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丨@园区企业,沈阳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支持来啦→

园区企业:
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加大贷款政策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现整理出部分银行惠企政策及产品供园区企业参考。

园区融资联系人:李雨轩 隋昕翌
联 系 电 话:024-83769058

信用类贴息政策产品

1、“小微企业一季度贷款”贴息
政策依据及申报条件:
关于印发沈阳市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对疫情影响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沈疫防指发〔2022〕9号
各区、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市直各单位:
  现将《沈阳市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对疫情影响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2年4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五、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针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鼓励各银行机构对疫情防控期间到期的贷款进行展期。对小微企业2022年一季度新增银行贷款给予贴息,贷款期限为1年以上(含1年)的贴息期限3个月,贷款期限不足1年的按比例给予贴息,贴息比例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期LPR利率30%,单个企业贴息最高不超过50万元。(责任单位:市金融发展局、财政局,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管部,各区、县(市)政府)

2、“人才贷”贴息
政策依据及申报条件:

关于印发《沈阳市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金融支持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沈阳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新修订)》落实落地,结合工作实际,现将《沈阳市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金融支持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沈阳市金融发展局

沈阳市财政局

2021年8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沈阳市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金融支持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大创新创业人才金融支持,扶持科技型人才和项目高质量发展,根据《沈阳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新修订)》,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沈阳市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金融支持资金从沈阳市人才专项资金中列支,按项目申报,依程序审批。

第二章 补助标准
第三条 沈阳市创新型创业项目、人才项目,在符合金融机构授信条件的情况下,可获得由金融机构提供最高500万元的信用贷款(以下简称“人才贷”)。补助标准为市财政按一年期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最高80%给予后贴息补助 ,贴息补助期限累计最多36个月。
“人才贷”金额结合人才层次、项目创新能力、可持续盈利情况以及实际投入资金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贴息补助比例和补助期限结合项目实际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等因素综合考虑,如贷款期限超过36个月,补助期限按36个月计算,否则按实际贷款期限予以补助。
第四条 在沈注册并开展经营的创业投资机构,向在沈种子期、初创期高层次人才创新型创业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以下简称“人才投”),同时持有期满24个月后,按实际货币投资额的10%给予奖励补贴,每个机构累计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政府基金参与设立的投资机构,奖励时按出资比例扣除政府出资部分的资金补助。

第三章 申报主体和条件
第五条 申报主体
1.借款人可选择以个人或企业为主体向金融机构申办 “人才贷”业务。以一个经营实体为背景的“人才贷”业务,只能选择一种类型申办;同一经营实体有多个人才的,只能选择一个人才申请办理“人才贷”业务;同一个人才有多个经营实体的,不得重复办理“人才贷”业务。
申报主体为获得“人才贷”的科技型人才或科技型人才创业的企业。
2.创业投资机构需在投资期满24个月后,由其管理人作为申报主体提出奖励申请。
第六条 申报贴息和奖励的条件
(一)科技型人才创业企业应符合的申报条件
1.企业在沈依法注册设立,并在政策施行后获得“人才贷”金融支持。
2.原则上企业成立时间在6个月以上、5年以下(医药类项目8年之内),信誉良好,具备履行合同、偿还债务的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
3.企业发展方向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及沈阳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等20条重点产业链发展要求。
4.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自然人股东(股权占比一般不低于30%)或核心技术团队领军人(股权占比累计一般不低于50%,且团队领军人股权占比最高),应为经认定的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或其他符合条件的人才。
(二)科技型人才应符合的申报条件
1.经认定的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或其他符合条件的人才,并在政策施行后获得“人才贷”金融支持。
2.科技型人才创办的企业在沈阳市注册设立,原则上成立时间在6个月以上、5年以下(医药类项目8年之内),且科技型人才从事所属专业领域的经历在3年以上。
3.科技型人才须为创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自然人股东(股权占比一般不低于30%)或核心技术团队领军人(股权占比累计一般不低于50%,且团队领军人股权占比最高)。
4.科技型人才创办的企业发展方向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及沈阳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等20条重点产业链发展要求。
(三)“人才投”创业投资机构应符合的申报条件
1.创业投资机构在沈注册并开展经营2年以上。
2.创业投资机构及其管理人取得中基协登记备案。
3.实缴资本到位。
4.对在沈成立5年之内种子期、初创期高层次人才创新型创业项目(医药类项目8年之内)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单次300万元(含)以上,同时持有期满24个月,在政策施行后开展投资。

