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总要求·致敬公安英雄】警徽,在坚守中闪亮——追记“最美狱医”付美琴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警徽,在坚守中闪亮——追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江西樟树市看守所原副指导员付美琴

5月25日,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江西省樟树市看守所原副指导员、狱医付美琴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在此之前,中国好人,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基层民警、抗疫先进个人……从警10余年,收获不少荣誉的她,有9年都在与癌症抗争。

  她是同事和狱友口中最亲切的“付姐”,即便遭受病痛折磨,仍坚守岗位一线。2022年2月5日,付美琴永远地离开了。

  “感谢人世间的美好,感谢生命中的遇见,敬请你们学会将我忘记!”是这位警花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想得最多的还是“别人”,说得最多的还是“感谢”。

“挽救一个家庭,就能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
——付美琴常说
  “付警官,谢谢你,是你给了我再一次的生命……”在付美琴的书桌抽屉里,有满满一沓手写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映射出她从警10余年的点滴岁月。

  付美琴原本是樟树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但在她心里,一直有一个当警察的梦想。2011年,经过考试,付美琴告别了工作12年的医院,如愿穿上了警服,到樟树市看守所担任狱医。新的岗位,完全不同的角色,付美琴迅速完成了转变。“师傅话不多,却总是用行动告诉你,怎么做才是对的。” 2017年到樟树市看守所上班的付法舜,曾一度有些难以适应,付美琴始终耐心地帮助他融入工作。

  2019年5月17日,樟树市看守所收监了患癌症多年的曾某。刚开始,曾某情绪极不稳定。付美琴决定先从安抚情绪入手,再根据他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生活上,付美琴每天早餐给他安排水蒸蛋,中午安排营养餐、水果,及时补充维生素;病情加重时,付美琴带他到医院治疗,守在他身边。“谢谢付医生,是你的耐心,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一段时间后,曾某态度大变,不仅开始积极接受治疗,还主动配合民警调查。

  在付美琴担任狱医的10余年时间里,樟树市看守所没有发生一起在押人员因病导致的事故。她常说:“挽救一名服刑人员,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能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

“我是狱医,关键时刻看守所更需要我”
——付美琴主动向领导请缨
  付法舜怎么也想不到,如此乐观、坚韧的师傅,早已身患重病……

  刚到单位不久,付法舜看见付美琴眼圈发黑,嗓音嘶哑,还以为是她工作劳累所致。可时间一长,细心的付法舜又发现,师傅的手指甲也是黑的,询问老同事,才得知付美琴已是癌症晚期。

  从2013年查出罹患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020年转移到左上肺和纵膈淋巴结……付美琴的生命仿佛就是一场和癌细胞较量的赛跑。

  2020年,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付美琴的病情严重了,但她仍决定在春节期间值班,大年初四后再到上海复诊,她主动向领导请缨:“我是狱医,关键时刻看守所更需要我。”

  由于疫情防控,付美琴坚守在高墙内,拖着病体整整扛了一个多月。尽管身体不适,可一旦开始工作,她立马就像换了个人。

  “当时,我们有工作人员18人,在押人员300余人,而医疗人员只有她一人。”付法舜动情地说,由于必须轮班,疫情发生后,看守所的日常消杀、人员测温、核酸检测,都交由付美琴一人承担。

  为确保在所服刑人员刑满后有人接、能回家、不感染、保安全,付美琴想方设法联系、对接,她帮助外省籍刑满释放人员购买车票、护送他们进站,负责到底。

  女儿廖心怡回忆起母亲回家时的情形:“刚回家的那天,妈妈的嗓子已经几乎发不出声音了。”就在那天下午,付美琴赶往上海治疗。

“我也要像妈妈一样,做一个平凡却坚毅的警察”
——女儿廖心怡坦露心迹
  在廖心怡眼里,自从妈妈穿上警服后,忙碌就变成了她的常态:每到大年三十,只要接到电话,就匆匆忙忙赶去看守所;接女儿放学回家,却因为单位有事,不得不半路将女儿放下;生病在家休养,一直牵挂所里的情况……

  就是这样的母亲,让廖心怡崇拜:“妈妈要强,即便生病,也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虚弱的样子,穿上警服,她就是最帅的妈妈!”

