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叫五时、八教?
  答:五时八教,是天台宗创立的,是对世尊一代所说的教法先后顺序及其内容,作出评判和诠释。语本智者,义出佛经。五时者,一、华严时。如来初成正觉,称性直谈自证法门的《华严经》。欲令大机众生悟入法界也。称华严时者,系从经名立时。华严二字,盖以万行之因华,庄严一乘果德之意,故称华严,具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此经凡有九会,说法处所换了七处,一般所谓七处九会说华严经是也。约时则如来三七日中所说。或者疑曰:华严经,经文最长,晋译有六十卷,唐译有八十卷之多,何以说法之时反少耶!当知诸佛境界不可思议,日月灯明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不起于座,佛神力故,时会听者,谓如食顷,情况类似,不足疑也。

  二阿含时。说四阿含经。此约经立名。《妙玄》云: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中阿含,明真寂深义;杂阿含,明诸禅定;长阿含,破外道。梵语阿含,此翻无比法。意谓圣人所说,智慧无量,分别法义,无可比并之意。又称鹿苑时,此则从处立名,四阿含同是鹿野苑所说故。由于小机在华严会上不能得益,佛不得隐胜现劣,脱珍著蔽,不动寂场而游鹿苑是也。

  三方等时。方等广谈四教,均被众机。说经既多,如维摩、思益、楞伽、金光明、胜鬘等,均方等时说,说处亦不一,或王舍城,或舍卫国,或泥连河。所以只能约法立时,称为方等。何谓方等?四教并谈曰方,三根普被曰等。

  四般若时。从经说诸部般若立时。如摩诃般若,光赞般若,放光般若,金刚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等。

  五法华、涅槃时。此则从经立时,法华涅槃二经同属醍醐教相故。是为五时。五时说法颂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年,华严最初三七日是也。(此约别五时)

  八教者,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也。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藏、通、别、圆,是名八教,略释八教之义,顿教者,不从渐来,直说于大,故名顿教,此指华严,佛成道时,即说华严大教,以前未说渐,故是顿大之顿,华严属顿教部,渐教者,渐次调停,引向于大,故名渐教。阿含为渐初,旨在破外道之邪,立内法之正;方等为渐中,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旨在引恋空滞寂之小,向智求悲度之大。般若为渐末,会一切法,皆摩诃衍,旨在荡涤二乘情执,归于大乘也。秘密教者,如来不思议力,令一座同听异闻,此不知彼所闻,彼不知此所闻。由于听者互不知所闻内容不同,故称秘密教。不定教者,听小法,得大益;闻大法,得小益。以得益不同,名不定教。何以会出现此等现象?若宿世于渐法中,曾种顿的种子,所以今世闻渐法,得顿益;或宿世于顿法中,曾种渐的种子,所以今世闻顿法,得渐益。

  藏教者,经律论三藏也。经藏,法本义,律藏,灭恶义,论藏,无比法义,各含文义,条然不紊,故名三藏教。通者,此教三乘共修,三乘同观无生四谛,同修体假入空的十二因缘观和六度观。若钝根,唯见偏空,通前藏教。若利根,兼见不空,通后别、圆。故名通教。别教者,独菩萨法,别前藏通二教,修证时长行远,次第隔历,别后圆教,故名别教。圆教者,《四教义》曰:圆义有八,一、教圆,正说中道,言不偏也;二、理圆,中道即一切法,理不偏也;三、智圆,一切种智圆也;四、断圆,不断而断,无明惑断也;五、行圆,一行一切行也;六、位圆,初一地,具足诸地功德也;七、因圆,双照二谛,自然流入法性海也;八、果圆,妙觉不思议三德之果,不纵不横也。总之,一切圆融,圆伏、圆信、圆断,故名圆教。

