带,推出完善10类50条“游昆明”精品旅游线路,并建设“五个一批”文化项目,培育新业态旅游产品。
为讲好昆明故事,昆明策划建设春城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迎宾氛围营造演出等。
此外,昆明将构建以环滇池大生态文旅主题IP、翠湖文旅主题IP、大观楼历史文化IP等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体系,积极建设一批丰富昆明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项目,进一步提高昆明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推动昆明文旅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组织实施12个社会治理创新项目
今年以来,昆明市依托驻昆高校筹建城乡美化发展研究中心,选取168个社区(村),选用336名规划师,推进“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城乡美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城乡美化试点建设;充分发挥楼栋长、十户长全覆盖作用,截至目前共选用楼栋长17226名、十户长36490名,并开展优秀典型推荐宣传活动,近期将评选出昆明市2022年优秀楼栋长、十户长20名。
此外,昆明市将开展“我家昆明·美丽家园”试点建设活动,运用景观打造、盆栽种植、墙体彩绘等形式,集中连片打造一批富含本土文化和景观特色的特色街巷、特色庭院(花园)、特色楼道、特色阳台;以居民群众为主体,围绕保障公共服务、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态环境等九大类群众需求,组织实施“民生小实事”工程等12个社会治理创新项目。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
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全面覆盖
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中,昆明市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全面覆盖,目前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文明实践所140个、文明实践站1650个,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站、图书馆等阵地,打造了一批“百姓之家”;精心打造“9个10”文明实践项目库。市级22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各县(市)区志愿服务总队及100余个社会组织就近就便、对口承接服务群众项目,累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3322场次、各类宣传宣讲活动800余次。
此外,昆明市制定《昆明市文明交通提升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提升八大集中行动、文明健康宣传普及活动;持续推进文明典型示范共建,持续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搭建昆明好人馆和昆明网上好人馆。

#昆明令人心向往之#【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 打造品质绿美乐游开放宜居春城】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推进情况如何?
在5月9日召开的昆明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推进会上,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各总牵头部门分别汇报了工作推进情况及下步工作计划。
市容环境提升行动
7月底前提升改造105条背街小巷
截至5月7日,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完成了翠湖片区蓝花楹特色街区、宝善街等5条文化街巷青石路铺装及三市街人防围挡拆除,并对105条背街小巷开展基础调查,正组织开展方案设计;拆除和整治提升各类户外广告3051块,完成盘龙江航道夜游景观提升项目、119条道路路灯光源提质更换等工作,正开展北京路、盘龙江、圆通大桥整治提升等项目设计方案编制审定工作。
7月底以前,昆明将对东(西)寺塔、金碧广场等文化街区景观进行改造提升,完成翠湖公园视觉提升项目,对弥勒寺公园、大德寺双塔周边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完成105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作和南强街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修缮,开展北京路、东风路、金碧路、广福路综合整治和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22个地铁站点沿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亮橱美街”活动。
道路交通提升行动、城市更新提升行动
年内开建6座立体人行过街设施
在道路交通提升行动中,昆明加快推进三环闭合工程、昆明火车站下穿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次支道路建设,结合七大行动开展“12+2+1”条道路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官渡区283号路等3条道路建设、五华区核桃箐城中村规划9米路断头路打通工作,已开工建设西山区林荫大道项目,7月底前全面完成12条道路和2条断头路建设任务;启动了《昆明中心城区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布点规划(第二批)》及导则编制工作,已完成编制大纲制定,年内计划开工建设6座立体人行过街设施。
在城市更新提升行动中,昆明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目前已完成城中村拆迁约76万平方米。今年,昆明老旧小区项目年度计划实施改造443个小区1706栋,涉及49762户,面积336.77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准备项目的有347个小区1291栋,涉及36868户;已进场施工项目有118个小区,涉及实施改造104.68万平方米。
园林绿化提升行动
推进“千树复壮、春城添彩”工作
在园林绿化提升行动中,昆明完成了百园建设设计方案汇总,正推进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具备条件的已进场施工;滇池绿道草海至三个半岛沿线的31个地块绿化方案正在进行深化设计;完成100组立体花坛部分花材更换工作,开展螺峰街等11条(段)道路行道树复壮工作和正义路等22条(段)道路“增色添彩”工作,主城区3万棵大树种植目标已完成5963棵。