3、“社保缴纳”贴息
政策依据: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沈阳市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沈人社发〔2019〕45号)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有关创业事项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沈人社发〔2020〕55号)

小微企业首次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的,第一年财政部门按照政策规定贷款利率100%给予贴息,第二年按照政策规定贷款利率50%给予贴息。超出中央、省贴息部分由市级承担。

申报条件:
1、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占现有职工比例15%以上。职工超过100人(含)的小微企业其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占现有职工比例为8%。
2、国统字(2017)213号文件中认定的小微企业。

抵押类贴息政策产品

“抵押贷”贴息
申报条件:
部分银行支持住宅抵押,首年可享受政府“全额利息补贴”,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

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园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问卷调查

#最新招聘# 【2022年春风行动 优质岗位推荐】
中国矿业大学特聘教授招聘公告
一、招聘学科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方向、联系人等信息请参见附件《中国矿业大学2022年特聘教授需求计划表》(见下方二维码)。
二、招聘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德高尚,学风严谨,身心健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2. 推荐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已由我校授予教授任职资格。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引进到我校的海外应聘者,须有连续2年以上的全职海外科研工作经历。2021年1月1日以后引进到我校的海外应聘者,须有连续3年以上的全职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国内(含本校)优秀的科学研究人员也可申报。
3.来校应聘人员应学术造诣高深,主持过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较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本领域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
4.杰出和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学位和年龄要求。
三、岗位职责
1.把握本学科发展方向,引领本学科在相关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而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2.面向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大力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
3.领导或参与领导学科团队或教学团队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本学科在国际国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指导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四、聘期
聘期三年。特聘教授应聘人员应当全职全时来校工作,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事关系须正式调入我校;具有外国国籍的,须在我校全职全时工作。
五、招聘程序
1.发布公告。我校拟定特聘教授招聘方案并报江苏省教育厅,由江苏省教育厅统一向海外发布。申请人亦可通过中国矿业大学人力资源部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了解招聘信息。
2.接受报名。应聘者请通过传真、电子邮件、信函、面谈等形式向我校报名,并提交规定的应聘材料,材料收取截止时间一般为2022年2月28日,具体截止日期以正式通知为准。
3.学校组织同行专家评审。学校成立由知名专家组成的同行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按规定条件进行评审,择优确定向江苏省教育厅推荐的人选。
4.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对评审通过人选进行考察和公示,并将拟聘人选报江苏省人民政府审批。
5.正式聘任。学校与特聘教授签订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务书。
六、支持方式
1.聘任岗位:直接聘任为“高端人才计划”攀登学者,认定博士生导师资格,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
2.薪酬待遇:年薪60-80万元;对超出协议规定任务的工作成果予以奖励,上不封顶。学校按照规定为受聘人才办理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对外籍教师办理社会保险或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3.住房:按照徐州市商品房均价,提供不低于90㎡等值货币化购房补贴(约108万),提供精装修过渡房(拎包即住)。
4.平台建设经费:不低于150万元,具体根据学科平台和个人实际情况面议。
5.团队建设:协助组建科研团队,全校实验平台开放共享。
6.配偶子女:学龄子女就读附属学校。
7.工作生活条件:
(1)学校提供充足的科研、办公条件。
(2)协助解决家属工作及子女入学问题。
8.其他:
(1)支持受聘人才“以才引才”,组建学术团队,团队引进高层次人才编制不受限制,且同等享受学校相应的人才待遇。
(2)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双创计划”,对入选的双创人才,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或50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对入选的双创团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300-800万元的人才经费资助;对入选的双创博士,两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15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
(3)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申报“海外优青”。
七、申报程序
申报材料请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有关通知要求,将材料报送至相关学院(重点实验室),由相关学院(重点实验室)报送至中国矿业大学人力资源部,电子档发送至相关学院及人力资源部邮箱talents@cumt.edu.cn。申报截止日期以正式通知为准。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中国 徐州市 中国矿业大学人力资源部
邮政编码:221116
联 系 人:房坤、陈建
联系电话:0516-83590810、0516-83590211
传真:0516-83590207
电子邮箱:talents@cumt.edu.cn
学校网址:https://t.cn/hBzXyb
人力资源部网址:https://t.cn/A6iVOSSK
请点击https://t.cn/A6M7tcI1查看更多岗位详情,手机用户通过微信小程序“云智聘”即可在线投递简历!
信息来源:中国矿业大学