  顿等四教是化仪,如世药方,犹医士按病处方也。藏等四教是化法,如辨药味,犹辨药性之味。《止观义例》云:顿等四教,是佛化仪。藏等四教,是佛化法。

  问:在五时八教中,为什么《法华经》称纯圆独妙?
  答:佛一代所说,五时八教中,权法实法都有。在《法华》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之前,是权归权,实归实,是不圆融的。法华开显之后,方知“惟是一佛乘,无二亦无三”,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所以法华独擅纯圆之称,法华独得称妙者,可从《法华》与前四时教法中比较而知。如一、华严时,虽称顿教,正说圆教,兼说别教,一粗(别)一妙(圆),权实了不相即,且大不纳小,小乘在座,如聋如哑。是故所说法门,虽广大圆满,摄机不尽,不畅如来出世本怀。

  二阿含时,但说藏教,故唯粗无妙。三方等时,四教并谈,三粗(藏通别)一妙(圆)。四般若时,带通别二权理,正说圆教实理,是二粗(通别)一妙(圆),亦非全妙。法华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开三藏通别之权,唯显圆教之实。开前三教,一一无非实相妙谛。开显之后,一代所说,悉皆是妙。妙玄云:“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乃无可对待之绝待妙也。又:法华出八教之表,属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法华会渐归顿,乃圆顿之顿,非华严顿大之顿,故非顿。亦非阿含渐初,方等渐中,般若渐末之教,故非渐。法华“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是显露,故非秘密。“决定说大乘”,故非不定。所以如来一代的五时八教中,法华实出四时之外,八教之表,故独得妙名,称为纯圆独妙也。

  问:法华经云:诸佛世尊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请问什么叫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答:先解释开示悟入四字的含义,后再解释如何叫佛之知见。开示悟入,根据《法华文句》所说,必须一、约四位,二、约四智,三、约四门,四、约观心,四个方面来解释:

  (一)约四位释,即是圆教菩萨住、行、向、地四个阶位,由于破无明浅深不同,所以分为四位。开是十住位,破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故;示是十行位,由于除了惑障,佛知见体显,法界众德,显示分明故。悟是十向位,由于障除体显,法界分明,悟知事理融通,更无二趣;入是十地位,由于事理既融,自在无碍,任运流入佛之智海。

  (二)约四智释,(1)道慧,见道实性,实性中得开佛知见;(2)道种慧,知十法界,诸道种差别解惑之相,一一皆是示佛知见;(3)一切智,知一切法,唯是一相寂灭,悟寂之理,即是悟佛知见;(4)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种种行类,无不皆知,即是入佛知见。以上约位、约智,唯圆教圣人方开,亦即十住位以上方能开示悟入,凡夫是绝分的。

  (三)约四门释,(1)空门,悟一空一切空,即开佛知见;(2)有门,一有一切有,即示佛知见;(3)亦空亦有门,悟一切亦空亦有,即悟佛知见;(4)非空非有门,一切皆非空非有,即入佛知见。能通之门,则有四门差别,所通之理,则无差别也。

  (四)约观心释,(1)观于三谛之理不可思议,叫做开;(2)能分别空假中心,宛然不滥,叫做示;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叫做悟;(3)空假中心,即非空假中,而齐照空假中,叫做入。实则是一心三观,分别作开示悟入来解释也。后之约四门、约观心二门,名字位人,亦能依门观心,开示悟入佛知见,所谓大开圆解也。

  次释佛之知见,佛知,即佛一切种智。具足三智,一切智,知空;道种智,知俗;一切种智,知中。此三智,具足三观一心之妙知,故曰佛知。佛见,即佛眼,佛具足五眼。一、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昼不见夜,以有色质障碍也。二、天眼,修禅定而得,远近、前后、内外、昼夜,皆能见之,以无色质障碍也;三慧眼,观一切法空;四法眼,观一切法能知能行,谓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法门,令其修证;五佛眼,具足前四眼功用,无法不见,无法不知,以佛具足一切种智及佛眼,故名佛之知见也。