7月底前,昆明将完善二环挂花花架设置;完成宝丰湿地提质项目;打造100个街心花园、小游园,启动昆明最美街心花园(游园)评比活动;启动盘龙江、明通河等沿河景观打造;对七大公园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古建筑群修缮等景观品质提升;对海埂公园、民族村及周边景观进行综合整治和改造提升;推进“千树复壮、春城添彩”工作,实施滇池绿道工程和滇池环湖公路绿化提升工程,提升西山森林公园植被景观效果,实施环滇池湿地建设工程,启动福保半岛生态湿地和滇池外海西岸湿地建设。
国际旅游城市形象提升行动
将推出50条“游昆明”精品线路
国际旅游城市形象提升行动,是昆明城市品质七大提升行动之一。目前,昆明正稳步推进景区优化提升、酒店品质提升、丰富文旅演艺、活化文物、打造智慧文旅、提升文旅形象等6个方面工作。其中,在景区美化方面,重点做好提升景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开展卫生环境整治等工作,全市29家A级景区将更换时令花卉,打造《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景观小品,并推出主题夜游活动;在酒店提升方面,梳理会议接待酒店,制定《昆明市饭店行业品质提升工作方案》、修订《接待酒店服务导则》,并研究拟订COP15第二阶段会议住宿接待闭环管理方案;在提升文旅形象方面,大力开展旅游市场整治,依托滇池绿道建设,打造环滇池文化景观带,推出完善10类50条“游昆明”精品旅游线路,并建设“五个一批”文化项目,培育新业态旅游产品。
为讲好昆明故事,昆明策划建设春城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迎宾氛围营造演出等。
此外,昆明将构建以环滇池大生态文旅主题IP、翠湖文旅主题IP、大观楼历史文化IP等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体系,积极建设一批丰富昆明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项目,进一步提高昆明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推动昆明文旅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组织实施12个社会治理创新项目
今年以来,昆明市依托驻昆高校筹建城乡美化发展研究中心,选取168个社区(村),选用336名规划师,推进“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城乡美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城乡美化试点建设;充分发挥楼栋长、十户长全覆盖作用,截至目前共选用楼栋长17226名、十户长36490名,并开展优秀典型推荐宣传活动,近期将评选出昆明市2022年优秀楼栋长、十户长20名。
此外,昆明市将开展“我家昆明·美丽家园”试点建设活动,运用景观打造、盆栽种植、墙体彩绘等形式,集中连片打造一批富含本土文化和景观特色的特色街巷、特色庭院(花园)、特色楼道、特色阳台;以居民群众为主体,围绕保障公共服务、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态环境等九大类群众需求,组织实施“民生小实事”工程等12个社会治理创新项目。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
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全面覆盖
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中,昆明市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全面覆盖,目前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文明实践所140个、文明实践站1650个,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站、图书馆等阵地,打造了一批“百姓之家”;精心打造“9个10”文明实践项目库。市级22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各县(市)区志愿服务总队及100余个社会组织就近就便、对口承接服务群众项目,累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3322场次、各类宣传宣讲活动800余次。
此外,昆明市制定《昆明市文明交通提升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提升八大集中行动、文明健康宣传普及活动;持续推进文明典型示范共建,持续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搭建昆明好人馆和昆明网上好人馆。

#三门峡城市服务台# 【从0.62%到1.92%——探寻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倍增背后的逻辑】
  这是一组重要的对比数据: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6年的0.62%增加到2021年的1.9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7家,各类创新平台达到595个,分别是2016年的3倍、2.8倍和4.7倍,研发投入强度、高科技企业数量、研发平台数量实现“三个倍增”。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以研发投入强度提升为动力,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跃居全省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居全省第四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2年一季度,我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全省排名第一位,实现了良好开局。
  从0.62%到1.92%,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实现倍增,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创新驱动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