【他山之石】荔湾:政务改革步履不停,数字“智理”引领未来
出家门15分钟距离可以办什么事?最基本的买菜、搭车、吃饭自不必说,然而,很多人渴望的15分钟生活圈远不止此。在荔湾区逢源街耀华社区,居民们可以走路15分钟去领取养老金,办理社保、失业金,社区政务大厅里164项业务一网通办,街坊们不出远门便可享受多部门“上门送服务”。

作为在全国率先推动“一窗式”政务改革的荔湾区,坚持“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不断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近日,荔湾区人民政府与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下称“数字广东”)签订《关于数字政府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共同合作推进荔湾政务数字化改革,达成系列合作。借助“数字政府”平台建设,荔湾将进一步探索实现“双简”的有效路径,以数字化为引领为企业市民简化办事环节,为政务公职人员简化工作流程。
有先行先试的勇气,有锐意改革的魄力,更有付诸实践的动力。荔湾以数字赋能区域发展,矢志不渝推动社会治理走向“智理”。
坐在办公室里点开“广州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夏先生根据指引逐步提交开办企业所需资料,“一表申报”省去了以往需要东奔西走提交的各种材料。在提交完毕后,仅半天时间夏先生便收到了电子营业执照。
“不仅如此,如今,开办企业政府还会附带免费赠送一套备案过的公章、发票和税务Ukey,免去企业再跑腿备案环节。这真是只需一台电脑就能开家公司啊。”夏先生感慨。今年11月,他在荔湾区注册成立公司,全程零跑腿的政务服务令他和股东们感到十分便利。
企业注册审批全网办、零跑腿,在“互联网+政务”平台的支持下,荔湾区商事登记网办率提升至68%,荔湾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下称“荔湾区政数局”)办事大厅再见不到一眼望不到头的等候队伍。
近年来,荔湾区持续推进“智能化、零距离”政务服务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企业审批注册、税费事项办理、工程项目联并审批等多方面探索“全网办”。
目前,荔湾区税务部门已开办244项涉税费事项全网办,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行政成本;此外,区住建局、规划资源局、农水局等12个部门70个事项整合为42个阶段联合办理,内部工作环节的压缩直接体现为办事效率的提高。

政务数字化改革永远没有完成时,日积月累的实践才换来显而易见的“加速度”。回到七八年前,几乎完全是另一番情景。作为广州市中心城区,荔湾区也有着老城区典型的城市形态:场地有限、人口密集、老龄人口多等,给传统政务服务带来了一定局限。
2014年,为解决政务服务场地困扰,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和秩序,荔湾区在全国率先创新政务服务“一窗式”办理,以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为窗口业务“减负”。
“市民只需在窗口递交材料,即转入后台工作人员统一办理环节,老百姓交完材料就完事了。”荔湾区政数局工作人员介绍,改革推进受审分离,将窗口服务前移,更加注重审批前的指引服务,省去了市民补材料、改材料的时间。
2018年,荔湾再次进行革命性再造。“改革主要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同时,提出了三个零距离服务。”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荔湾以标准化审批、受理、监管为抓手,整合“一窗式”综合受理八大标准化制度,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一窗式”服务标准体系,成为全省首个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
从“一窗式”受理到远程“全网办”。今天的荔湾在先行先试地探索中,不断刷新服务速度,拓展服务领域,以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收获了市民、企业及政务工作者“双简”多赢的局面。
从一扇窗里,人们容易感受到服务的温度与态度,然而,在看不见的数字世界,荔湾在一张图上描绘着区域治理的底色和路径。在荔湾,政务改革不仅表现在对外服务中,通过搭建技术平台,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清晰可见,人们的呼声都有人响应。
今年9月,荔湾区推进“访千家进万户听民意解民忧行动”,打通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以辖区行政地图为脉络,荔湾区政数局围绕走访数据和需求分析,短时间内开发了“群众走访”模块和二维码,以数字赋能走访行动。
“下沉干部借助二维码即时录入走访信息、记录和反馈群众需求,通过两个月的走访,走访干部录入30多万条走访信息,收集群众诉求9000余宗,目前,所有群众需求均已被平台派到相关街道和职能部门。”区政数局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荔湾区不断加强城市运营“一图统览”建设,主动对接辖区群众、企业需求,为寻求社会治理能力新突破自我“加码”。数据中心负责人介绍,地图能够实现数据的空间属性,让数据反映得更为直观。如对平台上的工单进行区域确权,显示登革热等流行病的病例分布等,可以帮助决策和执行部门更精准做出判断。