  问:法华以纯一无杂,独得妙名。《辅行》又提出四一显妙的理论,证明《法华》是妙法。请问是哪四一?
  答:《辅行》说,四一的理论,均出自本经,文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是教一。因为十方如来虽然亦说二乘或三乘的权法,但目的在于为开权显实作个弄引,意在显实法,开权之后,一切诸法,无非佛法。法华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所以是教一;文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这是行一。道有能通之义,因为法华但说正直一道,即无作妙行,所以是行一;法华经但为菩萨,不为小乘,这是人一。佛昔虽复说三乘,但为化菩萨。开显之后,所有众机,皆同为菩萨因人,所以是人一;文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是理一。

  《法华会义》说,有三种世间,一、正觉世间,二众生世间,三器世间。此三种世间,当体是即空假中理,理性本无生灭,故一一无非常住,一一无非法位,但众生迷暗,于常住中,妄见生灭。于真如中,妄见迁流,故世间相虽常住而不知也。问,悟此理性,名为正觉世间,以顺性故,性相俱常可也,迷此理性,而为众生世间,既迷理性,性虽本常,相未必常,云何众生、器世间相,亦常住耶?答,若冰与水,同以湿为性,湿常冰亦常。复如醉见屋转,屋本不转。故得世间相常住也。

  答火中红莲“本已有善”、“本未有善”之问
  此语出《法华文句》智者释常不轻菩萨品之文。原文为“本已有善,释迦以小而将护之。本未有善,不轻以大而强毒之。”“本已有善”者,指释迦因地于大通智胜佛时为十六沙弥,曾为四众覆讲《法华》结缘,下过一乘缘种,故云:“本已有善”。无奈彼等中间忘失大心,退大向小,好乐小法,释迦虽欲以大乘法而教化之,而彼等不肯接受。(如信解品中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等文。)于是世尊只得脱珍著弊,隐一乘之实,施三乘之权。以为将来开权显实作个弄引,故云:“释迦以小而将护之。”

  “本未有善”者,指释迦因地尘点劫前,在威音王佛所,曾为常不轻菩萨,凡见四众,悉皆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夫未成佛而为之授记,乃是授三无差别之佛性记。四众不解,故说,“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而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夫一闻授记成佛之音,如击涂毒鼓,不论乐闻与不乐闻,已种下一乘佛种,未来必定有开花结果之时,故云:“不轻以大而强毒之。”管见如此,不知仁者以为当否!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续三》

是时,长老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此地大动?”

尔时,佛告阿难:“此说般若波罗蜜,往古诸佛皆于此处说此法,以是因缘故,此地震动。”

尔时,长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文殊师利所说不可思议。”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如舍利弗所说,此文殊师利所说不可思议。”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不可思议则不可说,若可说则可思议。不可思议者无所有,彼一切声亦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者无声。”

佛告文殊师利:“汝入不可思议定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不也,世尊。若我入不可思议定者,我则成可思议。世尊,心无心,我当云何入不可思议定?

“复次,世尊,我初发菩萨意,言‘我当入不可思议定’,我今无此意当入不可思议定。世尊,如初学射,先作此意‘我当射堋’;射堋成已,后作是念‘我当射皮’;射皮成已,复作是念‘我当射木’;射木成已,复作是念‘我当射铁’;射铁成已,无复前念,随其箭中,皆能彻过。我亦如是,昔初发意,求入不可思议定。我于今日,无复此意当入不可思议定。何以故?此定不可思议故。”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未应得住。何以故?离此不可思议定更有寂静定,是其所应得故。”

文殊师利白舍利弗言:“汝云何知离此不可思议定更有寂静定?大德舍利弗,若此不可思议定可得者,可离此定有寂静定。若此不可思议定不可得者,彼寂静定亦不可得。何以故?以此不可思议定不可得故,彼亦不可得。

“复次,大德舍利弗,无有众生不得此定者,一切众生皆得此定。何以故?一切诸心无心故,彼无心性即是此定,是故一切众生皆得此定。”