  我市坚持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将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列入“十大战略”之首,作为“三次创业”的关键要素、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以“一号工程”推进这一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着力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环境优化,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5月5日,在灵宝市产业集聚区豫灵产业园,国投金城冶金公司生产车间热火朝天。公司日处理2000吨复杂难处理金精矿,点火、投料和生产一次成功并达产达标。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复杂原料处理,通过“造锍捕金”和“三炼炉”生产金和银,综合回收铜、硫、硒等元素,将矿物质“吃干榨净”。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面貌日新月异。宝武铝业公司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热土上。2020年12月20日,宝武铝业年产60万吨铝精深加工项目顺利投产,三门峡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同时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市建立起了完整的从铝土矿采选、氧化铝生产、电解铝冶炼到铝材精深加工的铝工业产业链,不但盘活了上下游产业、拉长了产业链,而且推进了产业集聚、培育了产业品牌。
  在规模宏大、技术领先的中原黄金冶炼厂,研发人员依托省级黄金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成功从废弃矿渣中提取到关键金属铑,可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和电气工业等生产领域。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关键金属的深度开发起到重要作用,每年可为企业新增上千万元的产值。
  企业厂房林立,发展蒸蒸日上。在灵宝市产业集聚区城东产业园“中国铜箔谷”,金源朝辉铜业公司专注于压延铜箔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产品填补了国内压延铜箔领域空白。
  在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河南布科思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团队与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共同攻克定位导航及模糊识别等关键技术,研发的室内导航系统,精度达到了1厘米以内;推出的系列消杀机器人产品,用于北京冬奥会场馆、机场、医院等多种场所。
  目前,我市依托国投金城冶金、宝武铝业等头部企业,传统资源型产业加快向以铜基、铝基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转型,以易事特、中科芯时代、中车重装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成势,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特种新能源汽车基地已现雏形。
  聚焦创新驱动,引导和鼓励企业逐步建立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展研发活动。我市成功组建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谋划建设二级研究院及平台载体13个。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3%,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
  为有效推动创新驱动,我市多次组织央地合作对接活动,先后与宝武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有研集团等65家央企对接合作项目86个,总投资1600多亿元,特别是新增加了中国黄金、国投金城冶金、宝武铝业等3个百亿元级企业,带动本地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亚洲技术最先进的千亿元级黄金产业集群和全国最完整的千亿元级铝产业链。
  科教兴市
  创新引领,科教先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市始终把科教兴市作为高质量发展有力抓手、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招”,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谋划创新高地建设和未来产业布局,全力推动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和直道冲刺。
  目前,全市基础教育“提质量”,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名师梦之队”、推进“飞地办学”;职业教育“彰特色”,加快产教融合示范市、“双创基地”建设,深化校地合作、技能培训,推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业教育建设;高等教育“争首批”,以高等院校承接高端人才、凝练一流课题、开展研发攻关。
  科教兴市,亮出了一张张引人注目的成绩单——
  2021年11月26日,三门峡5G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加快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2021年12月10日,我市举办第三届“高校科技成果走进三门峡”暨第二届“中科院专家三门峡行”活动,发布25个新科技成果。2021年12月16日,河南科技大学与市政府签订“十四五”时期校市合作框架协议,加强科技领域合作,联合成立高端装备先进制造技术、有色金属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黄河岸边,景色宜人。5月6日,在市职教园区,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规划建设展示大厅环境优雅,氛围宁静,市科技局和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人员在忙碌工作。进入2022年,随着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等3家省实验室正式揭牌,三门峡在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上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5月6日,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天鹅湾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创业大厅内,6名大学生开设“众创空间”,搭建创业平台,开展沙龙、培训、大赛和训练营等活动,促进创业者相互启发、资源共享。目前,该区加快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孵化基地,推进智慧岛和科创园区建设,为转型创新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强劲动能。