  在母亲的影响下,廖心怡决定报考警校:“我也要像妈妈一样,做一个平凡却坚毅的警察!”2019年,付美琴刚刚做完化疗,脱发严重,专程穿上警服、带上假发,到学校看望女儿:“下次,咱们拍个合影,母女警察!”

  直到今年中国人民警察节,在樟树市第二人民医院特殊病房里,付美琴穿上警服,在病床边半靠着女儿,拍下了一张合影。“为母则强,从警则刚,希望你以后比妈妈更坚强!”是这位警花留给她女儿的最后一句话。

  离开工作岗位时,付美琴将自己常放在胸前衣服口袋的听诊锤交给了付法舜,原本有机会调到其他部门的付法舜,坚定地选择了留守:“遇到困难,总是会想起师傅……”

【陕亮十年(三)丨绿水青山的陕西从画中“走出来”】#陕亮十年# 憨态可掬的熊猫、美丽的朱鹮、毛色漂亮的羚牛,以及蓝羽毛的孔雀……秦岭中的珍稀动植物在这里被救护、饲养、繁育。这里是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边,不仅是陕西省唯一的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也是展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秦岭生物多样性、展示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大美陕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近年来,陕西省从大气环境、水文环境、森林生态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等多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让生态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人与自然越发和谐共生,城市与山野更加“健康”。

书写“生态答卷”

陕西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保护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民族大计。陕西拥有广袤的黄土高原,且有黄河在侧伴流,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大局;巍巍秦岭是我国的顶级生态空间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绿芯”和“世界物种基因库”,书写好“生态答卷”,陕西责无旁贷。

为做好秦岭的生态“卫士”,陕西省始终把秦岭生态保护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中,陕西省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生态空间修复行动等,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建设等保护工程,推动秦岭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陕西完成营造林3694.5万亩,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6.39%,较2011年提高了4.99%。去年一年,陕西完成营造林842.3万亩,居全国前列,森林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全省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要想保护好野生秦岭大熊猫,就得守护好它赖以生存的竹林。”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胡万新看护的野生秦岭大熊猫冬天会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方以巴山木竹为食,夏天会在海拔2100米左右的地方以秦岭箭竹为食。

近年来,陕西省开展了对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五乱”问题的整治,使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熊猫、朱鹮、金钱豹、林麝等野生珍稀动物种群大幅增长,一个个撒欢、打闹、繁衍生息,好不快活。

十年来,陕西省不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秦岭范围建成各类保护地116处,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秦岭陕西段总面积的15.81%,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陕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初具雏形,为秦岭地区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目前,秦岭地区有种子植物3883种、陆生脊椎动物58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9种。

而在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严重,是陕西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块“顽疾”。

“顽疾”就要用顽强致胜,一代代治沙人通过在沙区引水拉沙造良田,植树造林防风沙;在丘陵沟壑区沟里打坝蓄水,山上兴修梯田,坡面造林绿化;在盐碱滩地挖沟排水、拉沙压碱、改良土壤,经过一代代人的顽强治理,如今,一片林海,长风吹过,昔日茫茫流沙已然消失不见,陕北大地逐渐点亮了绿色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05万亩。全国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显示,陕西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8万亩,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陕西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治沙造林取得巨大成功。

水是生命之源,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陕西等9个省(自治区)。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受多方关注。

“一瓢河水半瓢沙”曾是黄河的真实写照。为了保护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陕西从水土保持、林草保护修复、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陕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累计拦泥58亿吨,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此外,截至2021年,黄河干流6个国控断面均达到Ⅲ类以上,出陕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优,渭河干流水质良好,延河、无定河等部分支流水质得到改善。如今,打开陕西省的卫星地图,719公里长的黄河陕西段,与曾经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十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山川河湖生态休憩区的环境有了历史性的好转,珍稀动植物保护案例享誉世界。全省上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奋斗决心,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飞阅新三秦##从空中看奋进中的陕西有多震撼#