尔时,世尊叹文殊师利:“善哉!善哉!如汝所说是最胜义。汝于久远无量佛所,深种善根,能作是说。文殊师利,汝作是念‘我住般若波罗蜜能说此言’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不也,世尊。我无此念。世尊,若我有此念‘住般若波罗蜜能说此言’者,我则住可得法。世尊,我若住我相,则有是念。是故,世尊,我不作此念‘住般若波罗蜜能说此言’。”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谁当信汝所说?”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人不执生死及涅相,是人信我所说。又若人坚执有我,若人具三毒,此人不能信。何以故?见及烦恼无可灭故。”

尔时,世尊叹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善说。”

尔时,长老摩诃迦白佛言:“世尊,未来世谁能信此深法?谁乐听此法?”

佛告迦:“即今日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未来世能信此法,闻说此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此法,当求此法。

“迦,譬如长者或长者子,已失一大宝珠,价直亿万两金,大生忧恼,今更还得,生大欢喜,忧恼悉灭。如是,迦,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未来世闻此最深般若波罗蜜经,与般若相应,闻已生喜,心得安乐,无复忧恼,亦复如是,当作是言:‘我等今日得见如来,供养如来。’所以者何?以得闻此甚深微妙六波罗蜜故。

“迦,譬如三十三天见波利质多罗树初生疱时,作如是念:‘此疱不久必当开敷。’如是,迦,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此般若波罗蜜经,心生欢喜亦复如是,‘我于来世必得此法’。

“迦,此深般若波罗蜜如来灭后,当住不灭,处处流行。迦,以佛力故,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当得此深般若波罗蜜。

“迦,如摩尼珠师见摩尼宝,心生欢喜,不假思量即知真伪。何以故?以惯见故。如是,迦,若人闻此般若波罗蜜相应法,闻已欢喜生信乐心,当知此人先世已闻此般若波罗蜜,从久远劫来已曾供养诸佛。”

迦白佛言:“世尊,此善男子、善女人今闻此法,于未来世转复信解。”

佛告摩诃迦:“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此法无行无相,说此法者亦无行无相,云何世尊说有行相?”

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善女人行相者,所谓信此法,受持此法,以无所得心故,行亦无所得,相亦无所得。

“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此无所得,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不退转地,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信一切诸法与法界等,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一切诸法,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人得信此义,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人不乐念一切诸法,当听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此般若波罗蜜不见一切诸法故。

“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一切诸法不净不秽,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无疑,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慈悲遍覆一切众生,不住众生相,不与世间诤,当听此般若波罗蜜。”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无我、无我所、无起无灭、无因无果、无可执持,云何听受而得功德?”

佛告文殊师利:“般若波罗蜜无作无灭,非凡夫法非圣人法,非生死法非离生死法,非涅法非离涅法,无得无失,非可思议非不可思议。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是听受,则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是为功德,亦无功德。

“复次,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欲得菩萨定,欲知一切诸佛名,欲见一切诸佛世界,欲闻一切诸佛所说法,欲行诸佛法,当学此般若波罗蜜。”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般若波罗蜜者,无量无边,无方无处,无去无来,无作无为,即是一切诸佛法界,故名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此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行处,菩萨于此处行,故名行处。何以故?以无处故。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一切诸佛所从生故。何以故?以无生故。是故,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菩萨行,具足诸波罗蜜,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得坐道场成无上菩提,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以大慈大悲遍覆一切众生,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起一切定方便,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得一切三摩跋提,当修此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三摩跋无所为故。一切诸法无出离、无出离处,若人欲随逐此语,当修般若波罗蜜;一切诸法如实不可得,若欲乐如是知,当修般若波罗蜜;一切众生为菩提故修菩提道,而实无众生,亦无菩提,若人欲信乐此法,当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诸法如实与菩提等如,非众生行不舍自性,众生行无所有故。彼众生行是非行,彼非行是菩提,彼菩提是法界,若欲不著此法,当修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受持般若波罗蜜一四句偈为他人说,我说此人得不堕法,何况如实修行!当知彼善男子、善女人住佛境界。