  据了解,我市坚持政、产、学、金、服、用全流程发力,以创新大厦、职教园区“双创”孵化基地建设育新苗,以中试基地促转化,以“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促成长,以3亿元高科技企业成长基金、发展创新保险强服务,引进军工芯片、光电新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在三门峡落地转化,培育一批科技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16年增长241%,一批专精特新产品正加快进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高端、关键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聚焦科教兴市,围绕关键金属、新材料、高端制造、未来产业等方面,推进重点工作,对今年“任务清单”作出特别安排——
  加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建设。在三门峡布局建设中试基地,首批计划落地特种合金材料研发中心、高温功能材料研发中心、关键金属材料研发中心、稀散金属综合回收中心等4个中试平台。实施新一轮研发投入和高科技企业数量双倍增计划。争取2022年研发投入总量超过3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以上。实施三门峡市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落实高企奖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财政补助等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市、县联动贯通产学研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四有”(有研发费用、有研发人员、有研发机构、有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开展持续性研发活动。
  聚焦要素保障,强化支撑引领,大力营造科教兴市的环境氛围。我市按照“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工作安排要求,紧盯科技创新难点弱项,成立“市研发活动工作专班”,加强创新资源统一调配,推动战略重点工作实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成立三门峡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动靠前服务,加强统筹协调,保障了科技创新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扎实做好科技局重塑性机构改革,持续推动各县(市、区)建立健全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完成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改革。健全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系,着力打造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技术服务、人才引进培养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创新发展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实施“天鹅湾科创走廊”“规上企业创新全覆盖”“高新企业培育”“产业链协同攻关”“‘双创’园区全覆盖”“紧密型院所建设”“创新人才回归”“本土人才培育”“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等项目,引领和支撑创新发展。
  人才强市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经济发展离不开招才引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强市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制定出台了“1+8”人才政策体系,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实用人才,为创新驱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打造创业沃土,人才近悦远来。
  留美博士后党亚龙、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柴松波先后“回归”,带动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促进三门峡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成功对接刘炯天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推动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成功落地,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钽铌铍事业的领军者何季麟担任实验室主任。
  三门峡籍中科院院士何满潮被聘为“产业发展特邀顾问”,建立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门峡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在卢氏县合作开展辣椒多品种育苗,转化技术成果3项,推广辣椒新品种种植3000亩,带动510户群众脱贫致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柴立元,与国投金城冶金公司携手合作,开展高纯金属砷制备及砷化物合成技术研究。
  人才出彩,崤函精彩。一个个高科技人才,一个个高水平团队的背后,是三门峡围绕“四个一流”、强化人才战略的不懈努力。
  打造一流平台,提升创新支撑力。围绕产业发展和重大创新需求,布局建设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立专业研究机构7个,引进专家团队6个,聚集专家50余人。探索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建设技术研发在外地、成果转化在本地的“双飞地”研究基地。
  培育一流主体,强化创新带动力。加快推进企业主体创新、科研机制创新、产业集群创新,围绕有色金属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大健康等产业,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46家,培育创新龙头企业1家、“瞪羚”企业1家。
  汇聚一流人才,彰显创新引领力。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6个、高层次人才1339名。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崤函英才计划”政策体系,制定“人才科技政策30条”,深化“人才+项目”模式,全职引进超百名博士硕士。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滚动设立10亿元人才基金,市、县两级财政设立每年1.4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成三门峡市人才港,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2021年成功引进人才团队和合作项目各27个。