绿色宜居

生态文明之光照亮城乡建设之路

春光,浪漫且迷人,却又短暂而宝贵。2022年的春天,露营经济火了。备齐露营装备,公园、郊外、城市任意一角的户外,都可以成为目的地。露营帐篷下支起的是属于陕西人的“诗和远方”。

在西安,无论是选择在“家门口”的杜邑遗址公园、灞河西岸滨河公园等地进行公园式露营,还是选择在高山草甸、长安唐村等城市近郊处的户外精致露营,作为当下新潮的生活方式之一,露营不断吸引着更多人参与其中,享受春日野趣。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有露营相关企业3603家,排在全国各省份第5位。尤其是西安市,1915家企业让其成为国内露营相关企业第二多的城市。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陕西近十年的高质量城市生态治理。

十年来,陕西省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突破性改善。2021年,陕西10个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平均295.4天。全省111个水质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101个,占9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一座座公园拔地而起,一处处湿地被纳入保护范围,这些都不断刷新着陕西城市的底色,提高着陕西城市的“颜值”。十年间,随着城市生态的不断提升,陕西真正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青山抱水避喧嚣,龙瀑飞花居终南。”位于秦岭山脉脚下的抱龙村,是一个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古老村庄。抱龙村紧邻的抱龙峪,不仅有着风光无限的山水自然环境,还有着“抱龙出峪”的历史文化底蕴,令往来游客流连忘返、络绎不绝。但是,以前的抱龙村环境条件落后,很多村民选择离开家,到城市打工生活。近年来,在坚守秦岭生态底线的前提下,抱龙村探索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和谐并进的乡村振兴之路。

自建设花园乡村以来,抱龙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凭借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几年内就吸引了10多家民宿产业投资落地,村民们也纷纷开起了民宿、农家乐。有了这股生态建设发展的力量,不仅村子环境变好了,农民也吃上稳定的“生态饭”,“口袋”鼓了起来,“精神”富了起来,一幅美丽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农村生态的现代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擦亮绿水青山这张致富“金名片”,十年来,陕西省积极行动提升三秦乡村“颜值”。截至2021年底,陕西省累计完成5541个行政村(集中安置点)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达32%,完成45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此外,自2016年启动净土保卫战以来,陕西省完成了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摸清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均已全部实施安全利用措施。

现如今,三秦大地上的万千乡村通过生态环境整治美了“颜值”,添了“气质”,老乡的生活也更美好了。生态环境的提升唤醒了沉睡的乡村,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呵护青山绿水“不老容颜”,搭建城乡发展“生态骨架”。这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实践,也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如今,公园城市、花园乡村等理念也正在变为现实,一个山清水秀、地绿天蓝的生态三秦画卷即将徐徐展开。https://t.cn/A6XpYioH

【陕亮十年(三)丨绿水青山的陕西从画中“走出来”】#陕亮十年# 憨态可掬的熊猫、美丽的朱鹮、毛色漂亮的羚牛,以及蓝羽毛的孔雀……秦岭中的珍稀动植物在这里被救护、饲养、繁育。这里是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边,不仅是陕西省唯一的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也是展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秦岭生物多样性、展示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大美陕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近年来,陕西省从大气环境、水文环境、森林生态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等多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让生态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人与自然越发和谐共生,城市与山野更加“健康”。

书写“生态答卷”

陕西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保护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民族大计。陕西拥有广袤的黄土高原,且有黄河在侧伴流,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大局;巍巍秦岭是我国的顶级生态空间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绿芯”和“世界物种基因库”,书写好“生态答卷”,陕西责无旁贷。

为做好秦岭的生态“卫士”,陕西省始终把秦岭生态保护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中,陕西省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生态空间修复行动等,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建设等保护工程,推动秦岭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陕西完成营造林3694.5万亩,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6.39%,较2011年提高了4.99%。去年一年,陕西完成营造林842.3万亩,居全国前列,森林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全省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要想保护好野生秦岭大熊猫,就得守护好它赖以生存的竹林。”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胡万新看护的野生秦岭大熊猫冬天会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方以巴山木竹为食,夏天会在海拔2100米左右的地方以秦岭箭竹为食。