“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不生怖畏,当知此人受佛法印。此法印者,是佛所造,是佛所贵。何以故?以此法印印无著法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此印所印,当知是人随菩萨乘决定不退,不堕声闻、辟支佛地。”

尔时,释提桓因及诸天子从三十三天,雨细末檀及细末金屑,又散郁波罗华、钵头摩华、拘物陀华、分陀利华及曼陀罗华,以供养般若波罗蜜。供养已作如是言:“我已供养无上无著最第一法,愿我来世更闻此深般若波罗蜜。若人已为此深般若波罗蜜印之所印,愿其未来复得听受,究竟成就萨婆若智。”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般若波罗蜜,一经于耳,我为增长佛法故,守护彼人,面百由旬不令非人得其便也。是善男子、善女人究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当日日往到其所而设供养。”

尔时,佛告释提桓因:“如是,如是,尸迦,当知彼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佛法,必定得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唯愿世尊,以威神力持此般若波罗蜜久住于世,为欲饶益诸众生故。”文殊师利说此语时,以佛神力大地六种震动。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以威神力持此般若波罗蜜令久住世。

尔时,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放此光明是持般若波罗蜜相。”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文殊师利,我放此光明是持般若波罗蜜相。文殊师利,汝今当知,我已持此般若波罗蜜久住于世。若有人不轻毁此法,不说其过,当知是人已为此深般若波罗蜜印之所印。是故,文殊师利,我于久远安住此印,若人已为此印所印,当知是人不为魔王之所得便。”

佛告帝释:“汝当受持读诵此经,广宣流布,使未来世诸善男子、善女人得此法印。”复告阿难:“汝亦受持读诵,广为人说。”

时,天帝释及长老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言:“此经名《文殊师利所说》,亦名《般若波罗蜜》,如是受持。善男子、善女人于恒沙劫,以无价宝珠布施恒河沙等众生,众生受已悉发道心,是时,施主随其所宜示教利喜,令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是人所得功德,宁为多不?”

阿难白佛言:“甚多,世尊。”

佛言:“善男子,若人起一念心,信此般若波罗蜜经不诽谤者,比前功德,出过百倍、千倍、百千万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何况具足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是人所得功德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说不能尽。何以故?能生一切诸佛萨婆若故。若虚空有尽,则此经功德尽。若法性有尽,则此经功德尽。是故,文殊师利,善男子、善女人应勤行精进守护此经,此经能灭生死一切怖畏,能摧天魔所立胜幢,能将菩萨到涅果,示教训导离于二乘。”

尔时,帝释及以阿难俱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诚如佛言。我等当顶戴受持,广宣流布,唯愿如来不以为虑!”如是三白言:“愿不为虑!我等当顶戴受持。”

佛说此经竟,文殊师利等诸菩萨摩诃萨,舍利弗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持。

我不怨你,
在轮回中,
你我皆是受害者;
我感恩于你,
在因果中,
你我看见了真相。
你与我的缘,
不论结什么果,
总归因执念而起。
只是,
在这聚散无常的尘世中,
谁又能对每一个缘起