  构建一流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全面优化创新环境,完善“首席科学家”“首席技师”等激发创新活力的管理评价机制,在沿黄长达20余公里的城市带状地区建设科创走廊,优化政策集成效应,强化人才、金融、设备、应用场景等方面的要素支撑。加快科技部门重塑性改革,组建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人才荟萃、要素集聚、业态繁荣……高端科技人才不断涌现,人才项目落地见效。
  2021年以来,全市柔性引进“两院院士”7名,实施重点人才项目6个,带动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培育省级创新平台8个、市级创新平台98个。全市各类人才创业激情充分燃烧,创新智慧充分奔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三门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和不竭动力。
  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这是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倍增背后的逻辑所在,也是转型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宝贵密码。
  市人才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燕深有感触地说,人才强市,政策先行。我市围绕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重大战略,聚焦破解人才发展短板瓶颈,对照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研究制定了“人才科技政策30条”,在创新基础、创新主体、创新生态、创新项目、创新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突破,打造“1+8”人才政策升级版,实现人才政策广度、深度、力度的全面提升。可以说,我市人才科技的春天已经来到。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这些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市的人才发展、科技振兴、产业转型必将踏上新征程、步入快车道。(作者: 文/本报记者 刘建设 何东升 图/本报记者 苏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准备戴牙套和还没戴牙套的集美,不要害怕拔牙,不疼,前提是找个好 医 生,初戴牙套记得听医 生的话多咬胶~疼痛只是暂时的~#哪里矫正牙齿好,拥挤不齐矫正多少钱
  • 4、夫妻宫为喜用神,后位夫、妻星能够生助夫妻宫或者喜用神的人夫妻星虽然不为喜用,如果八字中的组合致使夫妻星能够流通到自己的喜用神的人,说明这个丈夫或者妻子能够发
  • ”真正的所谓“无念”我们曾经发过吕纯阳的《百字铭》给大家,上面说“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无念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是大昏沉,不叫做无念。如果以为那是无
  • 但是你放弃了就不要抱怨,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世界真的是平衡的,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生活的样子。所以,在每个只能奔跑、不能停息的日子里,请告诉自己
  • 我有说过喜欢我的猫就不尊重人了吗?旅途中,你总在夸我记性很好,还说如果我不在的话你一定会迷路的。
  • #长沙牙医##长沙隐适美#分享自 @长沙牙齿矫正周权医生 (湖南做隐适美最多,专家型院长,多位明星正畸的选择) 【地包天+虎牙高位】 骨性伴有功能性因素的成人地
  •   赤壁市人社局先是作出赤人社工伤认字(2016)31号《工伤认定决定书》认为程某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为10月2日中午,而公司上班的时间为10月3日上午,其事发时
  • 读书不再是全部了,是生活的一部分,却也是和吃饭睡觉那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电动汽车产品稀缺的时代,这种开发理念确实帮助特斯拉快速开发出了独一无二的产品,从而在全
  • 今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于是,我就突发奇想地想去刷一下我的凉席。
  • #篝火新闻早班车#上周游戏新闻回顾|12.281、《地下城与勇士》新衍生作品「Project BBQ」实机演示公开2、Steam 「2020 年度最佳」榜单公开
  • 因为他现在(2月29日我发现他在骗我后)已经把我拉黑,拒绝退钱。然后他又说要是退款没到他就退钱给我,相当于他买了我的号,负责我的全部损失。
  • 不仅加深了小朋友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如果借助应用ChaoJi充电的先行机会,为自己的产品打造突出的充电体验,
  • 温馨提示:案例的讲解只作为技术案例分析,讲的都是历史,不作为推荐,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进场是因为看好,止损是因为破位,交易一定是客观的,一旦主观容易犯大错。
  • 还有帮她粘上那个粘粘墙,他很懂她要什么。之前用锅盖给挡烟,就有人说肯定不喜欢,我就想说:这要是我喜欢的人,他就算拿个王八壳子给我挡,我都觉得甜,因为是他,因为
  • [害羞][害羞]19岁的赵丽颖参加选秀时,还有一丢丢婴儿肥,不过耿直可爱的性格倒是一直没变,虽然,被冯小刚发掘,但真正捧红她的是《陆贞传奇》。[害羞][害羞]从
  • 新鲜7是我于2009年提出的一项有关于豆叔咖啡新鲜程度的标准,即客人收到的每一粒咖啡豆都是7日内新鲜烘焙的,在堂食环节,我们出品的每一杯咖啡也是7日内新鲜烘焙的
  • 2、微景跌水:跌水是指规则形态的落水景观,多与此同时建筑、景墙、挡土墙等结合,跌水最美的就是水坠落的线条。现代的景观园林设计中,景观雕塑设计更是成为了凸显园林艺
  • 我是农村长大的六零末,耳闻目睹了几》人民公社是中国人的伟大创举,是把几千来一片散沙的农民拧成一股绳,创造了世界上最超前的农业生产形态,任何先进的事物都有个成
  • 据了解,这次评价遵循“对标国际、聚焦本地、问题导向、边评边改、以评促改”的模式,参照世界银行最新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对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紧
  • 报道称,金正恩在4月27日同文在寅进行的会谈上也曾提议从篮球着手开启朝韩体育交流,会上是否会定夺球员人选、具体场所和日程安排等大体框架值得关注。报道援引政府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