以智慧政务一张图服务平台为基础,荔湾区全力打造数据平台,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建设。
今年5月,一名美籍华人因疫情原因无法回荔湾办理房屋继承手续。他在微信扫码登录“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发出诉求。荔湾区侨联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将诉求转发至区住房和建设局,两部门相互配合为当事人解决困难,并实时将工作进度公布在“进度查询”上。“虽远隔重洋,荔湾在云上就解决了我的棘手问题,比回国亲自办理还方便。”事后,这名华侨发出感慨。
除接受基层派单业务外,如今,荔湾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还开展了很多特色业务。根据区情实际,平台添加了侨联呼、企业呼等自选项目,“一网统管”扩充了平台职能,社会“智理”效能大幅提升。
“平台让各条块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不仅在技术和数据方面提供支撑,更加强了各部门沟通协作,让权责更加明朗。”上述负责人进一步举例说明,如“为侨服务·一呼必应”综合服务系统,可以根据平台记录匹配服务,协同其他部门共同完成涉侨个人报到、侨企服务等。
在城市运营“一张图”统筹下,“一网统管”“一网协同”让政务服务更加直观、智能。顶层设计、机构保障、协同创新等多管齐下,荔湾区以“互联网+政务”为抓手,不断降低制度成本提升行政效率,逐步形成了协同有渠道、流程有指引、过程全透明、监管全方位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
近日,荔湾区人民政府与“数字广东”签订《关于数字政府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荔湾区“数字政府”建设。合作将研究制定荔湾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规划,提出建设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荔湾区政数局负责人表示,本次战略合作的主要目标是以“互联网+政务”创新为重要突破口,以数据治理和数据应用为主线,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汇聚、融通、治理、应用、效能”,高标准打造“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荔湾样本。
今年,在广东省出台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的背景下,荔湾区及时跟进研究,提出全力释放政务数据生产要素价值,以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创新,不断探索数字政府建设的新场景和新模式,助力政府各职能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设想。
荔湾区政数局还制定《荔湾区“智能化、零距离”政务服务改革工作方案》,将系统升级改造政务大厅,建设全天候自助服务大厅。接下来,荔湾将以“广东政务服务网”为网上办事统一入口,以智能服务区为实体大厅办事入口,推动线上线下并轨融合,促进民生高频服务“一次办成”。
区政数局负责人表示,荔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整体运营支撑能力的重要抓手。今后,荔湾还将试点推行区属政务服务分厅、街道政务服务大厅的一体化建设;在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政务服务域建设,将个性化服务送到市民、企业的门口。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数字化、信息化让荔湾政务服务置身阳光下,以更加公开、公平的面貌展现一个“服务型”政府的责任担当与公信力,为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赋能。
面向“十四五”,改革更需要“智”“治”相偕,作为改革路上的探索者,荔湾将致力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数字化发展答卷。