说一声抱歉?
人们在谈笑风生中,
尽看花开花落,
而在体悟无常时,
却变得那么沮丧。
其实,
真相离我们如此之近,
如同无常在生命的每一个刹那,
只要你我感同身受,
彼此间哪有伤害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玻尿酸(充气脸) 我们最熟悉的过度整形案例就是充气脸,作为大众都能够接受的轻医美项目,填充过度是最容易出现严重整形痕迹的。所以将埋线双眼皮的缝合线拆除后
  • 我们这个女单吧,确实极其拉垮不过今天看一堆人在说那个3L跳空的事儿,我也是纳了大闷儿,起空不是常见的事情么…就说能力/技术不到位,跟态度有啥关系另外,前两天看到
  • 但是,这些关于地震趋势的判断,并不是通常理解的地震预测预报。因此,凡是说在准确时间、准确地点要发生地震,是不可信的,也是多年反复在各地出现的地震谣言,只不过换成
  • 常州慈山寺,一座名字听起来非常普通的寺院,但是它的建筑风格却完全像一座泰国的寺院,不仅如此它还是江南最大的净土宗阿弥陀佛寺庙之一。准确的说,慈山寺采用了傣族干栏
  • 曾参与虚拟房产买卖的王杰对记者表示,在3D虚拟社交平台“虹宇宙”上,好房子是限量的,想得到就要预约抢房。曾参与虚拟房产买卖的王杰对记者表示,在3D虚拟社交平台“
  • #中国音乐公告牌##如懿传##御风而行,有你就好##剧版镇魂##橙红年代##吴青峰把不及雨给别人唱##搜狗翻译宝##许你浮生若梦##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挑战
  • 不知道怎么去努力,去奋斗,去坚持,是你渴望变好的心还不够强烈,下的决心也还不够大。努力奋斗,做新时代的有志青年。
  • 今日雪里梅花染透天玉门关外西风烈流马绝尘白玉摧卧冰咽雪军旅志恰是我辈当风流《南乡子·留胜浣纱》文:张加好万里西风榆关秋,寒月悲笳断芳楼。最应是低头那一瞬温柔,独
  • 【刘涛推荐】OLLY复合维生素ce女性综合叶酸生物素矿物质软糖90粒 【原】189 【现】149 --- 拷贝这条微博,(5WUeXfdv3yz),打开【淘宝
  • ​​​向善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光明。JINHO:很冷YUTO:是呢真的很冷~在零下十二度左右的温度中……JINHO:是啊是啊……所以不知道为什么有水…就更冷了
  • 招商银行、东方财富遭遇内外资集体卖出,而白酒则主要是内资大卖。论及白酒大跌,一些市场人士表示,白酒有三大利空传闻:一是,有人建议,在两会期间提案:参照香烟税率,
  • “春节能与家人团聚守岁是一种幸福,但在这千米锅炉房里,能为29万热用户守护温暖,让他们安心过节,我心中也很幸福和自豪。不过我也因此懂的以后要怎样教我的小孩,要给
  •   带着团队加快挺进主阵地从业26年了,徐蓉说,技术迭代让主流权威媒体遇到很多挑战,但这恰恰是新闻职业的魅力。”服务引导年轻人,是湖南卫视多年坚持的理念,现在
  • 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劝君不要吝惜花前醉饮,人生难得如此痛饮。
  • ?时间倒退回2003年,蔡少芬跟陈法蓉一起拍了部电视剧《水月洞天》戏拍完后这对好闺蜜,一个恋上了童家老二“童战”杨俊毅,一个跟童家老三“童心”张晋好上了。
  • 苏州找对象基地 单身未婚、93年、身高176、本科(湖南科技大学)籍贯江苏徐州,苏州园区工作:电子工程师15万左右/年,有房(吴中区)自我评价:阳光开朗+喜欢
  • 2022年的1月12日终于收了第一张地租小卡不是我担是叽子的正规一hf后续(好像是,还没仔细研究这些年来地租的专辑小卡)主要是感觉价格合适也挺好看卖家也很nic
  • 希望在日常看到大家的互动哦[doge][doge] @微博抽奖平台 #微博抽奖[超话]# ​ 【手机博】2022.02.06 7th 19:42#冈田奈奈[超话
  • 俺みたいにはなるなよ」爷爷说的大意是“你要去救很多人”我认为虎杖已经在践行了第147话 夜蛾→乐严寺「何故...今更話した。楽厳寺学長。
  • 45、不是所有人都能功成名就,我们中有些人,注定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寻找生命的意义。5、希望我的方向是通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是所谓对的地方;希望我的力量来自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