近年来,陕西省开展了对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五乱”问题的整治,使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熊猫、朱鹮、金钱豹、林麝等野生珍稀动物种群大幅增长,一个个撒欢、打闹、繁衍生息,好不快活。

十年来,陕西省不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秦岭范围建成各类保护地116处,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秦岭陕西段总面积的15.81%,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陕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初具雏形,为秦岭地区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目前,秦岭地区有种子植物3883种、陆生脊椎动物58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9种。

而在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严重,是陕西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块“顽疾”。

“顽疾”就要用顽强致胜,一代代治沙人通过在沙区引水拉沙造良田,植树造林防风沙;在丘陵沟壑区沟里打坝蓄水,山上兴修梯田,坡面造林绿化;在盐碱滩地挖沟排水、拉沙压碱、改良土壤,经过一代代人的顽强治理,如今,一片林海,长风吹过,昔日茫茫流沙已然消失不见,陕北大地逐渐点亮了绿色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05万亩。全国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显示,陕西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8万亩,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陕西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治沙造林取得巨大成功。

水是生命之源,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陕西等9个省(自治区)。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受多方关注。

“一瓢河水半瓢沙”曾是黄河的真实写照。为了保护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陕西从水土保持、林草保护修复、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陕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累计拦泥58亿吨,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此外,截至2021年,黄河干流6个国控断面均达到Ⅲ类以上,出陕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优,渭河干流水质良好,延河、无定河等部分支流水质得到改善。如今,打开陕西省的卫星地图,719公里长的黄河陕西段,与曾经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十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山川河湖生态休憩区的环境有了历史性的好转,珍稀动植物保护案例享誉世界。全省上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奋斗决心,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飞阅新三秦##从空中看奋进中的陕西有多震撼#

绿色宜居

生态文明之光照亮城乡建设之路

春光,浪漫且迷人,却又短暂而宝贵。2022年的春天,露营经济火了。备齐露营装备,公园、郊外、城市任意一角的户外,都可以成为目的地。露营帐篷下支起的是属于陕西人的“诗和远方”。

在西安,无论是选择在“家门口”的杜邑遗址公园、灞河西岸滨河公园等地进行公园式露营,还是选择在高山草甸、长安唐村等城市近郊处的户外精致露营,作为当下新潮的生活方式之一,露营不断吸引着更多人参与其中,享受春日野趣。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有露营相关企业3603家,排在全国各省份第5位。尤其是西安市,1915家企业让其成为国内露营相关企业第二多的城市。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陕西近十年的高质量城市生态治理。

十年来,陕西省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突破性改善。2021年,陕西10个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平均295.4天。全省111个水质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101个,占9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一座座公园拔地而起,一处处湿地被纳入保护范围,这些都不断刷新着陕西城市的底色,提高着陕西城市的“颜值”。十年间,随着城市生态的不断提升,陕西真正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青山抱水避喧嚣,龙瀑飞花居终南。”位于秦岭山脉脚下的抱龙村,是一个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古老村庄。抱龙村紧邻的抱龙峪,不仅有着风光无限的山水自然环境,还有着“抱龙出峪”的历史文化底蕴,令往来游客流连忘返、络绎不绝。但是,以前的抱龙村环境条件落后,很多村民选择离开家,到城市打工生活。近年来,在坚守秦岭生态底线的前提下,抱龙村探索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和谐并进的乡村振兴之路。

自建设花园乡村以来,抱龙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凭借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几年内就吸引了10多家民宿产业投资落地,村民们也纷纷开起了民宿、农家乐。有了这股生态建设发展的力量,不仅村子环境变好了,农民也吃上稳定的“生态饭”,“口袋”鼓了起来,“精神”富了起来,一幅美丽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农村生态的现代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擦亮绿水青山这张致富“金名片”,十年来,陕西省积极行动提升三秦乡村“颜值”。截至2021年底,陕西省累计完成5541个行政村(集中安置点)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达32%,完成45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此外,自2016年启动净土保卫战以来,陕西省完成了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摸清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均已全部实施安全利用措施。