■数读荔湾
荔湾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绩单:
①开设“穗好办”荔湾专区15个分区,上线100多个掌上办政务服务事项;
②区政务服务中心18个部门共700多项业务纳入综合受理,综合受理模式开展以来,平均审批时间压缩率超过70%,月均受理量增幅为162.3%;
③建立大坦沙国际健康生态岛、广州国际医药港、岭南 v谷和彩虹科创园等产业园区政务服务域,实现零距离服务;
④历史数据成果数字化,将全区门牌、房屋、人口、企事业单位等基础数据相互关联,并与政务地图相结合,形成基础图层;
⑤实现各类业务数据共享深度应用,形成专业图层,构建一套数据共享体系的荔湾“数字一张图”政务服务应用体系;
⑥通过基础图层、专业图层和迭代图层深度应用,形成荔湾区社会治理有效机制,为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来源:广州市荔湾区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特斯拉第四季度的电动汽车交付量为30.86万辆(生产量为30.58万辆)全年的交付量为936172辆,轻松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华尔街分析师曾预计特斯拉第四季度的
  • 定制专属运动空间就可以了☑️~.右侧定制包管收纳柜上下两部分设计上部分层收纳搭配时尚玻璃柜门可收纳书籍、毛巾等下柜则用来收纳瑜伽垫等大件物品每个平面都井井有条带
  • 我家55小朋友企鹅蹲蹲群【131/232//551】无属性暂我的专属⭐:@薛定諤之刺 U=•x•=U爱生活爱酰宝这个号什么都放 生活/娃娃/唠嗑/吐槽/游戏/C
  • 吃蛋糕的时候又想着,如果作为李东赫你也能像有粉丝陪着的李楷灿那样幸福快乐就好了。它还陪我坐了两趟很贵很贵的飞机,辗转了三个机场和酒店里的21天,给我托着下巴让我
  • - #艺术留学# #伦敦艺术大学# #皇家艺术学院# #艺术作品集#【资源︱图片后期处理软件Lightroom资源合集】Adobe Lightroom Clas
  • 辽海文化学者、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初国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1922年生于沈阳老城的宿白先生,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也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他
  • 猎猎风起,我们站在大时代的路口。这是第四年和大家一起跑生肖了。
  • #studyaccount[超话]#[抱一抱]#糯糯要天天向上哦# | 29♡⃝ ʜᴇʟʟᴏ☽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 南無消灾延寿药师佛॥ ॐ नमो भगवते भैषज्यगुरुवैडूर्यप्रभराजाय तथागतायार्हते सम्यक्सम्बुद्धा
  • 【#济宁# 济宁高铁北站通车会安排高铁通各县区客车吗】 济宁高铁北站12月26日马上通车了,是否像曲阜高铁站一样建设高铁汽车站,安排各区县到高铁站的班车,是否会
  • 神经性脚臭的发生原因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很密切的关系,这种情况多发生于高中学生,因为这个时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内分泌系统容易紊乱,容易发生这种症状,而这种症状的
  • #阿樱樱的ff日常#发一些不蹭抽奖的普通日常w今天嗑了包里的唯一一瓶洗澡水……告别了一年多的日猫,阿樱樱又是圆眼月猫猫了!他手真的好好,今晚除了泰坦卡了一下打了
  • 【日本民间故事】育婴女鬼 ❖ 子育て幽霊 ❖ #你老了会帮儿女带小孩吗# 昔々、ある村に、一軒のアメ屋がありました。ある年の夏の事、夜も遅くなったので、ア
  • 看《偶像:the coup》 起因就是因为看到一个短视频标题:霸总爱上女爱豆[doge]我寻思这不就是我最喜欢的无脑小甜剧嘛 结果,我抽时间啊,看了那么三集,给
  • 荼蘼花已开,何必在山林。“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 生完孩子,身边人有少数人生完觉得很幸福,是那些孕期没孕吐也不水肿没妊高症的,然而大部分女孩哪有什么亲情与爱,第一反应是“终于解脱了”我也不是在这哭惨,我也并不觉
  • 拼夕夕花王品牌日~~~ 【12.9 】花王乐而雅 卫生巾 日用25cm*10片*1包 【33.9 】花王乐而雅 夜用30cm共32片 【104.9】花
  • 有你在身边,日子一直都闪闪发光有时候很心疼猫先森,周末依然抱着电脑要科研,我说没关系的你忙,我们下次再出去玩也可以的,他说没事,我把笔记本随身带着就好,有事弄一
  • 再以较量折算之法,时时照顾,如古所谓丈山尺树,寸马豆人,一一无差,是则所谓能尽乎规矩者也。星辰排成行,乌云被烈日灼烧,红彻天空冬日下的树木,空余树枝突兀的指向四
  • !针对上条提出的轮廓观点宝子们提出的几个问题就我个人的观点回复下:1⃣️大头大脸的人推到极致也还是大这个问题我不否认,但我认为这个“大”是要有对照组的,这个对照