现如今,三秦大地上的万千乡村通过生态环境整治美了“颜值”,添了“气质”,老乡的生活也更美好了。生态环境的提升唤醒了沉睡的乡村,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呵护青山绿水“不老容颜”,搭建城乡发展“生态骨架”。这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实践,也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如今,公园城市、花园乡村等理念也正在变为现实,一个山清水秀、地绿天蓝的生态三秦画卷即将徐徐展开。https://t.cn/A6XpYio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亮相四川绵阳博物馆两个月】为进一步推介金源文化,促进金源文化的跨省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扩大金源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受四川省文博部门邀请,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于 2
  • 这个决定是深思熟虑过的,首先等一下,再SC、再红旗,如果直接带完会比较无聊的,而这一切符合赛事规程,碎片清扫后的条件也适合重新发车。至于为什么再还剩两圈的时候重
  • 这篇漫画的核心就是那些日本右翼分子思想里的垃圾,认为现在的人不应该背负前人的罪责,能获得自由的只有战争。思想的自由自然是在一个体系之下被授意的,但是,个体之间的
  •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有你父母的辛苦,十二年的辛勤耕耘,有你父母的希望。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当你烦闷时,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
  • 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聚散无常,一份好心情,是人生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聚散无常,一份好心情,是人生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
  • 他太苦了,他是只要一点蜜糖就满足的孩童之心。偏偏在这个时候,开弓没有回头箭,你遇见了通往人间的路,该说幸好还是太迟呢,明明渴求已久的光就在那里,却已经没有勇气去
  • !就在…】昨天是高考第一天,太阳公公也火力全开,气温扶摇直上,全市基本都突破高温线,其中市区达到34.4℃,体感极为不舒适好在今天通城是多云到阴的天气,加上东南
  • 因为一开始没有看到小熊猫近距离出没,我对小鱼说,不可能,我们再回去一定可以等到与小熊猫亲密接触,于是到了出口的我们又折返爬楼,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熊猫一整个从我脚
  • OAB-14是我们公司和沈阳药科大学联合研发的一个产品,目前已完成发现阶段全部工作,如药物设计、药物先导化合物合成、药物初步毒性评价、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学、化
  • #网拍#网拍真的不错哟[心][心][心]我大二接触的,现在大四了,会计学生党一枚,如果不好,我也不会坚持这么久的我这个人比较懒,不想出去找兼职,所以噢网拍蛮适合
  • 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今天如果不能回到均线之上,重仓的可以考虑减仓,主要看下午大盘指数,能到3600点以上,也可以考虑不用减,密切关注下一步的走势,不过我之
  • 路边的野花真好看空气都是植物的味道青蛙叫,鸟叫,虫叫大自然多么欢快忙忙碌碌的人回归自然才有了生活在阿勒泰的大雪天里徒步过,为了爬山坚持过每天三公里的跑步,走过四
  • 北京运通兴宝宝马4S店在承担销售服务功能外,更注重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卓越客户服务,为客户提供贴心的服务,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严格按照BMW全球统一的高标准进行建设
  • 2021年6月8日个人基金操作简况,(关注扬海复利玩基金,每日分享基金操作)天弘沪深300/中欧医疗健康/兴全合宜混合/天弘中证食品饮料/景顺长城新兴成长/申万
  • #丁禹兮[超话]#dyx#向全世界安利丁禹兮# dyx#丁禹兮未来可期# 满打满算,今天是我正式粉上小丁的第366天,整整一年啦![牛年大吉][牛年大吉]参与
  • 闲散之人最喜雨季,“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纱窗避著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 闲散之人最喜雨季,“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纱窗避著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 8 款不同价位洗碗机推荐#防晒霜# 前几天活动时推荐并买了启初的这个儿童防晒霜,但是收到货发现这不是物理防晒霜,而是化学成分的防晒霜。不要给四岁孩子吃这类有核的
  • 老友记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成长,喜欢瑞秋大概就是因为,在看前几季的时候,总能在瑞秋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冒失,别无所长,不敢自己做决定,没理想,接着看到瑞秋一路成
  • 结婚后,如果在一起生活和工作,往往配偶给你制造的麻烦不断,自己的生活自不如以前。这就是真实的基层医院的外科医生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